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精度要求
四级导线的精度指标
四级导线的精度指标导线的精度指标什么是四级导线四级导线是一种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手段,它是由多根导线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而成的封闭四边形,用于测量平面内大地水准线的高度差。
四级导线的精度指标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关键。
四级导线的精度指标含义四级导线的精度指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误差限和等级。
误差限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允许误差范围,等级是指导线的准确度等级。
1. 误差限误差限是衡量四级导线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误差限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测量准确度要求来确定的。
较常用的误差限有:•0.1mm/m:高精度导线,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工程项目;•0.2mm/m:中精度导线,适用于一般工程测量;•0.5mm/m:低精度导线,适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程项目。
误差限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测量任务的要求、设备条件和实际可操作性等因素。
2. 等级等级是指导线的准确度等级,也是评价导线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等级的确定一般参考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常见的等级有:•一等导线:精度高,适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测量;•二等导线:精度较高,适用于一般工程测量;•三等导线:精度一般,适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程项目。
四级导线的测量方法四级导线的测量方法包括导线的布设、导线长度的测量和导线高程的测量,其中导线高程的测量是最为关键的。
1. 导线的布设导线的布设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和需要考虑导线长度、方位角等因素。
布设时可以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精确定位,以确保导线的位置准确。
2. 导线长度的测量导线长度的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常见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电子测距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仪器的正确方法,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误差。
3. 导线高程的测量导线高程的测量是四级导线测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观测,通过观测导线两个端点的高程差,计算出导线的高程。
四级导线的应用领域四级导线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中,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
一级导线测量规范
标准化与国际化:未来一级导线测量的标准将更加统一和规范,同时与国 际标准接轨,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风 汇报时间:20X-XX-XX
人员素质:测量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测量流程和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测量设备的选择 与校准
测量人员的培训 与资质认证
测量方法的确定 与优化
测量过程的监督 与检查
质量评估和改进
及时处理和纠正测量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
不断优化和改进测量方法和 流程
测量时应选择天气良好、无雨无雾的时段进行 测量时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源 测量时应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测量时应遵守当地环保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级导线测量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级导线测量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与建设
交通路线规划
水利工程测量
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
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发展
仪器设备安全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精度和稳定性。 使用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且精度符合要求。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测量误差。 对于一些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安全的要求
测量目的和要求
测量目的:确定地面点位的水平位置和高程 测量要求: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果可靠
测量范围和精度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与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
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导言在电力系统中,导线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用于确定导线的位置和长度,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线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对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 导线测量精度导线测量精度是指实际测得的导线位置和长度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它是衡量导线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
通常情况下,导线测量精度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估:1.1 偏差偏差是指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导线测量中,偏差可以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两种形式。
1.1.1 绝对偏差绝对偏差是指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数值差异。
它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样本点或整体样本点集合上所有数据点之间的平均绝对偏差来衡量。
1.1.2 相对偏差相对偏差是指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对差异。
它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样本点或整体样本点集合上所有数据点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来衡量。
1.2 精度等级精度等级是指导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分类标准。
通常情况下,导线测量精度等级可以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来评估导线测量结果。
2. 影响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导线测量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测距仪器误差测距仪器误差是指由于仪器本身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仪器固有误差等。
2.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导线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外部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地形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导线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导线测量精度。
2.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导线测量操作中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的人员在导线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对导线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4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是指将实际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能会对导线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导线测量精度。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及精度请求【1 】导线及导线网按精度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导线测量重要技巧请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暗示测站数.不合精度的全站仪测回数请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暗示测站数.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恰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该大于表中划定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掌握导线边数,但不得超出上述表中响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述表中划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该大于13cm.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等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该大于上述表中响应等级划定长度的0.7倍.导线网的布设应相符下列请求: 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掌握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 个已知偏向.2 加密网可采取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情势;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外形,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 网内不合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掌握点点位的选定,应相符下列请求:1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定靠得住.便于保管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坦荡,便于加密.扩大和查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优越,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四等以下宜包管便于不雅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 当采取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烧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 充分应用旧有掌握点.程度角不雅测所应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相符下列相干划定:(1) 照准部扭转轴准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列地位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该超出2 格,2″级仪器不该超出1 格,6″级仪器不该超出1.5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该大于1″,2″级仪器不该大于2″;(3) 程度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该超出10″,2″级仪器不该超出15″,6″级仪器不该超出20″;(4) 抵偿器的抵偿请求,在仪器抵偿器的抵偿区间,对不雅测成果应能进行有用抵偿.