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ppt教学课件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历史小短文的写作技巧 课件(19张PPT)
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
牺牲。
时序正确
图片类写作技巧
1、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有何启示?(字数已够可不写)
写作原则:时序正确
实战演习
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影响
事件之间的联系
影响
事件之间的联系
影响
关键词写作技巧
1.审清题目,明确小短文写作要点。 2.联系课本,按照历史脉络,排列关键词。
3.注意关键词联系性,串连关键词,规范答题语言。 3.注意提示语。
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 短文叙述这一史实。(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 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先进理论能推动社会进步。
实战演习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奠定 思想基础,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 治,为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提供了政治前提
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英国把侵 略矛头对准中国,想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于是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权利法案》
英国议会大厦
实物类
(2015河南中考25题)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 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 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卢沟桥事变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图一: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
2021年重庆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突破 热点专题二 中外的近代化探索 课件(38张PPT).ppt
①维新思想:康有 为、梁启超、严复 、谭嗣同。 ②革命思想:章炳 麟、邹容、陈天华 、“三民主义”。 ③新文化运动:民 主、科学、文学革 命、《新青年》。
①戊戌变法和维新思想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 放潮流。 ②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 ③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 道德礼教的统治,中国 人民接受了民主与科学
热点专题二 中外的近代化探索
周年热点
中国:□洋务运动 160周年 □福州船政局 155周年 □孙中山诞辰 155周年 □鲁迅诞辰140周年 □唐胥铁路140周年 □胡适诞辰130周年 □大生纱厂建厂125周年 □《时务报》125周年 □辛亥革命110周年 □护国运动胜利105周年
世界:□但丁逝世700周年 □《独立宣言》发表245周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45周年 □1791年宪法颁布230周年 □农奴制改革160周年 □南北战争爆发160周年
影响
对应课程
③法国确立了自由 、平等、人权等原 则,极大地冲击了 欧洲大陆的旧制度
。 ④俄国废除农奴制 ,推动俄国走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 ⑤日本通过明治维 新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实现富国强兵
法国大革命 和拿破仑帝 国;俄国的 改革;美国 内战;日本 明治维新
领域
考点
影响
对应课程
经济近 代化
①西欧经济变化:租 地农场、手工工场。 ②探寻新航路:起因 与条件、迪亚士、达 ·伽马、哥伦布、麦 哲伦。
中国自古以来为法治建设作出过怎样的贡献?
时代 古代
文献
概况
对应课程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主张
以法治国;秦国商鞅变法
,加强君主的权威
百家争鸣;
《秦律 》
秦朝颁布,实施严刑峻法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5.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 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
( A) A.民族融合加强 C.对外交流频繁
B.统治区域扩大 D.佛教影响削弱
16.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 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 此观点旨在强调( D ) A.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B.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比汉族先进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A.中外交往 C.民族交融
B.经济发展 D.国家统一
13.丧葬文化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历史社会风貌。图1与 图2是北方某时期的墓葬壁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从图1到图2 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C )
图1 A.张骞通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图2 B.商鞅变法 D.文成公主入藏
14.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下列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17.《齐民要术》记载:“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 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由材料 可知( B ) A.农业生产要起早贪黑 B.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C.良田早种无害晚种有害 D.薄田不能早种要晚种
18.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
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反映出作者主张( C )
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D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10.“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 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 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以下表述在材料中能得到直接支持 的是北魏孝文帝( C ) A.运用智慧才迁都成功 B.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 C.禁用了本民族的语言 D.改革致使北魏被同化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课件 第1部分第二单元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77张)
3. 《齐民要术》
(1)内容:贾思勰(北朝)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 我国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 调农业生产要遵循 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 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同时要改进生产技术 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思想。
(2)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影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 民生 为本的
远。
③盐铁专卖: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
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五铢钱
;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建立了刺史制度,把全国
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
刺史
一人,
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⑤北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在漠北战
(3)结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 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4)影响(意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3. 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
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在 巨鹿 之战(特点:以
少胜多)中,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
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 207
(2)对传播文化的作用:①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 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②造纸术的发明促 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 播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3. 医学:
(1)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他总结前人经验,结合
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伤寒杂病论 》一书。
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
(3)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钱 粮充盈,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ppt课件
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③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
土地,以及附近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
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至此英国实现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
土的占领。
ppt课件
21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二)┃ 民族关系、国家统一及对外关系
八股取士
集权制进一 政治: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跪受笔录
步强化
);思想:大兴文字狱等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 族融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强化君权又容
易滋生独裁和腐败,不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
ppt课件
6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二、古代农业政策及其发展 阶段 重要人物
东南地区 (台湾)
西北边疆 (新疆)
西南边疆 (西藏)
蒙古
公元前60年
汉
,设置西域都
护
唐
称流求
设都护府 和亲、会盟 设都督府
增设宣政
元
设立澎 湖巡检司
隶属察合台汗 国
院,管理全 国佛教事务 和藏族地区
设岭北 行省
军政事务
ppt课件
19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二)┃ 民族关系、国家统一及对外关系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北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农业进一步发展
宋
开发江南
,经济重心南移
元 朝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二从中美关系的变迁看世界风云变幻27张PPT
战
出重要贡献
美国实现“门户开放”等目的,中国回复
凡尔赛—华盛 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 顿体系 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得到重新调
整和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 中美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盟友,为世
战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
中美围绕各自的国家利益,亦敌亦友,既
雅尔塔体系( 有朝鲜战争等剑拔弩张的敌对冲突,又有 美苏两极格局 元首互访等缓和建交的友好互动,在一定
修昔底德 他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 陷阱 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
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以相互尊重、合作共
新型大国 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 关系 力争成为中国等崛起国和美国等既成大国之
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主题启示
1. 中美关系植根于国际大背景之中,但又深刻地 影响国际关系,现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中美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利益和 关切紧密交织,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苏联的威胁 (2)亚非拉发展中国
家、西欧和日 本的崛起
下风
观点
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体制
和发展模式比欧美的更有效,未来将取而代
中国威胁 论
之。“中国威胁论”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
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
,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
观点
内容
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主题训练
中美关系一波三折,近年来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积极 援华抗日的政策。1942年2月上旬,它决定向中国国民 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6月初,它又与国民党政府 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该文件规定,美国将 依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8.457亿美元的物资。中美还在 军事方面实施了合作。由中国军队组成的援缅远征军, 在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ppt 20页)
3. 评价:
▪ (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 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 前期维护国家统一。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 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秦 朝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 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
35、功 与 失 每 个 人 都有一 不的理 想,这 种理想 决定着 他的努 力判断 的方向 。就在 这个意 义上, 我从来 不把安 逸和享 乐看做 是生活 目的的 本身----这 种基 础,我 叫它猪 栏的理 想。照 亮我的 道路, 并且不 断地给 我新的 勇气去 愉快地 正视生 活的理 想,是 善、美 、真。 ---爱 因斯坦 (美国 )无论 何时, 不管怎 样,我 也绝不 允许自 己有一 点灰心 丧气。 ---爱迪 生(美 国) 对 我 来 说 , 信念意 味着不 担心。 ---杜威 (美国 )
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题线索梳理】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时期重要的政治 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军事斗 争、以及农民起义等基本知识。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专题的主 要内容。
1、王朝更替
▪ ①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 ②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 成、发展、鼎盛和瓦解)
▪ ③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 2.皇帝制度
▪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 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 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 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 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 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 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