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20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精品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盐类的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盐类的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课后篇素养形成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C.NaHCO3溶液显酸性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3答案D2.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盐只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其他反应C.盐发生水解反应肯定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则盐一定不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3.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A.KClB.Na2OCl D.CH3COONa解析A选项,氯化钾溶于水呈中性,所以错误;B选项,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错误;C选项,氯化铵溶于水,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所以正确;D选项,醋酸钠溶于水,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错误。

答案C4.在Na2S溶液中c(Na+)与c(S2-)的比值是()A.2B.小于2C.大于2D.12解析若S2-不水解,则c(Na+)与c(S2-)的比值等于2。

但在实际Na2S溶液中,S2-发生水解(分步水解):S2-+H2O HS-+OH-、HS-+H2O H2S+OH-,所以c(Na+)与c(S2-)的比值大于2。

答案C5.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B.26M3+C.Cl-D.CH3COO-解析A项中HCl溶于水电离出H+,抑制了水的电离;B项中26M3+为Fe3+,Fe3+与H2O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Fe(OH)3,促进水的电离;C项中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D项中CH3COO-属于弱酸根离子,会结合水电离出的H+生成弱酸CH3COOH,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C6.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盐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D.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 H2S+2OH-解析溶液呈中性的盐不一定是强酸强碱盐,可能是弱酸弱碱盐,如醋酸铵溶液呈中性,A错误;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醋酸铵溶液呈中性,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B错误;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正确;S2-水解离子方程式为S2-+H2O HS-+OH-、-O H2S+OH-,D错误,选C。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1章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精品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1章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精品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学生用书P19]1.甲、乙两元素原子的第2层电子数都是其他层电子总数的2倍。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与乙处于同一周期B.甲与乙处于同一主族C.甲与乙指的是碳和铝D.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偶数解析:选D。

L层最多可有8个电子,当其他层共有4个电子时符合题意。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Mg符合条件;当L层未填满电子时,K层的2个电子已填入,此时L层应有4个电子,碳符合条件。

则甲、乙指的是碳和镁,D项符合题意。

2.(2011年中山高一检测)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非金属性:X>Y>Z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解析:选A。

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 >Y>ZZ Y X,则原子序数:Z<Y<X Z>Y >X,阴离子的还原性为Z3->Y2->X-,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X>H2Y>ZH3。

3.(2011年大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a、b、c、d、e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 deA.b元素除0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d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解析:选D。

据题意可知a为第一周期,只能为He;b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即氧元素);c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即Si元素);d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即Cl元素);e为第四周期,第ⅤA族(即As元素)。

A项氧元素,除0价外,还有-2价、-1价,错误;五种元素中,a 元素(氦)为稀有气体元素,性质最稳定,B错误;C项b、d氢化物分别为H2O、HCl,显然HCl 水溶液显酸性,C错误;D项,A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3AsO4,属三元酸,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可生成Na3AsO4,NaH2AsO4,Na2HAsO4三种盐,D正确。

【优化方案】精品练: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优化方案】精品练: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学生用书P 70]1.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3)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2CH 3COOH ―→+H 2O ,是①②键断裂A .(1)、(2)、(3)B .(1)、(2)、(3)、(4)C .(2)、(3)、(4)D .(1)、(3)、(4)解析:选B 。

乙酸电离出H +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 2的反应,Br 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分子断裂①键,另一分子断裂②键,所以B 正确。

2.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A .①③④⑤⑥⑦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⑥⑦D .全部解析:选C 。

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与Al 、MgO 、CaCO 3、Cu(OH)2等发生反应,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但不能与乙醛发生反应。

3.(2011年南昌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4.将1 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88 g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故18O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而生成的水分子中无18O;若1 mol乙醇完全酯化可生成1 mol ,其质量为90 g,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乙醇不可能完全转化为酯,故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 g。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3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3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B .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 .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D .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低于铁解析:选B 。

