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速度场建立方法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1 引言地震资料连片拼接处理技术对需要连片的地震数据有较多的要求。
当地震数据的前提条件能较好满足连片要求时,便能得到满意的拼接效果。
在以往地震资料采集时,由于受地质勘探目标、经济能力、勘探技术、勘探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相邻区块间地震数据往往不能满足连片拼接前提条件,势必给后来的拼接处理造成困难。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拉美数据处理中心(ADP)的处理人员,通过大量试验、分析、攻关,在综合软件环境下形成并采用了一套系统的连片拼接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三个不同大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连片拼接处理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拼接效果。
本文对这些实际连片拼接处理中取得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2 三维连片处理技术由于不同区块的地震数据采集年度不同、所采用的仪器、观测系统、施工参数(如采集仪器、震源类型、药量、井深、激发组合和接受组合等)和采集时的地表不同,导致不同区块的地震数据在观测系统和覆盖次数、面元大小、方位角、频率、相位和极性、各区块间的时差、原始数据品质、相邻区块间的重叠段长短以及重叠段的信噪比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消除这些差异,一般连片拼接处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在各个单区块内,分别根据各区块地震数据特征,针对性地定义网格,进行最小相位化、叠前去噪、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处理。
利用单块内原始面元网格的优势,在合理统一处理参数的前提下,采用系列地表一致性处理,依次消除因地表因素造成的振幅不均衡、子波不一致、区域性的剩余静校正时差的影响,提高单区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区块间的匹配整合奠定基础。
其次进行匹配滤波和地震数据整合。
通过在不同区块拼接处的水平叠加剖面上求取匹配滤波算子,将所得滤波因子应用于叠前地震数据,经过此项处理后,不同区块拼接处的叠前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和相位都能得到较好的匹配,深浅层的反射波数据都能达到无缝拼接。
变速三维地震速度场的构建与应用

但在不 同的层段, 主要圈闭类型不同, 例如 : 阿尔善
组圈闭主要控制因素 为构造因素; 腾一下、 腾一上
及腾二段圈 闭主要控 制因素为岩性 因素 , 造次 构
之。由此可见精确构造成图的重要性 , 特别是阿尔
善组 。
2 地震层位 的精 细解 释
2 1 地 质层 位 的精确 标定 .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断裂极其发育, 构造复杂 。
响, 直接影响构造图的精度 , 影响井位 的部署 。提
取、 分析 、 利用好速度资料, 是地震解释的重要组成 部份 。常用的方便快捷的构造成图方法是 : 用井资 料( 声波 ,s ) v P 进行时深转换。但该方法在速度横 向变 化较 大地 区达 不到精 度要 求 , 常在 实 际工 区 通
关键 词 :3 D地震 变速 场 ;时深 转换 ;构 造成 图;叠前 时间偏 移 ;二连 盆地
中图分类 号 :P6 14 3 .
文献标 识码 :A
西, 依次发育东部陡坡带、 中部洼槽和西部缓坡带。
0 前 言
地震速度对地震勘探 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影
缓坡带中部 , 自阿尔善末期开始发育并持续隆升 是 的鼻状隆起 。经研究认为, 隆起对南 、 该 北两翼的 构造和沉积 , 具有重要 的分异作用 。洼陷 的沉积, 具有近物源 、 多物源、 相带窄 、 相变快等特点。凹陷
中 , 的数 量有 限 或井 分 布 不 均 匀 , 波 曲线 长度 井 声
在工 区有七 口井的声波资料 , 分布极其不均 ,D区 3
面积 约 1 0k 3 m 。
有限等, 都会造成速度场求取不准确 。对于地震解 释中的速度问题 , 前人 已经做了很 多工作和探索 ,
油田开发阶段三维高精度速度场研究

地震 资料 处理 中获得 的偏 移速 度场 与叠加 速度 场非 常类 似 。当地层 为 平 行或 亚 平 行 时 , 偏 移 速度 近 其
似 于平 均 速度【 , 1 可用 于时深 转换 , 可从 中提 取井 ] 也 震对 比所需 的速 度 曲线 , 横 向及 纵 向分 辨率 均 较 但 低 。为 了提 高三 维速度 场 的精度 , 笔者 在 已有声 波 、
滕 彩 虹 沈 章 洪 张 鹏
( 中海 石 油 ( 国 ) 限公 司 天津 分 公 司 ) 中 有
摘 要 根据 叠加 速度 、 均速度 和层 速度 之 间的 关 系, 声波 测 井 、 P数 据 以及 井震 对 比标 定 平 用 VS
后 的 井 点 时 深 关 系 , 别 对 三 维 地 震 偏 移 速 度 场 进 行 校 正 , 立 了适 用 于 油 藏 开 发 阶段 随 钻 研 究 的 分 建
度 和声 波 时差 。
1 三 维 高 精 度 速 度 场 的建 立
