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高考题

合集下载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伴性遗传是指a) 父系遗传b) 母系遗传c) 近亲结婚后代遗传d) 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答案:d) 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2. 伴性遗传通常由哪一对性染色体传递?a) X染色体b) Y染色体c) 第22号染色体d) 23号染色体答案:a) X染色体3.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伴性遗传引起的?a) 肺癌b) 心脏病d) 糖尿病答案:c) 血友病4. 伴性遗传由父亲传给子女的概率是多少?a) 100%b) 50%c) 25%d) 0%答案:d) 0%5. 男性患有伴性遗传疾病时,如何传染给子女?a) 通过母亲的X染色体传递b) 通过父亲的X染色体传递c) 通过两性的Y染色体传递d) 通过个人生活方式传递答案:a) 通过母亲的X染色体传递二、判断题1. 伴性遗传只存在于人类,其他动物没有这种遗传现象。

正确/错误?2. 女性患有伴性遗传疾病时,她的子女一定会得病。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男性患有伴性遗传疾病时,他的女儿也会患病。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染色体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结构,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伴性遗传疾病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伴性遗传是如何发生的。

答:伴性遗传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一些突变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如果母亲是携带有伴性遗传突变的X染色体的“带状型”,她的儿子有50%的几率会继承该突变的X染色体并患病。

而女儿则有50%的几率成为携带者,但通常不会表现出症状。

2. 请列举一个伴性遗传疾病的例子,并解释其症状和遗传方式。

答:血友病是一个典型的伴性遗传疾病。

血友病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导致出血不止。

该病主要由X染色体上的凝血因子突变引起。

如果母亲是携带血友病突变基因的“带状型”,她的儿子有50%的几率继承该突变基因并患病,而女儿则有50%的几率成为携带者。

高考生物《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1.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答案:D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细胞内都有X 染色体,故对于X连锁遗传病,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得病,如红绿色盲患者中既有女性又有男性,B错误;可以采用基因治疗重度免疫缺陷症,比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向患者的T淋巴细胞转移腺苷脱氨酶基因的方法进行治疗,C错误;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D正确。

2.用光学显微镜对胎儿的体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白化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状细胞贫血答案:A解析: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在显微镜下可见,C 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但因为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错误。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答案:D解析: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A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如某种传染病,B错误;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若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则表现正常,C错误;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D正确。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

第7讲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一、选择题1.(2019广西八市联合调研)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B.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C.F1理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2答案 C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中出现了3∶1的性状2分离比,由此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的呢?该过程属于与发现问题,A错误;雄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B错误;F1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C正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错误。

2.(2019福建福州模拟)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Aa 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B.①与有斑雄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C.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答案 B ②的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两条Y染色体,A正确;无斑雌蝇_a与有斑雄蝇A_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AA、②无斑雄蝇aa、③无斑雌蝇_a、④有斑雄蝇A_,则亲本无斑雌蝇和有斑雄蝇基因型均为Aa,①有斑雌蝇基因型为AA,与有斑雄蝇A_杂交,后代可能出现无斑果蝇,B错误,C正确;③无斑雌蝇_a的基因型2/3Aa、1/3aa,②无斑雄蝇aa与③无斑雌蝇_a杂交,后代有斑雄蝇概率(2/3)×(1/2)×(1/2)=1/6,没有有斑雌蝇,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练习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练习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1.雌性杂合玳瑁猫的毛皮上有黑色和黄色随机镶嵌的斑块,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黑色)和b(黄色)控制。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细胞中这条X 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产生配子时又恢复正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正交和反交出现玳瑁猫的概率不同B. 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黄色和黑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C. 若偶然出现黑黄相间的雄性玳瑁猫,则其基因型可能是X B X b YD. 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导致转录过程受阻2.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以及对Ⅱ、Ⅲ代部分家庭成员乙病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

基因检测时首先用Eco RⅠ限制酶将乙病相关基因切割成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

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是显性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的替换导致,改变后的核酸序列可以被Eco RⅠ识别C.若Ⅲ7为女性,则家族中有多人与其关于乙病的基因型相同,其患甲病的概率为1/78D.Ⅲ8100%携带甲病致病基因,若她与无致病基因的男子婚配,生育的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3.甲动物(2n=16)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乙动物(2n=22)的芦花羽(B)对非芦花羽(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已知这两种动物的子代数目足够多,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甲动物中两红眼个体交配,则子代中红眼雌性个体占25%或50%B. 若检测某红眼雄性甲动物的基因型,则只能选择白眼雌性甲动物与其交配C. 若乙动物中两杂合芦花羽个体交配,则子代中芦花羽雄性个体占50%D. 若对乙动物中某芦花羽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则检测结果有4种可能性4.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该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中特定的CGG//GCC序列重复导致的,FMR1基因中CGG//GCC的重复次数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1.(2023·山东·高考真题)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EE或ee,着丝粒(点)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__(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__,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和__,B错误;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或ee、__,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交换,则第1极体只能是Ee,综合以上,第一极体为Ee和EE两种,D错误。

