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1

合集下载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PPT课件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PPT课件

荧光与闪烁原理
总结词
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出荧光或闪烁光,可用于检测和 识别物质。
详细描述
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出荧光或闪烁光,这是因为射线 能量激发了物质的电子,使其跃迁至较高能级,当电子返回 低能级时释放出光子。这种荧光或闪烁光可用于检测和识别 物质。
成像与重建原理
总结词
通过测量穿过被检测物体的射线,利用计算机技术重建物体的内部结构。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ppt课 件
目录
• 射线检测概述 •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 • 射线检测的原理 • 射线检测的应用领域
01
射线检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通过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 对物体进行穿透,检测物体的内 部结构和缺陷。
特点
射线检测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 和高可靠性,能够检测各种材料 和复杂结构的内部缺陷和异常。
在焊接过程中,射线检测能够检测出 焊缝中的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 确保焊接质量。
复合材料检测
射线检测能够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分层、 脱粘、孔洞等缺陷,确保复合材料的 质量和安全性。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检测
射线检测能够检测管道焊缝的内部缺 陷,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医学影像诊断
01
02
03
X射线成像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 在胶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 形成影像,用于诊断骨折、 肺部感染等。
γ射线检测
γ射线检测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γ 射线对物质进行穿透,通过测量穿透 后的γ射线强度来检测物质内部结构 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γ射线检测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精 度高、对形状复杂的部件也能进行全 面检测。
γ射线检测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较 高的分辨率,能够检测出金属、陶瓷、 玻璃等材料中的气孔、裂纹、夹杂物 等缺陷。

射线检测课程总结

射线检测课程总结

射线检测课程总结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通过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结构特征。

在射线检测课程中,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设备使用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这门课程进行总结。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射线检测主要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通过射线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获取材料内部的信息。

射线检测主要包括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方法。

X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而γ射线检测则是利用γ射线的穿透性来进行检测。

此外,我还学习了射线的产生原理和射线的性质等基本知识。

在课程的第二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设备使用。

射线检测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器、γ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显示器等。

X射线发生器和γ射线发生器是产生射线的关键设备,探测器则用于接收射线信号。

在课程中,我亲自操作了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进行射线检测。

此外,我还学习了射线检测的相关安全知识,了解了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然后,在课程的第三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实际应用。

射线检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核能、石油化工、铁路交通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飞机发动机和飞机结构的缺陷,确保飞行安全。

在核能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核电站设备和燃料元件的缺陷,防止辐射泄漏。

在石油化工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管道和容器的缺陷,确保生产安全。

在铁路交通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铁轨和列车车体的缺陷,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在射线检测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参与了射线检测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射线检测原理和设备使用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正确设置射线的能量和如何正确解读射线图像等。

通过和老师的讨论和实践的反复尝试,我逐渐掌握了射线检测的技巧和方法。

射线检测课程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射线检测标准

射线检测标准

射线检测标准
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异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

射线检测标准是保证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射线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射线检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射线检测操作流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定射线检测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不同缺陷的特点,以及检测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保证射线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次,射线检测标准包括了检测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检测操作的流程和要求、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等内容。

在选择和校准检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被检测材料的厚度、密度和材质等因素,确保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和探测器,并进行准确的校准。

在检测操作流程和要求方面,需要规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检测环境的要求、检测参数的设定等内容,以确保检测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方面,需要规定好缺陷的分类和评定标准,以便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评定和判定。

另外,射线检测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射线检测时,需要严格遵守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相关规定,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辐射源的管理和处置,以及辐射废物的处理和清理,确保射线检测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射线检测标准是保证射线检测操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设备选择和校准、操作流程和要求、结果评定标准、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射线检测标准,才能保证射线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天津大学 无损检测复习要点 第一章

天津大学 无损检测复习要点  第一章

无损检测复习要点70个填空选择题,两道大题第一章射线检测1 利用射线能穿透物质,且其强度会被物质所衰减的特性检测物质内部损伤的方23 X射线和γ射线另有一些特性,其中为射线检测所利用的主要有:不受电、磁场的影响,不可见,直线传播;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其穿透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射线能量的高低和被透照物质的种类;透过物质以后,其强度会因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4 形象地表示射线能量的“低”或“高”(见图1-1)。

软质射线的穿透力弱,硬质射线的穿透力强。

5 X射线获得:当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在其运动方向上受阻而被突然遏止时,电子流的动能将大部分转化为热量,同时有大约百分之几的部分转换成X射线能。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X6 X射线管中受电子流轰击的阳极靶面必须是高熔点金属,常用的材料是1.5~3mmX射线检测工艺有关的基本概念8 阳极靶面上受电子流轰击的区域称为X实际焦点在射线发射方向上的投影称为“光学有效焦点”9 一般X射线管阳极靶面的倾角θX射线管光学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同样的条件下,焦点越小,缺陷成象越清晰。

