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步态训练

合集下载

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和中风患者。

患者常常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导致身体的重心不稳,行走和站立时容易失衡,甚至摔倒。

因此,重心转移训练是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1. 单腿站立
偏瘫患者可以尝试单腿站立训练,这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训练时,患者可以选择一只脚抬起,用另一只脚支撑身体,每次练习10-20秒,逐渐延长时间。

2. 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是重心转移训练的基本训练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走路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时,患者可以选择一条通道,沿着通道走,每次练习5-10分钟,逐渐增加步行时间。

3. 坐姿平衡训练
坐姿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坐姿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训练时,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抬高腿部,维持平衡状态,每次练习10-20秒,逐渐延长时间。

4. 双腿平衡训练
双腿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训练时,患者可以双腿并拢,尽可能地保持平衡状态,每次练习10-20秒,逐渐延长时间。

总之,重心转移训练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耐心和毅力,逐渐提高训练的难度和强度,才能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

偏瘫弓步走锻炼方法

偏瘫弓步走锻炼方法

偏瘫弓步走锻炼方法偏瘫简介偏瘫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感觉减弱的一种疾病。

偏瘫常见于中风、脑出血、脑外伤等病症中,给患者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通过适当的锻炼方法和康复训练,患者仍然有可能恢复部分肌肉功能和行动能力。

弓步走锻炼方法的介绍弓步走锻炼方法是适用于偏瘫患者的一种特殊康复训练方法。

它借鉴了古代战士的步伐方式,通过伸展和使用偏瘫侧的肌肉,帮助恢复患者的筹码功能。

以下是弓步走锻炼方法的具体步骤:1. 整理姿势首先,患者需要站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双脚与肩同宽。

偏瘫侧的腿要稍微向后迈一步,注意保持平衡。

然后,弯曲健康侧的膝盖,使身体的重量落在这只腿上。

此时,患者会感受到权衡感和偏瘫侧肌肉的紧张。

2. 慢慢迈步接下来,患者需要慢慢后移偏瘫侧的腿,将脚的前部放在地面上。

然后,保持上身直立,开始运动。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步伐的平稳性和自身平衡的控制。

最初可能只能迈出很小的一步,但随着锻炼的进行,步伐范围将逐渐扩大。

3. 练习双腿前进在患者熟悉弓步走的基本步骤后,可以尝试用双腿前进。

这需要患者将偏瘫侧的腿向前迈一步,再迈一步健康的腿。

重复这个动作,直到能够稳定地做到同侧腿迈出和同侧手臂摆动的协调运动。

4. 增加锻炼强度一开始,患者可以在平坦的场地上练习弓步走。

随着锻炼的进展,可以逐渐增加难度。

例如,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练习,增加垂直阻力。

可以尝试在加坡度上的斜坡上行走,以磨练平衡和肌肉协调性。

弓步走锻炼方法的好处弓步走作为一种康复训练方法,具有以下好处:1. 促进肌肉恢复通过重复使用偏瘫侧的肌肉,弓步走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 提升平衡能力弓步走需要患者保持平衡,因此可以加强平衡能力。

这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会有摔倒和跌倒的风险。

3. 改善步态训练偏瘫患者进行弓步走可以改善他们的步态。

偏瘫患者常常出现姿势不平衡,步伐困难等问题,而弓步走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更自然的行走方式。

偏瘫侧身走路锻炼方法

偏瘫侧身走路锻炼方法

偏瘫侧身走路锻炼方法引言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一种由中风、脑部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

偏瘫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协调能力下降等现象。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侧身走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偏瘫侧身走路的锻炼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自如。

侧身走路简介侧身走路是一种通过侧身姿势进行行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一侧肢体的负重,减轻肌肉的用力,有助于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偏瘫患者可以通过侧身走路来恢复步态的正常模式,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步骤以下为一些基本的偏瘫侧身走路锻炼方法的步骤,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1. 站立姿势:首先保持直立姿势,双腿并拢,双脚平行放置。

