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学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
上交专业分流面试要注意哪些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交专业分流面试要注意哪些篇一:专业分流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学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对按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的本科学生实行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专业分流是我院实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1、学院成立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见附件一)。
2、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界定: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确定专业计划接受人数以及审定最终专业分流方案;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专业分流工作,包括组织宣讲专业分流方案、组织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汇总学生填报志愿、提出各专业预录取学生名单,以及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汇总。
二、分流的原则在学分制框架下,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招生的学生分流坚持以下原则:1、社会需求原则:有利于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个性发展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在大类招生范围所涵盖的专业内选择专业,尊重学生的志愿。
3、专业布局合理原则。
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考虑专业的布局合理,从重庆及全国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
4、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体现机会均等,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
三、分流的模式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是一种宽基础、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流采取2+2的模式,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修读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后两年进入到该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学习。
学生在第四学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每个专业的名额分配情况填写学生志愿。
学院按照分流的原则,根据学生前三个学期的量化综合考评成绩及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配。
学生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四、分流的依据1、学生量化综合考评成绩。
这是主要依据,以此确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权。
综合考评成绩为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三者之和。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为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部分本科专业实施专业大类招生。
按照大类招生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将开展专业分流工作。
为做好按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推进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专业。
鼓励高分考生报考我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风建设,提高人才质量。
二、分流对象在学校注册在籍的按大类招生的一年级学生(不含学籍异动的学生)。
三、分流原则1.学生只能在大类范围内进行专业分流。
2.坚持“遵循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高考成绩和第一学期成绩,参考入学以来的行为表现,进行专业分流。
3.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
4.充分考虑专业布,合理调配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及宣传工作,并受理学生的书面申诉。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X委书记成员:教学管理部部长、学生工作部部长、督导审计部部长、各大类所属专业学院院长、基础课部部长秘书:教学管理部考务管理科长五、分流工作实施要点1.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划分各专业人数上线,原则上按照专业人数上限确定各专业人数。
2.分流工作通过计算机“大类招生分流系统”实施,学生志愿填报、综合考评成绩计算均在系统中完成。
3.综合考评成绩P计算方法:P=P1×90%+P2×10%对本条规定的说明如下:(1)P1、P2值的说明P1:学习成绩考核分,满分为100分。
P2:德育素质考评分,满分为100分。
(2)P1、P2小于零分时按零分计,高于100按100计。
(3)学习成绩考核分计算公式为:P1=(∑主干课程初修成绩×课程学分)/∑主干课程学分主干课程初修成绩为学生所修第一学期主干课的初修成绩。
专业分流量化考核(2013级开始实施)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学生量化综合考评办法为了促进学风、院风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为学生专业分流提供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内容和结构(一)学习成绩考核计分,满分为100分,计为P1。
(二)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计为P2。
(三)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扣分最高不超过5分,计为P3。
(四)学习成绩考核计分、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三者计入量化综合考评成绩总分,计为P 。
表一:二、学习成绩考核分数计算1.计算公式:P1=∑(每门必修课程考试或考查成绩×每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每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1()P ⨯=∑∑每门必修课程考试或考查成绩每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每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 2.德育课程、体育课程等必修课成绩纳入学习成绩考核分数中计算。
3.实行五级计分制的考查课程、各种实习成绩,分别折算为:优95分、良85分、中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5分。
百分制与两级计分制的换算标准:合格70分,不合格50分。
4.课程成绩计算方法:对考试、考查课程正考及格按实际成绩计算;重考按第一次正考成绩计算;补考、重修及格者按60分计算;不及格成绩按最高成绩减半后计算;缓考按正考计算。
5.考试违纪、作弊按“零”分计。
三、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计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表二:●单项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者:党校优秀学员、团校优秀学员、军训优秀学员、年度评优单项荣誉、五四评优单项荣誉、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他学校举办、面向全体同学的先进评选的荣誉。
表三:●科技竞赛获奖者: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单片机设计大赛、电子制作大赛、开拓杯和挑战杯,等等表四:●学科竞赛获奖者: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物理竞赛,等等表四:●文体竞赛获奖者表五:●获得新生奖学金的学生,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加3分,新生奖学金名单以当年学校招生就业处表彰为准。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1.1背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院大类招生成为了一个趋势。
学院大类招生是指通过学院或学校的集中招生、统一培养和分流机制,将招生对象的分流权从高中学校转移到学院或学校。
学院大类招生不仅有助于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与发展空间。
1.2目标(1)实现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特长的有机结合;(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3)提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展意识;(4)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分流原则2.1公平原则分流工作要坚持公平原则,遵循学生自愿和适应原则,不得有任何歧视和偏袒。
2.2多元原则分流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掘自身潜能。
2.3适应性原则分流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专业分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目标。
三、实施方案3.1选拔程序(1)自愿报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志愿选择;(2)初步筛选:根据学生报名材料的完整性和与专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进行初步筛选;(3)面试与评估:对初步筛选合格的学生进行面试和评估,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测试;(4)分流结果发布:根据面试和评估结果,公布学生的分流专业。
