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概念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1bf7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4.png)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决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个体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对于那些已经熟悉了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并渴望深入学习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这篇高级教程将为你介绍一些更深入的主题和理论,帮助你深刻理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1.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边际效用指的是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而边际成本则指的是为了获得这个额外单位所需要牺牲的其他东西。
在决策中,人们会基于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决定是否继续追求额外的效用,或者停止追求进一步的效用。
2. 市场失灵尽管市场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但实际上却存在各种市场失灵的情况。
这些市场失灵包括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
在这个高级教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其对经济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政府干预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 不确定性和风险在现实世界中,个人和企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对于未来事件的信息不足,而风险则是指对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评估。
我们将介绍概率论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存在的环境下做出决策。
4. 博弈论和战略行为博弈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用来研究在相互依赖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的决策和行为。
我们将学习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如博弈矩阵、纳什均衡和博弈策略等,并探讨如何应用博弈论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5. 信息经济学和不完全信息在现代经济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市场参与者可能无法获得完全的、准确的信息。
我们将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讨论不完全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政策应对措施。
通过这篇高级教程,你将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21bee583d049649b665895.png)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 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a5efea856a561252d36f80.png)
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经济分析离不开逻辑思维工具的运用,目的是要以严谨的方式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建立经济运行的机理与机制,研究经济实践中的理论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级经济学阐明了经济学的原理,是经济学的精髓。
从方法论上讲,高级经济学运用数理思维工具,提出一系列经济学假设,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经济现象的理论模型。
因此,高级经济学是一种数学思辨模式的经济学,数学构成它的方法论基础。
本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含义进行讨论。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在进行高级分析之前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一是要说明为什么经济学与数学之间会建立起紧密关系,结下不解之缘的问题。
本章的第二个主题是经济分析方法论。
高级经济分析离不开对经济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了解经济分析方法论的形成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高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本章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回顾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微观经济学的高级阶段和现状。
回顾历史,有助于预测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经济学的含义什么是经济学?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着各种各样的回答和解释。
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待,会提出不同的见解或经济学定义。
应该说,这样的“百家争鸣”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一种学说的有没有意义,关键还是要看该学说的研究成果。
只要研究成果能反映客观规律,能满足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这种学说就不会由于它不属于某某定义或学派所划定的范围而被抹杀。
一、经济学一词的渊源经济学(Economy,Economics)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322年,古希腊哲学家)时代。
希腊文中Economy一词为Oikonomia,由词源Oikos(房子,家产)和nomos(规律,管理)组成,其意义是说“家务管理科学”。
到了十七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斯钦(Antoine de Montchrestien,1575--1621)提出了“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一词。
高级微观经济学概念
![高级微观经济学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75bf5d7a8956bec0875e33d.png)
PPT:技术章节概念:1.技术:即将投入要素转换为产品的过程。
2.一种技术的生产函数表明了从一个投入要素集(x 1、x 2……x n )可生产出的最大可能产量,即y=f (x 1、x 2……x n )当y ≤f (x 1、x 2……x n )时,我们说生产计划是可能的,所有可能生产计划的集合称为生产集或技术集。
3.边际产量:投入要素i 的边际产量的含义是,在其他投入要素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要素i 的每变动一个单位导致的产出量的变动。
表达式:i i x yMP ∂∂=4.规模报酬(规模效益):规模报酬描述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成比例变化时,产出水平的变化情况。
可分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报酬不变: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 ● 规模报酬递减: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 ● 规模报酬递增: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5.技术替代率: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假设两种投入要素x 1、x 2的情况下,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x 1时,投入要素x 2的减少量。