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正确;F1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代出现性状分离,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F1中雌蝇(X A X a)与白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正确;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雄蝇(X a Y)全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X A X a),若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但不能用显微观察证明,D错误。

冲刺2025届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专题03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冲刺2025届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专题03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冲刺2024届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专题03 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解答题(共15小题)1.(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生物模拟)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毛色有白色和灰色,分别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限制,科研人员做了下列探讨。

(1)亲本为纯合灰色(♀)和纯合白色(♂)个体杂交,后代表现为雌性个体全为白色、雄性个体全为灰色,该试验能达到通过子代毛色辨别个体性别。

(2)在该动物某种群中随机选取多只白色雌性个体与一只灰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色个体占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或雌性个体中a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的比例或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

(3)该动物的毛型有短毛和长毛两种类型,相关限制基因(B、b表示)与限制毛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甲(♀)和乙(♂)均为白色长毛个体,二者杂交子一代中两对相对性状都出现了性状分别,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X a和BbX A Y 。

以甲、乙杂交后代为选择材料,如何从中尽快筛选出稳定遗传的白色长毛雄性个体?请写出筛选思路:选择甲与乙杂交子一代中多只白色长毛雄性个体分别与短毛雌性个体杂交,若某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部为长毛个体,则该组合的父本即为满意须要的个体。

【解析】(1)亲本为纯合灰色X a X a(♀)和纯合白色X A Y(♂)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X a Y,X A X a,其表现型为:灰色为雄性个体,白色为雌性个体,故该试验能达到通过子代毛色辨别个体性别。

(2)在该动物某种群中随机选取多只白色雌性个体(X A X﹣)与一只灰色雄性个体(X a Y)杂交,后代中灰色个体占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或雌性个体中a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的比例或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

(3)甲(♀)和乙(♂)均为白色长毛个体,二者杂交子一代中两对相对性状都出现了性状分别,故白色、长毛均为显性,则甲、乙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连云港高三期中)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2023·淮安高三模拟)先天性夜盲症是X染色体上的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可知,该致病基因为隐性B.患病孩子的性别为男孩,该致病基因来源于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C.表现正常的女儿与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可能出现夜盲症患者D.先天性夜盲症女性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是患者,女儿也可能是患者3.某同学对一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孩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调查,记录结果如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代表患病情况未知)。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若祖父正常,则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祖父患病,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该患病女孩的父母再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4.(2023·广东,16)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

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

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5.(2023·扬州高三模拟)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完整版)伴性遗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伴性遗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伴性遗传试题及答案1.一个女性患有遗传性慢性肾炎和卷发基因,她与一个男性患有遗传性慢性肾炎但没有卷发基因的人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没有肾炎也没有卷发基因的直发男孩。

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有遗传性慢性肾炎和卷发基因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D,概率为44%。

2.人类的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作用时,即减数分裂过程中。

3.遗传病可以是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也是遗传病。

4.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甲、乙、丙、XXX可能是苯丙酮尿症的系谱图,但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5.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6.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XX)同窄叶雄株(X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为:1/2为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其中宽叶雄株和宽叶雌株都是杂合子,窄叶雄株和窄叶雌株都是纯合子。

7.不正确的叙述是B,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异源染色体。

8.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包括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以及患者的父母可能是正常的但是携带致病基因。

C.该病主要影响男性,女性为携带者D.Ⅲ-3的女儿有患病风险19.以下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病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必须有一位患者父母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患者必须有两位患者父母D.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与女性有关20.以下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父母一定是患者B.伴性遗传病的患者必须有一位患者父母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患者必须有一位患者父母D.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男性也有关C。

该遗传病表现出隔代遗传,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

9.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高考生物 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真题

高考生物  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真题

专题十三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2022江苏,11,2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 D 摩尔根利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F1互交,F2白眼仅出现在雄蝇中,摩尔根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蝇的表型及比例与预期结果相符合,A、B、C与事实相符。

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与事实不符。

2.(2022广东,19,12分)《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

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

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 枚,理论上可获得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

专题07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解析版)

专题07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解析版)

专题7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分析➢题型解读该专题常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结合,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偏向于综合能力的考查。

且该专题与社会生活中的优生优育紧密相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考向分析围绕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人类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及病例、检测和预防,以及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分析进行。

➢答题技巧作答本专题时,需以课本相关知识为依据,总结相应规律和技巧,熟记口诀,从而能够讯速找寻所需的解决方法。

对点训练一、单选题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三模)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

