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各波正常值及意义

合集下载

正常及异常心电

正常及异常心电
2.电轴右偏>+110度 3. VAT V1>0.3秒 4.右心前导联ST段下降及T波倒置
RAD +2510 AVR q/R<1
V1 R/s>1
V5 r/S <1
右 房 大 、 右 室 肥 厚
心肌梗死基本图形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Q≥1/4 R
Q≥0.04sec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
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波形。 1)P波的振幅<0.25mv 2)P波的宽度<0.11秒 3)P波的方向II III AVFV4—V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
2.P—R间期:代表自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室 肌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为0.12—0.20秒。
右房大
SV1=0.9mv RV5=2.7mv
左室肥厚
1.QRS波群电压增大 1)RI+SIII>2.5mv 2)R avL>1.1mv 3)RavF>2.0mv 4)RV5或RV6>2.5mv 5)RV5+SV1>3.5mv(女)4.0mv(男)
2.反映左室劳损的ST—T改变 3.电轴左偏在—10度左右 4.QRS时间轻度延长在0.08—0.11 s之间
左房大
I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 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
3.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 1)QRS波群时间:0.06—0.11秒,延长见于心室 肥厚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2) QRS波群振幅:肢体导联R+S>0.5mv 胸前导联R+S>1.0mv。反之则为低电压, 见于 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 损害等。胸前导联RV5<2.5mv 、 RV5+SV1<3.5mv(女)、4.0mv(男)。 3)Q波:Q波<R1/4、Q波时限<0.04秒、Q波无 切迹、正常V1、V2导联无Q波、但可呈QS型。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RVOT: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AO: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LA: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RV: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IVS: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LV: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LVPW: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PA: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MV: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9米/秒TV: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A V: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PV: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EDV: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ESV: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SV: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EF:射血分数正常>±FS:正常>E峰与A峰比值, 正常<1心脏彩超报告阅读指南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左房LA 〈35 室间隔IVS <12左室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升主动脉AO 〈35 右室壁<3-4主肺动脉PA 〈30 左室壁<9-12右房RA 〈40×35 右室<25左室流出道18-40 右室流出道18-35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二尖瓣狭窄最轻:≤轻度:轻-中度:中度:重度:最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轻度:压差:20-50mmHg中度:压差:20-50mmHg重度:< 压差:50-150mmHg肺动脉高压正常:15-30mmHg轻度:30-50mmHg中度:50-70mmHg重度:>70mmHg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E波减速时间:EDT 199±32msA峰E峰流速比值:E/A >1血管正常值: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血流速度:>0. 50m/s狭窄分级: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I级反流时间1-2sII级反流时间2-3sIII级反流时间4-6sIV级反流时间>6s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50-100ml,下后壁中量:5-10mm,100-300ml, 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大量:10-20mm,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1000-40000ml,明显摆动1,心脏测量:单位mm①主动脉AO:男:23~36;女:21~29②左心房LA:男:19~33;女:21~32③右心室RV:男:10~20;女:10~20④室间隔IVS:男:⒐3~⒑4;女:⒍9~⒒7⑤左心室LV:男:45~55;女:35~50⑥左室后壁LVPW:6~12⑦右心房RA:左右:40mm上下:45mm〉46mm异常横位⑧肺A内径:30mmLPA:18mmRPA:20mmPA〉AO表示PA增宽2,心功能①左室短缩分数FS:35~45%②射血分数EF:50~75%,35%以下为重度;③心搏出量CO:3~6L/min④每搏量:SV:38~90ml⑤心率HR:60~100次/分室间隔运动幅度:4~8mm〉12mm搏动过强,∠4mm搏动减弱,∠2mm搏动消失Doppler检测二尖瓣血流E/A〉1,主动脉瓣最大流速70~130cm/s,大于150为异常;经典的心内科一句话1狭窄降前负荷,关闭不全降后负荷2对于治疗急性左心衰,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顺序:如同一匹载着一车石头的疲惫不堪的马,你应该先卸下石头利尿,让他再歇一歇扩血管,歇歇以后再给它一鞭强心,则马能渡过难关;而你如果不先卸下石头利尿,让他再歇一歇扩血管,而是直接上来就给它几鞭,马肯定要被累死的;3扩张型心肌病------一大二薄三小四弱;1,大心脏扩大2,薄室壁薄3,小瓣膜相对小,多有瓣膜返流4,弱室壁运动减弱4治疗心力衰竭的3+X+TWO3代表利尿,强心,扩血管X代表争对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治疗TWO代表block和AcEI两大类药5星星月亮垂杨柳;心内科主任说肺结核毁损肺的胸片表现;6左心衰症状为主,右心衰体征为主.7不一定只有胸口的疼痛才是心肌梗死;8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首要因素是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超重体胖家族史9心梗的并发症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乳头断裂心脏破,梗死后期综合症;10洋地黄使用的禁忌症急性心梗伴心衰,肥厚梗阻二狭窄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11右室心梗以补液为主,左室心梗谨慎补液12晕厥是被遗忘的肺栓塞征象.13UA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抗栓不溶栓具体治疗三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因子、抗心肌缺血治疗14胸痛时间>30分min,心电图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高度提示急性心梗15ST段抬高的是溶栓红色血栓,ST段压低的是抗栓白色血栓。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P波(1)左右心房期除极波意义:P波时间>0.11S左房肥大(2)方向:向上ⅠⅡavF、V3—V6(3)形态:图顶形切迹<0.04S(4)时间<0.11S(5)电压:胸导:<0.2mv肢导:<0.25 mv(二)P—R间期:1、激动心房传到心室所需时间2、正常心率60—100次/分P—R间期范围0.12—0.20S意义:P—R延长>0.20S:生理性:老年人运动员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范围:0.12—0.20S意义:P—R缩短<0.12S:主要见于预激综合症生理性见于心率加快,年龄越小(三)QRS波群:1、代表左右心室期除极1、时间:0.06—0.10S室壁激动时间V1V2<0.03S V5V6<0.05S时间延长表示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2、波形和振幅:肢导:avL R<1.2mL avF R<2.0mV若超过可能左室肥大胸导:V1、V2 R rS R/S<1 R1<1.0mv V5V6 R<2.5mvV3 R与S波大致相等3、低电压;R+S或Q+R绝对值和均小于0.5mV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

