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哲学思想
胡适生平
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
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曾求学于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
于1962年在台北病逝。
1910年(19岁)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於哲学家约翰·杜威。
1917年(26岁)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
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北大代理教务长、1922年(31岁)北大教务长、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41岁)北大文学院院长、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1938年(47岁)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6年(55岁)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66岁)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院长等职。
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生平: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
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同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离开《新青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暑期学校讲学。
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刊》(5月14日)第二期上发表。
第四讲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 (四)乾嘉朴学
三、胡适对实用主义的理解传播与运用
• (一)实用主义的文学观——其实用主义的运 用是从文学入手的。 • (二)实用主义方法论 • 1、实验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 • 2、实用主义方法的步骤:大胆的假设,小心 的求证 • (三)实用主义真理观 • 1、主观主义的真理观 • 2、工具主义的真理观 • 3、相对主义的真理观
二、胡适思想学术的渊源
• 1930年,胡适在为《胡适文选》所写的序言中说: “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 个是杜威。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 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 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术理想都看作待证 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他自称“中国 杜威”。 • (一)进化论——思想观念亦脱不了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之命运。 • (二)美国实用主义 • (三)挪威易卜生主义(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第四讲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胡适生平与学术
• 胡适(1891-1962)安徽省绩溪县人。1891年 生于上海,曾名洪騂。“适之”一名乃受当时 “天演论”风气的影响所改。1910年考取留美 官费生。1914年6月大学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 学文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部学习,在杜威指导下,主攻实用主义哲学。 1917年6月,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先秦名学 史》(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1917年,即回国 当年,9月,应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讲授中 国哲学史和西洋哲学史。
四、胡适自由主义的文化观
• (一)胡适与梁漱溟的文化论争 • (二)中西汇合与全盘西化
三现主义 现场 现物 现实 结果物 华与华哲学
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结果物华与华哲学三现主义是中国现代哲学家胡适提出的哲学思想,主张通过对现场、现物、现象的研究来探求现实的本质,并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改造现实的目的。
首先,现场指的是真实的场景和情境。
在研究问题或者进行实践活动时,我们常常需要亲身到现场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要研究一座城市的发展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在书本上查阅有关资料,而是需要亲身走访该城市,亲眼看到城市的发展变化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只有站在现场,才能全面而真实地了解事物。
其次,现物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存在。
对于哲学家来说,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和概念,更加重视通过对具体物质事物的研究来寻求真理。
例如,要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环境保护观念的讨论和争论,还需要对环境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只有通过对现物的具体分析,才能为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现象指的是具体的表象和现象。
哲学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求事物存在和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调查和分析,可以揭示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
只有通过对现象的深入研究,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三现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提倡实践和现实的观点,亲自去实地考察和观察,从而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进而改变现实的现状。
三现主义倡导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哲学观点,强调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华与华哲学是胡适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对比和融合。
华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华哲学即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哲学分析和研究。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而华与华哲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两种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胡适主张,在接受和学习西方现代文化的同时,要保留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
略论胡适的容忍主义
的观点。 胡适主张要容忍, 不仅政府要人要容忍, 知识分子要容忍, 甚至每个人要容忍, 容忍即要在政治上 容忍, 还要在思想, 文化上容忍, 他自己亦在行为上作了 表率。
〔 要〕 适 生 己 人 坚 容 ,至 为 m由 义 的 表 他提出 “ 忍 自 更 要 摘 胡 一 宽 待 ,持 忍甚 作 , 主 ”代 的 , 了容 比 由 重 ” + 【 关键词」 适 容 实 胡 忍 践
