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第十五讲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合集下载

公考常识“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

公考常识“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

【常识】“三次科技革命”考点科技革命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使人们的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改变。

1.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开始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理论基础:牛顿建立起经典物理体系。

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历史意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2)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3)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主要发明:(1)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2)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

(3)1781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4)1796年,塞尼菲尔德发明了平版印刷术。

(5)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对中国影响:(1)欧美国家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3)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詹姆斯•瓦特( 詹姆斯•瓦特(Watt J.,1736——1819) J.,1736——1819) 三大关键贡献
(1)把冷凝工序从汽缸中分离出来——“要 )把冷凝工序从汽缸中分离出来——“ 保持气缸热” 保持气缸热” (2)解决汽缸的精密加工问题 1774年试制成功往复式蒸汽机,1776年与博 1774年试制成功往复式蒸汽机,1776年与博 尔顿合作在伯明翰建工厂——机械工程的开 尔顿合作在伯明翰建工厂——机械工程的开 端。 (3)把直线运动改为圆周运动的机械系统 (1781——1783年之间) 1781——1783年之间)
六、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
以上各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替别是在 隆隆的火车和轮船的呼喊声中,宣告了 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体系— 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体系— —第一工业技术体系的真正建成 。
第四节 工业革命的技术特征和后果
第一次动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三节 蒸气时代的技术跃进
蒸汽动力的推动 煤铁工业的诞生 蒸汽机的应用和推广——交通运输方面 蒸汽机的应用和推广——交通运输方面 引起革命 酸碱基本工业的发展 土木工程 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
一、蒸汽动力的推动
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其他各个 部门的机械化,引起了工程技术的全面改革, 纺织、冶炼、采煤这三大工业以及其他工业 蓬勃兴起;在科学上,促进了热力学理论的 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惊人的发 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 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 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 要多,还要大。”
三、机床的发明与应用 ——机器制造机器的阶段 ——机器制造机器的阶段
莫兹利(H. Maudslay,1771——1831英国机 莫兹利(H. Maudslay,1771——1831英国机 械师):1797年在制造带有移动刀架的车床 械师):1797年在制造带有移动刀架的车床 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两年后,改进— 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两年后,改进— —金属切削机床。 各种其他类型机床的出现;1836年纳斯密制 各种其他类型机床的出现;1836年纳斯密制 成牛头刨床,解决平面加工的技术问题;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制成卧式铣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制成卧式铣床;…… 1841年,英国的威特沃斯提出55度英制螺纹 1841年,英国的威特沃斯提出55度英制螺纹 标准,开创了零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的方法, 为机械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近现代史 三次科技革命

近现代史   三次科技革命
近现代史
三次科技革命
1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 1.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 发明)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纺纱机。它 的发明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并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影响:瓦特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 了“蒸汽时代”。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 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它是人类历史 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凭借它,人类进入了信息 时代。 • 特点: 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5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 2.爱迪生 • 美国科学家。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 了光明。他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 “发明大王”。 • 3.汽车、飞机 •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 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 作用(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6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A 第二 次工业革命后,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人民掀起 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先后发动了戊戍 变法和辛亥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交通运输技术
产业革命又刺激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使整个生 产过程更加社会化,交通运输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所以紧 随工具机和动力机的革命,交通运输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进入所谓“轮船时代”和“铁路时代”。代表人物:富尔顿、 史蒂芬逊。
“克莱蒙特”号蒸汽船
1807年,这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 的新篇章。
第七章 第一次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相关概念

技术革命指的是正在成长中的新技术传统(技术的理 论基础、技术结构、技术活动的方式及方法、技术 的规范及标准、技术应用的形式及规模等)取代旧技 术传统的活动或过程;意味着人类实践手段或方式 的飞跃。即历史上重大的技术发明、创造。 技术革命包括全局性的技术革命与专业性的技术革 命。↓
1705年,英国铁匠纽可门 发明了纽可门发明制造了 能应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 机——大气压力活塞式蒸 汽机。
对纽可门机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是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仪器修理工 瓦特。
瓦特
1781年,瓦特 把 “太阳—行星”齿 轮系统和离心调速 器应用到蒸汽机上。 改变了蒸汽机只能 直线做功的状态。
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 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火车的发明,使陆 上交通工具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史蒂芬孙和1825年制造的 “旅行号”蒸汽机车
早 期 蒸 汽 火 车
四、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意义
发生在18世纪的以纺织机械的改革和蒸汽机的应用 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