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古人类基因组首先要从古人类尸体中获取DNAB.古人类基因组是测定古人类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通过比较现代人基因组和古人类基因组的异同研究人类的演化D.人类基因组测序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会有全新的帮助【答案】A【详解】A、研究古人类基因组可以从古人类的毛发或生活用品中获取DNA,不一定从尸体中获取,A错误;B、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故古人类基因组是测定古人类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正确;C、过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的基因组DNA的研究,让人们得以发现现代人的基因组中与古人类组分的异同,从而揭示了人类演化的复杂历史,C正确;D、人类基因组测序能够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会有全新的帮助,D正确。

故选A。

2.(2023·云南·校联考模拟预测)“恶性高热”是一种潜在致命性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一般无症状,但当接触麻醉剂后,会诱发患者出现高热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某家庭的母亲和女儿皆患有恶性高热,父亲情况未知。

母亲因该病去世,女儿经及时抢救而康复。

科研人员对该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检测。

控制该性状的某一基因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切割成两条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用电泳分离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1所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伴性遗传是指:A. 遗传性状与性别无关B. 遗传性状与性别有关C. 遗传性状只与母亲有关D. 遗传性状只与父亲有关答案:B2.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A. 常染色体上B. 性染色体上C. 线粒体DNA上D. 核糖体RNA上答案:B3. 下列哪种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A. 血友病B. 唐氏综合症C. 色盲D. 21-三体综合症答案:A4. 男性患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A. 0B. 50%C. 100%D. 25%5. 女性患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A. 0B. 50%C. 100%D. 25%答案:D6. 伴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式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染色体显性遗传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D7. 女性携带者是指:A. 携带致病基因但不表现出症状的女性B. 携带致病基因且表现出症状的女性C.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女性D. 携带致病基因且表现出症状的男性答案:A8. 男性携带者是指:A. 携带致病基因但不表现出症状的男性B. 携带致病基因且表现出症状的男性C.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男性D. 携带致病基因且表现出症状的女性答案:A9. 伴性遗传病的遗传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B. 性别C. 年龄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伴性遗传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遗传咨询B. 产前诊断C. 避免近亲结婚D. 药物治疗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伴性遗传病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答案:性2.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合是______。

答案:XY3.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合是______。

答案:XX4.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其母亲一定是______。

答案:携带者5.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一定是______。

答案:患者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伴性遗传病的特点。

伴性遗传高考题含答案

伴性遗传高考题含答案

1(10江苏卷)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

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柑.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2(10天津卷)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 B.13 C.12 D.343(10海南卷)15.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2 B.1/4 C.1/6 D.1/8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5.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 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6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图中II3和II4生子女是BB Bb 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4(10全国卷Ⅱ)33. (11分)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2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_模拟检测含解析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2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_模拟检测含解析

专题12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5年高考】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2024课标全国Ⅰ,5,6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限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推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 C2.(2024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别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 D考点二伴性遗传3.(2024课标全国Ⅰ,5,6分)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确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限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行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 C4.(2017课标全国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答案 B5.(2016课标全国Ⅱ,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限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高考生物母题题源专题09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生物 解析版)

高考生物母题题源专题09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生物 解析版)

【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母题原题】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 b不育,而雌配子X b可育。

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 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 B X 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 b 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 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 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 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母题来源二】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母题原题】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 M L N X B X 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 b可能来自于I-3【答案】AC【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伴性遗传高考题1.(2019•江苏卷•T2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 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 M L N X B X 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2.(2019•浙江4月选考•T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A.1/12 B.1/8 C.1/6 D.1/33.(2018•江苏卷•T12)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4.(2018•江苏卷•T25)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5.(2018•海南卷•T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

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育的概率为1/2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6.(2017•新课标Ⅰ卷•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7.(2017•江苏卷•T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8.(2017•海南卷•T22)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A.a B.b C.c D.d9.(2016•江苏卷•T14)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10.(2016•全国卷II•T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11.(2015•新课标卷Ⅰ•T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12.(2015•福建卷•T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 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13.(2014•安徽卷•T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14.(2014•安徽卷•T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15.(2013•海南卷•T14)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16. (2013•广东卷•T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双选)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17.(2013•山东卷•T5)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18.(2013•上海卷•T21)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

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19.(2012•江苏卷•T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20.(2010•天津卷•T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B.13C.12D.3421.(2018•全国Ⅱ卷•T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

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

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

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22.(2018•江苏卷•T33)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

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型。

(2)杂交组合TtZ b Z b×ttZ B 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 B 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 b 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_________________。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

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23.(2017•新课标Ⅰ卷•T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

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

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