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答案全

第四章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边际效用: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3、总效用:是指某一消费者在特定期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
4、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或居民户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合理安排各种消费行为,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6、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了保持相同的满足水平,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能替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7、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与劳务最大数量的组合。
8、价格效应:序数效用论认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就是价格效应。
价格效应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构成的。
9、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的变化。
10、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使得消费者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购买量,以替代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的购买量。
11、恩格尔定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会不断下降。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什么?边际效用MU=△TU/△Q。
其中,△Q表示商品增量,△TU表示总效用的增量.在△Q=1时,边际效用就等于相邻两个单位总效用之差.如果商品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当商品消费增加一个微量dq,总效用也会增加一个微量dTU,则MU=dTU/dQ.因此,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导数.边际效用递减。
从总效用曲线上可以看出,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斜率就是边际效用,随着总效用的不断增加而减少。
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三、用有关经济学原理分析“价值悖论”.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著名的“价值悖论”——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很高(如钻石)。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习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规模报酬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fL,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D)A、开始于AP的最大值,终止于TP的最大值B、开始于AP与MP相交处,终止于MP等于零C、是MP递减的一个阶段D、以上都对3、当MP L AP L时,我们是处于(A)A、对于L的Ⅰ阶段B、对K的Ⅲ阶段C、对于L的Ⅱ阶段D、以上都不是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A、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总产量达到最大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A、递减B、为负C、为零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MPL/r L=MPK/r KB.MRTS LK=r L/r KC.P MPr K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D)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D)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1、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C)。
A AP L是递增的;B AP L为零;C MP L为零;D MP L为负。
2、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C)。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3、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4、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5、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B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D)。
A 增加10% ;B 减少10%;C 增加大于10%;D 增加小于10%。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 时间长短;B 可否调整产量;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8、凸向原点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经济含义是(B)A.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成本开支B.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开支C.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各种投入组合D.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多种成本结构9、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C)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1、当生产函数Q = f(L,K)的AP为正且递减时,MP可以是:(D)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习 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 f L =,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A 、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 的最大值B 、开始于AP 与MP 相交处,终止于MP 等于零C 、是MP 递减的一个阶段D 、以上都对3、当L L MP AP >时,我们是处于( A )A 、对于L 的Ⅰ阶段B 、对K 的Ⅲ阶段C 、对于L 的Ⅱ阶段D 、以上都不是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A 、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 、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 、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 总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 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A 、递减B 、为负C 、为零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 /r L =MPK /r KB.MRTS LK =r L /r KC.K P MP ⋅=r 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D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 )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D )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题1.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a.偏好b.欲望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a.边际的原因b.生理或心理的原因3.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a.消费者的嗜好b.欲望4.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a.Px·Qy+Py·Qx=MMUy/Px=MUx/Py=MUmb.Px·Qx+Py·Qy=MMUx/Px=MUy/Py=MUm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a.收入b.效用6.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a.右下方b.右上方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a.越大越小b.越小越大8.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这是由()递减决定的。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效用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
a.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b.消费者的总效用既定10.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a.M=Px·Qx+PY·QYb.MUx/Px=MUy/Py=MUm11.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
a.右上方左下方b.左下方右上方12.假设有三种不同的物品组合,如果消费者对B的偏好大于C,同时对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对A的偏好也大于C,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性。
a.完备b.传递13.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第四章1.企业面临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解答:企业面临的需求是对市场上某个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是“企业产品面临的需求”,或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有时也简称为“企业的需求”。
市场需求指的是对某个市场上全部产品的需求。
通常,企业面临的需求只是市场需求的一个部分。
但在垄断的特殊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需求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行为,企业面临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消费者行为,常常还要取决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行为。
2.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有哪些?解答: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买卖双方的数量。
二是商品的性质。
