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如图,在△ABC 中,点 M 是 BC 的中点,点 N 在 AC 上,且 AN=2NC,AM 与 BN 相交于点 P,求 AP∶PM 与 BP∶PN.
【解】 设B→M=e1,C→N=e2, 则A→M=A→C+C→M=-3e2-e1,B→N=B→C+C→N=2e1+e2. 因为 A,P,M 和 B,P,N 分别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 λ,μ 使得A→P=λA→M=-λe1-3λe2, B→P=μB→N=2μe1+μe2. 故B→A=B→P+P→A=B→P-A→P=(λ+2μ)e1+(3λ+μ)e2.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理及其意义,了解向量
数学抽象
基底的含义
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的应用
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 理,会用基底表示平面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向量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25-P27 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基底中两个向量可以共线吗?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故B→A=B→P+P→A=B→P-A→P=(λ+2μ)e1+(2λ+μ)e2. 而B→A=B→C+C→A=2e1+2e2,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得2λ+λ+2μμ==22,, 解得μλ==2323,. 所以A→P=23A→M,B→P=23B→N, 所以 AP∶PM=2,BP∶PN=2.
作为基底向量,O→A与C→D不共线,可作为基底向量.
用基底表示平面向量
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 E,F 分别为 BC,DC 边 上的中点,DE 与 BF 交于点 G,若A→B=a,A→D=b,试用基底 {a,b}表示向量D→E,B→F.
【解】 D→E=D→A+A→B+B→E =-A→D+A→B+12B→C =-A→D+A→B+12A→D=a-12b. B→F=B→A+A→D+D→F =-A→B+A→D+12A→B=b-12a.
x+y=2.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设A→C=a,B→D= b,试用基底{a,b}表示A→B,B→C. 解:法一:设 AC,BD 交于点 O,则有A→O=O→C=12A→C=12a,B→O =O→D=12B→D=12b. 所以A→B=A→O+O→B=A→O-B→O=12a-12b, B→C=B→O+O→C=12a+12b.
③因为 e1-2e2=-12(4e2-2e1), 所以 e1-2e2 与 4e2-2e1 共线, 即 e1-2e2 与 4e2-2e1 不能作为一组基底. ④设 e1+e2=λ(e1-e2),则(1-λ)e1+(1+λ)e2=0,则11+-λλ==00,,无 解,所以 e1+e2 与 e1-e2 不共线,即 e1+e2 与 e1-e2 能作为一组基 底. 【答案】 ③
法二:设A→B=x,B→C=y,则A→D=B→C=y, 又AA→ →BD+-BA→→CB==AB→→CD,, 所以yx-+xy==ba,,解得 x=12a-12b,y=12a+12b, 即A→B=12a-12b,B→C=12a+12b.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设点 O 是▱ABCD 两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的向量组中可作为这个
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上表示其他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①A→D与A→B;②D→A与B→C;③C→A与D→C;④O→D与O→B.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 B.寻找不共线的向量组即可,在▱ABCD 中,A→D与A→B不共
B.23a+13b
C.35a+45b
D.45a+35b
解析:选 B.因为B→D=12D→A,C→B=a,C→A=b,所以C→D=a+B→D
=a+13B→A=a+13(b-a)=23a+13b.
2.如图,已知在梯形 ABCD 中,AD∥BC,E,F 分别是 AD, BC 边上的中点,且 BC=3AD,B→A=a,B→C=b.试以{a,b}为 基底表示E→F,D→F.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基底中的向量不能为零向量.(√ ) (2)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个基底.(× ) (3)若 a,b 不共线,且 λ1a+μ1b=λ2a+μ2b,则 λ1=λ2,μ1=μ2. (√ ) (4)平面向量的基底不唯一,只要基底确定后,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 量都可被这个基底唯一表示.(√ )
1.[变问法]本例条件不变,试用基底{a,b}表示A→G.
解:由平面几何知识知 BG=23BF, 故A→G=A→B+B→G=A→B+23B→F =a+23b-12a =a+23b-13a=23a+23b.
2.[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向量“A→B,A→D”换为“C→E,C→F”, 即若C→E=a,C→F=b,试用基底{a,b}表示向量D→E,B→F. 解:D→E=D→C+C→E=2F→C+C→E=-2C→F+C→E=-2b+a. B→F=B→C+C→F=2E→C+C→F =-2C→E+C→F=-2a+b.
用基底表示向量的两种方法 (1)运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对待求向量不断进行转化,直至用 基底表示为止. (2)通过列向量方程或方程组的形式,利用基底表示向量的唯一 性求解.
1.在△ABC 中,点 D 在边 AB 上,且B→D=12D→A,设C→B=a,C→A
=b,则C→D为( )
A.13a+23b
【解析】 ①设 e1+e2=λe1,则1λ==10,,无解, 所以 e1+e2 与 e1 不共线,即 e1 与 e1+e2 能作为一组基底. ②设 e1-2e2=λ(e2-2e1),则(1+2λ)e1-(2+λ)e2=0, 则12++2λ=λ=0,0,无解,所以 e1-2e2 与 e2-2e1 不共线,即 e1-2e2 与 e2-2e1 能作为一组基底.