油 田开 发 阶 段 随 钻 研 究 对 三 维 速 度 场 精 度 的 要
求 得 平均 速 度 后 , 在偏 移 速 度体 中提 取 与井 点
坐标 集合 对应 的偏 移速 度数 据 , 用式 ( ) 取偏 移 利 3求
维普资讯
第 1 8卷 第 3期 20 0 6年 6月
中 国海 上 油 气
CH I A FFSH OR E I AN D N O O L GA S
Vo1 1 NO. .8 3
J n 06 u .2 0
油 田开 发 阶段 三 维 高精 度 速 度 场 研 究
定 差异 , 时深 转换 精 度 要 低 于声 波 测 井 的时深 其
BS盆地北部陡坡带复杂小断块地震资料解释方法与变速成图

6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07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工程技术1区域概况北部陡坡带位于盆地的北部,西临S J 、东至NY 地区,南以TH 断裂带为界,北接盆地边界,勘探面积约80km 2,经多年的勘探已发现L X 、HC 、TZ 、Z Y4个油气田。
B S 地区地质活动频繁,断裂非常发育且类型多样。
造成该区断裂系统复杂,地层产状变化快,构造破碎。
因此对断裂系统的解释是该区构造解释研究的重点。
从现有资料的分析来看,往往相近的两口井的地质分层深度相差很大,一方面说明该区的断裂复杂,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区的地层速度平面变化迅速,单一的时深对应关系并不存在,因此客观、真实地展现地下地质构造的完整面貌必须进行变速成图。
如何建立合理的空间速度场,进行正确变速成图是该区研究构造的另一重点。
2地震资料精细解释2.1井震关系的建立——精细层位标定精细的层位标定是构造解释及后续岩性圈闭解释的基础,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资料,综合地震、地质以及钻井等多种信息,强调综合层位标定的研究,是区域上取得良好的标定效果的基础。
标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主要标志层的识别,明确其主要标志层所对应的地质含义,进而为后续的小层标定与构造细节解释、岩性解释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层位标定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速度时深转换标定、合成地震记录标定、V SP 测井及地震测井标定以及地震模型标定。
本次采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为主,多种方法反复验证标定,通过合成记录是建立地震与测井之间联系的桥梁,可以较为准确地将地质属性赋予地震波组。
2.2解释模式的建立——精细描述圈闭为了提高构造解释精度,解释中改变过去“就剖面论剖面”的纯解释方法,必须参照区域构造格局和邻区成熟构造解释经验,先进行构造样式研究,建立构造样式和断层解释模式,但是对于具体的解释工区,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构造解释过程中不断改进,最后得出个符合地质规律和实钻吻合的构造解释方案。
柴达木盆地欧南凹陷速度场的建立及应用

分布密度很大 , 能够控制整个工 区的速度变化。由
叠 加速 度换 算 层 速 度 、 平均速度 的方法有很 多, 如
度场具有较高的精 度。从层速度曲线可 以看 出, 欧
南 凹陷欧 1井处 的层 速度 随深 度 的增 加 呈线性 增 大 的趋 势 , 新 生界 的层 速度 在 2 0 0 0— 3 5 0 0 m / s 之间 , 中 生界 的层速 度 在 3 0 0 0— 4 5 0 0 m / s 之 间。从平 均速 度 曲线 可 以看 出 , 欧 1井 处 的平 均 速度 随深 度 的增 加
第2 9卷
第 3期
甘肃 科技
Ga ns H S 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 o l
r 0 2 . 2 9
^ 『 0 . 3
2 0 1 3年 2月
Fe b . 201 3
柴 达 木 盆 地 欧南 凹 陷速 度 场 的建 立及 应 用
张建华
也呈线性增大的趋势 , 但平均速度增加的幅度小于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 田分公 司西部新 区研 究中心 , 山东 东 营 2 5 7 0 0 0 )
摘 要: 速 度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欧南 凹陷速度场 的建立对 于该 区的构 造成 图和岩性 研究具有重 要的
意义 。以欧南 凹陷二维地震测线 的叠加速度 为基 础 , 采用 D i x 公式法建立 了工 区的层 速度场和平均速度场。并从速 度场单点 的速度 曲线 、 沿测线的速度剖面和速度的等时切 片 3个方面对所建速度场 的特征进行 了分析 。最后用平均
高东南低。速度场的建立对于该区的构造成图和岩
性 方 面 的建立方法
目前 获得 地震波 传播 速度 的方 法 主要 有 以下 4 种: 1 ) 根据 岩 石 样 品在 实 验 室 内 测 定 ; 2 ) 根 据 垂 直 地 震 剖 面( V S P ) 测 井 得 到层 速 度 和 平 均 速度 ; 3 ) 通 过 声波 测 井获 得层 速 度 ; 4 ) 通过 地 震 资料 处 理 时 获
高精度三维空间速度场技术在龙虎庄地区的应用

图 3 研 究 区 分 区 建 场 示 意 图 ( ) 和模 型 层 析 法 速 度 场 立 体 显 示 图 ( ) 左 右
2 3 速 度 场的标 定 和校 正 .
