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格_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和人类进化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和人类进化心理人类学是以文化、心理和人类进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领域。
人类是一个文化智慧的种群,文化和人类心理互为条件和因果关系,而人类进化又对文化和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人类文化、心理和进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心理人类学的重要任务。
一、文化与心理的相互影响文化是一种普世的存在,是一种比较恒定的现象。
它在社会、行为和其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塑造着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模式。
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等都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状态。
对于一些文化来说,宗教信仰在社会、道德、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影响着个体的自尊自信等心理因素。
心理也直接受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对个体认知方式的塑造。
许多文化都有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认知方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一些东亚文化较重视群体利益和人际关系,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展现和自我肯定,而重视集体荣誉和人际交往的亚洲文化则较少强调这些。
此外,商业、国家制度和其他社会机构等也都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人类进化与文化心理人类进化和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科学家们曾经提出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假说,就是“人类的智力进化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这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进化和文化的产生和演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的进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和心理的生存和发展,反之亦然,文化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行为和方式改变着环境,进而反哺着人类的进化。
随着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开始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类的进化和神经机制背后的本质。
在人类的身体结构和行为中,要素由基因以及获得的文化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文化是进化的关键,因为它扩大了本能执行功能的范围,激发了各种新的意识状态和情感。
文化的影响是与其自己的本质相关联的。
人们的认知、道德标准、思维方式等都是由文化中各个方面的影响共同塑造而成的。
从“文化与人格”到心理人类学的演进
展提供 了一个新 的视 角。文章主要分 析了“ 文化与人格” 研究发展 的历史及其对 中国心理学发展 的一点启示 。
关键 词 : 文化与人格 ; 心理人类学 ; 演进
中 图 分类 号 : —77 2 1 )3—03 0 10 7 X(0 0 0 0 0— 3
库弗 岛 瓦奎特 印第 安 人研 究 的基 础 上 。在 《 始 人 原 的心理》 一书中, 博厄斯谈到决定人类行为 习惯 的 不 是遗传 因 素 , 是 文 化 因素 。人 类 之 所 以有 各 种 而
、
文化与人格研究 的发展
( ) 一 弗洛伊 德 的文化 人 类 学研 究
弗洛伊 德 ( . ru ) 最早 打破 人 类 学 和心 理 S Fed 是 学疆 界 的心 理学 家之 一 。他运 用精 神分析 法 的相关 原理 对文 化人 类 学 的 问 题 进 行 研 究 。10 97年 弗 洛
文化 与人 格 的研 究 旨在 理解 与周 围社会 环境 相 联 系 的个人或 社会 的 同一性 的成 长和 发展 。通过 对
序、 伦理 关 系和宗教 的起 源 , 同时也 涉及 近亲乱 伦 的
个体人格的考察 , 以找出特定文化 中成员的主要相 关性 和普遍性 。文 化与 人格 的研 究是 2 0世 纪 2 O年 代从 文化 人类 学和 人格 心理学 的接壤处 拓展 出的一 个新 领域 , 经近半 个 世纪 的发展 , 历 随着 2 O世 纪 6 0 年代新研究思潮—— 由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合流而 产生 的新 的分 支 学 科— —心 理 人 类 学 的兴 起 , 地 其 位逐渐被取代。从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到心理人类学 的产 生 , 研究 进展 是与 被誉 为 “ 其 文化 人 类 学之 父 ” 的博 厄斯 ( B a) F・ os 的认 识 分不 开 的 , 是 , 学 派 但 该 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却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 等理论 基础 之上 。
浅论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浅论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作者:海丽素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文化与人格学派从产生起就关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从儿童教养方式着手探讨文化为个人所接受的过程,群体人格的形成。
卡迪纳和林顿等研究者则对早期文化与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在研究文化与人格时,加入了社会的制度性因素。
综述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对教育的启示:应重视家庭教育对促进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重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创造共同学习的教育模式;开展科学的性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应避免将同一民族的教育对象看做同一人格类型。
【关键词】文化与人格学派;儿童教养方式;教育启示文化与人格学派诞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二战后迅速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卡迪纳(A.Kardiner,1891-1981)、林顿(R.Linton,1884-1953)、本尼迪克特(R.Benedict,1887-1948)、玛格丽特.米德(M.Mead,1901-1978)等人。
“文化与人格”学派称谓繁多,如文化与基本人格学派、心理人类学派、民族心理学派等。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研究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是与博厄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