铁合金中含非金属元素碳;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铁形成铁合金后其化学性质几乎不变,铁合金中的铁仍能与盐酸反应;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其纯金属。

2.(2011年广州高二检测)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 .测定密度B .放入硝酸中C .放入盐酸中D .观察外观解析:选D 。

正因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和金的颜色很相似,不易区分才使人受骗,因此D 项错误;锌可与酸反应,因此B 、C 可区别真伪;因铜锌合金的密度与金明显不同,也可因此而区分。

3.铝硅合金(含碳15.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现有3种晶体:①铝 ②硅 ③铝硅合金,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解析:选D 。

根据合金的特性,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另外,铝的熔点不高而晶体硅的熔点很高。

4.(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卷)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解析:选B 。

硬币的材料是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B 错;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

5.某铝合金中含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实验:(1)取样品a g ,称取时使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将样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在溶解过滤时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甲烷的性质

高一化学甲烷的性质


烃 两种元素的有机 _C__、__H__(写元素符号)
能 优

化 训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
返回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二、甲烷 1.分子组成及结构 (1)分子组成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
第3章 有机化
合物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返回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2)空间结构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 Nhomakorabea返回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_C_H__4+ __2_O__2_―_点―_燃_→__C_O__2+__2_H__2O____
第3章 有机化
合物






(2)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__原__子__或__原__子__团____被其
互 动

他__原__子__或__原__子__团____所替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 练
由于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致使液面上升,生成
知 能

的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有油状物生成。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
返回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课堂互动讲练
第3章 有机化
合物






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1.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4条C—H键 练
的长度、强度和夹角完全相同,因此CH4分子中的
分子结构示意图
第3章 有机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3-1-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3-1-3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础强化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A. 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 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 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 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 D2.若18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H2,则该金属是()A. AlB. MgC. FeD. Zn解析n(H2)=22.4 L22.4 L/mol=1mol,产生1mol H2反应中转移2mol 电子,根据反应方程式关系可得反应消耗Al、Mg、Fe、Zn的质量分别为:18g、24g、56g、65g。

答案 A3.现有钠、镁、铁质量分别为2.3g、2.4g、5.6g,使其分别与100mL0.5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 氢气的质量相同B. 铁放出氢气最多C. 钠放出氢气最多,铁最少D. 钠放出的氢气最多,镁铁相同解析钠、镁、铁的物质的量约为0.1mol,n(HCl)=0.05mol,所以盐酸不足,因为钠还可以与水反应,钠放出的H2最多,镁、铁相同。

答案 D4.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 -,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3的体积比为()A. 1:1:1B. 3:2:1C. 6:3:2D. 9:3:1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Ag++Cl-=AgCl,计算可得。

答案 D5.在常温下,将铝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的是()A. 稀硫酸B. 氢氧化钾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食盐水解析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2Al+2KOH+2H2O===2KAlO2+3H2↑,2Al+3CuSO4===Al2(SO4)3+3Cu,铝与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消耗的铝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增大;铝与硫酸铜的反应中,每消耗54g 铝,生成192g铜,所以消耗铝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减小;铝与食盐水不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1.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盐酸、氯气、BaSO4、CO2、SO2B.硫酸、氨水、醋酸、乙醇、NO2C.漂白粉、胆矾、NH4Cl、CH3COOH、CO2D.干冰、氯水、HCl、HClO、CO解析:选C。

本题对常见概念进行辨析,各选项对应的前两种物质中,盐酸、漂白粉、氨水、氯水均是混合物,其余为纯净物。

后三种物质中,BaSO4、NH4Cl、HCl是强电解质,醋酸、HClO是弱电解质,其余均为非电解质。

2.(2011年河南商丘高二检测)在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晶体时,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溶液中的c(H+)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的c(OH-)减小解析:选A。

CH 3COOH CH3COO-+H+,当加入CH3COONa晶体时,溶液中c(CH3COO-)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pH增加,c(OH-)增大,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选A。