三是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四是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市场类型。
一般来讲,如果在一个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人数很多,买卖的商品完全相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进出该市场又不存在任何的障碍,那么,这就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反之,如果在这个市场上,由于存在着对进出的限制,只有一个卖主或者买主,那就是“垄断市场”。
如果卖主和买主都很多,且对进出的限制很少,但买卖的产品却略有差异,则这个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最后,如果卖主或者买主不止一个,但也不是很多,而是只有少数几个,就构成一个“寡头市场”。
3.为什么说完全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价格?解答:完全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之所以不会影响市场价格,是由完全竞争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它的如下两个特点决定的:一是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微不足道,二是完全竞争企业的产品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产品毫无区别。
这两个特点意味着,对完全竞争企业来说,市场价格是一个既定的“参数”,不会因为完全竞争企业的行为而改变,即在现行的市场价格水平上,完全竞争企业可以多生产一点,也可以少生产一点,市场价格不会因此而下降或上升。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课后测验

一、填空题1、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正确答案是:偏好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3、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的嗜好4、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正确答案是:Px·Qx+Py·Qy=M MUx/Px=MUy/Py=MUm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正确答案是:效用6、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正确答案是:右下方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正确答案是:越大越小8、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这是由递减决定的。
正确答案是:边际替代率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10、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正确答案是:M=Px·Qx+PY·QY11、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
正确答案是:右上方左下方12、假设有三种不同的物品组合,如果消费者对B的偏好大于C,同时对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对A的偏好也大于C,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性。
正确答案是:传递13、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均衡14、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剩余15、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在于递减。
正确答案是:边际效用16、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 成本理论【重难点提示】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内容精要】一、成本、利润概念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
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
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1、基本概念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 形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第四章答案-生产函数

第四章 生产函数1.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1) 在表中填空。
(2) 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2)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
是从第5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此时,平均产量开始大于边际产量。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 ,k )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线TP ,边际产量线MP 和平均产量线AP 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本身的最大值以后,再呈下降趋势。
参考第4题图。
(2) 首先,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① MP=TP ′(L, K),TP= ∫MP 。
②MP 等于TP 对应点的斜率,边际产量线是总产量线上各点的斜率值曲线。
斜率值最大的一点,即边际产量线拐点。
③MP =0时, TP 最大;边际产量线与横轴相交。
MP >0 时, TP 递增; MP <0 时, TP 递减。
其次,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关系。
21()()()TP TP L TP AP L MP AP L L L '-''===-①若MP >AP ,则AP 递增;平均产量上升的部分,边际产量一定高于平均产量;②若MP <AP ,则AP 递减;平均产量线下降的部分,边际产量线一定低于平均产量线。
③若MP =AP ,则AP 最大。
MP 交AP 的最高点。
最后,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①AP=TP/L②原点与TP 上一点的连线的斜率值等于该点的AP 。
③从原点出发与TP 相切的射线,切点对应AP 最大。
3.已知生产函数Q =f(L ,K)=2KL-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 =10,求:(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TP L 、劳动平均产量AP L 和劳动边际产量MP L 各自达到极大值时的厂商劳动的投入量。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公式为:TP=f (L,K)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公式为:AP=TP/Q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公式为:MP=△TP/△Q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公式为:MC=△TC/△Q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公式为:TR=P×Q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AR=TR/Q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公式为:MR=△TR/△Q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
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
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
即STC=STFC+STVC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
SAC= SAVC +SAFC。
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选择一项:A. 产品无差别B.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C. 产品有差别D. 以上说法都对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无差别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D. 停止生产且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继续生产但亏损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D. 停止生产且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停止生产且亏损D.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停止生产且亏损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A. P =MC = ACB. P = MCC. P =MR=MCD. P=MR=A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P =MC = AC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选择一项:A.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B. SMC≥AVC最低点的那部分SMC曲线C. 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SMC≥AVC最低点的那部分SMC曲线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选择一项:A. 寡头垄断B. 垄断竞争C. 完全垄断D. 完全竞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完全垄断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选择一项:A. 垂直的B. 水平的C. 向右上方倾斜的D. 向右下方倾斜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题目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选择一项:A. 社会福利最大化B. 消费者均衡C. 利润最大化D. 随心所欲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利润最大化题目1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市场结构类型是()选择一项:A. 完全垄断B. 完全竞争C. 寡头垄断D. 垄断竞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完全竞争题目1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一项:A. 产品是否有差别B. 厂商数目的多少C. 进入市场是否有障碍D. 市场信息是否畅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是否有差别题目1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二者没有关系B. 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 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D. 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题目1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长期均衡时,厂商获得的()选择一项:A. 