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解题的十一种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
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行程问题
3.典型数(Shu)学问题。
类型二:
相背而行问题的基本特征: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相
背而行。
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行驶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 类型三: 同向追及问题的基本特征:两个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 发作同向运动,后面的物体速度快,在一定时间内能追上前
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鸡兔问题
3.典(Dian)型数学问题。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鸡有3只,兔有5只。
解(Jie)决问题:
鸡有3只,兔有5只。
方法三:古人解“鸡兔同笼”的方法。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错误原因:
受工程问题中工作效率通常是用分数表示的干 扰,因而见到用分数表示的工作时间,往往就错误地
认为是工作效率。
错解分(Fen)析: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
2.解决(Jue)复杂的问题。
特征:复杂的问题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组 合而成的。 解题步骤:①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③列式计算。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从问题出发,逐步追溯到已知条件。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实际问题时,两种方法经常互相配合,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过关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二十三姓名
= 0.375:X= :60℅X: 5 = : =
:X=0.25:6 0.45:X= :20 1.25:0.25 = X:1.6 1.5:X = 3.6:4.8
X:48 = 3:1.2 :X = 1:0.25 = 12:5 =3.6: X
0.36×5- x = (x- 4.5) = 7 x- 25%x = 10X- X=
x- 0.8x = 16+6 20 x– 8.5= 1.5x- x -4= 21X+25%X=90
比例知识姓名
一、填空。
1.()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叫做比例。
2.在比例里,(),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36的因数有(),从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如2.5×32可以把32拆分成4×8
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b×c
(a-b)×c = a×c-b×c
五.其它性质
a-b-c = a-c-b可以变化顺序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知识点: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知识点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百分数的认识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2、百分数的读写:写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写“%”;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号,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
知识点二:合格率1、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2、小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
3、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4、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量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出米率:米的质量占稻谷质量的百分之几。
出米率=米的质量稻谷的质量出勤率: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及格率:及格人数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几。
及格率=及格人数考试人数知识点三:营养含量1、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2、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相同,都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百分之几。
4、在计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或小数,再计算。
知识点四:这月我当家(解决实际问题)1、百分数的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都要找准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可以根据等量关系式“单位‘1’×百分之几=已知量”列方程解答。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题型突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题型专项训练-应用题(解题策略+专项秀场)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题型专练第六单元百分数应用题专项训练解题策略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一、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二、分析法。
从题目的问题入手。
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的条件作为要解决的问题。
再找出解这一个(或两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的条件在题里都是已知的为止,这就是逆向分析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分析法。
三、假设法。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一些重要的定理,法则,公式等,常常是在“首先提出假设、猜想,然后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数学解题中,也离不开假设思路,尤其是在解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如能用“假设”的办法去思考,往往比其他思路简捷、方便。
我们把先提出假设、猜想,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解题思路,叫假设思路。
四、数形结合法。
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像的性质、特点来帮助作出正确的解答称为图解法。
图解法是解应用题常用方法之一。
五、转化法。
题时,如果用一般方法暂时解答不出来,就可以变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或改变思考的角度,或转化为另外一种问题。
这就是转化思路。
运用转化思路解题就叫转化法。
六、公式法。
这是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
