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合集下载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往往携带着未成年子女一同来到城市。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入学难、学习质量较差、心理问题等。

随迁子女往往面临着适应城市学校环境的困难,他们与本地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随迁子女的个人成长,也影响到城市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因此急需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合作,采取相应措施,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务工。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就读学校难、学习环境差、文化适应问题等。

他们往往处于弱势群体,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者辍学现象。

如何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这些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问题提出】。

2. 正文2.1 政府责任政府在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教育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购买服务和扶持资金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二、现状分析三、问题分析四、对策建议综上所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方能得以解决。

4.教育投入5.文化水平(二)家庭教育意识调查1.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是迷茫的选择“逃避”。

例如,一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研究成绩不满意,但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结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家庭生存压力大,研究环境不容乐观。

其次,父母文化水平低,研究辅导跟不上。

最后,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不良。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总之,我们应该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家长引导孩子快乐生活、积极进取,并给予无声的熏陶,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还应该成为孩子研究的引导者,帮助孩子面对人生的选择。

3、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广泛的沟通,探讨研究和生活,共同分享乐趣。

4、家长引导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升学选择。

专题11:营造有情趣、讲文明的家庭氛围3.落实指导方案——“让我们手拉手一起活动”(1)“菜单式”目录家庭教育形式亲子活动活动特征教师设计亲子活动方案,组织和实施方案,家长直接参与活动。

活动意义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营造温馨的亲子氛围。

家校互动教师组织,利用“温馨贴士”发布帮助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初步解决因为文化水平低而无法辅导孩子相关学科知识要点;利用校讯通、qq等网络平台发布家教信息。

家委会设计活动方案,组织和实施能及时捕捉家教问题,通过家长之间交流讨论,汲取好的经验,榜样示范。

由教师组织,根据年级特点,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讨论。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其中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

这些家庭面临许多困难,包括子女教育方面的难题。

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1.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这些家长,加强家校联合,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渠道,促进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教育意识。

2. 建立特色学校,改变教育环境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的特殊情况,导致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常常不理想。

应该建立特色学校,针对其身心发展为其提供特别的教育服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相应地,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投入的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学校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服务的质量水平。

3. 推行多元化学习方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往天生活泼好动,但很多学校教育方式单一,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应该推行多元化学习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自由发挥、自由发展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掘孩子的潜能和特长,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优质教育实现的必要条件。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师资水平。

同时,要完善师德师风,从师资队伍建设做起,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首先应该从家长、学校、教育方法和师资队伍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他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发展机会,促进他们健康、顺利的成长。

务工教育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务工教育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务工教育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背景介绍
务工教育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由务工家庭的子女在农忙过后
到城市打工期间,由城市学校或农村臨时学校为他们提供教育服务。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间较长,子女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
保障务工子女的教育权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分析
1. 学校落地难:由于农民工孩子的临时登记,城市学校在录取
上存在困难,导致他们更多地选择农村临时学校。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临时学校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培训,教
育质量难以保证。

3.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更加丰富,而农
村临时学校的条件有限,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源匮乏。

解决策略
为了解决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简单且无法律
纠纷的策略:
1. 成立支教团队:设立专门的臨时学校,并吸引城市学校的教师和志愿者参与,为务工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平衡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资金和资源来改善农村临时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材,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结论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不仅可以提高农村临时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保障务工子女的教育权益。

为了长远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改善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这个课题可是我研究了十年的成果,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方案。

一、研究背景外来工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1.了解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探索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1.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2.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3.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外来工子女及其家长、教师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

3.访谈法。

与外来工子女、家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4.实证研究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探索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数据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五、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题目和研究框架。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3.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4.进行访谈,收集一手数据。

5.实证研究,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报告。

2.提出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4.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外来工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水平。

《社会工作视角下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9700字》

《社会工作视角下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9700字》

社会工作视角下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目录引言 (2)研究方法 (4)(一)文献分析法 (4)(二)观察法 (4)(三)访谈法 (4)讨论与分析 (4)一、概念界定 (5)(一)进城务工子女 (5)(二)家庭教育 (5)(三)社会工作 (5)二、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一)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6)(二)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6)(三)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7)(四)家庭教育沟通不顺畅 (7)(五)家庭教育投入不足 (8)三、社会工作介入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分析 (9)(一)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9)(二)小组社会工作介入 (9)(三)社区社会工作介入 (10)(四)利用学校及社区现有资源,形成学校社区之间的互动 (10)(五)依托社会工作机构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当代进城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劳动力供求的地区差异和城乡收入的差距现象吸引了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且数量逐年增加。

