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
PVP保护下纳米银颗粒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及表征
PVP保护下纳米银颗粒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及表征王春霞;李英琳;徐磊【摘要】Nano-silver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lyvinyl pyrolidone as the dispersing agent and ammonium as the reducing agent. The resulting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UV-Vis adsorption spectrum.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a mixture of cube and hexagonal prisms of nano-silver particles was obtaine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VP to AgNO3 was 2.2:1 and the aging time was 24 hours.%以PVP为表面活性剂,甲酸铵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颗粒。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当PVP与AgNO3的质量比为2.2:1,陈化时间24 h,得到立方块和六棱柱的银混合颗粒。
【期刊名称】《贵金属》【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纳米化学;纳米银;化学还原法;PVP;陈化时间【作者】王春霞;李英琳;徐磊【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3+2纳米银作为贵金属纳米材料的一种,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导电性优异,催化性良好等优点[1],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2]、导电[3]、催化[4]、传感[5]以及广谱抗菌活性[6]等。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Py,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
它可以被用于多种领域,如电子、光电、传感器、生物医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PPy的用途。
一、电子领域1. 电容器PPy可以制成高性能电容器。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氧化并形成导电聚合物。
这种导电聚合物可以作为电极材料使用,并且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内阻。
因此,PPy制成的电容器可以具有更高的存储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放电速度。
2. 传感器PPy也可以用于传感器制备中。
由于其导电性和氧化还原特性,PPy 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PPy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信号响应。
因此,它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存在或浓度。
二、光电领域1. 光伏材料PPy也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掺杂或复合其他材料,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PPy还可以作为透明电极使用,因为它具有高透明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2. 光催化剂PPy还可以用作光催化剂。
在这种应用中,PPy被用作光反应催化剂的载体。
当与某些光敏分子接触时,PPy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催化效果。
因此,它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废物降解等领域。
三、传感器领域1. 医疗传感器由于PPy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它可以被用于制备多种类型的医疗传感器。
例如,在血糖测量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葡萄糖酶等酶类结合以检测血糖水平。
2. 环境传感器同样地,在环境监测领域中,PPy也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气体分子结合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四、生物医学领域1. 组织工程PPy可以被用于组织工程。
在这个应用中,PPy被用作支架材料,以支持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PPy 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的研究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的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
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法、样品制备过程以及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1.实验方法1.1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本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银颗粒。
首先将AgNO3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
将溶液在搅拌下加热至沸腾,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淡黄色的纳米银颗粒溶液。
1.2拉曼光谱测试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纳米银颗粒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激光波长为532nm,功率为10mW,扫描范围为100cm-1至4000cm-1。
在实验过程中,将纳米银颗粒溶液滴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待其干燥后进行拉曼光谱测试。
2.结果分析2.1纳米银颗粒的拉曼光谱特征拉曼光谱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在300cm-1附近出现较强的拉曼散射峰,这是纳米银颗粒的特征峰。
此外,在400cm-1至1000cm-1范围内,还有多个较弱的拉曼散射峰。
这些峰反映了纳米银颗粒的晶格振动模式和表面振动模式。
2.2纳米银颗粒尺寸对拉曼光谱的影响通过改变沉淀剂的浓度,我们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尺寸。
实验发现,随着沉淀剂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拉曼散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峰位发生红移。
这说明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对拉曼光谱有显著影响。
2.3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纳米银颗粒表面吸附的分子,其拉曼散射信号得到显著增强。
这种现象为利用SERS技术检测痕量分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本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技术在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为实现痕量分子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这为拉曼光谱技术在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溶胶-凝胶法;环保。
银纳米线的溶剂热法制备及表征
银纳米线的溶剂热法制备及表征刘裕堃;曹峰;胡超;秦天柱;赵博为;何桂美;王娟【摘要】以硝酸银为银源、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模板剂和包覆剂、葡萄糖为还原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银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TG)等手段对银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 ℃、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与硝酸银物质的量比为5的条件下,制备出直径100~150 nm、长度10~20μm的银纳米线.XRD物相分析表明,产物为结晶度较高、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纯银纳米线.%Using silver nitrate as a silver source,poly-vinylpyrrolidone(K-30)as a template and a covered agent,glucose as a reducing agent,and ethylene glycol as a solvent,we prepared silver nanowires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We characterized the silver nanowires by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UV-Vis) and thermogravimetry(TG).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prepare silver nanowires with diameter of 100~150 nm,and length of 10~20 μm under the conditions as follows:reaction temperature of160 ℃,reaction time of 4 h,and molar ratio of poly-vinylpyrrolidone(K-30) and silver nitrate of 5.XRD ph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epared silver nanowires have a high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 and face-centered cubic structure.【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7(034)007【总页数】4页(P35-37,42)【关键词】银纳米线;溶剂热法;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者】刘裕堃;曹峰;胡超;秦天柱;赵博为;何桂美;王娟【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1.22纳米银是一种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强杀菌性能、优良导电性和稳定物理化学性质的金属银单质,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1]、低温超导材料[2]、生物传感材料[3-4]和无机抗菌材料等领域。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与材料性能分析方法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与材料性能分析方法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材料,在纳米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往往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及性能稳定性,因此,通过表面修饰技术来调控纳米颗粒的性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活性剂选择:在纳米颗粒表面修饰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是关键。
表面活性剂可以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其分散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等。
2. 表面修饰方法选择: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采用物理吸附、溶剂分散等方式进行修饰;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纳米颗粒表面的性质;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分子进行表面修饰。
不同的修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
3. 表面修饰环境条件控制:表面修饰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同样重要。
例如,修饰温度、搅拌速度、溶液浓度等因素,都会对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效果产生影响。
合理控制这些环境条件,可以有效改善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
接下来是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后的性能分析方法:1. 粒径分析:粒径是纳米颗粒最基本的性能参数之一。
