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1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题1

环境监测题1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二、判断题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 )④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不包括1998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 )3答案:正确3.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min。

4.环境空气采样中,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使用气袋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应用现场气样重复洗涤三次。

5.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全部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干燥器中的硅胶有1/2变色就应该更换。

6.环境空气监测中,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 )①答案:正确7.空气样品的24h连续采集中,在采样总管上,二氧化硫进气口应先于二氧化氮进气口。

( )①答案:正确8.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在中午至下午3点钟左右达到最高,夜里最低。

( )③答案:正确9.用注射器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在2d内分析完。

(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采集当天完成分析。

10.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 )③答案:正确11.环境空气采样时,某个化合物的浓缩效率(或采样效率)与采样体积有关,最大采样体积越小,浓缩效率越高。

(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越高。

12.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填充柱的吸附效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最大采样体积减少。

( )③答案:正确13.进行24h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目的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状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 ,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基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通 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可以 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采取相应的治 理措施提供依据。
保障公众健康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可以评估环境资源的利用状 况,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 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环境噪声监测的应用与意义
应用
环境噪声监测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环评、交通管理等领域。通过监测数据,可以评估噪声 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生活质量,还能推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环境监测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对公众健 康的影响,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公众健康。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早期的环境监测主要依靠手工采 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较为简单 ,但能够初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不 断进步,出现了自动监测、遥感遥 测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环境监 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与方法
在线监测
01
通过在固定地点设置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便携式监测
02
使用便携式仪器进行现场监测,适用于应急监测、污染事故调
查等场景。
遥感监测
03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空气质
量的快速扫描。
空气质量监测的应用与意义
指标
环境噪声的评估除了数值标准外,还包括频率、时间分布等 指标,以及噪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开放大学环境监测作业一

开放大学环境监测作业一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20039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评阅教师秦品珠第 1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作业一➢问答题1. 什么是环境监测?2. 环境监测的目的?3. 环境污染的特点?4. 环境监测的分类?5. 常用环境监测技术?6. 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7. 什么是环境优先监测?8.简述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9.水质监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10.简述方法测定下限与检出限的关系。

作答结果:[请大家统一把作业写在这个下面,答题不需要大家手写,尽可能详细,完整!!]1、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三种. ①研究性监测:研究确定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过程,鉴定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污染物.这类监测需要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和生理生化检验技术,并涉及大气化学、大气物理、水化学、水文学、生物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如果监测数据表明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时,则必须确定污染物对人、生物和其他物体的影响. ②监视性监测:监测环境中已知有害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建立各种监测网,如大气污染监测网、水体污染监测网,累积监测数据,据此确定一个城市、省、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③事故性监测:对事故性污染,如石油溢出事故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核动力厂发生事故时放射性微尘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等进行监测,包括用监测车或监测船的流动监测、空中监测、遥测、遥感等,确定污染范围及其严重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按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等.按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毒物监测、卫生(包括病原体、病毒、寄生虫、霉菌毒素等的污染)监测、热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电磁波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富营养化监测等.完成日期:得分:评阅时间:课程名称:《环境监测》第 1 次任务评阅教师:。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概述)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概述)

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整合各类 环境监测数据,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和 服务。
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型污染物的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污染物监测
加强对新型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其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为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生态平衡的维护
环境监测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 状况,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
持续发展。
02
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物理监测方法
总结词
通过物理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物理监测方法主要利用物理原理和设备来测量和评估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如 温度、湿度、压力、风速等。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和海洋等领域。
遥感与遥测技术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遥感与遥测技术利用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成像技术来获取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水体污染等。这些技术具有大范围、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
03
环境监测的程序与流程
监测计划的制定
确定监测目标
化学监测方法
总结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化学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化学监测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原理和设备来分析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气体、液体 和固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大气、水质和土壤监测等领域。
生物监测方法
总结词
通过生物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利用生物体的生理、 生态和行为等特征来评估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观察生物种群的数 量、分布和健康状况等指标来反映环 境状况。

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环境监测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系统中的环境要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测、测量和记录,以获得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

环境监测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首先,大气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和气象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大气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水环境监测是指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如水中的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量监测,如水位、流量等;水生物监测,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水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土壤环境监测是指对土壤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如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生物监测,如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

土壤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噪声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噪声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水平的监测,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等;噪声频谱的监测,如噪声的频率分布、时间变化等。

噪声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辐射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电离辐射的监测,如γ射线、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的监测,如紫外线、微波辐射等。