[1]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使中国人口流动的数量迅速增加。

但是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严重影响了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公平,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影响了他们参与教育资源在内的公共资源分配,于是进城务工子女被迫使面临一种客观上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2]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在当今社会更为突出,而在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具有重要性和影响性的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第一所学校是家庭,是进城务工子女进行社会化和社会互动的首要条件。

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城市后,发现了周边的环境巨大变化,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最有效地家庭教育才能帮助他们适应崭新的环境和全新的生活,形成社会一体化。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困问题的归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困问题的归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困问题的归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研究报告陈梦琦《城务工人员子女学困问题的归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是2011年5月被批准立项的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的课题,通过本校研究者的积极努力,目前已经顺利进入结题阶段。

课题组通过科学管理,认真实践,使课题研究的各项目标逐一达到预定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做出如下总结汇报:一、课题提出的意义和背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困难问题成了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我校属于本市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就读的集中学校,自2008年以来,外来务工子女始终占了我校学生总数的六成左右,并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中。

新的学校生活和环境使外来务工子女产生许多的不适应,其中这类学生的学困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给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本地生与外地生之间在文化认同、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我校立足校情,在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学困问题的研究中从教育实践入手,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弄清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和受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出了本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在实践中就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探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进行教育的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的组织导向针对我校的进城务工子女多(占在校学生数的60%)的实际情况,我们考虑采用“以校为主,家校结合”的研究模式展开专题研究。

首先从学校层面主导,以班主任工作为切入口。

其次以教研组为突破口,从各个学科入手。

最终,随着课题研究的进程,我们较为系统的获取了从成功帮助进城务工子女的案例中研究成功的原因,并从中提炼出帮助他们的策略。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现状与策略的探究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现状与策略的探究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现状与策略的探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伴生现象。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是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对其子女的教育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如果他们的子女不接受正规的教育,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因此,如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这不仅是教育公平、教育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先进性的体现,更是一种现代学校文化的体现。

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现简单论述.一、现状调查分析对本校进城务工子女进行学习现状调查,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习惯、基础、家庭环境及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法存在的问题等,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并通过行动进行探究,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探求解决他们学习问题的方法。

二、存在问题1.孩子胆小、自卑、自信心不足。

2.得到的关爱较少,学习目的不明确。

3.家庭作业方面: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书写不够认真,学习质量不高。

4.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小组合作交流时,他们常常听的多,说的少。

5.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流动性大,居住点经常变动,造成孩子频繁转学,学习环境不稳定。

6.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较差。

7.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经济收入低,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辅导跟不上。

由此可知,无论是情感态度还是价值观,他们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策略探究(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育人能力(1)举行师德演讲比赛(2)学习专著,撰写教育教学心得(3)基本功培训(4)教师素养大赛(5)有效作业设计(6)优质课评比和听评课评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师德修养得到加强,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取得一些成绩。

张美丽老师设计的有效作业被评为市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学法学语两相宜》获省一等奖,刘春杨老师的德育论文《这里更需要阳光》获市三等奖,等等。

浅析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策略

浅析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策略

浅析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带来了子女,这些孩子在城市生活和接受教育,称为“进城务工子女”。

这一群体面临着许多教育上的困境和挑战,因此研究他们家庭教育现状及相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1.教育资源不足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就读于城市中的公立学校,然而城市公立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许多进城务工子女难以获得教育资源。

而且,这些学校在教师、设施、教材等方面相对不完善,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水平低由于家长多数属于低学历和低收入群体,缺乏对子女的有效教育指导和支持,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家庭教育资源和环境沟通,影响子女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3.心理问题突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进城务工子女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其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情感不稳定、自卑感强等问题,影响学习和成长。

二、解决策略1.增加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城市公立学校的招生名额,建设更多的学校并改善现有学校的教育质量,给予进城务工子女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支持。

2.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培训班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帮助进城务工家庭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引导家长关注子女的学业和发展。

3.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支持,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内心的自信和独立性。

4.加强社会支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包括提供更多的课后辅导机构和兴趣爱好班,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5.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机制,建立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接机制,共同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援助和帮助。