常用的粒径分析方法有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DLS可以测量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TEM则可以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大小。
2. 表面形貌分析:纳米颗粒的形貌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常用的表面形貌分析工具。
SEM可以观察到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形状;AFM则可实现对纳米颗粒三维形貌的观察。
3.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表面化学成分分析帮助了解纳米颗粒的化学性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是常用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XPS可以定量分析纳米颗粒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键状态;FTIR可用于观察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基团的吸收峰。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于各领域中应用性研究与其成膜性的简述
综合讨论今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于各领域中应用性研究与其成膜性的简述霍新豪 赵 萍 刘 瑶 谭晓娜 王 辉(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摘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被研究得最深、最广泛的精细化学品。
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PVP)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
本文主要对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性进行分析总结并在目前对现有产品及领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膜性进行简述。
P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在合成高分子中像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这些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中,随着其原料丁内酯价格的降低,近年来其作用逐渐开发,以下将对其在各领域的作用展开总结分析。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中图分类号:TQ02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6-0269-01 医药卫生领域相关应用分析PVP有优良的生理惰性,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眼等不形成任何刺激。
医药级PVP为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可用做片剂、颗粒剂的粘结剂、注射剂的助溶剂、胶囊的助流剂;眼药的去毒剂,延效剂,润滑剂和包衣成膜剂,液体制剂的分散剂和酶及热敏药物的稳定剂,还可用做低温保存剂。
用于隐形眼镜、可增加其亲水性和润滑性。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PVP的分子结构特色类似于用简单的蛋白质模型的那种结构,甚至于它的水溶性对某些小分子的配合能力以及能够被某些蛋白质的沉淀剂硫酸铵、三氯乙酸、单宁酸和酚类所沉淀等特性也和蛋白质相溶。
以致于使PVP被广泛地用作药物制剂的辅料,如用作制剂的粘结剂、共沉淀剂、作为注射液中的助溶剂或结晶生成阻止剂、包衣或成膜剂、延缓剂、缓释剂药物的可控释放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人工玻璃体和角膜、外科包扎带、PVP碘消毒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zeta电位
聚乙烯吡咯烷酮zeta电位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6H9NO)n。
它是由N-吡咯烷酮和乙烯作为原材料合成的。
PVP在医药、电子、纺织、食品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生物体内,PVP可以被人体消化,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用途的药品。
PVP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优异的表面活性、增稠性能、吸附性、膜形成性能等。
其中,PVP的zeta电位在其应用中也很关键。
本文将介绍PVP的zeta电位及其在生产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PVP的zeta电位zeta电位是描述粒子表面带电量和粒子浸润于水中的能力的参数。
zeta电位正值表示表面带正电荷,负值表示表面带负电荷。
PVP的zeta电位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条件。
PVP通常呈现负电荷,其zeta电位通常为-40 mV至-60 mV。
此类高阴离子性物质通常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二、PVP的重要性1.作为药品辅料PVP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以改善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等。
因此,PVP被广泛用于制备口服药片、眼药水、药膏和注射剂等药品中。
PVP的zeta电位可以改变药物的分散性和可吸收性,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作为涂层和包装材料PVP可以通过控制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量和化学结构来改变其表面电荷及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因此,它常用于制备超薄膜、包裹和涂层,以增强材料的性能,如防水、抗紫外线等。
其表面电荷也能影响PVP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
3.作为织物处理剂在纺织品生产中,PVP可以用作织物处理剂,使纤维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此外,在染料着色过程中,PVP可以提高染料在纤维素材料上的均匀分布和吸附,从而改善染料的均匀度和牢度。
三、总结PVP的zeta电位是PVP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可以影响PVP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材料性能和染料均匀度。
乙烯吡咯烷酮单体单元
乙烯吡咯烷酮单体单元乙烯吡咯烷酮(vinylpyrrolidone)是一种常用于聚合反应的单体单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的结构简单,由乙烯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化妆品、材料科学等。
在下文中,我将对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1. 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无色液体,难溶于水,但可以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纯度、低毒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适合聚合反应的单体单元。
2. 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乙烯吡咯烷酮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它作为一种血液增稠剂,用于治疗血液黏稠度过高的疾病。
它还用于合成药物载体和缓释系统,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
在化妆品领域,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油水分离剂和胶体稳定剂,可以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保湿效果。
它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抗氧化剂、抗菌剂、抗静电剂等功能性化妆品原料。
除了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乙烯吡咯烷酮还在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广泛应用于药物包裹、纳米颗粒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
乙烯吡咯烷酮还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纳米级胶体颗粒、聚合物薄膜等。
3. 乙烯吡咯烷酮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在生物医药领域,乙烯吡咯烷酮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人工器官等。
在能源领域,它可以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乙烯吡咯烷酮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可以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它还可以作为清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总结回顾: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聚合单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它在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科学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发展现状
一、概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英文名Polyvinyl Pyrrolidone,缩写名称为PVP)是由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经均聚、共聚、交联聚合等方法,得到的一系列性能优异的高分子精细化工产品。
PVP无毒,对皮肤、眼睛无刺激或过敏,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无影响,通常PVP可分为医药级(食品级)、化妆品级和工业级三种。
它具有优异的溶解性、生理相溶性、络合性、成膜性、粘接能力、吸水保湿性等性能,因而在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化妆品、日用化学品、食品饮料、新材料、颜料涂料、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采油、感光材料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1.1 NVP 和PVP 的性质(1)NVP 的性质NVP 是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pyrrolidone)的简称,是合成PVP 的单体。
NVP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略有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溶于水,分子式为C6H9NO,其主要物理性质如下:分子量:111.143;相对密度:1.04g/mL(25℃);熔点:13.5℃;沸点:148℃(13332.24Pa);闪点:98.33℃;NVP 除易溶于水外,还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三氯甲烷、甘油、四氢呋喃、乙酸乙烯酯等,还能溶于甲苯等芳香类溶剂,所以NVP 具有优良的溶液特性,这也为NVP 溶液聚合的溶剂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
(2)PVP 的性质PVP 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的简称,是由NVP 均聚而生成的聚合物,PVP 分子式如右:(C6H9NO)n商品PVP 是白色、乳白色或者略带黄色的固体粉末,也有以30~60%水溶液出售的供不同用途的工业品。
根据用途一般分为医药级、食品级、工业级 3 种规格。
其平均分子量一般用K 值表示,分为K-15、K-30、K-90 分别代表PVP 平均分子量范围是1 万、4 万、63 万。
PVP 的结构中,形成链和吡咯烷酮环的亚甲基是非极性基团,具有亲油性,分子中的内酰胺是强极性基团,具有亲水作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综述12药学陈章捷学号:20121008207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陈章捷12药学[摘要]目的: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进行综述。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对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各方面的研究。
结果:初步了解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性质、应用、前景。
结论: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合成;性质;应用;前景1 前言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品种。
