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玉米精量排种器排种质量自动检测仪设计与试验
玉米精量排种器排种质量自动检测仪设计与试验和贤桃;郝永亮;赵东岳;张东兴;崔涛;杨丽【摘要】为了方便、准确地检测不同种类玉米精量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参数,设计了一种排种质量自动检测仪.该检测仪由PLC、伺服电动机、光电传感器、触摸屏组成,可以在不同播种参数(如播种粒距、播种速度、排种盘型孔数)下实时检测排种器的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粒距变异系数等播种质量参数,并可以检测指夹式排种器各个指夹的重播数和漏播数,同时对种子的下落情况进行实时的动画模拟;当下种粒数达到设定的下种目标时,系统自动停止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排种质量参数自动显示和保存.为验证该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分别与JPS-12型检测台和MeterMax 型排种器检测仪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8、12 km/h 3种播种行进速度下,本文检测仪的检测精度与JPS-12型检测台的检测精度相近(检测结果相差不超过2%);在4~12 km/h的速度下,本文检测仪的检测精度与MeterMax型排种器检测仪的检测精度也相近(对指夹式排种器的检测结果相差小于2%,对气吸式排种器的检测结果相差小于0.7%).试验证明该检测仪的检测精度符合使用要求.【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6(047)010【总页数】9页(P19-27)【关键词】玉米排种器;播种质量;自动检测;设计;试验【作者】和贤桃;郝永亮;赵东岳;张东兴;崔涛;杨丽【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播种质量对作物产量有重要影响,而排种器是影响播种质量的关键部件[1-5],所以对排种器排种性能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实验室内对排种器排种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①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方法[6-11]。
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GB 6973—86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256/1—1984《播种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
采用本标准可使不同型式的单粒(精密)播种机的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粒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2 术语定义2.1 单粒精密播种机将种子单粒地按精确的粒距与播深播入种沟并覆土的播种机。
2.2 播种单体一般由排种装置和开沟覆土装置等工作部件组成。
2.3 排种器将种子单粒地排入播行内的装置。
2.4 开沟覆土装置一般包括一个开沟器、开沟深度调节装置及种子覆盖装置。
2.5 开沟器在土壤中开出种沟并承接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的工作部件。
2.6 排种量排种器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种子的数量或质量。
2.7 播种量单位播行长度或单位播种面积内播入的种子数量或质量。
2.8 粒距播行内相邻两粒种子中心在播行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称为粒距。
播种机设计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粒距称为理论粒距(调整粒距)。
2.9 漏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没有种子者,谓之漏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者,称为漏播。
2.10 重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播下了两粒或多粒者,谓之重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小于或等于0.5倍理论粒距者,统称为重播。
3 试验条件3.1 播种机3.1.1 提供试验的播种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试验前应测定样机的技术状态和主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将测定数据分别记入表1和表2。
3.1.2 样机试验应遵循使用说明书的下述要求:a.播种机的最大和最小前进速度,以m/s表示;b.排种器的最大和最小转速或线速度,以r/min或m/s表示;c.播种机适用的种子类型;d.播种每种种子适用的排种器。
3.2 种子3.2.1 种子类型播种机试验时应采用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种子。
3.2.1.1 单用途播种机如果播种机注明适用于播种某一类型种子,并适用于不同的播种方式,则试验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类型和播种方式进行。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式播种对策与改造应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式播种对策与改造应用孟为国1,陆 凯2,周 翔2,韦 勇3,蒋步银4(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2.江苏省农机化服务站,江苏南京 210000; 3.盐城市大丰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盐城 224000; 4.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苏兴化 225300)摘要:主要针对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4+2模式的种植要求,提出复式播种一体机解决方案,并基于净作玉米播种机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制作,可完成纵向开沟、大豆与玉米肥料分施和玉米带直接播种、大豆带旋耕播种的一体化作业,经过2022~2023年的种植试验和完善改造,改制播种机作业性能良好,满足大豆玉米复合种植4+2模式的农艺技术要求指标,配套 88 kW拖拉机作业效率达1 hm2/h。
关键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复式播种机 0 引言大豆和玉米的带状间作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将大豆和玉米行间套复种,可以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培肥地力,达到用地与养地结合的目的,作为土地高产出率的该种植模式已在国内外得到的深入研究[1-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5]。
江苏省大豆玉米的套种模式主要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主[6-7],在2022年4万hm2种植基础上,2023年推广种植面积达7.67万hm2。
