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一)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诉诸绘画,因为绘画会径直将我们重新放回被知觉的世界。

在塞尚、布拉克及毕加索那里,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遭遇到这样一些物件:柠檬、曼陀铃、葡萄、烟盒……它们止住我们的目光,拷问我们的目光,这些我们“惯熟的”物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向我们的目光透露着它们的秘密本质以及它们的物性形式本身。

如此,绘画将我们带回到对物本身的观看。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

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

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其他的桌子。

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无关紧要的,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

一旦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

绘画的意义全部在于画布之外,全部在画作所意指的东西那里,就在画作的主题那里。

实际上,所有有价值的画作都正是在和这一看法的斗争中形成的,并且至少百年以来所有的画家都在非常有意识地和这种看法作着斗争。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语文学天然具有一种能指优势。

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汉语是一种单音节分析语,在语言表达中,词的地位非常重要。

汉语没有印欧语复杂的形态变化,不像后者那样在数、格、时态、语态和词性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词句的组合主要依靠语序和语义,因此汉语的词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球,常常可以凭借语义的关联随意滚动碰撞。

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句子的生成看成是纵向聚合与横向组合这样一种双重活动的结果,纵向聚合其实就是句子组合中词语的联想关系,也就是在选择轴上对相关词语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比印欧语显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是因为一方面汉语词的组合靠的是意合法,词与词之间没有绝对的排斥性,这种组合关系常常能够容忍许多从逻辑上看非常奇怪的组合。

另一方面,印欧语的每一个词在进入句子之前都有明确的词性,即使同性词还要分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表语性形容词与定语性形容词等等;而汉语词性规定则十分宽松,一个词往往可以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和形容词,实际上它只有进入句子才能真正获得自己的词性。

这样看来即使汉语与印欧语某一语种具有同样多的词汇,而汉语在选择轴上的变化较后者也要丰富得多。

其次,印欧语以音位作为基本的语言感知单位,而汉语的基本感知单位则是音节,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调则把它们紧紧包裹住,因此汉语的音节非常整齐,切分明确,在书面语中则有一个个方块汉字与之相对应。

汉语的这个特点使汉语在形式上能作十分整齐地排列,这样超然客公众号也就为汉语文学中的对信对偶等手法的运用,与工整的形式安排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基础。

因此中国作家可以在创作中较容易地创造一种美的形式。

再次,现代汉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按照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阴平与阳平的调值分别是55与35,属平声;上声与去声分别是214和51,它们调值的跨度都超过了三阶,属仄声。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幔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语文丨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丨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2023.0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现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密切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在这一事实前提下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现当代文论的产生背景,客观审视其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整理国故的内在驱动,一方面来自西方文学经验的异域激荡。

但平心而论,在近现代文学变革之际,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是压倒性的。

而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苏联的文学理论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的诸种文学理论纷至沓来。

一时间,中国文学批评领域俨然成为这些理论的试验场。

实际上,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范围以及存在的局限,不可能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包打一切。

因此,这期间的新潮迭起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建设而言,却是丧失了一段自主发展和民族化转型的宝贵时间。

学界常言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原意是指中国现当代文论至今没有一套自主自足的理论体系,并非指称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失语状态。

毕竟,古代文论的批评对象终究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白话文作品,其中“虚实”等具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或命题自然会存活在当下的文论话语之中,而那些伴随时代变迁已经走入历史的理论和概念也没有激活的必要。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弘毅”。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

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

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

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

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

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①因为儒家政治构想的最高目标是旨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人与人之间伦理认同即是根本和逻辑起点。

这种伦理的内涵,有着更为普遍和更为基础的对天下之“人”的论述。

先秦时期的中国,以最为根本性的孝、仁来建构人与人的认同,来建构自己与“他者”共在的联系,即天下。

②周朝的天下,以宗法制为联结,宗法制的伦理根基是“孝”。

家庭共同体有了孝的概念,孝的延伸就是天下共同体之“仁”。

仁不是与他者的对立,而是与他者的共生共通。

“仁”即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概念,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逻辑上首先要处理与亲人的关系。

只有实现家庭内部的“亲亲”,才能实现向外的“爱人”。

人与家庭共生,通过“仁”的概念转向了人与天下共生。

因此理想的天下就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天下大同,是仁孝概念的逻辑必然,也是伦理化天下的根本内涵。