【例1】(2021春•怀宁县期末)“五一”假期,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件上衣打六折后,比原价便宜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分析:打六折,就是按照原价的60%销售,据此解答即可。
小学数学六年级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一:直观化问题有些应用题可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化问题来解决它。
比如,一个篮子里有苹果、梨子和橙子,苹果比梨子多两倍,橙子比梨子少3个,篮子里一共有15个水果,那么各种水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化问题,用图表的形式来辅助解决。
解题方法二:列方程有些应用题可能无法直接看出关系,但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来建立关系。
比如,小明和小红一起骑自行车迎面而来,小明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小红的速度是8千米/小时,两人相距60千米,什么时候两人能够相遇?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题方法三:进行逆向思维有些应用题可能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
比如,小明现在拥有了100元,他想买一本书,但他还需要15元才能够买到,他打算用每天10元的零花钱来积攒足够的钱,问他需要多少天?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从目标价钱出发,逐步推算回去。
解题方法四:分情况讨论有些应用题可能包含多个条件,我们需要分开讨论不同情况。
比如,小明有100元,他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有两个档次,A档次每本50元,B档次每本80元,他至少要买一本A档次的书,同时还可以买一本B档次的书,问他最多能够买多少本书?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一种情况是只买A档次的书,另一种情况是同时买A档次和B档次的书。
解题方法五: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有些应用题可能可以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性质来解决。
比如,小明每天扔掉一半的花,第一天扔掉一朵,第二天扔掉两朵,第三天扔掉四朵,以此类推,问第五天共扔掉了多少朵花?我们可以通过等比数列的性质来解决。
解题方法六:利用图形的性质有些应用题可能可以利用图形的性质来解决。
比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比是3:4,面积是60平方单位,求三角形的周长和斜边的长。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
解题方法七:利用比例关系有些应用题可能可以利用比例关系来解决。
比如,小王爸爸做17天的工作可以挣700元,小王妈妈做25天的工作可以挣900元,小王爸爸和小王妈妈一起工作了多少天可以挣到500元?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比例关系,建立方程来解决。
小学数学奥数解题技巧-三到六年级 份数法
(三)以份数法解变倍应用题 已知两个数量原来的倍数关系和两个数量变 化后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量的应用题叫 做变倍应用题。 变倍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解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倍数的变化及相应 数量的变化,从而计算出“ 1”份(倍)数 是多少。
【例题】 大、小两辆卡车同时载货从甲站出发,大卡车载货的重 量是小卡车的3倍。两车行至乙站时,大卡车增加了1400千克货物,小 卡车增加了1300千克货物,这时,大卡车的载货量变成小卡车的2倍。 求两车出发时各载货物多少千克?
(九)以份数法解几何题
85
【例题】 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形每 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点拔】 在每个长方形中,长都是宽的3倍。换句话说,如果宽是1份,则长 为3份,每个长方形的周长一共可分为: 3×2+1×2=8(份) 因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所以每份的长是: 16÷8=2(厘米) 长方形的长,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是: 2×3=6(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 6×4=24(厘米)
根据45名男生未参加长跑比赛前“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 而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5份数,可以算出参加长跑前男生人数的份数:
5×2=10(份) 因为最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1份数,所以参加长跑的45名男生是: 10-1=9(份) 每1份的人数是:45÷9=5(人) 因为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5份数,所以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 5×5=25(人) 原有女生的人数是:25+15=40(人) 综合算式:45÷(5×2-1)×5+15
【点拔】 出发时,大卡车载货量是小卡车的3倍;到乙站时,小卡车增加了 1300千克货物,要保持大卡车的载货重量仍然是小卡车的3倍,大卡车 就应增加1300×3千克。 把小卡车增加1300千克货物后的重量看作1份数,大卡车增加 1300×3千克货物后的重量就是3份数。而大卡车增加了1400千克货物后 的载货量是2份数,这说明3份数与2份数之间相差(1300×3-1400)千 克,这是1份数,即小卡车增加1300千克货物后的载货量。 1300×3-1400=2500(千克) 出发时,小卡车的载货量是:2500-1300=1200(千克) 出发时,大卡车的载货量是:1200×3=3600(千克)
【公开课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11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2)
分谁? 怎么分?
100平方米(总数)
按3 :2分配(3+2是总份数)
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 把100平均分成5份 求的是什么? 求两个年级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6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5︰7,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总数? 60×2=120
总份数?
5+7
5
7
占总份数的几份? 5+7 5+7
结构特征:
已知: 1、总量 2、各部分量的比
求:各部分的量。
解决方法:把比转化成每一个数量占总数 量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
对应份数
即:总量× 总份数 =部分量
哪两个量? 两个量的关系?
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的质量配制成的。
药粉 : 3 水:100 药水 :103
这道减法算式是( 135-105 = 30 )。
135×2+27
=135×
2 9
=30
135×2+77
=135×
7 9
=105
想一想:两圆面积的比与圆半径的比
有什么联系? 3、 甲、乙两圆的面积之和是680平方厘米,甲、乙两
圆的半径比是 5 :3,甲的面积是(
)平
方厘米,乙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甲、乙两圆面积的比=甲圆半径2 : 乙圆半径2
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 3 : 2,共
养鸡多少只?