各种植区不同种植模式的机械化播种主要是分播和一体化播种两种形式[8],分播作业效率远低于一体化播种。
由于江苏7~8月份是主汛期,降雨天数多且雨量大,为防止内涝需要在播种前或播种后进行开沟作业。
播种前后开纵向沟都受到拖拉机轮距及播种机作业幅宽等 因素的影响。
江苏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大多是在前茬为麦茬且秸秆还田要求的茬口下进行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播种作业,如果采用旋耕后播种,玉米后期容易倒伏。
如果直接免耕播种,大豆播种的播种深度以及落种质量等会受到影响,影响大豆的出苗质量。
电动小粒径种子蔬菜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wing and less sowingꎬ a kind of electric small grain seed vegetable precision seeder was designed. The seeder is driv ̄
进行后续的播种施肥作业ꎮ
2.2 精量播种装置的设计
该小粒径种子蔬菜精量播种机如图 3 所示ꎬ采
用气吸式变粒径双圆盘排种器ꎬ排种器设置有旋转
圆盘和固定圆盘ꎬ通过控制电机带动同轴相向旋转ꎬ
使两圆盘上相同直径的型孔重合ꎬ并用插盘螺栓进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根据 GB / T 6973—2005« 单粒( 精密) 播
现状ꎬ本文设计了一款电动小粒径种子蔬菜精量播
11.驱动电机ꎻ12.开沟圆盘ꎻ13.转向轮
种机ꎬ深入分析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ꎬ探究其工作
种盒等主要部件组成ꎬ开沟覆土系统主要由圆盘开
性能ꎬ在满足高原夏菜生长特性的前提下ꎬ减少了人
沟器、圆盘覆土器、分叉轮、播种圆盘、刮泥版等主要
工成本ꎬ提高了种植效率ꎬ促进了高原夏菜规模化、
chine was carried out with plateau summer vegetables such as dollsꎬ onions and carrot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floating seed rate of the whole machine is less than 1%ꎬ the average single seed rate
三七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三七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七机械化播种的农艺要求、作业、作业质量、安全要求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三七机械化播种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20408中医药——三七种子和种苗GB/T6973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GB10395.1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GB10395.9农林机械安全第9部分:播种机械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NY/T503单粒(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三七播种机按规定的行距、株距和深度对三七种子进行单粒播种的农业机械。
3.2漏播在每一播行中,相邻两粒种子的间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时,视为漏播。
3.3重播在每一播行中,相邻两粒种子的间距小于0.5倍理论粒距时,视为重播。
4农艺要求4.1种子要求播种前种子应符合以下条件:a)选用无破损的无病种子,且表面无粉尘;b)宜采用一、二级三七种子,分级符合ISO20408规定。
4.2土地要求土地要求如下:a)宜选择坡度≤10°的平整地块,地块长度宜大于80000mm,宽度宜大于10000mm,端部调头宽度宜大于2000mm,并符合机组进地和地头转弯的要求;b)土质疏松,粘性不大,土块细碎均匀,无杂草;c)垄面宽1200mm~1500mm,垄沟(埂)宽300mm~400mm,垄沟深(埂高)150mm~250mm;d)耕作层含水率应在20%~35%范围内,紧实度应在200Kpa~400Kpa范围内;e)遮荫棚搭建应适宜机械化作业。
4.3行株距、播种深度要求行株距、播种深度要求如下:a)播种行距50mm;b)播种粒距50mm;c)播种深度10mm~20mm。
5作业5.1作业准备播种前,播种机需进行检查与调整工作。
作业质量和检测方法
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 试验地测区长度应不少于30mm ,两端预备区不少于20m ,宽度应不少于作业幅宽的10倍。
6.1.2按GB /T5262的规定测定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坚实度、植被密度、环境温度等。
6.1.3试验样机及其配套拖拉机应有良好的技术状态,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保养。
实验过程中不应随意更换拖拉机。
机组的作业速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6.1.4试验前应对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验,仪器设备应经检定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检定周期内。
6.2性能测定 6.2.1 深松深度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5点,用耕深尺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试。
分别计算出每一行程和每一工况的平均耕深、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
a ) 行程值按式(1)~ 式(4)计算:1jn jii j jaa n ==∑ (1)j S = (2)×100%j j jS V a = (3)1j j U V =- (4)式中:a j ——第j 个行程的深松深度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 ); a ji ——第j 个行程中的第i 个点的深松深度值,单位为厘米(cm ); n j ——第j 个行程中的测定点数;S j ——第j 个行程的深松深度标准差,单位为厘米(cm );V j ——第j 个行程的深松深度变异系数,(%); U j ——第j 个行程的深松深度稳定性系数,(%); b ) 工况值按式(5)~ 式(8)计算:1Njj aa N==∑ (5)S = (6)×100%S V a=........................(7) 1U V =- (8)式中:a ——工况的深松深度平均值,单位为(cm ); N ——同一工况的行程数;S ——工况的深松深度标准差,单位为(cm ); V ——工况的深松深度变异系数,%; U ——工况的深松深度稳定性系数,%。
6.2.2作业速度按式(9)计算出机组的前进速度。
播种机播种质量检测预警系统
播种机播种质量检测预警系统O 引言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精播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精量播种具有节约良种、减少拔苗对留苗的伤害;且省去了间、定苗等工序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精量播种机在播种作业过程往往会出现重播、漏播现象以及粒距均匀性较差等问题,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播种质量监控系统,以确保作业质量符合农艺技术要求。