3.2分流标准(1)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专业分流的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评估和分流;(2)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决定其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个人特点;(3)专业需求和发展前景:学生所选专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对专业分流也具有重要影响,应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3.3分流指导(2)充分信息公示:对于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相关信息,应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公示,向学生提供详细的分流方案、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等信息;(3)个性化分流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分流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选择和发展规划。
基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流程设计
基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流程设计作者:张江侠邓修权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目前,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国内大部分重点高校都已实施,这一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效果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之下,如何系统的、有效的组织专业分流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对北航经管学院现行专业分流工作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进而设计出改进的专业分流流程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流程设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其人才培养经历了从“进校即分流”单纯的专业教育到“进校后分流”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优化基础课平台和建设通识课程群,有利于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今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
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进行了“大类招生”改革,本科阶段实行“大类招生”已成为趋势。
一、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现行的专业分流工作流程及问题1.北航经管院专业分流工作流程概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在2004年就开始进行按大专业招生的改革,经济管理学院目前实行的专业分流的现状为:学生进入北航经管院,第一学年,即大一阶段按学科大类接受通识教育,不区分具体专业;在大一下学期末,根据“公平、公正、公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专业分流的一般程序为:公布分流方案---各专业宣传介绍---学生填写专业志愿---组织分流---公布分流结果。
2.专业分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对北航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进行了“专业分流情况反馈调查问卷”的发放和“专业分流问题访谈”;实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接受訪谈人数为10人。
从流程分析和调研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存在的问题:(1)分流流程的设计缺乏全生命周期思维,其时间安排与执行效果欠佳;(2)专业的宣传与引导的效果欠佳,忽视了正式分流程序实施前(新生入学进行通识教育阶段)后(学生经过专业分流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专业宣传引导工作;(3)专业分流程序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工作系统性与协调性较差;(4)分流过程信息的传达、交流与反馈效果欠佳。
学院分流管理实施方案
学院分流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内部专业分流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业分流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学院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布局。
因此,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专业分流管理实施方案,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定位1.确保专业分流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学生权益。
2.促进各专业均衡发展,优化学院资源配置。
3.提高学生专业满意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案1.制定专业分流规则(1)根据学院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等因素,合理设置各专业的招生计划。
(2)建立专业分流评分体系,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成绩、个人志愿等因素,确保评分客观、公正。
(3)制定专业分流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则,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组织专业宣传和指导(1)开展专业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发展潜力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
(2)邀请专业教师、优秀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方面的指导。
(3)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设立专业咨询窗口,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3.实施专业分流(1)根据专业分流评分体系,对学生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进行专业分配。
(2)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允许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专业调整。
(3)对分流结果进行公示,确保过程透明,接受学生监督。
4.跟踪管理与反馈(1)对分流后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了解他们在新专业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2)定期收集学生对专业分流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建立专业分流档案,记录学生的分流过程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实施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业分流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分流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
3.加强宣传和指导,确保学生了解专业分流政策,提高参与度。
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业分流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大类招生政策下分流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大类招生政策下分流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钱锐锋;付梦瑶;高蕙雯【摘要】采用自编问卷方式考察了大类招生政策下学生专业分流的时间偏好、影响专业选择因素等内容。
结果表明:(1)大一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为多数学生进行专业分流的时间偏好;(2)自身的兴趣、个人能力、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学科实力为影响学生专业分流的关键因素。
根据调研结果,管窥高校专业分流的实施现状,总结专业分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学生专业选择和高校制定分流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分流模式的优劣根源,探讨专业分流模式的新思路,为以专业特色为主导的高校提出可供借鉴的分流细则。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影响因素;时间偏好【作者】钱锐锋;付梦瑶;高蕙雯【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2.474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在人才培养与招生政策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改革,由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化培养思路,逐渐转变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培养思路。
这与社会的发展、“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增长密不可分。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不断被推上时代的前沿。
现今对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已有的人才培养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大类招生改革为背景的人才培养、现状、发展对策、培养模式等方面。
