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规则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实法治意识培养
从话题细节中捕捉
法治教育内容的隐性渗透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没 有遵守规则,可能要 付出一定的代价,进 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则 意识、公平意识。
3、了解并遵守班级、学校,公共场所的规则,感受规则公平的 意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则家》 10 《家人的爱》
一下: 13《我想和你们一 起玩》 16《大家一起来 合作》
一下:12《干点家务活》 二下:3《做个“开心果”》
一下: 3《我不拖拉》 15《分享真快乐》 《他是“小气鬼”吗》
法治教育内容的显性呈现
1、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 (《国旗法》《国徽法》国旗和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
1、认知国家象征及 标志。初步建立国 家、国籍、公民的 概念。
2、初步建立对家 庭关系的法律认知。
3、了解并遵守班级、 学校,公共场所的规 则,感受规则公平的 意义和要求,初步树 立规则意识。
显性呈现
一上:6《校园里的号令》 二上:3《欢欢喜喜迎国庆》
隐性渗透
一下:2《我们有精神》 《这样真精神》
从话题细节中捕捉
法治教育内容的隐性渗透
妈妈,您休 息我来扫。
表达对家人的关爱,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一定的家 庭责任。
法治教育内容的显性呈现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6大家一起来合作
3、了解并遵守班级、学校,公共场所的规则,感受规则公平的意
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则意识。(游戏中规则公平,合作分工合理,同时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实法治意识培养
2017年秋季,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正式与我们见面。新 教材更加重视法治教育,被看做是最大的亮点。新课程实施一年多以 来,能感受得到老师们观念的更新,但也发现,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 活动更多偏向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上,对学生法治意识的 渗透还不够明晰。课程法治培养目标的落实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找到更合适的落脚点,更科学的方法。
小学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5000字)
带班育人方略一、育人理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减政策落地,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
基于以上背景,“培养遵守规则、热爱学习、乐于合作的儿童,且让每个儿童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成为笔者的育人目标。
二、班情分析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兼而有之的学子。
由此,本校老师要做好学生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培育工作。
低段学生纯朴善良、天真无邪,对生活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普遍存在心智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等特征。
本届一年级学生,男生26人,女生24人。
他们有着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特点,但也有和以往的班级不同之处: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广泛,各有所长。
后来,通过学生信息采集、全员家访,我对班级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班上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生活圈狭窄,表现为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他人合作和交往;家长普遍重视教育,却缺乏科学的育人理念,迫切希望提升自身教育能力。
基于以上班情,笔者以培养规则意识为基点,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爱上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学会交往、懂得合作。
三、班级发展目标通过构建班级文化、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评价策略,学生能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秩序观念;通过打造品质书柜、开展好书共读等系列活动,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挖掘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学生拥有自信勇敢的品质;借助学校特有的“好父母学院”平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三年分阶段目标如下:年段身心特点教育目标侧重点主要途径一年级心智小无规则消除恐惧,建守秩序入学课程二年级爱玩爱学习激发兴趣,快乐学习生命课程三年级期待自我价值的实现培育品性,完善自我戏剧课程经过三年,期待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遵守规则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热爱学习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乐于合作的人。
从小抓起,培养规则意识
从小抓起,培养规则意识1. 引言1.1 重视儿童时期的规矩教育在儿童时期,规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规矩教育,孩子可以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从小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在成长过程中,这些规矩会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成为他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重视儿童时期的规矩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模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个时期的规矩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从小就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成为一个品行端正、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好的发展和表现。
1.2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是父母教育孩子时的一项重要任务。
规矩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为将来自立更好地打下基础。
孩子从小就应该被教导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父母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老师和同学等。
只有让孩子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父母还要培养孩子拒绝诱惑的能力。
在社会中,很多时候孩子会面临各种诱惑,而遵守规则就是一种拒绝诱惑的表现。
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懂得识别和抵制不良诱惑。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规矩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相信他们将来必定能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2. 正文2.1 建立家庭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建立家庭规则意识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社会规则的地方,家庭中的规矩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规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行为准则,让他们知道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正确行事。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父母孩子2022.6文/王莉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
大宝俊哥已经上初中,他上幼儿园时,我没给他报任何学科类课外培训班。
实践证明,他上一年级时虽然看上去比那些“抢跑”的孩子慢几拍,但是他的求知欲、好奇心被保护得很好,很快就迎头赶上。
现在小宝俊弟正上幼儿园大班,我坚持践行自然生长教育——尊重儿童生长客观规律,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我认为,幼小衔接的关键内容并不是提前学习语数知识,以达到“超前”或防止落后。
家长应该理解捍卫童年、让孩子享受童年的重要性,并做好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准备,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养成好习惯。
这才是小学阶段最需要,也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品质。
公共空间意识为什么进入小学后,有些孩子在教室里总是大吵大闹,这是缺乏公共空间意识的表现。
这个意识在大班阶段或更早就开始培养,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大有裨益。
