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法的分类和选择演示课件.ppt
合集下载
【麻醉学精品PPT课件】麻醉.ppt
1 、气管内插管术
1)目的 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进入呼吸 道:
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病 人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2)方法
经鼻插管 经口插管
2 、 全身麻醉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复合麻醉 全麻应达到:镇静 镇痛 肌松
3 、 全身麻醉的并发 症及处理
3)硬外麻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凡脊神经支配区 域的手术均可在硬膜 外麻醉下进行,故可 包括腰麻的适应证, 临床实践中最常用于 腹部、胸壁及下肢手 术。禁忌证与腰麻相 同。
4)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
问答题
1麻醉的概念?临床麻醉方法有几类? 2术前用药的目的有哪些? 3常用的局麻药有哪些?中毒剂量是多少?
5)基础麻醉 指在病室内预先使病人意识消失的麻醉
方法
二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1、麻醉前病情评估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的风 险性与手术大小并非完全一致,手术 复杂可使麻醉的风险性增加,而有时 手术并非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 疾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术前访视病人应了解。。
麻醉危险性估计
ASA 病情分级和围手术期死亡率
1).反流与误吸 处理:术前严格
禁饮食、放置胃管 减少胃内容物。
2).呼吸道梗阻
A、上呼吸道梗阻:常见机械性梗阻 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阻塞、 喉痉挛 、喉头水肿
处理:清除分泌物,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 ,药物治疗 B、下呼吸道梗阻:
常见导管扭折、分泌物堵塞、支气管痉挛 处理:检查导管位置,吸痰,药物处理
* 小儿术前应4--8小时禁食 (奶), 2-3小时禁水
胃肠道排空 正常4-6小时
4)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
第八章 麻醉 ppt课件
高痛阈,增强止痛效果。③ 减少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 物,以便于麻醉操作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④抑制 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手术中发生呕吐,心律失常或心 跳骤停的意外。
麻醉前用药选择: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情和麻
醉方法确定用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术 前晚可口服催眠药或安定药,术日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镇静催眠药或安定药,剧痛病人加用镇痛药,全麻或 椎管内麻醉病人加用抗胆碱药。
3.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 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驰胃肠平滑肌,较大剂量时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此外,阿托品 有兴奋中枢作用,东莨菪碱有抑制中枢作用。
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
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 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 志消失,全身无痛,也可反射抑制和肌肉 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霍纳综合征 全脊椎麻醉 气胸
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组成, 它们构成深丛和浅丛,支配颈部的 肌组织和皮肤。
适用于颈部外科手术。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膈神经阻滞 喉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肋间神经阻滞
麻醉前用药
常用麻醉前用药: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及酚噻嗪类药物均 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肮掠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 应,常用者有苯巴比妥钠、安定、异丙嗪等。
2.镇痛药:阿片类药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 常用哌替啶和吗啡,哌替啶镇痛效能约为吗啡的1/10,抑制呼吸 和咳嗽反射较轻,对腺体分泌有弱的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的收收 缩作用也弱,较少发生恶心呕吐。
麻醉前用药选择: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情和麻
醉方法确定用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术 前晚可口服催眠药或安定药,术日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镇静催眠药或安定药,剧痛病人加用镇痛药,全麻或 椎管内麻醉病人加用抗胆碱药。
3.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 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驰胃肠平滑肌,较大剂量时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此外,阿托品 有兴奋中枢作用,东莨菪碱有抑制中枢作用。
