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 章节题库 (第十九章 税务行政)【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 章节题库 (第十九章 税务行政)【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425004b5ef7ba0d4b733b5e.png)
第十九章税务行政一、单项选择题1.在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中,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按条件加以审查,并在()内作出立案或不予受理的裁定。
[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A.7日B.15日C.30日D.10日【答案】A【解析】税务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提起、受理、审理与判决。
对于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该按条件审查,并在7日内作出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2.对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A.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B.逾期不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C.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D.逾期不改的,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答案】C【解析】我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一定时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时限规定的是()。
[厦门大学2011研]A.15日B.30日C.60日D.90日【答案】A【解析】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及其他相关规定,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甲市乙县国税局丙镇税务所在执法时给予本镇纳税人赵某1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赵某不服,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则被申请人是()。
A.甲市国税局B.乙县国税局C.丙镇税务所D.乙县人民政府【答案】C【解析】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题中,丙镇税务所为被申请人。
5.对国税局与地税局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A.国家税务总局B.该国税局的上级主管机关C.该地税局的上级主管机关D.国务院【答案】A【解析】对国税局与地税局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6章)【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6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081fc7f195f312b3069a543.png)
第一章税收导论1.国家为什么征税?答:国家为了履行其向社会提供公共品职能的需要而征税。
税收又称国家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行使征税权的主体必然是国家,即税收法律由国家制定,征税活动由国家组织进行,税收收入由国家支配管理。
由于政府是国家的具体形式和现实体现,因此,征税权具体由代表国家的政府行使。
行使征税权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2.国家凭借什么征税?答:国家凭借行政权征税。
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而国家一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公共品的提供者,又是公共财产的所有者。
因而,国家就能同时行使两种权利,即行政管理权和财产所有权,国家可以同时凭借两种权利取得财政收入。
(1)财产权即财产所有权,在财产归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国家对其拥有的财产可以凭借财产所有权取得财产收益。
(2)行政权也称为国家行政管理权,国家对其行政权力管辖范围以内的个人或经济组织,可以凭借行政权取得税收收入。
国家征税是基于公共权力,在国家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前提下,由国家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来行使征税。
3.税收具有哪些形式特征?答: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
税收特征可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规范性。
(1)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范畴最为明显的形式特点,这是由税收作为补偿公共品或公共服务价值这一性质所决定的。
只有采取强制征税的方式,使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价值得以补偿。
(2)税收的无偿性,是就政府与具体纳税人而言,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
政府向纳税人征税,不是以具体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为依据,而纳税人向政府纳税,也不是以具体分享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利益为前提。
税收的无偿性也是由税收作为补偿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价值的这一性质所决定的。
(3)税收的规范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实施征税。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收原则(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收原则(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41e6daaf12d2af90342e680.png)
3 /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⑥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①平等原则:国民应以其所得收入的多少为比例缴纳税收
四原则
②确实原则:课税必须明确决定,不可含混不清、肆意征收 ③便利原则:征纳手续应当从简,征税时间、地点、方法等应尽量方便
④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国家收入额与纳税人缴纳额间的差额越小越好
近
①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代 西斯蒙第
4 /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少税收对经济的干扰作用“度”,尽量压低因征税而使纳税人或社会承受的超额
负担“量”。
【补充】超额负担是指由于征税所产生的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
价超过了政府从征税中得到的好处,也可以说是税收给社会带来福利损失。税收是将社会资
税收的效率也因此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即税收的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①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机制运行的消极影响越小越好。超额负
担越小,税收的经济效率就越高。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限于征税数额本身而保持“中性”,也就
是说,税收超额负担的发生通常不可避免。因此,倡导税收中性的实际意义在于:尽可能减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税收原则
黄桦《税收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e6051af7c1cfad6195fa7e7.png)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一、单选题1.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公共权力对()的占有。