目前,精播机的检测系统主要有光电型、电容型和基于机器视觉型3种,并以光电型应用居多。
现有的检测系统虽做到了重播、漏播报警,但对播种均匀性研究较少,功能也相对单一。
为此,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以光电传感器和霍尔开关传感器构成一个小型微机系统,当精播机出现排种器卡种、开沟器堵塞或者种子箱内无种时,显示故障位置并启动声光报警通知驾驶员;正常工作时,当某一行连续出现不合格粒距时,显示不合格的行数并声光报警;并可提供播种面积统计和应收费用服务信息。
1 设计思路根据国标GB6973- 86《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的规定。
按照不同作物的农艺要求,对行距进行设定。
开始工作时,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下种时间间隔£i,速度传感器获取播种机工作速度,根据设定的行距值及速度传感器检测工作速度值,计算得到种子平均落粒时间间隔£。
当£i在IO.75t-1.25tI区间内,为合格粒距所对应的时间,当fi在IO-O.75tl和I1.25£一∞]区间内,为不均匀播种所对应的时间。
2 系统的总体结构本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主机、数据采集装置、显示和报警装置、键盘电路和传输电缆等组成。
主机主要承担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发出控制命令信号,当播种机发生排种故障,显示故障位置并发出声光报警以提醒驾驶员。
将主机和报警器安装在驾驶室内,便于驾驶员查看。
传感器的功能是监测输种管中种子的流动状况,安装在开沟器上方的输种管外侧,距开沟器铲尖80ram处。
3 系统的硬件设计3.1传感器系统将导种管中种子流信号准确地转变为可被单片机接受的信号,是传感器的首要任务,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
DGT252-2021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
DG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DG/T 252—2021 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2021 -01-21 发布2021 -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DG/T 252—2021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2)5基本要求 (2)5.1需补充提供的文件资料 (2)5.2参数准确度及仪器设备 (2)5.3样机确定 (2)5.4生产量和销售量 (2)6初次鉴定 (3)6.1一致性检查 (3)6.2安全性评价 (4)6.3适用性评价 (4)6.4可靠性评价 (7)6.5综合判定规则 (8)7产品变更 (8)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规格表 (10)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调查表 (11)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各部分安装后的集成照片示例 (12)附录D(规范性附录)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第三方检测项目要求 (13)IDG/T 252—2021II前言本大纲依据TZ 1-2019《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编制。
本大纲为首次制定。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归口。
DG/T 252—2021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1范围本大纲规定了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推广鉴定的鉴定内容、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大纲适用于单粒精密播种机上所配套的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的推广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B:高温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6973 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GB/T 19951-2019 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GB/T 21437.2-2008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GB/T 25392-2010 农业工程电气和电子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耐久试验BD 420005-2015 导航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玉米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试验研究
202110K 玉米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试验研究刘英楠v,衣淑娟b,李衣菲b,陶桂香b,毛欣b,张东明b(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y•电气与信息学院;u.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7)摘要:为明确投种高度、真空度、排种盘转速对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的影响,以2BMG系列免耕播种机上配置的QYP-1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为研究对象,以投种高度、真空度、排种盘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为:投种高度265cm、真空度4.3kPe、排种盘转速16.5s/mis时,合格率74.14%,重播率2.48%,漏播率3.33%,作业性能最好。
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为合格率73.82%、重播率2.56%、漏播率3.62%。
实际结果与优化结果数值差异很小,试验结果准确可信,且各项指标均满足玉米精密播种农艺要求。
关键词:玉米;排种器;气吸式;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223.2+5文献标识码:A0引言玉米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从单产量上来看,我国与单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提升的空间还很大[1一4]。
玉米精密播种技术是依据农艺要求,按照一致的行距、株距、深度将种子精确播入土壤,省去间苗等生产环节的高效种植技术,因其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精密排种器是实现精密播种的关键部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精密播种的重点和热点[5「8]。
王业成等人设计了一种夹持式玉米精密排种器〔2],唐汉等人设计了一种波纹曲面指夹式玉米精密排种器[K],都鑫等人设计了一种内充型孔轮式玉米精密排种器[6]。
虽然新型玉米精密排种器在不断涌现,但专门针对于玉米精密排种器性能研究的报道还未出现。
