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fbebf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3.png)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计划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许多领域相互关联,包括材料科学、化学工程、能源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等。
在本专业学习期间,我将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1. 学习目标我将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确保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我的学习目标包括:- 全面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分类;- 掌握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 知晓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与功能化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探索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新领域的应用。
2. 学习课程为了实现上述学习目标,我将选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 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高分子物理化学;- 有机高分子合成与改性;- 高分子材料性能与测试;- 高分子加工与成型技术;-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3. 实践与实验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将积极参与实践和实验活动,以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我计划参与以下实践与实验项目:- 参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合成实验;- 参与高分子材料的物性测试与表征实验;- 参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4. 科研与学术交流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科研和学术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我计划积极投入科研项目,并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在这些交流活动中,我将与同行学者分享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并借鉴他人的经验与建议。
5. 提升英语水平英语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同行合作和交流,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计划参加英语培训班、进行英语口语和写作练习,并积极参与英语演讲比赛和学术研讨会。
6. 实习与工作经验在本专业学习期间,我将争取机会参加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的实习和工作。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教学设计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d869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5.png)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在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覆盖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分析和测试•高分子材料的新技术和前沿研究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讲解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情景演练法:通过模拟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职业交流的技能,如会议报告、商务谈判等。
•课件演示法:通过演示PPT课件、视频教学等多媒体形式,加深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常用英语表达方式和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采用以下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发言、互动等表现将被记录并用于教学评价。
2.作业评价课后布置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英语翻译、论文阅读与摘要写作等,对学生做出评价。
3.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对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课件:通过电子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提供相关高分子材料工程英语课件和教学视频资源。
•书籍:根据教学需要,引进和推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资源和知识载体。
六、课程总结本次教学将帮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反馈机制,也将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8795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e.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引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当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专业人才。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将介绍我对于这一专业的认识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二、专业背景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性能调控和应用开发的学科。
它涉及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加工工程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应用性。
三、兴趣与天赋从初中时期接触到化学课程开始,我对化学的热情就被完全点燃。
在高中时,我选择了理科方向,并参加了有关化学的科技竞赛和实验室实践。
这些经历让我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具备一定的天赋。
我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材料性能测试以及工程实践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四、职业目标基于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热爱与理解,我制定了以下职业目标:1. 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在高分子材料制造和应用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才。
2. 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创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工作,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3. 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解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学科的前沿和创新。
4. 建立自己的高分子材料企业: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我计划创办自己的高分子材料企业,整合各类资源,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学术与实践准备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我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与实践准备:1.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加工工程等课程,夯实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提升实验技能:积极参与实验室实践和科研项目,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测试等实验技术。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dbd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2.png)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介绍高分子材料基本原理和应用的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结构、化学和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了解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掌握高分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2. 能够理解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基本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通过讨论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高分子基本概念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高分子结构和基本单位3.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章:高分子合成1. 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分类2. 高分子合成反应的机理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关键反应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加工1.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2.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 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和电器领域中的应用2.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和交通领域中的应用3. 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和结构领域中的应用4.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50%,其他评估方式占总评分的50%。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主要参考以下书籍和网站: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姜涛编著)2. 《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王绪怀,贾庆荣编著)3. 《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李振山编著)4.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陈志刚编著)5. 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材料七、教学计划本课程预计为6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高分子基本概念(8学时)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高分子结构和基本单位3.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章:高分子合成(16学时)1. 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分类2. 高分子合成反应的机理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关键反应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加工(20学时)1.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2.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20学时)1. 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和电器领域中的应用2.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和交通领域中的应用3. 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和结构领域中的应用4.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五章:教学总结(4学时)1. 课程复习2. 教学总结。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d1e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6.png)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3.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2.能够运用高分子材料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
4.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分析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高分子材料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高分子材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高分子材料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参考书,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b16c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2.png)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性,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2. 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程领域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分子材料选择原则。
