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合集下载

东师807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东师807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1.1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地理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

其中前言主要界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则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内容标准则主要由标准、活动建议和说明等部分组成,最后实施建议则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四部分。

1.1.2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课程理念方面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均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标准陈述方面将行为动词术语改为利用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增强了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1.2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转变地理学习方式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1.2.1什么是地理素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哪些?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既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即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和有关地理图表的阅读、填绘、计算等基本技能;地理科学方法即掌握地理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基本方法;地理学科能力即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观点即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即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树立科学信念并坚持科学理想不断探求真理。

1.2.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通过建立地理与现实生活、社会和自然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理解、解释各种自然特征和人文现象中的独特作用及对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欣赏和规划生活。

体现这一理念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适应学生的好奇心选择贴近其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其次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重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通过必备真题库及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通过必备真题库及答案5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等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师指图提出地名;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教师正确书写地名;教师领读地名;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地名。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①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②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③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④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⑤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4. 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要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等。

5.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按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明一地气温差异的趋势及影响因素;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同纬度两地气温的高低;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一地气温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变化程度;④分析一地的等温线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可以由此判断一地是寒冷中心还是炎热中心;⑤根据重要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分析一地气温状况,作冷热的性质判断。

⑥根据临线间温度间距的大小,可以判断等温线实际代表区域范围的大小及地势特征6. 简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价值追求。

东师 地理教学论 答案

东师  地理教学论 答案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是指以比较方式将新的地理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相比拟,利用已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

2. 探究式学习: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探究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3. 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的观点来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4. 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又叫普通地理教学媒体,包括地理教师的口语和体态语、地理印刷材料、地理图片、地理教学标本与模型、黑板与粉笔等。

5. 地理略图:又称黑板略图或板图。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或课前将略图画在小黑板、透明胶片上,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根据需要呈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对应于传统教学的(接受性)。

2. 全球意识属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哪一成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依据地理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地理教学语言媒体包含(叙述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引导性语言)。

4. 一般来说,行为取向的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行为主体)、(发生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水平)。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

(1)地理学科的认知发展价值:①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②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注重综合的思维品格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2)地理学习与读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图解能力的发展(3)地理学习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①对兴趣发展的影响②对情感态度发展的影响③对价值观发展的影响2. 简述初中地理课程理念的基本内容(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4)“转变地理学习方式”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教学理念3. 简述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四大趋势。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7章考点精华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7章考点精华

绪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现象、问题、规律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方法。

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

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3.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4.研究任务: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路向深化研究思想,彰显学科价值总结课程实践,提升教学经验梳理研究方法,推进深化改革二、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的关系1.共同指向关系地理课程是为一定的课程目标而创立的。

地理教学是一个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围绕地理目标而展开的。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内在的关系,地理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地理课程中的体现,地理教学目标是为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结合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因此两者存在共同指向的关系。

2.补充创建关系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建立是在对学生已有水平的假设,制定的是基本目标是静态的但地理教学过程是动态的,鲜活的,是生成的。

教学目标是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因生施教,建立一种教学补充目标,帮助学优生超越和帮助学困生达到基本要求3.意义对话关系地理教学内容是师生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对话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地理课程内容地理课程内容仅仅是提供给师生的基本的、共同的对话材料,用以发起、引导师生的对话行为。

教师是在现场创作课程。

4.整合多赢关系一方面地理教学不仅受到地理教材的课程观念、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的指导和影响,而且受到师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的作用。

另一方面课程观念、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检验、发展,地理课程的价值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和提升,地理教学在地理课程的指引下,创生发展,形成新的地理课程和教学价值。

四、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专业技能2.联系实际问题意识,实践兴趣3.注意拓展学习,阅读一些专业名著和专业杂志第二章:地理课程论一、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及其进程的安排”与课程相关的概念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真题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真题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真题
一、简答题
1、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

2、什么是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适用情境?
3、地理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4、学情分析方法有哪些?
5、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地理学习迁移?
二、案例分析
深度教学不仅要求传授学科知识,也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观。

“工业区位选择”教学中,传统教学理论是让污染企业布局在河流下游,远离生活区域。

从深度教学角度谈应该诶和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处理。

三、论述题
1、大气运动的认知结构。

2、高中地理课程的修订在知识层面对教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3、地理图像媒体的类型及应用。

