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解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9d608efad6195f312ba6f8.png)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唐]柳宗元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https://img.taocdn.com/s3/m/081cc209647d27284b7351b2.png)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8cde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0.png)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传记作品,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复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复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6f69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5.png)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复习(解析版)一、解释加点词(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③,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④之..②伏行..①,隆然“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⑤我固.⑥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①②③④⑤⑥(2)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①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②。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③以.④蕃.⑤。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①②③④⑤(3)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①也,能顺木之天.②,以致.③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④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⑤已,勿动勿虑,去.⑥不复顾.⑦。
其莳.⑧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⑨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⑪之也。
他..⑩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植者则不然。
根拳.⑫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⑬有能反是..⑭者,则又爱之太恩.⑮,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⑯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⑰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4)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①,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④。
旦暮吏来...②好烦.③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⑤尔植,督.⑥尔获,早缫.⑦而绪..⑧,早织而缕.⑨,字.⑩而幼孩,遂.⑪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⑫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⑭。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⑮乎?”...⑬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5)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①术。
”传.②其事以为官戒.③也。
①②③答案(1)①患了脊背弯曲的病②脊背高起的样子③弯着腰走④叫⑤起名,命名,用作动词⑥本来(2)①以……为业,名词作动词②雇用③结果实,名词作动词④而且,连词,作用同“而”⑤多(3)①活得长久而且孳长茂盛。
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
![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e9e1fd5acfa1c7ab00cc2f.png)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统编版】《种树郭橐驼传》-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统编版】《种树郭橐驼传》-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4414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4.png)
(第3段)有问之,对曰:“①橐 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 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我郭橐驼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 只不过能顺从树 木 的 自 然 生 长 规 律 , 使 它 依 照本性生长罢了。(得分点:孳、天、致)
√A . 宗 元 为 邵 州 刺 史 / 在 道 / 再 贬 为 永 州 司 马 / 即 罹 窜 逐 / 涉 履 蛮 瘴 / 崎 岖 堙 厄 / 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 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 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 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例句 ⑥驼业种树 ⑦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⑧非有能硕茂之也
活用类型及释义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 形 容 词 的 使 动 用 法 , 早 , 使 …… 早 / 蕃 , 使……多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5.特殊句式 例句
①理,非吾业也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③故不我若也
④吾又何能为哉
义项 ① 怜爱,爱惜 ② 怜悯,同情
例句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
③爱戴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
④复合词,可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⑤复合词,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
【识记方法】 “怜”的本义是“怜悯”,怜悯就是有爱心,故引申出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aa814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f.png)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一、文章的写作背景今人一说到唐代,其印象大多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思想自由。
其实,盛唐一过,气象渐衰,积弊渐显,已远非贞观大唐气象可比。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掠夺百姓,加重税收,政令烦琐。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均节赋税恤百姓》)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盘剥下层,于是“通津大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可见一斑。
柳宗元出生仕宦之家,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国家经籍图书,二十五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可谓仕途顺畅,春风意气。
其思想也深受儒家传统“宽则得应”“使民以时”的重“民”思想影响。
在《送薜存义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显然是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亡,君为轻”思想的发挥。
在其《辨侵伐论》中,则表现了他对国事动乱的极大关切。
可以说,经历“安史之乱”的中唐社会,柳宗元的这一思想是极大地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
“永贞革新”的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803―805年)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现况,看到了各级官吏“恣其须索”,以致“百姓畏之如寇盗”的局面,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诗文以揭其弊;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说,整个社会是“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
《田家》诗写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则形象描绘道:“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种树郭橐驼传》正是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的两年里,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侵民、伤民现象而作,可以看做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思想和写作背景,有的鉴赏资料或对其文本解读说柳宗元在本文中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讲得通的,是对作者本意的曲解。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种树郭橐驼传](https://img.taocdn.com/s3/m/ea211a0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及进士第,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县尉,任监察御史里行。
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贬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
柳宗元的古文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主要可分为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等。
苏轼称其诗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有《柳河东集》。
解读本文虽名为“传”,实则为一篇寓言式的政论散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传记。
文言文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文言文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https://img.taocdn.com/s3/m/8b25d43602768e9951e73868.png)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唐]柳宗元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d3ac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2.png)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
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