(5) 垂直微动扭转应用时,视准轴在程度偏向上不产生偏移;(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扭转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该超出0.3″,2″级仪器不该超出1″,6″级仪器不该超出1.5″;(7) 光学对中器或激光对中器的对中误差不该大于1mm.程度角不雅测宜采取偏向不雅测法,并相符下列划定:(1) 偏向不雅测法的技巧请求,不该超出下表的划定:(2) 不雅测的偏向数不久不多于3 个时,可不归零;(3) 不雅测的偏向数多于6 个时,可进行分组不雅测.分组不雅测应包含两个配合偏向(个中一个为配合零偏向).其两组不雅测角之差,不该大于一致级测角中误差的2 倍.分组不雅测的最后成果,应按等权分组不雅测进行测站平差.(4) 各测回间应设置装备摆设度盘,按规范请求履行.(5) 程度角的不雅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三.四等导线的程度角不雅测,当测站只有二个偏向时,应在不雅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地位不雅测导线进步偏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地位不雅测导线进步偏向的右角.阁下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不雅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肇端偏向为准变换度盘地位,也可用肇端偏向的度盘地位加上左角的概值在进步偏向设置装备摆设度盘.一级及以上等级掌握网的测距边,应采取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进行测距,一级以下也可采取通俗钢尺进行量距.各等级边长测距的重要技巧请求,应相符下表划定:测距功课,应相符下列划定:1 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该大于2mm;2 当不雅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全部测回,如不雅测数据消失分群时,应剖析原因,采纳响应措施从新不雅测;3 四等及以上等级掌握网的边长测量,应分离量取两头点不雅测始末的气候数据,盘算时应取平均值.4 测量气候元素的温度计宜采取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气盒气压表;读数前应将温度计吊挂在分开地面和人体以外的地方,读数准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该滞阻,读数准确至50Pa.。
导线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国家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
国家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
在测量学中,四等导线测量测角的中误差有一定的要求。
以下是相关的一些基本信息:
1. 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的一般规定:测角中误差一般不应超过±
2.5″。
这是为了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各边均不与其他高级点连接,仅与本身的起终点相连的导线。
附合导线则是在导线中至少有一条边与其他高级点相连接,这条连接导线的高级点的边作为附合边。
3. 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导线测量的精度通常用测角中误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
测角中误差是表示角度观测的精度,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是表示导线测量的精度。
因此,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的要求为**±2.5″**,这是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导线的布设形式和测量任务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导线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导线长度和导线位置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信等领域。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等。
在不同的等级导线测量中,还有一些特定的技术要求。
一、测量精度导线测量的首要要求是要求准确、可靠、可重复。
测量精度通常受到仪器精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量方法导线测量有多种方法,包括直测法、差测法、反向测量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量任务。
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修正。
三、测量仪器导线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平板仪、测量带等。
测量仪器的选择应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精度高、功能全面的仪器。
在使用仪器时,要进行仪器的校准和定期检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导线测量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等。
在进行导线测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提高测量精度。
五、不同等级导线的特定要求不同等级的导线测量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例如,在高精度导线测量中,要求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而在一般等级导线测量中,要求采用较为简便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考虑测量精度和测量成本的平衡。
综上所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等。
在不同等级导线测量中,还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可以确保导线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四等导线测量规范四等导线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测量仪器。
在进行电阻测量时,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测量规范,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四等导线测量规范的一些要点:1. 导线准备: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选用电阻稳定、良好导电性能的铜制导线,并确保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导线电阻都符合要求。
2. 导线长度限制:为了减小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导线长度应尽量缩短,一般不超过10米。
3. 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面积应大,并且应保持导线之间的接触良好。
同时,应避免因接触不良或接触面积过小而引起测量误差。
4. 导线布置:导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电源线、信号线等产生干扰,避免磁场、电场等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5. 温度校正:考虑到导线电阻对温度的敏感性,四等导线在进行测量前,应进行温度校正。
在测量时,应记录环境温度,并根据温度系数进行修正。
6. 零位校正:在进行测量前,应进行零位校正。
即在测量仪器的导线接口前短路导线,将测量仪器的读数调整为零。
7. 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四等导线测量。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多用电表、标准电阻箱等。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要确保其测量范围和精度满足需求,并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8. 多次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应确保测量条件基本一致。
总之,四等导线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电阻测量方法,通过合理使用和操作导线,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并遵循测量规范,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具体的测量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导线测量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精度要求首先,导线测量的准确度通常采用误差限和相对误差两种方式来表示。
误差限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允许的最大偏差,通常以公称值的一定百分比表示。
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对于导线测量来说,常见的准确度要求如下:1.直径、截面积和长度的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误差限在0.5%以下。
2.电阻的测量精度要求也较高,通常要求误差限在1%以下。
3. 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误差限在10 ppm/℃以下。
其次,导线测量精度还受到测量仪器性能的影响。
测量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和稳定性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导线测量仪器包括电阻表、导线测量仪以及显微镜等。
这些仪器的性能参数要求如下:1.电阻表的分辨率应达到导线长度的1/1000,通常要求为0.1mΩ。
2.导线测量仪的分辨率要求以实际测量长度的1/1000为准。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求以达到能够分辨导线细微变化的程度。
最后,导线测量精度还受到测量环境的条件的影响。
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都会对导线测量的精度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常采取以下措施:1.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测量,通常要求温度误差限在0.01℃以下,湿度误差限在1%以下。
2.防止电磁干扰,采用屏蔽措施或者提高仪器的抗干扰能力。
3.校准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之,导线测量精度的要求是根据测量目的、测量仪器性能以及测量环境条件来确定的。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并减小误差。
通过精确测量可以保证导线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性要求:导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导线的准确位置和长度,因此测量结果必须具有高精度和高准确性。
准确性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距离准确性和角度准确性。
在导线距离测量中,应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技术手段,控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在角度测量中,应用精密水平仪和全站仪等仪器,保证角度测量的准确度。
二、稳定性要求:导线测量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因此要求测量设备和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测量设备的稳定性主要包括温度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要求仪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的测量性能,避免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时间稳定性要求仪器在长时间的测量过程中,其性能和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可靠性要求:导线测量往往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山区、水域、城市等不同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因此,导线测量的仪器和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仪器和设备应具备防水、防尘、抗震等功能,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测量的正常进行。