4、针对教师,设计一份关于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

东北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东北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20XX年一、名词解释1、地堑2、气团3、基流4、上层滞水5、河流袭夺6、土壤腐殖质化过程7、红壤8、温带草原9、逆行演替10、地域分异二、简答题1、固囚峰的运动规律与天气特征2、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与成因3、迂回扇的形成过程4、风沙流的基本特征5、制约土地生产功能的主要因素6、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三、论述题1、青藏高原在东亚季风形成中的作用2、分析区域性构造上升对地貌的影响3、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过程对自然地理特征的控制20XX年一、名词解释1、节理2、潮汐3、转换断层4、水位5、变质岩6、生态幅7、腐殖质化过程8、河网密度9、植被型10、田间持水量二、简答题1、石海与石河是如何形成的2、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3、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布4、什么是局地环流,绘图说明一种常见的局地环流的成因5、举例说明垂直分化与垂直带有何不同6、自然区的特点三、论述题1、自然地理系统中的物质迁移2、气候变化的成因3、地貌成因20XX年气象气候学部分和土壤、生物地理概念一、名词解释1、黑钙土2、淋溶作用3、建群种4、生态系统二、简述题1、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和途径2、简述海陆风的形成过程三、论述题论述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性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的关系地貌部分一、名词解释1、变质作用2、褶皱3、潜水4、水团二、简答题1、简述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2、概括冰川谷的形态特征三、论述题论述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综合部分一、简答题1、太阳能的自然地理意义2、黑土退化原因3、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二、论述题分析地球表层的平衡性、稳定性与安全性20XX年气象部分一、简述题1、简述云形成过程中的上升运动2、简述温带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3、什么是逆温?哪些过程会形成逆温?二、论述题试论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特征和分布综合部分一、简述题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系统的基础功能2、地球表层中的钾元素迁移途径3、系列规律的实质二、论述题如何理解水文过程、生态过程、地貌过程、土壤形成过程等自然地理过程是一个过程的多种表现形式地貌部分一、简述题1、气候变暖对河流阶地发育会产生哪些影响2、简述冰川谷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3、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二、论述分析题论述外力作用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其气候地貌表现20XX年综合部分一、简述题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因子类型2、地球表层中的氮元素迁移路径3、处境的类型与特征二、论述题以温带湿润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地貌学部分一论述题1、海岸泥沙纵向运动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2、坡面径流形成的地貌及其空间组合规律3、火山地貌形态与火山喷发物质之间的关系二、论述题论不同河流侵蚀作用方式在河谷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气象气候学部分和土壤、生物地理概念一、名词解释1、黑土2、潴育化过程3、建群种4、演替二、简述题1、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和途径2、简述气团的形成条件和地理分类三、论述题试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0XX年气象部分一、简述题1.写出地面辐射差额公式(注明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并解释其气候意义2.简述台风的水平结构及其天气特征3.简述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二、论述分析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及表现进行论述综合部分一、名次解释1.纬度地带性2.辐射干燥指数3.限区4.自然地理区划5.水迁移元素二、简述题1.对地球表层的边界你有何认识?2.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缺损主要有几种?三、论述题为什么说景观均质化与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都是不利的?地貌部分一、名词解释1.板块2.地堑3.径流深4.水循环二、简答题1.泥石流发育的基本条件2.风沙流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对比外力成因谷地的形态特征与形成机制2009复试试题(回忆版,不全,呵呵)一、名词(8个,每个5分,只想起六个)1、喷出岩2、径流深3、分异因素4、太阳净辐射5、棕壤6、种群二、简答(六个,每个10分,大体意思)1、自然地理研究对象是什么2、生物小循环3、综合自然地理的区划原则4、水平衡5、火山的分布特征三、论述题1、自然区的基本特征2、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貌似是注重综合自然地理的发展过程什么的) 20XX年初试题(回忆版,不全)综合部分一、简答题1.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2.不记得了,呵呵3.处境的类型及特征二、论述题以温带湿润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地貌部分一、简答题1.河流袭夺及其地貌2.喀斯特地貌的地区差异3.不记得了,呵呵三、论述题冰川融化对地貌的影响气象部分一、简答题1.锋的类型及特征2.不记得了,呵呵3.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二、论述题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0XX年复试题从以下十四题中任选十题作答1.举例说明不同立地类型上的土壤的特点2.江心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3.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的特征4.地球表层的特点5.暗棕壤的主要成土过程6.地下水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分析7.板块边界地带的最主要地貌表现8.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效应9.地球表层分异过程与组合过程的关系10.新月形沙垄的形成机制11.绘图说明长白山垂直带普12.分析长白山与大兴安岭的生态价值差异13.干燥度的计算方法14.湖泊生态系统的陆化过程。

2010-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试题807 地理学科教学

2010-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试题807 地理学科教学

2010-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试题807 地理学科教学2010年一、简答题(每小10分,共60分)1、为什么说地理学是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2、列举地理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3、地理探究学习的策略有哪些?4、地理教学活动包含哪些要素,并阐明各要素之间关系。