奋斗, 粉碎落后的旧势力。 在奋斗作战的过程中要有容忍而不是“ 林萍 先生形容的“ 莫哈默德式” 的武力统一。因为新思想, 新信仰的真正敌 人不一定都是笨人与坏人, 因而一定要容忍他们得人格, 同时“ 凡是肯 用思想来考察他的成见的人, 都是我们的同盟。 胡适的容忍中含有“ 反 抗’奋斗” , “ 的涵义, 这可以从对国民的态度来看, 胡适虽然支持容忍国 民政府的存在, 但对国民政府的一些不容忍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 评, 在抗日 期间, 他就在《 独立评论》 中敢言人所不敢言, 对政府对日外 交进行了批评“ 好像没有何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或方针, 只是一种消极 的招架应付。 同时对蒋介石统治宪法违背孙中山意愿也进行了批评, ” 他说“ 今日宪法的种种弊端, 都由于 一 不容许我们批评孙中山的几 个政治主张。” 胡适的容忍是“ 中西式的容忍”中式的容忍, , 胡适指出东方人对 父母“ 容忍迁就, 甘心为爱我者而屈可也。”其容忍也, “ 出于体恤爱我 者之理故为为人的容忍。西式的容忍实质上是不容忍是圣行其是, ” 认 为西人此种观点是“ 凡百责任, 以对一己之责任为最已, 对一己不可不 诚,吾所谓是, , 则是之, 则笃信而力行之, 不可为人屈。它的“ 根据, 亦 并非自 私之心, 实亦为人者也, 盖人类进化, 全赖个人之自 思想之 草, 进化, 则有独立思想者之功也, 政治之进化, 则维新革命者之功也。最 ” 后, 胡适在容忍问题上表明自己的取向“ 吾于家庭之事, 则从东方人, 于国家社会政治之解, 则从西人。” 容忍除了忍让还要有爱, 他是一种 爱, 一种对他人的体贴与尊重。 胡适的容忍需要每个人都要学会容忍, 但他更主张当政者与知识 分子之间双方容忍。 胡适认为“ 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 我 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 己, 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政治上, 容忍对当权政党而 言, 必须具备容忍雅量, 容忍不同的政见思想, , 信仰存在, 容忍负责任 的批评。 政治上集权必然是由一党专政走向个人独裁走向压制个人发 展的道路, 发生压迫与奴役, 甚至构成知识上的欺骗与道德上的伪善。 正是出于此点, 他在国民 党剿共时挺身而出, 反对政党间的武装斗争, 反对剿共甚至建议让共产党在东北的大地上试验共产主义, 试验好后 再行推广。在思想领域, 对知识分子而言, 尤其讲容忍, 知识分子之间 应该相互包容尤其是具有不同的思想见解, 处于不同思想流派的人, 更要尊重对方的人格, 容忍不同的思想和声音存在。要允许政府逐渐 的改进 , 切不可采取激烈的手段来对抗政府。他本人对待国民政府的 态度就是“ 他努力要做的并不是要推翻这个新政权而是要启发这个新 政权, 他所寻找的仅仅是改革, 他对于中国新的政治者的要求只是他 们应该有倾听负责的批评的勇气和 从批评中可以受益的信念。” 胡适思想上主张容忍, 他自己本人在行为上也做了表率。终身奉 行容忍, 善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夏志清就认为“ 胡适是‘ 当代第一人一 方面因为‘ 他的为人处事, 真是内圣外王地继承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 准”, ’ 当在新文化运动中, 林琴南丑化甚至迫害胡适时, 胡适却说:‘ ” 我们不可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 但不当诬蔑他的人格。在晚年还客观 ‘ 。 评说林琴南。 看了上百部林琴南翻译的小说。 对梁启超好胜讲胡适所 作之序置后, 胡适认为他是“ 和蔼可亲全无城府’“ , 主张‘ , 以眼还眼, 以 牙还牙” 的鲁迅曾屡屡公开批评胡适且极尽讽刺攻击, 但胡适从不非 议鲁迅, 还强调评价鲁迅总须持平突出他的长处。并慷慨帮助出版了 革前进。对共产党
胡适的人生哲学
一
、
独 立 自由: 胡 适 的 人 生 理 想
胡 适是 个 崇 尚 自由 的人 ,一生 为 自由主义 在
中国传播 奔 走呼 号 。胡 适认 为 自由主义 “ 最浅显 的
意 思 是 强 调 尊 重 自由” , 它是“ 人 类 历 史 上 那 个 提
倡 自由 , 崇 拜 自由 , 争取 自由, 充 实 并 推 广 自由 的 大运动” [ 1 1 ( r r  ̄ 9 4 ) 。而 自由则 是 自己做主 , 不 受 外力 束 缚 。在胡 适 看来 , 自由对人 生 、 国家 、 民族 都具 有重
胡适 ( 1 8 9 1 — 1 9 6 2 ) , 安徽绩溪人 , 中国现代 自
由 主义 人生 哲 学 的代 表 。他 认 为 自由 比生 命 更 重
要, 所 以“ 宁呜而死 , 不默而生” , 但 自 由的前 提 是 “ 容忍” , 没 有 容忍 就 没有 自由 ; 他认 为 “ 小我” 是 会
“ 大我 ” , 才能实现 “ 社会不朽” ; 他信奉“ 健 全 的 个
人 主义 ” . 反 对 自私 自利 、 独 善其 身 的个 人 主义 : 他 主 张积 极 有 为 的人生 态 度 ,强调 “ 多 事 总 比少 事 好, 有 为总 比无 为好 ” 。但 胡适 自由主 义 的人 生 哲 学 不适 应那 个 动 乱激 进 的 年代 ,因而 受 到 国共 双 方 的批判 , 显 赫 的名声 掩盖 着一 颗孤 独 的灵魂 。
乐观 。然 而 自由主 义的人 生哲 学不 适应 那个 动乱 激进 的 时代 , 因此 胡适 内心有 一种 难 以排 遣 的孤 独感伤 。 [ 关 键词】胡适 ; 人 生哲 学 ; 自由主 义 ; 独立 精神 ; 社会 不朽
极简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1)
极简中国哲学史首先,哲学是什么呢?胡适先生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
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老子孔子之前的两三百年,战祸连年,百姓痛苦;社会阶级渐渐消灭;生计现象贫富不均;政治黑暗,百姓愁怨。
这时候就出现了几种典型的时代思想:第一,忧时派。
第二,厌世派。
第三,乐天安命派。
第四,纵欲自恣派。
第五,愤世派(激烈派)。
这些思想乍看各有不同,其实都是非常消极的。
大家去看《诗经》的《伐檀》和《硕鼠》两篇,诗人已经渐渐有一点独立的精神了。
这就好比是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发芽了,首先就是老子和孔子俩。
好,今天就讲这些。
附录:《伐檀》《硕鼠》《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1891年-1962年)是中国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和翻译家,代表作品有《无声告别》、《文学改良刍议》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文学、教育、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
其中,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他众多思想中的一部分。
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呢?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的自由是最基本的权利,享有自由是所有人的义务和目标。
这样,自由就成为了尊严、平等、权利和责任的表现。
在胡适看来,自由主义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由主义思想主张个人自由,这使每个人能够享有社会和政治环境下最大程度的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2.自由主义思想认为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自由负责。
个人的自由意味着负责任的行动和对他人自由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在实现自由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的一点。
3.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自由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个体贡献、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保护国家的道德、发扬爱国精神和尽最大努力为努力实现和平、自由的社会而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一个包容性的哲学思想,它提倡尊重和平等,追求自由和责任。
自由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们始终梦寐以求的社会形态,它是指各个阶层之间关系良好、充分地尊重他人、生活品质高、人与社会平等和谐的理想状态。
很多人认为,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相悖,但实际上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是可以相通的,因为自由主义思想通过尊重自由和责任的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平等和和谐社会。