Q波(1)ⅢavL除处其他导联,Q波<1/4R波(2)时间<0.04S V1V2不应有q波可有QS型超过正常范围Q波称为异常Q波,最常见于心肌梗死。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至复极开始的一段时间正常应在S—T段为一等电位线。

S—T段下移<0.05mv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

S—T段上抬,在肢导、胸导V4—V6<0.1mv,V1—V3<0.3mv。

见急性心梗心包炎T波;心室复极波形1、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直立;avR倒置Ⅰ、avF、avL、V1—V3等导联可以直立,双向、倒置,如果在V1直立,V3就不能倒置2、振幅:T波不应低于1/10R,胸导T可达1.2—1.5mvV1导联T波<0.4mv ,V1T波过高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心肌梗塞早期,高血钾Q—T间期:正常范围:0.32—0.44S增大见于心甘情愿肌损害,心肌缺血,低血钾缩短见于高血Ca洋地黄效应U波;T波后0.02—0.04S出现小波,与T波方向一致,一般V3最清楚,但不超过0.2mv,U波增高常见于血K过低,U波倒置,冠心病,心肌损害。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研究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研究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研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研究对于正确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并综合分析其正常范围。

正常心电图波形图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等多个指标,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研究。

1. P波:P波是心脏房室颤动的起始波,代表心脏的房性除极和房性收缩。

正常条件下,P波的振幅通常应小于或等于2.5mm,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应小于或等于0.12秒。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从P波的开始到QRS波群的开始所经历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应为0.12-0.20秒,反映了心房传导延迟以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速度。

3.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着心脏的室性除极和室性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持续时间通常应小于或等于0.12秒。