他在《原始人的心理》(1911)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不是由其生物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社会或文化是行为的产物,由人创造且传递下去,没有了人,社会和文化都不存在。
因此,要想对社会文化的全貌作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深入研究文化如何经由个人而存在,又如何经由个人的学习、接受等心理过程而持续传递下去的问题。
(一)从儿童教养方式着手研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20世纪20-30年代年代是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兴盛时期,许多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
考研考博人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写文化》文化人类学名词解释文化文明文本巫术问卷人种人科人格入赘婚姻互惠分类习性涵化濡化怀特佩里利奇泰勒莫斯苗族民族族群符号产翁社区失范米德传统残存变异(进化)BOAS 库拉百越文化区亚文化文化丛民族志民族学从妻居相对论小传统进化论手势语整体观萨满教黑巫术社会化库拉圈习惯法功能论高山族继嗣群林耀华林惠祥施密特萨林斯摩尔根索绪尔博厄斯人类学涂尔干费孝通格尔茨遗留物夸富宴《菊与刀》再分配文化模式文化取代匮乏文化文化变迁口头文学生计方式对偶家庭田野作业复兴运动集体表象园圃农业采集渔猎扩大家庭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恋母情结母系继嗣过渡礼仪通过礼仪田野调查新考古学参与观察交感巫术田野工作主位客位边缘遗存自然宗教表层结构原始社会原始文化祖先崇拜新进化论结构主义社会结构社会时间社会网络社会血亲文化霸权差序格局亲属制度集体记忆传播学派奥马哈制《江村经济》《古代社会》体质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生态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应用人类学都市人类学结构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比较社会学新石器时代文化相对论马林诺斯基本尼迪克特维克斯计划鲍亚士学派民族志电影后殖民主义家乡民族志年龄组制度局内人观点民族语言学民族志撰写社区研究法地方性知识跨文化比较参与性行动客位研究法内在化控制民族中心主义前万物有灵论个案延伸方法经济文化类型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拉的克里夫_布朗历史具体主义跨文化比较研究人类学功能学派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文化相对主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实验民族志表征参与观察多点民族志< 西太平洋航海者> 亲属称谓核心家庭成丁礼" 船货运动" 摩尔根语言的谱系分类图腾信仰文化人类学简答题、论述题•经济学与经济人类学的区别?•你如何看待“在家乡”的人类学?•为什么人类学家要学习被研究的对象的语言?•以一个人类学家的经历为例,列举深度访谈的若干前提条件?•试述你对人类学中国研究方法论的看法?•在当代人类学中提倡“合作民族志”的主张,你认为这种方法论主张与参与观察的关系如何?•举例论述怎样认定一个社会事实?•对人类学田野作业的一系列工作的一个方面或一个步骤予以介绍,并加以方法论的评论?•简述人类学方法论的启示?•简述人类学作为一们学科产生的主要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简述文化人类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差异?•简述生命的“通过礼仪”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象征意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谈谈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些特点的作用?•论述“传播学派”的基本主张与局限?•请用所学过的人类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人类学的理论流派
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古典进化论学派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
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
《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
《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基础心理学课程参考文献
基础心理学课程参考文献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2. 墨顿. 亨特著,李斯译. 心理学的故事·上卷.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3. 邵郊. 生理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4.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5. 叶奕乾等. 普通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7. 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8.王甦,朱滢等. 当代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彭聃龄,张必隐. 认知心理学. 台北市:东华书局, 199710. 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1. Dennis Coon. 心理学导论.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2.理查德 .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孟昭兰.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15.叶奕乾主编. 普通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6.曹日昌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17.车文博. 心理学原理.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718.高玉祥.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黄坚厚. 人格心理学. 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20.简. 斯特里劳著,阎军译. 气质心理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1. 高觉敷.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22.高觉敷. 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3. 秦金亮,郭秀艳. 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J]心理科学,2003,(1).24. 张雷. 进化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与历史.心理学报,2007,(3)25. 陈昭燃,张蔚婷,韩济生. 经颅磁刺激:生理、心理、脑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生理科学进展, 2004,(2).26. 单志艳,孟庆茂.