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文言文阅读训练:《种树郭橐驼传》与《伐树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种树郭橐驼传》与《伐树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338b4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b.png)
文言文阅读训练:《种树郭橐驼传》与《伐树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乙)伐树记.宋·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
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
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
”因尽薪之。
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①。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07《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07《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6490c6bcd126fff6050bca.png)
新高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攻坚(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7 《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正文翻译注释赏析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橐驼:骆驼。
这里指驼背。
始:最初。
病偻: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隆然: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有类:有些像。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
号,起外号。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
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业:以……为业,名词作动词。
为观游:经营园林游览。
为,从事,经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用(郭橐驼),取养:雇用。
或:或者。
移徙:指移植。
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
实,结果实,名词做动词。
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
蕃:多。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偷偷地察看。
效慕:仿效,慕也是"效"的意思。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效仿。
莫:没有谁,代词。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15e06cbd64783e09122bf8.png)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唐]柳宗元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教材深度解读
![《种树郭橐驼传》教材深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b3a0b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a.png)
《种树郭橐驼传》教材深度解读重点赏析赏析句子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明确:这里用了四个整齐的排比句高度概括了种树的要领。
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关键。
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天性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
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
2.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明确:这里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们劳作的情景。
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把官吏来乡之后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3.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明确: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态,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一个“嘻”字表现了作者“意外收获”的欣喜之情。
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安定。
重点解读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点出郭囊驼技艺高超的?第2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郭橐驼种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二是郭橐驼种的树枝繁叶茂,早熟多果。
第2段最后一句从侧面指出别人无法仿效他,增强了玄妙色彩。
2.结合文章内容来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
他患了脊背弯的病,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至有绰号流行。
郭橐驼认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
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于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
精读感悟写作特点1.简洁而生动。
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写得既简洁又生动。
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
如第1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解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e2beb83d049649a66586b.png)
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de9e8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a.png)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柳宗元是唐代和五代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其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出色的文学技巧而闻名。
他的作品多样化,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种树郭橐驼传》。
本文将介绍这篇作品的原文及其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出色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郭橐驼的老人如何种树。
这个故事把一个平凡普通的老人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英雄,以及展示了柳宗元对人类如何获得知识和成长的看法。
以下是本文对原文的翻译和赏析。
原文:郭橐驼闻言曰:“种树极易,将来宝刀宝剑便在树上,非不能种四五株,何必久久居于此地?”因溜至道旁去。
众愕然而笑之。
郭橐驼行至林间,寻得大松树旁空地,掘其树根,晒干其叶,剖成细条,插入地下,踏实浇灌。
时逢风雨交加,他日复一日,辛勤不懈;终于茎日长寸,叶日长寸,树大日进,而宝刀亦已贴于树干之下。
时人咸大惊异。
赏析:这篇文章以一个看似平凡的故事,很巧妙地表达了对于艰辛努力以及积累学识和智慧的崇敬。
郭橐驼似乎是这个文化中心的一个外人。
他被他的村庄的人视为一个傻瓜,他们认为他的想法是愚蠢的,并嘲笑他。
然而,郭橐驼却展示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信念。
他认为将来会有一个时候,宝刀宝剑将需要种在树上。
因此,他开始了耕耘他的土地,并种植小树苗。
他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开始了这项挑战。
阵阵风雨毫不影响他的毅力,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到种植的小树旁,为它们浇水,并仔细地检查它们的成长状态。
时间过去了,小树苗已成长为巨大的树木。
在它们兴起之际,宝刀也已经贴在树干下。
而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们已成为了他的依靠,为他的成功竖起了大拇指。
他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使自己获得了智慧、财富和尊重。
总之,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通过故事和生动的描写,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教育。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艰苦劳动和不懈追求是成功的关键,并激励人们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注释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87dbc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5.png)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注释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
种树郭橐驼传 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
![种树郭橐驼传 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494055102de2bd97058830.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一、内容梳理1、在阐述种树道理时,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
•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等方面都构成了对比: •原理:顺不顺木之天性•态度:害不害其长•方法:在根、土、顾等方面的做法•结果:是否硕茂2、在阐述养树和治民时,采用了什么手法?•类比•养树类比治民•过于殷勤的他植者类比好烦其令的长人者•他植者扰树类比官吏扰民•扰树的结果类比扰民的结果•(木之性日以离矣)(而卒以祸•故病且怠)二、一词多义:1.病①病瘘,隆然伏行②故病且怠2.传①种树郭橐驼传②传其事以为官戒3.业①驼业种树②官理,非吾业也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4.故①故乡人号之“驼”②其土欲故5.然①隆然伏行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 他植者则不然③然吾居乡6.虽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7.若①其置也若弃②故不我若也③若不过焉则不及④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五、名句默写(1)《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
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扣,说理透彻。
(2)《种树郭橐驼传》中,“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可乎?”的建议,即建议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3)《种树郭橐驼传》中,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概括:“好烦其令,,。
”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1c85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种树郭橐驼传[唐] 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②,隆然伏行③,有类橐驼者④,故乡人号之驼⑤。
驼闻之曰:“甚善⑥,名我固当⑦。
