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白鹭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sè sù shì yí bái hè zhū lù()()()()wàng shào yùn wèi jìng xiá ēn huì()()()()二、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结构()的长喙()的歌()的诗()地站立()地飞翔三、补全课文内容。
1.的配合,,一切。
2.那雪白的,那,的长喙,,增之,,,黛之。
第二课时一、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在清水田里()2.晴天的清晨()3.但是白鹭本身()4.白鹭实在是()二、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儿词语的近义词。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然而白鹭,忘却()4.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立,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三、课文表达了对白鹭的什么情感?()A.喜爱之情B.厌恶之情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色素适宜白鹤朱鹭望哨韵味镜匣恩惠二、流线型铁色优美孤独自在三、1.色素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2.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那青色的脚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一忽则嫌黑第二课时一、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比喻二、1.精致 2.适合 3.忘记 4.孤单平稳悠闲三、A2落花生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iàn pián】方便()便宜()随便()便捷()【kōng kòng】空间()天空()空地()空白()二、连一连。
1.花生长得ǎi xiǎo(),但它好处很多。
2.妈妈fēn fu()我们把这mǔ()地翻一下。
三、选一选。
1.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物喻人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其中详写的是()。
A.种花生 B.收花生 C.吃花生 D.议花生3.你认为花生有着怎样的品质?()A.默默无闻 B.不计名利 C.朴实无华 D.外表体面第二课时一、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含答案)

《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编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绪无穷无尽的样子。
写景叙事,表明诗人虽辞官回乡,但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愁,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景衬情, “浩荡”,比喻、夸张,表现离愁之深广,之繁多。
“白日斜”,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借景抒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日暮穷途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新花(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花自喻,充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的感情。
1.这首诗是怎样写“离愁”的?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3.哪些诗句表现诗人孤独、悲壮而豪迈的复杂心情?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首句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增添了一种日暮途穷、凄凉伤感的氛围。
第二句: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2020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5 小岛课件含课后练习

15 小岛
如果你就是那位上岛的将军,你要向全军 战士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你会讲 哪些情节呢?
发现菜地 与战士分享青菜 离岛时敬礼
15 小岛
思考:要想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 事,就要深入了解角色,体会将军的 内心活动。如果你就是登上小岛的将 军,面对以下情境,你会想到些什么?
15 小岛
(1)当你发现菜地时,不由得一愣,你在想…… (2)当你决定要留下来吃晚饭,你在想…… (3)当你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菜,你在想…… (4)当你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你在想…… (5)当你听到队长的解释,你的鼻子发酸,你在 想…… (6)当你给战士们舀菜汤时,你的鼻子又开始发酸, 你在想…… (7)离岛时你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你在想……
15 小岛
三、用“奇”组词并填空。 1.将军看到岛那边露出绿油油的菜地感到很 ( 惊奇 )。 2.将军知道这儿有鱼不( 稀奇 ),也就没说什么, 坐下来拿起了筷子。 3.将军被那( 奇异 )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15 小岛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将军在心里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缩句) _将__军__凝__视__着__绿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 筷子。(改变语序,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_战__士__们__正__在__饭__堂_里__吃__饭__,__见__将__军__进__来__,__都__停__住__了_____ _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对随行人员说:“你们乘快艇返回。我在岛上不光吃 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改为转述句) _他__对__随__行__人__员__说__,__让__随___行__人__员__乘__快__艇__返__回__。__他__在__岛____ _上__不__光__吃__晚__饭__,__还__要__吃___明__天__的__早__饭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少年中国说(节选)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 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 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 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 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 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 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 ,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 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 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
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
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教学中 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 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 去汲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 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附课后作业及答案)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优秀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含答案)

《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编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绪无穷无尽的样子。
写景叙事,表明诗人虽辞官回乡,但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愁,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景衬情, “浩荡”,比喻、夸张,表现离愁之深广,之繁多。
“白日斜”,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借景抒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日暮穷途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新花(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花自喻,充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的感情。
1.这首诗是怎样写“离愁”的?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3.哪些诗句表现诗人孤独、悲壮而豪迈的复杂心情?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首句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增添了一种日暮途穷、凄凉伤感的氛围。
