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基力学

合集下载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又称麦肯基理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运动系统机能障碍和疼痛的物理疗法。

该疗法以人体运动系统为基础,通过姿势控制和运动指导来消除疼痛和运动限制,提高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麦肯基力学疗法最初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罗宾麦肯基(Robin McKenzie)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而成。

其核心思想是运动是循序渐进的,身体有自我修复的潜力。

疗法的实施过程中,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合适的姿势和运动,具体操作如下:
1. 评估患者:治疗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诉和体检结果等,确定病情和治疗计划。

2. 确定姿势: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评估结果,治疗师会选择合适的姿势,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姿势控制。

3. 进行指导:治疗师会向患者演示姿势,并监督患者在自我练习中正确执行,以达到最佳效果。

4. 进行锻炼: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计划,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运动系统机能。

麦肯基力学疗法主要针对脊椎疼痛和运动限制,包括腰背痛、颈椎痛、坐骨神经症、颈肩综合症等。

该疗法安全、无创、无副作用,适用范围广泛,常常被物理治疗师、康复医师和医学专家广泛应用。

总之,麦肯基力学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运动系统机能障碍
和疼痛的物理疗法。

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选择合
适的姿势和运动,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配合治疗师的操作和指导,遵守治疗计划,
同时注意身体信号,保护好自己,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 图分类号】 R 9R 8.5 中 4 ; 6 1 5 I Ol 1 . 8 0 z k . 0 1 0 . 0 5 D 1 0 3 7 /g f2 1 . 1 0 2
本 文 运 用 麦 肯 基 ( Ke z ) 学 疗 法 联 合 本 体 Mc n i 力 e 感 觉神 经 肌 肉促 进 法 ( NF 技 术 治 疗 颈 椎 间 盘 突 出 P ) 症 , 效满 意 。 疗
郭 文 乾 ,王 德 旗 ,陈 凤 侠
【 要 】 目的 : 讨 麦 肯 基 力 学 疗 法联 合 P 摘 探 NF技 术 治 疗 颈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临 床 疗 效 。方 法 :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颈 1 0例 , 6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8 O例 , 察 组 采 用 麦 肯 基 力 学 疗 法 联 合 P F技 术 ; 照 组 采 用 牵 引 和 常 规 推 观 N 对 拿 手 法 。结 果 : 疗 2 治 O次后 , 疼 痛 评 分 较 治 疗 前 明显 下 降 ; 丛 牵 拉 及 椎 间 孔 挤 压 试 验 、 肢 肌 力 均 较 治 疗 前 2组 臂 上 明显 提 高 , 观 察 组 比对 照组 表 现 更 明 显 ( 且 P< 0 0 ,. 1 。治 疗 后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察 组 治 愈 率 及 总 有 效 率 均 明 .500) 观 显 高 于对 照组 ( < O 0 ) P . 5 。结 论 : 肯基 力 学 疗 法 联 合 P 麦 NF技 术 对 颈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治 疗 效 果 有 明显 促 进 作 用 。 【 键 词 】 麦 肯 基 力 学 ; N 颈 椎 病 ; 间 盘 关 P F; 椎
1 8 ]

F 3 孙 宇 . 二 届 颈 椎 病 专 题 座 谈 会 纪 要 [] 中华 外 科 杂 志 , 2 第 J.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三):麦肯基对下腰痛的力学诊断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三):麦肯基对下腰痛的力学诊断

文 章 编 号 :6 1 71—5 2 2 0 ) 2—3 0 9 6( 0 2 2 3 7—0 3
力 学 改 变 情 况 如 下 : 卧 位 : 卧 位 、 卧 位 和 侧 卧 位 哪 种体 位 ① 仰 俯 可 影 响 症 状 , 时 腰 椎 处 于 负 荷 较小 的 体 位 ② 站 立 位 : 时腰 此 、 此
基 本 内容 。
关键词 : 麦 基 技 术 ; 腰 痛 ; 断 下 诊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R6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状 改 善 或 恶 化 , 受 影 响 的 症 状 是 哪 些 , 即 是 腰 痛 还 是 腿 痛 加 重 。 体 询 问 的各 种 活 动 和 体 位 状 态 及 其 状 态下 腰 椎 所 处 于的 具
用适 当的 牵 伸 技 术 。
・不 能 肯 定 : 这 种 情 况 下 , 进 行 进 一步 的检 查 , 在 应 以 明 确 诊 断 。其 中 , 曲或 伸 展 对 于 间 盘 移 位 综 合 征 , 屈 可使 疼 痛 减 轻 ,向心 化 或 消 失 ,而 对 功 能 不 良综 合 征 则 可 在 每 一 次 反 复 运 动 时产 生疼 痛 , 症 状 不 加 重 。 但 ・注 意 :功 能 不 良综 台 征 患 者 运 动 时 若 没 有 疼 痛 则 没
综 合 征 、 能 良 综 合 征 、 盘 移 位 综 合 征 , 以 此 诊 断 分 类 为 功 问 并
基 础 进 行 针 对 性 治 疗 。Mc e z K ni e力 学 诊 断 ( 价 ) 主 要 方 法 包 估 的
刺 激 也 可 造 成持 续性 疼 痛 。 断 性 疼 痛 则 可 能 是 力 学 性 紊 乱 所 间
复 曲 的 体 位 。⑥ 步 行 : 时 腰 椎 处 于 负 荷状 态 下 反 复 伸 腱 和 此 维 持 伸 展 位 的体 位 ⑦ 上 午 : 问夜 间 休息 后 起 床 前 及 起 床 后 询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麦肯基力学疗法主要内容概述:简史、理论基础、禁忌症诊断方法(核心)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颈椎、胸椎、腰椎脊柱姿势综合征、脊椎姿势综合征、脊柱功能不良综合征、颈椎移位综合征、胸椎移位综合征、腰椎移位综合征治疗技术第一节概述一、简史20世纪50年代由新西兰PT师Rob inmckenzie研创特点:有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脊柱与四周关节力学性失调。