有一年春节,我带着俊哥在新加坡旅行,电梯里涌进四对母女。
“八仙女”以高分贝音量旁若无人地聊天,不时喷发出大笑声,让其他乘客感到无所适从。
等她们出电梯后,俊哥小声问我:“妈妈,她们怎么那么吵啊?”我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小声说话。
培养孩子的公共空间意识,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在家里不要大声说话,尽量和声细语,这样在公共场所才会习惯低声说话,不影响到别人;在火车、飞机上听音乐、看电影时都应该戴上耳机,因为这是“公共空间”。
责任意识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丢三落四,今天忘记带文具,明天忘记带课本,后天又把校服落在学校。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会出现问题,因为他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
从俊哥、俊弟两三岁开始,我经常对他们说“凡事靠自己,对人少要求”。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他人。
独立不是什么大口号,而是点点滴滴从小做起,从管理自己的玩具做起。
家长尽量做到不包办、不代劳。
俊弟每次出去玩要带玩具,我说可以,一要自己拿,二要保证把玩具带回家。
从他两岁开始,只要想带扭扭车出去玩,都是自己负责拿出去,带回来。
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在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一、家庭教育:1.亲身示范: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深刻影响孩子。
因此,家长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做到言传身教,示范遵守规则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
2.讲述规则的重要性: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实例等方式告诉孩子,规则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和利益,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3.奖惩机制: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孩子遵守规则,同时也要适时地进行惩罚教育,让孩子明白不遵守规则会带来的后果。
4.家庭规则制定: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共同制定一些家庭规则,涉及到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从小养成规范行为的习惯。
二、学校教育:1.规则宣传:学校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各种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规则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规则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定,让学生明白规则的存在意义。
3.规则实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规则实践活动,比如模拟交通安全演练、防范欺凌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规则的作用。
4.规则考核:学校可以设立规则考核制度,对学生的遵纪守规进行评定,激励学生规范行为,纠正不良习惯。
三、社会教育:1.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2.社会互动交流:学校可以邀请社区警务人员、交通安全人员等来开展讲座、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各类规则和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3.社会服务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家长应该做好榜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学校要注重规则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引导,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规则意识。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教育孩子规则意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律、积极、负责任地行为。
下面是七种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方法。
1.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基础。
家长应该和孩子明确约定家庭规则,例如起床时间、作业时间、用餐时间等,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规则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太复杂,以便孩子能够理解和记忆。
2.明确规则的原因和意义孩子需要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听从家长的安排。
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规则的原因,例如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健康,完成作业有助于学习进步等。
通过让孩子了解规则的背后意义,能够增加他们遵守规则的动力。
3.给予孩子合理的自主权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制定一些规则,如如何分配家务劳动、制定周末活动安排等,从而增加孩子的参与感。
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在规则的框架内进行选择,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4.积极强化和奖励合规行为孩子从小就应该被教育积极遵守规则。
当孩子遵守规则时,家长可以及时给予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如表扬、鼓励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合规行为是受到认可和赞赏的。
5.建立适当的惩罚机制当孩子违反规定时,家长应该合理使用惩罚机制。
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明确的沟通和解释,让他们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
惩罚应该合理,既不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容。
家长可以想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特点的惩罚方式,例如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减少外出活动的机会等。
6.树立家庭模范行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并遵守家庭规则,做出良好的榜样。
在孩子违反规定时,家长也要自觉检讨自己是否存在不良行为的影响。
7.与孩子进行实践操作和反思孩子在行动中学习规则更为有效。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完成。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选题题目参考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选题题目参考体育参考题目(一)1、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2、体育教学如何与文化、思想、美育教育相结合3、如何使学生用好体育教材4、体育教学的生理功能如何向心理功能拓展5、如何结合体育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现代体育观6、体育学科类和体育活动类课程整体化研究和实验7、结合课外体育锻炼,发挥身体素质教材的作用,有效增强学生体质8、建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利用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9、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逐步养成身体锻炼习惯10、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11、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的自主教学研究12、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13、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及体现14、学生独立练习和自控、自测、自评能力的培养与研究15、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6、如何捕捉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调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17、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测试与评价18、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19、寓教于育、寓教于乐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20、学生现实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研究21、体育教学过程中身、心、群三维综合整体效益的发挥与测评22、体育教学过程如何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统一23、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大教学容量,在空间、时间、器材设备、场地等方面如何体现24、室内体育课的组织与教法研究25、体育活动类课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