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
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 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 志消失,全身无痛,也可反射抑制和肌肉 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霍纳综合征 全脊椎麻醉 气胸
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组成, 它们构成深丛和浅丛,支配颈部的 肌组织和皮肤。
适用于颈部外科手术。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膈神经阻滞 喉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肋间神经阻滞
麻醉前用药
常用麻醉前用药: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及酚噻嗪类药物均 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肮掠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 应,常用者有苯巴比妥钠、安定、异丙嗪等。
2.镇痛药:阿片类药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 常用哌替啶和吗啡,哌替啶镇痛效能约为吗啡的1/10,抑制呼吸 和咳嗽反射较轻,对腺体分泌有弱的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的收收 缩作用也弱,较少发生恶心呕吐。
各种局部麻醉操作详细讲解-ppt课件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抑制与兴奋作用并存,中枢抑制性神经元比兴奋性神 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直接负性肌力作用
• 同CNS相比,HVS具有更大的耐受性
三、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毒性反
应
• 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
弱 0.1~0.25% 5~7h 200mg
一、局麻药作用机制
• 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升高,动作电位降低,
传导速度减慢,直至完全丧失兴奋性和传 导性,对任何刺激均不引起去极化,但仍 保持正常的跨膜静息电位
• 局麻药通过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钠
离子内流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二、药理作用
(一)局部麻醉作用
类 神经干阻滞
椎管内麻醉
(nerve trunks block) (intraspinal anesthesia )
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anesthesia)
蛛网膜下腔阻滞 (spi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的优点:
•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 安全性大,并发症少 • 简便易行 • 效果确定,有效地抑制应
0.2~0.3% 1~2% 0.5~0.75% 0.5~1%
0.3%
2%
0.75%
1%
0.1%
1%
0.25%
0.25%
少用
0.2~0.5% 0.2~0.25% 0.2~0.25%
0.5%~1% 不用 120~180 75mg
2%~4% (少用) 60~120 500mg
弱 0.1~0.25% 5~7h 150mg
• 概念
– 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 干(丛)旁,可逆性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 手术无痛的方法
– 抑制与兴奋作用并存,中枢抑制性神经元比兴奋性神 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直接负性肌力作用
• 同CNS相比,HVS具有更大的耐受性
三、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毒性反
应
• 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
弱 0.1~0.25% 5~7h 200mg
一、局麻药作用机制
• 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升高,动作电位降低,
传导速度减慢,直至完全丧失兴奋性和传 导性,对任何刺激均不引起去极化,但仍 保持正常的跨膜静息电位
• 局麻药通过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钠
离子内流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二、药理作用
(一)局部麻醉作用
类 神经干阻滞
椎管内麻醉
(nerve trunks block) (intraspinal anesthesia )
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anesthesia)
蛛网膜下腔阻滞 (spi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的优点:
•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 安全性大,并发症少 • 简便易行 • 效果确定,有效地抑制应
0.2~0.3% 1~2% 0.5~0.75% 0.5~1%
0.3%
2%
0.75%
1%
0.1%
1%
0.25%
0.25%
少用
0.2~0.5% 0.2~0.25% 0.2~0.25%
0.5%~1% 不用 120~180 75mg
2%~4% (少用) 60~120 500mg
弱 0.1~0.25% 5~7h 150mg
• 概念
– 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 干(丛)旁,可逆性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 手术无痛的方法
常用麻醉方法ppt课件
• 三、椎管内麻醉 • 定义:是指将药物注射到椎管内不同腔隙, 暂时阻滞相应部位的脊神经 • 分类 •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肢、会阴、肛 门直肠以及泌尿道最为适合 • 2、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范围广可用于 横隔以下任何部位手术