辐射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核辐射防护、电磁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的内容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和辐射等多个方面,其监测数据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2.环境优先污染物:确定一个筛选原那么,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3.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根底上,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标准。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1.可疑数据: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而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完全相同的测定。

3.精密度:是指在一特定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

4.误差: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位数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缺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x 〕与真值〔 xi 〕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5.平行性:系指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双份或多份平行样品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7.偏差:个别测量值〔 xi 〕与屡次测量均值〔 x 〕之偏离叫偏差。

8.准确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9.再现性:系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屡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观测、测量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如下:1. 确定监测目标:环境监测的目标通常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各个方面。

在进行监测前,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是什么,以便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2. 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这包括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参数和监测方法等。

监测方案需要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

3. 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

不同的监测目标需要不同的设备,如大气监测需要气象站、气体分析仪等,水体监测需要水质分析仪器等。

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准确、可靠、稳定的特点。

4. 布设监测点位:根据监测方案,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同时,监测点位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布设条件和操作便利性。

5. 进行监测操作:根据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操作。

这包括采集样品、测量数据等。

在进行监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分析和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及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和变化趋势。

7.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评价等内容,以便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 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如果监测发现环境质量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标、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设备、布设监测点位、进行监测操作、数据分析和评价、编制监测报告以及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1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1
与地面垂直80-150cm
9cm直径平皿暴露规定时间后,收集培养皿
37.℃±1℃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记录每个平皿上的菌落数 计算结果(平均每平皿的军落数):.....≤4cfu/(15min.Ф9cm平皿)
.........≤4cfu/(5min.Ф9cm平皿)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 (4)送检时间不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件
时,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送检过程中如盖子不小心打开,应该重新留取
标本送检。
(6)结果判断
• 方法一:《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6.3 • 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1.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
(五)检测方法
• 将平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 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 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0.25m; 在100级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应对着气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 平板旁,暴露30min,盖好立即送检。采样后的培养皿应 在37℃条件下培养24h,并计算菌落数。
手术区: Ⅰ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Ⅰ级 眼科专 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 小于1.2m; Ⅱ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Ⅲ级 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 )的区域; Ⅳ级 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
• (一)采样时间: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并擦试消 毒后,使净化空调系统达到自净时间并处于开 启 状态,然后进行测试,室内应无工作人员。

环境监测第1-4章

环境监测第1-4章
《环境监测》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监测技术及环境标准 监测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 水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 地质环境监测 自动数据监测系统和遥感监测
1
绪论
§0—1
一、环境
环境和环境问题
F G 中心 A B C E D
广义: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为这一事物的环境。(图1)
① ② ③ ④ 单独作用 相加作用 相剩作用 拮抗作用
5、环境问题(污染)具有社会评价性,与社会制度、文化程度、 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风俗习惯等有关。
6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影响因素繁多,组成复杂——要求优先监测的原则
优先监测原则:危害大,出现频率高的因素 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应是: ① 对环境影响大的; ② 已有可靠监测方法并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 ③ 已有环境标准依据的; ④ 在环境中的含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标准浓度且污染趋势还在上 升的污染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⑤ 样品有代表性的。
分析环境质量变化了的众多因子(化学、物理、地质作用等), 研究发展变化机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可行的法律、 法规。
4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

总目的:提供环境质量数据,进行环境规划和管理。
1、系统检测和积累环境本底资料,为制定和修订环境标 准提供依据。 2、判断环境质量是否合乎标准。
3、检测环境工程地质要素,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可引发
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迁移和演化规 律,寻找污染源和运移途径。
5、调查污染造成的影响。
5

《环境监测》课程笔记

《环境监测》课程笔记

《环境监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1. 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监视、检测、分析和评估,以掌握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公共健康提供信息的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监测对象: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

- 监测方法:采样、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

- 监测目的:了解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2.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保护:通过监测,了解环境质量现状,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 污染源控制:监测污染源排放情况,评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为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公众健康: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评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公众健康。

- 环境管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科学研究:积累环境数据,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3. 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内容分类:- 污染物监测:监测环境中特定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 生态监测:监测生态环境状况,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 按监测范围分类:- 点源监测:针对特定污染源进行的监测。

- 面源监测: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 按监测时间分类:- 定期监测: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监测。

- 不定期监测:针对特定事件或需求进行的监测。

二、环境监测特点和优先监测1. 环境监测特点- 复杂性:环境监测涉及多种污染物,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技术。

- 连续性:环境质量变化是连续的,监测需要长期坚持。

- 实时性: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 精确性:监测数据需要高精度,以确保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 经济性: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监测成本。

