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道地药材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一、“道地”一词的起源和演变“道地药材”指具有有特定种质、产自特定地区、有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经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总结出的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它是传统中医药学中对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中药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其生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以及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这一理论。
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与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道地药材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并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资,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置于大自然循环中的一员的理念,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人们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水和空气,不可避免受到其中一些物质的侵害,又从大自然中寻找另一种物质加以克制,仍然保持着人与大自然共生共荣、循环发展、天人合一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从药物本身出发对部分药材的生境作了描述,如生于山谷、丘陵、田野等,同时指出药要区分产地的产地的观点,即“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首次产地将产地与药材联系起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著作,它的问世初步确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其中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好。
非同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从药材产地与质量、疗效的关系方面阐述了特定产地药材在对中医药的意义。
公元200-205年(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基础上著《伤寒杂病论》,共收录方剂113种,其中诸多道地药材如如代赭石、巴豆、阿胶等得到广泛应用。
《范子·计然》提出黄连以出蜀郡黄肥坚者善,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等,在明确药材产地的基础上对该地所产地材性状进行了叙述,并阐明优劣。
公元480-498年(梁代)陶弘景在总结医家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本经》进行拓展著《本草经集注》,对药材的产地、性状、药效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道地药材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名词解释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原产于特定地域,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材料。
它们一般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自然生长,只能在特定的土壤、气候和地理环境下生长,因此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道地药材通常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系统中,如中医药和民间医学等。
这些药材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被认为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和治疗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道地药材不仅有明显的药效和疗效,而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安全的药物。
道地药材的命名通常与其形态、生态、药理特性、药效等因素相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道地药材和它们的解释:1. 人参:一种名贵的道地药材,主要生长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山野。
它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具有滋补、补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人参是中医药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2. 鹿茸:鹿茸是鹿科动物鹿的角在生长期和蜕皮期所割得的角刺和鹿角的白色部分。
它主要产自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
鹿茸具有滋补肾阳、壮肾阳、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是中医药中常用的强壮药材之一。
3. 何首乌:何首乌为瑞香科植物何首乌的根部。
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山区。
何首乌以其补肝肾、润燥黑发的功效而闻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4.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一种以云南为原产地、以明代张锡纯所创制的外治药膏。
其主要成分包括忍冬藤、桃仁、全蝎等多种道地药材。
云南白药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和皮肤病的治疗。
5. 三七:三七是山茱萸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它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山地。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的疼痛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道地药材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被注重研究,很多道地药材的活性成分得到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和挖掘道地药材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机制,有助于指导其合理的使用和开发。
道地药材的案例
道地药材的案例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广泛用于中医的药材,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提升免疫力、改善疲劳等功效。
道地的人参一般产自中国东北地区,具有生长时间长、根部肥大、质地坚硬等特点。
2. 阿胶:阿胶是一种来自驴皮的药材,被视为滋补血液、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缓解贫血等功效。
道地的阿胶产自中国山东地区,以驴皮质地细腻、颜色均匀、产量稳定而闻名。
3.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活血调经、缓解痛经、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道地的当归产自中国四川、陕西等地,以植株生长茂密、气味芬芳、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而受到推崇。