[厦门大学2012研]A.社会总产品B.剩余产品价值C.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D.必要劳动创造的必要产品价值【答案】B【解析】税收在本质上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由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分配而体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政治权力占有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A.财产权力B.政治权力C.所有者权力D.资源权力【答案】B【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3.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A.发行国债B.发行货币C.税收D.罚款【答案】C【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4.根据税收和税法的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权力C.征税的主体是税务机关,除了税务机关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D.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但可以课及V部分【答案】B【解析】A项,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B项,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C项,征税的主体是国家,此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D项,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和V部分。
5.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
A.征纳双方关系B.税收分配关系C.权利义务关系D.财产分配关系【答案】C【解析】税法调整的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
6.从税收的本质来看,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700281a26925c52dc5bfc9.png)
这种税率形式可称为累退税率。虽然从现行税收制度中还难以找到使用累退税率的情况,但
累退税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因为一些使用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的税种,可能
具有累退特点。例如,消费税一般使用比例税率,但由于随个人收入增加,个人消费支出占
个人收入比例下降,税收占个人收入比例也下降。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累退的,如表
级距的收入乘相应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1)全额累进税率。把税基全部数额作为计税依据,按最高边际税率计算税额的一种税率
形式和税额计算方法。
(2)超额累进税率。把税基全部数额作为计税依据,并分别按税基各等级所适用的相应税
率计算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和税额计算方法。
2.比例税率。在税率公式中,随着税基的扩大,如果税率保持常数不变,或税收与税基的
率;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税率低于实际负担率。
三、纳税人
纳税人是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纳税人主要解决向谁
征税或由谁纳税的问题。纳税人可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类。
(一)自然人纳税人
在法律上,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和
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就政府与具体纳税人而言,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政府向纳税人征税,
不是以具体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为依据,而纳税人向政府纳税,也不是以具体分享公共品
和公共服务利益为前提。
(三)税收的规范性
税收的规范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实施征税。
3000 10% 300
7.5%
4000~5000 0.5
3500 10% 350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04ab08ec1c708a1284a4483.pn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征税依据: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是社会全体成员集体让渡或赋 予政府的,凭借这种公共权力,政府可以征税。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对公共产品的 提供与管理义务。
④直接目的: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工具,或者说,税 收的财政功能是其基本功能。
的成本小于收益,或者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使受损者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 在市场经济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校
正。而税收就是校正外部效应的重要工具。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中,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产品是指人们在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一定的社会 共同体后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分割出来,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用途的产 品。公共产品有三点特征: (1)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 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由于公共产品本身具有 一定的规模,可以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共同使用,增加更多的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并不影响公共产品对原 使用者的效用。 (3)非竞争性 由于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 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1)公共产品需求 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必须同时消费同等数量的该种产品,不得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三章税收公平)【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三章税收公平)【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c7b03e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e.png)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三章税收公平)【圣才出品】第三章税收公平1.在什么情况下可按受益原则征税?答:税收的受益原则是根据市场经济所确⽴的等价交换原则,把个⼈向政府⽀付税收看作是分享政府提供公共品利益的价格,因此,个⼈税收负担应根据各⼈分享的公共品受益⼤⼩来确定。
按受益标准,征税和受益应是对等的。
对于从政府提供公共品受益多的⼈,应承担较多的纳税义务;反之,则应承担较少的纳税义务。
由于公共品受益的⾮排斥性特点,使公共品受益边界⽆法确定,即⽆法确定谁受益,受益多少,从⽽⽆法通过竞争价格由市场提供,因此,受益标准作为⼀般原则⽆法在实践中推⾏。
但在特定情况下,以税代费,按受益标准征税也是可⾏的。
主要是对于部分由政府提供的准公共品,这些公共品受益边界较为清楚,消费的竞争性⼜较强,由于受收费效率原因⽽征税,谁受益、谁纳税,并按受益⼤⼩确定纳税,可以提⾼分配效率。
2.应选择什么指标来体现能⼒原则征税?答:依据能⼒负担原则,凡是具有同等负担能⼒的纳税⼈应同等纳税,以体现税收的横向公平;凡是具有不同负担能⼒的纳税⼈应区别纳税,以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