6
7
8
9
常用的麻醉方式
1
常用麻醉方法
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 麻醉。椎管内麻醉属于局部麻醉的范畴。不同 的麻醉方式,各有其优劣,应依据病人情况及 手术方式,将多种麻醉药物和麻醉基本操作步 骤及可能并发症和相应的处理进行阐述。
2
一、全身麻醉
• 定义:通过吸入、静脉、肌肉、给予麻醉药物,使病人产 生可逆性的意识消失’同时全身失去感觉。使用途径分吸 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 (一)吸入麻醉 • 病人在吸入麻醉性气体或挥发性液体蒸汽后,药物通过肺 泡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麻醉。 • 1、给药方法 • a 面罩给药法 适用于短小手术 • b气管内导管法是目前临床麻醉常用方法 • 2常用吸入麻醉剂 • a氧化亚氮目前临床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气态麻醉剂 • b挥发性液体麻醉剂麻醉效果强 • 3麻醉废气 来源于注入液体麻醉剂时不小心溢出、病 人呼出的吸入麻醉废气。手术室应使用高效率的废气排放 系统。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局部麻醉 定义:应用局部麻醉后,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被暂时阻滞的麻醉方 法。局部麻醉可单独应用于各种较小型手术,以及全身情况差或伴有 其他严重病变,而不宜采用其他麻醉方法的病人也可用于全身麻醉的 辅助手段 (一)局部麻醉药定义:可逆性的阻滞兴奋或冲动在组织中产生和传播 的药物 1、分类局麻药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脂类局麻药和酰胺类局麻药 2局麻药的不良反应:高敏反应、变态反应、毒性反应 (二)局部麻醉方法分类 1、表面麻醉 定义: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皮肤黏膜接触,使其 通过皮肤、黏膜阻滞浅表神经末梢而产生无痛。 分类 : 使用部位不同可分为眼部、鼻腔、气道及尿道表 面麻醉。常用表面麻醉药物有可卡因和丁卡因 2、侵润麻醉 定义:沿手术切口先分层注入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 末梢 3、神经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注入到神经干或神经从旁暂时阻断神经传导, 达到无痛。 4、静脉局部麻药是指在肢体上结扎止血带后,经静脉注入局麻药,是止 血带肢体远端得到麻醉 5
麻醉方法的分类和选择课件
CSEA综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弥 补了两种麻醉方法的各自弊端
将“可靠”的脊麻与“灵活”的硬膜外麻醉 技术联合应用,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可修改
脊麻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起效快 用药量少 效果可靠 经济
由静脉注入全麻药而产生全麻作用
近年来发展趋势是由静脉分别给予多种药物 (麻醉药和辅助药),以相复合的方式来完 成全身麻醉状态
国内称作“静脉复合麻醉”或“全凭静脉复 合麻醉”,国外沿称“平衡麻醉”,含取长 补短之意
可修改
静脉麻醉优点
麻醉中患者不紧张、舒适、无痛 诱导迅速、平稳,循环系统稳定 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仅用较小剂
可修改
(一)全身麻醉
可修改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
可修改
气管内插管
优点
增加安全性,保障肌松剂使用 方便呼吸管理,方便手术操作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量 便于吸入麻醉药使用
缺点
可引起循环等各系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血压骤增、心 率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应警惕和预防
机动性
麻醉科是一个急救性科室,突发性任务多,担负着医院 内外的急救和复苏任务。 可修改
麻醉的工作特点
连续性
麻醉科承担着紧张而繁重的手术麻醉任务,麻醉医师长时间不知疲 倦地连续工作,常常无上下班之分,又要担当极大地麻醉风险。
被动性
手术的多少,是否有急诊手术,手术患者的思想情况等,麻醉医师知 之甚少,无法预见,工作性质被动性强。
可修改
气管内插管并发症
牙齿脱落 口腔粘膜损伤 声门损伤 下颌脱臼 杓状软骨脱臼 咽喉炎 支气管痉挛 气管动脉瘘:最严重的并发症 气管狭窄:后期的严重并发症
将“可靠”的脊麻与“灵活”的硬膜外麻醉 技术联合应用,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可修改
脊麻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起效快 用药量少 效果可靠 经济
由静脉注入全麻药而产生全麻作用
近年来发展趋势是由静脉分别给予多种药物 (麻醉药和辅助药),以相复合的方式来完 成全身麻醉状态
国内称作“静脉复合麻醉”或“全凭静脉复 合麻醉”,国外沿称“平衡麻醉”,含取长 补短之意
可修改
静脉麻醉优点
麻醉中患者不紧张、舒适、无痛 诱导迅速、平稳,循环系统稳定 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仅用较小剂
可修改
(一)全身麻醉
可修改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
可修改
气管内插管
优点
增加安全性,保障肌松剂使用 方便呼吸管理,方便手术操作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量 便于吸入麻醉药使用
缺点
可引起循环等各系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血压骤增、心 率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应警惕和预防
机动性
麻醉科是一个急救性科室,突发性任务多,担负着医院 内外的急救和复苏任务。 可修改
麻醉的工作特点
连续性
麻醉科承担着紧张而繁重的手术麻醉任务,麻醉医师长时间不知疲 倦地连续工作,常常无上下班之分,又要担当极大地麻醉风险。
被动性
手术的多少,是否有急诊手术,手术患者的思想情况等,麻醉医师知 之甚少,无法预见,工作性质被动性强。
可修改
气管内插管并发症
牙齿脱落 口腔粘膜损伤 声门损伤 下颌脱臼 杓状软骨脱臼 咽喉炎 支气管痉挛 气管动脉瘘:最严重的并发症 气管狭窄:后期的严重并发症
麻醉pptPPT课件(2024版)
.