4.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功效。
道地的黄芪多产自中国甘肃、陕西等地,具有生长时间长、气味特殊、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等特点。
5. 枸杞:枸杞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提高视力、保护肝脏等功效。
道地的枸杞主要产自中国宁夏、青海等地,以果实饱满、颜色鲜亮、风味独特而受到青睐。
以上仅为部分道地药材的案例,不同地区的药材具有不同特点和功效,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在使用药材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严格遵守相关用药规定。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引言:中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丰富的草药学常识与传统医疗知识。
道地药材作为传统中药学中一种重要概念,其地位在中国医药体系中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分类以及使用方面对道地药材进行全面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定义:道地药材是指产地特定、资源品质优良、植物特性完整并在有利生态环境中生长的中药材。
这些药材在某个地域独有的土壤、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保持其药理活性和疗效。
道地药材通常与一定的地域范围相关,因此其名称常带有特定的地理标志,例如四川贡菊、云南白药等。
二、特点:1.生长环境独特:道地药材通常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例如高山、草原、沼泽等,这些环境具有特殊的气候、土壤和地理要素。
在这些环境中生长的道地药材往往具有更优质的生长条件和天然保护机制,因此更加珍贵和有疗效。
2.植物特性独特:道地药材的植物特性与所在地环境紧密相关,其种植在特定环境下逐渐演化,与其他同种草药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形态、味道和化学成分。
这些特性使得道地药材在中草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治疗效果显著:由于道地药材在特定环境中生长,其药理活性和疗效较传统草药更为显著。
不同地区种植的同一中药材,在化学成分和功效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使用道地药材能更好地体现中草药的独特特点,更有效地辅助治疗各种疾病。
三、分类:根据道地药材的植物学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木材类:包括柏树、松树等,这些道地药材常用于疏风解表、安神助眠等功效。
2.树皮类:如地龙、乌药等,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治疗创伤等。
3.根茎类:例如黄芪、党参等,这一类道地药材常用于提神补气、调养脾胃等功效。
4.果实类:包括枸杞、草莓等,这些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常用于滋补养身。
5.花草类:如菊花、薰衣草等,这些道地药材多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作用。
6.菌类:如灵芝、茯苓等,这类道地药材常用于养颜补肾、增强免疫力等。
道地药材百科
道地药材目录摘要这是中药学术语,道地药材是指特定的产地所出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生产与加工技术精良,优质高产的著名药材道地药材-简介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因而,道地药材报那些具有特定的产地,经过当地炮制加工,具有确切可靠治疗作用的药物。
我国幅源辽阔,天然药物分布广泛,近年来,随着中药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药物已经能够人工栽培,并在许多地方推广。
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
道地药材-区别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也即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
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而一些混杂品次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见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
道地药材的含义
道地药材的含义中医处方用药,历来都十分注重中药的产地,因为中药大多为植物药,所以产地和它的质量与疗效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道地”也叫“地道”,是真实、真正的意思。
所谓“道地药材” 是指药材货真质优之意,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道地药材”,这是自古以来医药学家所常用的,因治疗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与处方中所用的药物是否“道地”有一定关系,所谓“离开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各地的土壤、水分、日照等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甚至是南北迥异,东西不一。
这些都决定着各地区的生物尤其是植物的分布特征。
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各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
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应于某些生物的生长,而不适应于其他生物生长。
因此,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药材生产的地域性。
例如:产于四川灌县的川芎为道地药材,但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引种后,质轻松泡,色香味都不及灌县产的川芎;河南是四大怀药的产区,其中的牛膝引种到华东一带后,根条细小,远不如河南产品;地黄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引种,但质量均不及河南的地黄。
“化州橘红化痰最神”(《本草纲目拾遗》)又说明橘红用于化痰当以化州出产的为上品。
现代研究认为,丹参所含丹参酮H A等为有效成分,因产地不同,其含量可相差数倍;国产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最高,约为美国青蒿的10倍;谢海洲教授做过比较,蕲艾质地厚实,绒多纤维少,如用之制艾绒、艾条,易着火,燃之持久,认为“靳艾与普通艾就是不同”。
又如当归、地黄、天麻、人参、杜仲、五灵脂等,因产地不同,质量有明显的差异;甚至作用相反的情况。
例如:我国和欧洲产的懈寄生可以降血压,而美洲产的反可以升高血压。
自古以来医药学家十分重视“道地药材”是很有见地的。
难怪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在其处方中非常重视“道地药材”的运用,陶弘景则剖析了药物不灵的原因之一,即在于“道地”问题,他说:“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 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地道二字具有原产、真实、特有、优质等含义,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生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对中医临床所公认。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验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据数据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种类有2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的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广泛,在中医配方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概念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中药道地药材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
