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PPT课件-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PPT课件-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发展乳酸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 合供能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 法。 适用于一切需要这种混合系统供能能力 和良好心脏功能的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 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
5、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释义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 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 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的类型 短时间持续训练法 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的应用范例一
采用分解训练法的四种不同类型进行标 枪技术的训练,可将整个标枪技术过程 分解成三个部分或环节,即持抢加速跑、 最后交叉跑、挥臂投掷三部分。
分解训练法的应用范例二
采用分解训练法的四种类型训练排球快 球掩护下的平拉开战术。将整个战术分 解成四部分,即接发球、快球掩护、传 平拉开球、扣球四部分。
5、依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 语言训练法 示范训练法 助力训练法 加难训练法
三、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与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相对应
一般训练方法
群组训练方法
专项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
(一)一般训练方法
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一般训练方法,主 要有运动训练控制方法及运动训练基本 方法。
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2、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释义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 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 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完整训练法的应用 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 元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 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3、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释义 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 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重复训练法的构成因素:单次(组)练习 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 之间的休息时间。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

运动训练学第五章

运动训练学第五章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0.06.2020
.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掌握训练方法的概 念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掌握运动训练的常用方法及手段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法的概念、体系和训练手段的概念;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学习难点
10.06.2020
.
3
(二)运动训练手段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竞技运 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
动力特征:力的支点、大小、方向 动作构成:动作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 力量、节奏 动作过程: 开始、进行、结束
10.06.2020
大于30秒 最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
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30秒——2分钟 次大
相对充分 走、坐、按摩
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2——5分钟 较大
相对充分 走、坐、卧、按摩
供能形式 磷酸盐代谢供能为主 糖酵解为主混合供能 有氧无氧混合供能
负荷性质 速度素质、爆发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10.06.2020
.
18
四、间歇训练法
1. 概念: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 练方法。
2. 制约要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距离;练习重复的次 数和组数;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每次练习的间歇 时间;间歇式的休息方式。
10.06.2020
.
19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10.06.2020
.
16
三、重复法

《运动训练学》电子教案

《运动训练学》电子教案

《运动训练学》电子教案第一章:运动训练学概述1.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1.2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运动训练学的意义与作用1.4 运动训练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2.1 个性化训练原则2.2 系统性训练原则2.3 针对性训练原则2.4 周期性训练原则2.5 科学性训练原则第三章: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3.1 运动训练方法概述3.2 竞技体育训练方法3.3 一般训练方法3.4 专项训练方法3.5 现代科技手段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第四章: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1 运动训练计划概述4.2 运动训练计划的原则与步骤4.3 运动训练计划的内容与结构4.4 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第五章:运动训练中的负荷与调控5.1 运动训练负荷的概念与分类5.2 运动训练负荷的作用与原则5.3 运动训练负荷的调控方法与手段5.4 运动训练中的恢复与营养调控第六章:运动项目训练特点与训练体系6.1 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6.2 运动训练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6.3 运动训练体系的组织与管理6.4 运动训练体系的评估与优化第七章:运动员选材与评定7.1 运动员选材的含义与原则7.2 运动员选材的方法与程序7.3 运动员训练成果的评定与方法7.4 运动员潜力评估与培养策略第八章: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调控8.1 运动心理调控的重要性8.2 运动心理调控的方法与技巧8.3 运动员心理障碍及其应对策略8.4 运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应用第九章:运动训练安全与营养保障9.1 运动训练中的安全管理9.2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9.3 运动营养的基本原理与实践9.4 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与补剂第十章:运动训练学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外部环境10.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内在动力10.3 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趋势10.4 运动训练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运动训练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需要重点关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其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运动训练学第⼀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节竞技体育概述⼀、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赛优胜为主要⽬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物学因素:⼈们为了更好地提⾼⾃⾝活动能⼒⽽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理因素:⼈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

⼆、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运动员的竞技能⼒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关联,并作⽤于社会的媒介。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1、激励⼈类的⾃我奋⽃精神;2、满⾜社会⽣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众的体育参与;4、显⽰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绪。

第⼆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运动员的竞技能⼒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运动员的竞技能⼒来⾃于遗传效应、⽣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两个部分。