换句话说,天下其实就是人类的伦理共同体,因此在这个共同体之内,就不可能有民族歧视。

③天下为一家,意味着“他者”的取消,即不以政体或民族区分敌我,而是在伦理关系中确证对方的独立性,并与对方共生共在。

天下一家的秩序展现在现实中,就是以伦理关系为核心的礼制。

凡天下之人,皆需仁孝,而仁孝就要服从礼制,服从礼制就要服从天子。

因此,家与天下就在政治秩序层面实现了同构。

随着大一统的实现,天下之内没有了其他的国,国家秩序也就成了天下秩序。

这种伦理化的天下秩序不断将边缘的地域和人民纳入天下中来,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④后世的中国人,往往不是以民族或者国家来定义中国,而是以文化或文明定义中国。

正是因为中国概念的文明内涵,才导致中国可以消弭地理边界,逐渐与天下趋同。

⑤这种伦理的、文化的天下观念在宋朝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挑战。

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联考2024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联考2024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养成①【摘要】大学生人格养成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着他们的品德,培养着他们的情操,引导着他们的行为规范,提升着他们的思想境界。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不可替代,促进了道德伦理的发展。

提倡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未来发展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与深化,注重从实践中汲取教训和启示,为大学生人格养成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养成、传统文化、道德修养、品德塑造、情操培养、行为规范、思想境界、不可替代性、教育、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格养成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格是一个人在道德、品德、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统一体现,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社会交往。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全面系统的大学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积极向上的人格,为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打下坚实基础。

人格是大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下的学业和生活挑战,更是为了未来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人。

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人格养成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德观念。

大学生人格养成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和熏陶,大学生在人格养成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2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个被称为“辛普森悖论”的统计学问题:同样的数字可以传达两个完全不同的真相。

2000年到2012年,调整通胀因素后的美国工资中位数上升了0.9%。

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在同一时期,高中辍学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7.9%,高中毕业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4.7%,大学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7.6%,至少拥有一个学位的群体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1.2%。

简单地说,美国每个经济群体的工资都下降了,但总体平均数却出现了上升。

这就是它被称为悖论的原因。

辛普森悖论的关键是识别群体和子群体的差异。

你是否认为这些子群体(高中辍学生、大学生等)在不同时期是固定的?事实并非如此:如今,美国工人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提高了。

换句话说,同2000年相比,工资最高的子群体相对于工资最低的子群体变大了。

所以,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中位数出现了下降,但是他们人数的增长拉高了整体工资。

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辛普森悖论,而且缺乏统计学培训,不知道两个如此矛盾的真相能够同时成立。

因此,他们会相信他们听到的版本。

如果他们同时听到两个版本,他们可能会完全失去对于统计量的信心。

在国家经济健康的理解上,没有比国内生产总值更加被人密切关注的指标了。

在大众看来,如果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我们认为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也会上升。

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我们会宣布经济衰退,并且削减重要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2015年,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6%。

对于这个欧元区小国来说,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7.6%,中国是6.9%。

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是微不足道的1.7%。

爱尔兰是如何取得这个成绩的呢?遗憾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激增和爱尔兰人几乎没有关系。

这不是他们创造的,他们也不会获得太大的利益。

由于税收原因,一些国外公司宝贵的资产被转移到了爱尔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

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

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

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

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

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

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

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

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

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质量监测高三语文 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历史是人事的记录,必是先有了人才有历史的。

但不一定有人必会有历史,定要在人中有少数人能来创造历史。

又且创造了历史,也不一定能继续绵延的,定要不断有人来维持这历史,使它承续不绝。

因此历史虽说是属于人,但重要的只在比较少数人身上。

似乎中国人最懂得此道理,因此中国历史记载最主要的在人物。

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或主要功能,是在希望人能成为一历史人物。

一历史人物,比一专门史学家更重要。

人群所需要者,乃是在此人群中,能不断有历史人物出现,才能持续旧传统,开创新历史。

我此讲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也可说主要用意即在此。

中国历史上最受后代崇拜的三大文学家,屈原、陶渊明与杜甫,此三人,皆为众熟知。

他们均以自己一份赤忱的热情,透过文学,而表达出他们各自的心志来。

不但文学如此,艺术亦然。

元末高士倪云林、明末八大山人与石涛等,他们无事功可表现,却在他们的艺术与诗文上表现心志。

人在治世盛世,功成志得,有所表现,别人反而对他为人不易有更深的觉察。

唯在衰乱之世,不得志,失败了,或是无表现,这样的人,反易使人深切看出他的内心意志来。

我在此将特地提出一“志”宇。

中国人常言“志士仁人",人若无志,便亦不仁。

但其所志,亦正贵在此一仁字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又说:“匹夫不可夺志。

”诸位如须研究历史人物,却须先具一“彼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之志。

若没有了此志,则古人自是古人,历史自是历史,和我渺不相涉,总研究不出一所以然来。

昔顾亭林尝云:“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亭林所谓保国与亡国,是指一国之政治言。

所谓保天下与亡天下,则指民族文化之绝续言。

我上面所说那些历史人物,则多是有志保天下的人。

他们在历史上,有许多亦仅只是一匹夫。

湖南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本试卷共15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