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2 合成2.1 NVP的合成[1-2]2.1.1 乙炔法由乙炔和甲醇合成丁炔二醇,加氢生成1,4-丁烯二醇,脱氢生成7-丁内酯(GBL),再和氨合成吡咯烷酮,吡咯烷酮和乙炔反应生成N一乙烯基毗咯烷酮。
2.1.2 NHP脱水法由γ-丁内酯(GBL)和乙醇胺(MEA)在催化剂和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N-羟乙基-1O-羟丁酰胺(HHBA),闭环脱水得NHP( N-羟乙基-吡咯烷酮),再脱水生成NVP。
2.1.3 琥珀酸法琥珀酸在高温高压下和乙醇胺、氢直接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NHP,再脱水生成NVP。
2.1.4 乙炔和乙烯基醚法在二氧六环中用汞盐作催化剂进行乙烯基交换,可制得NYP。
2.1.5 琥珀酸酐和MEA反应法制得(-OCCH2CH2CO-)2NCH2CH2OH,而后在稀硫酸溶液中以铅电极电解还原成NVP。
2.1.6 乙烯和吡咯烷酮钯的催化法直接乙烯基化反应制得NVP。
以上方法,工业上成熟的路线是乙炔法。
2.2 PVP的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均聚,在140℃以上由热引发本体聚合;由过氧化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也可共聚NVP广泛地用作共聚单体以改变某些价格较低的聚合物的性质,提高亲水性,增加对金属、玻璃、尼龙等基材的粘接性,提高软化点,改进乳化能力和染色能力等。
改性聚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分子堵水和防砂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入有 机玻 璃 管 ( . c ×1c , 人 时边 装 边 用有 2 5m 0 m) 填 机玻 璃棒 压 实 , 端分 别 用 出 口孔 径 为 0 5m 的金 两 .c 属 帽封住 , 保证 每 次 实 验 条 件 相 同 。然 后将 玻 璃 管
水平 放置 于 6  ̄ 0C的水 浴锅 内 ; 以流量 为 3 / i mL m n正
将天 然 岩 心 钻 成 直 径 为2 5 m、 为 2 5 m的 .e 长 .c
收 确 H期 2 0 0 8—0 9—1 收 回 }期 2 0 7; ] 0 8—1 0一t 7 f 筋 介 : 志 刚 , , 1 : 工 男 岛缄 『 帅 ,9 3年毕 、 石 油 大学 ( 东 ) 油 工程 々 观 为 中 国石 油 火 学 ( 东 ) 械 设 汁及 论 专 业 在 读 _ 程 18 于 华 采 华 机 f 究 生 , 要 从 事 行 f 开 发 技术 1作 . 系 电 话 :3 6 20 lE—m i w nzg s fci ‘ 研 丰 I l l 一 .联 15 2 60l , al agh@ l .o : o n
结果表 明 , 该体 系在岩 石表 面能 自组装成膜 , 的吸水率低 , 3 膜 在 0~9 ℃ 时, 0 最大水溶胀率小于 4 ; % 堵水 、 防砂效果
好, 出砂率仅 为0 0 L, .3 岩心伤 害率为 2 8 ; . % 矿场实验表 明, 防砂有效周期大于 7个 月, 堵水率大于 3 %。 0
入清水 10 , 0 mL 然后 分别 反 向注 入 1g 约 2倍 孔 隙 5(
( 化学 纯试 剂 ) 石 英 砂 、 利 油 田孤 东 6—3 、 胜 6~4 5 3 井 的地 层 岩心 等 。仪器 包 括 P ip L0型 扫 描 电 hl sX 3 i 子显微 镜 、 电子 天平 和 C Y一1岩 心流 动仪 等 。
表面活性剂辅助的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机理研究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Figure4TEMimagesof(Left)theorderedchainsofprismaticBaCr04nanopanicles;(Right)RectangularsuperlatticeofBaCr04nanoparticlesThesewereformedbytWOdimensionalaggregationofnanoparticlechainspreparedinAOTmicroemulsionsat[Ba2+】:【C向42‘】molarratio=IandW=10ArrowshowsdislodgedpaniclesrevealingtheprismaticmorphologyofindividualcrystallitesScalebar=50amInset.theelectrondiffractionpattemgivesthesuperimpositionofreflectionsfromzoneaxesapproximatelyparalleltothe[100]direction.Pileni等人选择合适的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补偿离子,可以获得更好晶形的纳米材料,另外通过三种微乳液的混合还可以获得合金或复合纳米材料;在微乳液合成的过程中[H20]:[oil]:[surfactant]比是影响纳米晶形态的重要因素‘124。
261。
图4所示为M.“等人在AOT微乳液中合成的BaCrO。
超晶格的TEM照片。
该方法通过改变水与表面活性剂之比值W([H20]/[NaAOT])年『l[Ba2+】/[Ci042"】摩尔比来控制产物的形态【””。
(2)在表面活性剂微环境与修饰作用下纳米材料的合成。
XiaYounan等人¨28】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修饰剂,用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制备出了Ag的纳米立方块(图5)。
PVP的浓度以及PVP与AgN03的摩尔比是影响产物形态和大小的决定因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分子质量对银纳米结构的影响
粒尺 寸 和形貌 的方 法有 3种 : 是利 用某 些有 机化 合 物或 表 面 活性 剂 等分 子 固有 的特 殊结 构 作 为模 板 来 控 制 一 晶粒 的生 长方 向El ; o 二是 利用 含有 特殊 配 位基 团 的有 机 化 合 物或 表 面 活 性剂 对 纳 米 颗粒 特 殊 晶 面 的选 择性 6] 吸附来 调 节颗 粒不 同 晶面 的生长 速度 , 而 使 之形 貌 可 控 l 三是 利 用 面 心立 方 金 属具 有 的挛 晶 面 的方 向性 从 _ l ; 诱导 晶粒 生长 口 引。例如 , 幼南 等采 用 聚乙烯 吡 咯烷酮 ( VP 为表 面修饰 剂 制 备规 则 线状 、 夏 P ) 三角 形 、 立方 形 和 双金 字塔 形银 纳米 粒子 ¨ ] 1 。他们 通过 多元 醇法 改 变各 种参 数 就能得 到不 同形 貌 的纳米 粒 子l 】 。 本实 验在 夏幼 南研 究组 的基 础 上 , 保 持其 它条 件不 变 的前 提下 , 过使 用 不 同相 对分 子 质量 的 P , 在 通 VP 制 备 出形 貌不 同 的银 纳米 粒 子 ; 析 了产 物 的 X射 线衍 射 ( RD 图谱 ; 分 X ) 研究 了在 不 同相 对 分子 质量 的 P VP下 得 到产 物 的紫外 一 可见 吸收 光谱 , 探讨 了反 应 的可 能机 理 。
聚 乙 烯 吡 咯 烷 酮 相 对 分 子 量 对 银 纳 米 结 构 的 影 响 质
易 早 , 李 恺 , 牛 高 , 罗江 山 , 陈善俊 , 易有根 唐永建 。 , 。
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具有亲水性能的涂层。
在工业和科研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表面的改性,以提高其亲水性能。
以下将介绍一种基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一、材料准备1.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高分子量的PVP能够在制备亲水涂层时提供更好的附着性和稳定性。
2. 溶剂: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等,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更好地调控制备涂层的粘接性和光滑度。
3. 基材:可以选择玻璃片、金属表面或塑料材料作为基材,以便将亲水涂层均匀地施加在基材表面。
二、制备过程1. 溶液制备:将一定量的PVP加入到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加热至溶解,形成PVP溶液。
2. 涂覆处理:将制备好的PVP溶液均匀地涂覆在基材表面,可以采用喷涂、浸涂或刷涂等方式进行涂覆,确保涂层厚度均匀。
3. 干燥处理:涂覆完成后,基材放置在通风处或者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使PVP形成均匀的亲水涂层。
4. 表面修饰: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亲水性能,可以在PVP涂层表面进行表面修饰,如紫外光照射、等离子体处理等方式。
三、性能评价1. 亲水性能测试:通过接触角测量、水滴滚动角度测量等手段评价制备的PVP亲水涂层的亲水性能。
2. 耐久性测试:对于工业应用中的亲水涂层,还需要进行耐久性测试,如耐磨性、耐化学性能等。
3. 结构表征:可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对PVP亲水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
根据以上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亲水性能的PVP亲水涂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医疗器械、玻璃制品等领域,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第二篇示例: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VP)是一种具有优异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印染等领域。
聚乙烯吡咯烷酮促凝原理
聚乙烯吡咯烷酮促凝原理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水溶性和界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品和工业领域。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促凝过程中,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1. 吸附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中含有吡咯环结构,与纤维表面活性基团之间会发生吸附作用,形成吸附层。
这使得纤维表面电荷的分布变得均匀,减少了纤维间的排斥作用。
2. 亲水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在水溶液中,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水合作用,形成水合层。
这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提高了纤维的凝结性能。
3. 增粘作用:由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具有高分子量和极性基团,可以在水中溶解并形成高黏度溶液。
这种高黏度溶液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附着力,促进纤维的凝结。
综上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吸附作用、亲水作用和增粘作用,可以促进纤维的凝结,提高纤维的纤维质量和加工性能。
这使得聚乙烯吡咯烷酮成为一种重要的促凝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9731(2021)01-01033-06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詹世平1,2,刘思啸1,2,王景昌1,2,赵启成1,2,王卫京1,2(1.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2.辽宁省化工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摘要: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有选择性的释放药物,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因此,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㊂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一种绿色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低毒性,在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㊂主要介绍了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并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特性㊁合成㊁改性以及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㊂关键词:药物递送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靶向性;响应性中图分类号: T B34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j.i s s