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特征教案
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7篇
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7篇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3、知道调节心理问题的途径。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调节情绪、心理问题的方法。
设计理念: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事情,理解课本知识,掌握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愉快的度过青春期,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进一培养学生互助、协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讲的青春期的概念,以及青春期发育的三个阶段,进而向学生点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心理活动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恩格斯曾把它誓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让学生发言说出心理健康应该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情绪是会制怒与忌愁,笑对青春。
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原则性和自制力。
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健康的心理特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让学生分别从智力水平、心理状态、情绪控制、人格塑造、人际关系、学习水平几个方面分组探讨它们的心理特征,老师巡回指导。
经过激烈兴奋的讨论之后,学生达成共识。
针对正确率高的小组给以鼓励和表扬。
老师点评出健康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智力正常,在学习,生活,劳动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解决遇到的问题。
心理状态——与大多数人心理一致,并且符合年龄阶段的心理要求,如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富于幻想等情绪控制——能体察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控制调节情绪,合理宣泄。
人格塑造——具有独立性、进取心和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人际关系——与老师、家长和伙伴的关系和谐,能做到互助互动,合理解决冲突,知道如何决绝。
学习水平——动机明确、态度积极,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
二、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这是一组心理测验题,请凭直觉考虑你的选择。
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
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正常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4. 培养学生学会与家长、老师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2. 青春期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确立3. 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调适4. 亲子沟通技巧5. 求助途径与心理辅导三、教学方法1. 讲座法:通过专家讲座,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及如何调适心理矛盾。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普遍性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亲子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学会与家长有效沟通。
4.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分享青春期心理健康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讲座PPT,包括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自我认知、心理矛盾调适等内容。
2. 收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准备亲子沟通技巧的相关资料,供学生讨论参考。
4. 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本次讲座的满意度。
3. 学生收获:收集学生的感悟、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本次讲座的看法及建议,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青春期的趣味小测试或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正常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亲子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学会与家长有效沟通。
初二青春期心理教育教案及反思
初二青春期心理教育教案及反思【导言】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初二阶段,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份初二青春期心理教育教案,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教学反思。
通过这份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发展变化,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一、课程目标】1. 了解青春期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问题,并了解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3. 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发展健康人际关系。
5.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通过展示一些青春期特征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青春期的定义与特征a. 青春期的定义:指从生理上、心理上进入性成熟的一段时间。
b. 青春期的特征:身体发育迅速、情绪波动大、自我意识强烈、兴趣爱好多变等。
3. 分析青春期心理发展问题a. 身体形象问题:学生对自己的外貌和身材容易存在不满意的情绪,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b. 自我认同问题: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地位、角色和社会角色认同产生疑虑。
c. 家庭关系问题: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产生矛盾,家庭责任与独立需求的冲突。
d. 情绪管理问题:学生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4. 教授处理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方法a. 健康饮食和锻炼:通过健康饮食、适当的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
b. 积极表达自我:帮助学生学会积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减轻内心的负面情绪。
c.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鼓励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增强家庭和谐。
d. 寻找合适的情绪管理工具:教授学生放松技巧、情绪调节方法等。
5. 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a. 推崇合理价值观:强调尊重和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宽容心和理解力。
b.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为实现理想目标制定计划。
青少年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教案(7篇)
青少年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教案(7篇)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活动二: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
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
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2. 能力目标:学会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提高自我心理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2. 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调适方法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 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应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调适方法。
