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第二册第一课第一节_聚焦货币 ppt课件
聚焦货币优秀课件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4)电子货币
含义:是指用一定金额旳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取 得代表相同金额旳数据,经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措施将该数 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原因:信息技术旳迅猛发展,尤其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旳 实现。 特点:以便、安全、快捷、节省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空头支票:是指支票持有人祈求付款时,出票人在付款人 处实有旳可供正当支配旳存款不足以支付票据金额旳支票。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1. 信用卡
银行卡: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 行旳,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 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 能旳信用支付工具。涉及信用 卡和借记卡两种。因为多种银 行卡都是塑料制成旳,又用于 存取款和转账支付,所以又称 之为“塑料货币”。
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旳信用卡。 准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旳。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
金额旳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要求 旳信用额度内透支旳准贷记卡。
而我们所说旳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⑵ 信用卡旳特点 ①信用卡是集金融业务与电脑技术于一体旳高科技产物; ②信用卡同步具有支付和信贷两种功能。持卡人可用其购置
商品或享有服务,还可经过使用信用卡从发卡机构取得一 定旳贷款; ③信用卡能降低现金货币旳流通,提供结算服务,以便购物 消费; ④信用卡能增强安全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社会劳动力; ⑤信用卡能增进商品销售,刺激社会需求。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高中政治 第1课 第1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ppt精选
栏 目链接栏目链 接
ppt精选
9
精讲 阐释
ppt精选
栏 目链接栏目链 接
10
应用 示例
3.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保持适度流 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 着今后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 以致闹“钱荒”。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
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栏 目链接栏目链 接
14
误区 警示
5.误区五: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区分不清
解析: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即“先 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
栏
6.误区六:物价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 解析:通货膨胀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
目链接栏目链 接
涨不等于就是通货膨胀,只有物价总水平持
栏
2.误区二: 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 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目链接栏目链 接
解析: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目的是 追3
误区 警示
3.误区三: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 般等价物。 解析: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 物。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1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ppt精选
1
ppt精选
2
精讲 阐释
德育第二册第一课第一节-聚焦货币(29帧27)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 ――→货币――→ 普通等价物――→价值尺 度和流通伎俩
纸币 ―→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第26页
问题: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商品价值:凝聚在商品中 人类无差异劳动。
劳动有多有少、有难有易;花费在商品上劳动、 生产时间,就有长短;商品价值,就有了大小。
第5页
商品定义:
(1)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 (2)只有用来交换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问题:“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关系?
贪、贼、贫………… 请问:从中国汉字看,中国造字时候,刚好是当初 “货币演变”到了……阶段时候?
第15页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能够发挥货币作
用信用工具。 优点:预防贵金属无形流失、制作交易成本低、比金属
货币更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如: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等 (4)电子货币 如:银行卡等 特点:方便、安全、快捷、节约等。
P4页
讨论
5、金钱,到底是“众善之门”,还是“万恶之 源”?
(1)经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货币并不神秘,并非 金银天生含有某种魔力,它只不过是商品交换发展 到一定阶段产物。金钱,既不是“众善之门”,也 不是“万恶之源”。(金钱不是万能)
(2)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依然是财富象征,人们 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货币。(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行。) 人们对待货币态度,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目 录 (共5课13节)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聚集货币 第二节:商品价格奥秘 第三节:认识个人投资
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 第二节:做当代企业人 第三节:了解税收与劳动权利义务
中职校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聚焦货币教案

讲授新课
二、货币的职能(板书)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页后回答: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2)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哪个是基本职能?
货币的五大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阅读第三页案例连接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一般等价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职能。
复习题
钱的作用
仪器教具
多媒体
审批意见
审批人:20年月日
讲授内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Ⅰ、课堂导入:
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
导入新课
通过同学们预习,我们懂得了“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思考3min,上黑板写出跟钱财有关的,以“贝”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货、财、购)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原始社会—商品交换—交换频繁--为了方便--约定俗成—交换媒介张三用5匹布换李四家的一只鸡,可是李四不要布,那么交换就中断了,所以后来就有了张三用3个贝壳买了李四的鸡,李四用3个贝壳去买了王五的一只鸭。
2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德育第二册首页