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都涉及负担能⼒的指标选择。
反映个⼈纳税能⼒的指标主要有收⼊、⽀出、财富三种。
(1)以个⼈收⼊为衡量纳税能⼒指标。
个⼈收⼊是个⼈货币收⼊的统称,包括⼯资、薪⾦、利息、股息、租⾦等收⼊。
个⼈收⼊反映了个⼈的纳税能⼒,同样收⼊的纳税⼈可以被看作具有同等纳税能⼒,⽽不同收⼊的纳税⼈可以被看作具有不同纳税能⼒。
以个⼈收⼊作为衡量个⼈纳税能⼒的指标,具有资料全⾯、基础⼴泛、易于掌握的特点。
但由于具有同等能⼒的个⼈因不同偏好,同样收⼊的纳税⼈因不同的个⼈情况,从⽽具有不同的纳税能⼒,因⽽给纳税能⼒的确定,也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
(2)以个⼈⽀出为衡量纳税能⼒指标。
个⼈⽀出是个⼈收⼊扣除个⼈储蓄后的余额。
以个⼈⽀出作为衡量个⼈税能⼒的指标同以个⼈收⼊作为衡量个⼈纳税能⼒的指标⽐较,同样具有⽀出相同的纳税⼈因个⼈情况不同⽽给个⼈纳税能⼒的确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的问题。
黄桦《税收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09a3b85dd36a32d737581cf.png)
黄桦《税收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填在答题纸上。
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
A.征纳双方关系B.税收分配关系C.权利义务关系D.财产分配关系【答案】C【解析】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
2.初次分配环节涉及的税种主要是()。
A.流转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行为税【答案】A【解析】初次分配环节涉及的稅种主要是流转税,二次分配涉及的税种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财产税等。
3.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这是()。
A.税收法定原则B.实质课税原则C.税收公平原则D.法律优位原则【答案】C【解析】A项,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B项,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D项,法律优位原则的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4.按照《征管法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不需要执税务登记证。
A.开立银行账户B.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C.办理工商登记D.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答案】C【解析】ABD三项,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和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5.调节纳税人税收负担纵向平衡问题的税率形式多为()。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边际税率D.固定税率【答案】B【解析】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dd9a1287c24028915fc384.png)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指南目录封面第一章税收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税收效率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税收公平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税收稳定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税负归宿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税收体系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流转税制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增值税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消费税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营业税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关税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所得税制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企业所得税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个人所得税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五章资源税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财产税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行为目的税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税收管理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九章税务行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试读第一节税收特征一、税收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caafd9a83c4bb4cf7ecd1a8.png)
2.税收政策手段
税收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达到既定的税收政策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税收政策手段是
2 / 10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为实现税收政策目标服务的,税收政策的每一项目标均需要有相应的税收政策手段才能实 现。
(1)实现总供求均衡的税收政策手段 ①根据税收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求和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作用,可以把税收政策分 为: a.轻税政策,即扩张性税收政策,指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减税扩大社会 总需求。可采用的税收政策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废除旧税种以及实行免税和退税等。 b.重税政策,即紧缩性税收政策,指在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增税抑制社会总需 求、消除通货膨胀。可采用的税收政策手段包括:提高税率、设置新税、取消原有的税收优 惠条款或缩小税收优惠的范围等。 c.中性税收政策,即税收保持“中性”,尽量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 用,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税收不应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②我国着眼于宏观供求总量调控的税收政策主要有: a.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 为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 业结构调整,我国于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生产型全面转型到消费型的增 值税转型改革。 b.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我国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消 除重复征税因素,优化税制结构,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国务院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 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营改增的试点,后逐步推广到全国、更多的行业,计划 2015 年全面实现 营改增。
1 / 100
圣才电子书
②地区结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