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自由主义思想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促进创新。
在和谐社会中,自由主义思想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发明欲望。
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尊重和鼓励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环境中创新的自由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个人能力和素质。
胡适哲学思想概说兼治中西哲学
胡适兼治中西哲学,使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发生现代转换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嗣糜,字希强(疆)、适之。
别号铁儿、胡天、藏晖室主人、冬心、蝶儿、适庵。
笔名:骍、铁、适广、天风、藏晖、笑。
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
原籍徽州府绩溪县上庄村。
早年毕业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作为庚子赔款的第二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为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编辑部,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
他首举文学革命义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白话文运动,由他开创的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之先河。
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
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市主持院士会议时,由于心脏病突发逝世。
主要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先秦名学史》(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等。
胡适是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余英时在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文中指出:‚适之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
从1917年因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纲领而‘暴得大名’,(这是他在1959年给胡光麃信上的话。
原信影印本见胡光麃《波逐六十年》新闻天地社,第六版,1972年,页三八0。
)到1962年在台北中研院的酒会上遽(ju4)然逝世,他真是经历了‘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一生。
在这40多年中,无论是誉是谤,他始终是学术思想界的一个注意的焦点:在许多思想和学术的领域内——从哲学、史学、文学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等——有人亦步亦趋地追随他,有人引申发挥他的观点和方法,也有人和他从容商榷异同,更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他施以猛烈的批评,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
这一事实充分地说明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据的枢纽地位‛。
胡适
胡适人物简介胡适,字适之.(1891.12.17—1962.2.24),汉族身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成就: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伦理学、红学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一生共获取了35个博士学位。
人物性格:温和儒雅、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心系天下,其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主张,现在看来依然颇具指导意义,如熊培云所说,错过胡适一百年。
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
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与心学相对)影响。
曾求学于美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崇尚"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性格及事例1.平和亲切:万人景仰的胡适先生从来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他的一位挚友是一个卖饼的小贩。
胡适先生曾多次送书给这位朋友,而且还亲自登门看望他。
两人深厚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一个是闻名中外的大学者,一个是在角落里靠卖饼维持生计的小贩。
胡适平和、亲切,他也因此有了广泛的交际。
2.幽默风趣: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
"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
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
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
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顾全大局;敢于反驳:蒋介石曾经邀请胡适竞选“总统”,他的确曾经动心过,因为在当时的宪法体制之下,“总统”其实只是一个虚位元首。
胡适
政治倾向上的错误很明显:1面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胡适长期主张不抵抗主义“世界主义者”,反对“狭隘的国家主义”,应树立所谓“万国之上尤有人类在”的“世界的国家主义”。
又倾心与不抵抗主义,将西方的这种理论同我国先秦道家的“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想比附。
1915年1月,日本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在交涉过程中,胡适始终是“和平主义者”。
杨向奎先生回忆说:“他当然受到同学们的批判,但他并不会改,仍然坚持己见”。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为此派来调查团,提出把东三省提交国际共管,国民党表示可以接受,而胡适也表示欢迎。
次年在《独立评论》第5期上发表《论对日外交》一文,再次反映了他一贯主张的“和平主义”和不抵抗。
“当国家处在存亡的关头,他仍然主张不抵抗,不用兵,好像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者。
但当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蒋介石在西安被扣,他却一反平日和平主义的理论,破口大骂,在给张学良的电文中骂他是罪人,并宣布拥护政府下的讨伐令。
这些举动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封建官僚的后裔,始终站在两翼中的右半边。
1937年抗日战争打起来,不是蒋介石要打,是日本不许他再谈…和‟,于是胡先生也说…和比战难‟!。
2他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的道路,主张渐进改良胡适与陈独秀等共同编辑《新青年》,他主张在《新青年》上不谈政治,只谈文化,这是针对李大钊提倡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于是引起李大钊的反驳,而胡适则坚持己见,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说些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蕴涵了是拥护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是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样的本质问题。