Q波的深度通常应小于直接相邻R波的幅度的1/4。

4. ST段:ST段出现在QRS波群之后,T波之前。

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线,即位于基线水平附近,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ST段的上升或下降可能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或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5. T波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T波应为正向波,其幅度应小于或等于0.5mV。

T波的形态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心率、电解质紊乱和药物等。

总结,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研究显示,各项指标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正确的心脏健康评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范围的定义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意识状态、运动和药物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心脏病理改变等因素,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对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正常范围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介绍,仅供参考之用。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范围及其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范围及其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范围及其意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常见方法。

正常的心电图波形有一些变异范围,这些变异对于了解心脏健康状况、诊断心脏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范围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范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可能出现的波形形状、振幅和持续时间的变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波波形变异范围:P波是由心房肌细胞除极引起的电流在心脏表面的记录。

正常情况下,P波应呈现正向的波形,其波峰应该小于或等于0.25mV,持续时间应该在0.08秒至0.10秒之间。

(2)QRS波形变异范围:QRS波群是由心室肌细胞除极引起的电流在心脏表面的记录。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呈现正向的波形,其波峰应小于或等于0.12秒。

(3)ST段变异范围:ST段是连接QRS波群和T波的水平线段。

正常情况下,ST段应在等位线上,与等位线平行,没有抬高或压低。

2.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意义正常的心电图波形代表着心脏功能的正常。

通过对心电图波形的分析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心脏节律: 正常的心电图波形可以显示心脏的窦性节律,即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

由P波、QRS波群和T波的周期性特征可以确定心律是否规则。

(2)心脏传导: 通过QRS波群的波形和振幅可以判断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与否。

QRS波群的变异范围可以反映心室除极和传导的速度。

(3)心脏肌肉功能: 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

ST段的异常可以用于判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4)心脏血氧供应: T波反映心脏舒张期的除极。

T波的异常可以与心电图上ST段的异常相结合,用以判断心脏血氧供应是否充足。

3. 异常心电图波形的意义异常的心电图波形可能与心脏病有关。

一些常见的异常心电图波形包括:(1)房颤:心电图上没有明显的P波,而是出现了不规律的心房颤动波形。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脏病、高血压等有关。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意义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意义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意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将人体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可视化波形的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是医生进行初步判断患者心脏健康情况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其意义。

正常心电图波形由一系列标准化的波形组成,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

这些波形代表了心脏在不同的电活动阶段的传导与收缩情况。

解读心电图波形时,医生会根据波形的形态、周期、间期、幅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1. P波代表心房收缩:正常心电图中,P波形态应该是正向的,表示心房的收缩。

若P波有异常的形态或延迟出现,可能提示心房异常、心房扩大或传导障碍等问题。

2.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QRS波群通常呈现出一组“Q-R-S”波形,表示心室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形态与幅度一致,时限也符合标准。

若QRS波群形态异常,可能暗示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问题。

3. T波代表心室复极:T波是心电图中另一个重要的波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波群的方向相一致。

若T波增高或倒置,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此外,医生还会关注心电图的其他特征,如心率、PR间期、QT间期等,以全面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对于评估心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排除心脏疾病:正常心电图意味着患者心脏的基本功能正常,可以排除一些心脏疾病的可能性,如心绞痛、心电图异常、心律不齐等。

2. 评估心脏负荷:正常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负荷的变化。

例如,运动员的正常心电图可能会显示心率较慢,心室肥大。

3.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在冠心病患者中,正常心电图可能意味着病情相对轻微,可选择药物治疗;而异常心电图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治疗。

4. 监测心脏健康变化:正常心电图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心脏的变化。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 波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 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

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

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

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一、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1. 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率偏低称为心动过缓,偏高称为心动过速。

2. R-R间期:指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6-1.2秒。

R-R间期偏短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原因引起,偏长则可能是由于窦性心律不齐等原因引起。

3.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08-0.12秒。

P波的增宽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原因引起,P 波的缺失可能是由于房性停博、心房颤动等原因引起。