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原卷版)

六安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卷语文试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陕西文物资源丰富,为探明“何以中国”,揭示文化传统,讲好中国故事,陕西考古人孜孜不倦。

陕西省文物局近日发布最新成果——黄河流域发现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新发现拓展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生存演化的时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实证了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

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1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

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扣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2023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试题

2023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试题

株洲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卞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结构转型的社会,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迈向真正的公共性。

首先,应该凸现美术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

欧洲的近代博物馆是收藏的产物,美国博物馆最初是仿效欧洲博物馆建立起来的,但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

不难发现,美国博物馆的这些“世界之最”都与教育有关。

而且号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的史密森尼研究院国立博物馆群在国际互联网上统一以“edu”(教育)为后级。

美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

不仅如此,美国的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教育部门。

这些教育部门除了拥有困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庞大的义工团队。

教育部门的导赏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作品阐释及解说方法。

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事实上,当代美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还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

《华盛倾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

追博物馆成为华盛顿居民的一大休闲习惯,每到节假日,国会山附近的各大博物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2023届陕西省高三一模(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2023届陕西省高三一模(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中国博物绘画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走向独立发展,伴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性的 博物绘画逐渐为国人所熟知。这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绘画被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等研究领 域,其中创始性的代表画家是冯澄如。他在二十世纪前期绘制了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绘图, 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博物绘画 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生物资源普查以及动植物志书的编纂推动了生物科 学绘图的发展,这类博物绘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性 的成果便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陆续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两套丛书汇集了 众多画家的数万幅作品,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物科学绘画风格。进入 21 世纪, 随着大型动植物志书编纂工作的完成,服务于科学的博物绘画创作进入低潮阶段,但全社会 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赋予了博物绘画新的使命:逐渐从单一服务于科学研究转变为对公 众的科学普及和艺术熏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之前从事专业科学绘图的画家逐渐使自己的
中的众多生灵,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C. 冯澄如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绘制了生物科学绘图,是将博 物绘画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性画家。 D. 摄影,能够逼真地表现植物的形状、色彩,只要通过光线明暗的勾勒,就可以突出一株 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 5. 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绘画的一项是( ) A. 宋徽宗赵佶御笔彩绘的《芙蓉锦鸡图》《五色鹦鹉图》。 B. 清代宫廷洋画家郎世宁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绘制的《花 鸟图册》。 C. 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元凤对《诗经》中动植物进行图释,用笔精细、描摹真切的《毛 诗品物图考》。 D.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建筑的《清 明上河图》。 6. 如何推动中国博物绘画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届广东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广东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广东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

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

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

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

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

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

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

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

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籍。

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带会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

这也是世界围的一项共识。

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

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

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05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B.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

C.“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人为加剧了人机之间紧的对立气氛。

D.人工智能作为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它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B.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C.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科学家的观点,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问题。

D.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3.根据原文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我们能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必将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B.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理性看待人机关系,我们会发现人机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

C.如果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D.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庄子:一个飞翔的人朱以撒①深秋,在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

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

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②这时我想起的一个古人——庄子。

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

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

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

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

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

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

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

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⑤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⑥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

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

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

庄子是异于常人的,他的笔墨里,不时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蝴蝶、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

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

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

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⑦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

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

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

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他的放逐成为必然。

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的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也变得阔大起来。

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

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

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

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⑧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

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

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

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

⑨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

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

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

我们也越来越少作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作者眼中,庄子是“一只鸟” “一首诗”,是因为庄子身上呈现出的超乎常人的灵气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者。

B.文量列举庄子和屈原作品中的意象,既体现出作者对二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也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C.写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容。

D.本文充满意趣,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由表及里的联想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深入,文章的主旨也在此中得以深化。

5.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5分)(1)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3分)(2)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

(2分)6.这篇散文的结尾段令人回味,请欣赏它的妙处。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城市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

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外两个方面。

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

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更大的挑战。

从国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

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大围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