科学的选材出了具有优势的先天性遗传能⼒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构成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A .运动训练 B. 运动选材 C. 运动训练 D. 运动管理(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A. 竞争性B. 公平性C. 规范性D. 公开性5. 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A. 教练员B. 运动员C. 裁判员D. 球迷和观众6. 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 振奋民族精神C. 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二、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内容4、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A. 运动选材B. 运动训练C. 运动竞赛D. 运动管理5. 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成绩B. 提高竞技能力C. 参加竞赛D. 增强体制6、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A. 遗传效应B. 生活效应C. 训练效应D. 社会效应(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4.构成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除了主导竞技能力,还包括:A . 主要的竞技能力B . 次要的竞技能力C . 一般的竞技能力D . 超常竞技能力5. 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A . 专一性B . 多元性C . 整体性D . 连续性6.运动员在训练时,训练负荷在什么情况下使机体产生劣变现象?A . 超负荷B . 适宜负荷C . 最大负荷D . 极限负荷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4.下列哪一项不是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 . 各项目的诞生B .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C . 各项群训练竞技能力的分析D .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5.速度性项目的主要特征是:A . 短时间内有效发挥体能B . 快速发挥力量C . 推迟疲劳出现D . 多用战术 6.运动员在体操和羽毛球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竞技能力是A . 心理B . 技能C . 体能D . 智能(二各项群训练特点4.对抗性项群除了采用适应法训练法以外,还常采用:A . 分解法B . 完整法C . 重复法D . 模拟训练法5. 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要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或力量等各种素质,一般不采用那种训练方法?A. 分解法B. 持续法C. 重复法D. 间歇法6、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要求运动员:A. 重视心理训练B. 全攻全守,发展特长C. 战术更为重要D. 大胆进攻(三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4、按竞技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属于变异组合的运动项目是A .游泳 B. 排球 C. 短跑 D. 铅球5、足球属于动作结构中的哪一类?A .固定组合 B. 变异组合 C. 同属多项组合 D. 异属多项组合6、下列哪一个不是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A . 举重B . 摔跤C . 跳高D . 跳远(四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判断题: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4、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5、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6、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7、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8、运动选材好就一定可以保证训练成绩的取得。

9、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后天训练获得的。

10、现代运动训练从仅由少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的封闭训练向有社会多种角色积极介入的开放性训练的方向发展。

11、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但对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特点是相同的。

12、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

单选题:1、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2、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3、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 C.运动竞赛 D.运动管理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A.教练员B.运动员C.裁判员D.球迷和观众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7、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运动管理8、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成绩B.提高竞技能力C.参加竞赛D.增强体制9、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A. 遗传效应B.生活效应C.训练效应D.社会效应10、构成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除了主导竞技能力,还包括:A.主要的竞技能力B.次要的竞技能力C.一般的竞技能力D.超常竞技能力11、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A.专一性B.多元性C.整体性D.连续性12、运动员在训练时,训练负荷在什么情况下使机体产生劣变现象?A.超负荷B.适宜负荷C.最大负荷D.极限负荷多选题: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 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9、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有:A.训练内容B.训练负荷C.训练方法D.训练安排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A.竞争性 B.规范性 C.公平性 D.观赏性8.为了保证竞技运动中的公平性,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循哪两个主要方面的行为规范?A.比赛项目B.比赛规程C.比赛规则D.比赛安排7、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A.运动员B.教练员C.训练管理工作者D.训练科学家8.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是:A.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B.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C.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D.显示国家的综合国力7.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由下列哪几个层次所构成?A.一般训练理论B.项群训练理论C.专项训练理论D.特殊训练理论8.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除了技能,还包括哪些?A.体能B.战术能力C.心理能力D.智能填空题:1.提高运动员的和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一、模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是一种高度代表行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其操作程序为:▪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取各种因素的指标参数;▪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价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检查性评定;▪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改进训练工作,是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二、程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一)程序训练法的应用:1、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程序训练方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闭环式的过程。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分解训练法:1、分解训练法解释: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者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2、分解训练的类型▪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二、完整训练法:1、完整训练法解释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2、完整训练法的应用(略)三、重复训练法:1、重复训练法解释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2、重复训练法的类型依单次练习时间的长短,可将重复训练法分为:▪短时间重复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表1-1重复训练法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四、间歇训练法(一)间歇训练法解释: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 笔记 课后习题解析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第5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运动训练方法
1.意义
表5-1运动训练方法的意义
2.基本分类
表5-2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3.基本依据
表5-3训练方法的基本依据
4.基本要素与功能
表5-4训练方法的基本要素与功能
考点二: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1.模式训练法
(1)释义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依靠训练信息指标从宏观上控制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亦即根据信息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将各种影响专项运动成绩的主因素指标参数与不同运动成绩之间构成具有定量关系的训练模式和评定标准,并据此对训练过程实施控制的方法。

(2)基本结构
表5-5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3)基本特点
表5-6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4)应用方式
应用的三个步骤:
①按照检测项目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确诊运动员现实状况。

②根据训练模式确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和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模式训练。