n.1001-9731.2021.01.0060引言癌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形成癌症有多种原因,如吸烟㊁超重或肥胖㊁食用加工肉类㊁辐射㊁家族史㊁压力和环境因素等[1]㊂根据全球癌症统计,在2018年癌症新增有1810万例和死亡有960万例,降低癌症死亡率是社会㊁政府㊁医学界和科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2]㊂传统化疗方法缺乏靶向性和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给病人带来产生极大的副作用㊂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人体特定的组织或器官部位,并在该靶部位发挥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㊂近年来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3]㊂由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作为载体材料可以缓控释药物,并能运送药物到指定的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这些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㊂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一种两亲性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㊁低毒性㊁溶解性和生物惰性,可广泛应用于医疗㊁医学检测和药物制剂等领域,特别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中极具应用潜力[4]㊂在众多的药物载体中,具有两亲性的药物载体并不多见,在用于制备载药微粒的工艺过程中,对其溶剂具有更加宽泛的选择范围㊂另外P V P早在二战时期就被用作血浆的代用品,其后的应用也是不断地扩展,P V P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生物医用材料㊂本文详细介绍了P V P的特性,并对其在用于药物载体方面的改性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目的在于加深对P V P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其在药物递送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㊂1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是指将本身没有药理作用,也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的载体,但二者间可存在微弱的氢键结合力,从而形成的一类药物制剂,可以实现药物的有效控制释放,在高分子载体上连接功能基团可以实现定向给药[5]㊂高分子药物递送载体材料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将药物包覆其中,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药物释放,并能实现定向给药的一种新型药物制剂㊂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聚合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白蛋白㊁纤维素㊁淀粉等;(2)合成可生物溶释高分子材料,属于这种材料的有聚乙烯醇㊁聚原酸酯和聚碳酸酯等,这类高分子材料会逐渐转换成水溶性的大分子或小分子片段;(3)合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在生物体内可经水解㊁酶解等过程逐步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或单体;(4)合成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有乙烯基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等[6]㊂天然高分子药物载体的优点是可再生㊁来源广泛,可以降解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药物载体具有的优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大,可以携带的药量多,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对于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作用㊂当前,许多现有的药物载体已显示出许多优点,如33010詹世平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76038)收到初稿日期:2020-06-09收到修改稿日期:2020-09-11通讯作者:詹世平,E-m a i l:z h a n s h i p i n g@d l u.e d u.c n 作者简介:詹世平(1959 ),女,湖南桃江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㊂药物增溶和延长血液循环,但由于其制剂的药物承载能力有限和功能化程度低,其功效受到一定的限制,以至于影响其在肿瘤部位高效靶向释药的能力㊂此外,细胞摄取不足进一步降低了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正常组织中非特异性的积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7]㊂因此,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开发高效的给药系统,以增强抗肿瘤药物的细胞特异性吸收,实现智能控制释放㊂然而有时即使使用聚合药物载体,药物释放仍然难以控制㊂设计对外界刺激(如温度㊁p H㊁电场或磁场㊁酶㊁超声波等)有响应性的药物聚合物制剂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在这些系统中,药物释放是由不同的刺激响应触发的㊂高分子药物载体在许多治疗应用中显示出优越性,尤其是在肿瘤学领域㊂对于高分子载药制剂,高分子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药物毒性㊁改变药物的生物分布和增强治疗的效果㊂一般来说,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具备的优势,主要包括:(1)获得高药物有效载荷的能力;(2)提高药物溶解度;(3)药物药代动力学的调节(包括延长血浆暴露时间和优化生物分布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减少药物的全身作用和局部副作用;(5)增强体内药物稳定性;(6)控制释放速率和药物释放部位[8]㊂2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特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具有柔性链状结构的聚合物,形成其链和吡咯烷酮环上的亚甲基是非极性基团,具有亲油性,分子中的内酰胺是强极性基团,具有亲水和极性基团作用㊂吡咯烷酮环上有较高的电子密度,这种结构特征使得P V P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有较强的形成氢键和形成络合物的能力,特别是对含羟基㊁羰基㊁胺基等极性基团,以及含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络合能力,可与许多化合物生成络合物㊂P V P还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㊁分散作用和吸附作用,例如可用于增加某些基本不溶于水而有药理活性物质的水溶性,可使溶液中的有色物质㊁悬浮液或者乳液分散均匀并保持稳定,可吸附在某些物质的界面上,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㊂P V P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也是一种非离子型的绿色高分子材料㊂P V P在一般情况下为白色㊁乳白色或者略带黄色的固体粉末[9]㊂P V P的分子量从10000到360000不等,常见的工业牌号为K-15㊁K-30㊁K-60和K-90,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许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㊂P V P具有化学性质稳定㊁溶解性好和毒性低等特点,结构中含有C O㊁C N和C H2功能性基团,P V P及其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N V P)的结构如图1所示㊂P V P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双亲性,在水和许多非水液体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10]㊂图1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及单体(N V P)的结构F i g1S t r u c t u r eo f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P V P)a n dm o n o m e r(N V P)P V P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战场上就充当了血浆的代用品[11]㊂相比其他的聚合物,P V P用作载体材料具有在血浆中停留时间长和组织分布低的特点[12],由此成为了第一个注射用聚合物接枝药物制剂的载体材料,当P V P被吸附或者接枝在药物的表面时,可以抵御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13]㊂P V P与碘结合可以用于制备必妥碘(聚维酮碘),是一种低毒温和的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㊁杀菌和消炎的缓释药物㊂此外,它也是隐形眼镜的主要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添加剂㊁稳定剂和澄清剂等,P V P是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批准的食品与药品的添加剂㊂活性基团㊁功能分子或药物可以进入到交联的P V P网络内,或着利用共价键与P V P链连接在一起,这种经过靶向或功能化改性且携带药物的制剂,可以显著改善药物的亲水性,通过调整与其它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㊁溶解度㊁生物相容性㊁蛋白质的吸附㊁降解速率等,在水性环境中可以将药物输送到指定的部位㊂抗癌药物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药物载体的性能㊂随着对聚合物载体的不断开发与研究,P V P在药物输送系统的生物相容性㊁药物释放的可控性和药物疗效等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㊂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具有柔性链状结构的非离子型聚合物㊂一方面由于共轭效应,其中的氧原子有向吡咯烷酮环提供电子的趋势,使氧带正电,从而使得整个分子显示弱阳离子性[14]㊂P V P大多由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N V P)于一定条件下聚合得到㊂乙炔法即R e p p e合成法,是发展最早也是至今仍在被用于制备N-乙烯基吡咯烷酮(N V P)的方法㊂N V P是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上游产物,乙炔法主要是由乙炔为原料合成N V P㊂乙炔法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㊂这种方法主要的缺点是乙炔属于易燃气体,合成时具有危险性,且此种方法的合成路线较长容易产生副产物㊂此外,这种方法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并不是合成N V P的最佳方法[15]㊂430102021年第1期(52)卷图2乙炔法的合成路线F i g2S y n t h e s i s r o u t e o f a c e t y l e n em e t h o d由于乙炔合成法的先天不足,脱水法成为现今研究较多的N H P合成方法㊂这种方法是以γ-丁内酯为原料来合成羟乙基吡咯烷酮(N H P),然后N H P脱水后生成N V P,从而合成P V P[16]㊂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直接脱水法和间接脱水法㊂间接脱水法是将N H P转化为某种卤化物,然后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脱去水,其合成路线如图3所示㊂图3间接脱水法的合成路线F i g3S y n t h e s i s r o u t e o f i n d i r e c t d e h y d r a t i o nm e t h o d直接脱水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脱去水从而生成N V P,其合成路线如图4所示㊂图4直接脱水法的合成路线F i g4S y n t h e s i s r o u t e o f d i r e c t d e h y d r a t i o nm e t h o d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还有热解法㊁琥珀酸法㊁乙酰丙酸法来合成N V P㊂但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传统的乙炔法㊂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由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 V P)通过自由基聚合而得㊂N V P属于非共轭乙烯基类单体,自由基活性高,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 T R P)是首选的聚合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控制反应进程和减少副产物[17]㊂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改性聚合物负载药物的递送系统被认为具有可控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相对低的细胞毒性和可管理的表面化学性质,使得它们广泛用于各种治疗,包括基因㊁小分子药物㊁蛋白质和肽的递送[18]㊂聚合物递送系统的结构,包括胶束㊁囊泡和树状大分子,已被证明会影响其递送系统的治疗效果[19]㊂聚合物的化学组成通常决定与组织结合的亲和力㊁释放速率和靶向给药功效㊂作为药物传递系统,聚合物结构必须至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生物相容性㊁生物降解性或完全的化学惰性,以及对其合成结构的可控性㊂为了增加聚合物药物载体的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其进行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㊂P V P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以及良好的环境稳定性㊁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药物制剂中常用作包覆或携带药物的聚合物载体材料㊂4.1p