3. 引导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工艺特点,了解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高分子材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科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高分子材料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定义、分类及特性-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2.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日常生活、工程领域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案例4. 高分子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分子材料选择原则-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原则5.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6. 实践教学环节- 高分子材料制备实验-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知识体系进行编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关注产业发展动态。
清华大学课程表
![清华大学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e7740c4c336c1eb91a375d13.png)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高分子材料领域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科学技术和 管理人才。本科毕业后应能胜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生产及技术管理工 作。
二、基本要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备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和高级专门知 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和职业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实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厚 基础、宽专业。
理论体系概论
4
体育(4)
1
英语(4)
2
物理实验A(2)
2
物理化学A(2)
4
有机化学实验A(2)
2
电工与电子技术
4
数学实验
4
高分子化学
3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24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3
考试
2
考查
2
考试
2
考查
先修物理实验A(1)
4
考试
先修物理化学B(1)
4
考查
4
考试
4
考试
3
考试
课程编号 30340292 40340282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4,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4,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 练15学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10f41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f.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旨在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程设置3.1 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在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学生将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与结构、理论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课程将奠定学生后续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高分子化学基础•高分子物理基础•高分子实验技术基础•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3.2 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加工技术,包括高分子合成反应、高分子材料特殊加工技术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基本原理和实践技术。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技术3.3 高分子材料应用与工程实践本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工程实践。
学生将学习高分子材料在塑料加工、橡胶制品、纺织品、涂料、染料、电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涂料、染料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电子材料中的应用4. 课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技巧。
•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高分子材料工程设计•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开发5. 总结本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学生将可以在各个领域应用高分子材料,解决相关问题,并为高分子材料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做出贡献。
《第五章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五章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d7abf4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5.png)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熟悉其分类和主要特点,掌握常见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平时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特点,常见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实物(如塑料袋、橡胶手套、棉纱等)。
2. 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高分子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 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和试剂,用于学生实验操作,加深对高分子材料性质的理解。
4. 设计一些讨论题,供学生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加深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教室小结、作业安置。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性质,从而引出高分子材料的观点和分类。
设计互动问题,例如:“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低分子材料有什么区别?”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高分子材料的观点和分类。
2. 新课教学:a. 高分子结构:通过展示高分子链的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高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并讲解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构象、交联等观点。
b. 高分子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展示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如粘度、电性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诠释实验现象,从而引出高分子的一般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粘度、弹性、强度等)。
c.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结合实例,讲解高分子材料在平时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及其性能特点。
《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学设计
![《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eef7b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2.png)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常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3)学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材料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2)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2、教学难点(1)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塑料瓶、橡胶手套、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进而引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
2、知识讲解(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特定功能,如分离、吸附、导电、发光等,且这些功能超出了传统高分子材料的范畴。
(2)分类根据功能的不同,将功能高分子材料分为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并分别举例说明。
(3)常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①离子交换树脂讲解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水处理、药物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②高吸水性树脂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制,展示其在尿不湿、农业保水等方面的应用。
③导电高分子材料阐述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举例说明其在电子器件、抗静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④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要求和特点,如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列举其在人工器官、药物载体等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887338bd63186bdebbc61.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自主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宽广,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模具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专业涵盖了高分子学科很多领域,知识面宽,学科基础雄厚,在聚合物合成及高分子物理性能、聚合物加工、高分子功能材料、涂料、胶粘剂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卓越的探索工作。
本专业秉承夯实基础、培养提高创新能力、拓宽范围、接触前沿的理念,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对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的需要,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设置特色课程,兼顾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教学中努力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现途径1、加强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的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强调拓宽专业,打好基础,突出应用。
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思想,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包括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从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从标准化培养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培养模式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1fc9e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e.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
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来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物理、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具备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方面的技能。
3、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4、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
5、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研究开发工作。
总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
操作技能的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制备、加工、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备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高分子学习目标与计划
![高分子学习目标与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09a4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5.png)
