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格_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马前锋 1 孔克勤2

(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 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文化影响人格的系统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本文通过国内外这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说明人格特点的文化因素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结构 社会化 国民性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其中文化因素又独特地制约了人格的发展。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1],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

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综述

在西方心理学中,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关系的研究又被称为心理人类学(Psycholo gical A nthropolo gy),是文化人类学中一门较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关于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产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纵观全过程,可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把 社会 和 文化 当作一个整体或体系来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不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问题,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作历史的重建,而不注意文化演变的心理历程。这种情况到30年代之后逐渐发生改变。人类学家在一个民族中作深入而长久的田野调查时发现,单纯搜集不同社会的具体文化事实,不注意人的行为,对社会文化的研究便过于空泛而不能涉及其全貌。因为心理分析学家因临床需要对个体发育理论感兴趣。他们所创立的个人学习与教养方式理论对人类学家很有启发。所以人类学家转向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当时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民族心理学(Ethno -Psychology),也开始对人类文化感兴趣。自1900年至1920年间,冯特出版了他的巨著!民族心理学∀多卷本。在这部10卷的著作中,冯特广泛搜集了原始共同体的经验材料,综合分析了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等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并将人类文化按人类的心理特质分为:原始人类、图腾时代、英雄崇拜、人性发展4个发展阶段,开创了用群体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的先例。

另外,在弗洛伊德出版的!释梦∀中,试图超越神经学和精神病学本身的范围,介入解释文化现象###神话学和文学的领域。弗洛伊德试图从 被排斥的冲动 理论来说明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失言、错字、错话、忘记名字等。1913年,弗洛伊德发表!图腾与禁忌∀一书,以心理学方法解释 关

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问题 ,实际上已涉及了人类学的范围。

1.2 创立阶段

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米德(M argaret M ead)等人最早将心理分析学的观念引进人类学领域。萨丕尔从人类的象征性行为(Sy mbolic behavior )、无意识行为(unconscious behavior )进入人类学与心理学综合研究的领域[2]。1921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社会行为的无意识模式∀,!文化人类学和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中人格概念的提出∀等文章,并且在1930年初于耶鲁大学组织了 文化与人格讨论会 。在30年代对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仍很模糊,米德通过到萨毛(Samo a)调查,她与那里的少女们一起生活,从最深的一层去了解她们在成熟期的生活。她认为,少年期的冲突并不是普遍的生物性,而是由若干特殊的教养方式所造成。少年期烦恼是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物性[3]。米德又继续通过调查(在新几内亚调查了三个距离不远,但文化差别很大的民族)发现,三个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两性的气质与行为也各有不同[4]。在米德看来,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米德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继萨丕尔和米德之后,林顿(Ralph L inton)、杜宝娅(Cora DuBo i s)、卡丁纳(Abram Karchiner)等人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推上更有系统的科学性综合研究轨道。

1936年林顿提出 地位和角色 (Status and Role)概念,指出社会是靠社会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动的[5]

。文化除了社会整体的共同特征外,由于个体或小群体之间所掌握的知识或技术的差别又形成局部的特殊性。所以,林顿主张从个体考察文化,并把个体与文化一起研究;认为文化是从各个个体中获得自己的形态的,没有心理学家的工作,人类学家永远不可能超出对文化过程的了解。1937年,林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当时,精神病学家卡丁纳和杜宝娅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共同举办文化和人格问题研究讨论会。在讨论会中,林顿、杜宝娅和其他人类学家提供他们在原始社会中所找到的有关儿童养育、成人行为和其他文化

通讯作者:马前锋,男。E mail:mqfeng888@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号:06JZD0039)的资助。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6):1517-15201517

特质的资料,由卡丁纳作心理分析,最后一起讨论和总结。1939年卡丁纳编成了!个体及其社会∀(T he I ndividual and His society)一书,林顿、卡丁纳、杜宝娅和丁∃威斯特(James West)于1945年合著了!社会的心理疆界∀(Psycholo gical F rontiers of Society),系统地提出了 基本人格结构(Basic personality structure)理论。