起源:Robinmckenzie由于偶然的发现得到启迪,开始主要研究各种体位、各种运动对疼痛等症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逐步创立和完善了独特的诊断系统,及与诊断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命名为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简称麦肯基力方法)颈椎椎间盘病变的流行病学椎间盘病变:颈椎36%、胸椎2%、腰椎62%。

椎间盘病变的节段:C5-6占41%、C6-7占33%、其它26%。

单一颈神经根受累分布:C5占4.1%、C6占36.1%、C7占34.6%、C8占25.2%.颈椎、胸椎、腰椎疼痛的临床治疗药物治疗---化学治疗止痛片麻醉药:按阶梯应用其它:三环抗抑郁药、神经营养药等物理治疗—物理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电、光、声、磁、热等力的治疗:牵引、手法、运动、按摩推拿等手术治疗—无奈、止痛疗效欠佳心理疗法二、理论基础疼痛的性质化学性疼痛机械性疼痛动态间盘模型脊柱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创伤性疼痛(一)疼痛机制疼痛如何发生伤害感受器(游离的神经末梢)传入神经Aδ纤维和C纤维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脑干丘脑皮层伤害感受器伤害感受器存在于机体的多数组织,它们实际上是游离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存在于皮肤、皮下组织、滑膜性关节突关节的纤维性关节囊、纵韧带、脊突间韧带、黄韧带、椎体和椎弓旁、筋膜、腱膜、肌膜、硬脊膜、椎间盘的纤维环等。

伤害感受器的激活就产生疼痛。

伤害感受器被激活有三种方式: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热刺激化学性疼痛当组织受损或炎症反应时,组织中的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已酰胆碱、氢离子和钾离子等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增高,超过化学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化学性疼痛。

麦肯基疗法讲座课件

麦肯基疗法讲座课件

Mckenzie脊柱力学诊疗法
Mckenzie力学诊疗法A~D课程简介
A课程:腰椎,28学时; B课程:颈椎和胸椎,21学时; C课程:分析问题和实践,21学时; D课程:疑难问题分析和实践高级班,28
学时; E课程:四肢关节; 每个课程必须间隔半年或一年。
学习程序
麦肯基疗法学习必从A学起,循序渐进; 每个课程必须相隔半年至一年; 否则将……
预防(健教),自我治疗缺一不可。 要学好,真正掌握Mckenzie力学诊疗法,最好
能完成上述4个课程。
颈、腰椎病例演示
治疗前
治疗后
请看录像(腰椎间盘突出征病例 治疗前后示范)
谢谢各位光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 庭幸福、生活更美好 !
SUCCESS
THANK YOU
2019/脊椎生物力学形态
椎间盘 后突
髓核后移
脊髓受压
伸展位脊椎的生物力学形态
演示1——7型的力学模型 脊髓
神经根
髓核
椎间盘
治疗技术与预防
评估(治疗前、后); 自我治疗技术; 治疗师治疗技术; 预防:背部教育。
1、自我治疗技术
俯卧位 俯卧伸展位 俯卧反复伸展 俯卧伸展加压 持续伸展位(治疗床) 站立位伸展 卧位屈曲(七型) 侧方移位矫正
(4)技术:侧方移位的矫正
预防
正确坐姿; 正确的劳作姿态; 正确的休息姿态。
2
3
4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1
正确坐姿
正确搬运
康复科腰椎推拿室
治疗床——体位
治疗床——体位
体会
正确的治疗=自我治疗和治疗师治疗技术的结 合。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二):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的特征性内容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二):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的特征性内容

壅 复 ' 堇 厅
麦肯 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 ( 续二) 麦肯基 力学 : 诊 断 治 疗 技 术 的特 征 性 内容
徐 军 ( 解放 军总医院, 北京 1 83 0 5) 0

