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实现径

合集下载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的一种发展观念和方法论,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理论,从而使之成为适应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理论指导。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最后,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全面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够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规律,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

其次,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可以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前进。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化解中国社会发展矛盾和推动社会稳定的有力思想武器,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社会分配问题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有利于推动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有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稳健、有序,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浅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浅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执政 兴 国 的 第 一 要 务 , 往 开 来 , 筹 安 排 国 内 外 各 项 工 继 统 作, 推进全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 步伐 , 极探 索新 的发展 思 积
文化更加繁荣 、 社会更加 和谐 、 民生 活更加殷实 。只有树 人 立科学 的发展观 , 才能完成这一宏伟而艰 巨的历史重任 。 2 中国 2 . 0多年来 改革 与发展 面临着 一 系列 突出 的矛
关 键词 : 学 发 展 观 ; 科 时代 背景 ; 本 内涵 基 中 图分 类号 : 4 A89 文献标识码 : A
党 的十六大 以后 , 新一 届 中央领导 集体继续 探索 和拓 展中国共产党 的发展观 。在继 承和发展 了第 一、 、 二 三代领 导集体 发展观 的基础 上, 以胡锦 涛为总 书记 的新一代 中央 领导集体在世纪 之交 及世界 形势 发生重 大变化 的前提 下 , 紧紧围绕实现 中国跨世 纪发展 这一 中心任 务 , 发展 作为 把
的。
从 20 0 3年以来我 国的经济运行 情况看 , 主要存 在 以下 些 较为突出的问题【 : 1 ]

1 中国的经济 与社 会的发展进入全 面建设小康社 会阶 .

是投资规模偏 大 。2 0 0 3年 我 国投 资 增 长速 度达 到
2. , 动经济有 了较快 增 长 , 67 拉 但也 明显带 来 了一些 问
题 , 就是 一 些 行 业 生 产 能 力 过 度 扩 展 , 过 了市 场 的 预 期 这 超 需求 , 隐藏 着生 产能力过 剩 、 银行 呆坏 帐增多 等潜 在风 险。
建 国以来 , 国在推进现代化进 程中所取得 的成 就 , 我 从 总体上说 , 是解决 了几亿人 、 十几亿人 的温饱 问题 。温饱 问 题的解 决和初步 达到 小康 , 志着 中国社会 经济进入 新 的 标 阶段 。实现党 的十六 大提 出的全 面建设小 康社 会的 目标 , 对 经济 和社会发 展提 出了更 高更 全面 的要 求 , 人们各 方面 的需求也 比过 去更高 、 多 、 全 面 , 更 更 国家经济实 力 的增强 也 为逐 步满足这 种需求 提供 了可 能性 , 过去那 种基 于全力

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是落脚在新时期的中国国情和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上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核心思想、发展原则、路径选择、关键问题等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全面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发展需求。

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朝着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为人民谋福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的物质、精神、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

第三,社会建设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生态环境建设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第五,党的建设要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

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根本要求

实际达到 73克
实际 上建 成 80%
•(1)人均生产总值2500元 •(2)城镇人均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12平方米 •(5)农村人均住房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道路人均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达85% •(9)成人识字率85% •(10)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1) 教育娱乐支出占11% •(12)电视普及率100% •(13)森林覆盖率15% •(14)农村初级卫生保健100%
——新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 了“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撞了白撞”,体 现了生命权高于道路通行权的原则,突 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新婚姻登记条例施行,从此国 人结婚、离婚不再需要由单位出具证明
• 《物权法》既是近 两年争议最多的一 部立法,也是与民 众关系最大、最直税法维护 的内外资企业得以公平竞争的平等身份, 还是物权法赋予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平 等的受保护地位,这两部法律的针对性竟 然惊人的一致--平等。
• 现实背景
国内背景:
(1)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水平低、不完全、发展很不平衡。 (2)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 (3) 2003年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 (4)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关键期
实际人 均
•2000年的小康标准为:1066 元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之最。
▲50个中国富豪的资产,相当于 5000万中国农民的年纯收入;而 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则相 当于9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
长期从事中国农民问题研 究的温铁军对此忧心忡 忡,并引用了一段警示 语言:“在中国,农民 做得成奴隶的时候便是 顺民,如果连奴隶都做 不成了便是暴民……”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及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4)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魏 承 林(二○○九年四月十五日)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明确科学内涵.一、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1、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历史,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理论界认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代发展观。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

