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
人权与法律
![人权与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74b1180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b.png)
作者: 叶英萍
作者机构: 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49-54页
主题词: 人权;个人人权;法定权利;法与生产力;法律人权作用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权从朦胧意识到法律,从个人到集体,从国内到国际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人权发展的规律,即人权最终要法律化;其次论述了法律与人权的关系.同时,从法律对人权的直接规定、法律对人权的间接体现和保障等方面,论证了法律的最终目的,或法律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实现并保障人权.。
法学院2006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3)
![法学院2006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3)](https://img.taocdn.com/s3/m/4ea8186527284b73f242509c.png)
法学院2006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006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同时积极落实两会精神和响应团中央‚千校万村帮扶计划‛活动的号召,认真领会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06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以‚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培养法律人‛为活动主题,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根据《海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法学院关于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撰写学年论文的有关规定》等文件,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基本情况和显著成果今年,我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坚持‚五个结合‛工作思路和‚三个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进一步完善了课题征集、课题组组成等工作的科学化、项目化。
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培养服务和谐社会的意识和合作精神,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创新型、服务型‛学生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向,组织一批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深入农村进行普法实践,收效甚佳。
据统计,今年我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共579人,参与指导学生实践的老师22人次,组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队21支,其中院团委3支,自由组合18支;全院学生共撰写调查报告(论文)390多篇,实践活动覆盖面涉及全省各市县及内地十几个省市;活动深入到各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农场,学校及少数民族山区;调查研究的课题,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并且每一个队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调研任务,并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论文)。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真题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4930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f.png)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真题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真题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作为一所具有较高声誉的法学院校,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的难度和内容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试卷的结构、题型以及考察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的结构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与案例分析。
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法学原理、法律哲学、法律逻辑等内容。
案例分析部分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根据给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在试卷的题型上,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多样化,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和条文。
而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则更加注重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独立思考、合理推理,并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的考察内容涉及面广泛。
从法学理论方面来看,试卷会涉及到法学的基本原理、法律体系、法律逻辑等内容。
同时,还会涉及到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各个法学分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国内外法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学术水平。
为了应对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
首先,要注重对法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最新的法学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了解和掌握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思想观点。
此外,还要注重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总之,海南大学法学考研试卷的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对试卷的结构、题型和考察内容的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要求和重点,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
同时,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最新的法学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将有助于考生在海南大学法学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海南大学法学院学生会2013-2014学年度