❖ 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 ❖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
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形成 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
❖ 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 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阶,山西的党 参,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河南的地黄、 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 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等等。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
❖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道”是古 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实用大辞典》解释为: 汉代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称为道; 唐代凡州府三百五十八,依叙为十一道,后 析增五道(是唐之道制,后世及日本,高丽 皆承袭……);清以布政司领道,民国初改 为道尹(将每省分为几道)。《辞海》对 “道地”的解释为“真正;真实”的意思。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名詷药》有“好道 地药材”之说。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 道地药材是由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它 固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交通等 因素的影响。古代由于交通、通信不发达,使历代 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记载很不一致,但从应用的历 史和实际疗效来看,有些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都是 上乘的,并应用至今,如麦冬有川麦冬、杭麦冬, 金银花有怀银花、济银花,菊花有杭菊、贡菊、滁 菊、亳菊等。因此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局限于一个 地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可以有多个地方。经济 结构的变化也是道地药材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 如可药用的经济作物产地战略大调整等。
❖ 在实际的质量评价中,由于药材的生产受大自然、 不同地区、不同种植(饲养)水平、不同采收时间 等影响,往往质量变化较大,不易控制。为解决这 些问题,在道地药材的生产中人们引入了很多管理 模式和经营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城市药材公司和农 村种植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药材公司和农民签 订种植收购合同等,由药材公司对农民进行生产指 导。
史上最全:中国道地中药材介绍,看看你家乡有几种?
史上最全:中国道地中药材介绍,看看你家乡有几种?中国是中药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着悠久的中药文化和历史。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种类的道地中药材,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史上最全的中国道地中药材,带领您了解和探索中药的奇妙世界。
一、东北地区1. 人参:人参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滋补药材之一,被誉为“东北国宝”。
其中的东北野山人参,因其生长环境独特,药效较强,尤为珍贵。
2. 黄芪:黄芪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主要生长在黄土高原地区。
被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力、补气养血的功效。
二、华北地区1. 当归:当归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它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调理和治疗,有补血养颜的作用。
2. 人丹:人丹是华北地区的特产之一,有壮阳补肾、固精益气的功效。
历史上,人丹还是帝王贵族的专用药材。
三、华东地区1. 知母:知母是江苏、浙江等地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口渴等症状。
2. 甘草:甘草又称甘草、甜草,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之一。
它具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的作用,广泛用于中药方剂中。
四、华南地区1. 龙眼肉:龙眼肉是广东地区的特产,被广泛用于补血养颜、益肾健脾的治疗。
具有滋补作用,可以改善贫血状况。
2. 莲子心:莲子心是广西和广东地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脾益肾、健脾开胃的功效。
常用于调理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五、西南地区1. 何首乌:何首乌是贵州、四川等地常见的中药材,被称为“黑发圣草”。
它有养血补肾、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补肾养颜。
2. 桑葚:桑葚是云南等地常见的中药材,被人们认为具有补血活络、滋阴降火的功效。
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和阴虚内热等症状。
六、西北地区1. 阿胶:阿胶是陕西、宁夏等地常见的中药材,是一种补血养颜的滋补品。
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和产后身体虚弱等问题。
道地药材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道地药材的内涵、特征与意义一、道地药材的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6年12月25日通过),“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道地药材有如下描述:“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第390次香山科学会议将道地药材定义为“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起初的含义是指某“道”、某“地”出产的药材,旨在指明药材的产地。
真正优良的道地药材是道地与地道的有机结合,是“高品质、好功效、真道地”的现代表达。
道地药材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①道地药材需具备优良的种质资源。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药用植物(动物)长期在适宜的环境(地理、气候、土壤等)下生长,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道地药材内的遗传物质已逐渐趋于稳定,保证了优良种质的繁衍。
②道地药材需具备适宜的生长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在特定的海拔、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条件下药用植物相比于其他地方长得更好,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有些药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长势良好,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