在北洋军阀时期,胡适曾与蔡元培等人开会讨论,提出“好人政府”即宪政政府,要求南北议和,写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作为公开宣言。
“这篇宣言,可能是中外古今政治宣言中最没有分量的一份,当时的封建军阀看也不看,理也不理,这种向恶势力斗争的方法,等于堂吉诃德向风车挑战了当时国民党元老张难先曾经写信给蔡元培和胡适之,批评他们的政治主张,张说,…公等此种主张是偏颇的,是狭隘的,是苟且的,是糊涂的,是违反真正民意的,是袒护有枪阶级的,是造成异日大战的,是污辱吾国最高学府的。
胡适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对于道德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他曾经说过许多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是胡适思想的核心,他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建立良好国家的基础。
他强调人们应该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而不是被奴役和压迫。
2.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主张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而不是空谈理论或主义。
他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理想。
3.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认为自由的价值观念并不是无限制的,人们应该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他强调在讨论和争议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尊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一味地攻击和诋毁对方。
4.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胡适认为自由和平等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他强调人们应该追求独立自主的权利,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自由。
他认为只有在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时,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平等。
5.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主张在研究问题时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深入研究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同时他也强调要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不断地挑战和推翻自己的假设和结论。
胡适,胡可适之?
胡适,胡可适之?在徽州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不仅在古代出现了朱熹、戴震这样伟大的哲学家,而且在现代还出现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胡适。
19世纪初,中国大地万马齐喑,政局动荡,也精英辈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在其中是作为白话文运动的领袖而被肯定的;是因其自由、民主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而被赞扬。
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文化与思想的解放者,一个献身于中华民族的普罗米修斯!在哲学思想上胡适没能像冯友兰那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也不从事纯哲学研究(研究本体、现象、主观、外物等)。
但他对自己的学术能力十分自信,曾经骄傲地说:“我是中国哲学史开山的人。
”当然,我相信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足以奠定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观其一生,胡适是一个典型的改良主义者,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个自由主义者。
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
一、实用主义者。
顾名思义,实用主义就是一种注重实用与实效、崇尚实行与经验的价值哲学,它主张凡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都是真实的——除非它和经验相抵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以实证、乐利为特征,体现了一种轻虚文、尚实用、重进步的现代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胡适一生反复申明他是杜威的信徒,他的信仰就是杜威的实用主义。
同时他的实用主义也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对他产生了持久性影响。
此外还有中国儒家式的“怀疑论”:胡适认为“怀疑论”源于孔子,成于汉代王充和宋代的朱熹、欧阳修、马端临,至清代已成显学。
胡适认为人生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哲学是人应付环境的工具,他把实验主义哲学归结为“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
所以他强调哲学思想要为现实服务,要有用于社会,要有用于人生,要能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的理解。
如果哲学不这样的话,再深奥,再体系化的哲学理论都是没有用处的,毫无价值的。
二、爱国主义者。
胡适当然是爱国的,只不过他的爱国显得很理性,他一贯反对那种非理性的爱国情绪。
我所认识的胡适
我所认识的胡适------ 伟大的他拥有完整的人生。
一、胡适生平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做人之道。
他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早年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
1962年在台北病逝。
二、文学兴趣的由来(父母亲的影响)在胡适的早期成长岁月中,父亲这一角色,在实体上,是缺失的,但也不能否决胡适的父亲对他没有一丝影响。
在胡适《四十自述》关于对父亲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胡适的父亲胡传去世时,胡适年幼,在胡适的记忆里,关于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以后能忆起的不过是在短暂的相聚中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父亲教他识字的情形,以及父亲的死讯传回家乡时,家里的凄惨情状。
而其母冯顺弟在对胡适的性格影响和文学培养中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母亲是胡适人生中的教科书。
23岁成为寡妇的冯顺弟之所以在家道中落中撑起生活的重担,任劳任怨,全是为了年幼的胡适。
儿子是她生命支撑的动力和源泉。
这位大字不识的农家寡妇在小胡适身上投下了让他一生受用不竭的资本:为学和做人。
对于胡适的学业,她管教很严,千方百计地履行胡传的遗嘱,送儿子读书。
生活窘迫,但胡适的母亲却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
胡适适后来回忆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金所得的大恩惠。
胡适《终身大事》名词解释
胡适《终身大事》名词解释
1. 新文化运动:指的是 20 世纪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旨在推动文化改革的运动。
该运动的主张包括反对旧礼教、提倡科学和民主、推崇白话文等。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 实验主义:实验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认为唯有经验和实证科学是知识的基础。
胡适深受实验主义的影响,并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实验主义的重要性。