4. 实践锻炼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3. 实践锻炼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表现,如心理素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内容6. 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性知识教育和性态度培养性骚扰和性暴力的认识与预防7.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类型和青少年阶段的特点沟通技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冲突处理和协商能力的培养网络社交与人际关系的平衡八、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情绪的类型与表达压力来源与影响情绪管理和压力调适的策略自我放松和情绪调节技巧九、自我认同与自尊建立自我认同的发展与挑战自尊的内涵与重要性自尊建立的方法与途径自尊与自我价值的提升十、规划未来与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的意义与步骤兴趣探索与能力评估目标设定与实现策略面对未来挑战的心理准备七、教学方法6.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性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技巧。
7. 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人际关系和网络社交的理解。
8. 利用心理测试、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情绪与压力。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教案设计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及其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困惑及其原因。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调适青春期心理矛盾。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困惑。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增进对青春期心理的认识。
3. 指导性咨询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心理困惑及其原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如何调适心理矛盾。
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明确如何正确面对和调适青春期心理矛盾。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青春期心理困惑的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面临的心理困惑,尝试给出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后跟进,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青春期心理特点与调适》,详细内容如下:1. 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其影响2.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3. 青春期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4. 青春期心理调适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其影响,提高心理素质。
2. 培养学生识别和应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重点: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
2. 讲解:(1)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其影响。
(2)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3)青春期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
(4)青春期心理调适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扰,讨论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1)小明进入青春期后,总是因为小事和父母争吵,怎么办?(2)小芳在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如何帮助她建立自信?5. 随堂练习:(1)请列举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2)请分享一种你认为有效的青春期心理调适方法。
强调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其影响2.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3. 青春期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4. 青春期心理调适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2)以“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1)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列出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
(2)开展青春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青春期心理特征》教案
《青春期心理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2. 帮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心理特征对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3.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青春期心理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认知特征:智力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 青春期情感特征:情绪波动、情感敏感、易冲动。
3. 青春期社交特征:同伴关系、与父母沟通、与老师交往。
4. 青春期自我意识特征:自我认知、自尊心、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
5. 青春期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心理矛盾的产生、如何处理心理矛盾、寻求帮助和支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相关知识,阐述青春期心理矛盾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其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4. 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青春期心理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青春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青春期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其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5. 情感体验: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青春期心理特征。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4. 情感体验反馈:收集学生在情感体验环节的反馈,了解他们对青春期心理特征的感悟。
青春期心理教案
青春期心理教案教案标题:青春期心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和挑战;2. 掌握有效的青春期心理教育方法;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4.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入青春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学生在这个阶段面临的心理挑战,并鼓励他们主动关注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步骤二: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15分钟)- 分析青春期心理特点,如身份认同、自我意识的增强、情感波动、自我评价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以促进他们对这些特点的认识。
步骤三:探讨青春期心理挑战(15分钟)- 分析青春期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如情绪不稳定、自尊心脆弱、逆反心理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挑战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步骤四:介绍心理健康知识(15分钟)- 提供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积极心态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
步骤五:开展互动活动(20分钟)- 设计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彼此的心理体验、挑战和解决方法,并互相提供支持和建议。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青春期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对心理教育的理解和反馈;- 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如心理健康小结等。
教案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健康俱乐部或课外活动,以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提供心理咨询资源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教案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感受,在互动活动中保持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确保教学环境积极、安全,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模板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困扰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2.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3. 青春期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4. 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5.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心理困扰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应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关专家或学生代表分享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的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等。