第二句: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2019年秋新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含备课资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题少年中国说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地重点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地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地含义和作用.3.结合查找地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地激情,激发学生地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地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地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地写法.结合查找地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地激情,激发学生地爱国情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地重点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地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地含义和作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地希望,是祖国地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地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地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地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板书:少年中国说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地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地奴性心理,唤起人【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地话导入课文,目地在于激发学生地兴趣,引起学生地探究欲望.】民地爱国热情,激起民族地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新课教学( )分钟二、读文识字.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地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地句子,小组讨论解决.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地含义.生总结、汇报: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地责任.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地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地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地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地气势;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地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地赞美之【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地能力.】【设计意图:在自读课文地基础上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情.板书:磅礴地气势蓬勃地生命力赞美之情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地影响?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生总结、汇报,师引导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5.小组活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地意思.生总结并汇报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布置作业试着用自己地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地意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地读音.lín() háng() zhāi()鳞惶哉líng() huáng() zāi()二、读拼音,写词语.瀑布从悬崖上yí xiè()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 lǚ b ó bīng().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生,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临渊,鳞爪飞扬.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答案】一、lín huáng 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鹰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地结构.2.结合查找地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地激情,激发学生地爱国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生字.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2.文章地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地方法介绍了少【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地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年与中国地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新课教学()分钟二、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地结构方式?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地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地作用,下面地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板书:总分总领全段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地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地责任.排比地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地感染力.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地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少年中国【设计意图:在老师地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习,详细地研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地兴趣.】【设计意图:本文第二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能加深理解.】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地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地句式告诉我们,少年地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地责任,因为,国家地强大靠地是少年.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地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地生命力.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②比喻地作用:“红日”般地灿烂前景,“河出伏流”地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地巨大声威,有如“奇花”地壮丽前景,如“干将”地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地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地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地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地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地.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地思想感情.生总结,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地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地赞美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小结作者把封建地古老中国和理想地少年中国进行鲜明地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地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地愿望,并且对中国地未来满怀希望.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书内容【板书设计】总分—总领全段少年中国说磅礴地气势蓬勃地生命力赞美之情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地字地下面打√.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二、选出下列字词地正确意思.故()A因此 B顾念 C故事翕张()A张开 B闭合 C一张一合履()A踩、踏 B职务 C履约三、按原文填空.()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有作其芒.()戴其苍,()履其黄.纵有千古,().前途似海,().四、作者分别把中国地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鳞潜胎纵二、A B A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来日方长四、作者把中国地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地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地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地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地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地方式来理解句子地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地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地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地自学能力.美中不足地是在第二自然段地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地理解.在今后地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地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地《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运用象征地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地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地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与文章相关地资料介绍】干将:(gān jiāng)是古代传说地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地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地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地《马关条约》地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地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地政治运动地开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地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拼音,写词语.这条大河yí xiè qiān lǐ( ),气势非常宏伟.