在大类招生政策下如何进行人才分流,具体分流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研究背景大类招生政策下的专业分流是指在高招录取阶段将相近专业按学科合并,学生入学进入相应的学科大类学习,在完成1-2年的通识教育后再根据成绩、兴趣和志愿等因素细分到各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学习。
科大专业分流方案
科大专业分流方案引言科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广泛的专业选择给学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科大制定了科大专业分流方案。
本文将介绍科大专业分流方案的目的、具体执行步骤以及相关政策。
1. 分流方案的目的科大专业分流方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大一时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通过分流方案,学生可以更早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并提前准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另外,科大专业分流方案还有以下几点目的:•降低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科大的很多专业非常受欢迎,学生选择时往往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通过分流方案,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学生压力过大。
•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分流方案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参观和实践各个专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做出选择。
2. 分流方案的执行步骤科大专业分流方案的执行步骤如下:2.1 分流前准备在大一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专业介绍会、实验课以及实习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各个专业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和学长学姐进行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意见。
2.2 分流申请在大一结束后,学生需要填写分流申请表并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
申请表中会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选择的目标专业以及就目标专业的理解和兴趣等内容。
2.3 分流评审学校将会对学生的申请进行评审。
评审的标准主要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对目标专业的理解和兴趣以及与相关专业教师的面谈成绩等。
评审结果将会对学生的专业分流提供参考。
2.4 分流结果公布学校会根据评审结果公布学生的专业分流结果。
对于未成功分流或无法分流的学生,学校将为其提供相关部分的辅导和帮助,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专业。
3. 分流方案的政策科大专业分流方案还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以保证分流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政策:•分流结果的公正性:分流结果将会根据学生的申请结果以及评审结果来决定,保证了分流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分流结果的保密性:学生的分流结果会根据学校相关政策进行保密,以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2018级、2019级本科生转专业与大类专业分流工作安排【模板】
2019级学生网上报名。报名流程:学生本人登录[教务系统(师生端)]→在[转专业报名]模块下进行网上报名→自行打印《中南民族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申请表》并签字→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表交至本学院教学秘书处现场确认。未现场确认的学生视为报名无效或未报名。
11月5日9:00至11月6日16:00
12月12日前
各教学单位组织本单位大类学生进行大类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内容宣讲。宣讲工作应做到深入、细致。
12月17日前
涉及大类分流的教学单位,按大类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组织本单位学生进行志愿确定并完成专业分流工作。专业分流学生名单须经本单位网页主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若公示名单存在异议的,各单位按规定程序解决。
12月2日至12月5日
各教学单位对拟录取学生名单通过本单位网页主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若公示名单存在异议的,各单位按规定程序解决。
12月6日
经公示无异议的拟招收(转入)学生名单经本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送教务处。报告内容应包括人选产生过程、公示情况和拟招收(转入)学生名单等。
12月7日至12月13日
教务处汇总各教学单位拟同意接收的学生名单,经复核通过后通过教务处网页主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领导审批。
大
类
专
业
分
流
பைடு நூலகம்11月1日前
涉及大类专业分流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和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分流专业条件、专业就业情况等制订本单位大类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其中,若一个大类的学生要分别分流至3个及以上专业的,应有专业分流预案,即本大类学生在第一次分流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专业招录人数不足时,如何再次完成学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招收专业、招收人数、招收条件等相关内容。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内容经本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须通过本单位网页主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实施方案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备案执行。
学校分流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分流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学校分流工作。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分流对象。
本次分流工作主要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因素进行分流。
二、分流标准。
1. 学业成绩,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综合考虑各科成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引导。
2. 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方向。
3.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品德、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三、分流方式。
1. 学科分流,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类等不同学科方向。
2. 特长分流,针对具有特长的学生,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3. 综合素质分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流安排。
四、分流过程。
1. 充分调研,学校将进行全面的学生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特长表现。
2.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分流指导和建议。
3. 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分流情况,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分流效果评估。
1. 考核方式,学校将对分流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2. 调整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分流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3. 效果反馈,学校将及时向家长和学生反馈分流效果,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分流工作保障。
1. 师资保障,学校将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和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
2. 资源保障,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3. 心理辅导,学校将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分流后的学习生活。
以上即为我校学校分流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电信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细则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深职院教[2010]4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学生选择专业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专业群招生的学生,完成专业平台课程的学习后,将根据对专业的了解、个人兴趣与特点、就业的意愿等,在专业群的专业中选择一个具体的专业,继续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
为了细致、稳妥的作好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立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小组成立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小组(附件1),成员由学院领导、专业(群)主任、辅导员、教学秘书、班主任组成。
负责制订学生专业分流具体规则,并组织实施。