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
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都有严格的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没有达到一定年限的药材不可药用,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时间不可采收,如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
中药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十四产区1、川药:主要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黄连、附子、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等..2、广药:主要指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道地药材;如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3、云药:主要指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4、贵药:主要指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5、怀药:主要指产于河南的道地药材;如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栝楼、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6、浙药:主要指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等..7、关药:主要指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8、秦药:主要指产于陕西及周围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南五味子、党参、槐米、槐角、茵陈、秦皮、猪苓等..9、淮药:主要指产于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皖、苏的道地药材;如半夏、葛根、苍术、射干、续断、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天南星、牡丹皮、木瓜、银杏、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斑蝥、蜈蚣、蕲蛇、珍珠、石膏等..10、北药:主要指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11、南药:主要指产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威灵仙、泽泻、蛇床子、枳实、枳壳、莲子、紫苏、香薷、僵蚕、雄黄等..12、蒙药:主要指产于内蒙古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蒙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锁阳、黄芪、甘草、麻黄、赤芍、肉苁蓉、淫羊藿、郁李仁、苦杏仁、蒺藜、冬葵果等..13、藏药:主要指产于青藏高原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藏医所使用的药物;如甘松、胡黄连、雪莲花、余甘子、毛诃子、冬虫夏草、麝香、熊胆、硼砂等..14、维药:主要指产于新疆维吾尔地区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雪莲花、伊贝母、阿魏、紫草、甘草、锁阳、肉苁蓉、孜然、罗布麻等..东三宝:人参、鹿茸、五味子四大怀药河南怀庆-泌阳县: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四大南药:砂仁、益智仁、巴戟天、槟榔浙八味:浙贝母、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玄胡、温郁金十大广药:巴戟天、广地龙、高良姜、化桔红、金钱白花蛇、春砂仁、广佛手、广陈皮、沉香、广藿香..。
道地药材PPT
道地药材的产地分布
地理环境
道地药材的产地分布广泛,多集中于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地区,如四川、云南 、甘肃等省份。
气候特点
道地药材产地的气候特点多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药的生长和有效成 分的积累。
道地药材的药用价值
01
疗效显著
道地药材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药效显著,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药方剂中。
色和药效。
质量控制与鉴别方法
质量标准
制定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含水量、药 效成分含量等指标,确保药材பைடு நூலகம்质稳定。
鉴别方法
采用多种鉴别方法,如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准确判 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质量监管
加强对道地药材的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
道地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具有抗贫 血、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 理作用。
03 道地药材的种植与炮制
种植技术
选址要求
道地药材的种植选址十分关键 ,通常需选择土壤肥沃、水质 纯净、气候适宜的地区,以保
证药材的品质和药效。
耕作方法
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结合现代化 的农业技术,如合理施肥、科学灌 溉等,以确保药材生长良好。
1.B 产地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俄罗 斯东部。
药用价值
1.C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 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1.D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能够增强免疫力、 抗疲劳、抗衰老、调节心血管功能等。
枸杞子
概述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传统的
滋补药材。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每天为您推送优质的医药学知识导言: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
通俗地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我国主要道地药材产区如下:一、关药关药通常是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蛤蟆油等。
例如,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体形优美,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梅花鹿粗壮、肥、嫩、茸形美、色泽好。
二、北药北药通常是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产出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例如,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柔润;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山东东阿阿胶以其质优驰名中外。
三、怀药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常用药材300余种,其中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被誉为“四大怀药”。
四、浙药浙药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
狭义的浙药系指以“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浙贝母,以及山茱萸、温厚朴天台乌药等。