黑龙江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由于连年耕种使黑土层变薄,所以一直提倡采用免耕播种技术[12]。
为此,针对北京德邦大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BMG系列免耕播种机上配置的QYP-1型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性能进行了多因素试验研究。
小麦精密播种机说明书(毕业设计)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麦精密播种机设计学院:工学院*名:**学号:********专业:机制年级:机制093指导教师:姚明印职称:副教授二0一三年五月十日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外对小麦播种机的研究 (1)1.3 国内对小麦精密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2)第二章整机总体方案设计 (3)2.1 整机结构方案 (3)2.1.1 整机三维视图 (3)2.1.2 工作原理 (3)2.2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主要参数 (4)第三章排种器 (6)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以及外槽轮排种器的选择 (6)3.1.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6)3.1.2 外槽轮排种器的选择 (6)3.2 外槽轮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6)3.3 外槽轮式排种器主要部件参数设计 (8)3.4 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量的计算 (10)第四章开沟器 (12)4.1 开沟器的设计要求 (12)4.2 开沟器的设计 (12)4.2.1 开沟器的选择 (12)4.2.2 箭铲式开沟器的设计 (13)第五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15)5.1 输种管的设计 (15)5.1.1 输种管的类型 (15)5.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15)5.2 地轮的设计 (16)5.3 地轮轴的选择与校核 (16)5.3.1 地轮轴的选择 (16)5.3.2 地轮的校核 (17)5.3.3 轴承的选择及其校核 (18)5.4 镇压轮 /覆土器 (18)5.5 种子箱的设计 (19)5.6 种子箱容量计算 (20)5.7 机架的设计 (20)第六章传动机构的设计 (22)6.1 传动机构的选择 (22)6.2 传动比的确定以及齿轮的参数确定 (22)6.2.1 传动比的计算 (22)6.2.2 传动机构中各齿轮齿寸的确定 (24)第七章结论 (25)参考文献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北方,大都以小麦为主食,南方虽然是以大米为主食,可是对于小麦作物的种植,也是随处可见,而小麦作物的生长条件,以及播种后的收成就成为了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小麦作物的生长条件,产量的多少,与播种技术程度的高低息息相关,在以往,农民只是靠人畜力来进行播种,小麦生长的条件差,小麦之间株距分布不均匀,播深深浅不一,使得种植下来的小麦矮小,产量低,在我国,70、80年代,为了解决小麦产量高低的问题,投入了大部分精力来研究农业播种机械,但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方向上。
(整理)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GB 6973—86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256/1—1984《播种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
采用本标准可使不同型式的单粒(精密)播种机的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粒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2 术语定义2.1 单粒精密播种机将种子单粒地按精确的粒距与播深播入种沟并覆土的播种机。
2.2 播种单体一般由排种装置和开沟覆土装置等工作部件组成。
2.3 排种器将种子单粒地排入播行内的装置。
2.4 开沟覆土装置一般包括一个开沟器、开沟深度调节装置及种子覆盖装置。
2.5 开沟器在土壤中开出种沟并承接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的工作部件。
2.6 排种量排种器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种子的数量或质量。
2.7 播种量单位播行长度或单位播种面积内播入的种子数量或质量。
2.8 粒距播行内相邻两粒种子中心在播行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称为粒距。
播种机设计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粒距称为理论粒距(调整粒距)。
2.9 漏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没有种子者,谓之漏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者,称为漏播。
2.10 重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播下了两粒或多粒者,谓之重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小于或等于0.5倍理论粒距者,统称为重播。
3 试验条件3.1 播种机3.1.1 提供试验的播种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试验前应测定样机的技术状态和主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将测定数据分别记入表1和表2。
3.1.2 样机试验应遵循使用说明书的下述要求:a.播种机的最大和最小前进速度,以m/s表示;b.排种器的最大和最小转速或线速度,以r/min或m/s表示;c.播种机适用的种子类型;d.播种每种种子适用的排种器。
3.2 种子3.2.1 种子类型播种机试验时应采用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种子。
3.2.1.1 单用途播种机如果播种机注明适用于播种某一类型种子,并适用于不同的播种方式,则试验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类型和播种方式进行。
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gb6973―86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256/1―1984《播种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
采用本标准可使不同型式的单粒(精密)播种机的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于单粒高精度播种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2术语定义2.1单粒高精度播种机将种子单粒地按精确的粒距与播深播入种沟并覆土的播种机。
2.2播种单体通常由排种装置和开沟覆土装置等工作部件共同组成。
2.3排在种器将种子单粒地排入播行内的装置。
2.4开沟覆土装置通常包含一个开沟器、开沟深度调节装置及种子全面覆盖装置。