公鸡占总数的
3 5
母鸡占总数的 2 5
公鸡比母鸡多的只
数占总数的 1
5
公鸡 母鸡
口答应用题
• 六年级有3个班和五年级有2个班,共同 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 任务。平均每个年级的保洁区是多少平 方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专题训练11第十一讲 式与方程
第十一讲式与方程一、知识梳理1.列代数式2.解方程3.用方程解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调配问题)二、方法归纳1.列代数式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先列等式,然后将等式变形)2.解方程的方法:算式各部分关系法(倒推法)、天平原理法、移项法。
3.列方程的方法:找到等量关系,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三、课堂精讲(一)列代数式例1学校有男生x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少20人,女生有()人,女生比男生多()人。
【变式训练1】某水果店运进苹果m千克,比梨的4倍少n千克,运进梨多少千克?正确的是()A.m÷4-nB. (m-n)÷4C. (m+n)÷4D.m×4-n例2如图,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观察规律填下表:(1)填表(2)用99根火柴可以摆多少个三角形?【变式训练2】有一棵树苗,刚栽下去时,树高2.1米,一年后树高2.4米,二年后树高2.7米,三年后树高3米,按照这种规律,预测n年后树高()米。
【规律方法】代数式表达数量关系、表达规律。
(二)解方程 例34(1)275x x += (2)5×3.82-4x=9.5(3)7(x+1.3)=56 (4)(x-6)÷1.5=5(5)4x-24=2x+20 (6)一个数的60%是35的37,求这个数。
【变式训练3】(1)x-80%x=600 (2)74.950.82x ÷-= (3)223x x =-(4)8(x+9)=112 (5)8(x —2)=2(x+7) (6)463154x x --=(7)一个数的5倍减去15与0.8的积,差是6.8,求这个数。
(8)规定a #b=,a ba b+÷已知x #(5#1)=6,求x 的值。
【规律方法】解方程用算式中各部分关系法,移项法。
(三)用方程解应用题例41.四年级某班的同学去植树,他们分了一下小组。
如果增加一小组,正好每小组5人,如果减少一小组,正好每组7人。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同步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同步练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因数×因数 = 积除法:积÷⼀个因数 = 另⼀个因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较⼤⼩时):(1)、当除数⼤于1,商⼩于被除数;(2)、当除数⼩于1(不等于0),商⼤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
⼀个算式⾥,如果既有⼩括号,⼜有中括号,要先算⼩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1、解简单的“已知⼀个数⼏分之⼏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法⑴解⽅程①找出单位“1”可借助线段图,设未知量为X②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③列出⽅程⑵⽤算术法解①找出单位“1”②找出已知量和已知量占单位“1”的⼏分之⼏③列出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分之⼏=单位“1”的量2、稍复杂的“已知⼀个数的⼏分之⼏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题⑴已知量⽐单位“1”的量多⼏分之⼏①解⽅程②算术法即:已知量÷(1+⽐单位“1”多的⼏分之⼏)=单位“1”的量⑵已知量⽐单位“1”的量少⼏分之⼏①解⽅程②算术法即:已知量÷(1-⽐单位“1”少的⼏分之⼏)=单位“1”的量3、求⼀个数是另⼀个数的⼏分之⼏:⼀个数÷另⼀个数4、求⼀个数⽐另⼀个数多(少)⼏分之⼏: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或:①求多⼏分之⼏:⼤数÷⼩数– 1②求少⼏分之⼏: 1 - ⼩数÷⼤数三、⽐和⽐的应⽤;;(⼀)、⽐的意义;;1、⽐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
2、在两个数的⽐中,⽐号前⾯的数叫做⽐的前项,⽐号后⾯的数叫做⽐的后项。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值。
3、⽐可以表⽰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小学数学计算方法合集(14种方法+27条原则+37个顺口溜)直接打印版
14 种小学数学计算方法技巧1、20 以内进位加法表,让孩子更轻松掌握加法运算。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20 以内进位加减法被加数相同2、20 以内退位减法,让口算该去更简单。
20 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减数相同3、加法意义,竖式计算,方法巧妙,方便掌握。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例:435+697=4 3 5+ 6 9 71 1 3 24、减法的重要意义,提倡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例: 756-569=7 5 6- 5 6 91 8 75、两位数乘法,方法技巧需牢记!1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例: 15x24=1 5× 2 43 6 06、两位数除法,方法技巧需牢记!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掌握“四含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
(包括:同头。
高位少1)例:84÷24=3.57、混合运算,方法技巧需牢记!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 -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例: (13+24) ×35÷25=8、小数加减法,方法技巧需牢记!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例: 3.24+7.83=3.2 4+ 7.8 31 1.0 79、小数乘法,方法技巧需牢记!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0.4 5×2.51.1 2 510、分数乘除法,方法技巧需牢记!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