由于受 各种 因 素 的影 响 ,利用 速 度谱 资料 建立 速度 场 与实 际地层 速 度还 存在一 定 的偏 差 ,所 以找 出 这种 偏差 是 建立 准确 速度 场 的重要 环 节 ,称之 为速度 场 的标 定l 。速度 场 的标定 实 质就 是 获取地 层 的 实 8 ] 际速 度 ,而 地层 的 实际速 度 通 常 由 以下 3种 方 法 获 得 :① VS P资料 ;② 合 成 记 录 时 深 关 系 计 算 速 度 ;
场。
通过 对龙 虎庄 研究 区地 震剖 面分 析 :牛北 斜坡 、信安 镇地 区地 层 比较平 缓 ,龙虎庄 和 顾辛 庄地 区大
断层 附近 地层 变化 复杂 ,由于层 位控 制法 主要 用 于局 部 区域存 在速 度谱 质量 比较 差 ,由速 度谱 资料 不能
求 取层 速度 的情 况 下 ,所 以该 区不需 采用 层位 控制 法 求 取速 度 。为 了更 好 地 对 该 区 的层 速 度进 行 研 究 ,
建立 速度 场 的常用 方法 有 3种 :①DI 式法 。该 方法 是通 过叠 加速 度转 换成 均方 根速 度 ,然后 用 X公 DI 式 转换 成平 均速 度 。②层 位控 制法 。该 方法 是一 个利 用叠 加速 度谱 和解 释层 位重 新构 建平 均速 度 X公 体 的操 作 方法 。③模 型层 析 法 。该 方 法 的基 本原 理是 : 由时 间 图及 倾 角和 第 1 层 速度 ( 层 由均方 根速 度 替 代 )计算 出射 线 的初始 入射 角 和第 1层 的初始 深度 ,再 由入 射 角等 于反 射角 的原 理 ,修 改第 2 的层 层 速度 ,利用 射线 追踪 迭代 可 以得 到一条 时距 曲线 ,然 后进 行非 双 曲线 曲线 拟合 ,当拟合 的叠加 速度 与 已 知 叠加 速度 小 于误差 范 围时停 止迭 代 ,即求 出第 2 的层 速度 ;求 出第 2 层速 度后 ,由于 时间是 已知 层 层 的 ,因此 在第 2层 中传播 的路 径 已知 ,由传 播路 径 和倾 角就 可 以求 出第 2 界 面的 深度 和每个 点 的入 射 层
微幅度构造解释及变速成图方法——以泌阳凹陷梨树凹地区为例

su yJ . o h s s 18 ,9 8 : 131 6 td [] Gep yi ,9 4 4 ( ) 1 5— 18 c
[ 1 李 国发 , 1] 廖前 进 , 尚旭. 王 合成 地震 记录层 位标定 若
干 问题 的探讨 [] 石油物探 ,0 8 4 ( ) 151 9 J. 2 0 ,7 2 :4—4 [ 2 张永华. 11 三维 地震资 料综合 解 释方法探 讨 [] 石 油 J.
3 )在建立速度场时, 首先对叠加速度谱 进行 分 析 , 除不 合 理 的野值 , 结合 研究 区的特 点 , 剔 再 利 用井点速度与层速度共 同约束法来研究 速度 的变 化 特征 , 建立 精 细 的 三 维速 度 场 , 样 才 能得 到较 这
为精 细 而准 确 的构造 图 。 参 考 文 献
i R H Y. e W c u a e a l t b ? e [ W h t E, u T H O a c r t n a we l i e 9]
- I eL a igE g ,9 8 1 ( ) 1 6—0 1 I-Th edn d e 19 ,7 8 :0 51 7 J.
[1] 张永华 , 罗家群 , 田小 敏 , 高精度三维地震在泌 阳 等. 凹陷北部复杂断块 群勘 探 中的应 用 [] 石油 物探 , J.
2 0 , 4 3 : 8 - 8 0 54 ( )2 0 4
g r h J. e p y i ,98 6 ( ) 1 5—1 5 oi mE] G o h s s1 9 ,3 4 :1 016 t c [ 4 王树华 , 1] 刘怀 山, 张云银 , 变速成 图方法及应用研 等. 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0 4 3 () 1 91 6 J. 2 0 ,4 1 :3—4
三维速度场的建立及其在层位标定中的应用

井资料、地震速度谱资料 。其中V P资料的频带与地 向下逐层迭代求解层速度和界面倾角,并按一定准则 S 震频带基本一致 ,因此 , S V P资料与真值接近 ,另外 修改模型 , 最终获得与已知叠加速度、 同相轴斜率最佳 两种速度资料与真值相差较远,但后两者的资料相比 吻合 的层速度 、 平均速 度和界 面倾 角 , 按一 定准则 修 并
VS P资 料数 目更 多 ,特 别是地 震速 度谱 的 资料 数量 巨 改模型, 最终获得叠加速度 v、 R 对应的反射层时间岛 及 大 ,在 建立大 型速度场 时 ,仅 凭有限 的几 口井 的 V P 同相轴斜率Ka S 另外, 该方法也可 自行将计算 出的平均 速 度资料是 远远 不够的 。 解决该 问题 , 为 一般 的做法是 速度零 线校正 到浮动 基准面 上 。
. . S 用 VS P资料 对地震速 度谱进 行标 定 ,而对 于声波测 井 1 2 2 V P曲线的上下延 伸
资料 ,可 参考 V P资料做 校正后转 化为 V P资料 ,再 S S
为 保 证 速 度 谱 资 料 在 每 个 深 度 上 都 有 同 样 多 的 来对速度谱进行标定。 需要指出的是, 由地震速度谱算 V P资 料进行标 定 , 求所有 V P资料的观 测井 段深 S 要 S 出的平 均速度要 大于 V P资料 得 出的平均速 度 ,所以 度一致, S 并与速度场规定的范围相同。 对于上延, 若有 对速度 谱进行 标定 ,实 质就是将 速度谱 减去 某一 个差 浅部声波的数据 , 可先对声波作漂移校正 , 然后将校正 值 ,综 合运 用 V P资料 、声波 测井资料 ,以及速 度谱 后的声波单程时拼接到 V P时深曲线上端 , S S 即可完成 资料 ,就可以 建立一个 高精度 的速度场 [ 11  ̄。 上延;若无浅部声波数据 , 则对 V P曲线上下延伸采 S
速度场的建立流程

速度场的建立流程一、基础准备。
咱们得先知道速度场是啥吧。
简单来讲呢,速度场就是描述速度在空间中分布情况的一种东西。
就好比在一个大操场上,不同位置的人跑步速度不一样,这个操场就是一个空间,每个人的速度就是速度场在这个点的值。
那在建立速度场之前,要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和空间范围。
比如说,我们想研究一个小池塘里水流的速度场,那这个池塘就是我们的空间范围啦。
而且要明确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哦。
如果池塘很浅,水的流动在水平方向比较明显,垂直方向变化不大,那可能二维的就够了;要是池塘比较深,那肯定得用三维的啦。
这就像画画,是画个平面的简笔画还是画个立体的油画,得先定好。
二、数据采集。
接下来就是收集数据啦。
这一步可就像探险家去寻宝一样刺激呢。
我们要去获取那些能反映速度的信息。
如果是研究水流速度场,可能会用到流速仪,把这个小仪器放到水里,就能知道这个点的水流速度啦。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研究空气流动速度场,像在风洞里,就有各种传感器来采集数据。
这个过程中呀,采集的点越多,越密集,那最后得到的速度场就越准确。
不过呢,这也得看实际情况啦,要是整个空间特别大,想采很多点也不容易,就只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点啦。
这就好比你想知道一个大果园里苹果的甜度,不可能每个苹果都尝一口,只能挑一些看起来比较典型的苹果来尝啦。
三、数据处理。
采集完数据,可不能就直接用哦。
这些数据就像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还带着泥呢,得处理一下。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数学工具啦。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要是有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数据,就像混入了一个小石子在土豆里,得把它去掉。