五、江南药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各省所产的药材。
著名的药材有安徽亳菊、歙(she四声)县、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城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莲子、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的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的大别山茯苓,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古人用以指在特定产区生长、品质优良、药效独特的药材品种,是传统的中医中药学中控制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道地药材”作为专有名词始见于明朝太医院院判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1505)一书,该书在很多药材的产地下都标明了道地产区。
如附子载“道地梓州蜀中”;千金子载“道地广州”等。
说明“道地药材”一词在明朝就已流传和使用。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道地药材”至尽仍是货真质优、药效独特的药材专用词语。
现代中药中“道地药材”的概念正式解释为: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出来的中药材。
现代的“道地药材”要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标准性和质量的可控性,使“道地”标准界限的划分更明确、更直观、更具科学性。
我们都知道,中药的独特疗效来自中药材的“道地性”和多味配方的科学性。
如果只讲中医配方的科学理论而不重视中药材的“道地”要求,则中药很难达到自身的疗效。
因此,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保障中药的生存与发展,讲究中药材的“道地”要求更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形成“道地药材”应具备那些条件呢?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即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广阔,土地面积占世界的第三位,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受第四冰川侵蚀较轻,天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使窝火的高山、森林、草原、荒漠、果园、湖泊以及大陆架等都成了中药材生长的温床,而不同区域的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产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质,如川黄连、怀地黄、浙贝母、云三七等,这些“道地药材”如果离开了它原有的生长环境,即使能够生长,长成后其外型虽没有多大变化,但其内在的有效含量即特有药效要比原来大大降低。
因此,“道地药材”离不开其特有的生态环境。
二、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科学的中指技术中药中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养)后形成的,这种“道地性”的形成与产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分不开的。
中药学复习
一、简答题:1.何谓道地药材?答: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何谓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几类?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答: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型。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3. 何谓归经?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基础和确定依据是什么?试述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我们考试的时候考过)答: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①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即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②归经理论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答:①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的毒药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
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
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
因此,应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
③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既尊重文献记载,更重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中药资源而闻名于世,在传统中医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药材的质量和产地都对功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并列出其中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列表。
一、东北药材产区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宜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阿胶:山东曹县2. 羌活: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3. 红景天:吉林省通化市4. 五味子:黑龙江省黑河市5. 钩藤:吉林省通化市6. 人参:吉林省白山市、辽宁省本溪市二、华北药材产区华北地区以其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丹参:河北省赞皇县2. 茯苓:河北省滦县3. 白芍:山西省万荣县、河北省临城县4. 泽泻:山西省忻州市5. 红花:河北省平山县、陕西省黄陵县6. 何首乌:山西省孝义市三、华东药材产区华东地区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许多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芪:江苏省丰县2. 当归:山东省、安徽省3. 党参:山东省琅琊台4. 防风:安徽省滁州市、江苏省宿迁市5. 白术:江苏省徐州市6. 桑寄生:浙江省龙泉市四、西南药材产区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聚集了许多特色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精: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昭通市2. 灵芝: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3. 海马:四川省乌当区4. 鳖甲:四川省绵阳市5. 三七:四川省汉源县、云南省大理市6. 田七:四川省米易县、云南省鹤庆县五、江南药材产区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许多中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乳香:福建省福鼎市2. 龙骨:浙江省临安市3. 甘草:安徽省天长市、江苏省金坛市4. 木香:江苏省东台市、广东省佛山市5. 茯神: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6. 麝香: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通过了解中药材的产地,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材,并更加信任其质量和功效。
中药材产地大全!