继 教
园 地

摘 要 : 介 绍 麦 肯 基 技 术 中 的 特 有 现 象 — — 向 心 化 现 象 的 概
治 疗 性 练 习 的运 动 方 向 , 且 还 可成 为预 示 治 疗 成功 的 较 准 确 而
1 向心 化 现 象 。【 11 概念 . 麦肯基在 2 O世 纪 5 O年 代 发 现 , 有 下 肢 放 射 症 状 伴 的 患 者 对 他 新 发 现 的 力 学 治 疗 方 法 的 反 应 与 患 者 最 远 端 疼 痛 部 位 之 间 有 一 定 的关 系 。 他 注 意 到 ,无 论 近 心 端 症 状 的最 初 治 疗 效 果 如 何 , 要 外 周 疼 痛 早 期 消 失 , 为治 疗 的 最 佳 反 应 。事 只 即 实 上 ,治 疗 有 效 的 患 者 往 往 在 其 远 端 症 状 解 除 的 同 时躯 干 中 线 及 邻 近 部 位 的疼 痛 加 重 。 麦 肯 基 将 这 一 现 象 称 之 为 “ 1化 现 向 , 2 象 ” cnrlao )并 认 为 仅 在 间 盘 移 位 综 合 征 时 发 生 。 (et i tn . az i 12 定 义 . 麦 肯 基 明确 地 将 “ 向心 化 现 象 ” 义 为 : 为 某 一 定 作 指 标 ; 之 , 出 现 向 心 化 现 象 则 表 明 疗 效 差 , 作 为嵩 要早 期 反 未 可 外 科 手 术 的 帮 助 性 预 示 指 标 。向心 化 现 象对 慢 性 下腰 痛 的疗 效 也 同 样 有 预 测 作 用 。 o g 过 对慢 性 下腰 痛患 者 向 心化 现 象 与 Ln 通 疗 效 关 系的 比 较 调 查 表 明 ,治疗 后 初 始 评 价 为 向 心 化 现 象者 疼 痛 评 分 降 低 的 程 度 著 优 于 非 向心 化 现 象 者 ;治疗 后 9个 月 随 访 时 . 始评 价 为 向 心 化 现 象 者恢 复 工 作 率 显 著 高 于 非 向 心化 初 者 ; 疗 后 2年 随访 时 , 一 趋 向仍 存 在 , 无 显 著 差 异 。 于 治 这 但 由 该 研 究 历 时 超 过 了 下 腰 痛 的 自然 恢 复 时 间 , 因此 结 论 颇 有 意 义 。 ( )向心 化 现 象 与功 能 性 结 果 及 生 存 质 的关 系 2 【 :除 o g的研 究 表 明 向 心 化 现 象 随访 时 有 较 高 恢 复 工 作 率 之外 , Ln 其 他 随 访 研 究 也 均 支 持 这 一 结 论 。 Sla等 还 应 用 质 量 表 进 行 ’查 , 果 表 明完 全 向心 化 者 SS 等 蒯 结 的 S S变化 显 著 增 高 ( <0 O ) 由 此 表 明 , F P 1。 向心 化 现 象 与 功 能性 结 果 、 存 质 量 之 间存 在 较 好 的 卡关 性 ( ) 生 廿 、 3 向心 化 现 象机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

A 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B组采用常规治疗+牵引疗法,C组采用常规治疗+麦肯基力学疗法+肌内效贴结合疗法,对比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3.3%,B组总有效率为66.7%,C组总有效率为90.0%,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0.05)。

C组视觉模拟疼痛法(V A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Oswestry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1)。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内效贴;麦肯基力学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combined with Kinesio in the treatment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AN Wei-yi,ZHANG Jie-hong,LI Qian-fe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District Nanao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combined with Kinesio in the treatment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group B and group C,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group B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traction treatment,and group C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 Kinesio.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i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Group A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53.3%,group B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66.7%,and group C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0.0%. Group C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Group C had all lower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score,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score and Oswestry score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1).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combined with Kinesio in the treatment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hows rapid effect and precise curative effect,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Kinesio;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Curative effect腰椎間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1]。

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在肌性斜颈中的运用与研究

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在肌性斜颈中的运用与研究

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在肌性斜颈中的运用与研究目的:探讨治疗肌性斜颈中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肌性斜颈患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对照组则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疗效评价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并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4.0%,实验组治愈率为82.0%。

对照组治愈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

结论: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肌性斜颈的治愈率,且于整个治疗中患儿无不适应感,并能从长远角度上节省社会及个人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麦肯基力学技术;平衡推拿;肌性斜颈肌性斜颈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头向患侧倾斜的骨关节畸形,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发病率为0.3-1.9%[1]。

国内外治疗肌性斜颈的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推拿、针灸、物理治疗、局部药物肌注等[2]。

麦肯基力学技术是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hin McKenzie先生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脊柱相关疾患的康复方法,其主干是一种以脊柱、软组织伸展运动为中心的治疗性体操,其中姿势综合征、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姿势手法矫正和治疗性的教育程序练习相结合的方式[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肌性斜颈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病例纳入标准[4]: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发现斜颈畸形或颈部肿块的患儿。

本研究排除标准[5]:先天性骨性斜颈、小儿颈部淋巴结炎等类似疾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实验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

实验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8±3.7)月。

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2.9)月。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麦肯基力学疗法73524

麦肯基力学疗法73524

上下关节突关节
颈椎的旋转主要是寰枢关节的活动,而 屈伸与侧屈主要是下颈椎的活动。
颈椎正常活动范围: 屈曲0-60° 伸展 0-50° 旋转 0-70°
颈椎各方向运动时产生的生物力 (1)屈曲 学变化:
上颈椎-枕骨/寰椎/枢椎 A.在寰椎上关节面上,枕骨向前转动同时枕 骨粗隆向后滑动。
B.寰枢椎之间的上下关节突关节是双凸面, 寰椎绕枢椎向前转动。
伤害感受器的激活就产生疼痛。伤害感 受器被激活有三种方式:机械刺激、化 学刺激、热刺激
化学性疼痛
当组织受损或炎症反应时,组织中的组织 胺、缓激肽、5-羟色胺、已酰胆碱、氢离子 和钾离子等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增高,超过 化学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 被激活,产生化学性疼痛。
化学性疼痛通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天之内, 或有炎症反应时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类 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结核、其 它细菌感染等。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浓度 下降后,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二)间盘模型
动态间盘模型:脊 柱在进行某一方向 的反复运动时,对 于运动节段的椎间 盘产生了非对称性 的挤压力,使得间 盘内容物向挤压的 反方向移动。
椎间盘的移动改变 了纤维环和(或)
椎间盘的结构
纤维环:软骨细胞、 纤维 髓核 软骨板
椎间盘作用:压力缓冲作用
椎间盘运动
椎间盘是脊柱弯曲的重要因素 椎间关节有4个轴线运动:挤 压-分离、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 脊柱屈曲时:剪切力增加,纤 维环前部放松和膨出,纤维环 后部拉紧,髓核向后移动,椎 间盘内压力增加; 脊柱伸展时:剪切力减低,纤 维环后部放松和膨出,纤维环 前部拉紧,髓核向前移动,椎 间盘内压力减低;
动态间盘模型 脊柱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一):对腰痛的基本观点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一):对腰痛的基本观点
维普资讯
尘堕堕 壁星
兰! 笙 鲞 星 塑 isJu aoC naRh iao, l20, o6N.4 ! n eor lflil ea l tnJ y02V1 ,o1 e n ic bi i u t .