纺织业的机械化
蒸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纺织工业技术的改革首先是以改进手工纺织机开始的。1733 年,英国29岁的织布工约翰.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不 仅能织出宽度加倍的织物,而且使织布机效率提高一倍。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PPT精品课件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PPT精品课件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
一、过敏反应
一、过敏反应
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反应特点: 1.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 一般不损伤组织 3.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过敏原
吸入式过敏原:花粉、粉尘、螨虫、油漆 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食入式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 海鲜、异体蛋白、抗菌素
致病机理: 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T细胞被大量
破坏,导致人患多种疾病死亡。
艾滋病征
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艾滋病征 卡西波肉瘤
艾滋病征
霉菌感染 (鹅口疮)
艾滋病征 带状疱疹
艾滋病征
传播途径: 接触(性滥交、吸毒、伤害性接触) 血液(输血及血制品) 母婴
易感人群: 性滥交者 同性恋者 吸毒者 不洁卖血者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练习1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 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
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
C. 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
练习2
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过敏原 ④接受过 敏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练习3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抗原和过敏原的叙
三、近代科学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 过程:
①1705年钮可门发明蒸汽机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排水) (可适应不同工厂动力的需要)









纽可门机

影响: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科技史:第十五讲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科技史:第十五讲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四.蒸汽机时代技术的发展
1.迅速发展的机器制造业 (1)1797年英国人享利·莫兹利发 明带有移动刀架的车床,减轻了车 工们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加工 精度。 (2)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倡导机器 零件螺纹标准化,为机器零件的标 准化生产开辟了道路
31
2.钢铁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1)英国人达比1709年首次采用焦炭炼铁 并辅以鼓风设备,标志着大规模冶铁业 的开端; (2)享利·科特1783年发明精煅法,使冶 铁生产率提高15倍; (3)英国工程师贝塞墨发明转炉炼钢法, 开辟了炼钢的新纪元;法国工程师马丁 开创平炉炼钢法,确立了高炉、转炉、 平炉的钢铁冶金生产体系。
43
五.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 命的特点和意义
(一)特点
1.以纺织革命为先导,导致了动力革命 2.以蒸汽动力为核心,形成了以三环节、分立性为 特征的大机器体系。 3.蒸汽动力革命是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动力技术取代古代的材料技术而成为技术革命的 主角。 4.技术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大多是工匠们长期实践经 验的结晶,科学在技术发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39
(2)蒸汽机车的诞生
1804年崔威西克开始在道 路上试验他的高压蒸汽机 车,在一次试验中他的机 车拉动5辆四轮货车,载 着10吨铁、70个人,时速 5英里(8.05公里)。 19世纪头10年,崔威西克 的高压蒸汽机应用于铁路 机车。
40
蒸汽机车的大量推广则 还归功于斯蒂芬森 (George Stephenson 1781-1848)在机械方面 的才能和商业上的聪明 才智。 1829年10月在利物浦到 曼彻斯特的试验性比赛 中,斯蒂芬森的火箭号 机车以时速18英里(29 公里)获得胜利。
3
一、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竭也不再可怕,因为用秸秆完全可以替代;2050年人类的寿命有可能达到120岁;5亿亩的不毛之地、盐碱地将会成为植物的生长乐园。

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和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开启了第五次科技革命之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球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周期之中,不久的将来,移动宽带会覆盖到所有人群,而现在正处于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

“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说道。

回顾历史,人类曾经历过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和铁路时代,电力、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时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时代,而目前是第五次技术革命,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标志的。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其实都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导入期,即头20-30年,这是技术的引入阶段,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主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继而进入第二个阶段,拓展期,在这个阶段,人们会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部署很多创新应用,新技术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掘。

第五次大技术变革发生在25年前,就是IT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开端。

事实上现在我们正处于这次革命的转折点,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

事实上,我们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互联,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靠固定电话把固定的各种地点连接在一起,随后连接的是人,现在因为有了移动通信,每一个人之间都可以互联互通。