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并将重心放在健康一侧的腿上。

2. 侧身姿势:从直立姿势开始,将身体慢慢侧倾,让重心完全落在患侧的肢体上。

这样可以增加患侧肢体的负重,减轻健侧肢体的负重,并为侧向行走做准备。

3. 行走过程:在侧身姿势的基础上,从健侧脚开始迈步,以患侧脚为支撑点,一次迈过一个步幅。

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摇晃或扭动身体。

重复进行多次,逐渐延长行走的时间和距离。

4. 长距离行走:当患者逐渐适应短距离的侧身走路后,可以尝试进行长距离的行走训练。

可以选择在安全的平坦地面上进行行走,同时可以借助助行设备,如平行杠、手杖等,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5. 姿势调整:在侧身行走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始终保持身体的挺直和平衡,避免发生身体的倾斜或摇晃。

同时,还要确保行走时脚步的均匀和稳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偏瘫侧身走路锻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性:在进行侧身走路训练时,要确保周围的环境安全。

选择宽敞平坦的地面进行训练,避免出现绊倒或摔倒的危险。

2. 小步慢走:对于初学者或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小步慢走的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姿势,并减少不稳定因素。

3. 长时间训练:侧身走路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持续训练的锻炼方法。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踝关节训练器的训练形式 被动运动(Passive ) 主动运动( Active )
ppt课件
2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被动运动(Passive )
整圈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顺或逆时针方向(1~200圈反向交替);速度
(50%~100%,即:15~30转/分) 部分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部分旋转(10°~500°)起点在设定范围中间
正常步态应是平稳、协调、有节律的,两腿交替进行。
ppt课件
4
脑卒中偏瘫步态
参与行走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 能被代偿或掩盖。
ppt课件
5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行走 会走:能单腿负重、
立位平衡2级、 出现分离运动 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行 走
产生
步 态
进行
步 态 分

ppt课件
ppt课件
18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小于等于3级时,运用各种治疗技术诱发和强化肌肉力量 肌力超过3级时,运用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19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背阔肌、竖脊肌向心和离心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20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腹直肌和竖脊肌向心等速肌力训练
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和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 ——胫前肌群活动降低 ——腓肠肌挛缩和/或僵硬 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 ——比目鱼肌挛缩 ——股四头肌0º~15º控制受限

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是指因中风引起的一侧身体肌肉无力或瘫痪的情况。

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中风偏瘫康复的核心。

通过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常见的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2.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行走功能进行训练。

通过特定的步态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步态模式、提高步行稳定性和减少摔倒的风险。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针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功能,如洗澡、穿衣、吃饭等。

通过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4.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NMES训练,可以帮助中风偏瘫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5. 日常功能训练:在康复训练中,重要的是将训练效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日常功能的训练,例如使用受影响的手臂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练习书写、拿取物品等。

6. 心理支持和教育: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同时,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中风偏瘫的病情和康复过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和管理。

康复训练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或康复团队进行评估和指导。

每个患者的康复计划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需要有耐心和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因为恢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走路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走路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走路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行走时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恢复走路能力对于偏瘫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最好的恢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物理治疗是恢复走路能力的关键。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从而逐渐恢复走路的能力。

其次,使用辅助器具也是恢复走路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使用助行器、拐杖或者轮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行走训练。

这些辅助器具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减少摔倒的风险,让患者更加安全地进行走路训练。

另外,进行步态训练也是恢复走路能力的重要环节。

步态训练是指通过模仿正常步态的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方式。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步态异常,提高步态的协调性,从而更加流畅地进行走路。

此外,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训练也是恢复走路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患者可以通过练习上下楼梯、踩踏步、走直线、转弯等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行走能力。

这些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环境,提高自理能力。

最后,家庭支持和鼓励也是恢复走路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康复训练,从而更快地恢复走路能力。

总之,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恢复走路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不懈,采取正确的方法,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恢复方法能够对偏瘫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早日重拾自由的行走能力。

偏瘫行走训练方法

偏瘫行走训练方法

偏瘫行走训练方法
偏瘫是指身体一侧的肌肉力量、感觉或运动功能受损,导致运动能力受限。

对于偏瘫患者的行走训练,通常需要个体化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以恢复步态功能、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瘫行走训练方法:
1.康复治疗师评估:由康复治疗师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步态异常类型、运动功能受损程度、平衡能力、肌力状况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平衡和协调训练:通过平衡垫、平衡球、平衡板等设备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加强下肢肌肉、提高步态稳定性和协调性。