![海南大学法学院学生会2013-2014学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971827ad02de80d5d84050.png)
附件:
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宿舍号:_______
事项细则分数
宿舍安全(30分)1.大功率电器(10分):发现一个扣除3分
2.私拉电线(10分):发现一例扣除3分
3.管制刀具(10分):发现一把扣除3分
宿舍卫生(40分)空气(5分):宿舍有异味扣2-5分
地面(5分):发现明显鞋印、污渍、脏水等各扣1分床铺(5分):被子叠放不整齐、蚊帐不干净等各扣1分桌面(5分):桌面不整洁、物品乱放等各扣1分
墙面(5分):墙面有污垢、乱涂乱画等各扣1分
门窗(5分):门窗有明显灰尘、污垢等各扣1分
物品摆放(5分):宿舍内物品摆放混乱一件扣1分
阳台、卫生间(5分):有明显污垢一处扣1分
宿舍文化(30分)学习氛围(10分):宿舍学习氛围浓厚、学习书籍资料丰富、学习空间充裕。
宿舍布置(10分):宿舍布置健康向上、温馨和谐、有特色、有内涵。
人际关系(10分):宿舍成员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热情友好。
总分:_______
计分人:__________
1。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真题(宪法法理)
![海南大学法学考研真题(宪法法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ac2a1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0.png)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611 考试科目名称:法理学与宪法学考生注意:l、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上答题不给分。
2、试题和答题同时交回,否则成绩无效。
3、本试卷共四大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第一题,简答题 (每题l0分,共90分)1、法律的规范作用2、法律责任的本质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4、正当法律程序的特征5、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6、法治与人治的区别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基本权利8、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9、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二题,论述题 (每题20分,共60分)1、结合我国实际,谈一谈法律与自由的关系2、试评价“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这句话3、试论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海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题.偷答题(每题l0分。
共90分)1、权利本位的含义2、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3、执法活动为什么要坚持效率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而司法活动没有这样的要求?4、法律程序对法律思维的调整方式。
5、为什么在法律活动中需要辩证推理?6、人权的含义7、我国的宪法解释.8、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9、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第二题,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评价“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这句话2、试评价“法律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一这句话3、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海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比较题:(每题5分。
共40分)1、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
2、法律继承与法律移植。
3、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
4、法的目的价值和法的形式价值5、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6、宪法与宪政7、宪法惯例与宪法判例8、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40分。
)1、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2、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3、司法原则。
4、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三、论述题(本题20分)试论生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试用法与利益关系的相关理论对下述材料进行分析。
法律案例分析活动新闻稿(3篇)
![法律案例分析活动新闻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3a1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9.png)
第1篇新闻稿:近日,我国某知名高校法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案例分析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实务操作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批优秀案例,本次活动圆满落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法律专业学子,具备扎实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案例分析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校法学院决定举办此次法律案例分析活动。
二、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案例分析、成果展示。
1. 前期准备活动开始前,学院组织了一次动员大会,向全体学生介绍了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同时,邀请法学专家为学生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2. 案例分析本次活动共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涉及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
学生们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组队,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资料,探讨案件疑点,提出解决方案。
3. 成果展示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各参赛队伍完成了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组织了一次成果展示活动,邀请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从案例选择、分析深度、结论合理性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综合评价。