3.已知H2CO3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HClO的电离常数:K=2.95×10-8。

反应:Cl 2+H2O 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A.NaOH B.HClC.CaCO3(固体) D.H2O解析:选C。

要使HClO浓度增大,必须使平衡右移,且加入的物质与HClO不反应,所以加入NaOH时,平衡虽然右移,但HClO也参与反应,导致HClO减小;加入HCl时,平衡左移,c(HClO)减小;加水稀释时,c(HClO)也减小;加入CaCO3固体时,只与盐酸反应,使平衡右移,c(HClO)增大,所以选C。

4.(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C。

最新-高中化学 3-3-1《盐类的水解》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

最新-高中化学 3-3-1《盐类的水解》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

3-3-1《盐类的水解》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达饱和溶液,溶液的酸性会增强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50℃和20℃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D.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解析: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增大FeCl3溶液的浓度,Fe3+水解程度会减弱,但因c(Fe3+)增大,溶液的酸性会增强;稀释有利于水解;因Fe3+的水解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后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使Fe3+的水解程度增大;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要抑制Fe3+的水解,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答案:C2.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胃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

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MgCO3、NaHCO3,也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的。

这说明( )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对人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C.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产生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D.酒石酸钠水解显酸性解析:MgCO3、NaHCO3、酒石酸钠与胃酸反应降低酸性,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推出碳酸、酒石酸都是弱酸,因此酒石酸钠水解显碱性。

答案:A3.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D.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解析:A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溶液呈酸性,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B 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Al3+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呈酸性;C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CO2-3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呈碱性;D项,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溶液呈中性。

【优化方案】精品练: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优化方案】精品练: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学生用书P52]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乙醇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C.①③④⑤⑦⑧⑨D.①④⑤⑥解析:选B。

根据有机物的特点,可知:乙醇、甲烷、蔗糖、乙酸属于有机物。

2.(2011年包头高一检测)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解析:选D。

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中,四个键的长度、强度相等,四个氢原子的位置一样,分子中的C—H键为极性共价键。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氧气B.溴水C.氯气D.酸性KMnO4溶液解析:选C。

甲烷性质稳定,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但在光照时与纯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在氧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只有C正确。

4.(2011年合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所得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均是液体D.除一种外均是四面体结构解析:选D。

甲烷与Cl2反应的产物中有HCl,不是有机物,产物中CH3Cl是气态物质,除HCl外,其余产物均为四面体结构。

5.在标准状况下,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它的体积为________L,它所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解析:n(CH4)=32 g16 g·mol-1=2 mol;标准状况下CH4的体积为V(CH4)=2 mol×22.4 L·mol-1=44.8 L;2 mol CH4中含碳原子数目为2 mol×6.02×1023 mol-1=1.204×1024。

答案:244.8 1.204×1024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清远高一检测)已知瓦斯气又叫煤层气,它与天然气成分无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瓦斯气主要成分是甲烷B.瓦斯气在空气中占任意体积分数时,均会发生爆炸C.井下及时通风透气、加强监测,控制瓦斯气的浓度并严禁明火,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D.煤层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加剧温室效应解析:选B。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

[学生用书P42]1.下列关于普通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红色玻璃中含氧化铜C.它在加热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D.无色玻璃是纯净物解析:选C。

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Cu2O为红色物质,掺入玻璃显红色;玻璃为混合物,无固定熔点。

2.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面表层5 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C.橄榄石中铁为+2价D.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上铁的活动性比地球上铁的活动性弱解析:选D。

由三种矿石的化学式可知都为硅酸盐产品,A对;将斜长石各元素的物质的量扩大一倍可写出:K2O·Al2O3·6SiO2,B对;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橄榄石中铁为+2价,C对;Fe元素性质相同,D错。

3.(2011年武汉高二检测)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小、耐磨损、密度大的特点B.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C.氧化铝陶瓷的熔点低,硬度小D.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信,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解析:选D。

