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现状及分析

摘要: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的提高意味着民族素质的提高,意味着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意味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投入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是因为我国各地区贫富差距较为显著,因此许多地区农村财力相对薄弱,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全国已普遍开展很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实难的多重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现状

一、义务教育的理解

义务教育是指政府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免费教育。

免费性和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两大特征。其中,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地讲,非免费性的义务教育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只是所谓的“义务教育”。只有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政府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民族复兴大业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尽最大的能力为适龄的儿童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方向和追求。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如何,关键是费用问题。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

从对发展中国家对三级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分析来看,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不仅是最公平的,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即公平与效率在义务教育阶段是高度一致的。九年义务教育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带给学生个人的利益。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至少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提供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场地、教材、设备、师资等。通常人们对义务教育的理解总是强

调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而往往忽视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对义务教育的片面理解,也是政府不作为的一种表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1、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三大差”十分突出

“三大差”之一:离全面保障的目标还差得远

义务教育法规定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但现在义务教育非财政资金还有605亿元(农村还有5%,城市还有22%需自筹),补上这一块,需要财政进一步增加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损害,困难地区农民子女失学严重。城乡之间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现象极为突出,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 ,“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农村小学在很多地方已很常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到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缺口累计达3515.4亿元,即使按1995年以来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30%的较低水平,200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也在1000亿元以上。以前的农村“普九”工作中,大部分的投入由县乡财政解决。由于县乡财政紧张,大多通过集资和借贷的方式解决。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一费制”实施后,原来县乡筹集资金的来源被切断,结果造成债务大量沉淀,成为县乡政府的沉重包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基础薄弱,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进一步扩大。

“三大差”之二: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地区差还非常大

2006年,生均义务教育总经费前四位的是北京(13596元)、上海(12997元)、天津(5479)元、浙江(5061元),后四位是贵州(1312元)、河南(1353元)、江西(1644元)、广西(1653元),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2007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低于300元的有3省:贵州194元,江西281元,安徽285元;农村初中低于500元的有9省:贵州309元,江西368元,安徽382元,甘肃424元,云南427元,广西455元,湖北459元,青海478元,海南490元;而全国最高的小学达到3000多元,初中达到6000多元,差异之大,也十分悬殊。“三大差”之三: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低

教师平均工资与公务员比还差不少。甚至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教师的工资水

平也不高。无论是城市、农村,无论是保障水平较高还是较低的地方,这一问题均普遍存在。

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110万名儿童不能入学;有的农村中小学失学率达30%。农村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仅76%,全国7个省区甚至在60%以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实现程度为10%,提升最慢;农村9%的成人是文盲。地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发展普遍负债,经济落后地区尤为严重。

2、在校学生逐年减少,生源大量流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重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小学生源骤减问题日益凸现,以我校为例:2013年全校学生有264人,2014年251人,2015年为235人,2016年为215人。这种现状在我县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种:首先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使生源大量减少。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造就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加上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都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子女转学到县城小学,使农村小学生源日益减少。再次,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送进城市学校就读,客观上造就了农村小学生源的减少。

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县农村小学整体上出现了教师队伍“老龄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令人担忧。因为这些年纪大的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民师转正过来的。他们仅凭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专业能力更新速度,系统性都是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农村教师总体素质不高,他们的师德必然引起社会担忧,比如08年出现的教师师德问题范跑跑”事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权问题之间的关系成为论述焦点,道德的底线在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