有时候还需要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插值或者拟合。
插值就像是在两个已知点之间补充一些合理的数值,就像在断了的绳子中间打几个结接上一样;拟合呢,就是找到一个数学函数,能尽量好地符合这些数据的分布规律,就像给一群调皮的小动物找到一个合适的家一样。
四、速度场的可视化。
最后一步啦,这个步骤可重要啦,就像给蛋糕加上漂亮的奶油装饰一样。
蒸汽喷射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蒸汽喷射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热能工程指导教师:李素芬;沈胜强20000601摘要r气体喷射器作为一种节能装置,可回收大量余热,起到了节能和环保的双重作用,在工业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内部经历着复杂的多维湍流流动过程,而其中喷嘴更是决定喷射器是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
j本文在详细分析喷射器内部流动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并主要对喷嘴的流场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本文主要内容有:1、深入分析了KIVA系列程序与相关的CFD理论方法,结合气体喷射器喷嘴的流动特点,建立了喷射器喷嘴复杂流场结构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喷射器喷嘴稳态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中。
2、根据气体喷射器结构和特点建立了喷射器整体及喷嘴通用计算网格的生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网格生成程序。
其网格生成方法及程序适用于各种结构及尺寸的喷嘴和喷射器,充分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实用性。
3、运用本文开发的通用计算网格生成程序结合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程序,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和结构尺寸的喷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考察了以上各特性参数对喷射器内部流动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喷射器喷嘴设计的建议。
4、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各种不可逆因素(如摩擦、散热等)对流场各参数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喷射器的研究■一一关键词:喷嘴、数值模拟、流场ABSTRACTAsakindofdevice,thesteamejectorcarlrecycleagreatdealofenergy,andatthesametime,itplayagreatroleofenvironmentprotection,SOitisappliedinmanyindustrydepartments.Itsflowfieldismulti—dimensions,transient,turbulent,subsonicandsupersonicflows.Andthenozzleisthekeyoftheejector.Onthebaseofexpatiatingontheflowsinsidethesteamejector,athree—dimensional,turbulent,numericalsimulationcomputationalmode】.andthemethodiSutilizedemphaticallyonanalysisandcalculationtheflowfieldofthenozzle.Themainworksaresummarizedasfollows:1.AnalyzetheprincipleofnumericalcomputationoftheKIVA一3codeandCFDmeans.combiningtheflowingcharacteristicofnozzle,aprogramsuitabletocomputethiskindofflowfieldbynumericalsimulationmethodiscompiled.2.Applythemethodofbody·fittedmeshgenerationandtheblock—structuredmethod,acommonprogramiscompiled.Itcanbenotonlyutilizedontheejector,butmanycomplicatestructureflowfields.3.Mobilizingthecurrentgriddingprogramandthenumericalsimulationcomputationalmodel,analyzeandcalculatetheflOWfieldOfthenozzle,discnsstheeffeCtsontheflOW0fvarj0USboundarYCOnditions,structureSize.Theresultspresentparticularsuggestionfortheoptimizingdesignofthenozzle.4.GenerallycOnsidertheinfeCtiOnSofmanYkindSOfunreversiblefactors(friction,heatdispersion),andmaketheresearchofnozzleorejectormoreperfect.Keywords:nozzle,numericalsimulation,flowfield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查阅大-¥-文献的基础上.xea-喷射器及:g-数值-}-I-算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概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2.1 概述欲获得健全的铸件,必先确定一套合理的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或称数值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铸件充型凝固过程的数值计算,分析工艺参数对工艺实施结果的影响,便于技术人员对所设计的铸造工艺进行验证和优化,以及寻求工艺问题的尽快解决办法。
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数值计算以铸件和铸型为计算域,包括熔融金属流动和传热数值计算,主要用于液态金属充填铸型过程;铸件铸型传热过程数值计算,主要用于铸件凝固过程;应力应变数值计算,用于铸件凝固和冷却过程;晶体形核和生长数值计算,主要用于金属铸件显微组织形成过程和铸件力学性能预测;传热传质传动量数值计算,主要用于大型铸件或凝固时间较长的铸件的凝固过程。
数值计算可预测的缺陷主要是铸件形成过程中易发生的冷隔、卷气、缩孔、缩松、裂纹、偏析、晶粒粗大等等,另外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提出合理的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浇注温度、铸型温度、铸件凝固时间、打箱时间、冷却条件等等。