10
• 2.麻醉后的评估 • (1)术中情况: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术中有无局麻药的 全身中毒反应或呼吸抑制、呼吸骤停等异常情况发 生。
• (2)术后情况: • A生命体征: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
和体温;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气道(人 工气道如气管导管)是否通畅,基本生理反射是否 存在;感觉是否恢复;有无麻醉后并发症征象等。
.
8
• C既往史、麻醉史:包括手术类型、术中及术后情况、
麻醉方法、麻醉药种类等。
• D用药史:包括药名、计量、浓度方法、时间及用药后
不良反应;有无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史等。
• E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病史。 • 2)身体状况 • A局部:包括有无牙齿缺少或松动、是否安有义齿等。 • B全身:包括意识和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有无营养不
16
全身麻醉
定义: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 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抑制 者称全身麻醉。
.
17
全身麻醉的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肌肉麻醉 4.直肠麻醉
.
18
全麻的诱导方法
1、静脉快速诱导:目前最常见诱导方 法 2、吸入麻醉诱导 3、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4、清醒插管后再用静脉快速诱导 5、其他
25
• 下颌、将其头后仰、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喉
部分泌物和异物,解除梗阻;对轻度喉头水肿者,可按 医嘱经静脉注射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重者, 应配合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并护理。
• B 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
过长致其紧贴于气管壁、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后阻塞气 管或支气管。轻者无明显症状,仅能在肺部听到啰音。 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阻力增高、心 率增快和和血压降低等
全身麻醉PPT课件PPT41页
第23页,共41页。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PPT课件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
1
麻醉:
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机体 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
2
现代麻醉学已远超出为手术提供条件的目的:
——维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平衡 ——减轻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保障病人的围术期安全和术后康复
3
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6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氧化亚氮(N2O) 安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7
静脉麻醉的特点
诱导迅速,无诱导期兴奋,对 呼吸道无刺激,不污染手术室, 麻醉苏醒期平稳。
8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氯胺酮
镇痛效能强,麻醉中幻觉、苏醒期精神症状
安定、咪唑安定
镇静
异丙酚、依托咪酯
镇静、催眠作用、轻微镇痛作用
芬太尼、吗啡
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 组织检查等。优点是能避 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 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 难以辩认。
19
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的 周围,以阻滞神经传导,使其支配区 域产生麻醉作用。
Ø 颈丛阻滞 Ø 臂丛阻滞(肌间沟法、腋路法、锁骨上法) Ø 肋间神经阻滞 Ø 指(趾)神经阻滞
0.5%布比卡因8-15mg,用10%的GS配成重比 重液。麻醉效果几乎在注药后1min内产生, 20min左右麻醉平面固定,维持2-2.5h。
如何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原因】 【预防】 用量过大——不超过一次限量 误入血管——注药前先回抽 吸收过快——加入肾上腺素 耐受力差——减少用量或分次用药
22
椎管内麻醉
【概念】 局麻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 感觉消失 肌肉松弛 【分类】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硬脊膜外腔阻滞 3. 腰麻-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