【题型突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题型专项训练-选择题(解题策略+专项秀场) 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题型专练第六单元百分数选择题专项训练解题策略选择题是各种考试当中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选择题可以加深我们对数学概念规律的认识,加强运算的准确度,提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一般来说,选择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比判断题更多,而且各种内容几乎都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所以选择题在练习或测验中出现得比较多,也比较灵活。
要迅速准确地解答选择题,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答案或结论唯一的计算与推理问题。
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
直接法就是指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相关的公式、法则、性质与定理等进行正确地计算或严密地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具体操作是根据题目的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把你得到的答案与供选择的几个答案对照,从中确定哪个是正确的。
二、举例法。
有些题目我们可以随意举出适当的例子,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称为举例法。
三、排除法。
通过推理、演算,逐一分析每个备选答案,把一些不合理、错误的答案一一排除,排除掉不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四、代入法。
把供选择的几个答案分别代入题目检验,找出符合题意的就是正确答案。
五、画图法。
可先根据题意,作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做法、形状、位置、性质,综合图像的特征,得出结论。
【例1】(2021秋•大东区校级期中)下面的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A.成活率B.发芽率C.增长率D.出勤率分析:本题要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去考虑,百分率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解:A.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植物数占栽种植物总数的百分之几,成活植物的数量与栽种总数相等,此时成活率是100%,但不可以超过100%。
B.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全部发芽时发芽种子数与种子总数相等,此时发芽率是100%,但不可以超过100%。
C.增长率是指增长数量的占原来的数量百分之几,如果增长的比原来的多,这个增长率就大于100%。
小学奥数第11讲 类比法解题
第十一讲类比法解题一、课程引入类比法是运用类比推理解答问题的一种方法。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有一部分属性相类似,从而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是富于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理论理论点1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有一部分属性相类似,从而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
理论点2类比推理是富于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1、从时针指向3点整开始,经过多少分钟,分针正好与时针重合?【答案】18/11分钟【解析】此题与追及问题相类似。
如果把钟面上1分钟的距离作为1格,则1小时分针走60格,时针走5格。
那么分针走1格,经过多少时间分针与时针重合,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多少时间分针追上时针的问题。
【例题2】【题干】A、B、C、D、E、F、G7个站,每两站间都是相隔600米。
问从A站到G站的路程是多少米?【答案】600×(7-1)=3600(米)【解析】不能简单回答从A站到G站的路程是600×7=4200(米)。
此题与在不是封闭的线路上要求两端都要植树的问题相类似,把7个站看成7棵树,根据段数比棵树少1的道理解答此题。
【例题3】【题干】王老师为学校购买音乐器材。
他带去的钱可以买10台手风琴或50把提琴,如果他买了6台手风琴后,把剩下的钱全部买提琴,可以买多少把提琴?【答案】20【解析】题中没有给出王老师带了多少钱,以及提琴和手风琴的单价等条件,怎么能算出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把提琴呢?可是仔细一想,便可发现此题与工程问题相似。
四、随堂练习【基础】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现由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做10天完成。
问甲做多少天?【答案】解:(1-1/12x10)÷(1/8-1/12)=4(天)【巩固】1.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答案】解:指向4点时,时针和分针实际相差角度为4×30-0=120度可以当做行程问题,分针每分走360÷12÷5=6度,时针每分走30÷60=0.5度速度差为6-0.5=5.5度,120÷5.5=240/11分钟,在经过240/11分重合【拔高】1.在实验一校五年制小学各年级都参加的书法比赛中,四年级与五年级共有18人获奖,在全校获奖中有16人不是四年级的,有14个人不是五年级的,那么该校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为多少人?【答案】解:(18+16+14)÷2=48÷2=24(人)五、分层作业【基础】1.从时针指向5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答案】解:时针指向5点时,与分针的夹角=5×30=150度,时针每分钟走1/2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150÷(6-1/2)=300/11分钟,在经过300/11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巩固】1.