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1聚焦货币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2-3月25---3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的三种形态;理解货币的本质;支票和信用卡优越性的体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教学重点:1、货币的职能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2商品价格的奥妙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4---10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树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思想;树立理行消费的观念,克服在消费中的攀比心理等,确立绿色消费的意识。
教学重点:1、市场形成价格2、、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市场形成价格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3认识个人投资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11---17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储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工具的特点。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关系。
能够运用理财的基本常识处理家庭和个人事务;能够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个人投资工具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教学难点:个人投资工具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二课走近经济圈§2-1了解市场经济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18---24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市场交易的原则;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能够根据生活中发生的假冒伪劣产品等实际事例,说明诚实守信对规范市场的重要性。
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第一章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

支付 手段
货币产生前的商品交 换是物物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产生后,商品 所有者首先将商品换成货 币,再用货币换商品,即 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充 当商品交换媒介时称为流 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流通 手段
价值 尺度
商品的价值只能在交 换过程中通过其他商品间 接的表现出来。
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 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 件商品“值”多少钱。
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贮藏手 段的职能。只有实实在在、足值得货币如金银铸币、条块才能充 当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被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时,是在 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世界货币:货币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演变史
有一个农夫,以种粮食卫生,一个渔夫,以打渔为生, 农夫一天能生产4斤粮食,渔夫一天能打8条鱼,农夫想吃鱼, 渔夫想吃粮食,于是他们打算交换,农夫想用一斤粮食换渔 夫8条鱼,渔夫想用一条鱼换农夫4斤粮食,于是讨价还价开 始了……
货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对比
含义 表现形式
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 价值大小的职能
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 职能
现实货币
其他
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是因为 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 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为:商品—货 币—商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济生活,探讨经济生活中处 处离不开的东西——货币!
一、货币
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货币成为“钱”。我们交学费、买 文具和生活用品,学校给我们颁发奖学金和助学金,都是 通过钱来进行的。
德育二第二课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课件

危害: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和秩序, 歧视别人使交易不能实现或以权欺人或以垄 断损人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面三幅漫画说明了老板以貌取人,
对“卑贱者”鄙视,对“高贵者”讨好的“势利
眼”嘴脸,违背了平等原则。
学习交流PPT
20
第二课 走进经济圈
3.公平原则
第一节 了解市场经济
(1)含义: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称平尺准,童叟无欺。
学习交流PPT
回第2页
17
第二课 走进经济圈
二、市场活动必须遵循的交易原则
第一节 了解市场经济
1.自愿原则
(1)含义:买卖双方自愿成交,不能强买强卖。
(2)违背自愿原则的现象及危害。 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损害对方的利益,造
成买卖双方之间的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
想一想
市场上盛行的搭配销售 风违背了什么原则?
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学习交流PPT
15
第二课 走进经济圈
第一节 了解市场经济
(3)目标(调什么)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 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学习交流PPT
16
第二课 走进经济圈
第一节 了解市场经济
(4)手段(怎么调)
经济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
生
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产
收入差距的扩大
学习交流PPT
11
第二课 走进经济圈
(2)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
信息 不灵
决策 盲目
第一节 了解市场经济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学习交流PPT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必修1PPT课件

由_金__银__固定充当
(羊、贝、布)
一般等价物
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三阶段:以__货__币__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流通
货币 ) 产生
2020/9/23
一个必须搞 懂的概念:
: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生产商品 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而这种体力和脑力 是没有差别的,是任何商品的生产所共有的。
思考2: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
答: 价值是冻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思考3: 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能使不同的商品交换成功。
思考4: 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是怎样
表现出来的?
答:通过与相交换的商品表现出来。
2020/9/23
思考回答: 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是不是商
品?有没有价值?
A 货币和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 B 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 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与商品同时产生
货币与以往的一般等价物区别在于它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和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和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属性)
2020/9/23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之(一)
二. 货币的基本职能
2020/9/23
1. 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要件?
: (2)但金银成为货币后,与以往的金银和普通意义
上的金银有所不同,与其它普通商品也不一样:它 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用它可以表现其它一切 商品的价值,用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
2020/9/23
随堂练习
聚焦货币ppt

