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记录
环境监测数据记录
环境监测数据记录一、目的本文档旨在记录环境监测数据,以便追踪和评估环境状况,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记录要素环境监测数据记录应包含以下要素:1. 监测日期和时间记录监测数据的日期和时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监测地点记录监测数据的具体地点,包括区域和具体位置,以便确定不同地点的环境差异。
3. 监测指标记录监测的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
4. 监测数值记录监测指标的数值,如浓度、温度等,以便了解环境的实际状况。
5. 数据来源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的来源,包括监测设备、实验室检测等,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 监测方法记录监测数据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以便重现和验证监测结果。
三、数据记录方法环境监测数据记录可以采用电子记录或纸质记录两种方式。
1. 电子记录使用电子记录的方式可以提高数据记录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或云端,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2. 纸质记录在无法使用电子记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纸质记录方式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记录。
建议使用规范的表格或格式,以确保数据的整齐清晰。
四、数据保存和备份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建立数据保存和备份机制。
建议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中,如硬盘、U盘、云存储等,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基于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可以帮助评估环境状况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议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清晰、准确的报告。
六、数据保密和合规性环境监测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应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合规性。
建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和敏感信息。
以上是环境监测数据记录的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记录。
记录的数据将为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室内环境监测报告记录单
室内环境监测报告记录单
1. 检测信息
- 检测日期: [填写日期]
- 检测地点: [填写地点]
- 检测目的: [填写目的]
- 检测人员: [填写人员]
2. 检测结果
下面列出了室内环境监测的结果:
2.1 温度和湿度检测
- 室内温度: [填写温度]
- 室内湿度: [填写湿度]
2.2 空气质量检测
以下是空气质量相关的检测结果:
- PM2.5浓度: [填写PM2.5浓度]
- 甲醛浓度: [填写甲醛浓度]
- TVOC含量: [填写TVOC含量]
2.3 噪音检测
- 室内噪音水平: [填写噪音水平]
2.4 光照检测
- 室内光照强度: [填写光照强度]
3. 结论和建议
根据对室内环境的检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 检测结果显示室内温度和湿度在正常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 空气中的PM2.5浓度和甲醛浓度略高于标准限值,请采取相
应的空气净化措施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 TVOC含量正常,无需特别处理。
- 噪音水平低,对居住环境没有明显影响。
- 光照强度适宜,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4. 备注
在这一节,你可以添加任何必要的备注或其他信息。
[填写备注]。
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
(μg)
空气中苯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TVOC采样检测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热解析/气相色谱法
检测设备
热解析、气相色谱仪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Tenax管
采样点温度
℃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
V (L)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μg)
空气中TVOC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游离甲醛现场检验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温度
℃
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
湿度
%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本底值
响应值
甲醛浓度(mg/m³)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氨采样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检测设备
分光光度计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气泡吸收管
采样点温度
℃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Vt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0(L)
样品溶液吸光度A
空气中氨浓度(mg/m³)
Y=bX+a格式的标准曲线为: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XXXHJ-03-YJ00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详细见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共页第页XXXHJ-03-YJ003 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5分析项目:样品类型:样品来源:室温:仪器型号:电极型号:检验记录注:第页56XXXHJ-03-YJ004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7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共页第XXXXHJ-03-YJ005 pH值测定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注:共页第页59XXXXHJ-03-YJ006 环境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记录(分光光度法)受测单位: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年月日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室温:测定波长(nm): 仪器型号:标准溶液浓度: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0采样点名称: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1XXXXHJ-03-YJ007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计算公式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62检验记录标准溶液名称: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标准溶液浓度:63XXXXHJ-03-YJ008WJ-60B型皮托管平行法自动跟踪烟尘测试仪原始记录受测单位锅炉型号除尘设备烟囱高度(m)额定蒸发量(t/h)工况蒸发量(t/h)额定工作压力(MPa)工况工作压力(MPa)烟道截面面积(m2)烟气温度(℃)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皮托管系数测试断面位置采样咀直径(mm)含湿量(%)环境温度(℃)大气压(KPa)烟道全压(KPa)烟道静压(KPa)锅炉安装日期测量日期过剩空气系数林格曼黑度(级)SO2测试浓度(mg/m3)折算浓度(mg/m3) SO2排放量(kg/h)测量人员:分析人员:复核人:审核人:共页第页64XXXXHJ-03-YJ011自采样品流转单XXXXHJ-03-YJ0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现场记录表测试人员:复核:审核: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XXXXHJ-03-YJ017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第页共页测试人员:复核者:审核者:XXXXHJ-03-YJ019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分析项目: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XXXXHJ-03-YJ019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测定波长(nm):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记录共页第页。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原始记录
四、检测原始记录的严密性
检测原始记录必须进行三级审核,以确保相 关信息和数据准确无误。任何检测原始记 录必须由检测人员签字,经相关检测人员复 核,并经上一级检测人员或科室负责人审核 后方可生效。
一级审核由检测人员自行负责。检测人员 在完成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后 , 应对记录填 写是否完整、数字或符号是否有误、相关 的运算是否有错、样品标记与检验编号是 否正确等内容进行初审确认 , 确认无误后由 检测人员签名。如发现有误记的内容应进 行更正,有疑问的应进行复检。