H响应性改性基于渗透和保留(E P R)效应原理的多功能靶向肿瘤给药系统,被认为是肿瘤化疗药物给药的革命性改进[20]㊂肿瘤组织的间质细胞呈弱酸性(p H<7),而正常组织和血液中的细胞外p H值在7.2~7.4之间保持不变㊂这一重要发现为p H敏感药物载体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㊂p 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通过E P R效应到达肿瘤部位,然后在细胞内通过内质体(p H5.5~6.0)或溶酶体(p H5.0)途径转运㊂在这个过程中,p H值从正常生理状态(p H7.4)降低到大约p H5.0㊂利用酸不稳定键增加细胞内药物释放或内体逃逸,通过打破药物与肿瘤组织之间的不耐酸键来释放药物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㊂p H敏感聚合物中用作连接的典型酸不稳定键包括腙㊁亚胺㊁肟㊁缩醛㊁乙烯基醚和原酸酯键㊂水凝胶是一种聚合物网络,能够在水介质中显著膨胀㊂附着在聚合物主链上的亲水基团使水凝胶具有吸水特性㊂p H响应性水凝胶在药物控释中的研究表明,药物的释放是由周围介质p H值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可以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自动发生㊂p H值的变化也可能是肿瘤酸性微环境等异常的迹象,因此,通过使用水凝胶p H响应系统,可以潜在地实现药物到特定部位的靶向递送㊂A j j i等[21]通过P V P接枝巴豆酸(C r A)制备了p H响应性水凝胶,将具有不同浓度的C r A与P V P混合,利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进行二者的接枝,研究了辐照剂量和C r A浓度对接枝产物的凝胶化过程和膨胀性能的影响㊂以该水凝胶体系为模型药物酮洛芬的载体,在两种不同的释放介质(p H1和p H7.2)中监测药物的释放行为,采用分光光度法跟踪测试酮洛芬的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量较中性介质中的释放量低,这可使其作为潜在的药物载体,使得药物在肠道介质中实现靶向释放㊂R i b e i r o等[22]研究了不同比例P V P与壳聚糖共聚物p H敏水凝胶的特性,发现壳聚糖中的氨基( N H2)对p H敏感性影响较大,在不同的p H氛围, N H2能够质子化或者去质子化,使得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为了减少电荷之间的排斥,凝胶体积会膨胀㊂共聚物中壳聚糖含量越高,其p H敏感性越强,并且刚53010詹世平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性也越好,更利于操作使用㊂4.2亲水性改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且不易被污染的双亲性聚合物㊂用经过氨基或羧基改性的P V P衍生物包覆脂质体,可以有效保护脂质体在体内的立体结构,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清引起的不稳定性㊂药物输送中P V P的表面改性可以避免单核噬菌体的吞噬,延长药物循环半衰期㊂用P V P涂覆疏水表面可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降低补体的活化㊂P V P可以通过接枝或涂覆改善疏水性材料的亲水性㊂L e e等[23]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轭脂质体系疏水性药物传递㊂采用脂质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偶联制备了脂质聚合物复合材料㊂脂质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血液等水溶液中形成脂质纳米粒㊂它能抑制脂质的生物降解,延长其血液循环寿命,其脂质聚合物体系可以是几十纳米或几百纳米的纳米粒子㊂疏水性药物如紫杉醇和阿霉素可以装载在胶束的脂质内部㊂该研究以灰黄霉素为模型药物,探讨疏水性药物负载的可能性㊂在脂质与聚合物的反应中,D C C(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激活了N-琥珀酰D P P E的羧基,将活化的羧基与P V P的氨基偶联,形成酰胺键㊂含有氨基的P V P可降低细胞毒性,增加脂质系统的亲水性㊂邵雯等[24]使用P V P改性医用硅橡胶的亲水性,由于医用硅橡胶表面疏水性极强,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P V P可与偶联剂中亲水基相结合,使P V P亲水涂层较好地连接到硅橡胶表面,提高硅橡胶的亲水性㊂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P V P是应用最广泛的乙烯基聚合物之一,具有优异的生物医用材料特性,例如: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极低的细胞毒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对亲水性和疏水性物质均具有亲和力,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如胺㊁酰胺㊁醇㊁酸等)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㊂P V P材料应用广泛,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㊁良好的加工性㊁极好的溶解性㊁生物惰性和非抗原性,被广泛用于制药和生物医学领域[25],其中,研究较多的领域有组织工程(支架㊁关节软骨㊁骨骼㊁髓核㊁人工胰腺㊁人工皮肤㊁血管装置)㊁药物输送系统㊁伤口和烧伤敷料㊁眼科应用(人工角膜㊁隐形眼镜㊁合成玻璃体)以及杀菌消毒制品[26]㊂K a n e d a[27]用P V P作为药物载体可提高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延长药物的停留时间,为了获得最佳的药物释放效果,引入了各种单体与聚合物进行共聚改性,实现药物的靶向或控制释放,并考察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和分析了相应的药代动力学㊂超临界流体具有优良的溶剂化性能,适宜于用作载药微粒制备的溶剂㊂采用P V P作为载体,两种黄酮类药物槲皮素和芦丁作为模型药物,借助于超临界抗溶剂工艺技术制备了P V P载药微粒,其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㊂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得到了粒径为0.47~9.52μm (P V P/槲皮素)和0.84~8.17μm(P V P/芦丁)的球形微粒㊂两种药物的最大封装率达到了99.8%,封装后槲皮素和芦丁的溶解速率较封装前分别增加了10倍和3.19倍[28]㊂图5超临界抗溶剂工艺制备P V P载药微粒工艺流程F i g5P r e p a r a t i o no fP V Pd r u g l o a d e d p a r t i c l e sb y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a n t i s o l v e n t p r o c e s sP V P除了用作药物载体之外,近些年研究者还开发了P V P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新用途㊂通过P V P㊁壳聚糖和淀粉合成了作为皮肤表面伤口愈合用的抗菌贴片[29]㊂P V P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年来被用作生物材料或药物成分的添加剂,被用作临时皮肤覆盖物或作为伤口敷料的主要成分[30]㊂应用P V P络合碘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单质碘与P V P的不定型结合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㊁真菌㊁原虫和部分病毒,是一种生理学上类似人体血浆蛋白的高分子聚合物[31]㊂基于P V P的敷料,可以确保创伤具有良好的渗出物吸收㊁消毒杀菌,且粘附和透明,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2]㊂利用P V P良好的润滑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将其作为人工膝关节润滑的添加剂[33],利用P V P良好的水溶性,改善α-葡萄糖基甜菊糖苷与P V P复合果冻对姜黄素的溶出性能[34],利用P V P良好的分散性,在分散体系中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稳定剂[35]㊂由于P V P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㊂6结语P V P是一种非离子型双亲性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相对低的细胞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药物制剂中用作包覆或携带药物的聚合物载体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包覆率和延长药物循环半衰期㊂P V P结构表现出良好的表面630102021年第1期(52)卷活性,活性基团㊁功能分子或药物可以通过络合或接枝对其进行功能化的改性,开发出具有靶向性药物递送特性的载体材料,同时P V P在微针给药㊁4D打印㊁智能给药和超支化靶向等研究方向,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㊂参考文献:[1] D i a n a t-M o g h a d a m H,H e i d a r i f a r d M,J a h a n b a n-E s f a h l a nR,e ta l.L i p o s o m a lc a n c e rs t e m c e l l s-e m a n a t e dt h e r a p y r e s i s t a n c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l i p o s o m a ld r u g d e l i v e r y s y s-t e m s[J].JC o n t r o lR e l e a s e.2018,288:62-83. [2] B r a y F,F e r l a y J,S o e r j o m a t a r a mI,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2018:G L O B O C A N e s t i m a t e so f i n c i d e n c ea n d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C a n c e r JC l i n.2018,68(6):394-424.[3] S u nX,Z h uY,L i uYQ.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a n t i-t u m o rt a r g e t i n g d r u g c a r r i e r s[J].J o u r n a l o f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R e-s e a r c h.2014,33(5):249-252(i nC h i n e s e).孙蕊,朱琰,刘玉琴.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4,33(5):249-252.[4] E d i k r e s n h a D,S u c i a t iT,M u n i r M M,e ta l.P o l y v i-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c e l l u l o s e a c e t a t e e l e c t r o s p u n c o m p o s i t e n a n o f i b r e s l o a d e db yg l y c e r i n ea n d g a r l i ce x t r a c tw i t hi n v i t r o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r e l e a s eb e h a v i o u rt e s t[J].R s cA d v,2019,9:26351-26363.[5] C h e nH,P a nT,Z h a oH.U s e a n d r o l e o f p o l y m e r c a r r i e ri na n t i t u m o rd r u g s[J].J o u r n a lo fC l i n i c a l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T i s s u e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2008,(27):5328-5330(i nC h i n e s e).陈红,潘涛,赵辉.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7):5328-5330.[6] G u oYL,F e n g Y M.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o l y-m e r a a s a n t i c a n c e r d r u g c a r r i e r s[J].J o u r n a l o fT i a n j i n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2004,19(3):11-15(i nC h i n e s e).郭艳玲,冯玉梅.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高分子研究进展[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9(3):11-15.[7] Y a n g X,W a n g Y,H u a n g X,e t a l.M u l t i-f u n c t i o n a l i z e dg r a p h e n eo x i d eb a s e da n t i c a n c e rd r u g-c a r r i e r w i t hd u a l-t a r g e t i n g f u n c t i o na n d p H-s e n s i t i v i t y[J].J M a t e rC h e m, 2011,21(10):3448-3454.