2. 收集一些青春期心理困扰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4. 邀请专家或学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交流能力。
4. 经验分享反馈:收集学生对专家或学生代表经验分享的反馈意见,评估其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讲解2. 第二课时: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阐述3. 第三课时:青春期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分析4. 第四课时: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介绍5. 第五课时: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强调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青春期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心理困扰,学会自我调适。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关注。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模板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提高心理素质,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面对青春期挑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基本知识: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的发展阶段、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 青春期的心理困惑:自我认同、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学业压力。
3.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4. 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心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的培养。
5. 面对青春期的挑战:如何处理心理困惑、寻求帮助和支持、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心理困惑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和建立健康心理状态的方法。
4. 角色扮演法:模拟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绪表达、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青春期心理困惑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源:寻找一些与青春期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讨论。
5. 心理咨询资源:提供一些心理咨询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青春期的短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通用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青春期心理特点、心理矛盾与冲突、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认识到心理矛盾与冲突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
2. 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认识、心理矛盾与冲突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心理问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青春期心理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矛盾与冲突是正常现象。
(2)分析心理矛盾与冲突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
(3)介绍情绪管理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4)讲解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七、板书设计1. 青春期心理特点2. 心理矛盾与冲突3. 情绪管理4. 人际交往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分析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2)以“如何调节情绪”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1)示例:我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主要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解决办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同学、老师多沟通交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缓解压力。
(2)略。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教案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以及调节的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二: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难点:掌握遇到疑惑困惑时心理调节的方法三、教学媒体: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教师问:分析谜面,请同学回答。
小知识:讲解人一生经历的几个时期,使学生基本了解,重点讲解青春期。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能够使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并有一种愿意学习的愿望,为探索性学习做好铺垫。
(二)话题一、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哪些变化?活动L小组讨论,结合老师的补充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特征。
1、身高、体重增长2、脂肪积累增加3、长出阴毛、腋毛4、臀部变圆5、声音变细6、乳房增大7、月经来潮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并在学生讨论后后根据问题的回答总结出生理变化的几大特征。
(幻灯片打出)活动2:观看“生理期”视频总结并补充经期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不可以着凉;每隔3-4个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饮食方面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起居习惯,保持平稳的情绪。
活动3:出示幻灯片问与答关于生理变化的判断选择题。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讨论,观看视频,调动课堂积极性,通过问与答环节,巩固所学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知识。
(三)话题二、青春期的内心世界活动L我们心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1)、思考案例文文了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想一想现在的我们心理上又有哪些变化,形式可以是独立思考、两三人讨论。
(2)、思考完后踊跃发言,说说案例以及自身出现的心理变化。
教师指导: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可以用语言提示引导,例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开始顶撞父母;把自己心理的小秘密写进日记,不愿与他人倾诉,更不允许别人接近自己的日记等,学习方面有压力,不喜欢交朋友,情绪不太稳定等。
《青春期心理特征》教案
《青春期心理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提高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 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增进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性别角色认同等。
2. 青春期心理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自制性与冲动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等。
3. 应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调整心态、寻求支持、积极沟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应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接纳自己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学会有效应对心理矛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心理矛盾及应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心理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心理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特征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心理矛盾及应对方法。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青春期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分享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理解和接纳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中关于青春期心理特征的感悟文章的质量,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能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性。