26、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7、深入钻研,提高田径教材教学质量28、学校体育俱乐部探索29、结合学校传统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特长30、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上好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31、“达标”和体育竞赛活动与体育教材32、课外体育锻炼与小型多样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研究33、课余运动队训练的研究34、运动竞赛制度的改革与校运动队建设的研究35、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差异与分层次教学研究36、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育37、体育器材的改革与运用38、开展好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的研究39、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40、体育教研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41、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42、关于学校体育社会化研究43、学校体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4、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45、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46、学校健身运动会的探索47、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构建48、吴地体育游戏的开发与运用49、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用50、体育场地、器材的改造与应用体育参考题目(二)1、初中体育教学新改革管理模式2、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逐步养成身体锻炼习惯3、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4、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的自主教学研究5、如何结合体育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现代体育观6、体育学科类和体育活动类课程整体化研究和实验7、结合课外体育锻炼,发挥身体素质教材的作用,有效增强学生体质12、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13、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及体现14、学生独立练习和自控、自测、自评能力的培养与研究15、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6、如何捕捉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调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17、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测试与评价18、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19、寓教于育、寓教于乐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20、学生现实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研究21、让“每一个都健康”的小学体育游戏开发研究22、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23、阳光体育运动中异龄幼儿互动的实践研究24、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25、高校体育专业运动技能学习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6、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优化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块内容的实践研究27、职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28、基于项目融合的小学体育师资培训的创新研究2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30、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研究体育参考题目(三)1、小学中年级体育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2、声音在体育课堂的助推作用3、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4、简易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5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研究6小学低年段体育课堂培养规则意识的实践与研究7在小学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实践研究8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如何培育学生动商的研究9基于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武术教学的实践研究10“合作探究”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11体育家庭作业对提高低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效性研究12结合体育家庭体育作业,有效增强小学生体质的研究13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研究14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的实证研究15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游戏公平”管控方式的研究16小学体育穿插少儿体适能教学的研究17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与实践探究18小游戏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19新课改后我区体育课教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在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渗透“体育精神”的实践研究21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制定规则,有“规”可循
一是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好的共同的规则。如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 一日常规》等,要组织学生加强学习,知道哪些是 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二是“班规”的制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班规的制定走“民主路线”。要让每个孩子 都参与进来,针对班里的情况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显然,闯红灯者缺少的并不是交通法规知识,而是规则意识, 即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在日本,大家生活在一个遵守规则的环境里,人人都具有强烈的 规则意识。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交通规则被严格遵守, 依次排队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垃圾分类得到近乎苛刻的执行……
记得2004年秋季,有一个叫香田证生的日本年轻人,不听政府 劝告,执意来到战火中的伊拉克旅行,结果被恐怖分子绑架。虽 然政府多方营救,香田最终还是被杀害。消息传到日本后,一些 日本人给香田的家人打电话,指责香田不守规矩,给政府添了麻 烦。在舆论压力下,香田的家人不得不向政府和公众道歉。在恐 怖分子公布的一段录像中,香田对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 “对不起,小泉先生,我给您添麻烦了。”可见,在日本,一个 人不守规矩,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 力。
为什么要讲规则意识?
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对长辈无礼、经常发脾 气;不理解父母,不但不帮忙做家务,还挑吃挑穿……
校园里: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课堂上,不专心听讲, 随便说话,坐姿不正,举手姿势不正确;卫生间里,上完厕所不 冲水,浪费厕纸……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 校中养成。”其实就是指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以“大家排好队”一课为例
子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体会到遵守排队规则给大家带来了秩序、文明、公平、方便,认识到了排队规则的意义,产生了遵守规则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认同规则价值规则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儿童你要这样做,它强调要成为儿童的内在认识,只有让儿童内心认同规则的价值,才能自觉遵守。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帮助儿童更深地感知规则的价值,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并促其转化为儿童的自觉行为。
(一)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认同规则价值以“大家排好队”一课教学为例,之前通过现场体验和“回望”生活,儿童已经认识到了排队规则的意义。