随后,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这也就是中国所讲的物联网。

现在我们就在一个创新应用的部署阶段。

第六次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从科学角度看,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在农业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生存压力,民以食为天,它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农学、天文学和实用技术等。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德国工程学家、企业家、电动机、发电机、 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 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 艺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爱迪生和电灯
卡尔·本茨(1844 1929 1929) 卡尔 本茨(1844—1929) 本茨
卡尔·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 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鲁道夫·狄塞尔(1858 1913 1913) 鲁道夫 狄塞尔(1858—1913) 狄塞尔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年 代 1765年 1765年 1769年 1769年 1779年 1779年 1785年 1785年 1785年 1785年 1807年 1807年 1814年 1814年 内 容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改良蒸汽机 轮 船 火 车 国 别 英 英 英 英 英 发 明 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瓦 特 富尔敦 史蒂芬孙
柴油机车不仅效率 且只需蒸汽机车20 高,且只需蒸汽机车20 的燃料费, %的燃料费,还能制造 数马力至数万马力大小 不同的引擎. 不同的引擎.所以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使用 次世界大战以后, 柴油机的国家日益增多, 柴油机的国家日益增多, 并逐步取代了蒸汽机车 的地位. 的地位.
诺贝尔(1833 1896 1896) 诺贝尔(1833—1896)
诺贝尔的主要成就
• 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 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 Bofors军工厂 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 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 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 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 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 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 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 动力,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 动力,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 明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火药、 巴立斯梯’ 明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火药、‘巴立斯梯’ 或称C89 C89号 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 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 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 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 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 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 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 章。”

资料1:第一次技术革命

资料1: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导致生产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根本变革。

这场技术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开始于英国,相继席卷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直接引起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

纺织业是英国近代工业最早发展的部门,纺织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

工匠约翰·凯(1704-1774)于1733年发明了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一倍。

随之而来的是纺纱不能适应织布的要求,出现了“纱荒”。

1764年,织工哈格利沃斯(1720-1778),发明竖立放置的多绽纺织车(即珍妮机),使纺纱效率提高十几倍,纺出的纱很均匀,但不够结实。

4年后,理发师阿克莱特(1732-1792)发明了用水带动的滚筒纺纱机,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纱也结实了,但不够均匀。

这时有另一个青年工人克朗普顿(1753-1827)看到两种纺车各有长短:一个均匀不结实,一个结实不均匀,于是他通过分析综合,把两种纺车进行“杂交”,于1779年制造出一架新型纺车——“骡机”,纺的纱既均匀又结实,而且效率提高了300多倍。

高效率的纺纱机有了,但旧有的人力、水力不能相适应,解决动力问题又迫在眉睫。

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纽可门(l663-1729)蒸汽机,诞生了瓦特蒸汽机。

第一台改进后的蒸汽机于1776年问世,在此后的8年里继续进行改进,新的蒸汽机效率比原来提高了5倍。

1784年,蒸汽机进人大规模生产时代,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使用,使人类进人了“蒸汽时代”,突出的有以下一些领域:一是纺织工业。

1785年后,出现了蒸汽动力纺纱机、织布机和整布机等。

到19世纪30年代,纺织业已成为英国经济直接受益最大的行业,美国已出现用3300多台蒸汽动力纺织机械武装的800多家纺织厂,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是交通运输业。

蒸汽动力的应用,直接导致轮船、火车的发明,从根本上改造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面貌。

科技史研究4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1-2

科技史研究4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1-2

第 四 章 近 代 科 学 的 兴 起 与 第 一 次 技 术 革 命
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与科学的复苏
3.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作为中世纪欧洲的统治思想的基督教神 学,其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即由早期基督教神学到教父哲学再到经院哲 学的系统化、理论化过程。
第 四 章 近 代 科 学 的 兴 起 与 第 一 次 技 术 革 命
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与科学的复苏 1.中世纪早期教会的黑暗统治 在经济上,教会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天 主教会拥有1/3的土地,控制生产,经营森林、牧 场、磨坊,从事造酒、制盐、海陆运输、放债等活 动,大肆搜刮民财。教皇每年的收入比欧洲各国国 王每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 在政治上,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拥有自己的 法庭、监狱和武装力量。当时的教会教条同时就是 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具有法律效力。
第 四 章 近 代 科 学 的 兴 起 与 第 一 次 技 术 革 命
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与科学的复苏 1.中世纪早期教会的黑暗统治
4世纪,罗马主教向罗马帝国皇帝要求赠予罗马城周围 的财产(后通称圣彼得教产)。 321年后,君士坦丁一世将 拉托兰宫赠给罗马教会,是为罗马教会合法拥有财产之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名义上由拜占廷帝国代表拉文纳 总督代行皇帝职权,但在罗马,实际权力操于教皇手中。教 皇与法兰克王国建立密切的政治关系,扩大了教皇的权势和影 响。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为酬答教皇支持其篡位,迫使伦 巴德人放弃拉文纳等占领地,将意大利中部大片领土赠给教 皇,史称丕平献土,此为教皇国之始。
第 四 章 近 代 科 学 的 兴 起 与 第 一 次 技 术 革 命