三、活动成果1. 学生法律素养显著提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律思维和实务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许多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法律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案例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案例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法律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3. 活动成果丰硕经过评审,本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其中,一等奖作品《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深入剖析了案件疑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海南大学法学院第十期法律诊所
![海南大学法学院第十期法律诊所](https://img.taocdn.com/s3/m/e9a2d0cd28ea81c758f5783b.png)
第十期法律诊所法律诊所学习心得及案件汇总与典型案例分析法律诊所:第五组组长:孙美 B0733049组员:孙美 B0733049蔡乐 B0733060张彬目录孙美的学习心得………………………………………………………第页蔡乐的学习心得………………………………………………………第页张彬的学习心得………………………………………………………第页本组综合情况汇报…………………………………………………………第页本组案件汇总表……………………………………………………第页本组典型案例分析……………………………………………………第页诊所学习心得转眼间,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在这紧张的半年中,诊所的学习使我对原本半死不活的法学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原本理科出生的我对偏文的法学学习实在觉得没劲,就好比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
唯有实践才是我觉得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因此能够有机会进入法律诊所学习,我觉得非常幸运。
在诊所实践过程中,体会了很多在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几乎每做一件事,我就收获一次。
一次又一次的深入思考总是让我心里燃起一把对于法治的希望之火。
同时法律诊所的学习也是我明白即使自己志不在法律领域,将来不活跃在法治一线,也应当为这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做些事情。
以下是我在诊所学习期间遇到各个具体案件时的一些心得和思考,很乐意与大家分享。
唐xx诉海南xx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房屋租赁纠纷“案”这是我们小组在诊所值班遇到的第一个“案件”,之所以加个引号是因为法院并没有受理我们的起诉,正因为这样,我对事情的处理结果感到非常遗憾。
案件情况大致如下:符xx与海南xx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为期9个月的住房协议,6个月后符xx将房转租给我们的当事人唐xx,但是却口头告知海南xx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唐xx是其亲戚,暂住在此,合同到期后,由唐xx代其收回押金(1000元),其所留下的物品(总价值约700)归唐xx所有,海南xx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口头允许。
海南大学法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意见
![海南大学法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03f031352d380eb62946d53.png)
海南大学法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意见为了浓郁学生学术科研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加强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投身学术科研,特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法学院学生学术科研平台由‚法学院学生学术科研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属相关执行机构:学生学术科研导师团;毕业论文‚一体化、系列化‛研究课题组、学院团委、读书者协会、辩论协会等机构。
第二条学生学术科研导师团由学院各教研室推荐热心参与学生学术科研活动的资深教授、博士、讲师组成,负责举办学术讲座,提供学生学术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提供主题学术征文比赛题目等,努力培养学生学术科研兴趣。
第三条‚毕业论文‘一体化、系列化’‛课题研究小组成立导师组、课题组,主要探索毕业论文新模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优秀法律人才。
第四条学院学工办、团委以学生会、社团为两翼,开展多种学术科研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开展学术型、创新型活动。
(一)青年法学社是‚优良学风的窗口、法学理论研究的阵地、学生学术科研的阵地、丰富校园文化的阵地‛,积极开展法学学术征文大赛、半月谈法、东坡湖论法、模拟审判等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活动。
(二)学院团委学术科研部和学生会学习部联合开展‚挑战杯‛(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负责落实、指导‚挑战杯‛工作)、主题学术征文比赛和征文成果小型学术研讨会,组织团支部成立学术科研小组,开展学术沙龙、案例讨论等学术科研活动。
(三)读书者协会(拟定)开展‚东坡湖书评‛、‚读书者沙龙‛等活动,丰富法科学生边缘知识,充实法科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法科学生综合素质。
(四)建立‚学生学术科研课题资源库‛,课题主要由各教研室和学术科研导师团提供,向学生征集为辅;学院团委负责课题入库、公布、立项等。
第五条加强《青年法学论坛》(天涯法学)编撰力度,将‚法学学术论文征文大赛‛、‚主题学术征文大赛‛、‚社会实践‛等优秀论文充实该刊物。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https://img.taocdn.com/s3/m/ca9613ea2e3f5727a4e96243.png)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海南大学法学院办公室2000年7月12日编印总第18 期●7月5日,我院九六级毕业生顺利毕业,通过四年的观苦学习,他们带着掌握的本领各自踏上自己的前程。
他们当中有6名同学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李静、邓和军、黄永锋、王怡、陈德元将在我院进一步深造,张彦强则进入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我院今年共有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我院今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的人数共10人,其中5人入围本校,5人入围外校。
入围外校的学校有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入围本校的同学有苏晓龙、张虹、周丽娜、唐佳、黎红,入围外校的同学有阮志勇、张巍、丁明勇、杨丽、陈艳梅。
此外,还有一名往届毕业生入围本校,一名往届毕业生被批准破格参加本校的复试。
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入围人数最多的一年。
(97级)●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同学在全国首次司法考试中荣获海南考区第一名全国首次司法考试结果已揭晓,我省2152名考生中,有99人通过(其中我院学生13人),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以288分的高分夺得海南考区的第一名。