3.步态训练:采用步态训练器、步态支撑器等辅助器具,进行步态模式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模式和步态功能。

4.体力训练:通过康复锻炼和肌肉力量训练,加强患者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耐力。

5.步态重塑训练:利用导向性反馈和视觉引导,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步态模式,重塑正常的步态模式和步态控制。

6.步态助力器具使用:根据患者的步态功能和行走能力,选择合适的步态助力器具,如助行器、拐杖等,帮助患者安全地进行行走训练。

7.日常功能训练:将步态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走路穿梭等功能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8.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训练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计,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偏瘫步态训练

偏瘫步态训练

超初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临床上,步态训练有以下几点要求:1.患肢能够负重达到体重的以上;2.动向均衡 3 级以上;3,患肢要拥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的功能不同意对偏瘫患者做减重训练,原由是负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缩短,提升患侧的本体感觉。

减重训练对患侧负重和重心转移不利,假如负重不够,可先做负重练习。

关于步行训练是早是晚,各家此刻还有很大争议,自己以为尽早训练,先让患者走起来,同时再纠正和训练屈髋,踝背屈等功能,自然这需要必定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后援。

至于何时能够训练步行,主要看患侧负重能力,一般来说假如患侧单腿负重能连续 3min 以上(双杆内,患侧膝关节微屈,健侧可置于20cm 台面上,健手可少许借助),就能够开始训练了。

减重训练 (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 PWS)当前已经在痊愈医学中的宽泛临床应用研究。

减重能够不一样程度地减少上身体重对下肢的负荷,在理论上有益于支撑能力不足的患者初期进行各样步行训练:1.有益于改良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身体重心的散布趋于对称,进而提升患者步行的稳固性;2.有益于患者的初期下床活动,固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 3 级;3.有益于提升了步行速度,因为减重平板训练后患侧髋关节的伸展活动范围增大,步幅相应加大;4.有益于促使正常步态恢复,提升步行能力,防止缓和解下肢伸肌共同运动异样模式、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性步态;5.有益于提升患者安全性(在减重装置的保护下),除去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惧怕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同时帮助步态训练的治疗师由 2 人减少为 1 人。

传统痊愈治疗已采纳减重的方式进行初期步行训练,比如利用水的浮力进行水中步行,利用各种手杖或助行器减少下肢负重等。

正是 PWS针对无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期步行训练,临床上经常有佳效。

研究发现, PWS能够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良,髋关节摇动相的伸展能力提升、抗重力肌肉的喜悦促使,股二头肌活动增添,同时非受累侧胫前肌活动降低。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精品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精品PPT课件
支撑末期(双腿支撑阶段): 表现:髋关节伸展不充分; 因足下垂、内翻,踝关节 无法从跖屈位过度背屈位; 对侧腿提前触地。
结果:患侧支撑不稳,站立 相缩短;对侧腿提前触地; 行走速度减慢
20
偏瘫步态分析
偏瘫腿摆动期:
---最常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足、膝关节屈伸速度减缓和屈髋不足为特征的下 肢僵硬摆动。
点;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
13
14
偏瘫患者步态
偏瘫患者步行周期特点
--患侧上肢摆动时协同屈曲、内收;患侧下肢伸肌协同运动。 • 步速慢,患侧支撑时间缩短,健侧步幅缩短 • 患侧踝关节跖屈,足尖着地,膝反张;摆动相患侧肩关节下降、
骨盆抬高,下肢向外划圈,“划圈步态”。
15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初期: 表现:“足外侧着地”或“前足
• 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
• 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
22
偏瘫步态训练
(一)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桥式运动和垫上训练
上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肩带肌、肘伸肌、腕伸肌的肌力训练
下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伸髋肌、髂腰肌、髋外展肌、膝关节伸展、 屈曲肌群的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平衡训练
踝跖屈肌挛缩或痉挛,支撑相胫骨不能前移导致膝关节过 伸; 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 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和伸展:先双侧下 肢,然后患 侧下肢。
---“划圈步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充分,加上膝关节屈曲和踝背屈不能,
导致僵硬的下肢出现向前的患者外旋和外展髋部使腿向外侧摆动,然后内 收和内旋使腿向内侧摆回。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量,巴氯芬停用时要逐渐停药 常见副作用:
镇静;无力(巴氯芬;替扎尼定) 妙纳基本无副作用
神经溶解技术
注射部位:胫神经和胫神经运动分支 注射药物:50%—100%酒精3-7ml 定位技术:低频电刺激 特点:优点是廉价、在短期内可以重复
使用;缺点是可以引起感觉障碍
肉毒毒素局部注射
注射肌肉:小腿后群肌 注射方法:腓肠肌、比目鱼肌从小腿后
步长(step length):一侧足根着地至对 侧足跟着地时两点间的距离。
步基宽(stride width):每侧足根着地其 中点连接成线,左右两侧连线之间的距 离。正常约为5~10cm。
步态的基本测量
步行速度( m/s,m/min):单位时间内行走 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 1.2m/s。