”因舍其名⑧,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⑨。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⑩,皆争迎取养(11)。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12),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13)。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14),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15),能顺木之天(16),以致其性焉尔(17)。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18),其培欲平(19),其土欲故(20),其筑欲密(21)。
既然已(22),勿动勿虑(23),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24),其置也若弃(2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26),非有能早而蕃之也(27)。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2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29),则又爱之太恩(30),忧之太勤(31),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32),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33)。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34)。
故不我若也(35)。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36),移之官理(37),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38),若甚怜焉,而卒以祸(39)。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40),督尔获。
早缫而绪(41),早织而缕(42),字而幼孩(43),遂而鸡豚(44)。
’鸣鼓而聚之(45),击木而召之(46)。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47),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48)?故病且怠(49)。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50)。
”传其事以为官戒(51)。
〔注释〕①本篇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郭橐(tuo沱)驼,姓郭的驼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编辑本段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乐的富豪人家和种树卖果盈利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橐驼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
它的天性是舒展它的根部,它的培土要均匀,它的土要用原来的土,给它筑土要紧密。
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不再回头看。
栽种时就像对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就像丢弃它一样。
那么它的天性得到保全并且它的本性能够充分的发展。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长得高大茂盛;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上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
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不同的人,却又太过于溺爱它们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甚至有人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验察土的松与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与逐渐地一天天地相背离了。
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
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我又能做些什么呢?”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做官治民,不是我的专业。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而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问的人说:“不也很好吗!我问种树,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编辑本段注评得名由来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
(得名由来)1、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
始:最初。
2、病瘘(lv,第三声),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病瘘:患了背脊弯曲的病。
瘘:今作“偻”,驼背。
隆然:背脊突起而弯腰行走。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有些像。
者:的样子,代词。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
号,起外号。
3、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自己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称呼。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种树专长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
(种树专长)1、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介绍住址〗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介绍职业,“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业:用作动词,以……为职业。
为:从事,经营。
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人。
争迎取养:“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
”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或:有时,副词。
移徙:移植。
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
实,结实。
以:而。
蕃:多。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摹仿。
莫:没有谁,代词。
如:赶得上,动词种树之道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
(种树之道)1、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介绍种树经验。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旨〗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木:树。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
孳:繁殖,滋生。
天: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
致,实现,达到。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介绍种树要领〗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按树木的本性种植。
性,指树木固有的特点。
本:树根。
欲:要。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指用原有的土。
筑:捣土。
密:结实。
3、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
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然:这样之后。
既:…之后然:这样。
已:(做)完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
其:如果,连词。
莳:种植。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置:放下。
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
则:那么,连词。
者:助词,无义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介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不害其长:不妨害它的生长。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5、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则:就,连词。
不然:不是这样。
根拳:树根拳曲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
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
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6、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
恩,有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7、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甚者:更严重的。
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
爪,掐,用指甲划,作动词用。
以:来,连词。
验:检验。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不我若:“不若我”的倒装,不如我,不及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
若,及,赶得上,动词我又何能为哉:“我又能为何哉”的倒装,我又能做什么呢?治民之道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
(治民之道)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转入正意道:指种树的经验。
官理:为官治民。
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2、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先表示谦虚。
○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
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多发他的命令。
烦:使动用法,使…变得繁琐。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
卒,最终。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勖:勉励。
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
而:通“尔”,你们。
绪:丝头。
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
缕,线。
○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
”字:养育。
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
遂,成,这里指喂大。
豚,小猪。
4、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聚之:召集百姓。
木:梆子。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饔:不吃饭。
辍,停止。
飧,晚饭。
饔,早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当差的。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增加。
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
性,生命。
病:困苦。
怠:疲倦5、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
写作目的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
(写作目的)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嘻: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办法。
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即指此文。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