(二)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交换经过 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 是一般等价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
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 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 的自觉性。
布置作业:
写一篇关于金钱观法 分析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
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
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讨论法,指导学生集思广益,把在思想认识中存
在的误区同本课内容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
高认识,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最优方案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分析
聚焦货币
导入 新课
正确的金钱观,克服“拜金主
义”“一切向钱看”等错误思想的
影响。
项 目 三 “关于信用卡和现金”关系的辩论赛
活 动
目 标
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刻、 更全面认识现金和信用卡的作用、优 势和不足;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 精神、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总 结 :
本节课我通过建立项目,引导学生运用观 察、讨论、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知识点的学习, 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货币的产生、演变、本质、职 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政治组
张志杰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德育第二册<经济生活>内容的第一堂课,讲述 货币的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换都是以货币 为媒介的。只有懂得货币,才能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 经济的基本规律。只有了解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才能帮 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此外,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 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 用。
德育第一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教学,知道货 币认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在实际 生活中对货币认识及其职能的表现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耐心认真具有 自学创意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断进取 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 本节难点:
1
货段 ”
教学内容
回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钱有 哪些? 俗话说“钱是万能的”,同学们怎么认 为呢?
第一讲地球第一讲孟子公开课第一讲第一讲文字识别第一讲补兵与技巧党课第一讲开学第一讲共筑中国梦第一讲德育论文德育论文范文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同 学 们
早上好 贵州天力电脑学校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 聚焦货币
主讲教师:罗艳萍
贵州天力电脑学校
重点知识
• 本节重点:
1 2
3
货币认识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体现社会关系的一般 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 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 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 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1)、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 品交换。 (2)、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的含义:即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现实中 的货币。
一、货币 钱是我们对货币的一种俗称,货币 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中职校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聚焦货币教案第1期