利润多少不确定B. 超额利润为零C. 正常利润为零D. 超额利润大于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超额利润为零题目1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选择一项:A. 边际收益B. 边际成本C. 市场价格D. 平均成本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市场价格题目1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B. 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C. 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D. 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题目1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选择一项:A. 二家B. 三家C. 无数家D. 一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家题目1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选择一项:A. 完全垄断市场B. 完全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垄断竞争市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垄断竞争市场题目1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选择一项:A. 与横轴平行的线B. 与横轴垂直的线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平行的线题目1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选择一项:A. 超额利润B. 贡献利润C. 亏损D. 正常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超额利润题目2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选择一项:A. 停止营业点B. 获取超额利润点C. 收支相抵点D. 亏损点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收支相抵点题目2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A. MR = SACB. AR=MCC. MR = SMCD. MR = ST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MR = SMC题目2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选择一项:A. 正常利润B. 亏损C. 超额利润D. 贡献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正常利润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选择一项:A. 水稻B. 卷烟C. 飞机D. 汽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水稻题目2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一项:A. 10B. 5C. 3D. 15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0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2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边际收益曲线B. 总收益曲线C. 价格曲线D. 需求曲线E. 边际成本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价格曲线, 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题目2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B.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C. 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D.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E.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题目2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P=SAFCB. P<SAVCC. P > SAVCD. P<SAFCE. P = SAV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P > SAVC, P = SAVC题目2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垄断市场E. 营销市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题目2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选择一项或多项:A. MR=AR=MC=ACB. MR=LMC=SMCC. SMC=SMR=SAC=SARD. MR=LMC=SMC=LAC=SACE. P=LMC=LAC=SMC=SA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MR=AR=MC=AC, MR=LMC=SMC=LAC=SAC,P=LMC=LAC=SMC=SAC题目3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情况()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成本先上升而后下降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B. 成本递减的长期供给曲线C. 以上说法都TD. 成本递增的长期供给曲线E.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的长期供给曲线题目3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AR = SMCB. MR = SMCC. P = SMCD. AR=ACE. TR=T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MR = SMC, P = SMC, AR = SMC 题目3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选择一项或多项:A. 永远获得超额利润B. 永远处于亏损状态C. 有可能获得正常利润D. 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E. 也有可能发生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可能获得正常利润, 也有可能发生亏损, 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题目3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歧视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三级价格歧视B. 一级价格歧视C. 四级价格歧视D. 二级价格歧视E. 五级价格歧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题目3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C.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D.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题题目3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大于西瓜,那么,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还是小于西瓜,为什么?答: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消费者的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这种排序表示了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又大于西瓜。
所以,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津贴额的货币津贴,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答:(1)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2)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感觉。
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的效用小于货币津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货币津贴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支配,心理满足程度高。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这种现象。
(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连续消费十几根冰棍,反复的冰爽刺激,使消费者在心理或生理的满足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低,甚至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价格为10元1千克,橘子价格为20元,1千克的苹果与橘子的边际效用如图(图略)。
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橘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法一:组合方式MU某/P某与MUy/Py总效用Q某=10Qy=010/10≠0/20550Q 某=8Qy=130/10≠200/20720Q某=6Qy=250/10≠170/20820Q某=4Qy=370/10≠140/20850Q某=2Qy=490/10≠110/20810Q某=0Qy=50/10≠80/20700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当Q某=4,Qy=3时才能满足MU某/P某=MUy/Py的条件,这种组合带来总效用最大,,为850个单位。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习 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 f L =,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A 、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 的最大值B 、开始于AP 与MP 相交处,终止于MP 等于零C 、是MP 递减的一个阶段D 、以上都对3、当L L MP AP >时,我们是处于( A )A 、对于L 的Ⅰ阶段B 、对K 的Ⅲ阶段C 、对于L 的Ⅱ阶段D 、以上都不是 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A 、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 、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 、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A 、递减B 、为负C 、为零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 /r L =MPK /r K B.MRTS LK =r L /r K C.K P MP ⋅=r 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 D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 )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 D )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B;6.C;7.B;8.A;9.A;10.B;11.A;12.A;13.A;14.B;15.A;16.A;17.C; 18.B; 19.C;20.D; 21.C;22.C;23.C; 24.C;25.B;26.A;27.A;二、多项选择题1.BD2.BCDE3.CD4.CE5.ADE6.AE7.ACE8.BE三、判断题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对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错 24.错 25.对 26.对 27.错 28.对四、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下降的规律。