●我院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位居全校之首根据海南大学授予学位的有关规定,本科毕业生的英语必须通过国家4级英语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由于我校同学的四级英语通过率较低,故历年来我校应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距。
我校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为34.4%,我院为56.5%,位居全校之首。
法学院办公室1999年12月6日编印总第9期全国第六届“挑战杯”论文评比揭晓我院学生王志胜、李静的《论法官同质》一文获鼓励奖。
这是我院学生第二次获该项奖。
(陈卫东供稿)今年我院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显着有3篇论文获省级奖,其中陈艳梅、王永智写的《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获一等奖,另有2篇获鼓励奖,何其理同学获省级“积极分子”称号。
获校级奖的论文有10篇。
海南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海南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7f3103f12d2af90242e68a.png)
海南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取得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推动我院教学科学研究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海南大学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奖励的论文应当是以我院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且署名单位为海南大学法学院。
第二条我院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可按下列标准获得一次性奖励:1、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每篇奖励50000元;2、发表在《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的,每篇奖励10000元;3、发表在CSSCI期刊目录收录的排名前20%的法学类期刊,每篇奖励5000元;4、在《SSCI》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 元;5、同一论文符合多项奖励条件的,按奖金最高项奖励,不重复奖励。
第三条我院教师担任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的,每部奖励10000元;副主编奖励5000元。
第四条我院教师获得科研成果奖励的(含教学成果奖),按照以下标准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奖励的,一等奖100000元;二等奖50000元,三等奖10000元;获得部级奖励的,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3000元。
获得省级奖励的,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
第五条已经获得纵向科研基金资助的成果(含海南大学资助项目),原则上不再奖励。
但是所获资助低于依本办法可获奖励金额的,按差额予以奖励。
第六条科研奖励由本人向学院申报,申请人必须提交成果原件和有关附件。
科研秘书负责审核。
第七条申请人应该遵守科研道德,实事求是。
发现弄虚作假或侵犯他人权利者,学院将取消其获奖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正式在编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学生参照执行。
第九条申请人如对学院关于不给予其奖励或者其获奖等级等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一个月内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以书面形式申请复议。
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
第十条本办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半数或半数以上成员同意,方可生效。
2021海南大学法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海南大学法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bf435452ea551810a687fe.png)
考研算是高考之后的有一大考验,现在的我已经被成功的录取,海南大学法学院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很多,他的考试内容出来思想政治和英语一外,还包括业务一——611法理学和宪法学和业务二——816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
当时我在考研的时候,为了选择学校及专业看了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那我也把我的经验写一写,希望能给看的人一些帮助。
611法学综合一包括法理学和宪法学两大部分,首先《法理学》主要考察的是法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及法与社会等几个方面。
《宪法学》主要是从宪法总论、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等几个方面作为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的覆盖面也是非常广的,像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都有广泛的涉及。
这只是专业一还有专业二816中的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所以说法学的专业内容有很多,在背诵时我并不是我并不是一科一科的背诵而是选择急门科目穿插起来看,从分数上来说,《法理学》是占比中最多的一科,所以我的很多时间精力也放在了这上面。
民法的材料我用的是钟秀勇老师的,钟秀勇老师讲课的风格非常的有趣,而且讲的内容也是十分的简单且通俗易懂,个人比较推荐钟秀勇老师的课程。
刑法我还是推荐柏浪涛的课程,逻辑性比较强。
市面上有很多的课程老师,在前期的选择中你可以问一下身边的人,当选定老师之后就可以认认真真的跟着老师的步伐去学习,听课只是第一步,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的学习程度。
法学的专业书籍内容比较的多且繁琐,在背诵时需要你进行反复的记忆,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显著的标记也是重要的一点,也方便你后期的复习有很多的好处,网上也有很好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你也可以利用一下,像口诀记忆、图片记忆法等对你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记忆也是有技巧的,需要你认真研究一下。
背诵的东西有很多,但全力以赴、坚持下去肯定是有收获的。
政治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就是需要你不断的背诵做题。
第十七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七章 公示催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21d82b5f121dd36a32d8246.png)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本章特别提示:
一、应当熟练掌握公示催告程序的 特点。 二、在公示催告程序中,案件的审 理与除权判决的作出是独立的两个阶 段,除权判决的作出要依当事人的申 请,且由合议庭作出。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公示催告程序?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怎样? 2.申请公示催告与申请除权判决有何关系? 3.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应符合哪些要求?对 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应如何处理? 4.什么是除权判决?它有何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第十七章