4.PR间期:指从P波的开始到Q波的开始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PR间期延长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缩短可能是房室早搏等原因引起。

5.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06-0.10秒。

QRS波群的增宽可能是由于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原因引起。

6.QT间期:指从Q波的开始到T波的结束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36-0.44秒。

QT间期延长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7.ST段:指从QRS波群的结束到T波的开始的水平段,正常范围为-0.5-0.5毫伏。

ST段的抬高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

8.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16-0.36秒。

T波的倒置或宽厚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二、治疗方法1. 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是指在心脏停跳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

2. 药物治疗:心电图异常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

例如心律平、贝塔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用来控制心律失常,一氧化氮等药物可以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

3.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植入在病人体内的一个小装置,通过电极与心脏连接,可在需要时向心脏输送电信号,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

常见的有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

三、注意事项1.了解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药物过敏等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并以图形化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运作状况,诊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等方面提供依据。

在心电图中,不同的波形代表着不同性质的信号,因此,对于不同波段的正常值及其含义的了解非常重要。

P波P波是心电图中表示心房收缩的第一个正波,又称为房性波。

正常情况下,P波的时长约为0.08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心室的收缩,如果P波出现异常,则可能表示存在心房颤动等问题。

PR间期PR间期是心电图中表示房室结和希氏束的传导时间,即心房收缩结束后到心室收缩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时长为0.12-0.2秒,如果PR间期时间过短,则可能出现房室早搏等问题。

如果PR间期时间过长,则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问题。

QRS波QRS波是心电图中表示心室的电活动的波段,它由三个波组成,分别是Q波、R波和S波。

正常情况下,QRS波的时间一般在0.06-0.1秒之间,振幅不超过1.5毫伏。

如果QRS波形态异常,则可能表示存在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等问题。

ST段ST段是从QRS波的末尾到T波的起点之间的时间段,它通常被用来观察心室的充电状态和失衡情况。

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水平,如果出现明显的抬高或降低,则可能表示存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问题。

T波T波是心电图中表示心室舒张的波段。

正常情况下,T波呈现一个向上的圆顶形状,时间一般在0.15秒以内,振幅在0.5毫伏以内。

如果T波出现异常,则可能表示存在心肌缺血、心肌炎症等问题。

以上就是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对于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来说,了解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对于预防和诊治心脏疾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倒臵。

在Ⅲ、aVL、V1-3可直立、倒臵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臵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一般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 aVL不超过1.2毫伏,aVF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 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正常值及异常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正常值及异常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样的临床意义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

开端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

正常 P 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 其时限< 0.11s 。

电压:肢导联<,胸导联<。

当 P 波方向不切合窦性P 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 波异样。

P波异样:1、P 波增宽。

P 波时限≥ 0.11s 为增宽。

P 波时限≥0.11s ,<0.12s 称房内传导延缓。

P 波时限≥0.12s ,称房内传导阻滞。

典型增宽 P 波称二尖瓣 P 波,其时限≥ 0.12s ,呈 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 0.04s ,部分可呈圆顶形。

此改变一般在 I 、aVL、V3-V6 导联较显然。

aVR导联多呈 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1)左房肥大或扩大。

可由“风心”二尖瓣狭小,或二尖瓣狭小伴闭锁不全惹起。

也可见于部分惹起左房长久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

冠芥蒂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惹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 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 波增宽;纯真二尖瓣返流初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 波增宽。

这集中状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和缓阻滞。

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 (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次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伸,进而 P 波增宽。

此状况常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

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次序改变,除极时间延伸, P 波增宽,并有 P-R 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

房性心律心房除极次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先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伸,P 波增宽。

2、P 波电压增高。

正常P 波较低钝,电压< 0.25mV ,当 P 波在 II 、III 、aVF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如 V1导联正向部分 P 波电压>(国家考试中心用),双向时≥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称肺型 P 波。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超声心电图正常值(各项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RVOT: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AO: 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LA: 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RV: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IVS: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LV: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LVPW: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PA: 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MV: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9米/秒TV: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