11 靠近阴极一侧的焦点较大,而阳极一侧的焦点则较小。

1213 各种形状焦点的尺寸d:圆形和方形焦点:d= a ;椭圆形和长方形焦点:d=(a+b)/2 d的范围一般在0.5∼5mm之间14调节X射线管的工作参数可以改变X所谓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垂直于辐射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重要!!!!:1) --〉发射的电子量↑--〉X射线光子的数目↑--〉2) 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压↑--〉电子运动加速—〉提高X1516在确定的管电压下,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有起始于某一最小波长λmin的连续光谱,具有这一特征的XXX17 在X射线的连续光谱中,可以有几个强度非常大的特别波长。

这几个波长的X射18 要得到能量在1MeV以上的所谓高能X射线应采用电子加速器。

加速器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电子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等。

射线检测一级人员考试题库

射线检测一级人员考试题库

选择题:射线检测中,常用的射线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X射线伽马射线(正确答案)中子射线贝塔射线在射线检测中,以下哪个设备用于检测射线的强度?剂量计(正确答案)显微镜磁力计温度计射线检测一级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射线检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正确答案)复杂的射线物理理论计算射线检测安全操作规程射线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射线检测中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佩戴个人剂量计使用铅制防护服(正确答案)设置警示标志和隔离区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射线检测中,关于射线源的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射线源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场所射线源的使用和运输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射线源丢失后应立即报告,但不必采取紧急措施(正确答案)射线源的废弃处理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在射线检测作业中,以下哪种行为是违反安全规定的?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进行操作单独一人进行射线检测作业(正确答案)定期检查射线检测仪器的性能在射线检测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射线检测中,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个人剂量计可以随意拆卸和更换电池个人剂量计应定期送检,确保其准确性(正确答案)个人剂量计只在射线检测时才需要佩戴个人剂量计的读数对个人健康无影响,因此不必关注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射线检测中的紧急情况?射线源泄露射线检测仪器故障(正确答案)人员受到过量射线照射射线检测区域发生火灾射线检测一级人员在作业前,应做好以下哪项准备工作?详细了解检测任务和安全要求(正确答案)随意调整射线检测仪器的设置忽略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单独进行作业,无需他人协助。

5大无损检测技术之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原理、设备介绍

5大无损检测技术之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原理、设备介绍

5⼤⽆损检测技术之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原理、设备介绍是5⼤⽆损检测技术中的⼀种,通常聊到射线检测,⼤家⾃然会联想到医院的射线检测设备。

其实,它们便是应⽤了技术的产品。

为增进⼤家对射线检测的认识,本⽂将对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原理以及射线检测设备予以介绍。

如果你对检测、射线检测技术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射线检测射线检验通常简称为:RT,是⽆损检测⽅法的⼀种。

当强度均匀的射线束透照射物体时,如果物体局部区域存在缺陷或结构存在差异,它将改变物体对射线的衰减,使得不同部位透射射线强度不同。

这样,采⽤⼀定的检测器(例如,射线照相中采⽤胶⽚)检测透射射线强度,就可以判断物体内部的缺陷和物质分布等,从⽽完成对被检测对象的检验。

射线检验常⽤的⽅法有X射线检验、γ射线检验、⾼能射线检验和中⼦射线检验。

对于常⽤的⼯业射线检验来说,⼀般使⽤的是X射线检验和γ射线检验。

⼆、射线检验原理X和γ射线的波长短,能够穿过⼀定厚度的物质,并且在穿透的过程中与物质中的原⼦发⽣相互作⽤。

这种相互作⽤引起辐射强度的衰减,衰减的程度⼜同受检材料的厚度、密度和化学成分有关。

因此,当材料内部存在某种缺陷⽽使其局部的有效厚度、密度和化学成分改变时,就会在缺陷处和周围区域之间引起射线强度衰减的差异。

如果⽤适当介质将这种差异记录或显⽰出来,就可据以评价受检材料的内部质量。

X射线检验和γ射线检验,基本原理和检验⽅法⽆原则区别,不同的只是源的获得⽅式。

X射线源是由各种、电⼦感应加速器和直线加速器构成的从低能(⼏千电⼦伏)到⾼能(⼏⼗兆电⼦伏)的系列,可以检查厚⾄ 600mm的钢材。

γ射线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辐射出来的。

三、射线检测设备(⼀)X射线机⼯业射线照相探伤中使⽤的低能X射线机,简单地说是由四部分组成:射线发⽣器(X射线管)、⾼压发⽣器、冷却系统、控制系统。

当各部分独⽴时,⾼压发⽣器与射线发⽣器之间应采⽤⾼压电缆连接。

按照的结构,X射线机通常分为三类,便携式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固定式X射线机。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

