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堂 精 彩 的 作 文 指 导 课(于永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于永正)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听于永正作文指导课的感受

龙泉育才学校王熙凤

今年四月份,我有幸在民院学生会堂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

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教学内容是看图作文《一段广告语》、《哑剧》两堂作文课。这两堂课,不仅让我领略了于老师精湛独特的教学艺术,而且受到了一次教育观念上的洗礼。这节课,于老师展示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风采,令人叹服的同时,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得心应手的基本功。

于老师语文教学基本功非常深厚。在这节作文课中,于老师的表演才能在这节课中得到充分展示。

首先利用电视上的《广告语》:(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男)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的是把

心放宽,就不挤啦!

面对上述的作文提示,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后,带领学生进行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试拟作文题目,一一展示题目,并立即作文。学生积极性立刻发挥出来。后面的作文当然也很好,老师点评作文时,一般是大胆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自由发挥想像。《哑剧》:于老师扮演哑剧中的老师,对学生考好了,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当学生没有考好时老师表现十分恼怒,大发其火,表演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像,随之当场作文,并当场评讲,学生作文内容出奇的好。

教师是演员,在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于永正老师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正是因为于老师的亲自参与表演,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才使这节作文课生动,在快下课时,于老师为感谢同学们,唱了两句京剧:《四郎控母》。男扮女的优美唱腔使同学们激动,使老师们激动。相信于老师的才艺会给学生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二、学生情趣的调动

这节作文课,于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棋高一着。首先是选演员。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表演,鼓励学生上台表演。选一个学生上台和于老师表演哑剧,一下子缩短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由看表演----写作文----读作文一切显得

很自然,语言显得很真实。所以,在下课时,这个学生对于老师说:“感谢于老师教我写作文,这是我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作文。真希望于老师不走,继续教我写作文。”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慨。

另外一点就是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学生写好作文后,自己读作文,只要发现一个好句子,甚至一个好词,于老师都及时鼓励、加分。学生的作文于老师当堂给他打了一百五十分,当他告诉学生作文可以得150分时,学生说不相信,于老师就当场在学生作文本上打上分数。每个上去读作文的学生都是笑容满面地回到座位。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学生又怎能不愿做作文呢?

于老师先启发同学们谁都可以写名言,并举了例子:“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点评作文时——未来的科学家×××”、我们全神贯注,就成为好学生;于老师全神贯注,就成了特级教师。——未来的文学家×××”、“两个小学生,顶个于老师。——未来的教师×××”……这样巧妙的设计,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处处充盈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既是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又是敞开心扉的心灵对话。

在这堂作文指导课上,于老师注重训练内容的趣味性,训练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周密性、深刻性,学生学得积

极、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最喜欢发言错误的学生。”这是于永正老师每次上课前总要说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语言,不正包含了于老师对孩子的爱吗?只有对学生的爱,才使于老师把每一节课都上得那么丰富多彩,才使每个学生都那么难忘。

语文姓语,学语文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我们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课文。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点。(于永正)

于永正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在他们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了解每个人的不足之处,能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表现在我不吝啬表扬,但每次表扬又不是廉价的;表现在我会用多种方式表达我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我时时在关注着他们。学生从我这里感受到了关爱,也就学会了关爱他人。我爱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学生喜爱我,就喜爱我所教的学科。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才意味着教学上的真正成功。

三、学生观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讲地位取代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现代的教育观则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的教育主体,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内部复杂的心理活动才

能起作用。

于老师在以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后,问学生:“要不要老师读一遍?要的举手。”结果很多学生都举手了。于老师又说:“不要老师读的举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趁势引导:“我最喜欢不要老师读的学生。自己读,给老师一个惊喜,好吗?加油练。”短短几句话,把学生带进读的境界。

于老师在课堂上开展的两次朗读比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第一次朗读比赛选的是那些需要别人帮助的同学。于老师读了课文后,问学生:“谁第一?”学生说:“于老师。”于老师接着说:“我不同意。我读了多少年了,几十年了,才读成这样。冠军应该是两个组长,同意不同意?”于老师的谦虚,鼓励了学生,增强了学生读好书的信心。

四、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于老师的课上,他不是把现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于老师坚信,“书忌耳传”“学贵自悟”。因此,他摈弃了传统的烦琐分析的教学形式,而是以学生的朗读训练为主线贯穿整堂课,让学生通过读,联系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教师的主导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