二、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原则第一条保证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第二条学生专业分流后的各专业班数原则上不应超过当年招生班数,分流后每班学生数不应超过40人。
第三条学生第一学年课程的学习成绩和各专业招生总数,是专业分流的客观依据。
三、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具体实施步骤和办法第四条大一第一学期第12周前向学生发布本实施细则。
第五条专业群中的各专业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宣讲专业分流细则和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向学生发布专业宣传资料。
第六条在大一第2学期第5周之前完成2010级专业群学生选择专业摸底工作。
第七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学生专业分流咨询方式(人员、时间、地点等)在大一2学期第2周前公布给学生。
第八条大一2学期第10周前公布专业群各专业(含方向)班级数和人数。
第九条第一学年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含选修课、军训和体育课)作为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的主要依据。
平均学分绩点= 其中,绩点因学生个人原因未参加课程考试,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
第十条平均学分绩点相同时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
第十一条将平均学分绩点按由高到低排序,并公示结果。
第十二条工作小组组织专业群学生按照第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由高到低排队,学生依次在现场选定要修读的专业,在专业分流工作组公布的可以选择的专业空白栏上签署上学号和姓名,即表明选定该专业;学生将所选定的专业名称填写在专业群学生专业分流志愿表(附件2)中,并签署姓名后当场交给学院工作小组。
大类招生专业自动分流在线管理系统
大类招生专业自动分流在线管理系统杨倩【摘要】近年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下,专业分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手工进行专业分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规模,研发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分流管理系统非常必要。
通过研究和比较,解决了数据转换、自动录取算法等难点,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基于 B /S 结构,并采用 Clojure、Angular.js、HTML5、Incanter 等关键技术的完整解决方案。
%In recent years,specialty-free recruitment mod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oupula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manual specialty classification would unable to meet increasing student scale,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et of tools to fullfill the requirement.Through deep study and comparison,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data conversion and automatic extraction algorithm etc were resolved.A complete solution for this work based on B /S structure with the adoption of key tehnologies such as Clojure、Angular.js、HTML5、Incanter was realized successfully.【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5页(P130-134)【关键词】大类分流;管理系统;自动化;B/S;Clojure【作者】杨倩【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本科教育正在从传统的“专业招生、专业培养”教育模式向“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转变。
分流培养实施方案
分流培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分流培养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类型的教育培养途径中,以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方式。
分流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流培养的目的。
分流培养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不同的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分流培养的实施步骤。
1. 制定分流标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分流标准,明确分流的依据和原则。
2. 评估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为分流提供客观依据。
3. 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内容。
4. 实施培养方案,学校组织教师团队,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确保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5. 监测评估效果,定期对分流培养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确保培养效果的持续改进。
四、分流培养的重点工作。
1. 建立分层次培养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精细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分流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培养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分流培养的保障措施。
1.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2.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资料等,为分流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
3. 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分流培养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责任,确保分流培养工作有序开展。
上交专业分流面试要注意哪些
上交专业分流面试要注意哪些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交专业分流面试要注意哪些篇一:专业分流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学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对按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的本科学生实行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专业分流是我院实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1、学院成立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见附件一)。
2、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界定: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确定专业计划接受人数以及审定最终专业分流方案;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专业分流工作,包括组织宣讲专业分流方案、组织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汇总学生填报志愿、提出各专业预录取学生名单,以及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汇总。
二、分流的原则在学分制框架下,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招生的学生分流坚持以下原则:1、社会需求原则:有利于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个性发展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在大类招生范围所涵盖的专业内选择专业,尊重学生的志愿。
3、专业布局合理原则。
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考虑专业的布局合理,从重庆及全国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
4、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体现机会均等,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
三、分流的模式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是一种宽基础、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流采取2+2的模式,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修读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后两年进入到该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学习。
学生在第四学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每个专业的名额分配情况填写学生志愿。
学院按照分流的原则,根据学生前三个学期的量化综合考评成绩及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配。
学生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四、分流的依据1、学生量化综合考评成绩。
这是主要依据,以此确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权。
综合考评成绩为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三者之和。
苏州大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 .