5、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6、试阐明你对地理学科特殊能力的理解。

二、论述题(每小题分60分)1、试从教师角色、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论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2、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践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3、试谈谈你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三、材料分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心理学家将一群小白鼠分成三组,第一组白鼠除了吃就是睡,不让它们有任何其他活动;第二组持续做单调的脚踏车运动;第三组则在丰富刺激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1)根据上述实验推测三组白鼠脑部神经发展速度的排序,并说明理由。

(2)说明这个实验结果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意义?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干过长,简要描述了)迪克和杰西是孪生兄弟,都是17岁,正在学校读书。

他们住的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汽车,让他们开车上学。

有一天他们睡过头迟到了,谎称汽车出了问题。

后来老师发现说了谎话。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2011年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1.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准有哪些?2.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师角色做出哪些改变?3.试阐明等温线图判读应该遵循的认知模式。

4.概念教学有哪些具体方法?5.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何在?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1.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践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谈谈你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3.试论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地理学习动机。

三、教学设计题(每小题20分)1.试设计能够说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的地理略图。

2.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科目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科目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科目1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是目前办学最成熟、著名度最高的学科地理学科考研之一,它被公认为华东地区最优秀的学科地理考研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的定位是专注学科地理的教学和科研,它的考研计划涵盖了学科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地理系统结构、学科地理学空间分类、农业地理学、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变化等。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的培养方案着重于学科地理研究方面的专业能力,学科地理研究中多样性与交错性及地理方法应用。

学科地理研究和教学考虑到地理环境及其变化历史,地理生态系统分析,地形测量,地球物理学,遥感系统,GIS,统计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空间数据分析,区域评价等。

2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的招生简章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招生简章明确了学术要求、报考条件以及考生培养计划。

学术要求主要包括本科毕业生具有学科地理学术思想和学科地理学研究方法背景、崇尚学术伦理和学术责任感,并具有基础研究能力。

报考条件要求本科毕业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并获得较高的学术评价。

考生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强化训练、学科地理学基础理论培训、学科地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培训、学科地理教学能力培训、计算机科学培训等。

它还涉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讲座组织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学科地理考研学术氛围。

3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优势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与其他考研相比有以下优势:1、科学性:学科地理考研着重于理论结构、学科地理系统结构、学科地理学空间分类等;2、多样化:学科地理考研着重考察普遍性学科地理学,结合各种应用空间对学科地理学的影响于变化;3、实用性: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考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发展性:根据学科地理考研学习者未来发展,学科地理考研将具备多样性、复杂性和实用性的考研技能;5、专业性: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地理考研注重考察学科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分析考察国内外学科地理演变和发展战略,重视社会实际问题的挖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开发者。

(4)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看,教师应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地理教师应成为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学习者。

七、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师生间应民主,平等。

师生间相互沟通、互相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

等…………八、地理教学目的制约因素(选择题)1.社会需要2.教学价值观3.地理学科特点4.学生身心发展情况。

九、地理教学过程特点1.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教学的宗旨;2.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3.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

(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2)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3)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

十、地理过程与地理景观辨析、如何教学(论述)共同点:都是地理现象;不同点:前者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时间上的一种长期动态现象;eg.日全食过程,季风在我国东部降雨带的推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

后者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理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的相对静态现象,eg.吉林雾凇,黄果树瀑布。

地理过程的种类:A.匀速型eg.我国二战前人口出生状况;B.波动型eg.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不匀速型eg.深圳发展随改革开放先慢后快;D.突变发展型eg.地震海啸使人口减少。

教学方法:直观方法;必须生动直观,大力加强形象化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地理表象。

十一、知晓等值线判读应遵循的一般模式1.读等值线的延伸方向;2.读等值线的疏密程度;3.读等值线的弯曲方向;4.读重要地理意义的等值线。

十二、知晓特征知识的认知思路?比较的方法,eg.海陆风,气旋反气旋,寒暖流。

十三、地理学科特殊能力的认识1.地理空间认知能力2.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3.地理过程的描述和简单预测能力;4.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

十四、什么是地理形象思维?如何进行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地理形象思维:运用头脑中积累起来的地理事物的表象进行的思维。

培养:(1)加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1.注意立体和平面转换;2.注意动和静的转换;(2)重视形象记忆的培养1.对实际地理事物进行观察后的描述;2.对地理略图、板图的形象加工;3.强化对地图形状的描述。

(3)注意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储备丰富的地理表象。

(4)重视类比和联想方法的应用。

十五、如何进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解)可大可小(灵活深刻)(1)注意教学的问题性1.问题的针对性1)类比性问题,通过对比得出问题;2)分析性问题,eg.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习惯;3)综合性问题,eg.南美洲的气候特点:暖、温,我国的气温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4)假设性问题,eg.阿尔卑斯山脉不是东西走向而是南北走向,欧洲的气候会怎样?比较对象的选择:1)将新知识与乡土地理知识来比,2)同一纬度的同一地理事物比较;3)同一事物不同历史时期比较;4)同一矛盾论述中相互对立的事物,eg.寒暖流对比(寒流不一定比暖流冷)。