1
麻醉:
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机体 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
2
现代麻醉学已远超出为手术提供条件的目的:
——维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平衡 ——减轻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保障病人的围术期安全和术后康复
3
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6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氧化亚氮(N2O) 安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7
静脉麻醉的特点
诱导迅速,无诱导期兴奋,对 呼吸道无刺激,不污染手术室, 麻醉苏醒期平稳。
8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氯胺酮
镇痛效能强,麻醉中幻觉、苏醒期精神症状
安定、咪唑安定
镇静
异丙酚、依托咪酯
镇静、催眠作用、轻微镇痛作用
芬太尼、吗啡
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 组织检查等。优点是能避 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 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 难以辩认。
19
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的 周围,以阻滞神经传导,使其支配区 域产生麻醉作用。
Ø 颈丛阻滞 Ø 臂丛阻滞(肌间沟法、腋路法、锁骨上法) Ø 肋间神经阻滞 Ø 指(趾)神经阻滞
0.5%布比卡因8-15mg,用10%的GS配成重比 重液。麻醉效果几乎在注药后1min内产生, 20min左右麻醉平面固定,维持2-2.5h。
如何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原因】 【预防】 用量过大——不超过一次限量 误入血管——注药前先回抽 吸收过快——加入肾上腺素 耐受力差——减少用量或分次用药
22
椎管内麻醉
【概念】 局麻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 感觉消失 肌肉松弛 【分类】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硬脊膜外腔阻滞 3. 腰麻-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
麻醉方式选择及风险告知完整版PPT
增加氧耗量 心血管功能
呼吸功能
短期不 利影响
胃肠 泌尿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理情绪
睡眠障碍 长期不 慢性疼痛 利影响 行为改变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 不利影响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 梗塞的危险性 手术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能触发多条有害脊髓反射弧,使膈神经兴奋的脊髓反射性 抑制,引起术后肺功能降低,特别是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疼痛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辅助 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有力地咳嗽,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
❖ 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于支配某—区域的神 经干周围,使此部位产局限性麻醉。
❖ 因可能存在麻醉镇痛不完全或者失败的风险, 现在多数医院较少选择。
复合麻醉
❖ 单一的麻醉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使用多种 麻醉药物或多种麻醉方法使其相互配合,取 长补短,从而取得较单一麻醉方法更好的效 果,称为复合麻醉,临床亦称平衡麻醉。
对症处理 消除原因,对症处理 地塞米松2.5 mg/次,2次/日或氟哌啶1 mg/次,2次/日或5-HT3受体阻滞剂 抗组胺药或小剂量纳络酮(<0.05 mg) 评估所用镇痛药物和方法是否恰当 对症处理
❖ 最后,预祝您手术成功,顺利恢复!谢谢!
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术后长期疼痛(持续1年以上)是行为改变的风险因素
镇痛的优点
❖ 减轻疼痛,从而减轻应激反应,从而使各重 要器官得到充足血液供应,促进患者尽早恢 复。是目前全世界医学界的共同努力方向。
镇痛并发症
❖ 1.头晕、恶心、呕吐、嗜睡 ❖ 2.皮肤瘙痒 ❖ 3.膀胱潴留 ❖ 4.心血管抑制及呼吸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向在体表容易达到的部位下的神经干或神经
丛注入局麻药而获得的麻醉方法
包括:颈丛阻滞
臂丛阻滞及上肢神经阻滞
腰骶神经丛阻滞及下肢神经阻滞
躯干神经阻滞(肋间、椎旁、会阴神经阻滞) 脑神经阻滞(三叉神经、舌咽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胸腰交感神经阻滞)
最新.