普通苏州大学苏大教〔2010〕78号关于印发《苏州大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学院(部):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2007年开始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为规范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经学校讨论,制定了《苏州大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现予印发,望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苏州大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二○一○年十月十日主题词:大类招生实施办法印发通知苏州大学教务处2010年10月10日印发附件:苏州大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是我校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
二、招生工作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选择专业大类,具体专业大类名称、专业大类所含专业(或专业方向)、招生批次、招生人数等信息以当年度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或我校招生章程公布的信息为准。
三、培养模式学校对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2+2”(个别大类采取1.5+2.5)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即新生入学时在专业大类内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于第四(三)学期参加本专业大类的分流工作,第五(四)学期正式进入本专业大类中的某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学习。
四、专业分流(一)分流原则在学分制框架下,按大类招生专业的学生分流应坚持以下原则:1、社会需求原则:有利于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个性发展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院分流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院分流方法一、分流对象2021级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材料类按大类录取且未确定过专业的学生(试点班选拔成功的学生、入学已有专业的学生及因休复学降级至2021级但参与过2020级大类分流的学生不能参加本次分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外国语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由学院按培养方案要求时间另行开展)。
若学生无法明确所属专业,可登陆教育部学信网确认专业名称。
二、各大类专业分流名额本次分流包括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材料类等5个大类。
三、工作流程(一)志愿填报大类专业分流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3日到6月19日。
参与分流学生在一站式服务大厅搜索“大类专业分流”模块,按照操作指南(见附件)进行操作。
分流填报志愿为平行志愿,学生须按照意愿顺序填报大类内所有专业,填报时间内所填志愿可进行撤回与更改,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不予更改。
学生未在指定时间内提交志愿,系统将在未报满的志愿中随机分配录取结果。
各专业以学生所在大类内的学业评价排名为依据,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二)成绩计算与公示本次分流学生学业评价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
课程成绩为大一学年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新生网上前置教育》除外),总分100分。
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评定由书院具体开展,总分10分,计算方法参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测评实施办法》,其中课程成绩不再重复计算。
书院于6月25日前完成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核算和公示。
第二学期课程成绩录入完成后,对本人课程成绩有异议的,应于7月2日前提交相关纸质复核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6月29日到7月5日书院对学生课程成绩核算排名,在大类专业分流模块中公示公布。
补考或重修考试及格的成绩按“60分”计算;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含补考、重修不及格),按最高考试成绩计算。
(三)录取结果公示学校按录取规则于7月6日完成专业预录取工作,并于7月7日到7月9日公示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对按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的本科学生实行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而专业分流是我院实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1、学院成立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见附件一)。
2、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界定: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确定专业计划接受人数以及审定最终专业分流方案;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专业分流工作,包括组织宣讲专业分流方案、组织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汇总学生填报志愿、提出各专业预录取学生名单,以及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汇总。
二、分流的原则
在学分制框架下,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招生的学生分流坚持以下原则:
1、社会需求原则:有利于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个性发展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在大类招生范围所涵盖的专业内选择专业,尊重学生的志愿。
3、专业布局合理原则。
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考虑专业的布局合理,从重庆及全国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
4、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体现机会均等,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
三、分流的模式
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是一种宽基础、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流采取2+2的模式,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修读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后两年进入到该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学习。
学生在第四学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每个专业的名额分配情况填写学生志愿。
学院按照分流的原则,根据学生前三个学期的量化综合考评成绩及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配。
学生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四、分流的依据
1、学生量化综合考评成绩。
这是主要依据,以此确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权。
综合考评成绩为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三者之和。
其中学习成绩按第一至第三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计算排序;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扣分最高不超过5分。