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养成教育策略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据调查:现在班里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外来务工子女人数的增多,班级的日常管理也越来越难(尤其是低年级),低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靠不上,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习惯的形成和性格的培养很不利。

很多务工的孩子上课听讲不认真,纪律差。

性格自由散漫,不是管教,而且他们在班里也形成很坏的影响,其他同学会跟他们学一些不好的毛病。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边缘,很多来奎文打工的家长,在我学片内租房子,他们的孩子很自然就近上我们学校上学。

全校外来务工子女占总人数的40%左右,低年级的务工学生人数占得比例还有大,其中潍坊县市区的孩子最多,占总人数的30%左右,省外的10%左右。

越来越多的务工子女进入到学校,使学校的各种纪律和各种习惯都受到很大的冲击。

所以有必要从一年级开始,对所有的孩子尤其是务工子女进行养成教育。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在我国,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已基本达成共识,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牵手两代》小学第一册也告诉我们教育即培养习惯。

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也明确规定其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也要重视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

2、在国外,学校以及家庭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格;播种人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外来务工子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新的群体,对他们的进行养成教育,国外无此研究。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1、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和本地学生的和谐学习。

2、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独立、自信、大方的性格。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务工人员的子女。

由于父母的忙碌工作和缺乏教育资源,这些子女常常面临着学习习惯差、学业成绩不佳的问题。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需要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者。

父母要坚定教育子女的决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父母要制定一定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应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子女的关注和指导,给予他们特殊的帮助和关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特殊教育课程、提供学习辅导等方式,帮助这些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也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父母共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学习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教育基金、成立志愿者组织等方式,资助这些子女的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环境。

社会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他们学习的氛围。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为这些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也能够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

** 小学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名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研究我校所承担的德育课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研究》,这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目标,以办让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为宗旨确立的。

课题由上级教研部门批准,并同时成立了课题小组,主持人:校长** ,参研人:主管德育的副校长** 、大队辅导员** 、班主任:** 、**和思品教师**组成,于2013年11月开题。

经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论证,制定了课题实施的方案。

一、课题方案如下:(一)课题的提出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效、持续长远地开展下去,我们对课题的提出进行了重新地认识,使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深刻地感受到此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我校的一年级学生家长50%来自各县区甚至外地,他们基本上没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他们的生活重心都放在谋生,解决一家老小城市化问题上,根本无暇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简单地认为孩子放在了学校,一切教育问题均由学校负责,致使孩子们缺失了在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家庭教育的缺失,势必形成学生人格上的缺陷以及各种不良的习惯。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于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子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

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城市的学生一样,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习习惯上、行为习惯上、卫生习惯上、道德品质上得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课题研究假设本课题研究的一年的时间里,主要达到如下目标:1. 建立家长学校,通过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教育讨论 - 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教育讨论 - 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教育讨论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锦集)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成为城市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在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文化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开展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于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1.分析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探索适合外来务工子女心理特点的教育模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为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1.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状况。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外来务工子女心理特点分析分析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心理需求。

探讨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制定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结合外来务工子女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验证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政策建议分析现有政策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程度。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3.访谈法:对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4.实证研究:结合外来务工子女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验证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框架。

2.第二阶段(4-6个月):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近年来,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迁徙到城市务工,其中不乏一些是农民子女。

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状况较为艰苦。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农村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大多数在农村学校就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而一旦进城务工,孩子们往往只能就读于城市的初中,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孩子往往缺乏监护和关爱,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选择、学习困难和心理成长方面。

由于初中阶段涉及到升学和志愿的选择,农民子女可能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同而受到排斥和歧视。

他们往往面临学习上的困难,无法适应大班教学和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由于长期与父母相隔,农民子女心理上易感到孤独、无助和沮丧。

这些问题给农民子女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决。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改善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吸引优秀教师进农村学校任教。

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子女关爱中心,为他们提供课后辅导和学习帮助,增加学习资源和机会。

可以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可以通过举办夏令营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帮助农民子女融入城市社会,增加他们的交流与社交机会。

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承担起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他们有平等发展的机会。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信农村初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第一篇: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普及教育的难点与薄弱环节。