目前,用于液态金属充填铸型过程的熔融金属流动和传热数值计算以及用于铸件凝固过程的铸件铸型传热过程数值计算已经比较成熟,逐渐为铸造厂家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数值试验方法。
2.2 数学模型熔融金属充型与凝固过程为高温流体于复杂几何型腔内作有阻碍和带有自由表面的流动及向铸型和空气的传热过程。
该物理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假设液态金属为常密度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并忽略湍流作用,则可以采用连续、动量、体积函数和能量方程组描述这一过程。
质量守恒方程∂ u/∂ x+∂ v/∂ y+∂ w/∂ z= 0 (2-1) 动量守恒方程∂(ρ u)/∂t +u ∂(ρ u)/∂ x +v ∂(ρ u)/∂ y +w ∂(ρ u)/∂z= -∂ p/∂ x +μ(∂2u/∂ x2 +∂2v/∂y2 +∂ 2w/∂ z2)+ ρ g x (2-2a) ∂(ρ v)/∂ t +u∂(ρ v)/∂ x +v∂(ρ v)/∂ y +w∂(ρ v)/∂z= -∂ p/∂y+μ (∂2u/∂x2+∂2v/∂y2+∂ 2w/∂ z2)+ρ g y (2-2b) ∂(ρ w)/∂ t +u∂(ρ w)/∂x +v∂(ρ w)/∂ y +w∂(ρ w)/∂ z = -∂ p/∂z+μ (∂2u/∂ x2+∂2v/∂ y2+∂ 2w/∂z2)+ρ g z (2-2c)体积函数方程∂F/∂ t+∂(Fu)/∂ x+∂(Fv)/∂y +∂(Fw)/∂z= 0 (2-3)能量守恒方程∂(ρc p T)/∂t+∂(ρ c p u T)/∂x+∂(ρ c p v T)/∂ y +∂(ρ c p w T)/∂ z= ∂(λT/∂x)/∂x+∂(λT/∂ y)/∂ y +∂(λT/∂ z)/∂ z +q v(2-4)式中u,v,w —— x, y, z 方向速度分量(m/s);ρ——金属液密度(kg/m3);t ——时间(s);p ——金属液体内压力(Pa);μ——金属液分子动力粘度(Pa.s);g x, g y, g z —— x, y, z 方向重力加速度(m/s2);F ——体积函数,0≤F≤1;c p ——金属液比热容[J/(kg.K)];T ——金属液温度(K);λ——金属液热导率[W/(m.K)];q——热源项[J/(m3.s)]。
建筑物三维场景重建方法

P2
PT 1
P3
⎤
V T K -T K -1V
=
⎢ ⎢
PT 2
P1
P2T P2
PT 2
P3
⎥ ⎥
(5)
⎢⎣
PT 3
P1
PT 3
使用Blender进行速度路线动画的制作方法

使用Blender进行速度路线动画的制作方法Blend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与动画软件,它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动画效果,包括速度路线动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使用Blender制作速度路线动画的简单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为动画创建一个3D场景。
打开Blender软件后,选择"File"->"New"->"General"来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接下来,我们需要导入场景中的元素。
点击上方菜单栏的"File"->"Import",选择合适的文件格式导入您想要的模型,如.obj或者.fbx。
导入后,模型将会出现在场景中央。
在导入模型后,我们需要设置相机和路径。
按下数字键盘"1"键将视角切换到正视图。
选择左侧的“Add”菜单,点击“Camera”来添加相机。
然后将相机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以便观察场景。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路径。
点击右键选择模型,然后按下"Shift+S"键,选择"Cursor to Selected",将光标移动到模型的位置上。
接着按下"Shift+A"键,选择"Curve"->"Path"来创建路径。
路径将会出现在模型周围。
接下来,让我们来调整路径的样式和形状。
选择路径,然后切换到“Properties”窗口,点击"Object Data Properties"选项卡。
在“Path Animation”部分,将“Frames”设置为您想要的动画总帧数。
接着,在“Path Animation”下方的“Shape”部分,调整路径的曲线形状,以匹配您所期望的速度路径。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相机的运动。
选择相机,然后切换到“Properties”窗口,点击“Constraints”选项卡。
涪陵焦石坝三维工区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

第57卷第3期2018年5月石油物探GEOPH 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V〇1.07,N〇.2M ay,2018李忠平,李以严,周从业,等.涪陵焦石坝三维工区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石油物探,2018,07(2% 251-211LI Zhongping#LI Yiyan#ZHOU Congye^et al.High precision velocity field building in the Jiaoshiba3D seismic survey a Fuling shale gas field[J].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2018,07(2) &51-211涪陵焦石坝三维工区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李忠平,李以严,周从业,龙小军,袁一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5)摘要:页岩气层构造形态描述精度直接关系到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时间域地震资料描述深度域地下构造形态,关键是在工区建立高精度平均速度场。
针对涪陵焦石坝三维工区地表及地下地震地质特点,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表层模型的叠加速度CM P浮动基准面时间域到深度域的转换、模型迭代层速度计算、基于层位约束的两步法层速度误差趋势面构建、平均速度场随钻实时更新等方法,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山地起伏地表的高精度三维速度建场技术。
该套技术应用于焦石坝页岩气产建区,提高了变速成图精度、水平井井轨迹设计准确率、优质页岩气层钻遇率以及钻井效率,降低了钻井成本。