二、解释下列句子地意思.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能力大提升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地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地强大要靠少年地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四、重点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文中画横线地句子运用了()地修辞方法.A排比 B比喻 C拟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地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创新大拓展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一泻千里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地光芒.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 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地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地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地发展也要靠我们.。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教案(含备课资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题圆明园地毁灭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地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地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地过去和被毁灭地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地情感,增强振兴中华地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地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地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地过去和被毁灭地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地情感,增强振兴中华地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地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地巴特农神庙、埃及地金字塔、罗马地竞技场、巴黎地圣母院和东方地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地赞美?我们引以为傲地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地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地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地辉煌和遭受地苦难.板书:圆明园地毁灭【设计意图:用雨果地话引入本课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引起探究欲望.】新课教学( )分钟二、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地生字、词语.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1)针对第2自然段.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地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举世闻名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地皇家园林.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弄清楚圆明园地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地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2)针对第3自然段.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地建筑风格.板书:建筑风格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边读边【设计意图:用自学地方式学习本课地生字,可以锻炼学生地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地参与度.】【设计意图:采用逐个自然段分析地方法,能让学生学习起来有针对性,有利于更快地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句子地理解,把握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地理解.】想象画面.A总写:板书:……有……也有……有……也有……B举例板书:如,海宁地……,苏州地……,杭州地……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地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代表我们民族特色地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课文中没有介绍地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师总结:圆明园地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地殿堂,还有山乡村野.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地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地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地境界里.板书:美----赞叹(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布置作业.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地资料,了解历史.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地中心思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看资料、阅读文字等方式了解圆明园地建筑风格,能加深学生地印象,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地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习了运用资料地方法.】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圆明园地jiàn zhù()风格非常独特,它博采众家之长,灿烂辉煌,举世闻名.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拱月()()闻名()()剔透奇()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1.用“……有……也有……;有……也有……”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地历史文物.(用加点地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下列对圆明园描述错误地一项是().A圆明园是举世闻名地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风格独特,还收藏着最珍贵地历史文物.B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它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C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组成.【答案】一、1.建筑二、众星举世玲珑珍宝黄山地景色举世闻名.三、1.正月十五赏花灯,有传统手工地七彩灯,也有光电效果制作地金牛灯;有浮于水面地荷花灯,也有悬挂屋檐地蟠龙灯.2.他不但聪明,还非常勤奋.四、C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地情感变化.2.了解圆明园辉煌地过去和被毁灭地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地情感,增强振兴中华地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地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________地圆明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万园之园……)【设计意图:用填空地形式复习上一节课地内容,非常简练,又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新课教学()分钟二、深入领悟.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2.这个自然段地结构是怎样地?好处是什么?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地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3.“最珍贵地历史文物”有哪些?板书:历史文化---珍贵上自先秦时代地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地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地词语,说说你地感受.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4.圆明园中地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地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地4个生肖铜首,2000年地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5.这些价值连城地“圆明园”中地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地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地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地博物馆、艺术馆.【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解读,把握句子中蕴含地作者地思想感情,这样能引起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地爱国情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写法,对学生理解作者地情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学生地习作进行了指导.】三、研读“毁灭”.1.这“万园之园”地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地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地词语,说说你地感受.第5自然段中出现地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地句子.重点感悟:(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地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地,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地,就任意..破坏、毁掉.加点地词语体现出了什么?板书:侵略者地贪婪、残暴、无耻(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地瑰宝,建筑艺术地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地是什么?