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心理科学, 2002,(4).27. 林志成. 眼睛注视:独特的还是不独特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4)28. 吴健辉, 罗跃嘉. 盲人的跨感觉通道重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4)29. 刘强, 陈安涛,王琪等.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心理学报, 2008,(1)30. 任衍具, 禤宇明, 傅小兰. 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007,(2)31. 苏彦捷, 郭晓娟. 儿童视听觉通道现实监控的发展. 心理学报. 2007, (1)32. 魏萍,周晓林. 从知觉负载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 心理科学进展,2005,(4)33. 曹志彤,朱蕾,方加忠. 意识特性的理论框架. 心理科学, 2005(2)34. 霍涌泉,赵微. 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复兴与发展特点. 心理科学, 2005(5)35. 王勇慧,王玉凤,周晓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干扰控制. 心理学报, 2006,(2).36. 张学民,申继亮,林崇德等. 小学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发展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37.杜建政. 记忆研究的新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 2002(2)38.李林,杨治良. 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概念、实验和模型. 心理科学, 2004,(5).39.陈会昌,夏菡. 6~14岁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心理科学,2001,(5)40.罗斐,吴国宏. 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2004,(3)41.张结海,朱正才. 归因是怎样影响假设思维的?.心理学报, 2003,(02).42.侯建成,刘昌. 语言与音乐活动的脑机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 2008,(1)43.刘燕妮,舒华. ERP与语言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3).44.罗劲,应小萍.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2005(4)45.樊富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6.卢家楣.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心理科学, 2005,(05).47.徐晓坤等. 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2005(4)48.周萍, 陈琦鹂. 情绪刺激材料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2008,(2)49.胡瑜,孔克勤. Personality:人格还是个性. 心理科学,2006,(2)50.蒋京川,郭永玉. 动机的目标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2003(6)51.谢晓非,王晓田. 成就动机与机会 -威胁认知. 心理学报,2002(2)52.张野, 杨丽珠. 我国3~6岁儿童个性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5,(4)53.文萍,张莉,李红等. 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54..张坤,李其维. 有关智力的遗传研究演进. 心理科学, 2005,(05).55.郭永玉,张钊. 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 心理科学进展,2007,(2)56.刘邦惠, 黄希庭. 国外反社会人格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2)57.马前锋, 孔克勤. 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心理科学,2007,(6)58.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R)为例. 心理学报,2008,(3)59.王登峰,崔红. 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心理学报, 2006,(04)60.徐华春,郑涌. 国外人格障碍五因素模型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02).61.张建新,周明洁. 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心理科学进展, 2006,(04)62.Logan G D. Working memory, task switching,and executive control in the task span proced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4, 133 (2) :218-23663.Luck S J , Vogel E K. The capacity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For Features and conjunctions .Nature, 1997, 390 :279-28164.Paller K A,Wagner A D. Obser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 into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2, 6(2) :93-10265.Shepard R.N.,Metzler J.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Science,1971(171):701-703.66.Wheeler M,Treisman A M. Binding in short-term visual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2002, 131 :48-6467.Church A T, Katigbak M S. Trait psychology in thePhilippin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0, 44(1) :73-9468.Digman, J. M. Personality structure : Emergence of the 53 five-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0, 41 :417-440 .69.Eysenck HJ,Eysenck MW.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570.Eysenck, H. J.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0, 58(1) :245-261 .71.McCrae R R, Costa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7, 52(5) :509-51672.Schwarz N,Clore G L. Mood as information:20years later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3, (14) :296~30373.Shields S A,Kappas A,Magda B. Arnold’s contributions to emotions research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6, (20) :898~901。