7A V: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1。

0~1。

7PV: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0.6~0。

9EDV: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ESV: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SV: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EF:射血分数正常>0、6±0。

1FS:正常>0。

26E峰与A峰比值, 正常〈1心脏彩超报告阅读指南项目名称: 内径(mm)部位名称厚度(mm)左房LA〈35 室间隔IVS〈12左室LV〈55左室后壁LVPW <12升主动脉AO〈35 右室壁<3-4主肺动脉PA 〈30左室壁<9-12右房RA〈40×35 右室<25左室流出道18-40 右室流出道18—35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

0-2.4轻—中度:1。

5—1、9 中度:1、0—1.4重度:0。

6-1、0 最重度:<0.5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重度: 〈0。

75 压差:50—150mmHg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轻度: 30—50mmHg中度: 50-70mmHg重度: 〉70mmHg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 重度降低:<30%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A峰E峰流速比值:E/A>1血管正常值: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动脉硬化斑块>1、2mm血流速度:〉0、50m/s狭窄分级: 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中度内径减少51—70%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舒张期流速〈40 cm/s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舒张期流速〉40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 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cm/s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I级反流时间1-2sII级反流时间2—3sIII级反流时间4-6sIV级反流时间>6s心包积液分级:微量:2-3mm,<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50—100ml,下后壁中量:5—10mm,100-300ml, 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大量:10-20mm,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1000—40000ml,明显摆动1,心脏测量:(单位mm)①主动脉(AO):男:23~36;女:21~29②左心房(LA):男:19~33;女:21~32③右心室(RV):男:10~20;女:10~20④室间隔(IVS):男:⒐3~⒑4;女:⒍9~⒒7⑤左心室(LV):男:45~55;女:35~50⑥左室后壁(LVPW):6~12⑦右心房(RA):左右:40mm上下:45mm〉46mm异常(横位)⑧肺A内径:30mmLPA:18mmRPA:20mmPA〉AO表示PA增宽2,心功能①左室短缩分数(FS):35~45%②射血分数(EF):50~75%,35%以下为重度、③心搏出量(CO):3~6L/min④每搏量:(SV):38~90ml⑤心率(HR):60~100次/分室间隔运动幅度:4~8mm〉12mm搏动过强,∠4mm搏动减弱,∠2mm搏动消失Doppler检测二尖瓣血流E/A〉1,主动脉瓣最大流速70~130cm/s,大于150为异常。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

起始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

正常P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 其时限<0.11s。

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

当P波方向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波异常。

P波异常:1、P波增宽。

P波时限≥0.11s为增宽。

P波时限≥0.11s,<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

P波时限≥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

典型增宽P波称二尖瓣P波,其时限≥0.12s,呈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0.04s,部分可呈圆顶形。

此改变一般在I、aVL、V3-V6导联较明显。

aVR导联多呈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1)左房肥大或扩大。

可由“风心”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引起。

也可见于部分引起左房长期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

冠心病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引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单纯二尖瓣返流早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波增宽。

这集中情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缓和阻滞。

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顺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长,从而P波增宽。

此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

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顺序改变,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并有P-R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

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2、P波电压增高。

正常P波较低钝,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0.25mV,如V1导联正向部分P波电压>0.2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15mV),双向时≥ 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20mV)称肺型P波。

如V1等胸导联P波电压增高,且大于II、III、aVF导联的电压时常称为先心性P波(先心性P波时II、III、aVF导联的P 波电压可正常)。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医生会观察并分析心电图波形的特征,以了解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正常的心电图波形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们反映了心脏在不同阶段的电活动和传导状态。

以下是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描述。

1. P波: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P波应为正向波,振幅通常小于0.25mV。

P波的时限通常在0.08-0.12秒之间。

如果P波异常,可能表明存在心房肥大、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等异常情况。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

PR间期的延长可能表明房室传导阻滞。

3.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和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通常呈现为一个小的Q波、一个向上的R波和一个向下的S波。

