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
浅谈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评价标准

经济建设
浅谈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评价标准
摘要: 保 护 环境 , 寻求 能 源再 利用 的观念 已深入 人 心 , 绿 色建 筑顺 应 了这 种 时代 要求 , 受到 了全 球 的关 注 。全 文介 绍 了绿 色 建筑 的概 念 、 发展 现 状 及现 行的 评价 标 准 。
关 键词 : 绿 色建 筑 建筑 能耗 评 估
・
颁发实施 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 : 在建筑的全寿 命周期内 ,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 保护环境 和减少污 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 与传统建筑相 比, 绿色建筑主要有 以下几点特征 : 1 、 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 , 其耗能大大降低。 2 、 绿 色建 筑尊 重 当地 自然 , 人文, 气候, 因地 制 宜 , 就 地取 材 , 因 此没 有 明 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 。 3 、 绿 色建 筑充 分 利用 自然 , 如 绿地 , 阳光 , 空气 , 注 重 内外 部 的有效 联 通 , 其 开 放 的布局 较 封 闭 的传 统 建 筑 的布局 有 很多 区别 。 4、 绿 色建 筑 过程 中 , 对 整 个过 程都 注 重 环保 因 素 。
成 了 良性 的发展 局 面 。
三、 绿 色建筑 评估 体 系
1 、 国外主 要绿 色建 筑评价 体 系
国别 英 国 美 国 加 拿大 日本 澳 大利 亚 法 国 芬 兰 德 国 挪 威
名称 B R E E A M L E E D G B T o o l C A S 既E g r e e n s t a r E s c a l e P r o m i S E D G N B E c o p r o f i 1 E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系统而综合的评价和指导体系,用于评估和推动建筑物的绿色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以下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能源利用效率:评估建筑物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效率,包括建筑的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指标、装备的能效比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措施等。
2. 资源循环利用:评估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材料的环境性能指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等。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和声学环境等。
标准可以包括室内污染物浓度限制、采光设计和噪音控制等。
4. 生态保护与环境管理:评估建筑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管理措施,包括建筑物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管理等。
标准可以包括生态恢复措施、建筑物周边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风险管理等。
5. 创新与技术应用:评估建筑物中采用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等。
标准可以鼓励和奖励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6. 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估建筑物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包括就业机会、经济影响和社会责任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物的社会效益评估、经济效益分析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7. 标准与认证体系: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体系,用于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以衡量其绿色建筑水平。
标准可以包括评价方法和程序、认证标识和推广措施等。
以上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指导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这些标准也能为建筑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3修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建筑进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健康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综合评价的一套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现,旨在通过规范和指导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向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升级,对于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将会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版本,这次修订将会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当今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标准的变化和影响。
一、对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的全面评估1. 新增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版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评价要求,包括建材的资源利用情况、可循环利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一调整使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和细致,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能源消耗指标: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版,在能源消耗指标方面有了新的调整,提高了建筑的能效要求,对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和排放,更好地保护环境。
3. 绿色施工要求:修订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进行了增加和细化,包括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工艺的环保性评价等内容,有助于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整体可持续性水平。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来看,标准的调整更加全面和细致,更加注重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将会对整个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浅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宅社区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浅析一、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为人们提供健康、合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并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推动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连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运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 全面审阅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宅区域环境的影响, 采用综合措施, 实现建筑行业及期相关产业的可连续发展。
1969年, 美籍意大利建筑师鲍罗.索勒里初次综合生态与建筑两个独立概念提出“生态建筑”理念;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使人们意识到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走可连续发展之路;20世纪80年代, 随着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 建筑室内环境问题凸显, 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到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由此逐渐成为一个兼顾环境发展与健康生活的研究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1994年我国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 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23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 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民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规定和保证措施。
2023年10月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共同制订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建设部于2023年联合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共同编制并分布实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该标准以“四节一环保”为主轴, 规定建设项目以先控制项目评估, 再评估一般与优选项, 评估完毕后, 按各评估项目总分, 将招拟建项目分为三个等级, 并以此分级作为“绿色建筑创新奖”为评审标准, 对绿色建筑市场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起了莫大的作用。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展演变

! U E 么 班 {翅绳; S s 口必 卑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展演变