● 技术替代率的计算: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函数为y=f (x 1、x 2),对此函数取全微分: dy=2211dx x y dx x y ∂∂+∂∂ 由于保持产出水平不变,dy=0 技术替代率为:TRS=2112x y/x y/dx dx ∂∂∂∂=— PPT:利润最大化1.利润最大化问题的计算(考试计算题,详细看ppt 吧亲们,不整理啦,太麻烦)● 短期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 长期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2.规模报酬与利润最大化(长期)● 规模报酬递增,长期内利润最大化问题无解(因为如果规模报酬递增,竞争性厂商都会选择增加产量以增大利润,没有利润上限。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d3de90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b.png)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1. 供给和需求:供给指商品或服务在各种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需求指消费者愿意以各种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2. 市场均衡:在自由市场中,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出现市场均衡。
均衡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价格,均衡数量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数量。
3.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变化程度。
供给弹性则反应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变化程度。
4.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影响市场的运行。
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和管制来影响价格和资源分配。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进行某种行动时,放弃的最优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个体决策会面临机会成本。
6.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衡量了额外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的满足程度。
个体在满足需求时,会权衡边际效用和成本来做出决策。
7.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
这些要素的组合和配置会影响生产能力和成本。
8.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由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因素引起。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和市场行为,从而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2795b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f.png)
目录第一章引论 (1)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第三章效用论 (3)第四章生产论 (4)第五章成本论 (5)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5)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6)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7)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7)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8)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 (8)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9)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第一章引论理解概念:经济学(Economics):研究人和社会对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配置并加以选择的科学;其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微观(Micro)、或“小型”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和单一市场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投资、生产、收入等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解概念::经济人(Economic man):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需求(Demand):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供给(Supply):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均衡(Equilibrium):指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厂商)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一)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一)](https://img.taocdn.com/s3/m/5bd194f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5.png)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一)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概念介绍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它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等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
相关内容
在微观经济学中,以下是一些核心概念和相关内容:
1.需求与供给:研究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之间
形成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需求与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
2.生产者行为与成本:研究企业和生产者在市场上提供
商品和服务的决策过程。
生产者为了最大化利润,必须考虑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研究个人和家庭在购买商品和服
务时的选择和决策过程。
消费者追求满足需求的最大化,这涉及到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的考虑。
4.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竞争程度的不同,并将市场分
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等不同的结构类型。
5.市场失灵:研究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失效,如外部
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以及政府在此类问题中的作用。
6.经济政策:研究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政
策措施,如税收、补贴、垄断管制等。
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它涵盖了需求与供给、生产者行为与成本、消费者行为与效用、市场结构、市场失灵以及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和机制。
高级微观经济学总结
![高级微观经济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50c3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d.png)
高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市场行为中的个体决策问题。
以下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总结:
1.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通过分析其预算约束和边际效用,来优化其选择决策。
消费者选择理论涉及到个体的消费行为和偏好。
2.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者通过分析其成本约束和边际收益,来优化其生产决策。
这涉及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供给曲线等内容。
3. 市场均衡分析:在一个市场中,以竞争均衡为例,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价格和数量的博弈达成均衡。