中药材产地大全!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评价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常用的道地药材主产地具体中药材1.川药四川、西藏等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2.广药(南药)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3.云药云南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4.贵药贵州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5.怀药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以及天花粉、瓜萎、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6.浙药浙江“淅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温郁金、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以及山茱萸、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7.关药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8.北药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赭石等9.华南药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籍、皖、闽等)矛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甲、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10.西北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等11.藏药青藏高原地区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红景天,以及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全国各省市主要生长的中药材(省市按首字母排序):安徽:太子参、南沙参、枸骨叶、莲须、夏枯草(球)、女贞子、芍药、鹿衔草、华细辛、淫羊藿、鱼腥草、牡丹、菊菘蓝、白前、土茯苓、苍术、半夏、独活、侧柏、木瓜、前胡、杜仲、金钱草、金银花、白蔹、白薇、萆薢、葛根、茜草、青木香、地榆、防己、蒿本、三棱、商陆、射干、天麻、乌药、香附、黄精、山楂、玉竹、紫菀、荜澄茄、金樱子、蔓荆、山茱萸、桑椹、葶苈子、紫苏子、合欢皮、淡竹叶、野菊花、半边莲、大蓟、翻白草、龟甲、红娘子、蜈蚣等。
道地药材百科
道地药材百科在现代医药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疗法和传统草药的功效。
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区域生长并且具有特殊品质和功效的草药。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道地药材的定义、分类以及其丰富的药理作用。
一、道地药材的定义道地药材是指特定地理环境下生长并具有一定品质和功效的草药。
这些草药生长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包括土壤、气候、海拔和水质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草药的生长和药理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道地药材受到地理和环境的限制,因此其生长范围较小,且采集周期短,价格较高。
二、道地药材的分类道地药材可以根据其功效和用途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道地药材分类:1. 中药材:中药材是道地药材中最常见的一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中草药一直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其中,人参、黄芪、当归等都属于道地药材。
2. 食疗药材:食疗药材是指可以用作食品或作为药材的草药。
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例如枸杞、红枣和蜂蜜,都属于道地药材。
3. 民间药材:民间药材是在特定地区由民间医师传承并用于治疗的草药。
这些草药通常是基于经验总结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一些民间药材,如板蓝根和胖大海,已被现代医学证实其药理作用。
三、道地药材的药理作用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其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道地药材及其药理作用:1. 何首乌:具有补肾益精、黑发强筋等作用,广泛用于滋补肝肾、延缓衰老等方面。
2. 绞股蓝: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等作用,常用于肝炎、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
3. 黄连:具有抗菌、消炎和降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的治疗。
4. 当归:具有调理血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月经不调和血液循环问题的调理。
四、国家保护道地药材的政策为了保护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其中包括:1. 保护区划设立:将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列为道地药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护和管理草药的生态环境。
2. 野生资源保护:限制野生道地药材的采集数量,防止过度开发和滥伐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道地药材摘要:在回顾中药学高等教育50年来历程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与西医学和西药学相比,用构成一门独立学科必备三要素(研究对象、知识系统、知识的生产方式)衡量,中药学发展又是缓慢的、虚弱的,所以从调整中药学发展重点、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中药队伍学术与业务水平等方面阐述中药学自强之路。