A项中,高温结构陶瓷硬度大、密度小,故A项错误。

B项中,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HF外,不与其他任何酸反应,故B项错误。

C项中,氧化铝陶瓷是高温结构陶瓷,熔点高,硬度大,故C项错误。

D项正确。

4.实验室储存固体试剂可以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但是有些试剂必须储存在具有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以下物质必须储存在具有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的是()①K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盐酸④氢氟酸⑤澄清石灰水⑥硝酸⑦NaOH溶液A.①②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⑦D.①②⑤⑦解析:选D。

2019-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3)练习:第3章 第1节

2019-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3)练习:第3章 第1节

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1.(2014·南昌联考)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 K时形成的。

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D.玻璃态水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解析】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故玻璃态水不是晶体,不能使X 射线产生衍射;因密度与普通水相同,故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不变。

【答案】 C2.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晶体的是()A.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B.熔融态物质凝固C.气态物质凝华D.溶质从溶液中析出【解析】得到晶体的三个途径是:①溶质从溶液中析出,②气态物质凝华,③熔融态物质凝固。

所以B、C、D选项中的措施可以得到晶体。

晶体表现自范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晶体生成的速率要适当,因此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时不能得到晶体,所以选择A项。

【答案】 A3.(2014·河南大学附中检测)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晶体B.b是晶体C.a是非晶体D.无法判断a是不是晶体【解析】由图可知,a具有固定的熔点,b不具有固定的熔点,因此a是晶体,b是非晶体。

【答案】 A4.下列物质有固定熔沸点的是()A.CuSO4溶液B.石蜡C.玻璃D.白磷【解析】A是混合物,B和C都是非晶体,均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 D5.(2014·开封高中月考)将一块缺角的胆矾晶体悬置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温度不变),发现缺角的晶体变完整了。

若溶剂不挥发,则这段时间内晶体和溶液的质量变化分别是()A.晶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变大B.晶体质量变大,溶液质量减小C.晶体和溶液质量都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胆矾晶体具有自范性,有自发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性质,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胆矾晶体与CuSO4饱和溶液间存在着溶解结晶平衡,在整个过程中晶体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P65~P66]1.(2020年开封高一检测)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解析:选D。

乙醇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和OH-是完全不同的粒子;乙醇的氧化反应表现的是乙醇的还原性;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此时,并不是氢离子的性质,不能说明乙醇显酸性;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平缓,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2.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B.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C.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解析:选C。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

3.下列是有关生活中的醋酸,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双选)( )A.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D.用醋烹鱼,除去鱼的腥味解析:选AC。

醋酸与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显酸性。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可以与水垢反应,体现出乙酸的酸性。

做鱼的时候一般要放料酒,酸和醇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气的酯。

4.(2020年淮南高一检测)CH2===CHCH2OH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取代反应④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①②解析:选B。

CH2===CH—CH2OH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因此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H2===CH—CH2OH分子中存在羟基,能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与NaOH等发生中和反应。

5.为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装置进行实验。

可供选用的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氢气体积的最好装置是________(填写编号)。

(2)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防止无水酒精挥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无水酒精容易滴下(3)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789 g·cm-3,移取2.0 mL酒精,反应完全后(钠过量),收集到390 mL(视作标准状况)气体。

则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的氢原子数为________,由此可确定乙醇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氢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测量氢气的体积。

使用B、D、E装置均可以,D装置操作不方便,E测量读数最准确,但容积受限。

(2)分液漏斗中的溶液只有在一定压强下才能顺利滴下。

产生的气体沿导管进入分液漏斗中,对溶液产生压强,能够使分液漏斗内的溶液顺利滴下。

(3)要准确测定乙醇和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与乙醇的关系,钠必须过量。

又因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做实验时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钠球,目的是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干扰实验,增大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由题意知,n(乙醇)=0.789×2.0÷46=0.0343 (mol),n(H)=0.390×2÷22.4=0.0348 (mol),则n(乙醇)∶n(H)≈1∶1,则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的氢原子数为1,乙醇的结构式应为答案:(1)B (2)C (3)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干扰实验,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之充分反应(4)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解析:选A。