③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重复第一步骤)。

2.程序训练法
表5-7程序训练法。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90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教练原则;9适时恢复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P91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P94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力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B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C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E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P97一、有效控制原则释义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

《运动训练学》课程笔记《运动训练学》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课程笔记在本章中,我们被引入到《运动训练学》的核心概念及其学科价值。

作为一本深入探讨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方法的科学书籍,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问题,还包括了广泛的应用实例,如专业竞技训练、大众健身指导和体育教学。

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与学科定位-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其有效组织方法的科学,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这一学科不仅关注于技术层面的提升,还涉及到心理、战术以及健康管理的综合培养。

2. 学科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训练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至今,它已成为体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化。

3. 当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当前,运动训练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科学训练方法的普及程度不高等。

-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科学化训练方法的普及率,以及增强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训练的研究。

4.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任务与研究方向- 该学科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出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组织措施,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如何科技支持下的训练方法创新,以及如何在日益增加的赛事和训练要求中找到平衡点,保证运动员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5. 运动训练学的实践意义-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科学的训练是提高性能、赢得比赛的关键;对于普通人群,运动训练学提供了科学健身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帮助专业运动员提升竞技表现,同时也为普通人群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促进健康和福祉《运动训练学》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课程笔记本章深入探讨了运动训练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辩证协同原则。

这些原则是为了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同时保障其健康和持续发展。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运动训练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通过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能力。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骑车、游泳等。

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主要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动作,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

常见的爆发力训练包括跳跃、冲刺、重量抛掷等。

通过爆发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爆发力的项目。

3.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负荷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杠铃深蹲等。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大力量输出的项目。

4.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主要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员的敏捷度和灵活性。

常见的灵敏度训练包括平衡训练、反应训练等。

通过灵敏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适用于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性的项目。

5.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和伸展动作,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伸展动作、瑜伽等。

通过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关节灵活度和运动范围,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

6.技术训练:技术训练主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技能。

常见的技术训练包括手球传接、足球控球等。

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技术细节。

7.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主要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增加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持久力。

常见的耐力训练包括长距离跑步、游泳等。

通过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能力,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动的项目。

8.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主要通过训练运动员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灵敏度和能动性。

常见的注意力训练包括集中力训练、注意力分配训练等。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及作用1·运动训练方法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种办法。

运动训练方法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的过程中被予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训练方式和办法的概括,是对各种具体训练方法的集中表述。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

现代竞技运动发展历史表明: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各项竞技运动整体发展水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一种科学训练方法的诞生既是科学训练原理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训练实践的高度总结。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1·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其中,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主要是指运动员为完成具体训练任务而进行的身体练习以及各个练习之间的固定或变异组合方式。

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各种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所施加的刺激及其在强度、量度以及负荷性质方面的变化形式。

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对训练过程的时间、人员的组织、器材的分布、内容的选择、练习的步骤等因素的安排及其变化形式。

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主要是指教练员指导训练工作时,所采用的诸如语言、挂图、影视等信息手段和诸如讲解、图视、观摩等信息传递方式。

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训练气氛、训练场地、训练设备、训练器材、训练工具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变化方式。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高教2017版)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高教2017版)
▪ (二)训练方法的意义 ▪ 训练方法的高度总结 ▪ 运动原理的集中表述 ▪ 训练实践的实施工具 ▪ 训练过程的有效手段
二、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与依据
▪ (一)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 依据训练内容组合特点:
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
基 本
▪ 依据训练负荷与间歇时间:
训 练
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助于及时纠正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偏态。
▪ 第二步,根据训练模式确定下一阶段发展目
▪ 第二、定量化
标和训练重点,实施模式训练;
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具有量化的特点; 评定标准的量化特点:体现在具体的指标和数值上; ▪ 第三、循环化 任一训练过程均有设计、实施、监控三个过程反复循 环于整个训练过程中。
▪ 信息学原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等基本原理;
▪ 系统论原理:系统结构、系统动态、系统时序、系统关联等基本原理;
现代 训练
▪ 工程学原理:工程设计系统、工程实施人本、工程控制动态原理、工程 方法
分类
管理效益等原理。
▪ 2、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提出的理论依据
▪ 生理学原理:条件反射、能量代谢、超量恢复、运动适应、运动应激等
▪ 功能分析要点:
▪ 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和微机训练法具有不同的 功能特征和功能价值,科学采集数据、科学分析内 容、科学反馈信息是三种模式共同遵守的基本环节。
▪ 运动训练控制方法在认识论上极大的强化了运动训 练控制理论的具体要素,在方法论上有效提供了运 动训练过程控制方法的操作步骤。
▪ 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的掌握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对于科学推进运动训练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