编号:MJ/JW-JL-12(14)保存部门:教务科保存期限:五年课程名称:德育第二册经济与政治常识任课教师:张老师章节内容第一节聚焦货币之货币含义授课班级13秋电气1班13秋农村经济管理班授课日期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练习辅导练习册P1-4目的要求知识技能货币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过程与方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职能。
复习题钱的作用仪器教具多媒体审批意见审批人:20 年月日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Ⅰ、课堂导入: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导入新课通过同学们预习,我们懂得了“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思考3min,上黑板写出跟钱财有关的,以“贝”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
(货、财、购)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原始社会—商品交换—交换频繁--为了方便--约定俗成—交换媒介张三用5匹布换李四家的一只鸡,可是李四不要布,那么交换就中断了,所以后来就有了张三用3个贝壳买了李四的鸡,李四用3个贝壳去买了王五的一只鸭。
2、一般等价物: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实质:就是一般等价物3、关于货币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
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货币的含义。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
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4页
讨论
5、金钱,到底是“众善之门”,还是“万恶之 源”?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货币并不神秘,并非 金银天生具有某种魔力,它只不过是商品交换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钱,既不是“众善之门”, 也不是“万恶之源”。(金钱不是万能的)
(2)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依然是财富的象征,人 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货币。(离开金钱是万万不 行的。)人们对待货币的态度,应该是“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 ★教学难点: 纸币。
★ ★教学方法: 教师 启发、引导, 学生 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引入新课:
聚焦货币 探究金钱
进行新课: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一、货币:
第一节:聚焦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问题: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
电子货币的含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 转帐、购买、支付的“无纸贸易”行为。
四、信用工具
1、支票
转账支票
现金支票(这些在电影电视中 的“有钱人”那里可见)
贷记卡(先刷后补存)
2、信用卡 准贷记卡(先存后刷)
借记卡(先存后刷)
借记卡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 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 聚焦货币
★★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 间上都可以分开。流通的手段,就是“货币”。
“流通手段” 与“商品流通”也有区 别: 流通手段侧重于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课堂讨论:P3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一般职能
(注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
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 的货币。如一台电脑5000元,商家 卖电脑时,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 放在旁边,只需要用数字标明,贴 个价格标签即可)
2009-11-13)。
纸币:
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 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纸币的产生过程
金银条块 (足值)
足值的 铸币
不足值的 铸币
铸币
纸币
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 → 铸币 → 纸币
纸币的产生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纸币的含义
★3、过去,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 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若按现价去 进行这次交换,你愿意是哪一种商品的拥有者?
(参考:黄金370·~270元/克;大米10~5元/公斤)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 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价格: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 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2)、流通手段
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可以不分开。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 商品
A送给同学的钢笔 B商场里长期滞销的东西
C已经变质的午餐肉
D集市里降价处理的鞋帽
D)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商品和货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
生,并将永远存在下去.( × ) (2)只有金银才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 )
(3)只要是商品,必然有价值;只要有价值,肯定是商
品.( √ )
(4)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都没有价值.(√ )
随堂练习(二):
1、关于商品和货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 自己找。
2、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 自己找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正在强制 纸币仅是一抽象
使用的。
概念,是代表。
3.纸币的职能:
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优点:
成本低; 防流失;
易保管、耐贮藏、便运输。
4.纸币的发行量(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 发行过少,阻碍流通,“通货紧缩” 。
(2)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纸币本身没
有价值,人们不愿意接受它,之所以广泛使用纸币,是由于 国家的强制力 正在强制使用。
(3)纸币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是货币,
---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部分职能。
巩固练习(单选):
1、在我国,人民币可以购买各种商品,这主要是因为(?)
道理你一定懂了。你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到台前。
3、货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 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如:贝壳、布帛、牲畜、兽角、猎器等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的货币被称为金
属货币。 优点: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
金银是最重要的金属货币。
先存后用 存款计息 同城取现无手续费 年费最低 无使用年限限制 不提供对账单,可索取 不可透支
准贷记卡
先存后用,可适当透支 存款计息
同城取现无手续费 年费介于借记卡和贷记卡之间
使用年限最长2年 不提供对账单,可索取
可透支(额度小)
贷记卡
先用后还 存款不计息 取现收取高额手续费 年费最高 使用年限3年 每月免费提供对账单 可透支(额度大)
目 录 (共5课13节)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聚集货币 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秘 第三节:认识个人投资
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 第二节:做现代企业人 第三节:了解税收与劳动权利义务
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第二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答案 自己找
讨论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货币的? 钱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都知道,钱很有用;虽然“钱不是万 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
1、“有钱能使鬼推磨”吗? 2、“钱是天使”吗?“钱是魔鬼”吗? 3、是“钱是人的工具”,还是“人是钱的奴 隶”?
商品的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 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劳动有多有少、有难有易;花费在商品上的的劳 动、生产的时间,就有长短;商品的价值,就有了大 小。
商品的定义:
(1)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 (2)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问题:“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关系?
物品:非劳动产品
非商品(捐赠物资)
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机构都可向社会发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和购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费时就可不受存款数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
一体。 答案:自己找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 ,是指用一定金额 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 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 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你可以翻书去找;可以互相讨论;预习过教材的,可以马上回答(如:信用卡、 借记卡、中山通卡等)。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什么吗?
信用卡:
这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 凭证。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借记卡、贷 记卡和准贷记卡三类。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适用、 高效、安全。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卡。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第二节: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第五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聚焦货币
★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 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无免息期
最长56天免息期
透支之日起每天万分之五计单利 免息后每天按万分之五复利
最长透支额天数60天
无透支天数约束
信用卡:
慎用!
信用卡利息的计算方法是: 从消费日起,每天万分之
五,以全额(而不是“未 清偿部分”)计复利;且 收取滞纳金,即最低还款 额度的百分之5~10。 曾经广州有一61岁老伯 透支了2万元未还,2年 “利滚利”后,本息高达 20万,到银行“通融” 想少交欠款都没可能;据 说再过16个月就会突破 “百万”。震惊了所有信 用卡持卡人。因为信用卡 透支逾期每天利息0.5‰, 每月以大约11.5%复利 递增。(见《当代生活报》
劳动产品 不用于交换
用于交换——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