二级审核由同时参与检测或本岗其他检测人 员进行。主要对检测过程 ( 步骤 ) 是否符合标 准的要求、数字修约是否恰当、计算结果是 否正确、处于不合格或边缘值的检测结果是 否作了复检等内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的签署 复核者本人姓名。如发现错误或有疑问应退 还给原检测人员修改或进行复检。
三级审核由高一级的相关检测人员或本科室负责人 完成。主要是对一级和二级审核人员是否签名、检 测是否在样品有效期内进行、检测项目是否按要求 做全、从其他原始记录、标准曲线、图纸资料传递 而来的量值是否有误、检测依据是否符合委托单位 或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等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 由审核者签名。如发现错误或有疑问应退还给原检 测人员修改或进行复检。
五、检测原始记录的保密性
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由检测人员负责保管,检 测结束后相关科室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经三级审 核的各种检测原始记录集中后整理归档。
为避免已归档的检测原始记录被修改或泄漏客户 机密,已归档的检测原始一般只供本单位相关人员查 阅,查阅人需办理相关的手续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批 准,查阅时至少有2人参与。 查阅人只能摘抄或复制其中的内容,不得对其中的 内容进行更改或作标记;检测原始记录一律不得外借, 任何人不得将其带离单位,若确需借阅,借阅人应办理 相关的借阅手续,经实验室领导批准后,由档案管理员 提供复印件。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工作记录表
学校班课桌椅抽检符合情况原始记录表学生(抽检10人)身高实际就坐的桌椅号标准对应的桌椅号是否符合(打√)课桌号课椅号课桌号课椅号12345678910附表3声级值修正值被测噪声与本底噪声差值≤3 4-5 6-9 10修正值 3 2 1 0附表4浙江省市(县/区)疾控中心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工作记录表受监测学校: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标准或要求检测结果(6个教室)合格教室数合格率教室人均面积小学≥1.36平方米中学≥1.39平方米桌椅课桌椅布置情况第一排课桌椅前沿和最后一排课桌椅后沿与黑板的距离第一排课桌前沿:≥2.2m最后一排课桌椅后沿:小学≤8m,中学≤9m 课桌椅符合情况课桌符合率≥80 %课椅符合率≥80 %黑板黑板尺寸高度和宽度高度:≥1m;宽度:小学≥3.6m,中学≥4m悬挂高度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0.8—0.9m;中学:1—1.10m黑板反射比测量点反射照度/测量点入射照度,取3个测量点平均值0.15-0.2采光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2.2% 窗地面积比窗面积/地面积≥1:5 后墙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0.7-0.8照明课桌面平均照度≥300lx 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0.7 黑板面平均照度≥500lx 黑板面照度均匀度≥0.8噪声普通教室内噪声≤45db 空气质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0.15%学生饮用水春季秋季游离余氯≥0.05mg/L菌落总数≤100 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浑浊度≤1PH值 6.5-8.5色度≤15肉眼可见物无嗅味无监测人(签名):监测时间:监测单位(盖章):。
环境监测数据记录表
环境监测数据记录表---1. 概述本文档旨在记录环境监测数据,并提供标准格式以便于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记录对于环境保护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字段以下是环境监测数据记录表中的常见数据字段:- 日期:记录数据的日期。
- 时间:记录数据的时间。
- 检测地点:记录数据采集的具体地点。
- 温度:记录环境温度。
- 湿度:记录环境湿度。
- 噪音:记录环境噪音水平。
- PM2.5:记录PM2.5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
- PM10:记录PM10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记录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
3. 数据记录请根据以下步骤记录环境监测数据:1. 打开环境监测设备,并确保准备就绪。
2. 在记录表中填写日期和时间。
3. 填写检测地点,确保准确标识数据采集的地点。
4. 使用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温度、湿度、噪音以及颗粒物浓度的测量,记录数据在相应字段中。
5. 如有需要,可以在备注栏中添加额外的信息。
6. 完成数据记录后,仔细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存档数据记录表,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4. 数据分析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有助于评估环境状况和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对比不同日期和时间的温度、湿度以及噪音数据,观察环境变化趋势。
- 分析不同地点的颗粒物浓度,寻找潜在的污染源。
- 研究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环境数据,了解环境变化的影响。
5. 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准确记录和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用于环境污染源的定位和污染控制。
- 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监测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 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支持。
6. 总结环境监测数据记录表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文档,它帮助我们准确记录和分析环境数据。
通过正确记录和分析数据,能够更好地评估环境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
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
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概述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是用于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的文档。
该记录表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简洁的记录方式,用于准确记录环境监测相关数据,并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数据记录以下是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中包含的主要数据记录项:1.检测日期和时间:记录每次环境监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检测位置:记录每次环境监测的具体位置,包括地理位置坐标或具体的场所名称。
3.检测项目:记录每次环境监测所涉及的项目,如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噪音水平等。
4.检测方法:记录每次环境监测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以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监测数据:记录每次环境监测所得到的具体数据,如各项指标的数值、浓度值等。
6.数据分析: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如评估结果、趋势分析、异常情况等。
7.备注:记录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数据分析和评估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记录表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异常情况等信息,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环境质量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和综合分析,评估环境的整体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趋势分析:通过对长期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3.异常情况处理:对于异常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结论最全环境监测记录表是一份用于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文档。
通过准确记录、科学分析和评估,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在使用记录表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
1. 目的
本文档旨在记录环境保护监测的相关信息,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执行。
2. 监测内容
2.1 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定期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评估环境空气的质量状况。
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
(NO2)、颗粒物(PM2.5、PM10)等指标。
2.2 水质监测
定期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浊度、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2.3 噪声监测
对周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评估噪声对生活和工作环
境的影响。
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噪声强度、频率分布等指标。