小晶每天下午6点回家吃晚饭,一天她妈妈从6点钟开始等,一直等到时针与分针第二次成直角时,小晶才回家,那么小晶是几点钟回家的?【答案】解:分针60分钟走完360°,每分钟走6°时针60分钟走完30°,每分钟走0.5°六点时,分针落后时针180°(此处以分针为时间单位)那么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180°÷(6°-0.5°)=360/11(分)这段时间成过一次直角第二次成直角所需时间=90°÷(6°-0.5°)=180/11(分)360/11+180/11=540/11=49又1/11(分)所以小晶是6点49又1/11分回家的【拔高】1.龟兔进行10000米赛跑,兔子的速度是龟的速度的5倍,当它们从起点一起出发后,龟不停地跑,兔子跑到某一地点开始睡觉,兔子醒来时,龟已经领先它5000米,兔子奋起直追,但龟到达终点时,兔子仍落后100米,那么兔子睡觉期间龟跑了多少米?【答案】解:兔子一共跑了:10000-100=9900米,在此期间,乌龟能跑:9900÷5=1980米,兔子睡觉的时候,乌龟跑了:10000-1980=8020米六、课程小结通过本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解决数学问题是灵活运用类比法,比如,遇到问题A和问题B有许多类似的属性,见到问题B时就会联想到问题A,于是可以用解决问题A的办法去解决问题B,或者用解决问题B的办法去解决问题A。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工程问题应用题”解题方法指导黄山市歙县新安学校方月志“工程问题”是人教义务版数学第十一册中应用题内容的难点,不论是基础或好或差的学生都会对此有些惧怕,因为这类应用题比较抽象,学生所遇不多。
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能够踏实从教,精心辅导,学生就会从中学到方法与技巧,笔者就从近几年的教学中得到了答案。
弄清“数量关系”是基础。
任何复杂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对于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必须弄清,例如“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一些变形数量关系——“合作工效其实就是几个单独做的工效之和、同一个个体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之间互为倒数关系”等,还要注意它们各个量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说求甲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是用甲的工作总量去除以对应的甲的工作时间……只有弄清以上这些基础知识才有正确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可能。
学会“拆拼组合”是关键。
并不是每一个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仅仅是简单的组合而已,我们要善于运用和分析题目的条件。
例如“一项工程甲乙合做需12天,如果甲独做3天,乙独做4天一共完成工程的,求甲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在这题中我们就必须把第二、第三两个条件组合成这一个条件“甲乙合做3天、乙独做1天共完成工程的”,一改条件后的应用题就简单了,这就是“独做并合做”。
如果把上一题改成这样的应用题——“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天,乙独做3天一共完成工程的,甲单独做需10天,求甲乙合做完成这项工程需多少天?”我们又要学会另一种组合方法——“合做拆独做”,即把第一、第二条件组合为另一条件:甲独做4天、乙独做7天共完成工程的。
如此更改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先求乙的工作总量而求出甲在4天中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合作工作时间=合做工作总量÷合作工作效率”的方法解决问题。
加强“技巧训练”是保障。
俗语不是说“熟能生巧”吗?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也不是提倡“题海战术”,我们要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供学生练习,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应化为若干简单问题来解答,因为每一步的解答都是依据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而已,在完成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合不就解决了复杂问题吗?因此,我们老师就做好选题,学生要做好解题,只有双向配合才能实现目的。
小学六年级奥数 第十一章 工程问题
第十一章工程问题知识要点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类分数应用题。
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工作总量不再是具体的数量,经常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分率来表示。
解答此类问题,主要利用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典例巧解例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天完成,乙单独做需9天完成。
如果甲先单独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单独做,共用10天完成。
甲做了几天?点拨这类工程应用题,我们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除了方程方法外,还可以用假设法解答此题。
解法一设甲做了x天,那么乙做了(10-x)天。
1 12x+19×(10—x)=1 112x+109-19x=1136x=19x=4答:甲做了4天。
解法二假设这10天全部是乙做的,由于乙比甲做得快,则应超过工作总量“1”。
超过的工作量是怎样造成的呢?这是因为把这10天全都看成是乙做的。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比甲每天的工作效率多19-112=136,多少天才做了超过的工作量呢?列式为:(19×10-1)÷(19=112)=19÷136=4(天)答:甲做了4天。
例2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24天可以完成。
现在由甲先做16天,然后乙再做12天,还剩下这批零件的40%没有完成。