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低素质、低文化、贫穷的现象将在务工群体中世代延续下去。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繁荣,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于情、于理、于法,他们的下一代都没有理由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如果今天的务工子女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利,那么,他们长大成人后,就很难融入到主流社会当中,很可能成为新一代文盲。

我校虽是一所区属小学,但是位于城中村的位置,学生生源差异较大,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居多,本地学生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着搬运、建筑、小商小贩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素质也急需提高。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环境不理想,使我们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

在家庭教育的方法欠科学,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高压式的“棍棒教育”等。

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诸多失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生理、心理教育;重提供物质,轻精神教诲;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缺乏客观冷静的评价;庸俗的处世态度;轻视体力劳动教育;滥用奖赏;过度体罚或乱发脾气等。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希望通过实验,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让家校形成合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课题的研究,了解本校外来人员子女家庭生活状况,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状况,父母自身的教育状况及对小学教育的态度及对孩子的影响。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到2005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200多所私立民办务工子弟学校,他们已对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展开了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1.引言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2.1缺乏关注和陪伴
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乏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陪伴。

他们常常无人照料,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

2.2教育资源匮乏
2.3学业压力和学习环境差
由于接受的教育质量差和学校环境的不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压力较大。

他们可能面临课业任务过重、学习资源匮乏和学校不适应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对策
3.1组织家庭教育培训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家庭教育。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亲子关系建设、教育方法和技巧、正确引导子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2改善教育资源分配
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本地子女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改善学校设施、提供优质教职员工和开展文化活动等。

3.3加强学校支持和辅导服务
3.4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和陪伴服务,帮助外来务
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家教、亲子活动或志愿者教育支持小组等方式实现。

4.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改善教育资源、提供学校支持和辅导服务以及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
等措施,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关注和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家庭教育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众多的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如果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处于主流视野之外,是不利于他们家庭自身和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

但同时,也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有利于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稳定以及自身的素质提高,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作为江北区一所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80%的公办学校,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和无数事例都告诉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关注和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因其家庭教育的自身特点和独有功能,对孩子成长会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角度出发,要努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对家庭教育情况的全面研究并予以有效指导。

我们从“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对策研究”、“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的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智慧性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单单靠学校一方来开展教育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学生的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
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行为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然而,目前学校教育的强势地位和家庭教育的弱势地位出现不对称现象,(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非常薄弱)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均来自好家庭教育。

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十分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问题,因其家庭教育的自身特点和独有功能,会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角度出发,要努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对家庭教育情况的全面研究,必须注重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必须注重家校教育结合形成合力的研究,才能达到家校教育共同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政策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

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也强调“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这些教育政策为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护。

(二)理论依据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出:学会向孩子学习,家庭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是孩子学做人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堂,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作为人有自己的感受性,有被尊重、重视、表达、渴望倾听等需求,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家庭教育重在塑人,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如若不科学,不能够把握目标,有的放矢,必然培养不出拥有健康身心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合格、不完整的;仅靠本能的爱,朴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对的,不够的,必须重视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只有家长素质提高了,才谈得上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和影响?,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

亲子教育是朴素的,表现为人类天性中就有的爱和责任,是无意识的,自发的。

亲职,却是有目的、有计划,讲究方式方法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主动的。

家长要认识到自身对孩子所承担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抚养。

(三)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各级政府和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作了大量工
作,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目前国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也是研究刚刚起步,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家校教育模式,少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上,或者是研究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原因等开展研究的,而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方法及策略的研究还不多见,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策略究基本没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渝中区委科研课题组开展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差,学习环境缺乏;家长素质偏低,家教能力欠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内容单一;家庭沟通欠缺,与学校联系少;社会关注不够等进行调查并提出加强政府行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融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的对策建议,只是对调查结果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基本未涉及学校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实质性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实施过程(简略)
(一)创新意义
通过进城务工人员子家庭教育策略研究,促进家长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能让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让进城务工人员与当地学生在祖国的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全面提高外来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城市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从而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

(二)研究假设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是以儿童和儿童家庭为本的一种教育。

2.进城务工子人员女家庭教育观念影响教育的“走向”及家庭教育对策。

3.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对孩子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双向交流和支持的机制并制度化,形成教育合力。

(三)研究思路
根据目前对研究内容的假设,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学理论,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方法途径和策略,具体研究思路是:借鉴了解家庭教育有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家庭教育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突破口,探索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搞好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提炼出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活动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