2.4 土壤监测
定期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估
土壤的污染情况。
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镉、铅、汞等元素含量。
3. 监测记录
3.1 记录日期
每次监测记录应包含监测的日期和时间。
3.2 记录地点
监测记录应明确监测地点的名称和地址。
3.3 监测结果
记录监测得到的具体数据,并与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如数据超出标准范围,需要注明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4 监测设备和方法
记录使用的监测设备和方法,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人员
记录参与监测的人员姓名和职务。
4. 总结和建议
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环境保护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
措施,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善。
以上为环境保护监测记录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可以修改文档);
原始记录表(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年月日水期:枯丰平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电导仪型号及编号:采样:送样:接样: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m/s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mm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监测:厂方代表:校核:第页共页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6920-86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I定位值:标准溶液II理论值:标准溶液II测定值: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分析:校核:审核: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2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3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类别:监测:厂方代表: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9 )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地点:方法依据: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检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30 )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配制:校核:审核:原始记录表(31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分析:校核:审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校核:审核:样品交接记录表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分析任务表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处理:校核:审核: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校准:校核:审核:。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水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μScm-1)25℃电导率kt (μScm-1)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比色皿mm 参比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加标液浓度()响应值A回收率(%)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显色时间______________显色体积___________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 比色皿mm室温_____℃湿度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 培养前分析日期 室温 ℃培养后分析日期 室温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 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 水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稀释水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培养前培养后平行样检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白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稀释倍数C1,C2-----------水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水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室温℃湿度%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容器+滤膜+样品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一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日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时间水样外观监测项目排污口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调查船采样工具采样方式采样日期天气气温℃样品现场保存措施: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天气状况风力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电话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背景噪声声级dBA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距路肩距离(米)车流量(辆/小时)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样品委托单项目名称委托科室任务来源采样日期委托日期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结果的方式委托科室室主任送样人接样人受委托科室室主任接样日期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计算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保存的设备名称及编号______________保存类别及温度要求冷藏_______℃冷冻_______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测试仪器名称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排气筒高度m 烟气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表面压力林格曼黑度废(烟)气静压废(烟)气全压比托管型式及系数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动压Pa微压计读数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 共___页第___页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采样仪器名称编号测氧仪型号及编号烟气测试仪型号和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安装孔深度排气筒高度m烟气温度℃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测试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 测试仪器名称及编号工艺设备名称烟囱高度m 测试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风向风速天气情况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方法及来源室温℃湿度% 分析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
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记录表
施工场地环境监测记录表
项目名称
岳宜高速项目经理部(盖章)
地点
湖北宜都
监测时间
2013年10月12日下午三点到六点
`
监测点
监测方式
声级计
PH试纸、目测
目测
目测
噪声
水污染
Hale Waihona Puke 废气固废物备注拌合站
36分贝
¥
PH=7,三级沉淀,清澈排放
无黑色烟雾
集中堆放,环卫收集处理
预制场
45分贝
PH大于7
无有害气体排出
—
集中堆放,环卫收集处理
生活区
18分贝
PH小于或等于7
通过排风扇排出
集中堆放
…
………
(
|
监测部门
岳宜高速宜昌段一标环境监测处
监测人员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01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011. 概述本文档记录了环境保护监测的数据和结果,旨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某工业企业,在此次监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废水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 噪音污染等3. 监测方法根据国家环保标准,采用以下方法对目标进行监测:3.1 废水排放监测选取合适的监测点位,使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监测参数包括:- 生化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Cr)- 总氮(TN)- 总磷(TP)- 悬浮物(SS)3.2 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选择适当位置安装气体监测设备,监测参数包括:-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x)- 悬浮颗粒物(PM2.5、PM10)3.3 噪音污染监测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噪音监测仪器,测量噪声水平。