2. 优先监测- 优先监测的原则:根据污染物的危害性、环境中的浓度、排放量、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和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噪音、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污染、辐射等因素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环境监测应运而生。

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帮助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等方面。

在大气监测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大气中的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气候变化等情况。

水体监测则关注水质、水量、水动力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土壤监测主要关注土壤污染、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情况。

噪声监测则是评估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征。

概括而言,环境监测的目标是全面了解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资源利用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预警和评估环境问题,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测,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逻辑和思路。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简要概括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介绍做铺垫。

接着,我们会详细阐述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涵盖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必要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这一部分将解析环境监测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全面性等,以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具体领域和要素,例如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以及监测方法、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环境监测习题集1

环境监测习题集1

环境监测习题集(第一部分)一.填空题1. 下列水质指标中,常用于饮用水的有:、、;常用于污水的有:、、;水质指标:BOD5、COD、游离余氯、悬浮物、浑浊度、总硬度2. 实验测定BOD5时用的稀释水,初始溶解氧应为 mg/L,含有丰富的物质;培养后溶解氧的降低不大于 mg/L;pH在范围内。

用稀释水稀释得到的水样,在培养前后溶解氧的降低不小于 mg/L。

3. 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4. 在实验测定好氧量OC时,所用的氧化剂是,指示剂是,终点现象是。

在实验测定COD时,所用的氧化剂是,指示剂是,终点现象是。

5. 请写出六种常用的物理性水质指标6. 写出下列环境监测中常用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

7. 水质是水和其中所含的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

pH小于的降水称为酸雨,水中的二氧化碳的两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和。

8.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六类和两级,请列举六类中的四类和两级:六类标准:两级标准:9.我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分成级标准,排入四类地面水体的污水应执行级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并进入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应执行级标准。

请给出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时下列指标的具体值(1998年1月1日之后新建的非特定排污单位)。

10. 配位滴定法测定硬度时用作为指示剂,作为滴定剂,终点现象是从由色变为色。

11. 测总酸度时用作指示剂时,测总碱度时用作指示剂。

12. 用仪器测定总碳时,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在℃下燃烧,用测定生成的CO2。

13. 根据我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给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外的非特定排污单位(1998年1月1日之后新建)的以下指标值。

14. 指出下列1度是如何定义的。

1度色度:1度浑浊度:1度硬度:15. 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1);(2)。

16. 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即常说的五参数。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系统观测和数据收集,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环境监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环境问题,为制定和调整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健康与安全:环境监测有助于掌握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

3. 资源管理:监测环境中的资源变化状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4. 环境管理:通过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污染状况,确定环境管理目标和措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监测的要素1.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气象观测、大气辐射监测等。

2. 水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水生态监测等。

3.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土壤微生物监测等。

4. 噪声环境监测:包括工业噪声监测、交通噪声监测、社会生活噪声监测等。

四、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 传统监测方法:采样分析法、现场测试法、实地调查等。

2. 远程监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3. 在线监测技术:自动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模型模拟、数据可视化等。

五、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土壤污染防治法》5. 《噪声污染防治法》六、环境监测的挑战与前景1. 挑战: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监测网络的完善、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信度等。

2. 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将更加精准、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七、结语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监测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共同构建美丽的蓝天、清澈的水域和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

(完整版)环境监测第一章答案

(完整版)环境监测第一章答案

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简而言之,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

答:环境污染物具有毒性,扩散性,活性或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和生物积累性和自然性的特点,所以环境监测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对象和手段的多样性,组分和变化的复杂性,归纳起来如下:(1)样品组分的组成复杂,种类繁多。

所以要建立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一般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范围广,危害严重的污染物优先,有可靠分析方法,并保证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

(2)样品组分的稳定性较差、变异性较大。

所以要求尽量对环境样品实现快速测定,尽量现场检测,要求有较好的仪器设备或在线监测设备。

(3)样品组分的含量通常较低。

这给仪器分析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4)环境监测的工作量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所以要求环境分析检测满足连续性、追踪性的要求,这样就体现在分析检测的工作量很大。

3,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有何区别?答:环境监测是政府部门取样经化学分析后的结果,判断企业的废物排放是否达标,出具的报告是<环境监测报告>环境分析是有资质的机构到企业了解实际情况,查看地理位置,结合生产经营情况作出的综合性评价,出具的报告是<环境评估报告>4,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发展方向是什么?答: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发展。

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目前环境监测的要求,设备价廉轻便,操作简易,所以成为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