2 029 ・
关 键 词 : 肯 基 技 术 ; 复 ; 法 麦 康 方 中 图 分 类 号 : 81 R6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社 会 带 来 的 损 失 是 巨 大 的 。而 且 , 痛 的 发 病 率 愈 来 愈 高 。然 腰
而 , e e e认 为 : 于 腰 痛 的 原 因 仍 有 许 多 不 清 楚 之 处 。 即 M K  ̄i 对
9 % 。 M K n i 为 , 然 腰 痛 可 以 是 自 限 性 的 , 是 患 者 仍 2 c ez e认 虽 但
因 此 , 们 以 G iv ’ 我 r e s现 代 手 法 治 疗 学 ( 2版 , 9 4年 ) 依 e 第 19 为
据 , 将 其 归 类 为 西 式 手 法 的 范 畴 ”~I 也 。 1 形 成 简 史 Me e  ̄ K n e力 学 诊 断 治 疗 技 术 起 源 于 1 5 年 的 一 个 偶 然 96 病 例 。患 者 S t mi h先 生 因 右 侧 腰 痛 和 右 下 肢 痛 就 诊 ,但 R bn o i
却 存 在 无 痛 的 间 歇 时 间 。 因 此 , 以 这 样 认 为 : 痛 是 一 种 长 可 腰 期 、 复发 作 的 自限性 疾 病 。 反
解 ,右 下 肢 疼 痛 消 失 ,腰 痛 部 位 从 右 侧 移 至 中 央 ,S t 为 mi h认
这 是 患 病 以 来 感 觉 最 好 的 一 天 。接 着 Mc e z K ni 让 患 者 试 了 e又 2次 ,结 果 患 者 中 央 部 腰 痛 症 状 完 全 消 失 ,且 再 未 出 现 。

麦肯基运动疗法-背部运动

麦肯基运动疗法-背部运动

7
练习5:平躺弯曲运动:争取两膝一次比一次靠近胸部,保持1-2 秒,每组做5-6次。每天3-4组。之后马上做一组练习3:卧式伸展 运动。如果练习5使得疼痛明显加重,可以只练前4,两周后再尝 试练习5。
徐州彩虹医生
8
练习6:坐式弯曲运动: 要在练习5一周之后,才能开始这个动作。练习6完成之后马上做 一组练习3:卧式伸展运动。每组5-6次即可。每天3-4组。
徐州彩虹医生
2
神奇进程
疼痛会随着麦肯基疗法的进行而逐步集中。一旦疼痛不在四处蔓延,而是集中
在中部,疼痛的强度会在两三天的时间内迅速增强,之后再过1-4周,疼痛会完
全消失。
徐州彩虹医生
3
练习1:俯卧平躺,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并伸直、放松。 头转向一侧,完全放松全身肌肉2-3分钟。
徐州彩虹医生
4
术后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练习2:俯卧伸展运动: 只有练习1结束后才能开始练习2,并全身放松坚持2-3分钟。 如果觉得疼痛加重,幅度和肘距可自行调整。
徐州彩虹医生
9
练习7:站立弯曲运动:在完成练习6两周之后,再开始练习7。练 习7完成后,马上做一组练习3:卧式伸展运动。每组5-6次即可。 每天1-2组。不要在上午练习这个动作。
徐州彩虹医生
10
注意:练习时机,非常重要!
急性疼痛时:练习1-3动作。 疼痛缓解后:练习1-4动作,开始练习5,2-3周后,可以逐步 行全套7个动作。 日常保持:早晚各做一组,练习3;久坐、搬重物前后,练习4 ;每周进行一组 动作7。
麦肯基(McKenzie)运动疗法
背部运动-7步告别腰腿痛
李东亚 徐州彩虹医生
麦肯基疗法:
20世纪50年代,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bin McKenzie 偶然 发现而逐渐创立了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 目前有4部指南推荐将麦肯基疗法用于慢性腰痛的治疗。