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因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

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内涵要点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进行阐述。

一、历史背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日益追求幸福生活、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日益强烈,传统的发展思维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这一思想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内涵要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多维,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 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在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 综合施策,统筹兼顾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和决策者要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公平与效率、城市与农村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全局性、系统性的发展。

4. 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创新为引领,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路径为了贯彻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实践路径。

1. 经济发展中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丰富、深化和发展。

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再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应对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
的矛盾和问题。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昭示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实现径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实现径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实现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其基本内涵是跳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协调和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背景。

中国自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观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的依赖方式,注重协调和平衡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的利益为代价。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公平,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此外,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尊严和人的权益。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增长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的增长。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面发展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中国需要关注人民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方面。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时间。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资源消耗型增长方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引言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具有一系列基本特征,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特点1. 科学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科学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科学发展观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都要求遵循科学规律,依据科学方法进行决策和实施。

2. 综合性科学发展观的综合性是其又一个重要特点。

它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个协同发展的重要特点。

3. 人本性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性体现在将人民放在中心地位,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1.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中国面临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 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在2007年的中共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党的各个重要文件中逐渐得到深化和细化。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1. 推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时代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时代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时代意义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和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就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成果而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本文欲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内涵和及其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对此问题形成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内涵、时代意义1、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1.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

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

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1.2、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3、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八大特征 •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 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 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 层次矛盾和问题; •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 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 益难度加大; •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 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 革需要继续深化; •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 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 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 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 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 现实依据——新时期新阶段新要求
•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 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来的
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5% 以上。总体上呈现的是“三高一低”, 即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效率,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根据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根据

科学发展观: 提出的背景和根据徐崇温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吸取国外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党三代中央领导的发展观。

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起点上,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 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自从胡锦涛同志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2003年10月14日在党的第16届3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后,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迅速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几年来的实践更证明, 这种科学发展观是指引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沿着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向前迈进的重要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那么,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根据, 又是什么呢?一、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于新阶段新要求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面临着许多机遇。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这些矛盾的凸现又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读《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如何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最终在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从而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正如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温家宝总理提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

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2.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4.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5.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客观要求。

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1.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当前世界在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2.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新型国家。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传统的:资本、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

现代的: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

我国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重新实现经济发展要素组合,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建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建议》将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1.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多少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创新性国家的概念及特征: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长期与短期目标平衡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制定发展目标时,既要考虑短 期利益,也要考虑长期影响,平衡长期与短期的目标,避 免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牺牲长期利益。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 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 公平。
统筹兼顾
01
统筹全局与局部利益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决策和实践中,既要考虑全局利益,也要照顾到局部
利益,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02
统筹当前与长远利益
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影响,
避免为了当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实现当前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03
统筹国内与国际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国内与国际发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存 在着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不 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传 统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 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受到了国 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全球气 候变化、资源环境问题等全球 性问题的挑战,促使人们更加 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球性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框架。
0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 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而 不是少数人或特定阶层。
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就业权等基本权利,以及少数 民族、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的权利。
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的需求和利益,满 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 可持续性,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各方面的平衡与 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魏 承 林(二○○九年四月十五日)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明确科学内涵。

一、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1、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历史,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理论界认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代发展观。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

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因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明确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

它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新中国建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毛泽东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针。

党的八大正在全面分析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要靠科技和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的改革方向和经济发展纲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等一系列思想论断。

这些观点和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思想。

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胡锦涛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的解决了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1.引言1.1 概述科学发展观是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综合分析国内外各种情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观点强调经济建设是执政兴国的基础,必须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同时也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强调了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力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和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我们在执政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战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引导我们在发展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和方向。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为我们解决当前和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石。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将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第一部分,引言部分,将概述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和核心理念,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接着,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我们将从多个方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至上、全面依法等。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咱们聊聊科学发展观之前,先来回顾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就像故事的开头,得先给大家铺垫一下。

咱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可是一路高歌猛进。

那会儿啊,大家都在追求快速发展,恨不得一夜暴富,结果是发展快得像坐火箭,问题也随之而来。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些老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让人感到心里堵得慌。