环境监测实验1

环境监测实验1

大气环境及污染源监测实验实验一空气中二氧化硫(SO2)监测(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加入氨磺酸钠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采样后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及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大气采样器气体采样部分的使用,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的控制。

教学难点: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的控制四、实验学时数和学时分配实验学时数:4学时学时分配: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5分钟;2、教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30分钟;3、学生分工协作开始实验—150分钟;4、学生讨论,处理实验结果—30分钟;5、教师对本次实验情况进行点评,布置下次实验内容—25分钟。

五、实验准备仪器:空气采样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白色多孔玻板吸收瓶、恒温水浴器、具塞比色管。

试剂:(略)六、实验过程1、配甲醛吸收液、装吸收瓶2、连接大气采样器,采样3、样品化学分析(1)标准曲线的绘制(2)样品测定4、计算结果七、注意事项1、正确掌握反应显色温度、显色时间。

2、二氧化硫浓度计算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3、用过的比色皿和比色管应用稀盐酸浸泡。

八、思考题1、影响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减少误差?2、在北方什么季节空气污染较重?一天当中什么时间污染最重?3、测定一次结果能否代表日平均浓度?假如你测定的结果是日平均浓度,达到哪一级大气质量标准?实验二空气中氮氧化物(NO x)监测(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O x的方法。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一)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一)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不是,他是水体被还原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标示水、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消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环境监测知识点

环境监测知识点

环境监测知识点环境监测是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它在环境管理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实施环境监测的目的。

1. 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通过获取、记录和分析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活动。

它旨在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相关机构制定合适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2.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检测和评估。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我们需要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指数等。

水环境监测则关注水源、水质、水生态等指标的测定。

土壤环境监测主要涉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含量及表层覆盖物等方面。

3.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环境监测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如传统的采样法、实验室分析、现场测试以及现代化的遥感和GIS技术等。

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可以利用气象站、大气采样器、气体色谱仪等设备。

水环境监测则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验分析,或者使用水质分析仪器。

土壤环境监测通常需要进行采样,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

4. 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环境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指标,并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长期的监测,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此外,环境监测也有助于追踪环境污染源和评估环境治理效果。

5.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同时,环境监测也是评估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总结:环境监测是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和保护。

它涉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监测,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评估环境是否达标、追踪环境污染源以及评估环境治理效果。

环境监测习题集1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集1答案

7. 水质是水和其中所含的 杂质
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pH小于 5.6
的降水称为酸雨,水中的二氧化碳的两个主要来源分别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溶入 和 有机物的分解。
8.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六类和两级,请列举六类中的四类和两级:
六类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环保仪器
a、不超过 10 度
b、不超过 15 度
c、不超过 20 度
d、不超过 30 度
44. 真色是水中 a b 产生的的颜色。
a、溶解物
b、胶体物
c、悬浮物
d、不溶物
45. 挥发性固体是水中的固体物质在 d 温度下失去的重量。
a、100℃
b、160℃
c、500℃
d、600℃
46. b c 是消毒方法。
a、加强酸
是与生活污水的排入而引起的污染有关的水质指
A、溶解氧
B、汞
C、氟化物
D、镉
33. 一河流某点上游不远处有生活污染源正在排污,则该点水样测得的各类氮素化合物中,
氮的大部分是以 A B 形态存在的。
A、有机氮
B、氨氮
C、总氧化氮
D、亚硝酸盐氮
34. 为测定痕量金属而采集水样时,应选用 D
材料制的容器。
A、普通玻璃
三级标准 6-9 300 400 500
11. 配位滴定法测定硬度时用 EBT(铬黑T) 作为指示剂, EDTA 作为滴定剂,终点
现象是从由 酒红
色变为 蓝
色。
12. 测总酸度时用 酚酞 作指示剂时,测总碱度时用 甲基橙
作指示剂。
13. 用仪器测定总碳时,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在 900 ℃下燃烧,用 红外分析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河流监测断面常设四种, 即: ☆ 背景断面 ☆ 对照断面 ☆ 控制断面 ☆ 削减断面(见P38图2-1)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背景断面
背景断面:为了评价一个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 而提供水环境的背景值。
2
海洋监测点设置
海洋面积较大,首先将监测区划分为污染 区、过渡区和对照区,在三种区域中分别设置适 当的监测垂线或监测断面。然后根据水深在垂线 上设采样点。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3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根据《水质监测规范》3.3.1要求: ☆ 饮用水源、水系干流、污染严重河段,每年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控制断面
也称监测断面,评价监测河段污染源影响情况。
设置方法: ☆ 较大支流汇合之前,如 E-E、C-C、B-B ☆ 排污口下游充分混合处(500-1000)如 F-F D-D ☆ 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区、风景游览区、 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区等河段上。
可利用 1%
不可利 用 99%
地球水总量 1.36×1018m3
海水, 97.30%
淡水, 2.70%
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冰盖及深层地下
水的分布
按人均拥有水量计,我 国仅有2300m3/人,约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球平均
我国
据上海2000年的统计,
上海淡水资源:
地下水
总量:595.6亿m3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 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 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 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 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1.1 概念 4 水环境
《环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水环境是地 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环境 要素如河床、海岸、植被、土壤等。”
视频:水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水 环 境 质 量