h T e D e v e lo P m e n t a d E v o lu t o n o f G r e n B u ild n g A sse ss m n i e i e n t C r te r a in C h in a i i
刘 瑜
覃 琳
LI Y ,Q m Li U u n
近年 来, 随着经 济的发 展 , 我 国城 市 的建 设量 急剧增加 , 建设速 度 大大加 快 建 筑领域 效率低 能 耗高 技术 含 量低 的粗 放 型 生产方 式导致了整个行业不合 理 的增 长方 式, 进而影响 到全社会 的可持续 发展 因此 , 发展绿 色建筑 的意 义非常重 大 , 绿 色建 筑的兴 起正 是对 可持续 发展 的回应 建筑 营造活 动需要 从高能 耗 高 污染 型发 展模式 转向高效 生态型 发展模式 上个世 纪90 年代 , 随着绿 色建筑 概念 的引入 , 我 国踏上了对 绿 色 结 合国外 的 先进成 果
文化 和 意 识 形态 等 方面 的内容 , 内容 广 泛, 划分 层次复 杂 因此 , 建立绿 色建筑 评 估体 系对 绿色建 筑 的顺利推进 有着非 常重 大 的意 义 一 套 清 晰的绿 色建 筑评 估体 系 对 绿色 建 筑 概 念 的具体化 起
出 评 分 制度 为5级评 分制 , 并采 用了环 境效 率B E E 指 标 , 使 绿色建 筑 的评价 结 果更 为简洁 准确 l ]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建筑方式。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市场,我国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背景介绍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力求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建筑方式。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市场,我国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标准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等七部分内容。
其中,总则明确了标准制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术语和符号对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统一规定;基本规定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绿色建筑设计部分主要从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设计要求;绿色建筑施工部分主要从施工过程、建筑材料、机械器具等方面提出了施工要求;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部分主要从能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设备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运营管理要求;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部分则明三、标准特点确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
1.系统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涵盖了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2.规范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对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有助于规范绿色建筑市场,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水平。
3.创新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要求和标准。
4.实用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版》充分考虑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展演变_刘瑜

过程 , 提 出了现行 绿 色建筑评佑标 准的优 点与不足 , 探 讨 了我国绿 色建 筑标准应行 的科 学 自 主的创新之路 , 并提 出了 色建 绿 筑评佑标 准应着重发展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绿 色建 筑;评 价标准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 Zo s l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 06一 1 (201 )06一 0 218 2 0033一 5 0
段 , 采 用四类定 量指 标 同时, 借 鉴 日本
相 同项 项
室 内环境质量 量 能 源与 环境 境 住 区水 环境 境 材料与资源 源
能 源消 耗
室内环境质量 量 节 能 与能 源 利用 用 节 水与水 资 源利 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用
节地 与室 外环 境 运营管理
C A SB E E 中建 筑 环 境效 率的概 念 , 将 指 标分 为Q 和L 两 类 : Q (Q u ality) 指 建 筑
近年 来, 随着经 济的发 展 , 我 国城 市 的建 设量 急剧增加 , 建设速 度 大大加 快 建 筑领域 效率低 能 耗高 技术 含 量低 的粗 放 型 生产方 式导致了整个行业不合 理 的增 长方 式, 进而影响 到全社会 的可持续 发展 因此 , 发展绿 色建筑 的意 义非常重 大 , 绿 色建 筑的兴 起正 是对 可持续 发展 的பைடு நூலகம்应 建筑 营造活 动需要 从高能 耗 高 污染 型发 展模式 转向高效 生态型 发展模式 上个世 纪90 年代 , 随着绿 色建筑 概念 的引入 , 我 国踏上了对 绿 色建 筑 的探索之路 经 过 理论研 究和 实践 工作, 结 合国外 的 先进成 果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为了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促进中国建筑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而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旨在评价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资源使用效率,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建筑行业向绿色发展的标志性文件。
第一步:理解绿色建筑的定义和意义在开始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意义。
绿色建筑是指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使建筑物更加环保、节能、高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绿色建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步:了解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背景和原则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为推动建筑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制定的。
该标准的评价原则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技术创新等方面,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步:了解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和标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涉及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筑设计、选材、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具体涵盖的标准包括:建筑整体节能、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建筑材料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第四步:推广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加强标准贯彻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仅是一个评价体系,更是一个推广和普及的过程。
各地政府和建筑单位需要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建筑的认知度。
同时,需要加强对该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标准的贯彻落实到位。
总的来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建筑行业向绿色发展的步伐,更为中国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筑单位和政府需要密切配合,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执行和检查,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环保舒适生活的需求。
绿色建筑后评估发展及评价标准简介

绿色建筑后评估发展及评价标准简介摘要:绿色建筑是推进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存在着“重设计、轻运行”、技术堆砌、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绿色建筑后评估是提高项目运行维护能力,检验技术路径是否合理,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绿色建筑后评估的发展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后评估;评价标准1引言绿色建筑后评估是对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研、现场考察、数据分析等形式,客观的表达绿色技术实际落实情况、反映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科学指导项目运营的一种手段。
绿色建筑后评估即可以对单个建筑提供综合评判,为绿色建筑业主、物业单位和开发单位在运行期间提升建筑性能和品质提供依据;也可以对一类建筑进行研究,积累第一手建筑使用反馈资料,指导同类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持续优化改进。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发展快,目前已基本形成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的推进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达到66.45亿平方米。
但绿色建筑工作仍面临着“纸上绿建”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只存在于图纸,而未落实到位,或落实了的技术措施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这导致民众对绿色建筑可感知程度不足,使用者使用体验感不强,绿色建筑经济效益不显等问题的出现。