中药的历史十分悠久,但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中药学》教材却是十分年轻,始于1959年,迄今才50岁。
正值建国60周年之际,回顾中药学走过的历程,探讨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对于中药学的发展是必要和有益的。
50年来,中药学发展迅速,形成很多研究的热点,例如: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的实验研究、药对和配伍与药效和成分变化的关系;药材研究如紧缺贵重药材的栽培或养殖以及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道地性研究,炮制工艺和机理研究;产品开发(治疗、保健和抗衰老等),国际通行的GMP生产规范在我国逐步普及;标准化研究,包括药材、医院制剂、新药,其基础是有效物质和安全性的确定。
中药学学科地位随之持续提升,1990进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行列,到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时上升为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收入中药学词条。
2002年教育部公布四所中医药大学为中药学重点学科点,涌现出一批中药学精品课程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中药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
与时俱进,《网络中药学》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总来说之,在生产、科研、教学、医疗、商贸等方面中药学的进步,与1959年之前相比,可谓“突飞猛进”,以上所述必然挂一漏万。
但是,如果与西医学、西药学和同样是具有浓重传统的农学等相比,中药学的进步又是缓慢的。
原因并不但仅在于年轻,构成一门独立学科必备三要素,即:要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要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要有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对照这三要素不难发现,中药学显得十分“虚弱”,但不能特殊,而需自强,其路如下。
调整中药学发展重点。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明晰的概念,是不可能存有和发展的。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2004)云,“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这个定义轻视或忽略了中药物质复杂性研究,中药是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如果武器不精良(没有物质基础作保证),很难想象“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会达到期望的目标,这能够从高等教育用最新的《中药学》(2009年)总论能够看出,所谓中药的基本理论(中药的起源、历代本草著作、药性理论、中药采制备集等),尤其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并无新的突破。
同样,很多名老中医一直在抱怨药材质量“今不如昔”,影响临床疗效的发挥,也证明过去“一花甲”,“唯物”不够,提示今后应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例如,国家标准和大学教科书规定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而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
一个物种的相同药用部位成为两种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药,实在不可思议和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还是故弄玄虚,实有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学者说清楚,讲明白,至少要把问题的尖锐性和挑战性提出来讨论和研究。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药用栽培和观赏栽培的芍药(技术方法各适合于用根和赏花的需要)均存有显著差别,为完整准确地表达赤、白芍的来源,建议白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经药用栽培,采收后去皮、水煮等方法加工干燥的根,赤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野生居群的干燥根。
黑体字为极其重要的关键词,省略了就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现代中药白芍(药用栽培芍药)的生产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事情(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名出1935年《药物出产辩》,四川中江白芍栽培始于19世纪初)。
花卉史称,观赏芍药的栽培始于魏晋而盛于唐宋。
显而易见,张仲景时代没有现代白芍,其所创制的含芍药方剂在现代来应用均宜以赤芍当之。
增强独立自主意识。
中药学要跻身于现代科学行列,学术上的独立自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就现状来说,中药学独立自主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仅以有错不纠(当然很难纠)和含“冤”不申,两种现象加以说明。
有错不纠的例子很多:《中国植物志》把枸橘Poncirustrifoliata(L.)Raf.当成枳。
实际上中药枳实、枳壳和“橘窬淮而北为枳”的枳应为同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1];侯宽昭的《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1958)曾误将Liriope称为麦门冬属,《中国植物志》虽改称山麦冬属,但将Liriopespicatavar.prolifera称为“湖北麦冬”就极端错误,应该称“湖北山麦冬”,以免误导医患;《中国植物志》的荆芥Nepetacataria从来就不作荆芥入药、葶苈Drabanemorosa从来就不作葶苈入药,草本威灵仙Veronicastrumsibiri瞔um从来就不作威灵仙入药,所谓骨碎补科(Davalliaceae)骨碎补属(Davallia)骨碎补Davalliamariesii从来就不是正品中药骨碎补,科属种的中文名都不恰当。