具体详见《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量化综合考评办法》。
2、专业指标。
适当考虑招生时各省市的招生人数分配各专业指标。
3、学生志愿。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4、专业特殊要求。
某些专业对相应课程有特别要求的,学院应在学生填报《分流志愿表》前提出并公布,供学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5、有下列情况者,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由分流工作领导小组优先讨论决定其专业去向:
(1) 经考核,学生确有某方面特长,在某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 经学院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在某专业则无法坚持继续学习者。
(3) 根据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学院在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部分学生的专业。
五、分流的条件
1、学生修完前两年基础平台的课程之后,凡拥有重庆理工大学学籍的当年
按专
业大类招生的所有学生均可参加专业分流。
2、分流专业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
六、分流的程序与办法
1、学院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提出大类内专业的修读名额、条件及分流实施方案,报学校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并指导学生填报志愿。
2、学生根据分流条件填报《分流志愿表》,并将《分流志愿表》交回学院。
3、学院统计学生的分流意向并审核学生的条件要求。
4、学院实行志愿优先原则确定学生专业。
学院根据学生量化综合考评成绩高低排序,参照学生志愿和专业计划依次确定专业,直至确定完专业名额;对未能满足所填志愿者,由学院调整到还有空额的专业修读。
5、各专业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对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考核,其名额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30%,其报名条件及考核办法于分流前公布。
6、学院对最终的分流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备案。
7、分流结果一经公布,学生应当按核定分流后的专业修读。
学院做好后续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七、本实施方案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负责解释。
原
方案
在本方案执行之日起废止。
八、本实施方案未尽事宜,由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讨论决定。
重庆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2012年9月15日
附件一: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分流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1、分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彭东林、李山
组员:邓易元、赵明富
2、分流工作小组:
组长:李山
副组长:叶彬强
组员:张莲、胡顺仁、刘伟、普映、唐海燕
附件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量化综合考评办法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学生量化综合考评办法
为了促进学风、院风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为学生专业分流提供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内容和结构
(一)学习成绩考核计分,满分为100分,计为P1。
(二)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计为P2。
(三)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扣分最高不超过5分,计为P3。
(四)学习成绩考核计分、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三者计入量化综合考评成绩总分,计为P。
表一:
二、学习成绩考核分数计算
1.计算公式:
2.德育课程、体育课程等必修课成绩纳入学习成绩考核分数中计算。
3.实行五级计分制的考查课程、各种实习成绩,分别折算为:优95分、良85分、中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5分。
百分制与两级计分制的换算标准:合格70分,不合格50分。
4.课程成绩计算方法:对考试、考查课程正考及格按实际成绩计算;补考、重考、重修及格者按60分计算;不及格成绩按最高成绩减半后计算;缓考按正考计算。
5.考试违纪、作弊按“零”分计。
三、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计算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
表二:
●单项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者表三:
●科技竞赛获奖者
表四:
●文体竞赛获奖者
表五:
●获得新生奖学金的学生,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加3分,新生奖学金名单以当年学校招生就业处表彰为准。
四、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计算
表六:
表七:
表八:
五、考评说明
(一)学生量化综合考评是评价和衡量我院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情况,是学生专业分流的重要依据,学院将认真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二)奖励加分时,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单项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者同类荣誉称号按照最高分计一次加分,不同类则计算最高两项加分,且其中最高分乘系数1,次高分乘系数0.5后计入加分。
科技竞赛获奖者、文体竞赛获奖者同类竞赛按照最高分计一次加分,不同类则分别计算。
奖励最高加分为5分。
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类参赛项目计入加分项目,其他形式竞赛则不计入加分项目。
(三)惩罚扣分时,包含行政处分和党内或团内处分惩罚,合计最高扣分为5分。
对因考试违纪、作弊被学校纪律处罚的学生,取消所有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同时,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直接扣5分。
(四)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前三个学期的实际表现情况,填写《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考评认定表》,并提交相关资料,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根据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核定办法或依据认真计算。
综合素质单项惩罚分合计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依据指导部门文件给予相应扣分。
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合计和惩罚分合计计算完毕后,报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确定后,报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备查。
(五)凡在大一和大二第一学期内取得的相关荣誉、奖励、处罚均计入综合素质单项奖励分和惩罚分合计计算。
(六)考评工作是一项严肃而具体的工作,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全面如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
六、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原方案在本方案执行之日起废止。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分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