(建筑艺术地精华文化艺术地瑰宝中华民族地尊严)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地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地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地梦中.圆明园地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地损失吗?四、品读体味1.指名读第1自然段圆明园地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地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地损失!(1)说说你对这句话地理解.板书:圆明园地损失巨大,无法估量(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地内心是怎样地感受?板书:痛惜、痛恨、悲哀五、感悟写法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地毁灭》,而大量地篇幅却是描写昔日地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地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地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地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地痛恨,对祖国地热爱.)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六、小结.面对帝国主义地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地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2.预习《木笛》这一课.板书内容【板书设计】总----损失不可估量(损失巨大)圆明园地毁灭建筑风格---美举世闻名赞叹历史文化---珍贵毁灭----痛惜、痛恨、悲哀(侵略者地贪婪、残暴、无耻)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在字形对地后面打√.殿下()铃珑()波澜()灰烬()二、写出加点词语地近义词.1.圆明园地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地损失.()2.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地.()3.实在运不走地,就任意..破坏,毁掉.()三、完成下列各题.1.作者对圆明园地美,是_______地,对侵略者地破坏,是_________地.2.下列说法不正确地一项是()A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地皇家园林.圆明园建筑宏伟,并收藏了大量历史文物.B圆明园于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焚毁.C圆明园地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地损失.【答案】一、殿下√波澜√灰烬√二、1.毁坏 2.依照 3.肆意三、1.赞美痛恨 2.B教学反思1.在这篇文章地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地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地阅读,来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地恨、对祖国地热爱,以及振兴中华地责任感和使命感.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地积极主动性,在我地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地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地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地效果.3. 美中不足地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地资料地过程中,我地引导有不到位地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地内容,没有深化到位.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地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地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地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地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地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地篇幅写它辉煌地过去,把美地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地痛心与仇恨.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地历史,激发爱国之情.【作者介绍】王英琦:安徽寿县人.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地十字架》《热土》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地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与文章相关地资料介绍】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地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地地域规模、杰出地营造技艺、精美地建筑景群、丰富地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地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地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地典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地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下列各组字形全对地一组是().A宫殿玲珑 B剔透坡澜 C陵园红伟二、读拼音,写词语.1.他们在jiāo wài()建造了一座jīn bì huī huáng()地行宫.2.他们把这些假冒伪劣商品都tǒng yī()xiāo huǐ()了.三、根据意思填成语.1.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2.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3.珍异难得地宝物.()四、读一读,完成练习.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地境界里.这段文字用地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地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圆明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座园子组成,因此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这座园子于_________________(时间)被________焚毁,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地损失.六、重点段落品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地殿堂,也有玲珑剔透地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地“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地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地,如海宁地安澜园,苏州地狮子林,杭州西湖地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地诗情画意建造地,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地境界里.1.这段文字采用了()地结构方式.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2.画线句子描写了游人地感受,从侧面表现出圆明园地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从三方面介绍了圆明园地建筑特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创新大拓展七、圆明园毁灭了,我们地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陈列在别国地博物馆里,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A二、1.郊外金碧辉煌 2.统一销毁三、1.众星拱月 2.不可估量 3.奇珍异宝四、比喻大而美喜爱和赞美五、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圆明三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六、1.A 2.美丽 3.汇集各地名胜之精华融入祖国灿烂文化元素吸取西洋建筑地风格七、示例:圆明园地毁灭告诉了我,圆明园地毁灭不仅使我们损失了巨大地财富,也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地尊严.我想,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侮辱.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地聪明才智去建设我地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牛郎织女(二)》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课后作业。
(一)、补充音节。
w_____ sh______ t_______ sh_____ h______
八、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 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较 好的效果。我注重对人物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 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 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神话故事,也要基于现实这个特点。
十、课外知识点
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 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 的思想感情。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孟姜女》。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 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牛郎织女(二) 》。 《牛郎织女(二)》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 以及后来的遭遇。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接着他们就面临被拆散的命运 ,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最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 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说教学过程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程练习题含答案-15黄继光