麦肯基脊柱力学诊疗法

麦肯基脊柱力学诊疗法
位或俯卧位) D练习四:后缩-伸展伴牵引和旋转 E练习五:后缩和侧屈(过度加压,坐位
或站位)
F练习六:后缩和旋转(过度加压,坐位或 站位)
G练习七:后缩和屈曲((过度加压,坐位 或站位)
造成的紧张。并由于多年的不良姿势和创伤 修复过程中纤维胶原瘢痕组织挛缩导致运动 功能缺失。
三、间盘移位综合征
患者的疼痛是因椎间隙内在解剖学紊乱, 和/或移位刺激外部伤害感器所致。
McKenzie用椎间盘力学作为其理论模 型来理解该综合征。
受累椎间盘不对称负荷可导致髓核处 在一不断增加的离心位置上,这一移位为 发生椎间盘性症状的极重要因素。
最形象的例子——“弯指综合征” 将一正常手指用力向手背方向弯曲片刻,
即可感到手指的疼痛,解除对手指的压力, 疼痛即可消失。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性疼痛。
化学性疼痛和机械性疼痛的区别
从症状可对两者进行区别: 化学性疼痛症状持续,检查中疼痛程度可
变化但不消失,或可加重,任何运动均导 致疼痛。 机械性疼痛在某一动作或体位可使疼痛消 失。
McKenzie力学诊断中相关术语的定义
疼痛的向心化:当患者远端或中心局限时, 称为疼痛的向心化。它仅在间盘移位综合 征时发生。
疼痛的外周化:当患者诉说其疼痛从腰椎 的近端或中心部位移至远端处时,称为疼 痛的外周化。除了发生在间盘移位综合征 之外 ,伴有神经根粘连的功能 不良综合征 也可发生。
McKenzie 对 腰 痛 易患因素的观点
一、不良坐姿
脊柱后凸坐姿使腰椎处于屈曲位,并使腰椎后 方韧带终点过度牵伸。因此,McKenzie认为 不良坐姿可引起或加重腰痛。
研究表明:坐位时, 腰椎越趋向后凸位,椎间盘内压力就越大。 腰椎越趋向前凸位,椎间盘内压力就越小

麦肯基力学疗法精品PPT课件

麦肯基力学疗法精品PPT课件
• 伤害感受器的激活就产生疼痛。伤害感受器被激活有三种 方式: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热刺激
化学性疼痛
• 当组织受损或炎症反应时,组织中的组织胺、缓激肽、5-羟 色胺、已酰胆碱、氢离子和钾离子等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增高 ,超过化学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 生化学性疼痛。
• 化学性疼痛通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天之内,或有炎症反应时 ,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结核、其它细菌感染等。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浓度下降后, 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 特点:有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适用于各种脊柱与四周关节力学性失调。
• 起源: Robin mckenzie由于偶然的发现得到启迪,开始主要研 究各种体位、各种运动对疼痛等症状的影响,并探讨 其机制,逐步创立和完善了独特的诊断系统,及与诊 断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命名为麦肯基力 学诊断治疗方法(简称麦肯基力方法)
创伤性疼痛
• 是化学性疼痛和机械性疼痛的结合:
软组织的过渡牵拉和损伤,产生机械性疼痛(锐痛)
损伤后化学物质堆积,产生化学性疼痛(持续不适或钝痛)
愈合过程中产生瘢痕组织,牵拉时产生间歇性机械性疼痛。
疼痛特点
• 机械性疼痛 • 疼痛可为间歇性,也可为持续性 • 姿势和体位对疼痛有明显影响 • 化学性疼痛 • 持续性疼痛 • 疼痛发生于创伤后急性期,伴有红肿热痛的体征 • 活动使疼痛加重
• 止痛原则—减轻炎性反应 • 止痛方法
对因治疗:减少进一步炎性物质渗出 对症治疗:加快炎性物质吸收
机械性疼痛
• 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变形的程度超过 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机 械性疼痛。外力去除后,组织复形,疼痛消失。 (拉手指试验)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麦肯基力学疗法是一种针对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疗法,旨在通过运动姿势的调整和肌肉平衡的重建来缓解和治疗许多疼痛和功能障碍。

这种疗法深受许多身体治疗师和医疗保健专家的喜爱,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界。

通过调整姿势,麦肯基力学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自我治疗的方法,它使患者能够通过改变他们的哪一部分的运动方式或姿势来改善他们的疼痛和不适。

麦肯基力学疗法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改变患者姿势或运动方式,让患者逐渐减少不适感,直到疼痛消失或能够进行独立活动。

麦肯基力学疗法的主要步骤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运动分析来识别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异常,并确定并治疗康复问题的根源。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姿势调整在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姿势调整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或不适。

姿势调整包括改变患者的坐姿、站姿或行走姿势,以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通过运用正确的姿势,麦肯基力学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平衡、减少压力和磨损,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方式。

2. 动态刺激和伸展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还包括运用动态刺激和伸展等物理疗法。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应对和对抗压力的能力,以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从而减少不适和疼痛。

3. 网球(或类似的)球形的压缩和伸展在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网球球来实现肌肉的按摩和伸展。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痉挛和肌肉疲劳,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协调。

在进行这种疗法的时候,医生必须确保用适当的力度和速率来进行操作,从而避免患者受伤。

4. 软组织手法治疗麦肯基力学疗法还包括使用软组织手法治疗,这种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和软组织疼痛。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手指、手掌、腕部和前臂来进行按摩和推拿。

通过使用这种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和柔韧性,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

总之,麦肯基力学疗法是一种重要的康复疗法,在治疗之前,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运动分析,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制定治疗计划。

麦肯基疗法的定义和原理

麦肯基疗法的定义和原理

麦肯基疗法的定义和原理麦肯基疗法(McKenzie Method)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脊柱问题和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该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罗宾·麦肯基(Robin McKenzie)发明。

麦肯基疗法通过与患者的合作和自主参与来提供自我治疗工具,旨在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并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麦肯基疗法的原理是基于躯干和脊柱的动力学原理,以及对疼痛源的精确定位。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姿势和运动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并针对性地应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先,麦肯基疗法强调姿势的重要性。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恢复脊柱和关节的正常功能,减少症状和疼痛。