第一部分射线检测共:690题其中:是非题213题选择题283题问答题79题计算题115题一、是非题原子序数Z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

(○)为了使原子呈中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当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为另一种元素。

(×)当一个原子增加一个质子时,仍可保持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我们称它为同位素。

(○)不稳定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始终要辐射γ射线。

(×)不同种类的同位素,放射性活度大的总是比放射性活度小的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变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各种γ射线源产生的射线均是单能辐射。

(×)α射线和β射线虽然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由于对人体辐射伤害太大,所以一般不用于工业探伤。

(×)将元素放在核反应堆中受过量中子轰击,从而变成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这一过程称为“激活”。

(○)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不同,C s137是原子裂变的产物,在常温下呈液态,使用前须防止泄漏污染。

(○)与Ir192相比,Se75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更短,因此其衰变常数λ也更小一些。

(×)射线能量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例如γ射线比X射线传播快。

(×) X射线或γ射线强度越高,其能量就越大。

(×) X射线或γ射线是以光速传播的微小的物质粒子。

(×)当X射线经过2个半价层后,其能量仅仅剩下最初的1/4。

(×)如果母材的密度比缺陷的密度大一倍,而母材的原子序数比缺陷的原子序数小一半时,缺陷在底片上所成的象是白斑。

(×)标识X射线具有高能量,那是由于高速电子同靶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

(×)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同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碰撞的结果。

(×) X射线的波长与管电压有关。

(○) X射线机产生X射线的效率比较高,大约有95%的电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

射线检测 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 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操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准备阶段:接收检测任务,了解焊接方法、材质和厚度等信息,购买或确认底片状态,并核实存储条件和有效期。

2. 设备准备:检查射线检测设备完好,包括X射线机、胶片、防护用品等,确保符合安全规定。

3. 现场准备:清理焊缝区域,确保无杂物干扰,按规定放置引弧板,标记焊工钢印,并记录施焊信息。

4. 检测实施:布置射线源和胶片,对焊缝进行透照,遵循低湿环境要求,并对每张底片进行初步评价。

5. 底片处理:底片曝光后按规定程序冲洗、判读,确定是否有裂纹、夹杂等缺陷,并分级评判。

6. 检测结果:记录并汇总检测数据,填写无损检测报告,合格产品移交生产部门,不合格产品进行复检或补救处理。

7. 安全防护: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辐射防护规程,确保人员安全,检测结束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和设备回收。

射线RTⅠ级考试题库

射线RTⅠ级考试题库

射线检测RTⅠ级取证考试(闭卷)题库一、共580道题,其中:判断题290,选择题290。

内容如下:1、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知识判断题:30选择题:302、相关法规和规范判断题:30选择题:303、JB/T4730.2-2005标准判断题:30选择题:304、射线专业理论判断题:200选择题:200二、组题要求:每套题100道题,每题1分,共100分。

其中:1、判断题:50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5题;相关法规规范:5题;JB/T4730标准:5题;专业理论知识:35题。

2、选择题:50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5题;相关法规规范:5题;JB/T4730标准:5题;专业理论知识:35题。

RTⅠ级取证考试题库一.判断题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知识(1~30)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对2.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对3.评价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错4.一般说来,钢材的硬度超高,其强度也越高。

对5.承压设备的冲击试验的试样缺口规定采用V型缺口而不采用U型缺口,是因为前者加工容易且试验值稳定。

错6.材料的屈强比越高,对应力集中就越敏感。

对7.材料的冲击值不仅与试样的尺寸和缺口形式有关,而且与试验温度有关。

对8.应力集中的严重程度与缺口大小和根部形状有关,缺口根部曲率半径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

错9.氢在钢材中心部位聚焦形成的细微裂纹群称为氢白点,可以用UT 检测。

对10.低碳钢金属材料中,奥氏体组织仅存在于7270C以上的高温范围内。

对11.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对12、在消除应力退火中,应力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钢材组织发生变化和产生塑性变形带来的应力松弛实现的。

错13.锅炉压力容器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5%。

对14.低碳钢中硫、磷、氮、氧、氢等都是有害杂质,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对15.磷在钢中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导致钢的冷脆。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射线检测是一种利用射线在物质中传播的特性进行物质组成分析和缺陷检测的方法。

射线检测常用的射线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这两种射线都是电磁波,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能量,因此可以用于穿透物质并获取内部信息。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主要包括射线的产生、传播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下面将对这些基础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射线的产生射线检测中常用的X射线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

X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当阴极上加上一定电压时,会产生一束高速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并与阳极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电子会失去一部分能量,产生X射线。