此外,仪器的操作性要求简单方便,使测量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并熟练操作。
四、经济性要求:导线测量涉及到大量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在测量过程中,要求以最经济的方式完成测量任务。
在仪器设备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在测量方法选择上,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五、安全要求:导线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高空作业、水域测量等。
因此,要求测量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在高空作业中,应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在水域测量中,必须配备救生设备,确保人员和仪器的安全。
此外,还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平面控制桩二级导线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桩二级导线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桩二级导线精度要求如下:
导线闭合差:±4√n N (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测角中误差:±12″。
方位角闭合差:±5√n N (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坐标差:±2√n N (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此外,对于平面控制桩,一级、二级和三级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如下:
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方位角闭合差±10√n N(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二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方位角闭合差±20√n N(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三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5″,边长相对中误差1/500,方位角闭合差±30√n N(当导线总长为 n 公里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精度要求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项目要求来确定。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一、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概述】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方位角等参数,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标准。
【二、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的具体规定】1.水平角误差:水平角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角度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水平角误差允许值分别为:一级导线不大于10",二级导线不大于20",三级导线不大于30"。
2.垂直角误差:垂直角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垂直角度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垂直角误差允许值分别为:一级导线不大于5",二级导线不大于10",三级导线不大于15"。
3.距离误差:距离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距离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距离误差允许值分别为:一级导线不大于1:10000,二级导线不大于1:5000,三级导线不大于1:2000"。
4.高程误差:高程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高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高程误差允许值分别为:一级导线不大于1:100,二级导线不大于1:50,三级导线不大于1:20"。
【三、影响导线测量误差的因素】导线测量误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仪器精度、观测方法、环境条件等。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减小测量误差。
【四、减小导线测量误差的方法】1.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2.改进观测方法: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单次测量的误差。
3.控制环境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尽量避免恶劣天气等不利条件,以降低误差。
4.加强测量人员的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操作失误。
【五、总结】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标准。
附合导线规范
附合导线规范篇一:导线测量精度要求3.3 导线测量3.3.1 导线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3.3.2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D为测距边长,以千米计。
3.3.3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小于1:3。
3.3.4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3.5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表3.3.5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数少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测回间应均匀配置度盘。
采用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时可不受此限制。
2)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3)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o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限制。
3.3.6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方向测回间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该测回。
3 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数据作废并重测。
4 测站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该测站全部成果作废并重测。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精度要求————————————————————————————————作者:————————————————————————————————日期:导线及导线网按精度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ﻫﻫ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不同精度的全站仪测回数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ﻫ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上述表中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述表中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述表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2 个已知方向。
ﻫﻫ3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ﻫ4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ﻫ1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ﻫ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 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导线测量精度要求
3.3 导线测量3.3.1 导线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3.3.2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0.5″级仪器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二等1/250000 1 1/100 000怎么(杨)±2.0n 6 9 - -三等1/150000 1.8 1/55000±3.6n 4 6 10 -四等1/80000 2.5 1/40000±5n 3 4 6 -一级1/40000 4 1/20000±8n- 2 2 -二级1/150008 1/10000±16n- - 1 3注:表中n为测站数,D为测距边长,以千米计。
3.3.3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小于1:3。
3.3.4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3.5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表3.3.5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等级半测回归零差(″)同方向测回间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四等及以上0.5″级仪器 4 6 4 1″级仪器 6 9 6 2″级仪器8 13 9一级及以下2″级仪器12 18 12 6″级仪器18 - 24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数少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导线测量
3.3.1 导线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3.3.2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表中n为测站数,D为测距边长,以千米计。
3.3.3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小于1:3。
3.3.4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3.5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
2C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数少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测回间应均匀配置度盘。
采用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时可不受此限制。
2)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3)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º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限制。
3.3.6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方向测回间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
]
[12
n f N m β
=2c 互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该测回。
3 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数据作废并重测。
4 测站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该测站全部成果作废并重测。
3.3.7 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3.7)式计算:
(3.3.7) 式中 m —— 导线环(段)测角中误差(″);f β —— 导线环(段)角度闭合差(″);
N —— 导线环(段)个数;n —— 导线环(段)测站数。
3.3.9 距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9-1的规定。
表3.3.9-1 距离测量技术要求
注:一测回是指仪器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 距离往返观测平距较差应小于2m D 。
3 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改正和仪器常数改正。
4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