训练目的 摆动相 站立相 站立相 站立相
作业导向步行训练方法
方法 向一侧迈步 向一侧上台阶 在足印迹上步行 在平行线内步行
训练目的 侧方运动 侧方运动 增加步长 减少步宽
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 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没有任何运动输 出,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激活某一活 动的特定区域
偏瘫患者的支撑相和摆动相的关节运动 学与正常人有区别,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支撑相时髋伸展很重要,它可以使躯干 在支撑相下肢上方前移
偏瘫患者常常存在髋伸展下降 —踝跖屈肌过度活跃 —髋伸展力矩下降 —髋屈肌过度活跃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面进针;胫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从侧方或后方进针
踝足矫形器(AFO)
分类:主要分三大类 塑料AFO 金属AFO:优点是质地硬,带关节 前置踝足矫形器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方法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方法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偏瘫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推荐医学)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推荐医学)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27
运动力学异常
步行时的时空参数及运动力学都是关节 产生的力矩作用的结果
运动力学分析包括三个变量:力、力矩 和功率
28
运动力学异常
偏瘫侧下肢几乎所有力矩和功率均较非 偏瘫侧下降,而且在舒适步行时双下肢 的力矩和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
29
步态异常原因
ROM受限
神经肌肉受损 ◆肌肉无力 ◆肌张力异常 ◆主动肌与拮 抗肌同时收缩 ◆共济失调
22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髋屈曲下降:由于髋屈肌无力或髋伸肌 过度活动所致
23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膝关节屈曲下降:股四头肌过度活动以 及足蹬地无力,膝屈肌无力也可能是原 因之一
24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足跟着地前膝伸展不足:从摆动相中期 到末期下肢向前摆动的伸展力矩下降或 膝屈肌过度活跃均可导致膝伸展不足, 伸膝肌无力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20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支撑相早期膝屈曲下降,随后在支撑相 后期膝过伸,摆动前期膝屈曲延迟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膝关节过伸
21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踝关节
早期着地时全足着地:摆动相时踝跖屈 肌过度活动或缩短限制踝关节背屈
足趾离地时踝跖屈力量下降:踝跖屈肌 没有进行充分离心收缩而达到最适初长 度所致
9
10
步态的基本测量
步行速度( m/s,m/min):单位时间内行走 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 1.2m/s。
步频(cadence):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以步数/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 约为95-125步/min左右。
11
步行中肌群的活动

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实习报告

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中风偏瘫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步态异常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改善步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偏瘫患者步态训练实习。

二、实习内容1. 了解偏瘫患者的基本情况: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多位偏瘫患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年龄、性别、病史、病情以及目前的步态状况。

2. 步态分析:通过对患者行走时的观察,分析其步态特点,如足内翻、足下垂、膝僵直等,并记录下来。

3.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康复师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步态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频率、强度等。

4. 步态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包括桥式运动、垫上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

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足内翻矫正、足下垂矫正等。

5. 康复评估:实习期间,定期对患者的步态进行评估,观察训练效果,调整训练计划。

三、实习心得1.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早期干预对于偏瘫患者步态改善的重要性。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行走模式,预防关节损害,降低跌倒风险。