2. 帮助同学们学会应对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3. 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基本知识介绍2.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性3.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4.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的技巧5.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同学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2. 讲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让同学们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3. 分析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 分享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引导同学们学会自我调节。
5. 教授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的技巧,帮助同学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6. 讨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自己。
7.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同学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
3. 评估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学会了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的技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青春期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等内容。
2. 故事材料:用于引入话题,引发同学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3. 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同学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面临的挑战,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 角色扮演:安排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心理冲突情景,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3. 心理测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测试结果。
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教案
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教案同学青春期心理健康领域教案(7篇)通过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学问,能够促进同学的健康成长与进展,能够让同学顺当度过青春期。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同学青春期心理健康领域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同学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篇1】班会目的:通过班会,引导同学正确熟悉自我。
针对本班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常常不完成作业进行分析,增加同学的责任感,告知同学应当珍惜今日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学习热忱。
渐渐摒弃厌学这个坏习惯,使同学们明白学问的积累力量的培育是胜利的前提,命运在自己手里,将来的路要靠自己制造。
若想自己的梦不再是虚幻,就要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们脚下,始终通到我们的幻想之颠!现在还小,应当从小养成习惯。
班会形式:让好同学们自己发言,说说自己对于学习的熟悉,然后再叫不常常完成作业的人谈谈班会主题设计:让同学们从自己的身边搜集例子,用于班会中。
班会预备:1、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班上所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如何解决厌学问题》为主题。
2、收集资料:围绕《如何解决厌学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厌学导致的严峻后果的案例;厌学心理的心理测验题等资料)。
3、确定主持人:王思睿班会过程:一、班主任致辞: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经过了四年多的努力大家都有所进步。
但是有一部分的同学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不完成作业。
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厌学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们班特地搞了这次的主题班会。
下面宣布主题班会开头。
二、主持人发言:“每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个阶段,学校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头,然而,有些同学从现在起就不完成作业,有厌学的现象,这些可怕的困惑围围着大家,使我们离学业的胜利越来越远,最终就影响到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很典型的学校生因厌学问题而导致犯罪的案例。
”三、班主任发言。
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
2024年青春期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完整版
2024年青春期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春期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冲突的普遍性,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冲突。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青春期心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特点。
(2)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
(3)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冲突。
(2)讨论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4. 例题讲解:(1)案例分析:分析一个青春期的心理冲突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调适心理。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四章的练习题。
(2)小组讨论:针对练习题中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3. 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4.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心理冲突的认识。
(2)请举例说明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答案:(1)青春期心理冲突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善于表达、换位思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青春期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教案完整版
青春期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影响。
2. 使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冲突普遍性,学会调适自己心理状态。
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春期生理变化、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个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关注和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心理冲突及其调适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困扰和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人际关系题目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一份关于青春期心理调适问卷。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变化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2. 青春期心理冲突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感波动等3. 心理调适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思考自己在青春期遇到困扰及其解决方法。
设计一份关于青春期心理调适宣传海报。