3.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主张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主。
胡适在《终身大事》中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理念,并强调了自由主义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
4.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学和哲学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胡适在《终身大事》中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批判。
5.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真理的衡量标准是其实用价值。
胡适在《终身大事》中提到了实用主义的思想,并认为实用主义是一种较为务实的哲学思想。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文档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文档自由主义之于胡适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可说是在他留美十年间接受了严格的现代民主政治训练,在杜威、罗素等国际学界泰斗的影响下形成的。
1917年7月,胡适由美返沪。
“五四”前后,以胡适为核心而形成的胡适学派人群成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
这些人以办杂志为主要方式大力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论述其“自由”思想。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中国的问题不能谋求一次性的“根本解决”,只有一点一滴的渐进改良才是可行之道;发出“一个国家拯救须始于自我的拯救”的呐喊,强调铸造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国民。
在20、30十年代的中国,胡适与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起将自由主义由空泛的思想文化启蒙推向具体的政治舆论监督,对北平军阀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前后相继的统治履行了以边缘姿态严格监督的责任1、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之主要内容1.>文化自由主义:实现自由主义宪政之基础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首次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
这个时期,胡适大都是以“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异语同义词的,个人主义可说是胡适自由思想的核心。
他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介绍也是文化层面的,因此将其称为“文化自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1健全的个人主义对于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这样表述“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可说就是是直接来自于“易卜生主义”,主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个性、才能,“救出自己”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五四时期“救国”意识的表现。
1.2思想与言论自由胡适文化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一直所强调的学术独立与思想言论自由,这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始终贯穿他终身的言论与行为。
胡适号召人们去积极争取自己的言论自由,认为只要能积极争取言论自由,便一定能得到言论自由。
1.3充分实现世界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
浅析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
浅析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作者:巨敏莲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5期摘要:胡适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位集大成者,在政治、哲学、文学、教育学、史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
胡适曾称他的思想来源于其师杜威,而这篇文章则认为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始终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烙印,这种烙印决定了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中国化特色。
论文从中国传统哲学对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实用主义对胡适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中西方哲学“和而不同”在胡适身上的具体体现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从而得出结论: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而不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47-03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一种注重实用与实效、崇尚实行与经验的价值哲学,它主张凡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都是真实的——除非它和经验相抵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以主张实证、实用、乐利为特征的,它体现了一种轻虚文、尚实用、重进步的现代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作为价值论和目的论,实用主义的实用理性精神无论在形式和实质上都与明清以来的中国“实学”意向有许多契合之处,并通过胡适本人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中国传统哲学对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一)胡适尊崇“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胡适治中国哲学史,采用了“经学”(实学)与“哲学”(玄学)二分的方法,他认为“经学与哲学,合则两伤,分之则两受其益”,从而扬经学抑哲学,崇实学反玄学,鲜明地表露了他以实用主义方法诠释中国哲学史的意向及其深含内藏的儒学情结。
顾炎武和颜李学派都是近代“经世致用”学的先驱者,“颜元、李塨的学派提倡‘正德,利用,厚生’,也是倾向乐利主义的”。
胡适对颜李学派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冕予他们中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代表的桂冠。
他认为自宋至明的哲学发展史中,其间除出了陈亮、叶适几个人之外,实际上只是一部与禅宗争玄竞妙的历史,直至清代,“颜元大胆地指出他们说的太精了,太空了;他要从粗浅的艺学制度下手,从可以实证的实迹下手”。
容忍与自由——胡适(20180427)
关键词内涵
容忍: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
自由: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
度量之基础上的自由。
思考:
1.当下社会“容忍”的现实意义?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
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普天之人,在面临自己不喜欢,不赞同,特别 道德上反感、厌恶乃至痛恨的人和事,又有能力打 压时,试问谁会容得下来忍得住,不去打压“邪恶” 以伸张“正义”呢?孔圣人谦谦君子,一朝权力在 手,不是立马就杀了少正卯吗?那至高无上的上帝, 还动不动就对那些只拜偶像不拜他的人们,降下天 火大加挞伐呢!容忍或宽容,作为个人的修养,要 求实在太高了,不仅咱们普通人难得有那道行,不 仅人世间的至圣先师做不到,就连无所不能的上帝 也做不到!