[8]M a r a s i n iN,H a q u eS,K a m i n s k a sL M.P o l y m e r-d r u gc o n j u g a t e sa si n h a l a b l ed r u g d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 s:ar e v i e w[J].C u r rO p i nC o l l o i d I n,2017,31:18-29. [9] Y i nC Q,O u y a n g SJ,C h e n g F,e t a l.S y n t h e s i s p r o c e s so fP V P(K-30)[J].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2008(6):527-529(i nC h i n e s e).伊长青,欧阳思婕,程发,等.P V P(K-30)的合成工艺[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6):527-529.[10]K o c z k u rK M,M o u r d i k o u d i sS,P o l a v a r a p u L,e ta l.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P V P)i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s y n t h e s i s[J].D a l t o nT r a n s a c t i o n s,2015,44:17883-17905.[11] R a v i n H A,S e l i g m a n A M,F i n eJ.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d o n ea sa p l a s m ae x p a n d e r;s t u d i e so ni t se x c r e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me t a b o l i s m[J].N E n g l J M e d,1952,247(24):921-929.[12] J a n u a r y H.A ne i nk o l l o i d a l e sb l u t p l a s m a-e r s a t z m i t t e l(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g e b u n d e n e s p e p t a m i n(g l y c y l-L-l e u c y l-m e z c a l i n)a l sn e u a r t i g ed e p o t f o r mfürb i o l o g i s c ha k t i v e p r i mär e a m i n e(m e z c a l i n)[J].Z e i t s c h r i f t FürN a t u r f o r s c h u n g B,1955,10(1):27-31. [13] W uZ,C h e nH,L i uX,e t a l.P r o t e i n a d s o r p t i o n o n p o l y(n-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m o d i f i e ds i l i c o ns u r f a c e s p r e p a r e db y s u r f ac e-i n i t i a t e da t o mt r a n s f e r r ad i c a l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J].L a n g m u i r,2009,25(5):2900-2906.[14] D o n g W,F a nX,C a oG Q,e t a l.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c a t i o no f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d o ne i n h a i r s t y l i n g g e l[J].A p-p l i e d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2011,40(9):1618-1619(i nC h i n e s e).董伟,范旭,曹光群,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及其在定型剂啫喱中的应用[J].应用化工,2011,40(9):1618-1619.[15] Y iGB,W a n g LF,C u iY D,e t a l.P r o g r e s s i n t h e r e-s e a r c ho fP V P m o n o m e rs y n t h e s i s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J].M o dC h e mI n d,2000,20(3):23-25(i nC h i n e s e).易国斌,王乐夫,崔英德,等.P V P单体的合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现代化工,2000,20(3):23-25.[16] S a n b o r nSL,M u r u g e s a nG,M a r c h a n tRE,e t a l.E n-d o t he l i a l c e l lf o r m a t i o n o f f o c a l a d h e s i o n s o nh y d r o p h i l i cp l a s m a p o l y m e r s[J].B i o m a t e r i a l s,2002,23(1):1-8.[17] M a t y j a s z e w s k iK.A t o mt r a n s f e r r a d i c a l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f r o m m e c h a n i s m s t o a p p l i c a t i o n a[J].I s r JC h e m,2012,52(3-4):206-220.[18] Z h o n g Y,Z e b e r l BJ,W a n g X,e t a l.C o m b i n a t o r i a l a p-p r o a c h e s i n p o s t-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m o d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r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r a p e u t i cd 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 s[J].A c t aB i o m a t e r,2018,73:21-37.[19] E l-S a y K M,E l-S a w y H S.P o l y m e r i c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p r o m i s i n gp l a t f o r mf o rd r u g d e l i v e r y[J].I n t JP h a r m,2017,528(1-2):675-691.[20] W a n g Z,D e n g X,D i n g J,e t a l.M e c h a n i s m s o f d r u g r e-l e a s e i n p H-s e n s i t i v em i c e l l e s f o r t u m o u r t a r g e t e dd r u gd 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a r e v i e w[J].I n t JP h a r m,2018,535(1-2):253-260.[21] A j j i Z,M a a r o u fM,K h a t t a bA,e t a l.S y n t h e s i so f p H-r e s p o n s i v eh y d r o g e l b a s e do nP V P g r a f t e dw i t h c r o t o n i ca c i d f o r c o n t r o l l e dd r u g d e l i v e r y[J].R a d i a t P h y sC h e m,2020,170:108612.[22] R i b e i r oD,G a b r i e lY,S i l v i aL,e t a l.A n a l y s i s a b o u t t h eb e h a v i o ra n d m o d e l i n g o f p H-s e n s i t i v eh y d r o g e l s w i t hd i f fe r e n t r a t i o s of c h i t o s a na n d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J].JM a t S c i C h e m E n g,2019,7:64-76.[23] L e eH Y,Y uSA,J e o n g K H,e t a l.P o l y(v i n y l p y r r o l i-d o n e)c o n j u g a te d l i p i ds y s t e mf o r t h eh y d r o p h o b i cd r u gd e l i v e r y[J].M a c r o m o lR e s,2007,15(6):547-552.[24] S a o W,S u nX H,L i u J,e t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 o n o n t h e h y-73010詹世平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药物递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d r o p h i l i c i t y o fP V P-m o d i f ie d s i l i c o n r u b b e rm e d i c a lm a-t e r i a l[J].N e wC h e m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2016,44(12):127-128,131(i nC h i n e s e).邵雯,孙小淏,刘静,等.P V P改性硅橡胶医用材料亲水性的探索[J].化工新型材料,2016,44(12):127-128,131.[25] T e o d o r e s c u M,M o r a r i uS,B e r c e aM,e t a l.V i s c o e l a s t i c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v i n y l a l c o h o l)/p o l y(v i-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h y d r o g e l s[J].R s c A d v,2016,6:39718-39727.[26] T e o d o r e s c u M,B e r c e a M,M o r a r i uS.B i o m a t e r i a l so fP V Aa n dP V Pi n m e d i c a l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a p p l i c a-t i o n s:p e r s p e c t i v e s a n dc h a l l e n g e s[J].B i o t e c h n o lA d v,2018,37(1):109-131.[27] K a n e d aY,T s u t s u m iY,Y o s h i o k aY,e t a l.T h eu s eo fP V Pa s a p o l y m e r i c c a r r i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p l a s m ah a l f-l i f e o fd r u g s[J].B i o m a t e r i a l s,2004,25(16):3259-3266.[28] O z k a nG,F r a n c oP,C a p a n o g l uE,e t a l.P V P/f l a v o n o i d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b y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a n t i s o l v e n t p r o c e s s[J].C h e m E n g P r o,2019,146:107689.[29] P o o n g u z h a l iR,B a s h aSK,K u m a r iVS.F a b r i c a t i o no fa s y mm e t r i cn a n o s t a r c hr e i n f o r c e dc h i t o s a n/P V P m e m-b r a n e a n d i t s e v a l u a t i o na s a na n t i b ac t e r i a l p a t c h f o r,i nv i v o,w o u n dh e a l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J].I n tJB i o l M a c r o-m o l,2018,114:204-213.[30] L i m JI,I m H,L e e W K.F a b r i c a t i o no f p o r o u sc h i-t o s a n-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s c a f f o l d s f r o ma q u a t e r n a r ys y s t e mv i a p h a s es e p a r a t i o n[J].JB i o m a t e rS c iP o l y mE d,2015,26(1):32-41.[31] C h e nT F,C u iH,D e n g X L,e ta l.E f f e c to f p o l y v i-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i o d i n e o n m e i b o m i a ng l a n dd y s f u n c t i o n[J].M o dD i a g nT r e a t,2017,28(1):89-90(i nC h i n e s e).