![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c53df94028915f814dc23e.png)
第1章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产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1)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3)非竞争性:对于公共产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答:(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贫富差距是市场机制效率原则的必然结果。
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3、对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可以从哪几方面理解?答:(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贫富差距是市场机制效率原则的必然结果;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第2章税收职能税收乘数作用机制: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答: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封闭经济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S≡D,即总供给=总需求C+S+T≡S+I+G,即消费+储蓄+税收=消费+投资+财政支出当(C+S) >(S+I),即经济萧条,总供给>总需求时,T↓(减税)或G↑(增加财政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恢复均衡。
当(C+S) <(S+I),即经济膨胀,总供给<总需求时,T↑(增税)或G ↓(减少财政支出),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恢复均衡。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财产税及其他税种(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财产税及其他税种(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1281107312b3169a551a453.png)
第12章财产税及其他税种12.1复习笔记一、财产课税1.财产税的形式与特征(1)财产税的形式财产税的课征对象是财产。
按课征时点的财产状况来看,可分为静态财产税和动态财产税;按课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财产税和个别财产税。
①一般财产税一般财产税,又称综合财产税,是对个人所有的一切财产实行综合课征,并且考虑到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免税、一定货币数量以下的财产免征以及负债的扣除等问题。
目前征收一般财产税基本上是按财产的净值征税。
②个别财产税个别财产税,又称特别财产税,是对土地、房屋、资本或其他财产分别征收的税种。
其形式主要有:a.对土地课征的土地税;b.对房屋课征的房屋税或房产税;c.对土地与房屋合并课征的房地产税;d.对土地、房屋同其他不动产合并课征的不动产税;e.对车、船、金融资产等动产课征的税等。
③遗产税和赠与税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死亡后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赠与税是对财产所有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课征的税。
a.赠与税和遗产税有密切的关联,两税同是对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的课税。
b.赠与税是对财产所有者生前转移的财产课税;遗产税是对其死亡后转移的财产课税。
c.赠与税是作为遗产税的补充税种而开征的。
(2)财产税的特征①财产课税是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财产税的课税对象,多半是不直接参与流转与交易的财产,是社会财富处于存量的部分。
②财产税多属于直接税具有直接税的性质,其税负较商品课税难以转嫁。
③财产税多是经常税财产税特别是在所得税成为各国的主体税种之前,一直被作为经常性财政收入。
④财产税大多属地方税种弹性较差的财产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财政支出扩大的需要,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
2.财产税的利弊(1)财产税的优点①符合受益原则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有利于财产增值,财产所有者要为此支付费用。
②符合公平税负原则财产的多少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了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
对财产课税有利于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矫正社会的奢侈浪费之风,缩减贫富差距。
《税收学》复习题及(含答案)
![《税收学》复习题及(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6c9a0fd0a79563d1e7215.png)
《税收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的形式特征中不包括()。
A.强制性B.固定性C.有偿性D.整体有偿性参考答案:C2.税收的纵向公平要求()。
A.主要体现机会均等B.主要体现负担能力均等C.主要体现税负均等D.主要体现收入水平均等参考答案:B3.按()分类是我国税种的基本分类方法。
A.征税对象的性质B.管理和使用权限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参考答案:A4.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A.车船使用税B.营业税C.关税D.资源税参考答案:C5.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采用定额税率法计税的是()。
A.护肤护发品B.汽油C.烟丝D.化妆品参考答案:B6.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以()为主体税种。
A.所得税B.财产税C.流转税D.行为目的税参考答案:C7.税种与税种的区别以及税种的名称,通常取决于不同的()。
A.计税依据B.税源C.税目D.课税对象参考答案:D8.纳税人没有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而是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消化掉,这种税收转嫁方式称为()。
A.前转B.后转C.散转D.消转参考答案:D9.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A.消费税B.营业税C.增值税D.资源税参考答案:A10.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而未超过5年的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
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B.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D.不负有纳税义务参考答案:C11.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A.家具城销售家具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服务B.电信部门销售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有偿提供电信服务C.装潢公司为客户装饰房屋并提供装饰用辅助材料的行为D.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提供酒水参考答案:A12.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 )。
A.实际负税人B.扣缴义务人C.纳税义务人D.税务机关参考答案:B13.根据(),收入及财产状况基本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款,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款。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10章)【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10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81c0d9ef111f18582d05a4b.png)
第九章消费税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应征收消费税的是()。