3、消费者剩余 : 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4、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物品消费量的平面坐标内的一条曲线。
该线上每一点(表示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能为所给定的消费者带来完全等同的效用满足程度。
5、边际替代率: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6、预算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7、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8、替代效应: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
9、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人变动,进而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10、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
五、简答题1.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则该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渐减少。
2.等产量线:也叫等生产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轨迹。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4.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5.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6.扩展线:是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将采用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7.规模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上升。
8.外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引起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上升。
9.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特定资源而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会计成本:是指需要现实的货币支付,会在厂商的会计账目上记录和反映出来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付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支付给各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而形成的成本。
隐性成本:是指应该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进行货币支付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10.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自有生产资源应该获得的正常报酬。
经济利润:是厂商销售收益扣减经济成本的余额。
11.短期总成本: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全部成本。
短期内它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构成。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关键概念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者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的预算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二、单项选择1.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B 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 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 产量中能归功于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2.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首先发生:A 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 总产量下降 D B和C3. 生产函数表示:A 一定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 以上都对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 存在技术进步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具有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 D 只有不变生产要素5.等成本线往外移动表明: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 C 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 以上都对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 只连续投入一种生产要素 B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以上都对7.当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时,他:A 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B 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 C 无法确定 D 经济利润为零8.一个企业发现,在现在所用的生产技术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大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该企业可以: A 只要愿意增加总成本就可以增加产量B 只要资本价格下降,在同样的总成本时可以增加生产 C 如果减少劳动并增加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 D 如果增加劳动并减少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9.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10.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做:A 不变投入 B 可变投入 C 减少的收益 D 增加的收益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12.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A 无差异曲线B 消费可能线C 收入消费曲线D 生产扩展路线13.在某一生产活动中,投入X与Y时的产量为Q,投入2X和2Y时产出为3Q,这表明() A规模收益递增B可变投入边际收益递增C规模收益递减D规模收益不变14.若企业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出相同产出,则MRTSLK 是() A 1/2 B 2 C 1 D 415..若厂商总成本为24美元,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为()A 4美元和3美元B 3美元和4美元C 8美元和6美元D 6美元和8美元16.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A 24美元B 48美元C 12美元D 36美元17.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 )A 3单位X 和4单位YB 4单位X 和3单位YC 8单位X 和6单位YD 6单位X 和8单位Y18.等成本线从AB 移到CD ,表明总成本从24增至( ) A 32美元 B 36美元 C48美元 D 60美元19.如果有效的使用32美元,则产量( )A 小于200个单位B 大于300个单位C 小于3 00个单位,大于200个单位D 300个单位参考答案:1-5 CAABB 6-10 BCDCB 11-15 ADABB 16-19 ABBC三、简答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前提是什么?内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将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要素当中时,这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先递增,但随着这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最终使得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递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高出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等等,劳动的边际产 出和平均产出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技术进步不能取消收益递减规律,但能抵消 该规律产生的负面效应。
3.答:
成本(Costs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以货币支出来 衡量的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 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 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 比例所1需要的数量,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随 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 佳比例,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例如,只有当劳动者人数增 加到一定量时,才能在生产中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所 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趋势。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超过最佳配合比例 后,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劳动者人数过多会导 致人浮于事,偷懒怠工,增加监督和管理人员等,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生产率 递减。
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8.为什么MR二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题
1.对某一小麦农场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生产函数:
Q=KA
0."1L
0."