2.问题的难度;阿特金森原理:当问题的难度系数P=50%时,学生最感兴趣,最具有思维训练价值。

3.正确区分地理问题和非地理问题。

(2)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1.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方法:恰当运用地理变式,问题设计时恰当运用关键词;2.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方法:①多提需要摆脱常规才能回答的问题;②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本身要有较强的发散性;③同一问题变换角度提问。

3.思维的批判性;4.思维的敏捷性;5.思维的独创性。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1.正面介绍某些或某类问题的思维方法;2.解决具体问题时,最好把思路上升为一般的原理;3.让学生独立发现或归纳出思维方法,并让学生与正确的方法相对照。

十六、理解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一定水平的智力是最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高智力者未必是高创造性者。

十七、凯尔曼态度形成三阶段。

服从,认同,内化服从:个体在他人的要求下,做出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一个人基于某人或团体,具有成为某一样人的愿望,从而实现的同某人一样的行为。

内化:指个人在他人的影响下,经过自己凭借理智辨别是非而形成的个人的观点、信念的过程。

十八、渗透人地协调观点,对地理教师自身有哪些要求?1.应具备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背景;2.应当理解和了解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3.应该了解和理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4.应当理解和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而导致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

十九、在地理位置教学中要遵循的观点?1.明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针对不同的地理空间位置问题,确定讲解与训练的重要性;3.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进行地理位置的教学;4.用普遍联系观点进行地理位置教学。

二十、什么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具体内容是什么?p14学习风格: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具体内容:(1)学生学习条件1.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器官;2.学生感情的需要;3.社会性需要;4.情绪和环境的要求。

(2)大脑半球功能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右半球功能: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主管人的视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

左半球功能:较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

(3)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方式:人们对模型进行组织和加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反应了人的知觉、记忆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沉思。

(4)个人的人格特点控制点:人们对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因素看法。

内部控制: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外部控制: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受运气、命运等外部环境影响,不能控制事态发展。

焦虑水平:指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景所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

二十一、学会分析几条曲线,一条是焦虑与效率,情绪唤醒水平与学习效率。

P4,p15二十二、什么是认知内驱力?影响认知内驱力的因素有哪些?P19后认知内驱力:指学生想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的或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

影响因素:A、直接触发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及教师的讲授。

B、关键因素: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认识,学生的自我期望水平。

二十三、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可简可繁)(可大可小,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展开)P20(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1.在序言中注意讲授学科的影响、价值,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2.在讲授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学好该知识的用处;3.设计练习、作业、思考题等,让学生具体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1.积极创建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2.把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发掘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3.要注意变化呈现方式;4.设计地理游戏。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影响,激发学习动机。

(4)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

二十四、问题情境?P20问题情境:当学生面对新的未知的知识时,以前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不足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时所具有的智力困窘状况。

问题情境创设的三要素:新的未知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智力障碍。

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想法设法促使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或经验与未知的地理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学生的矛盾激化。

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方式:1.当场演示或实验;2.提出假设性问题;3.直接创设;4.引用资料。

二十五、理解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可大大小,不考理论,但怎样迁移与理论相关)P21学习迁移:已有的地理知识、能力、方法,对新的地理知识、能力、方法的学习产生的影响。

(1)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共同要素的觉察力;共同要素实例:1.同类问题之间;2.类似的国家;3.同类知识之间;4.总论与分论之间;5.学生已有的乡土地理经验与待学的知识之间。

提高觉察力的方法:1.学习分区知识的时候联系总论知识;2.注意训练学生运用同类知识所共有的认知思路解决具体的问题;3.恰当选取与讲解某一地理类型区中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典型问题的认识扩大到对同类问题的认识;4.以乡土实际,设计与学习有关的观察性问题。

(2)加强地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学习;(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中影响迁移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如何构建的良好地理认知结构:1.加强基本理论与原理的教学;2.注意新旧知识的异同比较;3.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

二十七、探究(引导)方法的适用范围?P23 1.需要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他联系的内容;2.在较新的情景中,运用已知的原理、规律、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容;3.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内容;4.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共同要素,有利于实现迁移内容。

5.具有中等难度的教材;6.需要学生进行评价和预测的内容。

二十八、探究(引导)教学的条件?P23后1.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3.一定的知识做基础;4.融洽的课堂气氛;5.创设问题情境的质量;6.优化的探究可能性;7.良好的探究环境。

二十九、如何寻找范例?1.按类型问题寻找范例;2.从认识方法的角度寻找范例;3.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寻找范例;4.具有显著地理个性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