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技术体系构建没有注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为追求满足星级目标盲目堆砌技术,项目本身并不真正“绿色”;二是后期运营管理不到位,部分技术并未产生设计情境中的作用,未关注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体验,影响绿色建筑的品质和性能。
2政策背景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在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发言:“探索大型公共建筑后评估机制。
在使用阶段对建筑的功能、造价、综合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提出“建立建筑‘前策划、后评估’制度,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提高建筑设计方案决策水平”。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也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施。
本文旨在对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绿色建筑标准的历史与发展2.1 绿色建筑标准的起源2.2 国际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2.3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引入与演变第三章: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3.1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2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3 WELL建筑标准3.4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评价标准第四章: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与推广4.1 绿色建筑标准的推广政策4.2 绿色建筑标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4.3 绿色建筑标准对建筑产业链的影响第五章: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5.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5.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5.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第六章: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的挑战与展望6.1 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更新6.2 标准与实际项目的落差问题6.3 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社会认同第七章:结论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中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需要解决。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推动中国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健康、环保的宜居空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趋势展望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趋势展望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家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并结合“十三五”建设领域的发展需求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工程建设标准是针对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佳效率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经过60余年发展,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达7000余项,基本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相同,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均离不开工程建设标准的引导和约束。
21世纪以来,在积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绿色建筑经历了理念启蒙、示范先行、快速发展、全国普及的十余年发展历程。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2006年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颁布实施,绿色建筑项目实践在我国逐渐展开,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随之建立,十余年间我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已逐渐成为建筑主流方向。
根据住建部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9月,我国基于GB/T50378以及其衍生的地方标准开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已达4515项,总建筑面积超过52290万m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保障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历程回顾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日本的CASBEE、加拿大的GBC、德国的DG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多数为民间机构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发布的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证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绿色建筑的整体评价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境质量、建筑资源利用和创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2. 节能评价:评估建筑的热工性能、采光性能、空调制冷系统效能等方面的能耗情况,推广使用节能建材和节能设备等。
3. 节水评价:评估建筑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方面的用水情况,提倡采用节水设施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
4. 环境质量评价:评估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照明质量、噪音等方面的要求,促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5. 建筑资源利用评价:评估建筑的材料利用率、建筑设计的可拆卸性和可再利用性等方面,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和资源循环利用。
6. 创新评价:评估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的创新性,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
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解读2024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解读2024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4年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项对建筑行业的重要。
它重新定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并提出了更严格的评价标准。
本文将对这个标准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首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了重新定义。
在以往的标准中,绿色建筑主要关注节能、环保等方面。
而新版标准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节能、节材、环保和提高人居质量,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这一重新定义强调了绿色建筑要考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其次,新版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评价标准。
根据标准,一个绿色建筑需要符合诸多方面的要求,包括节能指标、资源利用率、室内环境质量、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管理等。
标准细化了各项指标,要求绿色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且关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新版标准的出台对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内容,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等手段,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新标准的出现,使得绿色建筑的要求更加严格,向建筑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标准的出台也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使得绿色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其次,新版标准提升了建筑的品质和价值。
标准关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原则,同时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这些要求使得建筑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够提升用户的居住体验。
绿色建筑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和价值。
最后,新版标准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为了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寻找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