QRS波群的时限一般在0.08-0.12秒之间。

如果QRS波群持续时间延长,可能表明存在心室肥大、束支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等异常。

4.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时到T波开始之间。

正常情况下,ST段应与基线水平保持平行。

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能表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室肥厚等异常。

5.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在正常情况下,T波通常为正向波,形状可以是圆润或稍微尖锐。

T波的振幅与QRS波群的振幅相仿。

T波的倒置或高耸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等异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QT间期会随心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如果QT间期延长,可能表明存在心室肌抑制、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等异常。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病变。

例如,心房颤动常常表现为无规则的心房波,QRS波群正常。

心电图各波段的名称、意义、正常值及相关异常的意义之欧阳数创编

心电图各波段的名称、意义、正常值及相关异常的意义之欧阳数创编
V1,V2无q波
≥0.04
<1/4R
> 1/4R
心肌坏死、纤维化
R峰
时间
V1-2≤0.04
V5-6≤0.05
V1-2>0.04右室肥厚
V5-6>0.05 左室肥厚
QRS
0.06-0.10
(60-100bpm)
>0.12
左室肥大(0.10-0.11)
室内传导阻滞
室性搏动
高钾血症
左室相关:
RV5,V6≤2.5、RI≤1.5
各胸导联均<0.8
肥胖、气胸、
心包积液
V1:rS,V3:RS,
V5: qR
J 点
QRS与ST交点
多在等电线、随S-T偏位而移位
ST

心室缓慢复极时间
长Q-T间期综合症
心肌缺血
低钙血症
心室早期复极化
高钙血症
下移:各导联≤0.05
抬高:肢导/ V4~V6≤0.1
V1~2≤0.3,V3≤0.5
超过正常限度
心电图各波段的名称、意义、正常值及相关异常的意义
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
名 称
意 义
形态、 时间(s)
电压(mV)
正常值
延长
缩短
正常值Βιβλιοθήκη 增高(抬高)降低(压低)P波
心房除极
<0.12(切迹峰距<0.04)
I,II,aVF,V4-6直立,aVR倒置
左房大
房内传导阻滞
无临床意义
肢导<0.25
高钙血症
低温
短QT综合征
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

心电图中的基本波形及其解读

心电图中的基本波形及其解读

心电图中的基本波形及其解读心电图是用来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

通过对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可以了解心脏健康状况,诊断心脏病变等。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中的基本波形及其解读。

1. P波: P波是心房除极的电活动,代表心房肌收缩。

正常情况下,P波应为0.05-0.12秒,且形态稳定,振幅不超过0.25mV。

如果P波高尖或者宽大,可能是心房负荷过重或者房室传导阻滞。

2. QRS波群:QRS波群是心室除极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肌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间期应为0.06-0.1秒,且形态对称,振幅不超过0.5-1.5mV。

如果QRS波群宽大、形态异常或者振幅过高,可能是心室肥厚、传导阻滞、束支阻滞等。

3. ST段: ST段是心室肌复极的过渡阶段,代表心室肌的舒张。

正常情况下,ST段应与基线平行,不应有明显的抬高或者压低。

ST段抬高可能是心肌缺血,ST 段压低可能是心肌缺氧。

4. T波: T波是心室复极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肌的舒张。

正常情况下,T波应为0.16秒以下,振幅一般不超过5mV。

T波高大可能是心室肥厚或者高血钾,T波低平可能是心肌缺氧或者低血钙。

5. U波: U波是一种无明确解释的小型波,通常在暂停一段时间后出现在T波之后。

U波的出现可能是心肌缺血、低血钾、低血镁等情况。

除了上述基本波形外,心电图中还有一些特殊波形需要关注:1. 室性早搏:P波提前消失,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与正常QRS波群不同。

有时可能没有P波或者P波变形。

室性早搏可能是心室异位起搏点激动引起的,需要监测是否频繁发生。

2. 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PR间期延长。

可以根据延长的程度将其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传导阻滞。

3.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心电图上没有规则的P波,而是出现许多不规则的F波。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可能导致心脏无效搏动,需要及时处理。