乙醇的密度比水小,但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除去乙醇中的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应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

2.(2020年揭阳高一检测)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实行,对酒后驾车加倍处罚,一次性扣12分。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反应,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A.②④B.②③C.①③ D.①④解析:选C。

驾驶员饮酒后,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说明乙醇沸点低,易挥发;K2Cr2O7中Cr的化合价为+6价,与乙醇反应后被还原为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如变蓝则含水 ②除去乙醇中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③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 ④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采用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③④解析:选C 。

用无水CuSO 4可检验是否有水存在,因为无水CuSO 4遇水变蓝,故①正确;乙醇和水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故②错误;含水的酒精直接加热蒸馏,水也会挥发,酒精不纯,③错误;④正确。

4.已知C 4H 10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CH 3CH 2CH 2CH 3、,则C 4H 9OH 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解析:选D 。

考查等效氢原子,在两种异构体中各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氢原子,如图、,所以羟基取代上面的氢原子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

5.(2020年东莞高一检测)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 、CO 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 。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 ,则CO 的质量为( )A .4.4 gB .2.2 gC .1.4 gD .在2.2 g 与4.4 g 之间解析:选C 。

由H 2O 的物质的量可求出C 2H 5OH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则n (CO)+n (CO 2)=0.4 mol 。

而m (CO)+m (CO 2)=27.6 g -10.8 g ,联立可解得n (CO)=0.05 mol ,m (CO)=1.4 g 。

6.在常压、100 ℃条件下,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 L ,完全燃烧后生成CO 2和H 2O ,消耗相同状态下的氧气3V L ,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A .1∶1B .2∶1C .1∶2D .任意比解析:选D 。

因为乙烯的分子式为C 2H 4,而乙醇的分子式为C 2H 6O ,可变形为C 2H 4·H 2O ;又因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即无论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中二者比例如何,耗氧量均不变(为3倍于混合气体体积)。

7.某饱和一元醇C n H 2n +1OH 14.8 g 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2.24 L(标准状况),则燃烧3.7 g 该醇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 .0.05 molB .0.25 molC .0.5 molD .0.75 mol解析:选B 。

1 mol 一元醇可生成0.5 mol 氢气,则14.8 g 醇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相对分子质量为74,故其分子式为C 4H 10O ,故燃烧3.7 g 该醇可生成0.25 mol 水。

二、双项选择题8.(2020年中山高一检测)比较乙烷和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 .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C .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醇分子D .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解析:选BC 。

乙烷和乙醇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 3CH 3和CH 3CH 2OH ,乙醇分子中的六个H 原子可分为三种。

9.将W 1 g 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 2 g 。

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前后质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W 1<W 2B .CO :W 1=W 2C .H 2SO 4:W 1<W 2D .乙醇溶液:W 1<W 2解析:选CD 。

铜丝灼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质量减小;氧化铜和酒精、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铜,质量不变;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质量增加。

10.(2020年佛山高一检测)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干燥B .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振荡、静置、分液C .除去96%的乙醇中的少量水制无水乙醇:加入生石灰,振荡、静置、蒸馏D .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解析:选AD 。

A 项,KMnO 4氧化C 2H 4生成CO 2,使乙烷中混入杂质气体;B 项,Br 2+2NaOH===NaBr +NaBrO +H 2O ,不溶于水,与水溶液分层,经分液得较纯净溴苯;C 项,CaO +H 2O===Ca(OH)2,蒸馏CH 3CH 2OH 和Ca(OH)2的混合物可得CH 3CH 2OH ;D 项,Na 与H 2O 、CH 3CH 2OH 均能反应。

三、非选择题11.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1)X 的分子式是________;(2)X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达);(3)X 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Y ,Y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4)X 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可生成Z ,Z 的名称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