跨文化-文化与人格的理论体系
文化与人格的理论体系文化与人格是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交汇的一个研究领域。
该研究领域的兴趣和目的在于要探明并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对于该社会的成员所产生的影响奋进而阐释个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会共享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交汇点上,先是人类学家,后来是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尽管这些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但是在一大批学者半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个有关文化与人格的理论体系还是初步形成了。
这个体系由早期人类学家的研究,由以本尼迪克特(R。
Benedict)为代表的理论模式和国民性研究这样三个部分组凑。
一、早期人类学的研究很多人认为,文化与人格的最初研究始于马林诺斯基和米德。
其实,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文化人类学家鲍亚士那里。
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鲍亚士就谈到,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的行为与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传统。
他对生物决定论的怀疑,首先得自对爱斯基摩人和范库弗岛的瓜求图印第安人的研究。
由于鲍亚士是一位文化决定论者;因而他具有“文化对普通人牢固如铁的约束”的认识。
他指出,一个人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是因为他已获得构成他社会特征的反应模式,因此假如我们要明了他正在做什么,我们便要探究他民族的风俗。
显然,他明确提出了对文化与人格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主张。
在他的推动下,一种崭新而大有发展前途的对人格问题的探讨就从文化人类学中产生了。
比鲍亚士稍晚点的另两位研究“文化与人格理论”的先驱是马林诺斯基和米德。
马林诺斯基在其《性与压抑》一书中,检视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恋母情结的理论,提出在初布兰社会存在着与该理论相悖的事实。
初布兰群岛是母系社会结构,其训练儿童的责任及家长的权威由舅父而非父亲承担。
马林诺斯基由此问到:弗洛伊德所叙述的恋母情结是所有文化都可发现的普遍现象,还是某种特殊家庭制度的产物?马林诺斯基对初布兰人的梦作了分析。
他了解到,在有关性的梦中,几乎没有和母亲有关联的,相反与姊妹有关的倒有人承认。
文化人类学 第二章 理论流派
什么叫“功能”? (1)“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就 是事物与制度的“作用”。 (2)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 的现实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作用,一个民 族的文化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像生物肌 体的每一个器官一样具有一定的“功 能”。
1、马林诺夫斯基
代表著作: 《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俗》 《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 《科学的文化理论》 《文化论》等。
四、心理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
(20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
拉尔夫〃林顿 (Ralph Linton) 马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林顿的重要观点:
(1)人格是个人的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的有组织的集合。
(2)每一文化的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具
2、政治观念的发展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 一切文明民族的最初氏族都是母权制。
3、家族观念的发展
(1)群婚制: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2)对偶婚制 (3)一夫一妻制
4、财产观念的发展
社会分工、私有财产和社
会不平等现象的相继发生,是
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根
本原因。
“摩尔根在美洲,以他自己的方式,重 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 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野蛮 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 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 家的起源》)
三、历史特殊论(20世纪初) 弗朗兹〃博厄斯 Franz Boas, (1858-1942)——美国“民族学之父”
代表作:
《种族、语言和文化》、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尔干杜尔凯姆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第一节古典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
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
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生平与著述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心理文化学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5分)本课程《心理文化学基础》的特点是()。
A.比较文化的视野B.主要研究个体人的内心世界C.“整体人”的视角:文化心理、行为D.主要研究人的潜意识层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心理文化学要义:大规模文明社会的比较研究》的作者是()。
A.卢梭B.尚会鹏C.A.H.斯密斯D.R.本尼迪克特2【单选题】(10分)二战后,关于国民性研究受到的批评,以下哪种说法是的?A.奶嘴与尿片理论B.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逮大象C.过于注重育儿方式的作用D.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捉一只耗子3【单选题】(10分)人们在过年要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行为,受什么支配?A.文明B.老板C.文化D.火车4【单选题】(10分)《西村人婚姻基础调查》采用的是哪种方法?A.实验室研究法B.田野调查法C.比较法D.数学模型5【单选题】(10分)下列关于文化习俗评价正确的是?A.穿高跟鞋是良习B.评价文化习俗需要参考框架C.缠足是陋习D.整容是良习6【多选题】(10分)文化的特点有哪些?A.因袭性B.整合性C.共享性D.象征性7【多选题】(10分)心理文化学采用了人类学的哪两个方法?A.数学模型B.实验室研究C.观察、理解(田野调查)D.比较。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名词解释: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整体观民族中心主义:也叫“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