陈彤芳,崔华,邓旭林.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碘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9-90.[32] C o n t a r d iM,R u s s oD,S u a r a t oG,e t a l.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l i d o n e/h y a l u r o n i ca c i d-b a s e db i l a y e rc o n s t r u c t sf o rs e-q u e n t i a ld e l i v e r y o fc u t a n e o u sa n t i s e p t i ca n da n t i b i o t i c[J].C h e m E n g J,2019,358:912-923. [33] G u o Y,H a oZ,W a nC.T r i b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P V P)a s a l u b r i c a t i o na d d i t i v e f o ra r t i f i c i a l k n e e j o i n t[J].T r ib o l I n t,2016,93:214-219.[34] U c h i y a m aH,N o g a m i S,K a t a y a m aK,e t a l.J e l l y c o n-t a i n i n g c o m p o s i t eb a s e do nα-g l u c o s y l s t e v i a a n d p o l y v i-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I m p r o v e dd i s s o l u t i o n p r o p e r t y o f c u r c u-m i n[J].E u r JP h a r mS c i,2018,117:48-54.[35] H e J,S u J,W a n g J,e t a l.S y n t h e s i so fw a t e r-f r e eP E-D O T w i t h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s t a b i l i z e r i no r g a n i c d i s-p e r s a n t s y s t e m[J].O r g E l e c t r o n,2018,53:117-126.R e s e a r c ho n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a s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c a r r i e rm a t e r i a l sZ H A NS h i p i n g1,2,L I US i x i a o1,2,WA N GJ i n g c h a n g1,2,Z H A O Q i c h e n g1,2,WA N G W e i j i n g1,2(1.C o l l e g e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622,C h i n a;2.C h e m i c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e r,D a l i a n11662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P o l y m e r i c a s t h e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c a r r i e rm a t e r i a l s h a v e a g o o d b i o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a n d b i o d e g r a d a b i l i t y,a n d c a ns e l e c t i v e l y r e l e a s e d r u g s,s o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i o a n d t h e s i d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d r u g c a n b e i m p r o v e d.T h e r e f o r e, t h e p o l y m e r a s t h ed r u g d e l i v e r y c a r r i e rm a t e r i a l s i sa f o c u so f t h e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i sa g r e e n p o l y m e rm a t e r i a lw i t h t h e e x c e l l e n t s o l u b i l i t y a n d l o wt o x i c i t y,a n dh a sb e e nw i d e l y u s e d i nt h e f i e l do f m e d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T h e b a s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c a r r i e rm a t e r i a l s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a n d t h e p r o p-e r t y,s y n t h e t i c p r o c e s s,m o d i f i c a t i o n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w e r em 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T h e a p p l i-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a s t h e a n t i c a n c e r d r u g c a r r i e rm a t e r i a l sw e r e a l s o f o r e c a s t e d.K e y w o r d s:d r u g d e l i v e r y c a r r i e r;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t a r g e t i n g;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830102021年第1期(52)卷。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纺织中的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纺织中的应用1. 应用背景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调控的粘度和黏度,以及优异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
这些特点使得PVP在纺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纺织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其中涉及到纤维、面料、染色、整理等多个环节。
PVP作为一种功能性助剂,可以在纺织过程中起到改善纤维材料性能、增加面料品质以及提高染色效果等作用。
2. 应用过程2.1 纤维改性PVP可以与不同类型的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性能。
例如,在聚酯纤维中添加适量的PVP可以提高其亲水性,使其更易于染色和印花;在尼龙纤维中添加PVP可以提高其耐磨损性和抗静电性能;在天然纤维(如棉、麻)中添加PVP可以增加其柔软度和光泽度。
改性处理通常通过浸渍法或涂覆法进行。
将PVP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纤维浸泡在溶液中或涂覆在纤维表面,经过干燥和固化处理后,即可得到改性后的纤维。
2.2 面料整理PVP作为一种优良的整理剂,可以用于面料的整理处理。
整理是指对面料进行柔软、光滑、抗皱等方面的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舒适度。
PVP可以与其他功能性助剂(如有机硅、聚乙烯醇等)共同使用,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面料表面,起到保护和改善面料性能的作用。
这种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耐磨损性和抗静电性能。
2.3 染色助剂PVP作为染色助剂可以提高染色效果和均匀度。
它可以与染料形成络合物,使染料更好地吸附在纤维上,提高染色的亲和力和牢度。
PVP还可以作为分散剂使用,帮助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避免染料沉淀和污染。
此外,PVP还可以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加快染色速度。
3. 应用效果3.1 纤维改性效果通过添加适量的PVP进行纤维改性处理后,可以显著改善纤维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聚酯纤维中添加PVP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亲水性,从而提高染色和印花效果;在尼龙纤维中添加PVP可以增加其耐磨损性和抗静电性能;在天然纤维中添加PVP可以增加其柔软度和光泽度。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
• PVP在颜料表面处理上的应用 PVP在颜料表面处理上的应用
由于PVP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溶于水,不溶于某些有机介质,且 成膜透明,不影响本色,并能提高颜料的光泽和分散性,常被用作有 机偶氮颜料的表面包覆剂。
2. 在颜料、涂料中的应用 有机颜料制备 在颜料、涂料中的应用—有机颜料制备
用于包壳的PVP聚合物的分子量Mw须大于300000,其厚度一般在 0.001~1.6μm,每100份颜料需用5~100份聚合物,一般情况下聚 合物占颜料核重量20%~50%的。也可使用NVP与少量乙烯类不饱和 化合物共聚,特别是丙烯酸酯类,如: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的 羟基取代烷基酯等共聚物做包覆剂。
440
37
225
8
465
32
270
3
1
24
6
475
18
330
18
0
200
78
455
18
330
16
0
300
24
1. PVP在分散聚合中的应用 在分散聚合中的应用 • 采用国产PVP的产品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项目 指标 900501 900502 900802 外观 乳白 乳白 乳白 乳白 固含量 /% 60± 60±1 59.31 59.84 59.40 pH值 pH值 黏度 /mPa·s /mPa s 残单/ 残单/ % <0.05 0.03 0.04 粒径/μm 粒径/μm 成膜性 Ca2+稳定性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主要内容
1. PVP在分散聚合中的应用 在分散聚合中的应用 2. 在颜料、涂料中的应用 在颜料、 3. 在油墨、墨水中的应用 在油墨、 4.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5. 在净洗剂中的应用
二硫化硒双层包覆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二硫化硒双层包覆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二硫化硒(SeS2)是一种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和光电特性的材料,在锂硫电池和光电器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SeS2在循环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探索一些表面修饰方法来改善其性能。
在此背景下,本文报道了一种双层包覆材料(SeS2@C@PG),使用碳(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G)对SeS2进行表面包覆,以提高其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制备SeS2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将硒粉和硫粉混合后放在石英管中,在1200℃下保温2小时制得SeS2粉末。
然后,在流动氮气氛围下,将SeS2粉末与葡萄糖混合后在600℃下焙烧2小时,得到SeS2/C复合材料。
最后,在该复合材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G)作为第二层包覆材料,制备双层包覆材料SeS2@C@PG。
制备的样品经过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流充放电(GCD)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显示,SeS2@C@PG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较小的粒径尺寸,包覆层可以有效地保护SeS2颗粒,防止其与电解液接触,提高其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该样品在循环伏安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稳定的循环性能,同时在恒流充放电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这表明,该双层包覆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SeS2的电化学性能,增强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总之,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双层包覆材料SeS2@C@PG,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在锂硫电池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朱林英1,莫红兵2(1.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 315040;2.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PVP对石英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其吸附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与溶液pH大小无关。