A.生产环节的电视B.批发环节的白酒C.批发环节的卷烟D.零售环节的化妆品【答案】C【解析】A项,电视机不属于消费税应税产品;BD两项,在生产或进口环节征税;C 项,自2015年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2.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月从日本进口140辆小轿车,每辆车的关税完税价格为8万元,已知小轿车关税税率为110%,消费税为5%。
进口这些轿车应缴纳()万元消费税。
A.61.6B.123.79C.56D.80【答案】B【解析】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数量=[8×(1+110%)÷(1-5%)]×140=2475.79(万元);应纳消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2475.79×5%=123.79(万元)。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计算纳税。
A.完税价格B.消费品价格C.组成计税价格D.同类商品价格【答案】C【解析】进口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计算纳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
4.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内缴纳税款。
A.3日B.7日C.10日D.15日【答案】D【解析】纳税人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纳税人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5.纳税人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酒类产品除外)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在计算纳税时,其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已纳消费税税款应按下列办法处理()。
A.该已纳税款不得扣除B.该已纳税款当期可全部扣除C.该已纳税款当期可扣除50%D.可对收回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当期动用部分的已纳税款予以扣除【答案】D【解析】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扣除其已纳消费税税款。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7~19章)【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7~19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4146416c77da26924c5b079.png)
第十七章行为目的税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A.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关税税额之和B.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之和C.实际取得的销售额D.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答案】B【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2.2010年5月,王先生购买一辆2.0升的汽车供自己使用,支付含增值税价款210000元,则王先生应纳车辆购置税()元。
[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A.17948.72B.20388.35C.21000D.3570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王先生应纳车辆购置税=210000/(1+17%)×10%=17948.72(元)。
3.车辆购置税的纳税环节是()。
A.销售和使用环节B.生产环节C.销售环节D.消费环节【答案】D【解析】纳税人应当在向公安机关等车辆管理机构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前,缴纳车辆购置税,即在最终消费环节缴纳。
4.某汽车贸易公司2015年6月进口11辆小轿车,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25万元/辆,当月销售8辆,取得含税销售收入240万元;2辆企业自用,1辆用于抵偿债务。
合同约定的含税价格为30万元。
该公司应纳车辆购置税()万元。
(小轿车关税税率28%,消费税税率为9%)A.7.03B.5.00C.7.50D.10.55【答案】A【解析】车辆购置税自用时使用,所以只对其自用的2辆征收车辆购置税。
抵债的小轿车由取得小轿车自用的一方纳税,不由汽车贸易公司纳税;未售的小轿车不纳税,待销售时由购买自用方纳税。
因此,该汽车贸易公司应缴纳车辆购置税=2×(25+25×28%)÷(1-9%)×10%=7.03(万元)。
5.2015年3月,李某从某销售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轿车一辆供自己使用,支付含增值税的价款221000元,另支付购置工具件和零配件价款1000元,车辆装饰费4000元,销售公司代收保险费等8000元,支付的各项价款均由销售公司开具统一发票。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收风险(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收风险(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befce785022aaea988f0f06.png)
第7章税收风险7.1复习笔记一、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1.税收风险的概念税收风险,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政府性经济风险,是指当多种矛盾日趋尖锐和突出时,税收体制的自身安全以及税收政策使用可能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所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1)具体来讲,税收风险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税收收入汲取能力风险,包括税收收入相对不足和税收收入增长过快带来的风险。
②税收政策风险,即由于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偏差而可能对经济体制带来的风险。
③税收收入使用风险,也称税款使用风险,即财政支出过程中所形成的风险。
(2)税收风险与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有时可以和税收风险混用,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具体对比分析如表7-1所示。
表7-1税收风险和税务风险对比分析对比税收风险税务风险区别针对主体不同相对政府而言针对个人、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而言的应对措施不同政府应主要完善税制和加强征管应当加强对税收法规的学习和进行税务筹划联系有些情况下政府的税收风险与纳税人的税务风险是相互矛盾的,政府部门加强税收征管等化解税收风险的行为,可能会加大某些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的税务风险2.税收风险的表现(1)税收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匹配税收收入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税收收入的增长趋势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匹配。
相对于国民经济而言,税收的过慢增长和过快增长都是不健康的,都意味着税收风险的存在。
(2)有些税收征管制度不够规范在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现象,极易造成税收风险。
①税收流失严重税收流失又往往是和地下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由地下经济造成的税收流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纳税人不进行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其中既包括违法经营也包括合法经营,但纳税人为了逃税都逃避登记、无证经营;b.纳税人虽然进行了税务登记,却不申报纳税;c.纳税人虽然申报纳税,却未如实申报。
②税收虚收不容忽视a.现行税收税收征管体制导致税收虚收。
税务机关以我为主,不顾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实际状况的征管做法,势必导致税收的虚收。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 章节题库 (第七章 流转税制)【圣才出品】