4. QT间期延长: QT间期是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时间。

正常心电图导联的波形解读

正常心电图导联的波形解读

正常心电图导联的波形解读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反映心脏电活动的记录方法。

正常心电图导联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等几个波形,通过对这些波形的解读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P波是指心房除极开始到心房肌复极结束的时间段,它代表心房传导,正常情况下应该呈向上凸起且均匀的形状。

若P波低平、呈负向或形态异常,可能提示心房传导异常。

PR间期是指P波结束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它代表心房传导延迟,正常情况下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若PR间期过短,可能提示心房下传速度加快;若PR间期过长,可能提示心房传导延迟。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它的宽度和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心室的除极时间和传导速度。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该窄于0.12秒。

若QRS波群宽于0.12秒,可能提示心室传导延迟或心室肥厚。

ST段是指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时间,它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复极开始的时间段。

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与基线平行,若ST段呈现高低、抬高或压低的情况,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

T波是指心室肌复极,正常情况下应该向上凸起且对称。

若T波倒置、高耸或低平,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缺氧、药物影响或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根据波形间的关系来解读心电图。

例如,PR间期正常而QRS波群宽大于0.12秒,可能提示心室传导阻滞;P波存在而QRS波群缺失,可能提示心室停搏等。

总之,正常心电图导联的波形解读可以从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等多个方面来进行。

通过对这些波形的准确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准确解读心电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但需要注意,心电图仅仅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整版)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完整版)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

心脏激活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s。

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2、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的时间。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

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小于0.12s,多数在0.06-0.10s。

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形,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

V5、V6导联QRS波群可呈qR、qRs、Rs、R型,且R波一般不超过2.5mV。

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下,V1的R/S小于1,V5的R/S大于1.在V3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

在肢体导联,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一般向上。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

a 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 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

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 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 8mV。

否则称为低电压。

4、R峰时间(R peak time):过去称为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及正常值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及正常值
QRS低电压:肢导 mv; 胸导mv。 Q波的正常值:时间<0.04秒;深度< 1/4R波;
V1V2无q波;avR的Q波无意义
3.T波:代表心室的快速复极阶段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 波方向一致;
T波在I、II、V4~6向上, aVR向下;假设V1向上, 那么V2~6就不应向下。 电压: ≥ 1/10R 形态:顶端圆钝光滑、
7.ST段:代表心室的早期复极期, 一般位于等电位线上。
抬高: < mv;〔V1V2 < 0.3mv;V3 <0.5mv〕 压低: < mv;
波:T波之后0.02~0.04″出现的振幅较小的 波,方向与T波一致。多见于胸导,尤其 是V3,其机理目前不明。
怎样阅读心电图:
1.心电图方格纸的意义:
=300大格/R~R〔P~P〕大格
心率不规整时:
计算10s或20s内P波或R波个数,
分别乘以6或3;
3心律:冲动的起源及节律。
4顺序分析P-QRS-T。
1.P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电压: 肢导mv;
胸导mv;
时间: s;
形态:
方向:P I、II、III、avF直立
P avR倒置
•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的电位 变化;
命名:Q波 P波之后第 一个负向波;
R波 P波之后第 一个正向波;
S波 R波之后第 一个负向波;
s;
形态: 肢导: I、II、III及avF以正向波主;
心电图纸由横竖均为1mm间隔的小方
格组成。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做了统 一的规定:
横向:时间。走纸速度为25mm/s,每1
S;
纵向:电压。外加1mV的电压基线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各波正常值及意义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

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

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

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

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

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 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 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
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

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 波型。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 段。

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

超过正常范围的
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

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

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

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7)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

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

一般可查表。

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
秒者称轻度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

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等。

(8)U波:振幅很小,在心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服用奎尼丁等。

U波倒置见于冠心病或运动测验时;U波增大时常伴有心室肌应激性增高,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