本章提要:
公示催告程序
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特点、 适用范围,掌握公示催告程序中利 害关系人提出申请涉及到的有关问 题,除权判决的作出及其意义。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公示催告 除权判决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四、申报权利 (一)申报权利的主体必须同时 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与票据存在利害关系 2、必须是持票人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二)申报权利的地点与期间 利害关系人应当向发出公示催告公告 的人民法院申报权利。 利害关系人可以在公示催告期间以及 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后、除权判决作 出前申报权利。
海南大学 法学院
民事诉讼法学//邓周和军
一、除权判决的申请 申请除权判决,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申请人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申 请,即必须在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 日起1个月内提出申请;
[参考案例] 赛格进出口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无 锡市郊区支行票据承兑纠纷案(没有申请除 权判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海南大学法学院办公室2000年7月12日编印总第18 期●7月5日,我院九六级毕业生顺利毕业,通过四年的观苦学习,他们带着掌握的本领各自踏上自己的前程。
他们当中有6名同学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李静、邓和军、黄永锋、王怡、陈德元将在我院进一步深造,张彦强则进入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我院今年共有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我院今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的人数共10人,其中5人入围本校,5人入围外校。
入围外校的学校有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入围本校的同学有苏晓龙、张虹、周丽娜、唐佳、黎红,入围外校的同学有阮志勇、张巍、丁明勇、杨丽、陈艳梅。
此外,还有一名往届毕业生入围本校,一名往届毕业生被批准破格参加本校的复试。
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入围人数最多的一年。
(97级)●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同学在全国首次司法考试中荣获海南考区第一名全国首次司法考试结果已揭晓,我省2152名考生中,有99人通过(其中我院学生13人),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以288分的高分夺得海南考区的第一名。
●我院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位居全校之首根据海南大学授予学位的有关规定,本科毕业生的英语必须通过国家4级英语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由于我校同学的四级英语通过率较低,故历年来我校应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距。
我校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为34.4%,我院为56.5%,位居全校之首。
法学院办公室1999年12月6日编印总第9期全国第六届“挑战杯”论文评比揭晓我院学生王志胜、李静的《论法官同质》一文获鼓励奖。
这是我院学生第二次获该项奖。
(陈卫东供稿)今年我院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显着有3篇论文获省级奖,其中陈艳梅、王永智写的《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获一等奖,另有2篇获鼓励奖,何其理同学获省级“积极分子”称号。
获校级奖的论文有10篇。
院团总支及时进行了总结,对表现突出的3个集体、16篇论文(调查报告)作者和19名个人进行了表彰。
(陈卫东供稿)●99年律考揭晓我院17名毕业生顺利过关20世纪的最后一次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我省共有1140名考生参加角逐,有93名通过考试。
我院普教本科毕业的17名学生顺利过关,他们是:徐善实(95经经济班)洪玉璋(94法学班)甘旭阳(95级经济法班)林如锦(94级经济法班)王青(95级国际经济法班)谢秋波(95级经济法班)孙发林(94级经济法班)罗艾《93级经济法1班)翟哨楼(94级法学班)王世春(93级法学班)许琼焕(91级经济法班)邢小娟(90级法学班)闫磊(95级国际经济法班)黄敬(93级法学班)王小成(96级国际经济法班)林俊(95级经济法班)王志胜(95级经济法班)其中,应届毕业生徐善实以总分274的高分获得了今年律考全省第二名。
●我院诉讼法学专业第二届1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就业情况良好我院2000级诉讼法学专业今年共有1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民事诉讼方向6名(谭兵教授指导),刑事诉讼方向4名(谭世贵教授指导)。
6月下旬,这10名硕士生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民事诉讼研究方向的王志胜、江湘瑞和刑事诉讼研究方向的曲涛、王怡4名同学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
目前,10名同学就业情况良好,其中3名同学到外地工作,5名同学留海大工作。
●我院学生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团总支的认真组织策划下,2002年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
“硕士研究生‘三个代表’实践团”被评为海南大学先进实践队;全校获奖论文(调查报告)共44篇,我院有9篇,占全校获奖论文20%强;18名同学被评为“海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我院此次获奖的具体情况如下:先进团队:硕士研究生“三个代表”实践团论文(调查报告)、作者及指导老师:一等奖(2篇):1、《南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作者:阳立兵周丽娜指导老师:谭世贵教授2、《海南省城市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对策》作者:史光磊余列刚王丹指导老师:谭兵教授二等奖(3篇):1、《加入WTO与我国律师业》作者:唐翀罗剑锋张娜指导老师:杨书华讲师2、《海口市公共汽车行驶状况调查》作者:杜兴华3、《海南交通规费改革的影响及作用》作者:陈智宇何微子李侠辉指导老师:王琦讲师三等奖(4篇):1、《黎族婚俗的分析与思考》作者:熊云辉指导老师:叶英萍副教授2、《海口市援助特困居民调查报告》作者:张井富3、《海南农业土地纠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作者:王家宁指导老师:王崇敏副教授4、《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作者:张虹苏晓龙指导老师:刘远山讲师积极分子:海南省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名):林勇海南大学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8名):刘峰张妍杨智平刘丽萍陈儒勇周栋亮史光磊王功林黄德福谭高昆甘贇何亮何微子彭传霖徐昌贾朋社李建波王楠●我院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的论文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作品竞赛三等奖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的论文《发展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构想》(指导老师:谭世贵教授)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取得了我院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最好成绩。