病人会被教育如何维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躺姿,以减轻不适感。

其次,麦肯基疗法通过评估和分类来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师会观察患者的运动范围和疼痛反应,以确定病因并鉴别症状是由哪一类疼痛恶化因素引起的。

根据分类结果,治疗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麦肯基疗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评估和分类阶段:治疗师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访谈,了解病史和疼痛情况,然后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姿势和运动评估来确定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会被分为不同的疼痛类型,并得到相应的治疗建议。

2. 自我治疗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将学习一系列的自我治疗技巧和方法,包括正确的姿势和运动练习。

治疗师会给予患者改善姿势和运动的建议,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3. 预防与自我管理阶段:一旦症状得到改善,患者将学习如何预防进一步的损伤,并学会自我管理技巧。

这包括正确的脊柱保护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动作技巧以及如何应对潜在的再发风险。

麦肯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低风险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效果。

这种方法强调个性化治疗,将治疗师和患者视为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麦肯基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脊柱问题患者。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评估是否适合使用该方法,并确定是否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呼吸训练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呼吸训练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论 著·呼吸训练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丁剑烽(绍兴市中心医院 康复医学科,浙江 绍兴 312030)[摘要]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就诊的NLB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剔除中途退出及接受其他治疗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患者后,最终治疗组患者28例,对照组27例。

对照组仅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呼吸训练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

每日治疗 1 次,每周 5 次,4 周为 1个疗程。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组OD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训练结合麦肯基力学疗法可以减轻慢性NLBP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缓解腰部肌肉的疲劳。

[关键词] 麦肯基力学疗法; 呼吸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07(2020)01-0025-03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breathing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on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DING Jian-feng(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haoxing Central Hospital, Shaoxing 312030, Zhejia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spirator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on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Methods: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with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eathing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Treatment is once a day, 5 times a week, and 4 weeks is a course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01), the OD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01); the VAS and OD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s:Breathing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can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improve their lumbar function, and relieve fatigue of lumbar muscles.[Key words]McKenzie mechanics therapy; Respiratory training;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通信作者:丁剑烽,E-mail:***************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指发生于腰部的一种既无神经根受累,也无腰部严重疾病的主观感觉,多见于腰部、腰骶部、骶髂关节及臀部[1] 。

4.麦肯基力学疗法

4.麦肯基力学疗法
角色扮演,模拟 体检
体检:运动试验

目的:检查腰椎运动对患者症状的影响,确定力学诊 断 在开始每一方向的运动试验之前,必须明确患者当时 的症状,尤其是在改变检查体位前的症状 加重 、减轻 、症状产生 、症状消失 、未恶化 、好转 、 维持原状 、未好转 、运动中疼痛 、运动终点疼痛


运动试验内容
保持正确的姿势
X
X
X
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

关键是在不引起新损伤的前提下牵伸短缩的结构

姿势的矫正以及各种矫正体操,包括伸展的恢复、屈曲的 恢复、屈曲偏移的恢复和继发性侧方移位的矫正等
治疗效果是逐渐出现的,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 解,并注意功能的恢复

间盘移位综合征的治疗

关键:根据诊断选择该患者的特异性方向 注意:只有一个方向是正确的(通常选择向心化的方向) 研究表明:有运动方向特异性的患者预后好

原因仍有许多不清楚之处 似与工作姿势有密切的关联 坐位职业腰痛的发病率与强体力者相同


自限性,但存在90%复发性
复发和慢性腰痛之间有区别(间断时间)
下背痛的易患因素1

不良坐姿 研究表明,坐位时当腰椎越趋向后凸值,间盘内压力越 大;当腰椎越趋向前凸位,间盘内压力越小 引起腰椎后方韧带终点过度牵伸 不仅引起某些腰痛而且可以加重腰痛

病史

部位,有无变化? 性质 ? 持续性或间歇性? 改善或恶化的因素? 既往史和以往的治疗? 大、小便情况等?
角色扮演,模拟 问诊
体检分析

坐位姿势,站立姿势,和双下肢长度? 力学因素→什么情况改变症状? 力学方向→什么方向受限?什么方向减轻? 重力负荷影响→站立位、卧位、站立位情况? 时间因素→长时间屈曲或伸展活动的情况? 预警信号→加重症状的情况?

McKenzie麦肯基疗法

McKenzie麦肯基疗法
虽然麦肯基疗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其疗效并不确定,不同患者对麦肯基 疗法的反应差异较大。
有害性
一些批评者认为麦肯基疗法可能对某些患者有害,因为它可能会增加患者疼痛和 不适感,加重病情。
05
如何成为一名麦肯基疗法师
培训和认证
麦肯基疗法认证课程
通常需要完成80小时的认证课程,包括麦肯基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体育训练
麦肯基疗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姿势和呼吸方式,增强身体的控制 和稳定性。
办公室工作人员
麦肯基疗法可以帮助办公室工作人员改善坐姿和呼吸方式,缓解 肩颈和腰部疼痛。
04
麦肯基疗法的局限性和挑战
研究设计和方法的局限性
缺乏长期研究
麦肯基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大多数研究是短期研 究,缺乏长期研究验证其疗效的持续性。
mckenzie麦肯基疗法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麦肯基疗法简介 • 麦肯基疗法的基本原则 • 麦肯基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 麦肯基疗法的局限性和挑战 • 如何成为一名麦肯基疗法师 • 麦肯基疗法的前景展望
01
麦肯基疗法简介
起源和历史
1 2
20世纪70年代
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McKenzie创立,最初用于 治疗下背痛的保守疗法。
实践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麦肯基疗法技术,积累治疗经验和案例。
持续学习
参加相关研讨会、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文献,不断提高麦肯基疗法技能。
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提高
不断实践
通过不断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并不断提高技能水 平。
患者反馈
听取患者反馈,评估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治疗方 法。
同行交流
参加同行交流会议,分享经验和技术,获得新的 启示和思路。