2.5开沟器在土壤中开出种沟并承接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的工作部件。
2.6排种量排在种器在单位时间内排泄种子的数量或质量。
2.7播种量单位播行长度或单位播种面积内播入的种子数量或质量。
2.8粒距播出行内相连两粒种子中心在播行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称作粒距。
播种机设计时(采用说明书)规定的粒距称作理论粒距(调整粒距)。
2.9漏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没有种子者,谓之漏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者,称为漏播。
2.10重播理论上必须播出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萌发了两粒或多粒者,谓之重播。
统计数据排序时,凡种子粒距大于或等同于0.5倍理论粒距者,泛称为重播。
3试验条件3.1播种机3.1.1提供试验的播种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试验前应测定样机的技术状态和主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将测定数据分别记入表1和表2。
3.1.2样机试验应遵循使用说明书的下述要求:a.播种机的最大和最小前进速度,以m/s表示;b.排种器的最小和最轻输出功率或线速度,以r/min或m/s则表示;c.播种机适用于的种子类型;d.收割每种种子适用于的排种器。
3.2种子3.2.1种子类型播种机试验时应采用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种子。
3.2.1.1单用途播种机如果播种机标明适用于于收割某一类型种子,并适用于于相同的收割方式,则试验应当按采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类型和收割方式展开。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种植玉米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突出。
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播种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主要是人工播种或者使用传统的大面积播种机,存在着种子浪费的问题,播种精度低,播种密度不均匀等缺点。
为了解决传统播种方式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
这种新型的播种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单粒播种,减少种子浪费,提高播种精度和均匀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这种新型播种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播种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设计并研究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市场需求,对于现代化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这一主题展开详细的讨论与研究,探索其设计原理、实验结果和市场应用前景。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玉米播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精确播种量、种子浪费等。
通过设计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实现种子的精准定位和适量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和减少种子浪费。
通过研究玉米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探索新的播种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节约资源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现有技术概述:现有技术概述部分应包括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玉米播种机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般来说,目前的玉米播种机主要分为传统的物理播种机和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先进播种机两大类。
传统的物理播种机主要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将玉米种子从料斗中均匀地分配到播种行中,由于无法精准控制每颗玉米种子的播种量,容易导致播种不均匀、浪费种子等问题。
而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先进播种机通过先进的感应技术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每颗玉米种子的精准控制,确保每颗种子的播种量达到预设的标准,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减少种子浪费。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进行设计与研究。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别对相关技术进行概述,分析设计原理,研究关键技术,进行实验验证并对性能进行评价。
在总结设计成果,展示创新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玉米播种机的播种精度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
【关键词】玉米播种机、单粒精量播种、设计与研究、相关技术、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实验验证、性能评价、设计总结、创新点、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请问你需要关于"背景介绍"的内容还是"研究意义"的内容?1.2 研究意义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技术对生产效率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玉米播种机存在精量播种难度大、播种的精度和均匀性差的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节约劳动力、提高播种效率已成为一项迫切需求。