近代技术的崛起

近代技术的崛起

近代技术的崛起——第一次技术革命:机械时期下面,介绍在近代第一个时期技术发展的状况。

滞后于科学,顶峰在18世纪;地址,英国。

俗称18世纪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从技术史的角度,一般称为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1节近代技术兴起的历史背景简而言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具体的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前提:工厂手工业的出现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操作专门化,工具分化(简化并加倍多样化),为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工具准备了条件。

“分工”二、技术准备:磨和钟表机械大工业,原有基础上发展。

重要的条件:磨和钟表具有机械的三要素: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18世纪水磨)16世纪中,家用钟表、小型怀表。

三、资源条件:铁和煤16世纪,高炉炼铁在西欧普及。

18世纪初(1713),英,达比,焦炭炼铁。

四、英国得天独厚的条件1欧洲较早成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之一。

18世纪,海上强国。

1688年,光荣革命。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1,煤铁资源丰硕,交通发达(水运网,最远不超过90千米)2,丰裕的劳动力(圈地运动)3,重视技术(初期的技术引进)4,科学的故乡(牛顿):成立在经典力学体系上的机械学以上几个方面都为近代技术产生奠定了基础和准备了条件。

第2节近代技术兴起中的技术冲破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三次技术革命说”1,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良,“工具机革命”2,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动力机革命”3,用机械制造机械和机械-蒸汽技术体系的形成。

下面依次做以介绍。

一、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良起源:棉纺织业中与印度的竞争,暴露出社会需求与掉队的生产技术的矛盾。

致使革命首先在这一领域中发生。

1、1733,约.凯伊,“飞梭”,(织机)机械代替手工抛梭,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2引发“纱荒”。