2. 个性化训练:每位偏瘫患者的病情和步态特点都不相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至关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

3. 患者配合与鼓励:偏瘫患者在进行步态训练时,往往需要克服疼痛和恐惧。

作为康复师,我们要耐心指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训练,增强他们的信心。

4. 跨学科合作:偏瘫患者的康复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康复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激发了继续学习和提高的热情。

偏瘫步行训练计划方案

偏瘫步行训练计划方案

偏瘫步行训练计划方案偏瘫步行训练计划方案为偏瘫患者制定一份适合的步行训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偏瘫步行训练计划方案:1.评估: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对称性。

包括站立稳定性、步态、平衡力、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步行训练目标。

例如,改善步行能力、提高平衡力、增加步态对称性等。

3.康复训练器械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器械进行训练。

例如,步态训练器、平衡板、弹力带等。

这些器械可以有效地辅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提高步行能力和平衡力。

4.步行训练:根据患者的能力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步行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站立练习:患者首先进行站立练习,练习站立平衡和肌肉力量。

(2)平衡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板等器械,进行平衡训练,改善平衡能力。

(3)步态训练: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步态训练器等器械,进行步态训练。

初期可以先从辅助设备开始,如行走架、平行杆等,逐渐过渡到无辅助设备的步行训练。

(4)步行练习:患者进行步行练习,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如长时间步行、走楼梯、足尖行走等。

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可以逐渐增加,以适应患者的康复进程。

5.定期评估和调整: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此外,步行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在进行步行训练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不可让患者承受过大的负荷,防止摔倒或受伤。

- 温和而持续:步行训练应温和而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疲劳过度。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是必要的。

- 动作正确:在进行步行训练时,应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避免出现扭曲或过度伸展的动作,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一个合理的偏瘫步行训练计划可以大大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在训练过程中,科学、安全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和康复师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达到良好训练效果的关键。

偏瘫步态实训报告

偏瘫步态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偏瘫是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偏瘫步态是指偏瘫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由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异常步态。

为了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偏瘫步态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偏瘫步态的特点及成因。

2. 掌握偏瘫步态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提高康复治疗师对偏瘫步态的认知和评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偏瘫步态的特点及成因偏瘫步态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患侧下肢力量减弱,步幅减小,行走速度减慢。

(2)患侧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出现内收旋前屈曲姿势。

(3)患侧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骨盆抬高。

(4)行走过程中出现拖曳步态或画圈步态。

偏瘫步态的成因主要包括:(1)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脑卒中等。

(2)肌肉功能障碍,如肌力减弱、肌张力异常等。

(3)骨骼系统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度受限等。

2. 偏瘫步态的训练方法(1)站立训练:包括患侧负重训练、重心移动训练等。

(2)行走训练: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

(3)日常生活环境下的步行训练:如上下楼梯、过马路等。

(4)协调性、可动性和稳定性训练:如协调性训练、平衡杠内练习等。

3. 偏瘫步态训练的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2)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3)注意患者安全,防止跌倒、受伤。

(4)加强患者心理辅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偏瘫程度、步态特点等。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3. 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包括患侧负重训练、重心移动训练等。

4. 对患者进行行走训练,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

5.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如上下楼梯、过马路等。

6. 对患者进行协调性、可动性和稳定性训练,如协调性训练、平衡杠内练习等。

7.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训练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偏瘫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多见于中风患者。

偏瘫患者的步态异常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的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

1.瘫痪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完全丧失:偏瘫患者的瘫痪侧肢体往往无法主动运动或运动能力受限,因此步态分析中需要考虑到肌力的问题,从而确定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2.瘫痪侧肢体的肌张力异常:偏瘫患者的瘫痪侧肢体往往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痉挛)或减低(松弛)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步态的表现。

因此,在步态分析中需要留意肌张力的异常,并相应地调整训练计划。

3.瘫痪侧肢体的关节活动度减少:由于肌力减弱和肌张力异常,偏瘫患者的瘫痪侧肢体关节的活动度会受到限制,表现为关节屈曲或伸直受限等。

因此,在步态分析中需要关注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在训练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关节活动度。