新的标准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可持续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等级,并且关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gr487标准

GR487标准,全称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的一项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
GR487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各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始制定GR487标准。
经过多次修订,现行的版本是2019年发布的GB/T 50378-2019。
GR487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标准,以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该标准涵盖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绿色建筑的评价提供了全面的指标和依据。
GR487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环境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GR487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全面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3修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以绿色、环保、节能、健康等为核心理念,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和认证的制度。
2023年的修订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次重要更新,将为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建筑产业向着可持续和绿色化的方向前进。
以下是我整理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的重要内容:一、背景和意义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起源和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它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2023年修订的背景和意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和技术的变化,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二、2023年修订的主要内容2.1 新增的环保要求在环保方面,新增了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排污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进一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节能技术的更新2023年修订将对建筑的节能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建筑能源消耗的减少,推动绿色建筑向着“零能耗”、“负能耗”的目标迈进。
2.3 健康舒适度的提升新修订将更加关注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对采光、通风、净化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2.4 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更加注重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推动建筑产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对绿色建筑的影响与展望3.1 对建筑行业的影响2023年修订将推动建筑行业迈向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对传统建筑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2 对社会的意义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3.3 未来展望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未来建筑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健康,呈现出更多元、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个人观点在我看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2023年修订是对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引领,它将激励建筑行业加速迈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多可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借助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高室内舒适性和用户体验的一种建筑形式。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以衡量和评定建筑的绿色程度。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建筑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较大、能源消耗量较高、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行业。
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和资源紧缺的挑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运而生。
这些标准的出现,旨在引导和推动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二、国际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美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协会(USGBC)制定的一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LEED通过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估,依据不同的评价指标给予积分,最终根据所得分数确定建筑项目的绿色等级。
2.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BREEAM)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是英国建筑研究机构(BRE)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该标准主要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品质等方面。
BREEAM采用评分体系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估,并根据所得分数确定建筑项目的绿色程度。
3.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四星、五星)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政府出台的一套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将建筑项目分为三星、四星、五星三个等级,通过对建筑的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评定建筑的绿色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贸导刊资源环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探析文孙海玲刘会晓摘要:我国在2006年6月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本文首先对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
继而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当改进的方向,对推进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IEEDGBToolCASBEE一、前序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①。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建筑能耗占到了总能耗的27.5%。
因而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关注,在建筑领域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
近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其中第一代是以美国为代表的IEED(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第二代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GBTool(GreenBuildingTool);第三代是以日本为代表的CASBEE(ComprehensiveAssessmentSystemforBuildingEnvironmentalEfficiency)②。
2006年6月,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如何借鉴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修正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文在对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当改进的方向,对于推进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和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一)评价对象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评价指标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共建筑主要针对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是由政府组织和社会自愿参加的行为。
相比较而言,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划分得更加详尽、细致,尽可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如美国的IEED将评价指标分为新建建筑、楼宇改造工程、商业内部装修、建筑主体和维护结构、住宅评估、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估;加拿大的GBTool将评价指标分为办公建筑、集合住宅、学校建筑和工业建筑;日本的CASBEE将评价指标细分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短期使用建筑、改建建筑等,评价对象更广泛,且政府措施强硬。