4. 监测结果4.1 废水排放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废水排放指标如下:4.2 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如下:4.3 噪音污染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噪音污染指标如下:5. 结论与建议根据监测结果,目标单位的废水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噪音污染等各项指标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目标单位继续保持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6. 下一步工作为了持续改善环境状况,建议下一步工作包括:- 持续监测环境数据,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 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参考文献[1] 国家环保标准, GB 3096-20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 国家环保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 国家环保标准, GB 3097-1997 城市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 国家环保标准,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共40页.docx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2012年目录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枯 丰 平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采样: 送样: 接样:.第 页 共 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m/s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厂方代表:接样: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mm 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监测:厂方代表: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1 )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6920-86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I定位值:标准溶液II理论值:标准溶液II测定值: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分析:校核:审核: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分析:校核:审核: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5 )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7488-87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9 )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0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2 )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3 )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7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8 )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类别:监测:厂方代表:审核:第页共页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地点:方法依据: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检测:校核:审核: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配制:校核:审核: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31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分析:校核:审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校核:审核:样品交接记录表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分析任务表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处理:校核:审核: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 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 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校准:校核:审核:。
环境监测环境数据记录规范
环境监测环境数据记录规范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对于科学评估环境质量、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以及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规范的环境数据记录则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环境数据记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准确的环境数据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监测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环境数据记录是环境研究的基础。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深入研究环境现象的成因、机制和影响,为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规范的环境数据记录还能够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信任和参与度。
那么,如何进行规范的环境数据记录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一、记录的内容和要求环境数据记录应包括监测的时间、地点、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监测人员等基本信息。
对于监测数据本身,应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记录的数据应能够反映真实的环境状况。
同时,还需要记录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在记录监测数据时,要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并按照规定的有效数字位数进行记录。
对于异常数据或可疑数据,应予以注明,并进行必要的复查和验证。
二、记录的格式和工具为了保证环境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应制定统一的记录格式。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使数据记录清晰、直观、易于理解。
同时,利用电子记录工具,如专业的环境监测软件或数据库,能够提高记录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便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在使用电子记录工具时,要注意数据的备份和安全,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现场监测条件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时,应采用纸质记录,并在事后及时将数据录入电子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名称:二十三冶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澧县项目部项目名称:澧县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表一
监测日期:20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监测过程
结论
备注
1
粉尘
目测
目视整个现场无明显扬尘,路面铺设砂石,车辆出入口设置洗车棚,搅拌机采取隔离措施。
正常
2
污废水
目测、沉淀法、闻气味
现场已砌筑沉淀池、排水沟,污废水有序排放,观察沉淀池后的水样,无明显沉淀物,且无明显臭味。
监测日期:2011年10月20日
监测地点:施工现场、办公区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监测过程
结论
备注
7
油漆
检查、闻气味
油漆已按照要求堆放,且派专人管理。无气味。
无此项
8
工业用气
检查
氧气、乙炔等工业用气已按要求的距离摆放,有专人管理。
无此项
9
办公用品
检查
资料室已按照要求设置纸张再利用篓,充分利用纸张。
正常
10
噪音
用噪声仪检测
仪器显示,噪音在允许范围之类。
正常
11
施工材料
检查
现场无明显浪费现象,技术员已编制技术交底。
正常
12
有毒、有害气体
监测
无此项
监测人员:林高平、倪卫金、金鑫
正常
3
生活垃圾
检查
现场已修筑垃圾站,且按照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分类设置。
正常
4
建筑垃圾
检查
分类堆放,较整齐。
正常
5
用水、用电
检查
现场已贴节约用水、用电的标语。无滥用水电现象。
正常
6
油类物品
检查
设备换油时用盆接,地面无明显痕迹。
正常
监测人员:林高平、倪卫金、金鑫
环境监测记录
单位名称:二十三冶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澧县项目部项目名称:澧县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