---------- 文化沙文主义---------种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是非不分的虚无主义文化整体观: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
其次,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
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
简答:1.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普同观;文化适应观;文化整合观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
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
(2).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也就是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3).跨文化比较法,也称为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等,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
(4).主位与客位研究法,主位研究法也称为自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内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客位研究法也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
文化与人格研究综述
而是文化 因素,人 的行为与信仰所反映 的不是他 成局部 的特殊性㈣。因此 ,他提倡从个体 出发考 地 97 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传统 。科 察 文化 ,并 提 出了 “ 位与角 色”概念 。 13 年 , 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在 10 —9 0 90 12 年出版 了1卷本 他结合林顿、杜宝娅对原始社会儿童养育,成人 0
关键词 :文化
人格
文化与人 格理论
影响途径
1 引 言 .
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
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 遗传 与 环境 因素影 响人 格 的形 成与 发展 ,环 内化及个 体社 会 化后所 形成 的稳定 的心 理结 构 和 境 因素 包括胚 胎环 境 、家庭 氛 围 、学 校 教育 、社 行为方式 ,具体表现为气质 、性格 、个性特征 、 思维方式等『 3 ] 。从发生学上讲,文化是 会文化各方面。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文化对人格发 价值观念 、
外 ,本尼迪克特也通过田野研究发表了著名的 ( 仗 化模式》 《 类学与变态》 等著作 ,提出文化具 、 人 有将人的行为调整到合乎其标准的功能,使该领域
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世纪中后 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上。 9 林顿 、卡丁纳等人在本尼迪克特研究思想的 期 ,泰勒在其著作 始文化 :对神话 、哲学 、 宗教 、艺术和习俗发展的研究》 提出了文化人类 指导下 ,致力于整合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的成果 。 学 的观点 ,堪称文化 与人 格研究 的现代开端1 他认为社会是靠社会 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 6 1 。 17 年人类学家鲍亚士 ,他在 始人 的心智》 动 的 ,文化 除 了社会 整 体 的共 同特 征外 ,由于 个 87 书中指 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 的不是遗传 因素 , 体 或小 群体 之 间所 掌握 的知 识 或技术 的差别 又 形
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
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
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
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
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学,并4次访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讲过学。
1938年访美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留下,1940年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2年被聘为该校终身教授。
他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人口研究委员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并于1936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除1914年-1918年在大洋洲做长期调查外,还先后在美国、墨西哥、肯尼亚等地做过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
他认为文化是个整体,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应从整体上分析器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尤其要分析文化对个人生理及社会生活上的需要所起的功能,从而,他也十分强调人类学应该更多的为实际工作服务,甚至认为社会人类学即为一门应用的科学。
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只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文化:在人类学中,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
它包括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的产物及观念和态度。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适应环境,遵循客观规律改造环境的工具。
文化与人格
文化与人格摘要: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
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态势,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同时进行,并均有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文化、人格一、文化与人格的定义(一)文化的定义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点也在发生着根本改变。