传统的玉米播种机需要人工进行调整,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且无法保证每粒玉米种子的均匀播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研究一种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精准播种,有效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种植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和研究一种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以解决传统播种机在播种精度和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技术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将通过设计原理的探讨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价,验证该玉米播种机在播种精度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提高玉米种植的播种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浪费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电控自动净种窝眼轮式大豆播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基于电控自动净种窝眼轮式大豆播种器的设计与试验刘龙1,2,安雪1,3,余永昌2,李赫2,刘道奇1,2,屈哲1(1.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河南长垣4534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小区试验是良种优选、不同品种之间进行对比试验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随着小区播种机技术的完善与应用,已成为目前种子繁育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解决现有的大豆精播排种器存在净种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控的自动净种窝眼轮式大豆播种器。
播种器采用两个步进电机共同控制排种和净种过程,利用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当量来控制排种轴转速和净种板开闭角度,从而实现育种过程中的单粒播种和快速净种。
在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器可实现播种和净种功能,漏播指数W0,10%,重播指数W1.22%,株距变异系数W2.98%,净种率三99.10%,净种时间最小为4,39s,符合小区大豆播种的农艺要求。
关键词:播种器;排种;净种;电控;大豆中图分类号:S223.2+5文献标识码:A0引言小区播种机是提高作物育种的必要手段和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育种的工作效率、缩短育种周期、降低科研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扩繁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和优良装备[-5]o随着我国优良作物品种繁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现有的育种技术相比,配套的育种设备研发相对滞后+2」。
由于小区播种机主要用于育种试验,故对其工作性能要求较高,且针对排种器有着特殊要求,排种器内残留种子如何实现快速清种及清种工作的可靠性是关系到育种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满足育种工作的要求,科研人员研制了相关配套的小区播种机及精密排种器和净种装置。
姜峰等⑺在2912年设计了一种插装式排种器,通过人工将排种器总成向上提起,再迅速倒出剩余种子,使其能够达到拆卸快捷、清种方便的目的。
裴攸等⑻在1281年研制了一种圆锥分种和圆盘排种相结合的排种器,通过控制圆锥的旋转,落在圆盘型孔中的种子经排种孔排下,使排种器圆盘转1周,排完从圆锥下流到圆盘型孔中的一小区种子;播种机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区长度前进距离,实现在给定区域内排下所需数量种子收稿日期:2719-14-43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74-PS25)作者简介:刘龙(1991-),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E-mail) 3251088065@。
分种盘排种性能通用旋转组合的试验研究
2012年8月农机化研究第8期分种盘排种性能通用旋转组合的试验研究高玉芝1,尹维达1,李成华2(1.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北唐山063000;2.沈阳理工大学,沈阳110161)摘要:通过对分种盘排种性能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排种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分种盘排种性能的正交试验,明确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优水平、最优组合以及试验因素的显著性水平;通过对分种盘排种性能的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排种性能指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的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分种盘;排种性能;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8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08--0120-040引言通过对排种性能单因素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趋势。
通过进一步的正交试验,根据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明确了试验指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优水平、优搭配及最优组合;根据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将属于试验误差的方差与试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引起的方差分解开来,了解了每个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大小。
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控制各种试验因素,同时迸一步改善试验条件,进行了通用旋转组合试验。
1排种性能的通用旋转组合试验1.1因素和指标的选取在进行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时,首先根据精密播种的专业知识、气吹式排种器的研究结论和排种性能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结果,尽可能地考察影响试验指标的诸因素,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和尽量少选因素的一般原则选定试验因素。
在影响试验指标的多因素中选取3个试验因素,即分种盘的型孔直径o。
、型孔深度日和气流流量Q。
试验指标为单粒指数s、重播指数D和漏播指数L。
试验因素及其变化范围如表l所示…。
1.2试验种子与设备1.2.1试验种子收稿日期:20l l—09—14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06522)作者简介:高玉芝(1974一).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副教授,博士,(E 一Ⅲm)gaa yuzhi988@163.conl。