●2001年度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2001年度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受到了海南省教委、共青团海南省委的表彰。
获奖情况如下:一、先进集体——“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
二、先进个人——李昌郁(98级国际经济法班)。
三、获奖论文:1、一等奖作品:《海南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作者:舒海余宏宇周美进,指导老师:童光政副院长);2、二等奖作品:《海南私彩问题研究及对策》(作者:李楠马志鹏罗剑锋,指导老师:张卫老师);3、三等奖作品:《海南省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立法研究》(作者:唐羽中张娜蒙国岩,指导老师:董万程老师)。
●我院2002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创历史最高记录我院2002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喜人,共计15位同学入围,其中13位同学被录取,创造了学院应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历史最高记录。
这15名入围的同学是:贺静(暨南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冯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政诉讼法专业—未被录取);吴清一(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陈潇(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张丽娜(澳门大学传媒专业);雷琼艳(湖南师范大学刑法专业—未被录取);邓卫红(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崔小林(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汪文渊(中山大学诉讼法专业);万志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谷敏(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舒海(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邵毅超(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王丽娜(海南大学民商法专业);陈敖翔(海南大学民商法专业)。
今年全校共有33名同学考研入围,30名同学被正式录取,我院入围和被录取的同学将近占全校的一半,为此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本期编辑:邱海东校对:李菁打印:陈月芬)●省委政法委杜斌国秘书长陪同王广宪副书记到我院调研,了解我院的办学和毕业生就业情况2002年1月2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王广宪同志在省委政法委秘书长杜斌国同志的陪同下,到我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院的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谭世贵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王广宪副书记和杜斌国秘书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汇报了学校的情况。
我院全体院领导参加了调研座谈会,并由谭兵院长向两位领导全面汇报了学院的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王广宪副书记认真听取了学院的汇报并发表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一些问题要求省政法委负责研究落实。
两位领导在此次调研中,还参观了学院的律师事务所、模拟法庭、图书资料室、刑侦实验室和研究生课室,并以我院院训、院徽为背景,与谭副校长、院领导合影。
陪同王广宪副书记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还有省政法委政治处杜一戎处长和王广宪副书记的秘书。
☻我省200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评比今年5月揭晓,我院有4篇论文获得省二等奖;有2篇论文经专家评定入选全国和全省大学生“挑战杯”评比。
我院今年共有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我院今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的人数共10人,其中5人入围本校,5人入围外校。
入围外校的学校有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入围本校的同学有苏晓龙、张虹、周丽娜、唐佳、黎红,入围外校的同学有阮志勇、张巍、丁明勇、杨丽、陈艳梅。
此外,还有一名往届毕业生入围本校,一名往届毕业生被批准破格参加本校的复试。
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入围人数最多的一年。
海南大学法学院办公室2000年7月12日编印总第18 期●7月4日,我院团总支召开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对今年暑假我院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布暑,主管教学的王崇敏副院长非常重视此事,从课题的选定、指导教师的选派都亲自做了安排。
我院今年社会实践课题共有22个,其中“挑战杯”课题7个,社会调查实践课题15个。
法学院办公室1999年12月6日编印总第9期@在刚刚结束的海南大学“我与图书馆”征文比赛中,我院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获得唯—一个一等奖,97级法学班张平同学获得三等奖。
(陈卫东供稿)总第 5 期海南大学法等院1999年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简讯法学院第一届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主持下于5月17日顺利结束。
5月16日和5月17日两天进行了紧张的复试和加试工作。
复试包括口试和笔试。
口试内容为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门课程,采取抽卡片的方式回答问题和询问。
笔试为开卷,采取当场接命题要求写议论文的方式,着重测试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次笔试的命题为:“请对‘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和我国人民的声讨活动发表看法。
”要求围绕命题发表议论,所提观点正确、全面、扣题、有逻辑性,表述清楚,文字少而精,不超过3000字。
完成时间为2小时半。
笔试完毕还公布了答题思路的要点,让考生自行对照,以增加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加试内容为婚姻法和行政诉讼法两n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只限于非法律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参加。
加试成绩作为录取该类考生的参考。
今年国家划定的录取分数线为总分330分以上(在职考生325分),单科最低成绩不低于57分。
我校诉讼法学专业今年共招收计划内硕士研究生2名,计划外(自费)硕士研究生2名。
为了保证录取的质量,此次实行差额复试录取的方式。
共有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安徽大学法律系、河南大学法律系。
郑州大学法学院等高校的七名考生参加了复试竞争(今年报考我校的考生21名,实际参加考试的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