28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
从理论上讲椎管内麻醉阻滞了脊神经,因此可 以满足所有脊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
患者可自主呼吸,也可施行正压通气
喉罩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通气之间
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通气道
最新.
13
第一代喉罩
最新.
14
第二代喉罩
最新.
15
第三代喉罩
最新.
16
喉罩通气优点
操作简便
置入容易
损伤小
通气管理确实
最新.
17
喉罩通气缺点
不能防止反流和误吸
不宜用于饱胃及有反流危险患者
麻醉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最新.
3
麻醉的工作特点
重要性
近20年来麻醉专业的发展对医院业务建设起着重大作用, 手术禁区的突破,外科学的进步及危重病人死亡率的降低, 无一不是在麻醉学发展下取得的。
专业性
麻醉学是一门完全独立的专业性极强、理论性全面的学 科,其发展趋势是精细的专业分工和多学科的综合统一。
漏气
气道压力过高时发生
部分梗阻
置入喉罩时将会厌推向后覆盖喉口所致
最新.
18
喉罩通气适应症
气管插管困难患者
急救复苏
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
特别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颅内高压患者
最新.
19
喉罩通气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未禁食 妊娠>15周 药物中毒 裂孔疝 气管受压软化
相对禁忌症
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咽喉部肿瘤 特殊体位
CSEA综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弥 补了两种麻醉方法的各自弊端
将“可靠”的脊麻与“灵活”的硬膜外麻醉 技术联合应用,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缺点
可引起循环等各系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血压骤增、心 率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应警惕和预防
最新.
11
气管内插管并发症
牙齿脱落
口腔粘膜损伤
声门损伤
下颌脱臼
杓状软骨脱臼
咽喉炎
支气管痉挛
气期的严重并发症
最新.
12
喉罩通气(LMA)
喉罩(lanryngeal mask,LMA)插入咽喉部, 充气后形成一个密封圈
肺纤维化等肺顺应性降 低的患者
最新.
20
静脉麻醉
由静脉注入全麻药而产生全麻作用
近年来发展趋势是由静脉分别给予多种药物 (麻醉药和辅助药),以相复合的方式来完 成全身麻醉状态
国内称作“静脉复合麻醉”或“全凭静脉复
合麻醉”,国外沿称“平衡麻醉”,含取长
补短之意
最新.
21
静脉麻醉优点
麻醉中患者不紧张、舒适、无痛 诱导迅速、平稳,循环系统稳定 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仅用较小剂
麻醉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张勇
最新.
1
一、麻醉概述
最新.
2
概述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消除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 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学科。
麻醉工作包括对手术麻醉期间患者的生命活动和生 理功能(如心跳、呼吸、血压和代谢)进行监测、 调控和支持
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镇痛、生命复苏及重症监 测治疗的临床二级学科
量到到麻醉目的 血液中麻醉药物浓度的高低,直接决定麻醉深度 苏醒快,可用相应的拮抗剂催醒 对环境无污染
最新.
22
静脉麻醉缺点
麻醉分期不易辨认,影响判断麻醉深浅
一旦剂量过大,麻醉过深,不能较快达到减 浅麻醉的目的
用药较多,药物间相互作用比较复杂
最新.
23
静脉麻醉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合理选择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监测和责任心
最新.
31
椎管内麻醉的相对禁忌症
术前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有外周神经感觉和运动 异常的病人
呼吸功能不全及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 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脏瓣膜疾病的病人 早期休克处于代偿期的病人 脊柱严重畸形、脊柱外伤和慢性腰背痛的病人
最新.
32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十几 年来兴起的一种椎管内阻滞的新技术
被动性
手术的多少,是否有急诊手术,手术患者的思想情况等,麻醉医师知 之甚少,无法预见,工作性质被动性强。
风险性
“麻醉无大小”,凡麻醉都具有危险性,因此麻醉科是医 院中高风险科室,医疗事故及意外较多。
最新.