气吸垂直圆盘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气吸垂直圆盘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魏海明;杨发展;李建东;杨薇;罗佳;刘绪超【摘要】为满足水稻大田精量直播机械化需求,设计了一种气吸式垂直圆盘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农艺要求和实际试验确定了其吸种孔的布置方式,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及工作参数.开展了吸孔直径、排种盘转速和吸种负压对排种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气室真空度、排种盘转速、气室真空度与排种盘转速的交互项;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吸种孔直径1.4 mm、转速40 r/min、气室真空度1.8kPa,在此条件下排种合格指数为82.91、重播指数为11.56、漏播指数为5.53,满足水稻的精密播种要求.【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年(卷),期】2018(008)011【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水稻;气吸式排种器;设计;性能试验【作者】魏海明;杨发展;李建东;杨薇;罗佳;刘绪超【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5200;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5200;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3;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5200;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3.20 引言水稻机械直播是一种省工省水、节本增效的轻简化种植技术,其中精量直播能按水稻的种植农艺要求,将水稻芽按其所需的株距、行距和穴粒数要求精准成穴地分布于田间,是当前一种先进的水稻直播技术。
精量穴直播的关键技术在于排种器[1]。
常用的排种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气力式排种器因其具有适用性强、伤种指数低和对种子形状要求不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种作业中。
目前国内对于气力式水稻排种器的研究主要应用于室内的机械化育秧播种,对于水稻大田精量直播排种器的研究相对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6973—86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256/1—1984《播种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粒播种机(精密播种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
采用本标准可使不同型式的单粒(精密)播种机的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粒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2 术语定义2.1 单粒精密播种机将种子单粒地按精确的粒距与播深播入种沟并覆土的播种机。
2.2 播种单体一般由排种装置和开沟覆土装置等工作部件组成。
2.3 排种器将种子单粒地排入播行内的装置。
2.4 开沟覆土装置一般包括一个开沟器、开沟深度调节装置及种子覆盖装置。
2.5 开沟器在土壤中开出种沟并承接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的工作部件。
2.6 排种量排种器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种子的数量或质量。
2.7 播种量单位播行长度或单位播种面积内播入的种子数量或质量。
2.8 粒距播行内相邻两粒种子中心在播行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称为粒距。
播种机设计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粒距称为理论粒距(调整粒距)。
2.9 漏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没有种子者,谓之漏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大于1.5倍理论粒距者,称为漏播。
2.10 重播理论上应该播一粒种子的地方而实际上播下了两粒或多粒者,谓之重播。
统计计算时,凡种子粒距小于或等于0.5倍理论粒距者,统称为重播。
3 试验条件3.1 播种机3.1.1 提供试验的播种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试验前应测定样机的技术状态和主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将测定数据分别记入表1和表2。
3.1.2 样机试验应遵循使用说明书的下述要求:a.播种机的最大和最小前进速度,以m/s表示;b.排种器的最大和最小转速或线速度,以r/min或m/s表示;c.播种机适用的种子类型;d.播种每种种子适用的排种器。
3.2 种子3.2.1 种子类型播种机试验时应采用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种子。
3.2.1.1 单用途播种机如果播种机注明适用于播种某一类型种子,并适用于不同的播种方式,则试验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类型和播种方式进行。
3.2.1.2 多用途播种机如果播种机注明适用于多种类型种子,则试验应按照下述四种类型种子逐一进行。
a型种子:直径为3±0.75mm的中等尺寸圆粒型种子;b型种子:直径小于3mm、形状规则的小粒种子;c型种子:直径大于6mm形状不规则的大粒种子;d型种子:播种机制造厂许用的最难播的种子。
注:除丸粒化包衣种子外,试验用的种子不应进行任何可能改变其物理特性的处理。
3.2.2 种子特征种子尺寸、纯洁度、千粒重(百粒重)、自然休止角等均应测定并记入表3。
4 性能试验4.1 试验的种类性能试验应测定播种粒距和播种量。
每次试验测定不应少于3个播种单体。
1、2、3、6号试验(表4)应对播种单体进行静态试验或动态试验。
4号试验(表4)应对播种单体进行动态试验。
5号试验(表4)应对播种单体在承种沙床上进行动态试验。
4.1.1 静态试验播种单体处于静止状态,排种器按要求的作业速度工作。
为了模拟播种机与地面的相对运动,可用一个粘胶带以相当于播种机的作业速度在播种单体下方移动。
并进行记录测定。
4.1.2 动态试验将播种单体安装在移动式小车上,恒速平稳地通过粘胶带上方,前进速度与播种机的实际作业速度相等,并进行记录测定。
注:记录测定手段可采用常规方法或声学、光电等方法。
该方法应详细写入试验报告。
4.1.3 承种沙床试验播种单体应恒速平稳地通过承种沙床上方,开沟器的入土深度应不小于最小的播深,为了防止种子被覆盖。
开沟器上可装附加装置但不应影响种子间距。
试验时的前进速度应与播种机实际作业速度相等。
注:型沙粒度在85~120μm间,粘土含量20%~25%,含水量在4%~6%之间。
4.2 调整和试验方法4.2.1 根据使用说明书调整播种机,使其达到理论粒距(调整粒距)X r,并进行验证。
4.2.2 开沟器的位置1、2、6号试验(表4),应在开沟器提升状态下进行。
从排种器投种口到种子落地点的距离应尽量接近播种的实际距离。
3号试验(表4)部分试验带开沟器,开沟器的位置应便于观测种子触及开沟器内壁反弹下落的方向。
此时,从排种器的投种口至种子落地点间的距离应稍大些,但应尽量接近播种的实际距离,以免扩大种子的散射区。
这个距离(即投种高度)应记入试验报告。
4、5号试验(表4)均应带开沟器进行。
4.2.3 种子箱充满程度种子箱应在试验时装种,避免任何压实。
试验可在满箱(100%)、半箱(50%)和1/8箱(12.5%)容积下进行。
4.2.4 前进速度根据制造厂使用说明书,可从下列前进速度1.0、1.5、2.0、2.5和3m/s中选出3种为作业速度进行试验。