这些X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穿透物质并与物质相互作用。

γ射线则是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发生衰变,释放出γ射线。

γ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能力,可以用于射线检测。

二、射线的传播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

射线传播的速度取决于射线的能量和介质的密度。

在同一介质中,射线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

而在不同介质中,射线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射线折射现象。

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射线检测中最重要的过程。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散射、吸收和衰减三个主要过程。

散射是指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后改变方向的过程。

散射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射线与原子或分子碰撞后只改变方向而不改变能量的过程,非弹性散射则是指射线与原子或分子碰撞后既改变方向又改变能量的过程。

散射的发生会改变射线的传播方向,从而影响射线检测的结果。

吸收是指射线在物质中传播过程中被物质吸收的过程。

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射线的能量和物质的性质。

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射线的吸收量来判断物质的组成。

衰减是指射线在物质中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小的过程。

射线的衰减程度取决于射线的能量和物质的厚度。

较厚的物质会对射线的衰减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典型缺陷图示课件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典型缺陷图示课件

夹渣缺陷图示
总结词
夹渣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渣未完全清 除干净导致的一种缺陷。
详细描述
夹渣缺陷图示显示了焊接接头中条状 或点状的熔渣夹缝,夹渣的存在会降 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致密性。
未熔合缺陷图示
总结词
未熔合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母材与填充金属未能完全熔合在一起导致的一种缺陷 。
详细描述
未熔合缺陷图示显示了焊接接头中母材与填充金属之间存在未完全熔合的缝隙 ,未熔合会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
某些特定性质的缺陷可能对部件的使用性 能造成影响,如夹杂物、分层等,这些性 质的缺陷会判定为不合格。
底片评定注意事项
注意细节
在底片评定过程中,要特别注 意细节,避免漏检或误判。
经验判断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的缺陷,需 要依靠经验进行判断。
保持标准一致性
在评定过程中,应保持标准的 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同人评定 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夹渣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 夹渣:缺陷图示中的夹渣缺陷表现为不规则的暗区或高密度 条纹,产生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熔渣混入焊道,防止措施包括 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确保焊条质量良好并保持 清洁。
未熔合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 未熔合:缺陷图示中的未熔合缺陷表现为焊缝金属与母材之 间的高密度条纹或线状暗区,产生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热输入 不足或母材与焊条熔点不匹配,防止措施包括选用合适的焊 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确保母材与焊条熔点匹配并保持焊条清 洁。
裂纹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 裂纹:缺陷图示中的裂纹缺陷表现为线性或曲线形 的暗区,产生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热应力集中或母材 中存在杂质,防止措施包括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 焊接速度,确保母材质量良好并采用合理的焊接顺 序以减少热应力集中。

射线检测1级题库4栏

射线检测1级题库4栏

第一章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1.( ○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高能光子流,不带电荷,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2.( ○ ) X、γ射线是电磁辐射;中子射线是粒子辐射。

3.( ○ )X射线和γ射线的主要区别是:X射线是韧致辐射的产物,而γ射线是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衰变的产物;X射线是连续谱,γ射线是线状谱。

4.( ³ )α射线和β射线一般不用于工业无损检测,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射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太大。

5.( ○ )γ射线能量用“平均能量”来度量; X射线能量用“管电压峰值”来度量。

6.( ○ )连续X射线的能量与管电压有关,与管电流无关。

7.( ³ )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有关,与管电压无关。

8.( ³ )在X射线检测中,标识谱起主要作用。

9.( ○ )X射线的强度可通过改变管电流、管电压来调节。

10.( ³ )X射线管的转换效率与管电压、管电流和靶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11.( ○ )由于X射线管的转换效率很低,输入的能量绝大部分转换成了热能,因此X射线管必须有良好的冷却装置。

12.( ○ )最主要的放射性衰变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13.( ○ )放射性同位素的强度衰减至其原值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当γ射线经过3个半衰期后,其强度仅剩下初始值的1/8 。

14.( ○ )工业检测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的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中子照射激活的,也有的是核裂变的产物。

目前射线检测所用的同位素均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5.( ○ )射线的线质越硬,其光子能量越大,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16.( ³ )射线的线质越软,其光子能量越小,波长越长,衰减系数越大,半价层越大。

17.( ○ )射线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强度减弱,导致强度减弱的原因可分为吸收与散射两类。

18.( ○ )射线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会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和瑞利散射。