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加工4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点拨甲、乙合作的效率和为124,甲先做16天,然后乙再做12天,可理解为甲、乙合作12天后,甲再单独做16-12=4(天),这样甲4天完成的工作量为1-40%-124×12=110,于是,可以求出甲的工作效率为110÷4=140,乙的工作效率为124-140=160,从而求出4个零件占这批零件总数的140-160=1120。
问题易解。
解甲的工作效率:(1-40%-124×12)÷(16-12)=110÷4=1 40这批零件总数:4÷[140-(124-140)]=4÷1 120=48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480个。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11-16
第十一周假设法解题(二)专题简析:已知甲是乙的几分之几,又知甲与乙各改变一定的数量后两者之间新的倍数关系,要求甲、乙两个数是多少,这样的应用题称为变倍问题。
应用题中的变倍问题,有两数同增、两数同减、一增一减等各种情况。
虽然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但解答时的关键仍是确定哪个量为单位“1”,然后通过假设,找出变化前后的相差数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从而求出单位“1”的量,其他要求的量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1 两根铁丝,第一根长度是第二根的3倍,两根各用去6米,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5倍,第二根原来有多少米?【思路导航】假设第一根用去6×3=18米,那么第一根剩下的长度仍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而事实上第一根比假设的少用去(6×3-6)=12米,也就多剩下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5-3)=2倍。
(6×3-3)÷(5-3)+6=12(米)答:第二根原来有12米。
练习11.丁晓原有书的本数是王阳的5倍,若两人同时各借出5本给其他同学,则丁晓书的本数是王阳的10倍,两人原来各有书多少本?2.在植树劳动中,光明中学植树的棵数是光明小学的3倍,如果中学增加450棵,小学增加400棵,则中学是小学的2倍。
求中、小学原来各植树多少棵?3.两堆煤,第一堆是第二堆的2倍,第一堆用去8吨,第二堆用去11吨,第一堆剩下的重量是第二堆的4倍。
求第二堆煤原来是多少吨?例题2 王明平时积蓄下来的零花钱比陈刚的3倍多6.40元,若两个人各买了一本4.40元的故事书后,王明的钱就是陈刚的8倍,陈刚原来有零花钱多少元?【思路导航】假设仍然保持王明的钱比陈刚的3倍多6.40元,则王明要相应地花去4.40×3 =13.20元,但王明只花去了4.40元,比13.20元少13.20-4.40=8.80元,那么王明买书后的钱比陈刚买书后的钱的3倍多6.40+8.80=15.20元,而题中已告诉:买书后王明的钱是陈刚的8倍,所以,15.20元就对应着陈刚花钱后剩下钱的8-3=5倍。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解决问题(一)
易错提醒 (tí xǐng)
36×2=24(吨)
3
答:运来黄沙24吨。
36÷ 2=54(吨)
3
答:运来黄沙54吨。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六一班有男生32人,占全班总 人数的 4 。六一班共有学生多少 人? 7
找出单位(dānwèi)“1”,列等量关系式。
5
水对人体很 重要 (zhòngyào), 一定要多喝水哟!
第六页,共30页。
探索(tàn suǒ)新知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
分 儿约 童占体体 内重 的水(tǐz分2h3 ò约ng占)的体4重,而
(tǐzhòng)的 。
5
我体内有28kg的水 分,可是我的体重才 是爸爸的 7 。
15
第七页,共30页。
人教版
六年级 数学(shùxué) 上册
第一页,共30页。
第3单元(dānyuán) 分数除 法
5 解决问题(一)
第二页,共30页。
学习 (xuéxí)
目标
1.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 问题。
2.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 深(jiāshēn)对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的3.培理养解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 良好习惯。
65÷1 =325(只)
5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一n张g) 桌子比一把椅子贵30元,这个 (椅zh子è g和e)桌数子目各正多好少相钱当?于椅子价钱13的 。
椅子:30÷ 1 =90(元)
3
桌子:90+30=12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解题的十一种方法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
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zui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zui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zui高位和小数部分的zui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
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
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
小于30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 方程法zui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
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
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
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zui方便. 9、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10、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
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
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
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