对于静态试验来说,驱动轮转速可由下式求得:w=V/2πR (1)式中:播种机前进速度,m/s;V──R──驱动轮半径,m。
4.2.5 播量或粒距调节播种粒距的调节由适当选择排种元件型孔数和转速来达到。
试验应在排种器最大转速、最小转速和平均转速下进行。
为了达到特殊的播种粒距应在播种单体上采用相应的排种元件(排种滚筒、型孔盘或型孔带)。
如果播种机只有一种粒距调节方法,则只做一种粒距调节试验。
4.2.6 倾斜试验为了检验播种单体对田间地形变化的适应性,应进行下述几种倾斜试验:a.向后倾斜:播种单体向后倾斜11°(即20%的倾斜度)。
b.向前倾斜:播种单体向前倾斜11°。
c.向右倾斜:播种单体向右倾斜11°。
d.向左倾斜:播种单体向左倾斜11°。
4.2.7 试验取样和要求试验行程次数应根据试验台测定区段长度而定,测定区段长度应包含250个粒距。
试验取样应在粘胶带恒速运动区段选取,应去除加速或减速部分长度中的不准确部分。
每次试验前,种子箱应加添种子,并使排种器有足够的运转时间,以使种子充满排种元件。
4.2.8 测量方法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测定种子粒距的方法是量取相邻两粒种子的中心在播行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测量单位为mm。
4.3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及项目见表4。
4.3.1 种子箱内种子面高度的影响(1号试验)测定不同种子面高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4.3.2 排种器转速的影响(2号试验)测定排种器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4.3.3 排种器倾斜状态的影响(3号试验)。
4.3.3.1 前后倾斜测定前后倾斜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4.3.3.2 左右倾斜测定左右倾斜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4.3.4 播种机前进速度的影响(4号试验)测定速度对排种器和粒距精确性的影响。
4.3.5 种子附加运动的影响(5号试验)观察种子的附加运动(种子转动)对其落地位置精确性的影响。
4.3.6 种子离析的影响(6号试验)观察种子箱内种子的离析现象及其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注:测验时先将排种装置荷载运转30min,不断加添种子,最后使种子箱内的剩余种子面高度不少于1/8箱,再对其进行测定。
4.4 性能试验结果将三个排种器或播种单体试验得到的三个结果填入表6。
5 田间试验5.1 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包括:a.播在种床上的种子粒距。
b.开沟深度的一致性。
c.播种深度的一致性。
5.2 试验条件试验地块应比较平整,土块细碎,符合播种要求。
前茬作物、土壤类型、整地质量等应记入表7,测量土壤上层10cm内的含水率及坚实度,记入表7。
试验时,播种机在测区内不应停车。
测定工作应在播种机作业20m以后开始,在播种机停车前20m结束。
试验应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用相应的种子,并应在最佳作业工况下进行。
理论播量应是农业技术要求的最佳播量,播种深度应是农业技术要求的最佳深度。
这些数值应详细写入试验报告。
该试验还可测定田间出苗均匀性,统计结果记入表9。
5.3 测量方法测量工作应在测区内进行,每次测5行,每行连续测250个粒距或株距,少于5行者全测,统计结果记入表5。
在测区内取5行,每行随机取5个种沟横剖面,测定开沟深度,并将测定结果记入表8。
播种深度与地平面有关,应以镇压或耙耱后的地面为准。
播深的测定取5行,每行测定5点,记入表8。
6 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评价6.1 取样及数据处理6.1.1 由试验中测得粒距样本,并将样本以0.1X r的间隔分成区段。
例如在X r两边有如下区段:[0.9X r,X r];[X r,1.1X r]等等。
6.1.2 每个区段的变量为X=X i/X r (2)i式中:x i──区段的中位数。
6.1.3 绘制直方图a.频率表(表5)表示不同区段的X i及其出现频数n i。
b.以X i为横座标,相对频率F i=n i/N为纵座标,绘制直方图(见例图),式中N为试验测定的种子总数。
6.1.4 频率图应区分为下述区间:{0至≤0.5}{>0.5至≤1.5}{>1.5至≤2.5}{>2.5至≤3.5}{>3.5至+∞}如果:n′=∑n i{X i∈[0至0.5]}1n′=∑n i{X i∈[>0.5至≤1.5]}2n′=∑n i{X i∈[>1.5至≤2.5]}3n′=∑n i{X i∈[>2.5至≤3.5]}4n′=∑n i{X i∈[>3.5至+∞]}5则………………………………………(3)6.1.5 建立下述概念……………………………………………(4)……………………………………………(5)……………………………………………(6)……………………………………………(7)6.2 试验结果评价6.2.1 排种性能指标……………………………………(8)……………………………………(9)……………………………………(10)6.2.2 播种精度指标平均值:…………………………………(11)标准差:………………………………(12)变异系数:C=δ×1007 田间生产试验生产试验面积每台播种机按每米幅宽应达到500~700亩。
其他项目与谷物播种机试验方法相同。
8 撰写试验报告机具通过全面试验后,将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然后撰写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a.试验目的、要求及概况;b.试验样机的技术特征(附照片);c.试验结果及分析;d.使用单位意见及群众评价;e.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f.结论。
表 1 主要技术特征机具名称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提供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表 2 易损件测定记录机具名称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播种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初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 表 3 种子特征测定机具名称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 表 4 台架试验项目表 5 频率统计计算表表 6 播种单体表 7 试验地调查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长度,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地势及地形坡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土壤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前茬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整地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表 8 开沟、播种深度测定表机具名称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沟器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速度种子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