于是,大家都开始反思,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要考虑长远,不能光想着赚快钱。

在这个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它就像是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

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好比一棵树,不能只盯着长得快,还得考虑根扎得稳不稳。

咱们不能光顾着享受眼前的丰收,还得想想未来的土壤是否肥沃。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科学发展观究竟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咱们国家的领导人和一群智囊团了,他们的深思熟虑可不是白来的。

你看啊,那个时候,国际社会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袭来,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这个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咱们中国可不能光靠人多。

要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之巅。

就像打麻将,光靠运气可不行,还得有自己的牌技。

于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了,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再说说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其实就是强调“以人为本”。

别小看这几个字,这里面的含义可大着呢。

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想想看,如果发展了,大家的日子过得富裕了,但环境却变得糟糕,那这发展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咱们的环境,造福于人民。

在推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也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

像是环保法规的出台,绿色技术的推广,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在更好的环境下生活。

这不,就像喝水一样,水质好,喝得才舒心。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发展不均衡。

就像一个班级,大家成绩都差不多,才能一起进步,互相帮助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明确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

一、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1、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历史,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理论界认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代发展观。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

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因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

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

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统一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的认识,认识到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变化。

第二代发展观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如美国学者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

联合国第二个十年(1970—1980)发展报告指出: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在制定这个发展报告时,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反映了对发展作为一个多方面变化过程的认识。

第三,以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第三代发展观。

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一段时间里,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成为主流发展观(发展=可持续发展)。

1983年,联合国又推出了《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综合发展观。

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把本该属于子孙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占用了。

80年代初,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官方文件使用。

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理论,吸收了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为代表的“增长极限论”的观点,吸收了《第二个2000年》和《没有极限的增长》等论著中的一部分观点,还包括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阐述的有关理论。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观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

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第四,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第四代发展观即现代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一种更新的发展观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其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自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坚持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仅仅十多年时间,人类发展的概念和思想已经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

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关于发展的思维定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政策议程和行动日程。

那么,什么是人类发展呢?1990年的首份《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一个权威性和影响深远的定义:“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

从原则上说,这些选择可以是无限的和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但是在发展的各个层级上,三个最基本的选择是:使民众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获得知识和获取体面的生活水准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此外,还有许多为众人所重视的选择,范围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自由到从事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机会,以及享有个人自尊和人权得到保障。

”人类发展的定义随后得到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

根据最新的定义,“人类发展涉及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民众可以充分实现他们的潜力并导向同他们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的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活,人民是各国的真正财富。

”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民众所珍视的生活而扩大他们的选择。

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的定义保留了原有定义的精华,同时对发展的目的的界定更加集中于人类生活的改善,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参与等。

人类发展概念的提出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来看,人类发展将民众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出发展应当是民有、民享、民治的过程。

所谓民有,是指通过营养、卫生和教育等而获得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源发展;民享强调经济增长的收益应当转化为全体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治意味着民众能够参与和影响那些塑造他们生活的决策的过程。

人类发展概念倡导者认为,民众应该成为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发展的工具,更不应该成为发展的牺牲品。

人类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要把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为此要增进全人类的福利、自由、尊严、安全、平等和参与等,实际上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三个方面的目标。

人类发展概念倡导人类幸福、自由、公正、安全、尊严、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等普遍价值,关注减少贫困、性别平等、维护和平、消除歧视、保障人权、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争取人类发展的运动成为争取人类进步的努力的一部分,具有激励各种社会运动的作用。

因而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到“人”,转向到人的要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作为主题,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要求,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人类发展概念的倡导者并不满足于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他们还运用这一概念设计出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即:①由人类发展指数(人的寿命、受教育程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反映性别不平等的性别发展指数;③反映在政治经济参与和决策地位上的赋权尺度;④衡量发展中国家人口贫困状况的人类贫困指标四大部分构成;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并行国别排名。

因此,一年一度的各国人类发展水平、国际排名引起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步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而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积极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诸多新成果,站在历史的、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是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立足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第一,人口多是考虑我国一切发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我国有13亿人口,总量大,今后三十年仍将处于人口的增长期。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是人口素质较低,义务教育没有全面普及。

据统计,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5%,全国人口中仍有文盲、半文盲4300万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而美国是13.4年,韩国为12.3年。

另外,我国的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而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现已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

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00年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就已超过7%,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