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麦肯基疗法即脊柱力学诊断和治疗方法起源于1956年的一个偶然病例。

患者Smith先生腰腿痛十多天,经Robin MCKenzie先生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一天,Smith先生错误地躺在治疗床上使腰处于完全过度伸展位,可奇怪的是他的症状消失了,并未再出现。

从此开始了应用反复运动和维持体位的方法检查和治疗腰部疾患的认真的探索,以后又扩展至颈椎和胸椎。

可以预测患者对各种运动和体位的反应。

在恢复过程中最有趣的反应是疼痛的向心化。

人们发现可以加快向心化的过程,多数患者经指导可以自己进行治疗。

经过15年的努力研究,终于明确划分了三种力学综合征,提出了自我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复发的观点,并能快速鉴别出需要应用治疗技术(松动术/手法)的少数患者。

Mckenzie方法获得了全世界物理治疗师和医师的认可。

由于对腰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独特的贡献,Robin Mckenzie先生于1983年被接受为国际腰椎研究学会成员。

Mckenzie学院成立于1982年,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学院的目标是促进研究,提供Mckenzie方法的教学。

● 根据脊椎力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将脊柱疾病总结为三大综合症:移位综合症:椎间盘的不正常移位,而引起的腰腿部疼痛及麻木等症状。

姿势综合症:是由患者不良的姿势造成腰腿部的疼痛,坐姿不良及站姿的姿势不良是引起姿势综合症的重要原因。

功能不良综合症:是由于创伤造成的软组织的损伤,在运动的终点的时候出现疼痛,一般都发生在创伤恢复的后期。

移位综合症的七个阶段● 后方移位1-6:移位1:L4-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少见,无畸形。

移位2:L4-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平坦或后凸畸形。

移位3: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无畸形。

移位4: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侧弯畸形。

移位5: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疼痛至膝下,无畸形。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疗法,脊柱病疼痛的克星麦肯基力学疗法McKenzie技术是由澳大利亚RobinMcKenzie先生独创的一种专门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技术。

是目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最新非手术疗法。

具有安全、见效快、疗程短、容易预防复发的特点。

因为对腰椎研究所作的贡献,RobinMcKenzie于1983年被国际腰椎研究会接受为会员,并于1982年成立了McKenzie国际学院,用以研究McKenzie技术和向全世界推广该技术。

McKenzie先生认为坐姿不良和反复低头弯腰是造成颈肩腰腿痛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姿势的维持和有针对性的运动会消除患者颈肩腰腿痛的症状。

为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评估表,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运动试验,以确定适合患者的姿势、运动手段或适宜的手法,并施以治疗,健康运动指导。

患者的疼痛、麻木、发胀等症状会在数天之内缓解甚至消失,其间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或是手术治疗。

McKenzie认为在患者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后,即使以后因为劳累而导致颈腰痛,也不必马上来医院找医生,自己在家做特定的运动就可以缓解症状。

在特殊情况下做运动时症状加重,就必须停止并来医院找医生重新检查和评估。

)第一节概述一、起源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的创始人是新西兰的物理治疗师麦肯基先生(Robin McKenzie)。