1E0."每一时期的产量;K为常数;A为土地的投入量;L为劳动的 投入量;E为设备的投入量;S为肥料和化学药品的投入量;R为其他资源的投 入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参考答案以下是《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的参考答案:1. 请简述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边际效用是指每多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个体消费决策和资源配置问题。
它可以帮助人们判断何时停止消费以获得最大满足度,同时也指导着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什么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如何影响企业的决策?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对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当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会增加生产量;当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会减少生产量。
边际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和定价策略。
3. 请解释机会成本的概念,并提供一个例子说明。
机会成本是指为追求某个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例如,假设一位学生在花费500元购买一本教科书的同时,也有机会使用这500元去参加某项有趣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机会成本就是无法参加有趣活动所带来的享乐和体验的价值。
4. 解释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和向左移动的原因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成本的下降、技术进步、增加的产能等。
这意味着供应量增加,价格不变时,市场出清量将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市场均衡点向右移动。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成本的上升、资源的减少等。
这意味着供应量减少,价格不变时,市场出清量将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升,市场均衡点向左移动。
5. 请解释需求弹性的概念,并提供一个弹性大于1和弹性小于1的例子。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需求被认为是弹性的。
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10%,汽车销量下降了20%。
这表明汽车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
当需求弹性小于1时,需求被认为是非弹性的。
例如,当盐的价格上涨10%,需求几乎不受影响。
这显示出盐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太敏感。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作业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且从第 5 单位开始。
从表中可看出,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 4 单位增加到第 5 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 下降为 12。
2、短期生产函数()K L fQ,=的TPL 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均呈倒U型。
如图2-1的上半部分,TPL曲线从原点出发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b后单调下降。
TPL曲线的拐点a在其极大值点与原点之间。
TPL曲线在原点与拐点之间凸向下;在拐点以右凸向上。
如图2-2所示,A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以横轴为其渐进线。
如图2-1的下半部分,M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经过横轴而将至第四象限。
Q bcaTPLO LQOLMP L图2-1APLQTPLAPLOLMP O L 图2-2 图2-3MPL 与 TPL之间的主要关系是:,0,0<↓⇔=⇔>↑⇔LLLLLLMPTPMPTPMPTP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1),在TPL 递增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上方;在TPL 取极大值处,MPL恰好经过横轴;在TPL递减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下方。
M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L L AP ,AP ,<↓⇔=⇔>↑⇔L L L L L L L MP AP MP AP AP MP AP 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2),在AP L 递增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上方;在AP L 取极大值处,MP L 恰好经过AP L ;在AP L 递减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下方。
T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TP L 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为相应横坐标处的AP L (图2-3).3. (1)因为生产函数225.05.02),(K L KL K L f Q --==,且 K=10, 则劳动的总产量为505.020),(2--===L L K L f Q 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 TP L /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dTP L /dL=20-L (2)①总产量的最大值令MP L =20-L=0,解得劳动的总产量TP L 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投入量L=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一、思考题1.试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2.谈谈你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
3.请解释经济学家关于成本、利润的概念为什么与会计学上的有关概念不同?4.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为什么?5.为什么长期和短期的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6.什么是规模经济?如何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8.为什么MR=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基本原则?二、计算题1.对某一小麦农场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生产函数:Q=KA0.1L0.1E0.1S0.7R0.1,式中,Q为每一时期的产量;K为常数;A为土地的投入量;L为劳动的投入量;E为设备的投入量;S为肥料和化学药品的投入量;R为其他资源的投入量。
(a)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递减还是不变?为什么?(b)当所有的投入量增加100%时,产量增加为多少?2.某公司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C=190+53Q,式中,C为总成本,Q为总产量;二者均以万计。
(a)该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b)如果该公司生产了100,000单位产品,它的平均可变成本是多少?(c)其所生产的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多少?(d)其平均固定成本是多少?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求论的使用奠定基础。
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者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
生产者行为理论使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也类似,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二者的切点即为生产者均衡点。
2.答:所谓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收益递减,既可以指边际产量递减,也可以指平均产量递减,有时还指总产量递减,后者又称为绝对的收益递减。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
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比例所需要的数量,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佳比例,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例如,只有当劳动者人数增加到一定量时,才能在生产中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趋势。
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超过最佳配合比例后,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劳动者人数过多会导致人浮于事,偷懒怠工,增加监督和管理人员等,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生产率递减。
收益递减作为一个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其前提条件的。
忽视了这一前提,就会得出悲观的结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预言,随着人口的膨胀,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最终导致劳动和土地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下降,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