但这还不够,还要帮助学生更深度感知规则的价值,印证排队的重要性。
教师可通过播放上下楼梯不排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新闻视频(不能有血腥的场景),并提出问题:“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儿童说出真实的心声。
孩子们纷纷表示不排队会发生拥挤,发生生命危险。
视频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排队安全的道理形象地植入了孩子内心。
接着,再通过创设“矿井逃生”游戏情境,让儿童进一步感受排队的作用。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矿泉水瓶代表煤矿的矿洞,小球代表工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些工人(小球)离开矿洞(矿泉水瓶),保证每一个人安全脱离险境。
出口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出,就是每个孩子只能拉一个小球。
每组把小球全部拉出矿泉水瓶,所用时间最短的小组为获胜小组。
直观的游戏胜于教师繁多的语言表述,孩子们在游戏中切身体会到了遵守排队规则能挽救人的生命,感悟排队的价值。
这些情境能有效引导学生将外在的规则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规则的价值也就内化于儿童的心中了。
(二)创设问题困惑情境,深化规则认识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往往是从个人的感受和功利心出发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如公共场所上厕所排队要等很长时间,不如插队会快些;上次排队上公交车,大家却都让一位孕妇先上……针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用简单的说教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无效的,我们要让儿童真正做到遵守规则与秩序,就要创设问题冲突的情境,让儿童通过体验感受和讨论辨析,解决他们的困惑,理解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同规则。
浅谈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
浅谈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了小学课堂教学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体育不仅对促进学生健康体质、综合身体素质能力和综合运动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常规知识的教学存在许多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体育教育;课堂常规教学为了在成功地实施新体育教育,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学校体育课堂的常规性。
定期开展体育课堂活动,对于及时有效、快速地完成各项教学训练任务,实现各项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保证各项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有序、顺利地开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常规的重要性1、对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建立有着极大的帮助为了维持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稳定秩序,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循体育课堂常规教学。
体育教师要求提前向全班学生公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遵守的所有课堂纪律,反复强调广大师生要持之以恒,认真严格执行。
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一套良好的、科学的教育课堂秩序。
只有建立良好有效的体育课堂常规,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开展体育运动。
2、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体育课堂常规有一个常规的学习标准。
一个科学有序的体育课堂能有效地为整个教学环节节省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所有学生都能有相对充足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学习课外体育知识、理论、知识和技能。
相反,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活动中无缘无故地被学生打断,总是处理与课堂教学任务无关的其他琐碎问题,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往往无法及时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能极大地影响其学习主动性,不利于正常教学任务目标和要求的及时实现。
因此,只有及时、严格、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常规课堂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保证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正常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质量要求。
[1]3、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体育课堂竞赛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在课堂竞赛中对学生的纪律非常宽松,学生通常不愿意按照培训老师的严格要求认真进行体育锻炼操作。
小学生如何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引言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遵守规则是社会行为中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如何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帮助他们成为有意识、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1. 重视规则的重要性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
小学生应该明白,遵守规则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和集体利益。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讨论和实际案例,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2. 以身作则小学生往往更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特别是他们信任和尊重的成年人。
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严守规则。
当孩子看到家长或老师都在遵循规则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规则的重要性。
3. 规则的解释和意义分析有时候孩子并不完全理解规则的用意,家长和老师可以与他们一起解释规则的背后意义。
通过举例说明,让孩子明白规则的存在和遵守规则的原因。
这样的交流过程有助于增强孩子对规则的认同感。
4. 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小学生对奖励和惩罚的反应较为敏感,可以利用奖励与惩罚机制来帮助他们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建立奖励机制,例如设立积分系统或小奖品激励,给予遵守规则的孩子奖励。
同时,也要明确规则的违反会带来的后果,并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样的机制可以增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5. 规则的灵活运用规则并不是僵化的,有时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适当地调整和灵活运用。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学会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小学生渴望被尊重和听取意见。
在建立规则时,让孩子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将规则制定的过程变得更加民主。
这样的参与感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意识。
7. 稳定和一致性小学生需要保持稳定和一致的环境来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明确的规则,不能给孩子留下模棱两可或不一致的印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者:蒋瑛来源:《家长·中》2022年第02期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理性认知还比较缺乏,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良的,辨别不清安全隐患,容易被思想惰性、好玩天性所影响,导致学习容易放弃、上课不遵守纪律等问题发生,针对这个教育的黄金阶段,完善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简单说明小学生思想认知还不完善,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正是从外界观察借鉴中补充自身的关键节点,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
教师要抓住这个行为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不良行为习惯说明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归纳整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习惯性拖沓,不能良好划分学习时间,总是在前半段时间玩耍,将学习拖到最后,临时抱佛脚。