解题:容忍与自由
容忍:
子贡问: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恕,乃如心也。” 如心,即将心比心。
—《论语· 卫灵公》
自由。
即“由自”,凡事由自己做主。爱情、婚 姻。
全文主要内容
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
还重要” 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
本”。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mp3张清芳演唱
2.文史学者:
大师胡适
胡适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 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的 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成果。主要 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 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红楼梦》开创考据派)、《胡 适文存》等。
1.认识胡适对近代中国的 影响。 2.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 机,体会容忍与自由的 关系。
教学重点
胡适实用主义内容
胡适实用主义引言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文化评论家和教育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胡适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概念,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胡适实用主义的内涵和影响进行探讨。
胡适的实用主义观点实用主义的定义实用主义是胡适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他认为应该以实际的效果为导向,追求实现现实需求和社会利益的最佳结果。
实用主义的思想基础胡适的实用主义观点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特别是英美哲学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
他认为知识和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用主义的关键要素胡适认为实用主义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实事求是、效果至上和目的明确。
- 实事求是:胡适主张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不偏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行动。
- 效果至上:胡适认为行动的目的在于实现最佳的效果和结果,效果是判断行动成败的唯一标准。
- 目的明确:胡适认为行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以确保行动能够朝着预期目标前进。
胡适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教育的推崇胡适提倡实用主义的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有所不同。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供与社会需求相符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胡适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他提倡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合作,使教育得以贴近社会需求,切实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校制度的改革胡适主张改革传统的学校制度,完善教育体系,创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
他提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胡适实用主义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影响文化现代化胡适认为文化的发展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他主张以现代思想为导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真正含义,进行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综合胡适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和综合化。
他主张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的综合性文化人才。
胡适的三个主义(转载)
胡适的三个主义(转载)阮⼀峰写了篇⽂章,胡适的三个主义,这⾥摘抄⼀点。
赞同他的⼀些观点,也很佩服他的为⼈。
下⾯是摘抄:作者:⽇期:在我看来,胡适的主要信念,可以总结为三个主义:实⽤主义、实验主义和⾃由主义。
⼀、实⽤主义胡适师从"实⽤主义"⼤师杜威(John Dewey)。
他完全继承了⽼师的主张,不提倡研究那些抽象的哲学思辨问题,⽽主要关注⼀些更实际的、与⼈⾃⾝相关的问题,注重实践和⼯具的重要性。
胡适最著名的⼀句话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
"胡适认为,具体的问题⽐抽象的主义更重要。