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3.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

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

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

d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

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4.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A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B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6.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正确选择合理运用以及创造运用新的训练手段,都有助于预订训练任务的完成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7.运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基本结构:A动作特征: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

B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C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行、动作结束。

?8.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动作结构(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现代训练方法发展趋势:a现代训练方法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

b宏观上,现代训练方法在科学的指导下正在以系统工程为依据,逐步完善模型话训练方法,并形成以模型化训练方法为先导的新的运动训练方法新体系。

c微观上,现代训练方法正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途径:1 从专项训练实践中创新。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

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3.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a 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

b 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

c 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

d 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

e 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4.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A 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 B 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6.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正确选择合理运用以及创造运用新的训练手段,都有助于预订训练任务的完成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7.运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基本结构:A 动作特征: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

B 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C 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行、动作结束。

8.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动作结构(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现代训练方法发展趋势:a现代训练方法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

b 宏观上,现代训练方法在科学的指导下正在以系统工程为依据,逐步完善模型话训练方法,并形成以模型化训练方法为先导的新的运动训练方法新体系。

c 微观上,现代训练方法正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途径:1 从专项训练实践中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制约要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距离;练习重复的次 数和组数;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每次练习的间歇 时间;间歇式的休息方式。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7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高强度性间歇训练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B型
发展性间歇训练
负荷时间
大于40秒
40—90秒 90—180秒
大于5分钟
负荷强度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掌握训练方法的概 念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掌握运动训练的常用方法及手段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法的概念、体系和训练手段的概念;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学习难点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 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异同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2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 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依据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运 动训练方法可分为:
一般地说,程序训练中训练内容的逻辑性、 训练过程的时序性越清晰、越细致,则越有 利于程序训练的组织实施,科学编制训练程 序是实施程序训练法的重要前提。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9
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的结构
程序训练法由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 方法四种构件组成。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 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 (2)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动力特征:力的支点、大小、方向 动作构成:动作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 力量、节奏 动作过程: 开始、进行、结束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4
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
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用于完成训练任务的.按照各种训练 方法的目的和要求,都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训练手段. 不同处:运动训练方式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是人 们提炼出来的比较概念化的认识,如重复训练法、间歇训 练法等;运用同一种训练方法去发展某一种竞技能力时, 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对训练方法的表述通常是定性的, 对训练手段的表述则常常是定量的。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2
2.应用时机:技术或战术比较复杂、可分解而用完整训练法 又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时;技术动作、战术动作配合 的某些环节需要强调或专门训练时
3.分类: 单纯分解训练法 递进分解训练法 顺进分解训练法 逆进分解训练法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3
二、完整训练法
2. 应用时机:掌握和巩固技术或战术时;发展和提高身体 素质时;提高心理品质时。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5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和特点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短时间重复训练法
大于30秒 最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
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30秒——2分钟 次大
相对充分 走、坐、按摩
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检查评价 5. 将评价结果反馈于训练过程,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6. 对各环节进行调节 7. 改进训练,向目标靠近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6
模式训练法的结构与特点
(1) 模式训练法的结构:模 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 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 法四个构件组成;
(2)模式训练法的特点:模式 训练法具有信息化特点;模式 训练法具有定量化特点。
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 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3
(二)运动训练手段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竞技运 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
2——5分钟 较大
相对充分 走、坐、卧、按摩
供能形式 磷酸盐代谢供能为主 糖酵解为主混合供能 有氧无氧混合供能
负荷性质 速度素质、爆发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6
四、间歇训练法
1. 概念: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 练方法。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7
模式训练法的运行过程图
训练模型、训练手段
教练员指导
正向通道
运动员训练
控制信息
评定结果
反馈
检测信息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8
(二)程序训练法
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 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逻辑性 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 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心率指标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每次心率 供能形式

190次 很不充分 走、慢跑 120—140次 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供能

较大
180次 170次 不充分
走、慢跑 120—140次 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供能
程序训练法具有系统化特点;程序训练法具有定型化 特点;程序训练法具有程序化特点。

训练程序、手段
教练员指导
运动员训练
检测手段、评定标准
反馈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1
第三节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分解训练法
1. 概念:指将完整的技术动 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的 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 行训练的方法。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5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
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 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方法。 其操作程序如下:
1. 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要素 2. 获取各影响要素的指标参数 3. 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要素结构模型 4. 以模型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状况进行
1. 概念:是指从技术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 和环节,完整进行训练的方法。
2. 应用时机:要完整掌握技术和 战术时;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 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 的内在联系时。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4
三、重复训练法
1. 概念:是指多次重复同一联系,重复练习之间安排相对 充分的休息时间的训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