19.( ○ )一定能量的连续X射线穿透物质时,随穿透厚度的增加,射线总强度减小,平均波长变短,但最短波长不变。

射线检测技术6-1射线检测基本原理

射线检测技术6-1射线检测基本原理
黑度有明显差别。 • 解决方法:改变射线源位置重复检测,若影像形
状明显改变,则可判定是影像重叠。
2.4 半影
焦点 缺陷
U
(a)
g
焦点<缺陷
(b) 焦点>缺陷
• 理想情况下,射线源可看作是点源。事实上射线
源有一定尺寸,因此,投影后产生的图像都有半
影存在,半影会使图像变得模糊。
• 半影区随焦点尺寸、缺陷位置和焦点与缺陷间相 对距离变化。半影又称几何不清晰度。
420KV的χ 射线机能穿透的钢厚度约80mm, Co60γ 射线穿透的钢厚度约150mm。更大厚 度的试件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加速 器,其最大穿透厚度可达到500mm。
射线照相检测的特点
射线照相法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在钢、 钛、铜、铝等金属材料上使用均能得到良 好的效果,它对试件的形状、表面粗糙度 没有严格要求,材料晶粒度对其不产生影 响。
I3

I e (d x)u'x 0
I d I 0e d
I3 e( ')x Id
I3 Id
• 结论:线衰减系数不同的物体,底片黑度 不同。
2. 几何投影成像原理
被测物体是三维立体的,底片影像是二维 的,成像过程是一个三维到二维的变换过 程影像。
由于几何关系投影像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 映物体内部宏观缺陷或微观组织的形状和 大小。
当射线穿过密度大的物质,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时,射线被吸收得多,自身衰减的程度大,使底片感 光轻;当射线穿过密度小的缺陷(空气)时,则被 吸收得少,衰减小,底片感光重。这样就获得反 映零件内部质量的射线底片。
主要内容
• 1.强度衰减成像原理
• 2.几何投影成像原理 影像放大 影像畸变 影像重叠 半影 穿透厚度差 3.主因对比度 4.射线照相法特点

射线检测一级试题

射线检测一级试题

射线检测一级试题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俗称六大常规工业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的是( )a.激光全息检测b.中子射线检测c.涡流检测d.声发射检测e.红外热成像检测f.以上都是2、对于无损检测技术资格等级人员,有权独立判定检测结果并签发检测报告的是()a.高级人员b.中级人员c.初级人员d.a和be.以上都可以3、发现探伤仪调整不正确时()a.合格材料应重新检验b.不合格材料应重新检验c.全部材料都应重新检验d.自上次调整后检验的所有材料都应重新检验4、10居里钴60γ射线源衰减到1.25居里,需要的时间约为()a.5年b.1年c.16年d.21年5、X射线照相检测工艺参数主要是():a.焦距b.管电压c.管电流d.曝光时间e.以上都是6、X射线照相的主要目的是():a.检验晶粒度;b.检验表面质量;c.检验内部质量;d.以上全是7、工件中缺陷的取向与X射线入射方向()时,在底片上能获得最清晰的缺陷影像:a.垂直b.平行c.倾斜45°d.都可以8、射线检测法适用于检验的缺陷是()a.锻钢件中的折叠b.铸件金属中的气孔c.金属板材中的分层d.金属焊缝中的夹渣e.b和d9、工业射线照相检测中常用的射线有():a.X射线b.α射线c.中子射线d.γ射线e.β射线f.a和d10、射线检测采用哪三种射线?()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b.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c.红外线、紫外线和宇宙线11、2.射线检测所采用的X射线、γ射线属于哪种波?():a.机械波b.冲击波c.电磁波d.微波12、穿透力最弱的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Χ射线13、γ射线属于():a.直接电离辐射 b.非电离辐射 c.间接电离辐射 d.以上都不对14、韧致辐射是指高速运动的电子同靶相碰撞时,与靶的什么相互作用而放出电子的能量,产生连续Χ射线的?()a.自由电子b.原子核的质子c.壳层电子d.原子核外库仑场15、下列句子中,错误的是()a.α射线是一束氦的原子核,带正电b.β射线是一束快速运动的电子,带负电c.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不带电d.α、β、γ三种射线均不带电16、射线照相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X射线与γ射线的()a.穿透力强b.能使底片感光c.成直线行进不会折射d.以上都是17、X射线与伽玛射线有何不同?()a.伽玛射线的穿透力比X射线强b.X射线的波长比伽玛射线长c.X射线与伽玛射线的来源不同d.以上都对18、用2mm以上的铝片就能阻止的射线是():a.α b.β c.γ d.α和β19、当管电流一定,降低X射线管的管电压时,连续X射线的线质、波长、穿透能力有何变化?a.线质不变,波长不变,穿透能力不变b.线质变硬,波长变短,穿透能力增加c.线质变软,波长变长,穿透能力降低d.线质逐渐变软,波长变长,穿透能力增加20、当管电压一定,管电流减少时,产生的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强度有何变化?波长有何变化?()a.线质变硬,强度不变,波长变短b.线质不变,强度增加,波长不变c.线质变软,强度降低,波长变长d.线质不变,强度降低,波长不变21、将X射线管靶极金属由钼靶改为钨靶,而管电压和管电流都一定时,所发生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a.变硬b.变软c.不变d.随环境而变硬22、轰击X射线管阳极靶的电子速度取决于()a.阳极靶材料的原子序数b.灯丝材料的原子序数c.整流电路的电流d.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位差23、工业X射线照相用的X射线管多数选用钨作靶材的原因主要是()a.来源方便b.价格低廉c.密度大d.熔点高和原子序数大24、选择小焦点的X射线管目的是为了获得()a.衬度高的图像b.底片黑度大的图像c.分辨力高的图像d.以上都不对25、工业射线检测最常用的γ射线源是下列哪一种?()a.天然辐射源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专用反应堆d.合成辐射源26、把59Co放在核反应堆中,它捕获了什么粒子后变成60Co?()a.一个电子b.一个质子c.一个离子d.一个中子27、放射性比活度通常以每克多少居里数表示或以每立方厘米多少居里数表示,它是辐射源浓缩程度的物理量。