"主义的危险,就是能使⼈⼼满意⾜,⾃以为寻着治病的根本⽅法,从此⽤不着费⼼⼒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他主张年轻⼈要把⾃⼰的⼈⽣,⽤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命本没有意义,你要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冥想⼈⽣有何意义,不如试⽤此⽣做点有意义的事。
⼆、实验主义怎么解决实际的问题呢?胡适说,要⽤实验的⽅法,强调证据。
"⼤胆的假设,⼩⼼的求证。
""有⼏分证据说⼏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分话。
"更重要的是,不要迂腐和迷信,要敢于怀疑。
"读古⼈的书,⼀⽅⾯要知道古⼈聪明到怎样,⼀⽅⾯也要知道古⼈傻到怎样。
""世间有⼀种最流⾏的迷信,叫做'服从多数的迷信'。
⼈都以为多数⼈的公论总是不错的。
""要⽤⾃⼰的头脑独⽴思考,不要轻易受⼈惑,不要轻易相信别⼈的理论,哪怕是我胡适说的话。
""我这⾥千⾔万语,只是要教⼈⼀个不受⼈惑的⽅法。
被孔丘、朱熹牵着⿐⼦⾛,不算⾼明......。
我⾃⼰决不想牵着谁的⿐⼦⾛。
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点防⾝的本领,努⼒做⼀个不受⼈惑的⼈。
"三、⾃由主义胡适认为,⼀个有⽤的⼈必须思想⾃由,⽽⼀个强⼤的国家只可能是由⽆数⾃由的个⼈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胡适的哲学思想一、思想渊源1、以杜威代表的实验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胡适有影响。
胡适说:“一部哲学史里,康德占四十页,而达尔文只有一个名字,而赫胥黎连名字都没有,那时决不能使我心服的。
”美国人莱特将达尔文和一般哲学研究相结合。
实验主义的第一代皮尔士将适者生存的原则引申到观念上。
胡适引述皮尔士的话:“一个观念也有适与不适这个问题”,“一个观念的意义完全在那观念在人生行为上所发生的效果。
凡试验不出什么效果的东西,必定不能影响人生行为。
所以我们如果能完全求出承认某种观念时有那么些效果,不承认他时又有那么些效果,如此我们就有这个观念的完全意义了。
除掉这些效果之外,更无别的意义,这就是我所主张的实验主义。
”胡适:“一切有意义的思想都会发生实际上的效果,如果没有意义,那不过是一些胡说的废话。
或换成另一说法,有意义的观念是‘适者’,无意义的观念便是‘不适者’。
”实验主义的第二代詹姆士也强调观念的适应与否是决定其有无意义的标准。
詹姆士:宗教家信仰上帝的存在,却遭到科学家的责难,因为他不能拿证据来。
赫胥黎的“存疑主义”恰好是科学思想的代表。
但“拿来证据”也不可一概而论,上帝观念适用于一部分人。
胡适对此评价:实验主义本来是一种方法,一种评判观念与信仰的方法,到了詹姆士的手里,方法变松了,有时不免成了一种辩护信仰的方法了。
杜威是当时实用主义的最大代表,胡适在1919年写了《实验主义》一文对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的实验主义进行介绍。
关于杜威的思想,胡适介绍了杜威对实验主义的三个概括:第一,实验主义是一种方法。
第二,是一种真理,第三,是一种实在论。
其中最突出一点,杜威认为实验主义是一种方法。
他曾说:“经验的活用,就是理性,就是智慧,此外更没有什么别的理性。
人遇到困难时,他自然要寻求应付的方法。
”他还引证说:“如果哲学不弄那些‘哲学家的问题’了,如果哲学变成解决‘人的问题’的哲学方法了,那时候便是哲学光复的日子到了。
”2、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熏陶司马光:“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锉烧舂磨,亦无所施时”。
自认8岁时已经是无神论了。
范镇的《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
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刃,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已而神在哉。
”胡适忽视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与他一向反对决定论,崇尚偶然论有着直接联系。
范镇对因果决定论的反对对胡适产生重要的影响。
胡适自认11岁取了偶然论而叛离了运命。
因果观念与因缘观念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胡适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进化论思想方面。
梁启超对胡适的影响也很大:“《新民说》诸篇给我开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
”二、胡适的历史地位1、中国传播实用主义哲学的第一人。
实用主义主张用行为的效果来证明思维的合理性。
根据事实效果修正观念。
“不管什么旧礼教,怎样能发展你自己,便怎样发展你自己。
”2、由于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相似性,例如胡适对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受到陈独秀、瞿秋白对胡适和实用主义都有所肯定。
三、实验主义的方法论1、实验室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胡适认为杜威的哲学具有“假设性”和“历史性”的特性。
“假设性”意味着一切都必须值得验证,此即为实验室的态度。
“历史性”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与其所发生的具体时空相联系。
(1)实验室的态度:不承认永恒不变的天理,只认其为一种待证的假设。
胡适说:“从前崇拜科学的人,大概有一种迷信,认为科学的律例都是一定不变的天经地义。
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永久不变的天理,这些天理发现之后,便成了科学的律例,但这种‘天经地义’的态度,近几十年来渐渐地变更了,科学家渐渐地觉得这种天经地义的迷信态度很可以阻碍科学的进步,况且他们研究科学的历史,知道科学上的许多发明都是运用‘假设’的效果;因此他们渐渐地觉得,知道现在所有的科学律例不过是一项最适用的假设,不过是现在公认为接受自然现象最方便的假设。