基本人格结构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因共同的早期养育和训练而具有的共同人格结构。按照卡丁纳等人的理论,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由于那个社会的 初级制度如生产方式、家庭婚姻、儿童养育等所形成,而基本人格结构又投射形成该民族的 二次级制度(如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等等)。基本人格结构的概念仍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所以林顿、杜宝娅等继续加以充实,根据自己的 地位与 角色概念,提出 角色人格结构(Status P erso nality Structure)概念,以补充基本人格结构。在林顿看来,虽然每一民族都有基本人格特性,但是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各有其应扮演的角色,由于角色的不同,人格构成也有差异。林顿的 角色人格结构概念的提出,为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人格差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杜宝娅在与卡丁纳等人共同提出 基本人格结构理论后,她第一个把这一理论带到田野去求证。1938年在阿罗(Alor)岛调查中,她不仅使用了传统的人类学调查方法,而且采用心理学的投射测验。在阿罗人的研究之后,杜宝娅提出了 众趋人格结构(Modal Perso nality structure)的概念,用以代替 基本人格结构[6]。因为在她看来,在实际行为中,社会成员与基本人格结构的一致程度,只能以统计学的众数(mode)来表示。也就是说,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描写的某一民族的特殊性格,在实质上只是一种众趋的范式。 众趋人格结构这一概念日后为大部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学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为 民族性或 国民性(nat ional character)的概念。

1.3 发展阶段

社会化(socializat ion)反应了个人与文化的传递关系,它利用责罚与奖励,利用内化的父母偶像、升华的欲望,使社会的成员都纳入文化所期望的模式中。正是由于个体从幼年学习同样的东西,参与同样的文化体系,所以具有同样的人格结构,下一代人学习上一代的传统,而成为他们的复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社会文化形态可以说与人格的构成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所以,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某一文化模式的人格特征与卡丁纳的 基本人格结构和杜宝娅的 众趋人格结构都有相近性。

在解决 儿童教养方式或社会化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底达到多大程度,同样的社会文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结构是否真的没有差异?等问题时,较后期的一些心理人类学家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Cross cultural compar i son method)、比较人类学家在不同地区搜集的民族志资料进行研究。

1953年,怀亭(John w hiting)和柴尔德(Irv ing Child)合著!儿童教养与人格∀。在这本书里,作者根据默多克(G.P. M urdoct)等人所建立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里有关儿童教养的民族志材料,选出65个不同的文化,加上他们自己选出的当代10个民族志报告,利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验证一些假设,寻求文化与人格的关系,以及文化透过人格的媒介而整合的过程。这个研究对文化如何透过人格而整合的过程作了探讨,它不是对某个社会的深入了解,而是要验证所有社会的人类行为的一般假设,虽然它是以心理分析理论为假设的主要来源,但以一般行为理论去作假设论证。这个研究揭开了心理人类学泛文化比较研究的序幕。怀亭和柴尔德在1954-1956年间,派出了6个田野工作队,分别到肯尼亚、印度、琉球、菲律宾、墨西哥及美国本土去收集第一手资料。这6个田野工作队都使用标准化问卷,研究相同的变项,所观察的行为与情况也都相同。这种设计是使不同文化的材料能够加以比较。这就是著名的 6文化研究计划(the six cultures project)。6文化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1963年,怀亭把田野工作队的6份报告合编成!6种文化:儿童养育的研究∀一书[7]。书中作者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文化、性别、年龄三种因素对儿童的社会行为都有影响,而在控制年龄与性别两个因素之后,文化仍有显著的影响。

怀亭等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特别注重研究设计,以保证研究过程的可试验性与客观性。不仅检验了本尼迪克特、米德及林顿、杜宝娅等人在一个单独的民族或社会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而且为文化与人格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

这一时期的学者突破了基本人格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论,否定了早期学者的同样的社会文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是一致的假定。1961年,A∃华莱士(Anthony Wallale)出版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虽然同意社会训练其成员变为 公民的手段,但认为社会化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世代之间的复制,使个人全部沿袭上一代的传统,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极为复杂,而且个体的差异非常大。个人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的不同,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且有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的差异,这些背景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行为可以表现得相当一致,但其心理却千差万别,因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动机之间是有差距的。

西方文化人类学派中的文化与人格理论由博厄斯提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由注重具体的文化研究转向注重个人心理的研究,并把 个人看作是基本成分,是决定整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第二,对 个人的形成过程,即对从儿童时代早期开始的 个人发展特别感兴趣;第三,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下,特别注意性欲领域,并在许多情况下过分夸大了它的意义;第四,吸取了功能学派的田野调查方法,注重实地调查[8]。

目前,文化与人格理论主要解释各民族的性格为什么存在明显的差异,解释男女两性为什么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别。该理论的要点主要有: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人类的行为和语言的语法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 模式(patter n),这种模式在文化上即成为一种 类型(style);文化如同个人,各有其大体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每一种文化各有其支配个人及团体思想和行为的 核心观念(dominant idea)和 基本目标(characteristic purposes)。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趋向于这种核心观念和基本目标,因而形成相当一致的 基本态度(basic attitude)。这种支配个人及团体行为的基本态度,便是 文化模式(cultural configuration)。各种文化的差异,主要是文化模式的差异;男

1518

心 理 科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