整个诊断治疗系统的创立与发展源自于一个偶然的病例。

1956年,麦肯基先生在新西兰惠灵顿的私人诊所行医。

史密斯先生是他的一个患者。

史密斯先生右侧腰痛,右侧臀部、大腿和膝部疼痛,弯腰不受限,腰向后伸展受限。

麦肯基先生为史密斯进行了3周的治疗,但史密斯症状没有改善。

有一天,当史密斯来到诊所时,他被告知进入治疗室上床等待。

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注意到治疗床的一端已经被抬起。

史密斯脸朝下趴在床上使得腰处于过度伸展位。

在那个年代,腰伸展位被认为是对腰痛患者非常有害的体位。

大约过了10分钟,麦肯基先生进治疗室时才发现这个“错误”,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史密斯竟然认为他得到了3周以来最好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疼痛机制 椎间盘模型 脊柱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
一、疼痛机制
• • • • • • • 疼痛的定义 疼痛感觉的传导途径 伤害感受器 化学性疼痛 机械性疼痛 创伤性疼痛 区分化学性疼痛和机械性疼痛的意义 和方法
1、疼痛的定义
• 疼痛定义为在人体组织处于损伤或潜在 损伤,或被认为损伤时,人主观的一种 不舒适的感觉和情感的体验。疼痛是临 床最常见的症状 • 疼痛是皮层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伤害感 觉系统本身的生理性反应,也受情感因 素、认知因素、遗传、环境和社会多因 素的影响。
3、伤害感受器
• 伤害感受器存在于机体的多数组织,它 们实际上是游离神经末梢。 • 皮肤和皮下组织,关节突关节的纤维性 关节囊,纵韧带,棘突间韧带,黄韧带, 椎体和椎弓旁,筋膜,腱膜,肌腱,硬 脊膜,椎间盘的纤维环等。 • 伤害感受器被激活有三种方式:机械刺 激、化学刺激和热刺激。
4、化学性疼痛
二、椎间盘模型
• • 动态间盘模型 椎间盘结构、作用与运动
1、动态间盘模型
• 动态间盘模型的理论: • 脊柱进行某一方向的反复运动时,对于 运动节段的椎间盘产生了非对称性的挤 压力,使得间盘内容物向挤压的反方向 移动。间盘的移动改变了纤维环和/或神 经根的张力,从而使疼痛的部位发生变 化,疼痛加重或减轻。
2、疼痛感觉的传导途径
• 疼痛的感觉经伤害感受系统传导 • 伤害感受系统从外周至中枢的途径中包括:伤 害感受器、传入神经Aδ纤维和C纤维、背根神 经节、脊髓背角、脑干、丘脑、皮层。伤害感 受器由损伤刺激激活,并激发伤害感觉系统, 将伤害信号经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传递至皮层, 使我们感受到疼痛。 •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对伤害刺激引起的传入冲动 进行抑制或兴奋。
• 上下关节突关节是节段之间的关节,它 们稳定、引导关节运动。 • 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是前上方— 后下方,使得颈椎较脊椎其它节段前后 平移的幅度更大。上下关节突关节的退 变导致运动不平滑,运动过度或异常运 动。
• 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为倾斜的 平面,椎间盘较厚,可作各个方向的运 动,运动幅度较大。 • 颈椎的旋转主要是寰枢关节的活动,而 屈伸与侧屈主要是下颈椎的活动。颈椎 活动范围的正常值为:屈曲0-60,伸展 0-50,旋转0-70,侧屈0-50。


• 麦肯基方法标准化课程由课程A至E组成, 课程的难度是序列化的,必须按照次序 完成,各课程之间的间隔有一定的要求, 以保证学员有足够的时间在临床应用所 学的方法,并带着问题开始新阶段的学 习。 • 中国第一届麦肯基方法学习班于2000年 10月在北京举办,目前每年举办两届学 习班。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 • • • • •
颈椎各个方向运动时产生的生物力学变化如下: 1、屈曲 2、伸展 3、前突 4、后缩 5、侧屈 6、旋转
• 机械性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 由组织变形的特点决定。 • 持续性的机械性疼痛常伴有活动范围受 限,活动对疼痛有明显影响,某些方向 的运动可以减轻或缓解疼痛,相反方向 的运动则加重疼痛,在疼痛减轻时,受 限的活动范围也随之改善。
• 意义
• 根据以上化学性疼痛与机械性疼痛的不 同特征,可以将患者的疼痛进行分类, 并以此为依据制订缓解疼痛的治疗原则。 • 确定疼痛的性质对制定止痛治疗方案至 关重要。
第八章 麦肯基力学疗法
第一节
• 一、起源
概述
•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的创始人是新 西兰的物理治疗师麦肯基先生(Robin McKenzie)。整个诊断治疗系统的创立 与发展源自于一个偶然的病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麦肯基国际学院
随着麦肯基方法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其应 用日益增多。 麦肯基先生于1982年在美国成立了麦肯基 国际学院。目前学院总部设在新西兰,在 全世界各地拥有22个分院,另有6个分院正 在筹划之中。 学院每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脊柱的解剖结构与生 物力学
• • • 颈椎解剖与生物力学 胸椎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腰椎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1、颈椎解剖与生物力学
• 正常的颈椎曲度凸向前,颈椎共7节,从 功能角度分为两部分:上颈椎是枕骨至 C2,中下颈椎是C2至T1。枕骨-C1和C1C2节段无椎间盘,C2至T1各节段之间有 椎间盘。
2、椎间盘结构作用与运动
• • • •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组成 髓核突出挤压神经根,产生疼痛等症状。 椎间盘是脊柱可弯曲的重要因素。 椎间关节有万能关节之称,它有四个轴 线的活动
• 只有在纤维环外层保持完整的条件下, 脊柱的运动才可产生髓核运动,应用麦 肯基力学治疗方法治疗有效。如果纤维 环外层破裂,髓核已经脱出,脊柱运动 对髓核无影响。此时应用麦肯基力学治 疗方法无效。
• 当组织受损伤或有炎症反应时,伤害感 受器被激活,产生化学性疼痛。 • 化学性疼痛通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天之 内或有炎症反应时,或感染性疾病时 • 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浓度下降后,疼痛 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5、机械性疼痛
• 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性变形, 当变形的程度超过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的 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机械 性疼痛。 • 外力去除后,组织复形,疼痛消失。间 歇性的颈肩腰腿疼痛通常是机械性疼痛。 出现机械性疼痛时不一定存在组织损伤。
6、创伤性疼痛
• 创伤引起的疼痛是化学性疼痛与机械性 疼痛的结合。 • 机械性疼痛,多为锐痛,化学性疼痛, 多为持续性不适或钝痛。 • 2-3周以后,化学性疼痛逐渐消失,但愈 合过程中产生的疤痕组织在受牵拉时仍 引起间歇性的机械性疼痛。
7、区分化学性疼痛和机械 性疼痛的意义和方法
• 区别方法和特征: • 化学性疼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持续性疼 痛。一般情况,损伤后5-7天,损伤产生 的化学性疼痛逐渐减轻,至第3周消失 • 疼痛发生于创伤后急性期,伴有红肿热 痛的体征,活动使疼痛加重,没有任何 一个方向的活动能减轻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