近代科学家们对于科学律例的态度的变迁,包含三层意义:其一,科学律例是人的发明,绝不是宗教、神话;其二,科学律例能否成立,全靠他解释事实能不能满意,方才可定他是不是适用的;其三,科学的律例绝不是永久不变的天理,它作为一种假设的通例,不过是记载我所知道的一切自然变化的‘速记法’。
”胡适认为这种对于科学律例的新态度,是实验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学理。
实验主义处理问题:第一,从具体事实与境地下手,注重具体的境地,这意味免去许多无谓的假问题,省去许多无意义的争论;第二,视一切学说和理想,一切知识都只是待证的假设,并非天经地义,从而可以解放许多古人的努力;第三,是一切学说与理想都需要要实验,实验主义只承认那一点一滴做到的进步,——步步有智慧的指导,步步有自动的实验——才是真进化。
(2)历史的态度:胡适:“凡对于一种事物的态度,总想寻出他的前因后果,不把他当作一种来无踪去无影的孤立东西。
”“持这种态度”一方面要求人们不把任何一个制度或学说看做一个孤立的东西,“总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中段,一头是他所以发生的原因,一头是他自己发生的效果,上头有他的祖父,下面有他的子孙。
”把事物的来龙去脉摸清楚,然后,用历史眼光分析和和评估一切历史问题,不苛责历史。
另一方面,它又处处“拿一个学说或制度所发生的结果来评判他本身的价值”,表现出严厉的批评精神。
他只认此时此地有效用的“真理”’。
这种方法胡适也成为“祖孙的方法”。
胡适说:“我们现在且末问那绝对究竟的真理,只须问我们在这个时候,遇着这个境地,应该怎样对付他,这种对付这个境地的方法,便是‘这个真理’。
这一类这个‘真理’是实在的,是具体的,是特别的,是有凭据的,是可以证实的。
因为这个真理是对付这个环境的方法,所以他若不能对付,便不是真理;所以说他是可以证实的。
”历史的方法包括两个环节:明变和求因。
明变是把握事物、思想之间的历史联系;求因是探明事物、思想沿革变迁的原因。
四、实验主义的步骤1、杜威关于思想过程的分析第一,疑难的境地;第二,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三,假定各种解决疑难地方法;第四,把每一种假定所涵的结果,一一想出来,看那一个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第五,证明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用。
胡适认为第三步最重要,第四五步是对第三步进行演绎,加上评判和证验。
胡适在谈论科学方法和治学方法时,往往将此五步并作四、三或者二步,其最精当的概括: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2、胡适的思维方式第一,怀疑的精神。
重估一切价值。
不预先认定任何真理,其是否是真理要经过应付生活环境和问题的检验。
第二,注重假设。
胡适认为思想的真正训练是要使人有真正经验来做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使人能创造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
胡适强调直觉、灵感和想象在假设的心理运作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
他认为不论是科学上的大发明还是日用的推理,都不是形式的论理活机械的分析能单独办到的。
根据经验的暗示,从生活经验里涌出来的直觉是创造的智慧的主要成分。
实际上,胡适认为作为解决问题的假设与学问和天才两个因素相关。
所谓学问就是过去应付环境的经验,只有这种经验越多,才能是我们在面对新问题时有更多的天才可以激发。
因此,直觉、灵感和想象的是和人的学问(经验)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重视求证:胡适:“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做学问的态度。
”五、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胡适:“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应付环境。
”应付环境就是不断从已有的经验过度到新经验上去的过程。
胡适:“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
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
真理和我们手里这张纸,这条粉笔,这块黑板,这把茶壶,是一张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工具。
”1、主观主义的真理观。
第一,真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
胡适认为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各种重视,仅仅是应付环境的工具,是人主观虚构出来的,能够对应付环境的主观目的收到“效果”的,就叫做真理,否则就认为是谬误。
第二,科学真理没有反映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人们在主观的应用上认为最方便的一时公认的假设。
胡适认为科学律例是人造的,是假定的。
第三,真理就是同“实在”相符合的意向。
实用主义反对真相就是实在的摹本。
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离开人的认识无所谓“实在”存在,“实在”就是人们经验和认识中的“实在”。
因此,在实用主义哲学中,“实在”概念与我们哲学史上常讲的实在概念有区别。
实用主义对“实在”概念的理解类似于贝克莱的“物是观念的集合。
”胡适介绍的实用主义的“实在”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A:感觉;B:感觉与感觉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C:旧有的真理。
第四,科学的定律、待证的假设和非科学的虚构,在胡适眼中,没有什么性质差别。
2、工具主义的哲理观。
第一,真理是工具;第二,忽视了真理的内容和实质;第三,歪曲真理的内容、本质和基本特征。
3、相对主义真理观思考题1、胡适对杜威思想五步法的介绍以及胡适的思维方式。
2、简述胡适的历史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