4. 市场失灵分析:如果市场中存在某种不完美,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则可能导致失灵,这就需要对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5. 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决策制定和结果预测的科学。
它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结果。
6. 信息经济学:许多市场失灵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了解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助于我们确定和预测市场结果。
高级微观经济学是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深奥的学科,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决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和做出决策。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894fb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4.png)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1. 供求关系(Supply and Demand):供求关系是市场上的核心概念之一、供给是指供应者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需求是指消费者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2.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上消费者或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市场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市场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3.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s):生产成本是生产者为生产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成本)和可变成本(如原材料和工资)。
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反之亦然。
4.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生产者为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的变化对于生产决策和资源配置非常重要。
5.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或益处。
边际效用的变化对于消费决策和资源配置也非常重要。
6.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或产生理想的经济结果。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如环境污染)、公共物品(如国防)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7. 垄断(Monopoly):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者或生产者,从而可以控制价格和数量。
垄断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9.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交易对于与交易相关的非参与方产生的效应。
外部性可能是正的(如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好处)或负的(如污染对环境的损害)。
10.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士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b81f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f.png)
公共支出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 设施,弥补市场失灵,提高社 会福利。
监管和行政干预
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和行政干 预,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案例
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规和排污标准,限制企 业排污,保护环境。
医疗保障案例
政府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弥补市 场失灵,保障公民健康。
最优消费选择
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选择能够最大化效用的商品组合。
边际替代效应
描述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 替代程度。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扩展
风险偏好与不确定性
研究消费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的消费行 为。
跨期消费选择
探讨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之间的消费决策和储蓄 行为。
消费外部性
分析消费行为对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改善消费行 为。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消费者提供了理解和预测市场运作的基础 。通过研究微观经济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价格体系和资源配置,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概念
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通常基于一些基本假设, 如完全竞争、理性行为、完全信息等 。这些假设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并不完全成立。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治经济学
01
公共选择理论
研究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02
政治经济学
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它们对于理解政
微观经济学概念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概念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22f5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3.png)
微观经济学概念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概念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25个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25个](https://img.taocdn.com/s3/m/f5af4bafbe23482fb5da4c69.png)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寡头:所谓“寡头”垄断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里,一种产品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经销,而这几家厂商中任何一家的竞争行动,都会影响其他几家的生产量和利润.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寻租: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集体选择:是指各参与者依据某种协商规则,相互协商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则无法避免表达偏差。
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信息不对称: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消费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就是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卖者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概论
![高级微观经济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8592b3aff00bed5b9f31da7.png)
第1讲 概论
经济学含义的再探讨
经济学的方法论
微观经济学的高级发展阶段
本讲安排上述三个内容的目的,一是对经济学 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二是讨论经济学 方法论及其形成过程,三是回顾微观经济学的历史 进程,总结其高级阶段和发展动态。