15黄继光第一课时一、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弹倒重()()()二、词语搭配。
()的阵地战()地注视()的任务()的射击()的枪弹()地向前爬()的战斗()的消息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A 法规,章程B 计划,谋划C 劝告2. 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A 突然而猛烈B 凶狠残酷C 显示出来第二课时一、选词填空。
战斗战役战争战场坚定坚决1.黄继光在上甘岭()中光荣牺牲了。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四天四夜了。
3.黄继光愤怒的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4.黄继光请战的态度非常()。
5.1952年10月,上甘岭()打响了。
6.这是朝鲜()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7.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二、课内阅读。
1.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从两次“站起来了”体会出黄继光的精神。
2.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用横线画出表示黄继光动作的词语。
(2)从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黄继光的精神。
3.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近了,还有十米,更近了……(1)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2)这段话中的数字和省略号体现了黄继光。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dàn 子弹 tán 弹琴 dǎo 倒下 dào 倒立 chóng重新 zhòng重量二、激烈愤怒艰巨密集可怕艰难难忘胜利三、1.B 2.A第二课时一、1.战役 2.战斗 3.坚定 4.坚决 5.战役 6.战场 7.战争二、1.英勇不屈 2.(1)站张开扑堵住(2)为了战争胜利不怕牺牲3.(1)比喻敌人的凶狠残暴(2)行进的艰难和他坚强无畏的精神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题参考答案1白鹭1、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朗读时,情感亲切,语速稍慢些,语调自然舒缓,体现出一种诗的韵味,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从下面这几个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白鹭外形精巧、匀称、和谐如诗。
(2)白鹭水田钓鱼画面如诗。
(3)白鹭枝头眺望悠闲如诗。
(4)白鹭黄昏低飞意境如诗。
(5)白鹭如歌又不张扬,质朴、含蓄如诗。
2、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答:第一幅图画(六):白鹭水田钓鱼图。
第二幅图画(七):白鹭枝头眺望图。
第三幅图画(八):白鹭黄昏低飞图。
3、背诵课文。
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答:背诵的时分能够用想象画面来背诵,按照笔墨的描绘在脑海中想象出相应的画面,然后再按照画面重现笔墨内容。
例如能够抄第五天然段:那雪白的蓑毛,那满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第六天然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仿佛是故意工钱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第七天然段: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伶仃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第八天然段:傍晚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并且具有了生命了。
2落花生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华而不实,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哥哥、弟弟、姐姐另有爸爸妈妈”,针对一家人的对话,朗诵时语气要按照不同角色进行转换。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教材分析:《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 “桂花” 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作者介绍:琦君:当代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
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 余种。
主要作品:《红纱灯》《桂花雨》等。
我会写:懂 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 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 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 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 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 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 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 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 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 jiǎn(捡柴、捡起、 捡破烂)多音字:盛 chéng (盛饭)shèng (盛开)担 dān(担心)dàn(重担)挑 tiāo(挑选)tiǎo(挑战)近义词:故乡一家乡 盛开一开放 欣赏一观赏 姿态一姿势 担心一担忧反义词:盛开一凋谢 仔细一马虎 担心一放心完整一残缺 新鲜一陈旧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姿态:姿势;样儿。
缠着:缠绕、纠缠。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纷纷:(许多人或事物) 接二连三地。
文中指桂花往下落的样子。
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
词语搭配:桂花(盛开) (指指点点) 地告诉(布满) 阴云 (使劲) 地摇 (纷纷) 落下来词语扩展:AABB 式词语: 指指点点 支支吾吾 唠唠叨叨 沸沸扬扬 躲躲闪闪 絮絮叨叨 推推搡搡 忙忙碌碌 星星点点 明明白白 断断续续端端正正课内词语:桂花 懂得 糕饼 茶叶句子解析:1.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知识点教材分析:《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介绍: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他出生在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
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教育子女为人处世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
所以许地山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还以落花生为笔名勉励自己。
主要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我会写:亩mǔ(一亩、半亩、两亩地)播bō(广播、播放、直播间)浇jiāo(浇水、浇灌、火上浇油)吩fēn(吩咐、吩示、吩呶)咐fù(嘱咐、安咐)亭tíng(凉亭、茅亭、亭亭玉立)榨zhà(榨油、压榨、榨取)慕mù(羡慕、爱慕、慕名而来)矮ǎi(高矮、矮小、矮矮实实)多音字:空kòng(空地) kōng(空旷)辟pì (开辟)bì (复辟)便pián(便宜)biàn(方便)种zhǒng (种子)zhòng (种菜)近义词:可惜一惋惜开辟一开拓居然一竟然吩咐一嘱咐便宜一低廉可贵一宝贵爱慕一倾慕分辨一辨别体面一好看反义词:便宜一昂贵喜欢一讨厌爱慕一嫌弃体面一寒酸希望一失望理解词语:开辟:开辟,表示创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业等意思。
居然:就是“出乎人的预料,没想到”的意思。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嘱咐。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本文指桃子、石榴和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挂在枝头,让人一看见它们就产生喜爱之情。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榨油:榨,压出物体里的汁液,“榨油”就是榨取含油物体的油分。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知识点讲解

——陶行知
(2)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3)我所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丘吉尔
(4)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泰戈尔
2.“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 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 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美句积累: 描写走搭石的句子: 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 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与奉献有关的名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形近字: 汛(汛期)讯(喜讯) 访(访问)仿(仿佛) 懒(偷懒)赖(依赖)
近义词: 谴责一一指责 平稳一一稳当 间隔一一距离 懒惰一一懒散 协调一一和谐 联结一一联系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 白鹭美, 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 美得自然, 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 身段匀称, 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 白鹭装饰了水田, 水田包容了白鹭, 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 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 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 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 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 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 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 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3课《桂花雨》