射线检测报告怎么看(一)2024

射线检测报告怎么看(一)2024

射线检测报告怎么看(一)引言:射线检测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测手段,它能够通过射线影像来观察身体内部的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射线检测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和图像解读可能较难理解。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为您解析射线检测报告的阅读方法。

正文:一、报告基本信息的解读1. 报告基本信息的查看方式和意义2. 报告中含有哪些基本信息3. 如何理解报告中的患者信息4. 报告编写者的角色与职责5. 如何确认报告的准确性二、图像解读与分析1. 报告中常见的射线图像有哪些2. 如何正确理解射线图像中的密度与色彩3. 如何分析射线中的异常表现4. 在图像中判断异常的定位和范围5. 图像上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含义三、报告中常见的疾病及异常现象1. 常见疾病在射线图像中的表现2. 如何从图像中发现病变的迹象3. 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现象有哪些4. 异常现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5. 如何根据异常现象预测疾病的进行程度与可能性四、报告中常见的诊断结论与建议1. 如何阅读报告中的诊断结论2. 报告中常见的诊断结果有哪些3. 如何理解报告中的诊断意见4. 报告中的建议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何影响5. 报告中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建议如何进行选择五、报告的使用与病例分析1. 如何正确保存、管理和使用射线检测报告2. 如何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3. 如何根据报告的内容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4. 报告中的潜在误诊和漏诊问题以及应对策略5. 通过具体病例分析,进一步掌握射线检测报告的读取技巧总结:通过对射线检测报告的阅读方法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报告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判断。

同时,正确的阅读和分析射线检测报告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述的几个大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射线检测报告。

射线检测原理

射线检测原理

射线检测原理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射线检测原理主要包括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检测三个方面。

首先,射线的产生是射线检测的基础。

常见的射线包括X射线和γ射线,它们都是高能量的电磁波,能够穿透物质并在感光材料上产生影像。

X射线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而γ射线则是由放射性核素自发放射产生的。

这两种射线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中。

其次,射线的穿透是射线检测的关键。

当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体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现象。

其中,透射是指射线穿过物体并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的过程。

被检测物体的密度、厚度和成分都会影响射线的穿透能力,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因此,在射线检测中需要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和检测参数,以获得清晰准确的检测结果。

最后,射线的检测是射线检测原理的核心。

通过感光材料记录射线透射的影像,然后对影像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判断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常见的感光材料包括X射线胶片和数字探测器,它们能够将射线透射的影像转化为可见的图像,便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射线检测的结果可以直观地显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为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射线检测原理涉及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检测三个方面,通过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射线检测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为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射线检测原理有所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

第一部分射线检测共:690题其中:是非题213题选择题283题问答题79题计算题115题一、是非题1.1 原子序数Z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

(○)1.2 为了使原子呈中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1.3 当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为另一种元素。

(×)1.4 当一个原子增加一个质子时,仍可保持元素的种类不变。

(×)1.5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我们称它为同位素。

(○)1.6 不稳定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始终要辐射γ射线。

(×)1.7 不同种类的同位素,放射性活度大的总是比放射性活度小的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1.8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变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9 各种γ射线源产生的射线均是单能辐射。

(×)1.10α射线和β射线虽然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由于对人体辐射伤害太大,所以一般不用于工业探伤。

(×)1.11将元素放在核反应堆中受过量中子轰击,从而变成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这一过程称为“激活”。

(○)1.12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不同,C s137是原子裂变的产物,在常温下呈液态,使用前须防止泄漏污染。

(○)1.13与Ir192相比,Se75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更短,因此其衰变常数λ也更小一些。