2. 答案:作业二:海报内容需包括青春期心理调适重要性、方法及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心理辅导活动,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同时,组织一次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家长讲座,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导入环节真实案例分享,是青春期心理冲突讲解,接着是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以及随堂练习设计,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导入环节真实案例分享为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和思考青春期心理变化,我需要精心挑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真实案例。
这个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引发他们共鸣。
在分享案例时,我会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让学生感受到我真诚和关心。
同时,我会注意观察学生反应,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青春期孩子心理问题怎么疏导教案设计
青春期孩子心理问题的疏导教案设计引言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但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家长和老师在了解和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需要设计有效的疏导教案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孩子心理问题的疏导教案设计。
第一部分: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特点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焦虑、压力、自卑、抑郁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特点对于设计有效的疏导教案至关重要。
焦虑焦虑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青春期的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担心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甚至会出现身心不适的情况。
压力在学习、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也是青春期孩子常面临的问题。
他们需要应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但有时可能会因为无法有效应对而导致情绪失控。
自卑青春期是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逐渐建立的时期,但也容易出现自卑情绪。
孩子可能会因为外貌、成绩、和他人的比较而感到自卑,这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抑郁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青春期的孩子也可能受到影响。
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失去兴趣,出现消极情绪和行为。
第二部分:疏导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案设计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设计有效的疏导教案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建立自信和积极面对挑战。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疏导教案设计:教案目标•了解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提供有效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教案内容1.心理问题识别与倾听–通过观察和与孩子交流,识别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给予尊重和理解。
2.情绪疏导与支持–教导孩子如何主动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提供安慰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3.建立自信与积极心态–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肯定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引导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从失败中成长。
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
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正常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2. 自我认知与自尊心培养3. 人际沟通技巧4. 价值观的塑造5.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三、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系统讲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自我认知、人际沟通、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内容。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困惑和烦恼,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
4.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 主体讲座:专业心理教师详细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自我认知、人际沟通、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困惑和烦恼,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
5. 角色扮演: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6. 总结讲座内容:教师总结讲座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座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准备1. 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
2. 准备青春期心理发展相关资料和案例。
3. 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角色扮演情景。
4. 准备学生作业模板和相关评价标准。
七、教学资源1. 专业心理教师的讲座。
2. 青春期心理发展相关书籍和文章。
3. 互联网资源,如心理学网站和论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心理特征》教学详案一、课程内容:青春期心理特征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青春期具有那些心理特征。
2、通过让学生谈论自己进入中学以来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了解自己,并深入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3、让学生懂得正确面对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用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悦纳自己。
通过学习知道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青春期的几种突出心理现象和如何调节自己的不合理情绪(二)难点:生理和心理的区别(三)解决方法:1、让学生讨论自己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那些属于心理的、哪些属于生理的。
让学生通过讨论领悟到哪些属于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
2、让学生分享自己出现不合理情绪时是怎么进行调节的。
先让学生讲述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阐述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一)教学方法:学生讨论、师生互动(二)学生活动:学生互相讨论进入中学后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发生了什么变化;将本课的内容写复述下来五、课时安排:共两个课时 90分钟六、教学步骤(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1)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2)青春期(11、12——15、16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
青春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又是人生的充满了暴风雨和危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个体存在着非常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特征。
(3)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每组请代表回答:同学们觉得自己进入中学以来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那些变化?2、展开新课教学:刚才同学们已谈到了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己和身边同龄人的一些变化,那么我们共同来归纳一下进入青春期以后有哪些变化呢?(1)、生理方面: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声音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
(2)心理方面:伴随着生理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特征。