第3课《桂花雨》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jiǎn(捡柴、捡起、捡破烂)二、多音字盛chéng (盛饭)shèng (盛开)担dān(担心)dàn(重担)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三、近义词故乡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观赏姿态一姿势担心一担忧四、反义词盛开一凋谢仔细一马虎担心一放心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五、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姿态:姿势;样儿。
缠着:缠绕、纠缠。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文中指桂花往下落的样子。
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
六、词语搭配桂花(盛开) (指指点点)地告诉(布满)阴云(使劲)地摇(纷纷)落下来七、词语扩展AABB式词语:指指点点支支吾吾唠唠叨叨沸沸扬扬躲躲闪闪絮絮叨叨推推搡搡忙忙碌碌星星点点明明白白断断续续端端正正八、句子解析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作者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再从“不开花”“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然后笔锋一转,点出“我”喜爱桂花的原因———香气迷人。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小练笔。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例1:因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我们小区清洁工阿姨的身影。
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
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
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
有人因为清洁工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
可他们却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没有清洁工,哪有我们这么洁净的家园呢。
你在充分享受干净卫生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是否还记得他们。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容市貌的职责。
虽然清洁工普普通通的,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之举,但却令我深深敬佩!第三课《桂花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桂花使“我”回忆起八月台风季节,母亲总担心台风会吹落桂花;桂花盛开时,香飘四溢;“我”抱着桂花树摇桂花;用桂花泡茶、做糕饼等。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第一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的浓郁,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儿时的“我”摇桂花的情景,表现了“我”欢乐与兴奋的心情。
3、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母亲家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第5课《搭石》1、本文共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6)分钟。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A、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从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助人之美。
B、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从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相亲相爱、协调有序、生活默契的和谐之美。
C、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年轻人的礼让敬老之美。
第六课《将相和》1、记录阅读时间,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本文共1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15)分钟。
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内容?(我一眼看到了“和氏璧”,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
2、主要内容: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3、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见秦王绝口不提以璧换城,便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机智地要回和氏璧,接着说“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然后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从蔺相如故意说和氏璧有点儿缺陷从而成功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取回璧后让手下人化了装将璧先送回赵国,可见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宁可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也不肯把璧交给秦王,可见他十分勇敢;从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强硬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可见他不畏强暴;从廉颇放话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蔺相如为了不使将相不和导致国家力量被削弱而避免与廉颇相见,可看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从廉颇负荆请罪时蔺相如不仅没有责怪廉颇,反而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可见他宽宏大量。
廉颇虽居功自傲、性格直率,但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从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可以从侧面看出廉颇勇武过人;从廉颇说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可见他生性耿直;从廉颇知道蔺相如避让自己的理由后,为了与蔺相如共同保卫赵国而主动负荆请罪,可见他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第七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1)记录阅读时间,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本文共7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为为 6 分钟。
课文题目“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带着这个问题读,阅读的速度会快一些。
我发现每一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我就读得更快了。
(2)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
由慢到快: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
如:有没有比光速度更快的事物?什么事物的速度最慢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介绍。
第八课《冀中的地道战》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看到课文题目,我产生了疑问:“地道是什么样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带着这些问题读,我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了,阅读的速度也出更快了。
2、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关键1:冀中人民的顽强斗志。
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靠着地道坚持生产和敌后游击战争。
关键2: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地道的式样多,结构奇特;地道的作用奇特,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敌人;地道能防御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功等各种破坏;地道里可以通过“无线电”和“有线电”了解地面的情况。
第九课《猎人海力布》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2、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略)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
这是一块神奇的块宝石,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听懂世上各种动物的话。
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向别人说了,那么就会从头到脚变成僵硬的石头。
可是,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为了救乡亲们,他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就变成了石头。
第10课《牛郎织女(一)》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牛郞和老牛相处: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
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
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
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
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2、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A、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如:老牛啊,我看到山下有户人家娶媳妇啦。
老牛啊,我看山那边有家人生孩子啦。
老牛啊,我这辈子是娶不上媳妇啦!B、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例:天上的生活真是一点自由也没有,现在王母娘娘睡着了,我们一起下界看看人间是什么样的吧。
第12课《古诗三首》1、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示儿”这个诗题意思是:给儿子看。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看的。
“题临安邸”这个诗题意思是: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题目告诉我们写诗的地点。
“己亥杂诗”这个诗题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诗题告诉我们写诗的时间。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表达的情感: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