同时,研究还发现PVP吸附石英的量受固体比表面积影响,随着石英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PVP对其吸附量缓慢下降。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石英;吸附中图分类号:TQ326.6文献标识码:APVP是一种水溶性聚酰胺,其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成膜性、化学稳定性、生理惰性、粘接能力等性能,广泛用于医药医疗卫生、化妆品、食品、饮料、酿造、造纸、纺织印染、新材料、悬浮及乳液聚合、分散稳定剂等领域[1,2]。
在PVP的结构中,形成其链和吡咯烷酮环上的亚甲基是非极性基团,具有亲油性。
分子中的内酰胺是强极性基团,具有亲水和极性基团作用。
这种结构特征使PVP易吸附在很多界面上,形成稳定的界面吸附膜。
当前,PVP在黏土矿物及氧化物间的吸附性能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3-8]。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PVP与白炭黑之间吸附的研究文献报道,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关于PVP与石英之间吸附作用的文献报道。
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将探讨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并初步考察其吸附机理。
1实验部分1.1实验药品PVP的来源及规格如表1。
表1 PVP样品的来源供应商规格分子量Alfa Aesar ChemicalsAlfa Aesar Chemicals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120K-17K-301300 0008 00030 000天然石英微粉(800目,1250目,3000目,6000目)由河南海龙微粉厂提供,实验前用6 mol/L盐酸浸泡一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110℃的烘箱中干燥,备用;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1.2实验方法不同目数的石英粉BET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见表2,表中数据由Beckman Coulter SA3000 比表面分析仪测得。
石英的Zeta电位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石英颗粒加至含电解质的水溶液中,配成一定固液比的悬浮液。
将之超声分散10 min后分为等量的12组,分别调节pH形成一定梯度后用Zatasizer 3000HS型微电泳仪测定其Zeta电位。
数据见图1。
表2 样品的物理特性粒径分布/μm样品d10 d50 d90比表面积/m2·g-1石英 (800 目) 石英 (1250 目) 4.8453.72712.47710.52724.46522.5161.6321.904石英 (3000 目) 石英 (6000 目) 2.3700.1014.3641.2267.9653.6652.7076.765图1 pH对石英Zeta电位的影响吸附实验:称取1.000g石英,置于一系列2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事先调节好pH值、体积为20mL、PVP浓度为0~1.0mg/mL的溶液,超声10min,使石英颗粒充分分散。
在一定温度下恒温振荡16h使吸附达到平衡,离心,取其上层清液用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根据吸附前后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其吸附量。
1.3结果与讨论图2为pH=5时,不同分子量的PVP样品对石英(3000目)的吸附等温线。
从图2可以看出,PVP在0~45mg/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和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浓度增大时,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达到饱和,出现一个平台区。
由此图还可以看出,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PVP对石英具有高亲和力,且吸附量随PVP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这是因为PVP是一种典型的线性聚合物,它与石英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形成氢键,即RC=O…H-OSi≡。
PVP是一个内酰胺,在极性溶剂中,氮原子弱的给电子体特性使其只能形成很微弱的氢键,因此,PVP与石英表面的特定交互作用主要是其与自由的硅醇形成氢键(RC=O…H-OSi≡)[9-11]。
在稀溶液中,PVP在石英上的吸附具有高亲和力的原因是:PVP在稀溶液中以单链形式存在,且与石英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接触碰撞机会,PVP易吸附在石英表面,不过,我们研究还发现当[PVP]>0.5mg/mL时,吸附量急剧下降,甚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到PVP被吸附,原因可能是在高浓度时,PVP在固体表面形成了一端固着于表面,另一端伸向溶液的具有很长尾巴的密集环层[3,9]。
它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力比较弱,从而容易从石英表面进行解吸附。
图2 在pH=5条件下,不同分子量的PVP对石英(3000目)的吸附曲线图3显示了pH值分别为 2.0,5.0,9.0,11.0时,PVP在石英上的吸附情况。
根据此图,可以发现吸附量是不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的。
根据石英的等电点可知,当pH值低于2.3时,石英表面带正电荷,等于2.3时呈电中性,高于2.3则带负电荷。
研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 2009年第4期我们发现即使在pH 高达11.0,石英表面主要是硅酸根离子时,其吸附量仍没有很大变化。
从PVP 链的结构(图4)可以看出羰基氧在高分子链的一侧,氮在链的另一侧并且周围环绕着甲基和亚甲基,从而使氧原子比氮原子更加暴露,氮原子上带部分正电性而氧原子上带负电性[12]。
我们认为在高pH 值条件下,相互作用也会出现在石英表面的硅酸根离子和PVP 带正电的氮原子上,因此pH 值的改变对PVP 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无影响。
图3 在不同的pH 条件下,PVP(K-120)对石英(3000)的吸附曲线CH 2C NH 2C H 2CH C H 2COCH 2H CNH +H 2C H 2C O -H C H 2C图4 PVP 中的吡咯环的共振结构图PVP 对不同目数的石英吸附等温线由图5中给出。
PVP 在石英上的吸附量受石英比表面积影响,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吸附在石英上的PVP 逐渐下降,原因是随着石英比表面积的增加,其表面羟基数量增加的速度与比表面积增大不成正比,即羟基增加的速度小于比表面积增大的速度,因而其吸附PVP 的量相应的减少。
图5 在pH 5.0条件下,PVP(K-120) 对不同目数的石英的吸附曲线图6显示了不同温度时,PVP 对石英的吸附情况,随着温度升高,PVP 对石英的吸附能力增加。
PVP 对石英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因此,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数目迅速增多,所以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图6 不同温度下,PVP 对石英的吸附曲线2 结论PVP 与石英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其吸附量较大,并显著高于其在氧化铁上的吸附量。
PVP 的吸附量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不受溶剂pH 值的影响。
PVP 在石英上的吸附量受固体比表面积的影响,随着石英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PVP 的吸附量将有所下降。
宁波化工 Ningbo Chemical Industry 2009年第4期参考文献[1]Peng Liu. Polymer modified clay minerals: A review [J].Applied Clay Science. 2007,1-13.[2]张玉敏,刘桂华,尹周澜. 表面活性剂在干燥中控制粒子团聚的机理[J]. 矿冶工程,2006,26(6):65-67.[3]L.Gargallo, J.Perez-Cotapos, J.G. Santos, D.Radic,Poly(N-vinyl-2-pyrrolidone)-monoalkyl xanthates. 1.Adsorp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J]. Langmuir 1993, 9: 681-684.[4]Hild, A., Sequaris, J.M., Narres, H.D., Schwuger, M.,Colloids Surf.,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onkaolinite [J]. A Physicochem., Eng. Asp. 1997, 123-124, 515-522.[5]Sequaris, J.M., Hild, A., Narres, H.D., Schwuger, M.J.,polyvinylpyrrolidone adsorption on Na-montmorillonite.Effect of the Colloidal behavior and binding of chemicals [J]. Interface Sci, 2000, 230, 73-83.[6]Torn, L.H., De Keizer, A., Koopal, L.K., Lyklema, J.,Mixed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 and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on kaolinite [J]. ColloidInterface Sci. 2003, 260, 1-8. [7]Manoranjan Pattanaik, Sumitra Kumar Bhaumik,Adsorption behaviour of polyvinypyrrodone on oxidesurfaces [J]. Materials Letters Sci. 2000, 44: 352-360. [8]Robinso, S., Williams, P.A., Inhibition of ProteinAdsorption onto Silica by Polyvinylpyrrolidone [J].Langmuir 2002,18: 8743-8748.[9]K.Esumi, M. Oyama,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from their mixed solutions on silica [J].Langmuir 1993, 9:2020-2023.[10]K.Esumi, K. Takamine, M.Ono, The Interac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and Solid Particles in Ethanol [J].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3 , 161: 321-324.[11]H. Otsuka, K.Esumi,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sol OT andPoly(vinylpyrrolidone) on Alumina[J]. Langmuir ,1994,10: 3250-3254.[12]Smith, J.N.; Meadows, Williams.P.A. Adsorp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onto Polystyrene Latices and theEffect on Colloid Stability [J]. Langmuir, 1996, 12:3773-3778.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on QuartzZHU Lin-ying , MO Hong-bingAbstract: Isotherms for the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on quartz has been etermin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V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mass and temperature but was independent of pH.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approved that the BET of quartz influnced the amount of PVP adsorbed on quartz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PVP adsorbing on quartz was discussed.Key words: polyvinylpyrrolidone(PVP);quartz;adsor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