![胡怡建《税收学》(第3版) 章节题库 (第七章 流转税制)【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98dde08ad02de80d5d8401a.png)
第七章流转税制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中,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
A.行为税类B.流转税类C.资源税类D.财产税类【答案】B【解析】A项,行为税是以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统称;C项,资源税是以资源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统称;D项,财产税是以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统称。
2.在中国,流转四税所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60%,流转四税为()。
A.所得税、房产税、增值税、营业税B.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C.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D.所得税、车船税、营业税、消费税【答案】C【解析】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属于流转税类。
ABD三项,所得税属于所得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属于财产税类。
二、多项选择题1.按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处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增值税的类型分为()。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A.生产型增值税B.消费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积累型增值税E.分配型增值税【答案】ABC【解析】A项,生产型增值税既不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不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磨损的那部分转移价值(折旧);B项,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在购进时,其已纳税金在购置当期全部扣除;C项,收入型增值税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磨损程度相应地给予扣除。
2.流转课税的特点有()。
A.课征对象是商品(服务)的流转额B.流转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进性C.流转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D.课税隐蔽,是间接税E.课税直接,是直接税【答案】ACD【解析】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统称。
流转税作为整个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其他大类税收的以下特点:①税收负担的间接性;②税收分配的累退性;③税收征收的隐蔽性;税收管理的便利性。
B项,所得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进性;E项,所得税类课税直接,是直接税。
三、名词解释消费型增值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研、浙江财经大学2011研]答:消费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的一种增值税类型。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制结构(圣才出品)
![黄桦《税收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税制结构(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9710f5a0740be1e650e9acd.png)
收负担承受能力的强弱,从而决定着所得税税源的充裕程度和以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的现实性。
②税收征管水平
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以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此外,一个国家的税收法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一国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政策目标等也
是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形成的税制结构
(1)按税负能否转嫁的税制分类
①征税范围:选择较为灵活 ②征收方式:一般采用从量定额征收 ③税种特点:税负与自然资源级差收益程度密 切相关
(2)商品劳务税、所得税结构 从现代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来看,主要有如下三大模式: ①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是指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中,通过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商品劳务课税所筹集的税收收入占主要部分,并对社会经济生活起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计税依据:以总收入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及其
所得税
以法人或个人的所得额 他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纯收入额即所得额
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②税种特点:所得税计征管理较为复杂,征税
成本较高
财产税
以法人或个人拥有的财 产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 一类税,包括不动产、有 形动产和无形动产
表 9-1 税种分类及其特点
税种名称
定义
具体说明
①计税依据:以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全部或
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 商品劳务
额或劳务收入额(也称流 税
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 (流转税)
税
部分流转额 ②征收环节: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环节征 收 ③税种特点:计征管理较为简单,征税成本较
低
1 / 37
圣才电子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税收职能
税收乘数作用机制: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答: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第3章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
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效率原则:政府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款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
1、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答: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
2、从理论上说,存在哪些提高税收效率的途径?
或G↓(减少财政支出),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恢复均衡。
2、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答:对储蓄的影响:(1)收入效应:如果对个人储蓄利息收入征税,减少了个人未来期间的收入,为了保证未来期间的生活水平,纳税人将减少现实的消费,增加储蓄。(2)替代效应: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纳税人将更倾向于增加现实消费,而相应地减少储蓄。
归属制:将公司所支付的税款的一部分或全部归属到股东所取得的股息中。
分率制:对公司已分配利润和保留利润按不同税率课征公司所得税,对分配利润使用较低的税率。
1、所得税具有哪些特征?