学生应科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另外,一些学生习惯被动式接受知识,思维比较懒惰,书写习惯也不好,这都会对学生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2.纪律上的不良习惯纪律上面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不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喜欢和同学说话,喜欢乱动,有时违背班级班规,如不按时交作业、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迟到早退。
3.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一方面在于与人交往方面,比如,有时随口说脏话,有时出现易怒、欺骗、攻击等行为。
一方面在于自身安全方面,如小学生精力充沛,喜欢在课间追逐打闹、楼梯嬉戏,甚至在马路上追逐打闹,这都会有安全隐患。
日常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教学管理的必要基础。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1.缺乏理性认知小学生的年龄小,世界观极度缺乏,分辨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难以有效辨析生活中的危险源,这是导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这样,小学才要展开完善的行为习惯培养,将良好行为习惯灌输给学生,制定班级班规约束学生,逐步强化学生的理性认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教案
㈠教学内容分析:《美丽的冬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本单元以冬天的季节特征为线索,从自然界的变化到人们生活的变化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冬天美丽和乐趣。
本主题设计了三个栏题,即“冬天在哪里”、“冬天真好玩”和“不一样的冬天”,三个栏题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纵观本册教材:本课属于第三单元,本单元有四课,分别是“美丽的冬天”、“健康过冬天”、“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美丽的冬天”是这个单元的起始课,承载着引导学生走进冬天,发现冬天的季节特征,体会冬天的美丽与乐趣的重要任务。
横看其他学科教材,二年级语文第12课《看雪》介绍了南方孩子对北方冬天下雪的向往,其中还提到我国台湾省是很难见到雪的。
本课为之后学习冬天南方和北方的不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做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学习《美丽的冬天》一课时,正值冬季,内容既符合现在的季节特征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本课要紧紧抓住冬天的季节特点引导学生去生活中观察、发现、探究,在了解中获得有关的初步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通过活动了解冬天南北方的不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冬天开展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冬天生活的规则意识。
本课还要给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发现冬天大自然的自然之美、人们开展活动的生活之美、南北冬天大不同的对比之美以及人们遵守冬天生活规则的人文之美,多角度地感受冬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㈡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认知起点,根据教材内容,我采用了问卷法、作品法访谈法、对一(3)班30名学生进行了学情调研。
1.调研问卷:⑴冬天在哪里?⑵冬天真好玩!⑶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⑷我对冬天的印象2.学生作品:⑴冬天在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对冬天的认识主要在雪上,下雪是北方冬天的显著特点,还有少数同学能够对比之前的秋天观察到了冬天的变化,如天气变凉、树上叶子都没了、小河也被冻住了,此外,只有一位同学提到了动物的冬眠,看来此类冬天的现象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不易观察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 《大家排好队》 教学反思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大家排好队》教学反思如何解决学生不守规则的问题,学生有时候不遵守规则并不是道德问题。
而是心理问题。
比如进教室争强好胜,自己要强行加入。
此时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故意要不遵守规则,而是出于好玩,或者想显示自己。
所以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站在集体的角度来思考。
学生可能就会理解规则与人的关系,就会愿意主动地守规则。
要突破学生认为排队是小事情而不去遵守规则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认为不就是排个队嘛,能有多大的事。
因此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小事情可能会酿成大祸。
我们为此编排了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的恶性事件,如因没有排队而导致的伤亡事件。
让学生理解不排队这样的小事情,真的可能酿成大祸。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两个人也要排队,以及“一米线”的意义。
学生会觉得就两个人有必要排队吗?更不懂得“一米线”的意义。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排队是 -种文明习惯,文明习惯要坚持才可以养成。
有一位班主任就曾经这样教育学生不仅人人要排队,而且要养成让我们所有的用品凡是两个以上的都要排队的习惯。
效果非常好,这样坚持下来,学生所有的物品都整齐有序。
“-米线” 有两个基本内涵:二是文明线,二是规则线。
让学生认识到熟人也不能插队。
中国是一个习惯讲人情的国家,人们都喜欢讲人情。
这是好事情,说明中国人有情有义。
但是要让学生知道当规则与人情冲突时一定要讲规则。
我们要让学生敬畏规则、敬畏法律。
让学生知道当礼让和规则产生冲突时如何灵活掌握。
绘本中讲了各种情况下的谦让。
学生可能会很矛盾,他们会认为谦让不就是不守规则了吗?其实这关乎到更加深刻的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让法护我们成长,让德润我们心灵的深刻道理。
如何有效开展游戏等活动,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呢?我准备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没有事前制订规则的情境中做游戏。
然后让每一位学生体会没有规则,或者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有什么不好。
培养规则意识的小妙招教案
培养规则意识的小妙招教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遵守规则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
因此,培养规则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规则意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妙招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 以身作则。
孩子们是模仿的天才,他们会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榜样。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做到遵守规则,孩子们才会愿意去模仿我们。
2. 游戏中学习。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比如,可以玩一些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团结合作。
3. 清晰明确的规则。
在家庭和学校中,需要给孩子们制定一些清晰明确的规则,并且告诉他们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好处。
同时,也要告诉他们违反规则会带来的后果。
二、在工作中培养规则意识。
1. 建立规章制度。
在工作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规章制度可以包括工作流程、行为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帮助员工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2. 培养团队意识。
在团队工作中,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所有人都严格遵守规则,团队才能更好地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需要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来培养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
3. 奖惩分明。
在工作中,对于遵守规则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违反规则的员工则需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这样可以激励员工们更好地遵守规则,同时也能够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在社会中培养规则意识。
1. 守法守规。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守法守规。
只有每个人都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公共场所秩序。
在公共场所,比如车站、商场、公园等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需要遵守。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为孩子赢得美好未来!