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
马尔萨斯的错误在于忽视了技术的进步。
事实上,在马尔萨斯之后,许多国家在食物生产上的技术进步发展神速,这些进步包括:高出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等等,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技术进步不能取消收益递减规律,但能抵消该规律产生的负面效应。
3.答:成本(Costs)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以货币支出来衡量的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在研究成本函数时,必须指出,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西方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
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
经济学上生产成本的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直接各项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
4.答: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高价值。
机会成本虽然有些抽象,但却是经济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机会成本又叫选择成本,它是人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而它可以被推广到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中去。
比如,如果你必须在A、B之间作出选择(A、B可以是两种活动,也可以是两种可供选择的任何东西),你既可以选择A,当然也可以选择B;但是结果你选择了A,而没有选择B,对你来说,选择A的机会成本是你放弃掉的B。
为什么经济学要从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这是因为,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代价而不是会计学的意义上来考察成本的概念的。
当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入产品A的生产中时,生产产品A的代价不仅包括这一定量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而且必须包括没有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产品B可能获得的收益。
如果用一定量经济资源所生产A获得的利益抵不上生产B获得的收益,资源就要从A转移到B。
因此,从资源配置和占用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
5.答:短期的AC、A VC和MC都是先降后升,呈现字母“U”形,这是因为这几条曲线先受边际收益递增,而后又受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正因为如此,MC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并由此决定了A VC和AC曲线的形状。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如同字母“U”,它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基本相同,都是先下降然后上升。
但是,形成U型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原因与U型的短期平均成本的原因并不一样。
我们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U型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但不能用它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同样形状。
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它只能说明短期成本的情况,而不适用于长期。
西方经济学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上一节已经说明,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
当生产规模较小时,厂商增加要素,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有规模经济,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
但是,规模经济的效益并非是无限的,当企业超过了一定规模时,规模不经济就会发生作用,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6.答: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
生产规模扩大后,厂商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和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可以相对地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比重和生产、购销的一般性费用的支出等等,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量增长曲线陡峭地向左上方倾斜。
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使长期平均成本降低,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避免由规模不经济遭受的损失。
7.答: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对19世纪资本主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古典式企业制度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伴随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企业主企业”到两权分离的“经理控制型”企业的演化。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大公司的控制权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的现象,称之为“经理革命”。
在“经理革命”的背景下,对现代公司制企业目标模式的分析,导致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企图推翻古典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的假说。
例如,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了“销售额最大化”假说,马瑞斯提出了“增长最大化”假说,威廉姆森提出了经理效用模型,都对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这些假说和模型被称之为“经理型厂商理论”,其共同点是强调经理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而有可能背离最大利润原则。
经理型厂商理论将经理效用函数纳入企业的目标函数中,用多目标取代利润最大化这单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股东与经理之间的矛盾,可以解释用简单的利润最大化假说解释不了的企业行为。
但另一方面,如果过分估计经理在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或者过分低估了利润在企业目标函数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
无论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如何分离,只要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经理只不过是资本家所雇用的高级劳动者。
他必须为资本家赚得令其满意的利润。
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因为资本家可以用两种方法控制经理:用手投票(在董事会举手表决)和用脚投票(指股东因不满意企业经营而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该企业的股票)。
而这个社会之所以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因为决定生产和分配决策权的主要权力基础,既不是劳动者,也不是企业家才能,而是资本。
而只要是资本说了算,用利润目标分析企业的行为就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现实基础。
不过,还应当指出,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说是建立在“完全理性”假设基础上的。
这种假设在标准的教科书中虽然有助于用优美的数学公式和曲线分析企业的“最优”行为,但它是极其不现实的假设。
因为利润最大化意味着在一系列可供选择方案中唯一最佳的方案。
只有假定厂商掌握的信息是无限制的和无代价的,他的计算能力和能够支配的时间也是无限制的,厂商在任何时间内都能逐一比较他面前所有可供选择的行动,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假说遭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等人的批评。
西蒙用“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原则来代替传统的“完全理性”和“最大化”原则。
他认为,厂商是在时间有限、信息有限和计算能力有限即“有限理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因此只能考察一小部分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差别在于,前者寻找最佳的方案,后者寻求符合要求的满意方案。
8.答: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厂商要减少产量;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将不改变产量水平,因为这时的产量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边际收益是每变动一个单位产量而使总收益变动的数量,边际成本是每变动一个单位产量而使总成本变动的数量,如果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生产这一单位产量则必然使利润总额提高;反之,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增加这一单位产品的生产必然使利润总额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