关键词: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平均速度场;CMP基准面;模型迭代;误差趋势面;水平井中图分类号:P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441 (2018)02-0251-01DO# 10.2919/j.issa1000-1441.2018.02.004High precision velocity field building in the Jiaoshiba 3D seismic surveyarea of the Fuling shale gas fieldL I Z h o n g Pin g,L I Y i y a n,Z H O U C o n g y e,L O N G X ia o ju n,Y U A N Y i p in g(.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 f Jianghan O ilfield Branch C om p a n y B IN O P E C,Wuhan 420025China)Abstract:The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s relevant to the design precision of horizontal a high-precision velocity field is k ey for describing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 in the depth domain using seismic dat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seismic geology in the research area,a set of high-precision3D velocity field building techniques was developed.The technique includes several process steps,namely,the velocity field transition f rom the t to the depth domain i nterval velocity calculation based on layer model iteration tw o-step interval velocity error trend s struction based on horizon constraint,and average velocity field updating in real time while drilling.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in theJiaoshiba3D seismic survey area of the Fuling shale gas field showed thatthe proposed technique could help improve the accuracyof variable velocity mapping and the design of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improve the rate of drilling encountering high-qualityshale gas formations,and improve drill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drilling costs.Keywords:shale gas field in Jiaoshiba region of Fuling,stacking velocity,root-mean-squared velocity,average velocity f datum,model iteration,error trend surface h orizontal well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位于川东褶皱带万县复向 斜带的南部,西侧紧邻方斗山复背斜带。
Tishrine速度场的建立及变速成图(小报告版)

T西油田速度模型的建立及变速成图目录T西油田受多期的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特征复杂,裂缝发育,地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
在多重地质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的地震波速度在垂向上变化剧烈。
其中,在Chilou层组内存在一套厚度较薄但速度很高的石膏层。
这套石膏层在速度剖面上形成了一条凸起带,受这套石膏层的影响,整个区域速度从上到下表现出先由低突然增高,由高转逐渐变低,再由低慢慢增高的反“S”型典型特征。
通过速度分析并建立起较精确的速度模型,编制精度较高的构造图,对各种地震属性数据进行时深转换,对地质综合研究和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TW油田速度场较复杂。
由于Chilou Anhydrite的石膏层速度明显的高于其上下层的碳酸盐岩的速度,使得其上下层的平均速度和整个层的速度明显提高,此时的平均速度不能反映真实的地层速度。
另外在Shiranish顶部不整合面附近存在速度倒转现象。
而且该区钻井数多,构造成图精度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
为了较好地建立满足实际要求的平均速度模型,在速度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由时间层位和地质分层控制的速度模型、井震标定得到的单井时深关系控制的速度模型和地震叠加速度谱数据速度模型。
综合上述模型最后得到了最终的综合平均速度模型,并用于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
(一)T西油田平均速度受两个层位的影响较大,一是Chilou Anhydrite的石膏层,该层的速度明显的高于周围岩层的速度,使得平均速度模型在该层处形成一套全区分布的高值带;二是Shiranish顶部不整合面附近,由于地层剥蚀引起的岩性变化,部分区域存在速度倒转现象。
(二)在对研究区速度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T西油田4套平均速度模型:由解释层位控制的平均速度模型,由单井时深数据控制的平均速度模型,由地震速度谱数据控制的平均速度模型和最终的综合平均速度模型。
(三)用通过验证的综合平均速度模型,进行了地震数据,解释成果,地震属性,反演波阻抗等多套数据的时深转换,用于进行深度域的研究。
ANSYS流体第4章flotran流体分析典型工程实例

ANSYS流体第4章flotran流体分析典型工程实例ANSYS程序中的FLOTRAN CFD流体分析是一个用于分析二维及三维流体流淌场的先进工具。
本章重点通过实例讲解介绍FLOTRAN CFD流体分析在工程上的一些典型应用。
本章要点如何解决流体力学问题FLOTRAN流体分析典型工程实例本章案例三维U型管道速度场的数值模拟实际生活中射流现象的数值模拟4.1 如何解决流体力学问题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研究方法、数值计算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是:能够清晰、普遍地揭示出流淌的内在规律,但该方法目前只局限于少数比较简单的理论模型。
研究更复杂更符合实际的流淌通常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它的特点就是能够解决理论研究方法无法解决的复杂流淌问题,如常见的航空工程、气象预报、水利工程、环境污染预报、星云演化过程等。
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就是结果可靠,但其局限性在于相似准侧不能全部满足、尺寸限制、边界影响等。