5
麻醉工作的范围
手术麻醉:实施麻醉、围术期管理 管理麻醉恢复室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急救复苏 疼痛治疗 科研教学等
但是对于某些手术(如颈部、上胸部、腹部) 椎管内麻醉并不是一个完善的麻醉方法。
因此是否选用椎管内麻醉,应根据病情、手术 性质和要求、各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权衡利弊。
最新.
29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
腹部手术 下肢手术 妇科手术 部分胸壁手术 术后镇痛
最新.
30
椎管内麻醉的绝对禁忌症
病人不能合作或拒绝椎管内麻醉 穿刺部位感染、全身性感染或脓毒血症病人 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应用抗凝治疗病人
最新.
6
二、麻醉方法的分类
最新.
7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部位麻醉 局部麻醉 针刺镇痛与麻醉 复合麻醉
最新.
8
(一)全身麻醉
最新.
9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
最新.
10
气管内插管
优点
增加安全性,保障肌松剂使用 方便呼吸管理,方便手术操作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量 便于吸入麻醉药使用
实践性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麻醉的各项专业知识 和技术操作必须过得硬。
机动性
麻醉科是一个急救性科室,突发性任务多,担负着医院
内外的急救和复苏任务。 最新.
4
麻醉的工作特点
连续性
麻醉科承担着紧张而繁重的手术麻醉任务,麻醉医师长时间不知疲 倦地连续工作,常常无上下班之分,又要担当极大地麻醉风险。
最新.
24
(二)部位麻醉
最新.
25
部位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最新.
26
椎管内麻醉
定义:通过脊椎间隙向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注
入局部麻醉药,阻断脊神经的前根、后根 (植物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的兴奋传递而获
得麻醉的方法。
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间隙阻滞 骶管阻滞
最新.
27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丛注入局麻药而获得的麻醉方法
包括:颈丛阻滞
臂丛阻滞及上肢神经阻滞
腰骶神经丛阻滞及下肢神经阻滞
躯干神经阻滞(肋间、椎旁、会阴神经阻滞) 脑神经阻滞(三叉神经、舌咽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胸腰交感神经阻滞)
最新.
28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
从理论上讲椎管内麻醉阻滞了脊神经,因此可 以满足所有脊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
患者可自主呼吸,也可施行正压通气
喉罩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通气之间
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通气道
最新.
13
第一代喉罩
最新.
14
第二代喉罩
最新.
15
第三代喉罩
最新.
16
喉罩通气优点
操作简便
置入容易
损伤小
通气管理确实
最新.
17
喉罩通气缺点
不能防止反流和误吸
不宜用于饱胃及有反流危险患者
麻醉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最新.
3
麻醉的工作特点
重要性
近20年来麻醉专业的发展对医院业务建设起着重大作用, 手术禁区的突破,外科学的进步及危重病人死亡率的降低, 无一不是在麻醉学发展下取得的。
专业性
麻醉学是一门完全独立的专业性极强、理论性全面的学 科,其发展趋势是精细的专业分工和多学科的综合统一。
漏气
气道压力过高时发生
部分梗阻
置入喉罩时将会厌推向后覆盖喉口所致
最新.
18
喉罩通气适应症
气管插管困难患者
急救复苏
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
特别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颅内高压患者
最新.
19
喉罩通气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未禁食 妊娠>15周 药物中毒 裂孔疝 气管受压软化
相对禁忌症
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咽喉部肿瘤 特殊体位
CSEA综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弥 补了两种麻醉方法的各自弊端
将“可靠”的脊麻与“灵活”的硬膜外麻醉 技术联合应用,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缺点
可引起循环等各系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血压骤增、心 率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应警惕和预防
最新.
11
气管内插管并发症
牙齿脱落
口腔粘膜损伤
声门损伤
下颌脱臼
杓状软骨脱臼
咽喉炎
支气管痉挛
气期的严重并发症
最新.