(二)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等内容组成。
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场地设计、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创新设计等内容;加拿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负担、室内环境质量、设施质量、经济性能、绿色2012年12月中107中国经贸导刊资源环境管理,涵盖从各项详细标准到建筑总体性能等内容;而日本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能源消耗、资源再利用、当地环境和室内环境等内容,项目繁多,评价工作量大。
(三)评价方法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等三大类。
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而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同一评估对象,根据需要分别提出对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将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评价方法不同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评价指标中均有明确的权重体系。
其中美国LEE设置了一级的权重体系,每一类指标有相应的得分点,按照分值的高低,可以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③;加拿大的GBTool设置了四级权重体系,所有评价的性能标准和子标准的评价等级被设定为从-2分到+5分,通过加权系数的不同,可以计算出建筑物各方面的环境性能,分为五级;日本的CASBEE以用地边界和建筑最高点之间的假想空间作为建筑环境效率评价的封闭体系,利用建筑环境效率BEE(BuildingEnviron-mentalEfficiency)进行评价。
BEE=Q/L,Q(quality)即建筑环境质量与性能,L(loadings)即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负荷,CASBEE权重体系为三级,采用五级评分制,按照权重系数,各评价指标累加得到采用评价结果Q和L,最后根据BEE比值的大小分为五个等级④。
(四)可操作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构成方式虽然简单,但指标体系中控制项过多、量化指标过少,因而可操作性较差。
相比较而言,各国评价体系的特征各不相同。
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是世界上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标准。
同时因为其具有配套的咨询和认证机构以及专业的评估人员,已经被40多个国家采用;加拿大GBTool的评价体系标准灵活,在其四级权重体系中,两级固定,后两级各国、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充分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差额需求,但由于该评估标准操作过于复杂,不利于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另由于各国未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故本标准主要用作指导设计,不能兼顾设计与认证两种职能;日本的CASBEE评价体系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评价项目繁多,评价工作量大。
另未能建立诸如加拿大的灵活标准体系,不利于调整和改进,故适用性较差。
三、由中外差异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通过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正和完善:(一)建立绿色建筑的三级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变,如果单纯按照统一的指标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体现不出地区差异,很难保证其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因而可建立国家、省、市的绿色建筑三级指标体系:即全国制定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各省(自治区)根据各自经济、资源、气候、风俗等的不同建立省(自治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各地市结合地域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标准和内容。
在建立三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绿色建筑的评价管理工作应实现三级管理,即国家、省(自治区)、地市的管理。
绿色建筑的评价管理工作应由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逐步下放到地方管理:国家建设部有关部门负责对全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一星和两星级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各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市绿色建筑的申报和监督工作。
(二)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两个阶段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按照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理论,建筑物可分为“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和运行管理阶段”四个阶段。
因而,应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建立量化的综合评价方式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采用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合的方式,过分强调了分项评价。
另外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回避了权重的概念,使评价体系在合理性、可控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较差。
国外的先进经验告诉我们,采用合理的指标体系,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权重体系的分解,可以实现对绿色建筑的合理评价。
因而,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化的综合评价方式,通过客观、合理的方法确定其权重体系,从而建立一整套量化的、符合程度较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重视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我国现今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一方面过分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忽视新技术在实际中的运行效果,造成有的建筑虽采用了新技术实际却没有运行;另一方面鼓励高技术、高成本1082012年12月中中国经贸导刊探索研究的技术,忽视低技术、低成本但高效率的节能措施,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误导。
因此,应重视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鼓励低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措施的普及⑤。
(五)推广绿色建筑的强制性措施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认证是由政府组织、社会参加的自发行为,这实质是在变相鼓励高能耗建筑的存在。
在国家的“十二五”发展期间,政府应采取强制性措施,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的应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的注册、审查、评价、公示等程序,来推动我国建筑环境质量的提高。
于此同时,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申请单位踊跃认证、使用者高度认可的良性循环模式,从而促进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结语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
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经济文化、风俗习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照搬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确实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因素。
因而,借鉴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努力探索出一套切实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和建筑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①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S].见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②支家强,赵靖,辛亚娟.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4):43—47③赵凤.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J].华东科技,2010(1):40—42④王祎,王随林等.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建筑节能,2010(2):64—74⑤朱颖心.绿色建筑评价的误区与反思———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之路[J].建设科技,2009(14):36—38(孙海玲,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城建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刘会晓,河南巩义人,河南城建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文汤洪俊摘要:本文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经济增长与合理分配的关系问题、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国内与国际市场及经济资源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