答:税收负担的直接性
税基的广泛性
征收管理的复杂性
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税收收入的弹性
2、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答: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经济结构:影响最大的是产业结构
国家职能定位
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哪些?
答:(1)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
1.税负转嫁的依存条件
主观条件: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客观条件: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
第12章财产税及其他税种
财产税
遗产与赠与税
1、财产税有哪些优缺点?
2、资源税有哪些作用?
3、简述行为税的意义。
第14章 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
分税制
1、如何理解税收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关系
2、税款征收方式有哪几种?
3、简述税务行政复议与税收行政诉讼的含义
封闭经济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S≡D,即总供给=总需求
C+S+T≡S+I+G,即消费+储蓄+税收=消费+投资+财政支出
当(C+S) >(S+I),即经济萧条,总供给>总需求时,T↓(减税)或G↑(增加财政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恢复均衡。
当(C+S) <(S+I),即经济膨胀,总供给<总需求时,T↑(增税)
(4)收入分配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2、简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手段
答:累进税制
税式支出
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实行所得税指数化
负所得税
第5章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间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反映了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又简称“税负”。
税收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应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
间接税:指税负可以由纳税人转嫁给他人负担,纳税人只需履行缴纳义务,但并不真正负担税款的一类税,如商品劳务税。
1、已征税对象为标准,税制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各类税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按征税对象为标准的税制分类:商品劳务税类
所得税类
财产税类
行为税类
资源税类
2、税制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税制优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消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移,也不向后转移,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的一种形式。纳税人的利润没有因为纳税而减少。
第9章税制结构
直接税:指税负不能转嫁,须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的一类税,如所得税、财产税。
品再征收的一种税,与增值税交叉征收。
在商品进出口环节课征的流转税:关税
3、征收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答:目的是在于调节作用的发挥,强调税收的纵向公平和“寓禁于征”的政策意图。
第11章 所得课税
古典制:公司、法人取得的所有利润都要缴纳公司、法人税,支付的股息不能扣除,股东取得的股息所得必须作为投资所得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消费的影响: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消费=总收入—储蓄
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
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生产经营者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消费者,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
答 :现行商品劳务税制体系: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一般商品劳务课税:增值税、营业税
增值税主要在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征收;营业税主要对交
通运输、金融保险、娱乐业、服务业等产业征收;二者在征收范
围上并行征收,互不交叉。
特种商品劳务课税:消费税
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消费
答 :商品劳务课税:以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销售收入额或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商品劳务课税的特征:
商品劳务课税与商品劳务的交易活动密切相关。
商品劳务课税的税基广泛,税源可靠,税收负担普遍、中性。
商品劳务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商品劳务课税是一种间接税,课税隐蔽,课税阻力小。
2、我国现行商品劳务课税的税种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1章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产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1)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3)非竞争性:对于公共产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 从严征管。
(3)实现依法治税,还必须使用现代化手段,兴建税务信息 网络。
(4)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第4章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主体: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般指某一级政府和财政税务机关
1、税收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答:(1)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2)经济结构协调: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资本市场结构
(3)经济稳定增长
2.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
课税范围
反应期间
税种属性
(2)税负转嫁的形式
前转: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
后转:又称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商品或要素的供给者。
混转:又称散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一部分向前转移给买方,一部分向后转移给卖方,分散给许多人负担的一种方式。
第10章 商品劳务课税
增值税:以商品劳务交易活动中的新增价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消费税:对某些特殊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的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关税: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的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1、什么是商品劳务课税?与其他课税制度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特征?
2、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答:(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贫富差距是市场机制效率原则的必然结果。
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3、对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可以从哪几方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答:(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答:(1)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这是提高我国征管效率的根本途径。
(2)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
(3)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节约开支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答:征收内容明确原则:要求征税内容法定。
要实现依法治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原则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