高分子学习目标与计划一、学习目标作为高分子专业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设立以下学习目标:1.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高分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熟练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拉伸、弯曲、压缩等性能测试方法,以及热分析、光学显微镜、电镜等分析技术。
3.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4. 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通过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石油化工材料等,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5. 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学习计划1. 在学习基础课程中,我将认真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工程等课程,通过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扎实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2. 在实验课程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熟练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
3.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实习,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相关领域的经验和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4. 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了解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学习资源。
5. 在毕业设计和论文研究中,选定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课题,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6. 我将积极参与学院和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做好准备。
7. 最后,在毕业后,我将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或继续深造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理想。
综上所述,高分子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应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分子工厂课程设计
![高分子工厂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a70f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a.png)
高分子工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能说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2)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性质;(3)掌握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高分子材料的性质;(2)能运用高分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以及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命名规则。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介绍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代表物质。
3.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
4.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讨论法:用于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高分子材料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
4.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高分子材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高分子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c6e9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6.png)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高分子材料概述
-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高分子材料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 高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测试方法
-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高分子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
第三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在塑料、橡胶、纤维等方面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在医疗、电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 高分子材料的聚合方法和工艺
-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和测试实验,以增强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具体的考核比例将在课程开始时由授课教师详细说明。
参考教材
- 《高分子材料导论》王良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分子材料化学》陈信雄等著,科学出版社
以上为课程的大纲教学安排,具体内容和教学进度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敬请理解。
《专题二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加工制造类
![《专题二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加工制造类](https://img.taocdn.com/s3/m/0964e9d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4.png)
《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并能够分析其应用领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倡导绿色高分子材料。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和工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图片和案例。
2. 准备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样品,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3. 准备实验室器材,如高分子合成设备、显微镜等,用于实验演示和操作。
4. 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前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性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1.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掌握聚合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通过讲解和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帮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3. 典型高分子材料介绍:介绍几种常见的典型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以及它们的性能和应用。
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展望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高分子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认知。
(四)教学小结1. 回顾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总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能以及典型应用。
10版高分子材料专业选修课简介和计划
![10版高分子材料专业选修课简介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0efc9a1f242336c1fb95e9c.png)
高分子材料专业方向课程(选修)简介一、《高分子材料》(第6学期)本专业选修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肖汉文副教授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高分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在简要介绍高分子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如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高分子材料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及涂料)、(液晶高分子、离子交换高分子材料与吸附性高分子材料、螯合树脂及配位高分子、感光性高分子、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导电性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膜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的制备、性能及主要用途。
二、《表面活性剂及应用》(第6学期)本专业选修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陈正国教授课程简介:《表面活性剂及应用》课程是介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分类、合成方法以及性质和应用。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表面活性剂具有一个比较广泛的了解。
要求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表面活性剂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表面活性剂的一些主要作用,例如:乳化作用、润湿作用、增溶作用等。
三、《聚合反应工程》(第6学期)本专业选修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四、《聚合物流变学基础》(第6学期)本专业选修 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肖汉文副教授课程简介: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薄膜和涂料等。
它们的加工成型和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流变行为。
本课程将讨论流变学的基本概念,流变性的各种数学模式的基本概念、适合于该模式的材料的性质及其测试方法、这些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这些性质与环境参数的关系、从结构角度解释这些性质。
本课程将讨论聚合物材料各种不同的流变行为,并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聚合物流变学的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等知识。
本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高分子物理和聚合物成型加工等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巩固和深化学生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将来工作和学习夯实基础。
五、《专业英语》(第6学期)必选修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本专业教师六、《纳米材料及应用》(第6学期)任选修 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赵丽讲师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主要介绍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殊性质,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纳米材料的潜在应用。
浙江大学工学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工学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3f09451e79b8968022647.png)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设备、复合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学概论、复合材料的实验技术、高分子化学及物理、高分子物理、机械制图、热工基础及设备、复合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
专业特色该专业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的结合、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会设有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工程训练、下厂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实验有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企业历练、继续教育、高 校或研究机构进一步深造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的能力,与时俱进。
(6)工程与社会: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基于工 程知识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 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及 其解决方案,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工艺设计与优化、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复杂工程 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学分分布供参考 ★任意选修任何课程。
●毕业前至少修读一门全英语授课课程且成绩合格。(全英语授课课程指:1. 选课系统中标注的全英语课程。2. 国际化小学期开设的课程。3.