基于以上分析,进行偏瘫步态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1.肌力训练:通过理法、疏松拉伸等手段,针对性地增强瘫痪侧肢体的肌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日常功能训练、肌力锻炼等。

2.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主被动活动和适当的牵引手法,增加瘫痪侧肢体关节的活动度。

可以进行主动活动训练、被动活动训练、关节牵引等。

3.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木步行等训练,提高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还可以使用平衡器械进行恢复训练。

4.步态训练:通过正常步态模式的重塑,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异常。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步态辅具,如助行器、拐杖等。

5.动作训练:通过各种复合动作训练,培养瘫痪侧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常见的动作训练包括平坐到站立、跪到站立等。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康复训练应个体化:由于偏瘫步态的差异较大,每个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应该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制定,避免一刀切的模式。

2.康复训练应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需要系统规划,从基础训练逐渐过渡到高级训练,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偏瘫患者走步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走步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走步训练方法偏瘫患者走步训练方法是一种针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偏瘫患者走步训练方法。

1.基础训练:在开始正式的走步训练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这些基础训练包括床上运动、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

床上运动可以锻炼患者的肩、肘、腕、手指等部位,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坐位平衡训练可以锻炼患者的腰、背、腹部肌肉,提高坐姿平衡能力;站立平衡训练可以锻炼患者的腿部肌肉,提高站立平衡能力。

2.助行器辅助训练:在基础训练完成后,患者可以使用助行器进行走步训练。

助行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减轻肌肉负担,并逐渐适应行走。

刚开始时,患者可以在有人陪伴下进行训练,随着进展逐渐尝试独立行走。

3.平行杠辅助训练:平行杠是一种常用的康复器械,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走步训练。

在平行杠内,患者可以练习行走时的姿势、步伐和节奏,逐渐提高行走能力。

同时,平行杠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量,减轻肌肉负担。

4.肌肉力量增强训练:在恢复行走能力的过程中,肌肉力量增强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一些器械进行肌肉力量增强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行走时的支撑能力。

5.步态纠正训练:偏瘫患者的行走姿势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步态纠正训练。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步态,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纠正方案,包括调整步伐大小、纠正异常姿势等。

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可以采用录像或测量步长、步频等方法来监测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6.平衡训练:行走需要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平衡训练也是偏瘫患者走步训练的重要部分。

患者可以在专人指导下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重心转移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行走时的跌倒风险。

7.心理辅导: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沮丧等情绪问题。

偏瘫的日常生活动作辅导训练内容

偏瘫的日常生活动作辅导训练内容

偏瘫是一种丧失身体部分功能的症状,通常由脑卒中、脑外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偏瘫患者常常面临日常生活动作的困难,需要进行专业的辅导训练来恢复或改善其功能。

下面将结合偏瘫患者常见的日常生活动作,介绍相应的辅导训练内容。

1. 下床起立:偏瘫患者常常面临下床起立的困难,由于肌肉力量丧失或失控,需要进行相关的辅导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1)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进行定向的肌肉力量训练,帮助患者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起立能力。

2)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稳定性,降低起立时的摔倒风险。

3) 步态训练:通过辅助器具或专业的步态训练,帮助患者学会正确的起立姿势和步态,提高独立起立的能力。

2. 衣物穿脱:由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受损,衣物穿脱成为一项常见而困难的日常生活动作。

相应的辅导训练内容包括:1) 手部功能训练:通过手部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握抓能力。

2) 功能性动作训练:针对衣物穿脱过程中常见的动作,如拉链拉抠、抠纽绳带等,进行功能性动作训练,帮助患者重新掌握穿脱的技能。

3) 辅助器具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提供相关的辅助器具,如拉绳穿衣助具、抠子辅助钩等,帮助患者更容易地进行衣物穿脱。

3. 洗漱修饰:洗漱和修饰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但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常常面临困难。

相应的辅导训练内容包括:1) 上肢功能训练:通过针对手部和手臂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洗漱修饰所需的日常手部动作。

2) 独立性训练:通过逐步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提高洗漱和修饰的独立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3) 辅助工具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洗漱辅助工具,如握把加长洗发刷、握把独立牙刷等,帮助患者更便捷地进行洗漱和修饰。