12
喉罩通气(LMA)
喉罩(lanryngeal mask,LMA)插入咽喉部, 充气后形成一个密封圈
肺纤维化等肺顺应性降 低的患者
最新.
20
静脉麻醉
由静脉注入全麻药而产生全麻作用
近年来发展趋势是由静脉分别给予多种药物 (麻醉药和辅助药),以相复合的方式来完 成全身麻醉状态
国内称作“静脉复合麻醉”或“全凭静脉复
合麻醉”,国外沿称“平衡麻醉”,含取长
补短之意
最新.
21
静脉麻醉优点
麻醉中患者不紧张、舒适、无痛 诱导迅速、平稳,循环系统稳定 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仅用较小剂
麻醉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张勇
最新.
1
一、麻醉概述
最新.
2
概述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消除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 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学科。
麻醉工作包括对手术麻醉期间患者的生命活动和生 理功能(如心跳、呼吸、血压和代谢)进行监测、 调控和支持
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镇痛、生命复苏及重症监 测治疗的临床二级学科
量到到麻醉目的 血液中麻醉药物浓度的高低,直接决定麻醉深度 苏醒快,可用相应的拮抗剂催醒 对环境无污染
最新.
22
静脉麻醉缺点
麻醉分期不易辨认,影响判断麻醉深浅
一旦剂量过大,麻醉过深,不能较快达到减 浅麻醉的目的
用药较多,药物间相互作用比较复杂
最新.
23
静脉麻醉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合理选择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监测和责任心
最新.
31
椎管内麻醉的相对禁忌症
术前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有外周神经感觉和运动 异常的病人
呼吸功能不全及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 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脏瓣膜疾病的病人 早期休克处于代偿期的病人 脊柱严重畸形、脊柱外伤和慢性腰背痛的病人
最新.
32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十几 年来兴起的一种椎管内阻滞的新技术
被动性
手术的多少,是否有急诊手术,手术患者的思想情况等,麻醉医师知 之甚少,无法预见,工作性质被动性强。
风险性
“麻醉无大小”,凡麻醉都具有危险性,因此麻醉科是医 院中高风险科室,医疗事故及意外较多。
最新.
5
麻醉工作的范围
手术麻醉:实施麻醉、围术期管理 管理麻醉恢复室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急救复苏 疼痛治疗 科研教学等
但是对于某些手术(如颈部、上胸部、腹部) 椎管内麻醉并不是一个完善的麻醉方法。
因此是否选用椎管内麻醉,应根据病情、手术 性质和要求、各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权衡利弊。
最新.
29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
腹部手术 下肢手术 妇科手术 部分胸壁手术 术后镇痛
最新.
30
椎管内麻醉的绝对禁忌症
病人不能合作或拒绝椎管内麻醉 穿刺部位感染、全身性感染或脓毒血症病人 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应用抗凝治疗病人
最新.
6
二、麻醉方法的分类
最新.
7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部位麻醉 局部麻醉 针刺镇痛与麻醉 复合麻醉
最新.
8
(一)全身麻醉
最新.
9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
最新.
10
气管内插管
优点
增加安全性,保障肌松剂使用 方便呼吸管理,方便手术操作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量 便于吸入麻醉药使用
实践性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麻醉的各项专业知识 和技术操作必须过得硬。
机动性
麻醉科是一个急救性科室,突发性任务多,担负着医院
内外的急救和复苏任务。 最新.
4
麻醉的工作特点
连续性
麻醉科承担着紧张而繁重的手术麻醉任务,麻醉医师长时间不知疲 倦地连续工作,常常无上下班之分,又要担当极大地麻醉风险。
最新.
24
(二)部位麻醉
最新.
25
部位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最新.
26
椎管内麻醉
定义:通过脊椎间隙向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注
入局部麻醉药,阻断脊神经的前根、后根 (植物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的兴奋传递而获
得麻醉的方法。
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间隙阻滞 骶管阻滞
最新.
27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