海外交流学分认定的课程。)
Ⅱ-1-15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学科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内
课外 学 备
共 计讲实上其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课内
课外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备
共计 讲 实 上 其 自 项 读 其
夏
夏
夏
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授 验机他学目书他
季
季
季
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
通
识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8+8
课
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
16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Ⅱ-1-1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相互关系结构图
Ⅱ-1-14
计算机技术 微积分 A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实验
大学英语
程序设计(C 语言)
线型代数
工程制图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科英语
计算机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电子电工实验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实验 材料科学导论
9 10406026 高分子助剂
33
9
中的应用C
高分子合金和复合
10406016
33
10 10406041 涂料界面化学
33
9
材料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
10406053 高分子化学进展 3 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 培养目标 上海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系统、 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 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身心健康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分析和解决高 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分子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 产组织与企业运营、质量管理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期待培养的学生毕业 5 年左右,经过 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目标 1: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职 业道德、职业操守,并具有创新意识。 目标 2: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工具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 识,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能够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在 高分子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企业运营、质量管理与技术服 务等方面工作。 目标 3:具备了解材料类尤其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的能力,能够 参与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了解国家宏观发展相关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和评价工程 实践对环境、社会、健康、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保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目标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 中工作,能够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企业运营、质量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团队中 作为成员、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标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企业历练、继续教育、高校或研究 机构进一步深造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求真务实地培 养和输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兼具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兼具开发 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以及高分子相关领 域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企业运营、质量管理与技 术服务等工作,也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2. 毕业要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与专业 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注重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 毕业时要求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在规定学制内修完规定学分,本科生毕业时应达到下列毕业要 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 础与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具备观察能力,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相关领域发现问题,并能应 用相关的工程知识对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并通过文 献研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特定需求,设计 或开发相应的高分子材料体系,并能在设计与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4)研究: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及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立相应课
44
4 10406006 高分子化学
55
7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09365130
11
5 10406008 高分子物理
44
7
验A
01065031~032 有机化学A(1-2) 10 10
高分子化学实验(1-
5,6 10406030~031
44
7,8
2)
有机化学实验A(1-
01065033~034
55
5,6 10406009 高分子物理实验 2 2
4
2
2
选
专业选修课(见续表)
21
修
课
任意选修课
4
498
○
★
实践教学环节
58
1 10
16
8 2 6 24
总计
260
●
▲通识课第2-3学期总计要求4学分,《线性代数》第2-3学期均开,当学期只限选通识课4学分或《线性代数》3学分其中之一。
*1-10学期均需选修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大学化学(实验)》第1-3学期均开,每学期只限选《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3学 分或《大学化学(实验)》3学分其中之一。《大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实验》须在同一学期选修。 附表见Ⅱ-1-38页,建议学生跨类选修通识 课,所修通识课必须包含:1. “核心通识课”至少6学分,一年级至少修读一门;2.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念”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3. “创新 思维与创业教育”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某门课程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时,可重复认定,但所获得学分不累计。)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社会工作尤其是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相关领域中严格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本学科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 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 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高分子材料调研报告、研发可行性分析报告或合理可行的工艺 技术路线设计等专业技术文稿,利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 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成型加工 材料表征技术
科技文献检索及撰写
高分子化学实验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微型化学实验技术
各种 专业 选修 课
高分子全流程实验
大学生科技实践
毕业设计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课 程
课程编号 分 类
8
新发明学
研究方法与前沿(高
工业高分子及其应
1040EY02
22
6 1040SY04
22
8
分子材料)
用
1040SY03 高分子智能材料 2 2
8
1039SY03 燃料电池
22
9
专业选修课(第9学期(含)之后的课程可能会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内
课外 学 备
共 计讲实上其
自
项读其
(13)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二、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 1. 主干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2.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导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和加工、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大学生科技实践、微型化学实验技术、毕业论文。 三、修业年限、学分和学位 1. 修业年限 四年 2. 总学分 260 3.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自
项读其
期
注
授验机他学目书他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