§1 经济学的含义
什么是经济学? 一个在学术界存有争议的问题。 有各种不同解释:3个经济学家可能给出5种不同解释。 应该说,这样的“百家争鸣”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一种学说有没有意义,关键在学说的研究成果。只要研究成果能 反映客观规律,能满足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那么这种学说就不 会由于不属于某某定义或学派所划定的范围而被抹煞。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经济学的含义,对经济学中的一 些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
III. 高级经济学的内容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经济学包括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内容相 当广泛,处于学科领域前沿,并且有许多不同的学 派和理论。作为研究内容,这些都在应该掌握的范 围之内。作为教学内容,则要选择居于主流地位的 经济理论,目的是要以严谨的方式建立高级经济学 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帮助学员掌握经济学发展的主 流方向和主导前沿,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 学铺垫基石。
特点之二:逻辑思辨
从方法论上讲,高级经济学是数学思辨模式的 经济学,数学构成了她的方法论基础。 高级经济学力图使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这 样一来,她就离不开逻辑分析工具的运用。她对经 济问题的研究,总是从一系列假设前提出发,来建 立起经济现象的理论模型,并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 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又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因此,高级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一方面,她 要运用数学工具来发现和证明经济学的结论,即理 论实证。另一方面,她也要从经济实践中总结经验 规律,即经验实证。
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577页文档
![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57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2ab8a12767f5acfa0c7cd1f.png)
(PF = 1/2)
(PF = 2)
食物
40
80
120
Chapter 1
160 (单位/周)
28
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
• 两件商品和劳务
P X X P Y Y I,X 0 ,Y 0
• N件商品和劳务
P 1 X 1 P 2 X 2 P n X n I ,X i 0 , i 1 , 2 , n
O
50
C
Chapter 1
33
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关于消费选择的基本假设
• 完备性假设:给定消费空间里任何一对消费组 合A和B,下列三者关系之一必成立:或者A>B, 或者B>A,或者A∽B。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 在两组消费组合中作出一种明确的判断。
Chapter 1
34
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预期、相关商品的价格 • 需求函数(求曲线) •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 需求规律(法则)
Chapter 1
15
经济学基础-需求和供给
供给
• 企业供给、市场供给 • 价格、生产技术、劳动、资本、原料等的投入
品价格 •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 供给规律(法则)
Chapter 1
36
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代表了能给一个人相同程度满足 的市场篮子的所有商品组合。
无差异曲线包含了全体给予某消费者同等满 意程度的消费组合。
Chapter 1
37
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衣服(单位/周)
50
B
40
H
比起蓝色方框中的任一市场篮子, 消费者偏好于市场篮子A; 而比起市场篮子A,消费者偏好于 粉红色方框中的任一市场篮子。 (“多比少好”的第三个假定)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286c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b.png)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更深入、更复杂的研究和分析。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个体市场供求关系,而高级微观经济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更复杂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更精细的经济分析方法。
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非完全竞争市场: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非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
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下进行更准确的价格理论和政策分析。
2. 市场失灵: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失灵现象,包括外部性(externalities)、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等。
这些市场失灵
现象会引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游戏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游戏理论(game theory)是研究经济主体之间互动决策的数学模型。
游戏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种经济领域,如拍卖、博弈论等,用于分析经济主体如何进行策略选择。
4. 程序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的程序经济学(computational economics)使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可以模拟复杂的经济系统和市场交互行为,对于研究经济政策的效果和预测市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级微观经济学是对微观经济学更加深入、复杂的研究和分析,涉及非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游戏理论和程序经济学等领域。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行为和市场现象,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预测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67118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c.png)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章:市场与竞争1.1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市场是指买方和卖方之间进行交易的地点和方式。
市场的特征包括:- 价格机制: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上涨会促进供应量增加,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供应量减少。
- 自由进出:市场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限制。
- 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他们之间进行竞争。
1.2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
常见的原因包括:- 外部性:当某个经济活动对于第三方产生影响时,就会出现外部性。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教育)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
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不排除任何人使用、使用一个人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使用者不需要付费等特征的物品。