4. 饮食进食:偏瘫患者在饮食进食方面常常面临吞咽困难、握持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导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1) 吞咽功能训练:通过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相应的吞咽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本文主题: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并概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步行训练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恢复部分的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偏瘫患者特殊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的挑战性,步行训练对治疗师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本文旨在介绍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以指导治疗师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

下面将对本文结构和目的进行详细介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围绕偏瘫患者步行训练展开,重点介绍了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1. 引言部分:1.1 概述:介绍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背景和相关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阐述本文的目标和意义,为读者明确全文的写作目的。

2. 正文部分:2.1 步行训练的重要性:详细介绍步行训练对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包括恢复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

2.2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挑战:探讨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所面临的难题和困难,例如肌肉萎缩、肢体协调能力下降等问题。

3. 结论部分:3.1 总结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具体介绍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包括基础训练、平衡训练、模仿训练、递进训练、步幅训练和日常应用训练等内容。

3.2 对步行训练的展望:展望未来步行训练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改进措施,如结合新技术、提高康复设备等,以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训练效果。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六个基本步骤,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并为康复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未来步行训练的展望,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六个基本步骤。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步行。

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

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临床上,步态训练有如下几点要求:1.患肢能够负重达到体重的2/3以上;2.动态平衡3级以上;3,患肢要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的功能不赞成对偏瘫患者做减重训练,原因是负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缩,提高患侧的本体感觉。

减重训练对患侧负重和重心转移不利,如果负重不够,可先做负重练习。

对于步行训练是早是晚,各家现在还有很大争议,本人认为尽早训练,先让患者走起来,同时再纠正和训练屈髋,踝背屈等功能,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后盾。

至于何时可以训练步行,主要看患侧负重能力,一般来说如果患侧单腿负重能持续3min以上(双杆内,患侧膝关节微屈,健侧可置于20cm台面上,健手可少量借助),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减重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 PWS)目前已经在康复医学中的广泛临床应用研究。

减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上身体重对下肢的负荷,在理论上有利于支撑能力不足的患者早期进行各种步行训练:1.有利于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从而提高患者步行的稳定性;2.有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虽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3级;3.有利于提高了步行速度,因为减重平板训练后患侧髋关节的伸展活动范围增大,步幅相应加大;4.有利于促进正常步态恢复,提高步行能力,避免和缓解下肢伸肌协同运动异常模式、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性步态;5.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在减重装置的保护下),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同时帮助步态训练的治疗师由2人减少为1人。

传统康复治疗已采用减重的方式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例如利用水的浮力进行水中步行,利用各类拐杖或助行器减少下肢负重等。

正是PWS针对无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临床上常常有佳效。

研究发现,PWS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促进,股二头肌活动增加,同时非受累侧胫前肌活动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
临床上,步态训练有如下几点要求:
1.患肢能够负重达到体重的2/3以上;
2.动态平衡3级以上;
3,患肢要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的功能
不赞成对偏瘫患者做减重训练,原因是负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缩,提高患侧的本体感觉。

减重训练对患侧负重和重心转移不利,如果负重不够,可先做负重练习。

对于步行训练是早是晚,各家现在还有很大争议,本人认为尽早训练,先让患者走起来,同时再纠正和训练屈髋,踝背屈等功能,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后盾。

至于何时可以训练步行,主要看患侧负重能力,一般来说如果患侧单腿负重能持续3min以上(双杆内,患侧膝关节微屈,健侧可置于20cm台面上,健手可少量借助),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减重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 PWS)目前已经在康复医学中的广泛临床应用研究。

减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上身体重对下肢的负荷,在理论上有利于支撑能力不足的患者早期进行各种步行训练:
1.有利于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从而提高患者步行的稳定性;
2.有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虽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3级;
3.有利于提高了步行速度,因为减重平板训练后患侧髋关节的伸展活动范围增大,步幅相应加大;
4.有利于促进正常步态恢复,提高步行能力,避免和缓解下肢伸肌协同运动异常模式、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性步态;
5.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在减重装置的保护下),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同时帮助步态训练的治疗师由2人减少为1人。

传统康复治疗已采用减重的方式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例如利用水的浮力进行水中步行,利用各类拐杖或助行器减少下肢负重等。