教学信息新教师教学现在的孩子,集家庭成员万千宠爱于一人,在溺爱和娇宠中成长,常常表现出特别严重的我行我素倾向,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情感冷漠,规则意识淡薄。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很多问题孩子,才会有更多青少年犯罪现象产生。
面对种种令人心痛和不忍的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报道,我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势在必行。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自由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并且必须遵守规则才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否则,就要为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根据小学低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这个时候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规则意识是必要的,也是最佳时期。
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就能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孩子们将终身受益。
怎样做才更行之有效呢?我想我们应该在密切联系家长的情况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对低段儿童作息习惯加以规范,让孩子们在作息过程中建立规则意识家长从决定把孩子送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可很多家长不这样想。
他们有很多理由:孩子还小,应该让他更自由;交给老师管,老师的话孩子最听;叫我们陪着孩子一起遵守这样的作息时间怎么可能等等,正因为家长的不配合,老师无论如何要求,许多孩子还是养成了赖床、拖沓等不良习惯。
如果老师严格要求: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什么时候睡觉,家长们严格监督,并制定出相关作息时间表,一家人共同遵守,孩子哭闹也必须坚持。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且潜意识里就会想:上学了,在时间上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意识一旦形成于孩子的大脑中,孩子受益,家长也省事不少:孩子不会因赖床而上学迟到,家长也不会因孩子起床晚而弄得手忙脚乱;孩子不会放学去电玩或游戏,家长也不会因孩子晚归而为孩子安全担忧着急;孩子不会因拖沓而完不成作业,家长也不会为孩子的作业唠叨不停;孩子不会因晚睡而睡眠不足,家长也不会为孩子健康担忧。
二、让低段儿童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发展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年轻的家长们都能帮助孩子做到:手脸洗干净,天天要刷牙,头发梳理好,衣服穿整洁,书包整理好。
优化体育“口令”,促进低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优化体育“口令”,促进低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作者:周晓伟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2期摘要:在体育活动中,利用对话式、图示式、肢体式、音乐式、童谣式等多元化方式进行体育“口令”活动,为孩子提供趣味及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启发低段内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培养合作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高低段学生执行并内化规则,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活动;多元化“口令”;常规意识一、研究背景(一)常规意识不强低段学生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大声地叫喊着组织学生活动,可学生却充耳不闻,相互推搡,玩得不亦乐乎。
真可谓是老师累、学生“疯”。
试想一下:这样的体育活动又怎么能达到锻炼的目标呢?(二)执行规则能力差现在由于独生子女的孩子较多,体育活动时常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听从教师的口令。
有的学生喜欢没有纪律要求的游戏,而对一些有组织、有纪律要求的游戏却表现得不积极、不主动。
(三)教师语言指向不明教师语言口令太复杂,不易学生理解,导致学生不知老师的重点是什么,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二、具体措施(一)利用对话式“口令”——接触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儿童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
久而久之,学生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行为霸道等等。
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尤为重要。
我们先从师生呼应——对话“口令”入手,我们做了下列工作:1.呼号式指令——提高规则意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特别是队列练习,教师口令运用较多,但是动作要领和要求要穿插于口令与练习之中,由教师进行提示,而学生记忆情况不好,教师说一点做一点,并非学生不认真而是他们不知如何做到更好。
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也在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凸显出重要作用。
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的培养中,教师应当深刻理解体育教学的内涵,根据新课改需求进行体育课堂规则设计,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体育课堂规则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培引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国家对与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逐渐提高,小学低段体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新课改的进行中,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培养,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教师应当恪守职责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主动改进体育教学思路,做好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培养工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新目标。
一、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的涵义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的涵义,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上应该具备对规则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规则遵守的意识和能力。
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规则缺乏深入全面地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逐渐掌握体育课堂上的规则要求。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自觉遵守体育运动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在体育课堂上,他们应该尊重规则并积极主动地遵守,不随意违反规则或作弊行为。
由此可知,小学低段体育课堂规则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的能力和素养,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竞技态度和行为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1.教师要有明确的、合理的规则意识教师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体育课堂规则意识时,需要具备明确的、合理的规则意识。