若直接利用基底表示向量比较困难,可设出目标向量并建立其 与基底之间满足的二元关系式,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及相关结论, 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表示出目标向量(一般需建立两个不同的向 量表达式),再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系数,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解方程或方程组即得.
1.设{e1,e2}是平面内的一个基底,且 a=e1+2e2,b=-e1+ e2,则 e1+e2=______a+______b. 解析:由ab= =-e1+e1+2e2e,2 ,解得ee12= =1313aa- +2313bb, . 故 e1+e2=13a-23b+13a+13b=23a+-13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条件 结论
基底
e1,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_不__共__线__向__量____
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有且只有 一对实数 λ1,λ2,使_a=__λ_1_e_1+__λ_2_e_2 _ 若 e1,e2 不共线,把{e1,e2}叫做表示这一 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
■名师点拨 (1)e1,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e1,e2}的选取不唯一, 即一个平面可以有多个基底. (2)基底{e1,e2}确定后,实数 λ1,λ2 是唯一确定的.
B.12(a+b)
C.12(b-a)
D.12b+a
解析:选 B.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则 D 为线段
BC 的中点,从而B→D=D→C,即A→D-A→B=A→C-A→D,
从而A→D=12(A→B+A→C)=12(a+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
设 e1,e2 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给出下列四组向量: ①e1 与 e1+e2;②e1-2e2 与 e2-2e1;③e1-2e2 与 4e2-2e1; ④e1+e2 与 e1-e2. 其中,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的是________(写出 满足条件的序号).
2.[变条件]若本例中的点 N 为 AC 的中点,其他条件不变,求 AP∶PM 与 BP∶PN. 解:如图,设B→M=e1,C→N=e2, 则A→M=A→C+C→M=-2e2-e1,B→N=B→C+C→N= 2e1+e2. 因为 A,P,M 和 B,P,N 分别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 λ,μ 使得A→P=λA→M=-λe1-2λe2, B→P=μB→N=2μe1+μe2.
=λA→B(λ∈R),则 x,y 满足的关系是( )
A.x+y-2=0
B.2x+y-1=0
C.x+2y-2=0 D.2x+y-2=0 解析:选 A.由P→A=λA→B,得O→A-O→P=λ(O→B-O→A),即O→P=(1
+λ)O→A-λO→B.又 2O→P=xO→A+yO→B,所以xy==-2+2λ2,λ,消去 λ 得
线,C→A与D→C不共线;而D→A∥B→C,O→D∥O→B,故①③可作为基底.
2.点 O 为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则可作为基底的一对向量是 ()
A.O→A,B→C
B.O→A,C→D
C.A→B,C→F
D.A→B,D→E
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O→A与B→C,A→B与C→F,A→B与D→E共线,不能
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若B→C=5e1,D→C=3e2,则O→C=( )
A.12(5e1+3e2)
B.12(5e1-3e2)
C.12(3e2-5e1)
D.12(5e2-3e1)
百度文库
解析:选 A.O→C=12A→C=12(B→C+A→B)
=12(B→C+D→C)=12(5e1+3e2).
2.已知非零向量O→A,O→B不共线,且 2O→P=xO→A+yO→B,若P→A
而B→A=B→C+C→A=2e1+3e2,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得3λ+λ+2μμ==32,, 解得μλ==4535,. 所以A→P=45A→M,B→P=35B→N, 所以 AP∶PM=4∶1,BP∶PN=3∶2.
1.[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若C→M=a,C→N=b,试用 a,b 表示 → CP. 解:由本例解析知 BP∶PN=3∶2,则N→P=25N→B, C→P=C→N+N→P=C→N+25N→B=b+25(C→B-C→N) =b+45a-25b=35b+45a.
对基底的理解 (1)两个向量能否作为一个基底,关键是看这两个向量是否共线.若 共线,则不能作基底,反之,则可作基底. (2)一个平面的基底一旦确定,那么平面上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用这 个基底唯一线性表示出来.设向量 a 与 b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 量,若 x1a+y1b=x2a+y2b,则xy11==yx22., [提醒] 一个平面的基底不是唯一的,同一个向量用不同的基底表 示,表达式不一样.
设 e1,e2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以下各组向量中不 能作为基底的是( )
A.2e1,3e2 C.e1,5e2 答案:B
B.e1+e2,3e1+3e2 D.e1,e1+e2
若 AD 是△ABC 的中线,已知A→B=a,A→C=b,则以{a,b}为基
底表示A→D=( )
A.12(a-b)
答案:23 -13
2.在△ABC 中,D 为 AB 上一点,若A→D=2D→B,C→D=13C→A+λC→B, 则 λ=______. 解析:因为A→D=2D→B, 所以A→D=23A→B=23(C→B-C→A). 因为在△ACD 中,C→D=C→A+A→D=C→A+23(C→B-C→A)=13C→A+ 23C→B, 所 答案 以:λ=23 23.
解:连接 FA,DF.因为 AD∥BC,且 AD=13BC, 所以A→D=13B→C=13b,所以A→E=12A→D=16b. 因为B→F=12B→C,所以B→F=12b,所以F→A=B→A-B→F=a-12b. 所以E→F=E→A+A→F=-A→E-F→A=-16b-a-12b=13b-a, D→F=D→A+A→F=-(A→D+F→A)=-13b+a-12b=16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