公共物品容易出现免费骑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即有些人不付费却享受了公共物品的好处,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 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买方,他们可以控制价格和数量。
垄断会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第二章:消费者理论2.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增加,额外效用逐渐减少。
2.2 消费者最大化效用的条件消费者最大化效用的条件包括:- 边际效用相等原则: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达到了最优选择。
- 预算约束: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受到收入和商品价格的限制。
-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组合下产生相同总体效用的点。
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意味着在无差异曲线上选择预算约束线上的点。
2.3 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指能够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商品。
互补品是指需要同时使用才能满足需求的商品。
第三章:生产者理论3.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 = f(K,L)其中,Q表示输出量,K表示资本量,L表示劳动力。
西方经济学下册
![西方经济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c6ea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c.png)
西方经济学下册一、引言西方经济学下册,通常也被称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相互关系,而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整个经济系统,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表现、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
这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
它旨在理解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以及个体经济单位在资源分配中的行为。
1、需求与供给: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
通过研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我们可以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并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2、市场结构:研究不同的市场类型,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竞争性市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价格、产量以及资源的分配。
3、消费者行为: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决定因素。
4、生产者行为:主要研究企业的决策过程,包括生产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量。
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表现、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
它旨在理解经济活动的总体趋势,以及政府应该如何制定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
1、国民收入的计算和决定: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如何计算国民收入以及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趋势。
2、失业与通货膨胀:研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变量的历史趋势和预测未来的走势,我们可以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3、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研究货币供应的增长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研究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活动。
4、财政政策:研究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已读】高级微观经济学简介
![【已读】高级微观经济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01282f0066f5335a8121df.png)
市场均衡
偏好 选择(购买) 需求 总需求 选择(购买) 偏好
总供给供给选择(生产)技术
5
1
高级微观经济学——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什么是经济学? 理性人 自利 追求效用和利润等 (传统:完备性、传递性) 发展: Lucas:理性预期,1995 (对自己得奖预期之外) 达到一定目标 效用最大 利润或产量最大 经济稳定和增长
稀缺性 决策和选择 消费者的收入支出 生产者的产量决策 政策决策(选择和搭配)
“已经形成的专业术语把货币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把价格理论称为微观经济 学。这种习惯用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印象,即货币理论关 心大事,价格理论关心小事。这两个理论分支都主要注重研究大事:如,货币 理论研究"一般价格水平";价格理论研究小麦或铜的"相对价格"。同样它们也 研究小事以加深它们对大事的理解:如,货币理论研究单个货币持有者对现金 余额的需求;价格理论研究单个居民户对面包或咖啡具的需求。”
Sen:经济发展 1998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 应该研究开发人的潜能, 使人 ——纳什 1994 们有更多的机会,而非…… 博弈论 偏好和行为的关系 (不识字和 偏好不识字)——平等 极尽推广: 泽尔腾,海萨尼 1994 Becker:经济学帝国主义 斯蒂格里茨 2001 信息经济学 质疑: 托马斯· 谢林博弈在政治和 Kahneman:对理性假设质疑 军事领域的运用, 并拓展到 (还受这些影响: 情绪, 立场, 了自博弈 心态,直觉,记忆等等) ——杨晓凯,以分工为基础展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 ,让人们重新重 视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和超边际分析。 A2.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从弗里德曼的说法讲起: 经济学有时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个部分, 而实证经济学主要划分为: 价格理 论和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论述一般价格水平,总产量和总就业的周期波动和其他波动以及 诸如此类的问题。 价格理论论述不同用途上的资源配置, 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划分这两个主要理论分支……反映了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普遍认识……即认为, 决定价格水 平和经济活动水平的要素与决定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要素有较大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技术章节概念:1.技术:即将投入要素转换为产品的过程。
2.一种技术的生产函数表明了从一个投入要素集(x 1、x 2……x n )可生产出的最大可能产量,即y=f (x 1、x 2……x n )当y ≤f (x 1、x 2……x n )时,我们说生产计划是可能的,所有可能生产计划的集合称为生产集或技术集。
3.边际产量:投入要素i 的边际产量的含义是,在其他投入要素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要素i 的每变动一个单位导致的产出量的变动。
表达式:i i x yMP ∂∂=4.规模报酬(规模效益):规模报酬描述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成比例变化时,产出水平的变化情况。
可分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报酬不变: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 ● 规模报酬递减: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 ● 规模报酬递增:f (kx 1,kx 2,……kx n )>kf (x 1,x 2,……x n )5.技术替代率: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假设两种投入要素x 1、x 2的情况下,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x 1时,投入要素x 2的减少量。