教师需要在开展体育课前明确规定好体育活动的规则,并向学生解释清楚。
规则教育视角下小学低年级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法与路径研究
iscussion规则教育视角下小学低年级儿童交通安全 教育方法与路径研究文图I李君赵洹琪马金路朱弘昊规则意识并非生而有之,需要经过心理的、认知 的、理性的由低到高的过程。
厦门大学徐梦秋教授提 出了规则意识形成的几个阶段,8至12岁是个体规范 意识及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规则教育 为将来成人后成为遵规则、守秩序的合格公民奠定 基础。
本文重点聚焦于这一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儿童 群体。
在以往的研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育主要是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从生活中存在 的各种规则切入到法治意识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道 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规则教育选文、主题及呈现特 征,将规则教育的主题划分为:注重生命保护的安全 规则;注重学校常规的纪律规则,注重社会秩序的公 共规则,注重自然环境的环保规则等。
本文着重研究 安全规则中的交通安全规则教育,以社会心理学中的 社会思维与社会影响理论为基础,特别是依托态度 与行为相关理论中的方法论,提出以小学低年级学 生日常出行特点为核心的内容建构原则以及基于儿童 视角的表达方法,以期为一线的公安交管部门开展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供方法 思路及创新路径。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萌发,并在 社会中寻找“自我”,建立内心准则的关键时期。
这 里的“自我”在社会心理学中意为“社会中的自我”,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我 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其他人如何评 价我们以及周围的文化。
因此,为了提升小学低年级 阶段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需要尽量抓住关键点,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和规则意识,同时形成正向引 导和良性循环。
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 现、习得,扩充对交通安全规则意义、知识的认知。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建 构的原则笔者对北京市、昆明市、曲靖市、淮北市、柳州市、柳城县6个市(县)的8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 有效问卷2135份,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牛最需要的是实 用、适合、科学的知识性教育内容(如图1所示)。
小学低段规则意识的培养
小学低段规则意识的培养小学低段儿童的规则意识的培养田成英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是一个大转变,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转变,也是思维和意识的转折。
很多孩子刚进入一年级,都没办法适应受约束的生活。
很多父母总想“树大自然直”,认为孩子还小,人又机灵,对他们不好的行为也不管,总认为让他自由发挥是比较好的。
等孩子大起来就会懂事的。
可是,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了。
每天要认那么多的字,回家还要写枯燥乏味的字,算那么多算术题。
多数孩子都不能完成。
因为在之前有的孩子可能都没写过家庭作业。
一下子都难以接受,而且他们也没有写作业的习惯,每天都要老师家长一再的提醒,帮助完成作业。
除了学习以外,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们的行为举止。
比如书或作业本忘带、上课了他才想起要上厕所、没有课堂意识,在课上随意走动、一会儿又把同学的铅笔盒弄坏等等不良行为。
针对这样的一些情况,我谈谈小学低段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班规,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班规,以此来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个班的班训也很重要,当然制定了班训,也不一定孩子们都能做到,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根据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一些特点,我们班就制定了这样一个班训:“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为了让孩子有进步,有成长。
改变自己的恶习,每天早上早读下课,让全只能用真心对他们。
围绕我们的班规,对照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正确的引导,树立“好形象”的意识。
而班规也不只是学生的,更是老师的!教师的身教要远胜于言教。
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言教,而忽视了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那这个班级肯定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我们教师也经常在说,要注重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在新世纪的今天,不能像以往那样只重视语文、数学。
再不培养孩子德智体美的能力。
他们会落后的,我们的国家也会落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段儿童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田成英
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是一个大转变,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转变,也是思维和意识的转折。
很多孩子刚进入一年级,都没办法适应受约束的生活。
很多父母总想“树大自然直”,认为孩子还小,人又机灵,对他们不好的行为也不管,总认为让他自由发挥是比较好的。
等孩子大起来就会懂事的。
可是,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了。
每天要认那么多的字,回家还要写枯燥乏味的字,算那么多算术题。
多数孩子都不能完成。
因为在之前有的孩子可能都没写过家庭作业。
一下子都难以接受,而且他们也没有写作业的习惯,每天都要老师家长一再的提醒,帮助完成作业。
除了学习以外,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们的行为举止。
比如书或作业本忘带、上课了他才想起要上厕所、没有课堂意识,在课上随意走动、一会儿又把同学的铅笔盒弄坏等等不良行为。
针对这样的一些情况,我谈谈小学低段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班规,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班规,以此来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个班的班训也很重要,当然制定了班训,也不一定孩子们都能做到,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根据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一些特点,我们班就制定了这样一个班训:“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为了让孩子有进步,有成长。
改变自己的恶习,每天早上早读下课,让全
体学生起立,高歌齐呼班训,这样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感染。
让那些自卑、紧张、胆怯、拖拉的情绪被敢走,虽然那些恶习还会回来,但通过长期训练,孩子们还是受感染了。