正是PWS针对无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临床上常常有佳效。

研究发现,PWS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促进,股二头肌活动增加,同时非受累侧胫前肌活动降低。

如果将PWS与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态训练效果。

Antigravity muscle,抗重力肌
抗重力肌和非抗重力肌,应是根据主要功能是否为维持姿势来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伸肌含大量慢肌纤维,是主要的抗重力肌。

但有的动物,比如猴子,由于长期挂在树上,它们的肱二头肌成为维持姿势的抗重力肌,上肢的半屈状态是肌紧张增强的表现。

人体直立行走后,上肢肱二头肌(屈肌)成为抗重力完成作业的关键肌肉,故应为抗重力肌;对于下肢而言,臀大肌(主要作用是使已屈曲的髋伸直,尚有使大腿外旋)、股四头肌(主要作用伸膝,不会说它也是屈肌吧?)、小腿三头肌也是抗重力肌,在重力环境中它们主要执行抗重力维持姿势的功能。

1、过早步行,加重上肢痉挛,应充分考虑上肢功能,尤其是手部功能后,在讨论这一问题。

下肢功能恢复较上肢容易的多。

2、床上的每一个下肢训练动作如俯卧位屈膝等,本身就是步行训练的基础动作,因为人体下肢的功能就是步行、站立。

所以每一个治疗师从最开始就在进行步行的基本训练。

只是没有让患者走起来而已。

3、大家应该清除pt不等于下肢。

真正让患者什么时候走起来,还要看一下上肢和下肢分离如何。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公式。

对于偏瘫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练习步行的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病人病程比较短,功能状况和运动控制还可以,并且对康复治疗的反应也很好(进步比较快)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正常或接近正常步态行走为远期目标,对这样的患者应该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本人不鼓励他们过早行走,至少是要达到患侧能负重3/4,有一定的动态平衡能力(患侧负重时健腿能比较自如地向各个方向迈步),患侧能够比较轻松的向前迈步(当然屈髋、屈膝不一定要很充分,踝背屈不行的话建议尽早用AFO),如果没有达到以上指标的话还是以垫上的基础训练、平衡训练、患侧负重训练和迈步前的准备训练为主,待达到指标再开始联系步行和步态矫正。

2)如果病人功能情况较差,如持续肌张力低下、持续比较严重的痉挛、持续平衡功能障碍等,对这样的病人就不能不能用所谓的3原则了。

如果对这样的病人用3原则的话,他可能这辈子也走不了路了。

对这样的病人就要尽早采取补偿措施,如用拐杖、采用特殊的步行方式等,不管用什么方法让病人先能够走起来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步态的问题可能更符合实际。

如果病人连步行的能力都没有,那么哪里还有什么步态的问题呢?
当然临床上碰到的问题都是具体的、复杂的,以上只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仅供大家参考。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病人都要先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评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病人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制定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病情,也要考虑病人的需求、家庭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然后治疗师和患者一起围绕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并按照计划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实现预期目标。

建议如下顺序:
1.训练患者的单,双腿负重;
2.平衡训练:静态,自动;
3.训练站立位屈伸髋,膝,踝,以及髋外展;
4.骨盆控制;
5.简单步行训练;
6.日常生活中的步行
我建议尽早步行训练,如果病人由于身体虚弱,且没有不行的愿望,可考虑在肋木前练习用健手抓握肋木练习坐起。

躯干功能有改善即可逐渐扶平行杠练习行走。

初练行走时间宜短5-10分钟/次,且在治疗师严格要求下,治疗以外的时间应多做躯干、骨盆、及膝关节的控制训练。

尽早步行训练
注意:1、控制运动量 2、限制不正确的对线 3、步幅要小 4、动作尽量简单易于完成,以免代偿。

优点:1、负重促进本体觉恢复 2、恢复步行记忆 3、降低异常张力 4、符合病人的心理要求。

缺点:治疗师对运动量和对线掌控不好会出现代偿和对线不良,如膝过伸等。

我们惊喜的发现早期步行训练后,那种传统的以躯干肌代偿屈髋的偏瘫步态已很难见到。

不知各位同行否有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