(初期家遭袭,1760年普遍应用)致使防御只得不平衡,1/5-6;棉纱供不该求。

悬赏,(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技术与工业奖励协会)2、1764,哈格里夫斯,立式纺纱机珍妮机,初期带8个纱锭,后带12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莱克对此印象深刻,以致借给瓦特一大 笔钱使这项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分离冷凝器的发明,对蒸汽机的发展起了 关键性作用;其改进使蒸汽机的效率由纽 可门机的 1% 提高以 3%,耗煤量仅为纽可门 机的1/4。
供应市场
?瓦特采用了另外几项 独创性的改进
?比如让蒸汽在活塞两 边交替进入和冷凝, 这样就可以在两个方 向交替驱动活塞。
13
蒸汽机的原理
?蒸汽冷凝产生真空;活塞在汽缸中 的运动产生动力
?纽可门的发明解决了当时急需解决 的深矿井排水难题
?但使用代价太大
2.瓦特蒸汽机
?1763年,瓦特应邀修理 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具纽 可门式蒸汽机。
?他成功地使之工作起来 了,
?但是他对所产生的蒸汽 量之大和工作汽缸尺寸 之小,感到吃惊。
单独冷凝室
?继续钻研两年之后,瓦特终 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采用一个能将蒸汽引入的第 二室,叫作冷凝室。
?冷凝室持续保持冷却,工作 汽缸一直保持高热。
?据此造出的一具实验模型工 作十分良好
高效率的蒸汽机
?1769年瓦特制造出高效率的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由于消除了每一个循环中因加 热蒸汽室而造成的长时间停顿,所以作功 更快。
瓦特
布莱克
?瓦特同格拉斯哥大学约瑟夫 ·布 莱克一起讨论了蒸汽性质问题。
?思索如何提高蒸汽机的工作效率。 ?布莱克是潜热的发现者。
散步中的顿悟
?据说在一次星期天的散步中,瓦特突然 悟到了纽可门式的蒸汽机效率低下的结 症所在。
?为了冷凝蒸汽和形成真空,纽可门式蒸 汽机的工作汽缸必须冷却到水的沸点以 下,一个冲程过后,又再次冲满蒸气时, 因为汽缸已经冷却,就需要大量的蒸汽 来加热汽缸,而这些蒸汽是白白浪费掉 的。
?英国托马斯·纽可门:小五金商和铁匠 ?约翰·卡利:管子工和玻璃工 ?共同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以满足当时
对机动水泵的紧迫需要。 ?约1702年,纽可门曾就帕潘关于依据抽
气机原理获得动力的思想同胡克通信。
纽可门蒸汽机:英国铁匠纽可 门于1705年制成了较为实用的蒸汽 机,他综合了巴本的汽缸活塞和塞 维利能形成真空的凝气器装置的优 点,研制了第一台包括工作机、动 力机和传动机构的以三环节、分立 性为特征的机器,比塞维利机的效 率提高了 5倍。
科技史
第十五讲: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
一.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二.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孕育阶段 三.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 四.蒸汽机时代技术的发展 五.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
内容简介 1. 了解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社会背景; 2. 了解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及重
要技术创造,重点掌握瓦特蒸汽机在技术革 命中的重大意义; 3. 正确理解技术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之 间的关系; 4. 正确认识技术革命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
3
一、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1.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1) 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资产者获取了大量 金钱,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 批自由劳动者。
(2)工作机的发展对新动力的需求
7
2.纺织技术革命 1733年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织布
提高织布效率一倍;“纱荒”导致1765年织 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康普敦 1779年发明走锭纺纱机(骡机),标志着纺 织机技术革新的完成;牧师卡特莱特1785年 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能力提高10倍,纺 织技术革新拉开了技术革命的序幕。
僧侣们借此骗取教徒的信任。 ?1500多年之后,蒸汽的动力又被人们认识到,
这次却要发挥革命性的力量。
10
? (1)巴本蒸汽机:法国人巴本1690 年发明了第一部活塞式蒸汽机,但不 能满足实用。 (2)塞维利蒸汽机:英国工程师塞维 利1698年制造了一种无活塞式蒸汽机 用于排除矿井中的积水。
11
纽可门的空气蒸汽机
8
1765年詹姆斯 . 哈格里夫斯发 明的纺纱机 — —珍妮机
1779年塞缪尔.康普敦发 明的走锭纺纱机——骡机
1768年阿克 莱特发明的水 力纺纱机
9
三.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
?1.早期蒸汽机的发展 ?蒸汽动力 ?早在公元1世纪,希腊工程师希罗就已经认
识到了可以将蒸汽的动力化为运动。 ?当时蒸汽动力被用来使门户和神像自动转动,
?1774年,瓦特与一个 商人合伙,开始制造 蒸汽机供应市场。
旋转式蒸汽机
?1781年,瓦特又发 明了一些附加装置, 巧妙地使活塞的往 返运动转变为轮子 的旋转运动。
?这样蒸汽机的动力 可以大大灵活地被 用于各种目的。
?瓦
?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 早期蒸汽机






23
瓦特蒸汽机技术新发明的意义
5
3. 近代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1)近代科学革命开启了学者传 统与
工匠传统结合的新时代,为科学在生 产上的应用开辟 了道路。 (2)牛顿力学等科学成就的取得,为 科学在技术发明和生产中的应用奠定 了基础。
6
二.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孕育阶段
1. 技术革命的直接诱因
(1)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兴起面临 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在国内市场受 到对棉纺织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挑 战,二是受到品质优良的印度棉布 的强烈竞争。
(1)1782 年瓦特获得两项专利的意义,第一、使发动 机从单动变为双动,这样从同一气缸容积可以产生两 倍的功率;第二、使活塞在运动到 1/2冲程时停止输 入蒸汽,以后的 1/2冲程完全利用输入蒸汽的膨胀力 作功,大大节约了蒸汽的消耗。
(2)1787 年瓦特研制的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 的双动旋转式蒸汽机的意义,使蒸汽机可以把直线的 往复运动变为连续而均为“万能动力机”。
(2 )英国资产者对外的殖民掠夺开辟了广 阔的海外原料来源和对外贸易市场。
(3 )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长期发展导致 了分工日益发达和生产技术进步,为向 大机器过渡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4
2.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产物 (1)英、法、美、德等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相继取得胜利,资产阶级统治地 位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扫清了道路。 (2)欧美各国工业化初期相继实行专 利制度,保护技术发明,促进了技术 进步与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