海南岛
峡海湾 台
台 湾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海 南

南 沙群 岛

在环境污染研究中
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非常 重要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1 概念
3 水污染定义: 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
成水质恶化,即为水质污染。
4 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先被稀释、挥发、水解、氧化
还原、生物分解等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污染物浓度 不断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为国内仅少数单位研究、应用过,或直接 从发达国家引用的方法,尚未经国内多个实验 室验证,宜作为试用的方法。
☆ 方法选择:
根据监测目的,如果是环境监测或执法,选 择A类和B类方法;C类用于参考或研究等。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5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 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
化学法(50%以上)、仪器分析方法、生物 监测法等。
4 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COD、BOD、悬浮物、NH3-N、总N、总P、
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5 医院污水监测项目: pH 、 色 度 、 浊 度 、 悬 浮 物 、 余 氯 、 COD 、
BOD、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6 海水监测项目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5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3) 并且尽量与水文断面一致。
2) 采样点确定步骤:
3) 采样点设置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 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 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 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 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 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 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 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 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秦皇岛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 黄


营口市
渤 海


大连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烟台市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阳江市
广州市


香港 澳门
汕头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杭州市
上海市 宁波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策提供依据。
(4)为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提供数据和资料
(5)为评价环境质量以及为研究提供数据。
视频:水质监测的重要性.swf
已建的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4 水质监测项目
1)地面水监测项目: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海水监测项目: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当监测断面设置好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在 断面上设采样垂线。
2)采样垂线的设置
<50m
中 泓 线
50~1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采样垂线的确定
100~10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中有 泓明 线显
水 流 处
采样垂线的确定
等间距设置
>1500m
采样垂线的确定


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
断 面
设置方法: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应 设在清洁河段上。
断面数目:根据需要而设。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对照断面
对照断面:了解污染监测断面前的水质状况, 提供该区域本底值。
设置位置:设在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排污 口上游100-500m处,见图2-1 A-A
断面数目:一个河段区域设一个对照断面。
A-A’对照断面
G-G’削减断面
C’
B-B’、C-C’、D-D’、F-F’控制断面
污染源
排污口
水流方向
自来水取水口
F
D
G
A’
B’
D’ E
G’ F’
E’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控制断面
(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视频1)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2)垂线的设置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第二章 水与废水监测
本章内容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水质污染与水质监测介绍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水样的预处理 物理性质的检验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水质生物监测 底质监测
海洋生物污染监测样品——鱼内脏的采集
泰晤河的演变
太湖水滑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2 水质监测对象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3 水质监测的目的
地下水
(1)对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监测,了解水质
现状和变化趋势。
(2)对污染源监测,了解是否达标,为管理提供依据。
(3)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了解污染状况,为采取对
3)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4)废水监测项目: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及
应执行相关标准。
监测规范.pdf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4 水质监测项目 1 确定监测项目的依据
21 地表水监测项目
21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2.1.4 水质监测项目
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
水污染可连续自动监测的项目及方法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1 概念 2 .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3 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4 污染源监测方案制定
2.2.1 概 念
1.基础资料收集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赤潮
*2002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赤潮发生面 积累计超过1万km2 ;
*11月福建连江海域发生的裸甲藻赤潮对当地的 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视频 1:揭开赤潮的面纱 视频 2:赤潮现象 视频 3:太湖的水华
2000年发生在渤海湾的大面积赤潮
赤潮发生时的红色波涛
船行过赤潮海域时的红色浪花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湖泊、水库监测点的设置 ◎湖泊、水库不需设断面,在有代表性的区域设
垂线即可。
◎垂线一般设在: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湖
心区。
◎如果没有明显的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
置监测垂线。然后根据水深在垂线上设采样点。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视频2)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