A、情绪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B、认同感逐渐扩大;价值取向开始形成;闭锁心理开始出现;兴趣范围逐渐扩大;评价能力不断发展;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3、上述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自尊心增强:中学生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是自尊心。
这种自尊心表现为尊重的需要,威望的需要,独立和自主的需要,这些都是独立性意志的心理特征。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尊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①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的重要的心理倾向,都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成人来看待,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②喜欢逞强好胜,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争论,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喜欢在活动中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当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时,个体的自尊心会用亢进的激情或情绪消沉的反抗表现出来。
如搞一些文体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勇跃参加,如果不让你去参加,伤害了你的自尊心,就会出现消沉的反抗情绪。
③还有好多中学生,由于受自尊心的驱使,对自我形象很关心,即注意自己的仪表(上课照镜子),又注意同学们的评价,经常向别人打听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还有的同学最怕老师让回答问题,担心答不上来丢面子,抬不起头。
自尊心人人都有,青春期的青少年自尊心明显的增强。
但他同成年人相比,又具一定的波动性的闭锁性,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情绪往往不稳定,经常出现烦燥不安寂寞孤独,忧虑苦闷,心理上也常常出现矛盾。
虽然比较喜欢团体生活,但有时也喜欢独自深思。
好动感情,忽而心情开朗,充满信心,忽而独自沉思,感到前途渺茫,有时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男同学之间有时因几句话说得不投机或觉得丢了面子,而大动干戈。
B、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些人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
①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新成分是“成熟感”、“成人感”和独立性的产生。
平时的学习生活已参加了一定的社会活动,在知识、技能、灵活性等方面,认为和成人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已经自觉地认识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要求进入成人生活的世界。
这就是所谓的成人感,由此而表现出独立性。
②这种观念表现在渴望把自己当成成人,极力反对别人把自己当小孩子看,要求与成人建立新的关系。
对于成年人还把自己当小孩子管教和监护非常反感,这时的青春期个体往往嫌父母管教太严,太罗嗦,唠叨,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责怪父母,在家里不愿意多讲话,不愿和家长呆在一起等现象。
有时看不起父母或恶作剧,觉得自己学了父母不懂的知识,常常在父母面前显示显示,甚至有时洋洋得意,自以为很了不起,对父母的话不再“惟命是从”了。
有一位刚入高中的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爸爸、妈妈请放开手》,“让我自己去闯一条路,一条印满自己脚印的路,即使那条路到处布满荆棘。
”虽然作者一再感谢父母从小的教诲和关爱,走过了美好而纯真的童年,度过了天真快乐的少年,但他不满足这些,而是强烈地喊出:“我所走过的路,留下的脚印应该是两行,不是六行”。
C、苦闷心理(压力、孤独、寂寞):青春期的到来部分中学生往往出现一种“自我苦闷”的心理现象,进入青春期以后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的不安与困惑,其结果导致青春期个体产生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无法应付的难以控制的冲动、烦躁、苦恼,其中有的为身体发育、身高、外表而苦闷;有的为人际关系不好而苦闷,有的因学习成绩不尽人意而自卑,也有的因得不到老师、父母的理解而伤感。
下面是几个中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声:——学习不理想,很失望、灰心,有时会产生生而无望的念头,对前途未来不敢抱有向往的心情。
——上高中后,我有时觉得高中没意思,没有初中那样自在,特别是考试失败,我就坐在椅子上,有一种孤独感,这些悲伤的事我都想起来了,很苦闷,觉得什么事都没意思。
——上初中后,我就特别喜欢跟男同学在一起,像打球、学习、谈话、说笑。
我觉得和男同学在一起废话少,不易发生争执,互相特别谦让,可是一些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讨厌这样的女孩,我很苦闷。
——怎样才能使自己受其他人欢迎,怎样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呢?——我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也找不到原因,这是为什么?——人际关系处理多么艰难,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究竟有多少?有苦闷却找不到知己倾吐自己的心里话。
——父母对我有很多的期待,我不想有负于他们的期望,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所征服。
考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已使我失去了站起来的勇气。
——上课老是走神,却又无法克服,为什么?4、第一课时讲课结束:布置作业——针对上述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第二个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如何调节青春期不合理情绪1、导入新课:A、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B、中学生的种种苦闷,并不都表露在言谈之中,绝大部分隐藏在心灵深处。
那么,种种自我苦闷是怎样发生的呢?一般来自身体发育与认识能力、批判能力、判断能力、抑制能力等精神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对于所谓“苦闷”问题的是非标准没有正确地把握,又不肯向别人请教,不知怎样处理,于是产生恐慌、忧虑、焦躁、烦闷、苦恼。
C、同学们,在你们初中阶段每一个人都会碰到很多烦恼,那么,你们是怎样从“自我苦闷”中解脱出来,变消极为积极的呢?2、展开新课教学将学生谈到的自我调节的方法一一列出,并展示常用的有效的调节方法。
A、自我激励法或自我鼓励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面临适度的苦闷,挫折和一定压力时,集体会调动起积极因素来充分发挥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功能。
因此利用“自我苦闷”,通过自我激励,振奋精神,培养自信心和竞争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从而摆脱“自我苦闷”。
比如,你瞧不起女同学,可人世间不是有很多巾帼英雄么,有很多像张海迪式的女性令人敬佩吗?你说我学习不行,我一个堂堂男子汉就是要憋一口气,凭着这股子韧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做出个样子给你瞧!那些自甘落后,自我苦闷的同学们,运用自我激励法主要是应该确定一种思想;不要自惭形秽,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
“哀莫大于心思死”,不自卑不气馁,承认自己的价值,敢于挑战、敢于胜利,在苦闷中不息,发奋努力,定会取得成功。
B、自我疏导法这是一种通过不断地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达到自我解脱的方法,如果把“自我苦闷”掩盖起来,表面上看来,毫不介意,其实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这种暂时隐蔽自己,禁锢心扉的做法,并没有解决问题,只能是自欺欺人。
怎样运用自我疏导法呢?这里以如何处理与老师、家长及同学的关系为例,当你得不到父母、老师理解,感到委屈时,你不妨进行“冷处理”,深入回忆,反思自己的言行,然后主动敞开自己的思想,主动交换各自的看法,这样既能理解了家长、老师的用心良苦,又争取了他们对自己的理解。
当你与同学闹翻了脸互不理睬,陷入苦闷时,你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看法同周围的环境放在一起,冷静地思考一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认真解剖自己的不足,采取主动的姿态,这样就不难解决了,这时你的形象在别人眼里就会高大起来,你的烦恼也就解除了。
C、心里换位法就是利用“你我调换位置”的心理反差“例如我是你”。
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环境来看自己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情,这样去想去做,就容易做到相互理解。
D、自我转移法当你为自己的容貌、体形、早恋等自我苦闷而无法自慰时,主动把自己的注意力引离苦恼,转移到另一项自己感到有兴趣的活动中去,它能帮助你驱散心理上的乌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追求什么才称美呢?有些人在为自己的穿着打扮赶不上潮流而苦恼,产生一种失落感,造成心理的落差,有时会发出无端的怨尤、怨父母不体谅,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样的看法真有点可怜,人应该追求内在气质的美,才是人的真正魅力所在。
当你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早恋”时,不妨调动你全部的能力与热情,投身到学习、文娱、体育活动中去,因为在这里更能显示出你青春的活力。
当你为了生活中一点小事而烦恼时,你应该意识到这是毫无价值的,是自己折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时,你想一想大海的广阔胸怀、穹宇的深邃无限,你就会走出狭隘,个人的区区小事困扰的圈圈。
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就会变苦闷为欢慰了。
4、将黑板上板书的知识点擦掉,让每一个同学拿出一张纸本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把这两节课讲的关于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知识点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