中药植物来源的中名错误是能够更改的,例如《中国植物志》将Pinelliapedatisecta的中名由掌叶半夏改为虎掌;将Seseli由邪蒿属改为西风芹属。
问题是在《中国植物志》错了而不改或未改时,我们是不能照搬的,坚持真理的权利在我们手中,用与不用事关中药学自主意识,不宜小看。
谢宗万从20世纪60年代就呼吁把透骨草科(Phrymaceae)改为毒蛆草科,相对应地把透骨草tica改为毒蛆草[2],强调独行菜属(Lepidium)必须改为葶苈属以符合中药葶苈来源的实际情况,这种精神应该提倡。
含“冤”不申的典型例证之一是,当面对甲骨学和考古学方面的院士和权威提出“人吞商史”(破坏甲骨文)和“糟蹋化石”的指控时,没有申辩就把《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和1977年版一部正文收载的龙骨、龙齿给删除了,从1985年版开始《中国药典》仅仅在附录中将龙骨一带而过,而龙齿则彻底消失了。
其实“人吞商史”的指控是站不住脚的,历代本草和现代《中国药典》认定的中药龙骨,是距现在几万年到几百万年前古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化石,其形状很不规则,硬度大,有裂隙,几乎没有刻写文字的平整表面。
殷人真正用来刻写文字的材料根本就不是龙骨,而是龟甲和牛骨[3],时间距今不过三千多年,完全没有石化,化石与非化石,数万年和三五千年差别如此之大,混为一谈,实在是不科学!“糟蹋化石”指的是在中药铺售的“龙骨”中发现了巨猿、板齿犀、铲齿象、三趾马等考古需要的珍贵化石。
西方学者李约瑟的评价比较客观:“龙骨因为能够作为药物而为人们重视这个事实,以前协助现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北京人,Sinanthropuspekinennsis)……中国动物化石的知识在2~15世纪的这段时间遥遥领先于西方”[4]。
很多古脊椎动物学者、古人类学家寻着“龙骨坡”、“龙骨洞”等地名的指引,或者在常年挖龙骨的村民的向导下,由此种捷径(包括逛中药铺)获得很多重要考古新发现(如北京人和巫山人)。
如果不是历代医药学家发现和使用龙骨治病,以及群众性采挖龙骨的实践,光靠考古学家个人的力量,恐怕难有作为。
龙骨、龙齿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药物,具有镇惊安神、收敛精气、止血疗疮的卓越功效,清宫御医用白龙骨等药治愈光绪年间太监总管崔玉贵(地位仅次于李莲英)迁延数年的鼻衄,民众内外伤出血更是累用累效。
龙牡壮骨颗粒(国药准字Z42021662)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多汗夜惊等有近20年连续使用历史,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年产值逾亿)。
由此可见,古代医药学家发明龙骨治病是了不起的,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与龙骨相关的化石虽然不可再生,但地球上这类远古哺乳动物遗骨的药用资源是丰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用,而且绝绝大多数是没有考古价值或考古价值很低的,值得开发利用。
通过对遍布全国的龙骨收购点和销售店的巡查监测,请化石专家对采挖、销售人员实行培训,增强识别有考古价值的化石的识别水平,实现既增加考古新发现的机会和成就,又保证了医疗需求的“双赢”。
过去那种“过河撤桥”、置于“死地”,至今仍不得翻身,用含碳酸钙一类物质代用龙骨的建议是对龙骨治病科学性的蔑视。
事实上,一味禁止,但龙骨采挖和应用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虽取不承认主义的效果甚微,恢复龙骨合法使用的国标地位刻不容缓。
鉴于五花龙骨被历代医药学家推崇,与考古的矛盾不大,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加以收载。
完善知识体系。
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药学虽然上升为一级学科,但注明“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在国标《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药学仍然处于二级学科的地位,这表明中药学尚未完全构成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急待完善,二级学科的建设十分紧迫,中药学其他学科(360.4099)留下了很大的增加空间,已经分设的数目太少,很不适合中药学复杂性的需要,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等多是建立在植物化学、药理学、植物学、生药学、药剂学的基础上,“特有”不足,这些都有待教研、临床和生产实践来解决。
中药学名词术语不统一的现象比比皆是,急待统一和确定,只有统一才有可能达到严密的、逻辑化的要求。
统一的方法途径参照国际上成功经验,即在提出原则并能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解决分歧或纷争,例如为什么使用“道地药材”而不使用“地道药材”是因为“道地药材”出现于16世纪初明朝政府官方颁布的《本草品汇精要》,既具有合法性,更符合科学名词术语厘定的“优先律”原则。
“道地药材”的概念或定义应该符合优良性、时空性、全面性、准确性、防伪性、概括性等六项原则,“道地药材”是物质性概念,而“药材道地性”是理论性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英文翻译应符合简洁明了、便于英文行文(单词性而非解释性)的原则,故似以geo 瞙erbals和geo瞙erbalism来表示相对较好。
提升中药队伍学术和业务水平。
中药学的高、中等教育搞了50多年,培养了数以千计专业人才,但是基本上主宰不了中药的命运,龙骨只不过是若干典型例证之一,今后应重视培养把握方向、解决关键问题的权威和将帅人才。
另一方面,中药学师资队伍肩负着培养中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的重任,包括作者在内所有高、中、初从业人员都需要学习,实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更新和充实中药学专业知识,这是关系到中药学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实现中药学自强的根本保证,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