以前那些爱乱扔垃圾的行为也几呼没有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作为一个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当然也少不了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班规的选择也很重要。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当差,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
不能硬巴巴的给他们制定规矩,比如:“打人的怎么办,没交作业的又怎么样等等。
”这种强加给孩子,他们厌倦这种生活,可能犯了错,就不敢来上学了,怕老师惩罚,回家后又怕父母骂。
这样一来,孩子更不喜欢读书了,不好的恶习也没有改正过来。
根据这样的一些情况,我们班制定了这样的一个班规:“我想身体好,跳绳跑步加眼操。
我想有礼貌,主动鞠躬并问好。
我想学习好,专心学习勤思考。
我想环境好,不摘花草不乱扔。
我想有朋友,小事不能太计较。
”从身边的小事,从我做起,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当我的孩子犯错误时,我不是一味的骂他们,打他们。
而是心平气和的、从另外一个角色和他们走在一起,就像好朋友、好姐妹似的,和他们交谈着内心的真心话。
通过交谈我了解了他们犯错的原因,错在哪里。
然后再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他们会犯错误也不是故意的,在幼儿的时候,有父母的溺爱,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
就这样引来他们不好的行为习惯。
遇到事情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好。
这个时候就要犯错误了。
我们作为老师,
只能用真心对他们。
围绕我们的班规,对照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正确的引导,树立“好形象”的意识。
而班规也不只是学生的,更是老师的!教师的身教要远胜于言教。
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言教,而忽视了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那这个班级肯定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我们教师也经常在说,要注重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在新世纪的今天,不能像以往那样只重视语文、数学。
再不培养孩子德智体美的能力。
他们会落后的,我们的国家也会落后的。
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比如主题班会,就应该每周都上一节,根据你班上的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
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恶习,提高孩子们的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像本学期我们的活动就比较多,但我感觉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进步了不少,特别是最近的体操比赛,因为是集体活动,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在练习中,我就看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经常因为操做的不好的或没有认真做的那些孩子生气。
孩子跟孩子生气就不一样,他们走的比较进,相互了解,说话也比较直。
甚至有孩子还说拜托你认真点好不好,我们可不能因为你而输哦。
那些孩子也有觉悟,我看到了,他们在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
他们是一个集体,他们的集体荣耀感增强了。
那些原本无所谓奖不奖的同学也认真了起来。
在平时,班主任要随时掌握班上的情况,开展不同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
才。
在体育课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啊。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
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习田径、球类等项目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环境中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规则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对规则的崇尚与遵守就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一个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一个学校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一个团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
在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最好条件。
孩子们早上来的早,而我们班的班主任也比较早,她走进校园,首先就是去看看她的孩子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有没有在耍。
她一直都是这样严格对她的孩子们,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
通过长期努力,现在他们已经是二年级了,这些孩子很乖,早上来了就是在教室读书,背书。
学习环境有了,学习氛围也有了,学生学习的规则意识也有了,而且这位老师很努力,从一年级孩子们进学校那天起,她就很耐心地教育着他们,跟孩子们说,孩子,你们长大了,以后每天都有一件事
要你们做的哦,那就是放学回家要先把家庭作业写好,才能去玩。
在老师与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这个有规则的活动同学一直持续到今天。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一长期的过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老师们加油哦!
4、给孩子树立榜样,在愉悦中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精神奖赏的功效远远大于物质奖赏的功效,对于同学们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地方,我们要大力宣扬,比如:“在教学中,对做的好地孩子我常常对他们,你真行!你真棒!你做的真好!你真了不起!你真乖!你一定行!等等赞美的话。
”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而榜样的挖掘和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遵守规则方面,注意把遵守规则好的同学作为榜样的学习,一方面,让孩子受到表扬的愉快,另一方面让普通学生形成只要认真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表扬的意识。
小孩子嘛,他们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根据他们的心里特点,他们一定会模仿做的好的,甚至模仿老师,我们要根据儿童模仿规则的习惯,在儿童身边树立起遵守规则的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小学低年级儿童学做遵守规则的榜样.学生规则意识增强后,就会把遵守规则的行为从班规,校规延伸到自己的校外生活中去.
5、惩罚分明。
在成功与失败中培养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
教育虽然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手段,但是一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脆弱,所以,适当运用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好处。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儿童从他律到自律。
适当的让儿童受到一些自然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
的限度,还要与说理与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老师的爱意。
重要的是给低年级儿童形成一种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惩罚的心态,形成一种遵守规则的意识。
总之,要培养好小学低段孩子的规则意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