(×)1.14射线能量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例如γ射线比X射线传播快。

(×)1.15 X射线或γ射线强度越高,其能量就越大。

(×)1.16 X射线或γ射线是以光速传播的微小的物质粒子。

(×)1.17 当X射线经过2个半价层后,其能量仅仅剩下最初的1/4。

(×)1.18 如果母材的密度比缺陷的密度大一倍,而母材的原子序数比缺陷的原子序数小一半时,缺陷在底片上所成的象是白斑。

(×)1.19 标识X射线具有高能量,那是由于高速电子同靶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

射线检测(RT)底片评定技术1PPT课件

射线检测(RT)底片评定技术1PPT课件

02
底片评定技术概述
底片评定的定义
01
底片评定是指通过观察射线检测 (RT)底片上的影像,对工件内部 或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记录、分 析和评估的过程。
02
底片评定是射线检测的重要环节 ,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 安全性。
底片评定的流程
01
02
03
04
底片评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底片的制备、观察、记录
分析结果
发现底片质量不稳定,评定标准不明确,导致评定结果不准确。
案例总结与经验教训
总结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底片评 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和改进方向。
经验教训
强调底片评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 要性和细节要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 参考和借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 、石油化工、电子、汽车、铁路等各 个领域,用于检测金属、非金属、复 合材料等多种材料。
射线检测的原理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对物体进行穿透,不同物质对 射线的吸收能力和透过射线的强度不同,通过测量透过物体的射线强度,可以获 得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信息。
数字化底片评定技术还能够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人工智能在底片评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底片评定中应用广泛, 可以实现自动化识别、分类和预测等 功能。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大量的检测数 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规律 和趋势,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通过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识别底 片中的缺陷、损伤等异常,并对其进 行分类和评估,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 确性。
评级
根据缺陷的类型、尺寸和分布情况等 因素,对工件的质量进行评级,如合 格、不合格、返修等。

第一章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第一章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10-8/10-13 = 100000 倍
(3)电荷: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为中性。 (4)构成:原子核(质子 + 中子)+电子 数量关系:原子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A = Z + N 例:钴60 60 = 27 + 33 质子数Z=核的正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5)核素 :凡是具有一定质子数、中子数并处于特 定能量状态的原子或原子核称为核素。 (6)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以不同(中子不带电)。
• • • 力的作用。 核力是短程力,只在相邻原子核之间发生作用 核力比库仑力约大100 倍,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 核力能促成粒子的成对结合和对对结合