数值计算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相比,它所需的费用与时间都比较少,同时有较高的精度,但它要求对问题的物理特性有足够的熟悉(通过实验方法熟悉),并能建立较精确的描述方程组(通过理论分析)。
关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常使用的步骤如下。
(1)建立力学模型通过流淌分析,使用合理的假设与简化,建立力学模型。
假设与简化:连续介质与不连续介质;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不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定常流淌与非定常流淌。
(2)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力学模型,建立描述力学模型的数学方程组,并利用无量钢化、量纲分析、引进新的物理参数、经验或者半经验公式等方法对基本方程组进行简化,得到相应流淌的求解方程组,再根据具体的流淌条件确定流淌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描写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方法与欧拉方法。
(3)求解方法●准确解法:解析解●近似解法:近似解、数值解●实验解法:相似解(4)求解结果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合力、阻力、能量耗散等物理量的求解结果。
三维速度场切应力

三维速度场是一种描述三维空间中流体运动的速度分布的场。
在三维速度场中,流体在各个方向上的速度分量都有明确的分布,可以用来描述流体的流动状态。
切应力是描述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量,它反映了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
在三维速度场中,切应力可以定义为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之差与该垂直方向上单位面积的乘积。
在三维空间中,切应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量的效果,分别对应于流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剪切变形。
这三个分量分别是:
1. 径向切应力:表示流体在半径方向上的剪切变形,反映了流体在圆周方向上的流动状态。
2. 切向切应力:表示流体在切向方向的剪切变形,反映了流体在平行于表面的方向上的流动状态。
3. 剪切切应力:表示流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剪切变形的相互作用,反映了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
当三维速度场发生变化时,切应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三维速度场的切应力不为零,则流体之间就会存在相互作用,这可能会导致流体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如漩涡、湍流等。
因此,了解三维速度场中的切应力分布对于理解流体的流动状态和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三维速度场切应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工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流体的切应力来评估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性能,从而优化流体的流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在医学领域,三维速度场切应力也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病理状态和治疗效果,如血管病变、肿瘤生长等。
总之,三维速度场切应力是描述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对于理解流体的流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它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各种工程和医学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对变速成图和速度场的建立, 很多人做过 研究[ 1-9] , 传统的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存 在很多的缺陷: 在常规的变速成图过程中偏移时间 域反射层等时图准确性较低, 偏移时间与叠加速度 跨域错误配对, 叠加速度精度较低, 可靠性较差以及 二维偏移无法使反射界面在三维空间准确偏移归位 等[ 10] 。
中图分类号: P631. 443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603( 2010) 01- 0054- 03
速度是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是进行 构造、储层研究以及油藏描述、油气检测、压力预测 等最重要且常用的信息。特别是在横向速度变化较 大的地区落实精细构造形态、寻找低( 微) 幅度构造、 消除速度陷阱以及勘探隐蔽油气藏等情况下, 按照 常规应用综合速度或平均速度量版等进行时深转换 的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精度要求。
常规的直射线法 偏移没有考虑射线的传播路 径, 只能沿测线方向进行偏移, 存在偏移不足或偏移 过量的问题。要解决地层倾角较大地区的构造准确 落实及构造高点准确定位问题, 必须进行三维空间
# 56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年 1 月
偏移归位。射线追踪法使用水平叠加剖面进行层位 解释, 并使用对应的速度谱资料, 考虑了反射层数据 与速度谱的匹配性和一致性。射线追踪是在三维空 间进行的, 在计算层速度的同时求出反射点偏离入 射点的空间偏移量, 从而建立起三维速度场及空间 地质模型, 并从空间上进行偏移归位。
异常值的剔除及编辑 主要包括: ¹ 排序法消 除明显异常值。将多块三维原始速度谱转换为统一 格式后, 提取平均速度散点, 再经排序后删除异常数 据。 º 曲线编辑。速度谱是采用多个共深度点道集 资料制作而成, 某一点的速度谱并非是该点地层变 化规律的真实反映, 而是该点与周围介质特性的平 均反映。因此, 在地层组合相同、沉积环境相似的一 条测线上, 相邻的速度谱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渐 变性。将相邻速度谱的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 合实际地质情况对曲线的异常部分进行编辑。 » 等 值线编辑。将同一测线不同速度谱点的速度绘制成 剖面等值线图进行分析, 结合地质情况对异常区域 进行编辑。 ¼速度谱平面分析。通过对叠加速度场 做等时间速度切片或沿层叠加速度切片, 观察速度 谱数据是否符合速度的平面变化规律, 把异常数据 从叠加速度场中去除。通过这 4 个步骤, 可基本消 除速度谱异常值, 获得较为真实的叠加速度谱资料。 2. 3 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求取