● 技术替代率的计算: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函数为y=f (x 1、x 2),对此函数取全微分: dy=2211dx x y dx x y ∂∂+∂∂ 由于保持产出水平不变,dy=0 技术替代率为:TRS=2112x y/x y/dx dx ∂∂∂∂=— PPT:利润最大化1.利润最大化问题的计算(考试计算题,详细看ppt 吧亲们,不整理啦,太麻烦)● 短期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 长期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2.规模报酬与利润最大化(长期)● 规模报酬递增,长期内利润最大化问题无解(因为如果规模报酬递增,竞争性厂商都会选择增加产量以增大利润,没有利润上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这种规模效益递增是不存在的。
)● 规模报酬递减,长期内利润最大化问题有唯一解。
● 规模报酬不变,竞争性厂商(价格接受者)的长期利润为0.即长期内利润曲线与生产函数曲线是重合的。
PPT :成本最小化1.计算题:长期与短期成本最小化问题(考试题)2.成本最小化问题的表达形式Min w 1x 1+w 2x 2 ,y=f (x 1、x 2)x 1,x 2≥0式中,w1、w2分别代表投入的生产要素x1、x2的价格,限制条件为产出量y (固定),求出的x1、x2即为条件要素需求。
● 成本最小化条件:等产量线斜率与等成本线斜率相等,即 2121w w MP MP TRS ——== 3.平均总成本:y y ()C ATC =由此式可看出平均总成本与规模报酬的联系:● 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竞争性厂商的平均总成本下降、上升、不变。
例如:厂商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增大一倍产出量时(2y ),增加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一倍,即ATC 下降。
PPT :成本曲线(完全看ppt 即可)PPT :垄断1.纯垄断(pure monopoly ):纯垄断市场中,只存在一种产品的单一出售者—该产品消费中没有密切的替代品,并且市场进入由技术性、金融性和法律性的阻碍所完全阻塞。
垄断者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的需求曲线,此时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出量控制产品的市场价格。
2.垄断利润最大化:)()()(y -y y y C P =∏。
求一阶导数为0: 即)()(y y MC MR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可得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3.自有需求价格弹性与垄断定价的关系:假定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固定值k ,即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MR(y )=k ,即]11[y ])()(1[y dy y dp y y ε+=+=+)()()()(P dy y P y ydp P P ,ε为自由需求价格弹性。
由上式可算得垄断价格p (y*)=ε11k+,因为垄断厂商MR (y )>0,推出ε<-1。
其他结论如下(参照ppt ):● 当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降低时,垄断厂商会通过调整产出水平提高产品价格。
● 垄断厂商会选择一个可以使消费者存在自有需求价格弹性的水平。
4.加成定价(markup pricing ):产品的销售价格为边际成本加上一个溢价。
这个溢价就是其加成价格。
● 加成定价与自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3的假设条件下,即边际成本为固定值k ,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问题的解为:p (y*)=ε11k +,则加成价格为: P (y*)-k=ε+-1k ,且ε<-1 这说明,加成价格会随着自有需求价格弹性的降低而升高。
即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敏感度降低时,垄断厂商会通过调整产出量来使产品价格上升。
5.利润税(profit tax )和量税(quantity tax )对于垄断厂商的不同影响● 利润税由于不改变厂商的生产成本,所以对于厂商选择产出量水平和产品定价都没有影响。
● 量税:改变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厂商的边际成本,从而使产出水平降低而产品价格提升。
量税对于消费者也有显著影响,因为垄断者通过使自身利润最大化不但把税收完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而且(存在自由需求价格弹性时)还转移了其部分成本。
证明:即延续3、4的假设,边际成本(由于税收)变为(k+t ),垄断厂商利润的最大化问题解p (y t )=εε++1t k )(,此时向消费者转嫁的价格部分为:p (y t )-p (y*)=εε+1t ,ε<-1,则11>+εε 6.垄断的非有效性垄断厂商所选择的产出水平往往不是使社会从交易中所能获得的效益最大化的产量,因此垄断会造成非有效性,从而产生福利净损失(deadweight loss —DWL)7.自然垄断: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自然垄断者可以通过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阻止市场进入者。
●自然垄断无法使用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因:用边际成本做为产品的价格会使厂商遭受亏损从而退出市场。
●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时,垄断厂商的利润为0。
PPT:垄断行为1.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
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
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
3.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4.二部定价(two-part tariffs):厂商首先对于产品收取一个固定价格p1,然后每购买一单位产品收取价格为p2,总费用即两者加总费用,即购买x单位产品的价格为:p1+p2*x。
5.垄断竞争:纯垄断是不常见的,市场中可能存在其他厂商通过生产同质产品来竞争。
竞争的作用:●垄断者仍然有影响市场的能力,可以使需求曲线斜率下降。
●同质产品的竞争使得产品利润趋向于0。
●为了减少竞争带来的影响,垄断厂商试图增加产品差异性。
PPT 交换1.埃奇渥斯盒:假定只有两个消费者,两种物品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总的初使禀赋决定了盒的长度与宽度。
其中的每个点代表总物品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因此这个盒给现存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每种可能分配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2.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初始禀赋的一种分配,在不损害另一个消费者福利的情况下,使一个消费者的福利状况得到改善的分配方式。
3.帕累托最优:当提升一个消费者福利的唯一方式是损害其他人的福利时,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即无法进行帕累托改进了。
此时,两个消费者效用函数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4.契约线:所有帕累托最优点的集合,即埃奇渥斯盒中两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切点的集合。
5.交换经济的核(the core):给定初始禀赋的情况下,它是所有不受抵制的可行配置的集合。
即相对于消费者初始禀赋,核是能够提升他们各自福利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的集合。
6.瓦尔拉斯法则:假设消费者偏好是性状良好的(消费者效用函数是连续的、递增的、严格拟凹的),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为价格接受者),这一法则表明总超额需求的价值将在任何正的价格集p(p1,p2……p n)》0上为0。
法则的两个应用:(在只有两种商品的交换经济中)●若其中一个商品市场出于均衡,即需求等于供给,则根据瓦尔拉斯法则另一个商品市场中的供给一定等于需求,即另一个市场也达到均衡。
●若其中一个商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则另一个商品市场一定存在超额需求。
7.福利第一定理:在经济主体的偏好定义良好的情况下,消费者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交易对初始禀赋进行再分配,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
8.福利第二定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