核的稳定性取决于质子与中子数量的组合 对于小质量数的核,N/Z=1 对于大质量数的核,N/Z=1.6 不稳定核素 放射性衰变
4 α衰变 * 放射性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的过程称为α衰变。 * α衰变后,原子核内核子数的变化: α粒子是氦的原子核(He) 核内:2个质子,2个中子 一次α衰变:质子数减少二个,中子数减少二个,原子 量减少4。 * α粒子所形成的α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
2、 连续X射线谱及最短波长:
1.管电流变;2.管电压变;3.滤波的影响; 4.Z的影响 影响强度的因素 U、Z、i
3 、连续X射线的效率(转换效率): 连续X射线强度 KZiU2 * 计算公式 η=-------------------- =KUZ * 电功率 iU * K值:K= 1.1~1.4×10-9 /v; K= 1.1--1.4×10-6 /Kv * 影响转换效率的因素 K、 U、 Z * 例:Z=74;U=200;求η η=1.4×10-6 ×74×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子的能量一部分用于产生电子对,一部分传递给电子 和正电子作为动能,另一部分能量传给原子核。在物质中负 电子和正电子都是通过原子的电离而损失动能,在消失过程 中正电子和物质中的负电子相作用成为能量各为 0.51 MeV 的 两个光子,它们在物质中又可以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进一步相互作用。
由于产生电子对的能量条件要求不小于1.02 MeV, 所以
为阳极的原子序数; U为管电压,单位为kV;α为常数,约等
于1.5×10-6。
(4) X 射线管的 管电压愈高,其连续
X 射线的强度愈大,
而且其最短波长λ2-3 不同管电压下钨靶连续X射线
2) 标识X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吸收能量后将处于受激状态, 受 激状态原子是不稳定的,当它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将以发射 谱线的形式放出能量。在 X射线管内,高速运动的电子到达阳
图2-5 康普顿效应
(3) 电子对的产生。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释放出它的全部动能而形成具 有同样能量的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这样的过程称为电 子对的产生。 产生电子对所需的最小能量为0.51 MeV,所以 光子能量hv必须大于等于1.02 MeV,如图2-6所示。
图2-6 电子对的产生和消失
它能使一些结晶物体发生荧光、气体电离和胶片感光。
X 射线通常是将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到金属靶 ( 一般是重
金属)上而产生的,见教材p47。图2-2是在35 kV的电压下操作 时,钨靶与钼靶产生的典型的X射线谱。钨靶发射的是连续光 谱,而钼靶除发射连续光谱之外还叠加了两条特征光谱,称 为标识X射线,即Kα 线和Kβ 线。若要得到钨的Kα 线和Kβ 线, 则电压必须加到70 kV以上。
(2) 连续X射线的波长在长波方向, λ=∞ ;而在短波方向,实验证明具有最短波长 λmin( 见图 2-2) , 且有
1.24 min U
(nm)
(2-1)
式中:U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单位为kV。
(3) X射线管的效率为
P ZIU 2 ZU P0 IU
(2-2)
式中:P=αZIU2为连续X射线的总功率;P0=IU为输入功率;Z
3) 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中子射线是由某些物质 的原子在裂变过程中逸出高速中子所产生的。工业上常用人 工同位素、加速器、反应堆来产生中子射线。在无损检测中 中子射线常被用来对某些特殊部件(如放射性核燃料元件)进行 射线照相。
二、 X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光的特
性,例如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和偏振等现象。
(1) 光电效应。 在普朗克概念中每束射线都具有能量为 E=hv 的光子。光
子运动时保持着它的全部动能。 光子能够撞击物质中原子轨
道上的电子,若撞击时光子释放出全部能量,并将原子电离, 则称为光电效应(见图2-4)。光子的一部分能量把电子从原子
中逐出去,剩余的能量则作为电子的动能被带走,于是该电子
可能又在物质中引起新的电离。 当光子的能量低于 1 MeV 时, 光电效应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另外,光电效应更容易在原子序 数高的物质中产生,如在铅 (Z= 82)中产生光电效应的程度比 在铜(Z=29)中大得多。
图2-4 光电效应
(2) 康普顿效应。在康普顿效应(见图2-5)中,一个光子撞 击一个电子时只释放出它的一部分能量,结果光子的能量减弱 并在和射线初始方向成 θ角的方向上散射,而电子则在和初始
三、 射线的特性
1 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
2 不带电荷、不受电磁场的作用
3 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即所谓的二象性
4 能使某些物质起光化学作用
5 能使气体电离和杀死有生命的细胞
四、 射线通过物质的衰减定律 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过程:光电效应、康普 顿效应和电子对的产生。 这三种过程的共同点是都产生电子, 然后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其他原子;此外,还有少量的汤姆森 效应。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子 对的产生则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四种效应的共同结果是 使射线在透过物质时能量产生衰减。
图2-2 钨与钼的X射线谱
1) 连续X
根据电动力学理论,具有加速度的带电粒子将产生电磁辐
射。在 X 射线管中,高压电场加速了阴极电子,当具有很大动 能的电子达到阳极表面时,由于猝然停止,它所具有的动能必 定转变为电磁波辐射出去。由于电子被停止的时间和条件不同, 所以辐射的电磁波具有连续变化的波长。 在任何X射线管中,只要电压达到一定数值,连续X射线总 是存在的。连续X射线具有以下特点: (1) 连续X射线的波长与阳极的材料无关。
方向成φ角的方向上散射。这一过程同样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即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为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之差, 最 后电子在物质中因电离原子而损失其能量。
在绝大多数的轻金属中,射线的能量大约在 0.2~ 3 MeV
范围时,康普顿效应是极为重要的效应。 康普顿效应随着射 线能量的增加而减小,其大小也取决于物质中原子的电子数。 在中等原子序数的物质中,射线的衰减主要是由康普顿效应引 起, 在射线防护时主要侧重于康普顿效应。
图2-1 射线的波长分布
2)
γ 射线
γ 射线是一种波长比 X 射线更短的射线,波长范围约为
0.0003 ~ 0.1 nm (
1×1015MHz。
2-1 ) , 频 率 范 围 约 为 3×1012 ~
工业上广泛采用人工同位素产生 γ 射线。由于 γ 射线的 波长比X射线更短,所以具有更大的穿透力。在无损检测中γ 射线常被用来对厚度较大和大型整体工件进行射线照相。
极靶时将产生连续 X射线。如果电子的动能达到相当的数值,
可足以打出靶原子 (通常是重金属原子 )内壳层上的一个电子, 该电子或者处于游离状态,或者被打到外壳层的某一个位置上。 于是原子的内壳层上有了一个空位,邻近壳层上的电子便来填 空,这样就发生相邻壳层之间的电子跃迁。这种跃迁将发射出 线状的 X射线。显然,这种 X射线与靶金属原子的结构有关, 因此称其为标识X射线或特征X射线。标识X射线通常频率很高, 波长很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