图 1 模型层析法建立三维速度场技术流程
2. 1 空间倾角场的建立 利用整个东营凹陷连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给
定一个相位能量门槛值, 自动拾取追踪同相轴, 得到 一系列无明确地质意义的层位数据。考虑层位控制 密度, 可以通过调整相位能量门槛值来控制生成层 位的多少。理论上讲, 设定的相位能量门槛值越小, 生成的控制层位越多、倾角场精度越高; 但如果设定 的相位能量门槛值过小, 会将剖面中能量极弱、连续 性极差的反射相位追踪出来, 此时追踪结果的可信 度会降低。鉴于区域标准层的控制作用, 在具体应
1 传统平均速度( 场) 的实现方法
1. 1 合成记录法 首先利用声波测井或 V SP 测井数据制作合成
地震记录, 反求相应地层的平均速度曲线; 然后根据 地震反射层截取平均速度曲线, 求出目的层在井点 位置的平均速度; 最后利用井点约束和平面插值方 法绘制目的层平均速度的平面变化图。该方法适用 于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研究目的层井控密度较大的 地区, 其结果仅能反映速度沿目的层面的分布, 未形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 同一射线的不同界面的反 射, 其接收点对应的时距曲线斜率相等, 由于斜率法 同时考虑了炮检距的影响, 因此水平层状介质层速 度的计算精度普遍得到提高。在求得各层的层速度 后, 可根据平均速度与层速度的换算关系得到各地 层界面以下地层的平均速度。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地
收稿日期: 2009-10-12; 改回日期: 2009- 12-24。 作者简介: 韩宏伟,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油气勘探及综合研究工作。联系电话: ( 0546) 8702793, E-m ail: hhw @ slof . com。
n
Q A = Ed8 + E { Ki [ f ( x i , y i ) - z i ] } 2 ( 1) i= 1
确定一曲面使 A 最小, 其中 Ki 为平滑系数, 通 过控制该参数可以获得从插值到数据趋势面的各个 中间过程。
通过推导, 由式( 1) 得到
F
x
,
y,
9u 9x
,
9 9
uy ,
9 9
2 三维速度场的建立
模型层析法[ 11-12] 汲取了层位控制、射线追踪和 波动方程等多种理论精髓, 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计算 层速度及反射点的偏移量, 并能实现反射层的偏移 归位。应用该方法理论上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三维 速度数据体。根据 建立三 维速 度场 技术 流程 ( 图 1) , 通过 技术 攻关建 立了胜 利油田 首个三 维速 度 场 ) ) ) 东营凹陷三维速度场, 实现了模型层析法建 立三维速度场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成三维速度场或三维平均速度数据体。 1. 2 Dix 公式法
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 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 速度, 因此, 可利用 Dix 公式直接将叠加速度转换为 层速度; 对空间各数据点位置处目的层的层速度进 行空间网络平滑处理, 便可得到三维空间层速度场。 由于利用 Dix 公式直接进行速度转换, 因此, 这种方 法仅适用于地层产状比较平缓的地区。 1. 3 层位控制法
第 17 卷 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 勘探技术 #
油 气 地 质 与采 收 率 Pet roleum Geolog y and Reco very Ef f iciency
三维速度场建立方法
Vo l. 17, N o. 1 Jan. 2010
韩宏伟, 崔红庄, 赵海华, 潘兴祥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物探研究院, 山东 东营 257022)
用中应将标准反射层作为倾角场建立的主要控制层 位, 另外由于层位自动追踪的局限性, 也应该将层位 自动追踪与人工解释结合起来。
在得到多个地震控制层位之后, 需要对地震控 制层位进行平面网格化平滑处理, 然后通过曲面求 导, 得到各个层位曲面上任意点在 X 和 Y 方向上的 倾角, 最后通过数学变换求取任意点的自激自收射 线入射角, 从而获得空间倾角场。 2. 2 速度谱校正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盆地升降过程油气富集机理与富集规律0 ( P06086)
第 17 卷 第 1 期
韩宏伟等: 三维速度场建立方法
# 55 #
层倾角较小条件下层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求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这 4 种方法在应用中未考
虑到以下 4 个问题: ¹ 时间偏移剖面的偏移量; º 常 规变速成图中的曲射线偏移; » 速度谱数据与层位 数据的不匹配; ¼倾斜基准面效应。另外, 这 4 种方 法仅适用于地层倾角较小地区的速度分析。
离散数据空间网格化平滑技术等多项长期 以来阻 碍三 维速度 场建 立的 技术难 题, 建立 了胜利 油区 首个三 维速 度
场 )) ) 东营凹陷三维速度场, 实现了模型层析法建立三维 速度场由理论到应用的跨越。模 型层析法 建立的三维 速
度场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效果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速度场; 模型层析法; 倾角场; 射线追踪; 最小张力法; 东营凹陷
最小张力法从力学角度探讨平滑的数学过程, 把平滑问题与最优化等成熟的数学理论联系起来。 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控制数据影响力因子来获得满 意的数据变化趋势, 打破了以往按半径搜索的局限。
已知 n 个无规 律数据点 x 1 , y1 , z 1 , x 2 , y 2 , z 2 , ,, x i , y i , z i , ,, x n , yn , z n 。确定一个曲面 f ( x , y ) ( 用等间隔的网格点表示) 使之满足: ¹ 曲面能量( 或 张力) 最小; º 已知点对该曲面有一定控制。这是数 据趋势的力学描述, 也是数学上的最优化问题和泛 函问题, 选取的目标函数为
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的地区, 利用 Dix 公式得 到的速度谱数值一般跳动大、能量团收敛性差、精度 低, 地层速度的拾取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 出了层位控制法, 其原理是: 在求取速度谱资料品质 较差部位的层速度时, 先解释多个反射层位, 通过层 位数据内插, 将目的层段划分为多套薄层, 然后计算 叠加速度资料品质较好区域内各薄层的沿层速度, 最后通过层速度平滑处理, 得到品质较差区域内各 薄层的沿层速度。 1. 4 斜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