对文化的界定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性和合理性。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二)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它是个体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禀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
二、文化与气质的关系文化决定气质,气质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气质在社会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然后所发挥的一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
有气质,那一定要有文化。
要有文化,就一定多读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哲理,书中蕴藏着大智慧。
有气质的人是有文化的人,他们会表现的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立竿见影等。
“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及其教育意义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J o u r n l a o f J i a n g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பைடு நூலகம்i o l a S c i e n c e s )
F e b . 2 0 1 4
On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Re s e a r c h o f Cu l t u r e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o Ed u c a t i o n
Z H A N G G u a n g - j i e
实 现 共 同学 习 。 关 注个 体 成长 中 的 亚文 化 。 关 键 词 : 文 化 与 人格 ; 儿童教养方式 ; 文化模式 ; 教 育 意 义 中 圈分 类 号 : G 4 0—0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l 0 0 5—3 6 3 8 ( 2 0 1 4 ) 0 1 —0 0 1 9—0 5
( S c h o o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 Mi n z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 C h i n a )
Ab s t ac r t :S i n c e t h e 2 0 t h c e n t u r y ,An t h r o p o l o g y s t u d i e s o f c u l t u r e a n d p e so r n a l i t y h a v e s h o we d 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o c i e t y a n d c u l t u r e a n d er p s o n a l i y.I t n l f u e n c e d b y F eu r d '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i n i t s e a r l y t i me ,t h e s c h ol o f c u l t u e r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 el b i e v e d t h a t d i f e r e n t c h i l d ea r r i n g p a t t e ns r i n d i fe en r t c u l t u r e s f o r me d d i f e en r t t y es p o f er p so n a l i t y .D u r i n g 1 9 3 0 s 一 1 9 4 0 s , t h e e.a r r c h o f e u l t u r a l p a t t e ns r f o d i f e en r t c o mmu n i t y wa s d o n e . S i n c e 1 9 6 0 s ,c u l t u r e a n d er p s o n a l i t y t u r n t o c r o s s - c u l t u r l a r e s e a r c h .No w d a y s .t h e es r e a ch r o f C u l t u e r a n d P e r s o n li a t y c a n e b a p p l i e d i n v a r i o u s e d u c a i t o n a l s e c t o s,s r u c h a s f a mi l y c u l t u e r a n d c o mmu n i y t c u l t u r e , g e n d e r e d u c a t i o n , s e x e d u c a t i o n , n e w me d i a t o c o mmo n l y l e a ni r n g ,a n d t o f o c u s o n he t s u b - c u l t u r e f o i n d i v i d u a l s . Ke y Wo r d s :c u l t u e r nd a er p s o n a l i t y ; c h i l d ea r r i n g p a t t e r n s ; p a t t e r n s o f c u l t u r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i g n i i f c a mc e
心理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6
日本民族性的研究
•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 这些研究集中探讨日本人儿童训练方式 • 日本儿童发育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母子之间非常紧密
的关系
• 人格的某些压抑 • 很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及成就需要
人类学概论
7
人类学概论
8
二、许烺光的研究
• “轴”的概念。
主轴
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 特性,乃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动的型态,个 人也就根据这个型态,发展出对体系内其他轴 的相对关系的反应,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9
关于民族性研究的争议
• 民族性研究,可以说是传统人类学向当代人类学 迈进的标志之一。
• 把“民族性”作为研究主题引起不少争议。 • 关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的疑问 • 民族性研究所基于的不同假定
人类学概论
10
二、sex与gender的区别
•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 与气质》
• 阿拉佩什族 • 蒙杜古马族 • 德昌布利族 • 两性人格差异是由社会
• 现代精神异常增加的原因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文化既 创造了正常的人格,也创造了异常人格。
• 文化变迁而引起的文化调适是导致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 • 各文化中精神异常的定义并不相同,一般所取的定义是:
“与文化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模式与感觉,它们会使拥有者 或邻近的人,或两者都觉得困惑。”
人类学概论
20
部分。 各文化中精神异常的定义并不相同,一般所取的定义是:“与文化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模式与感觉,它们会使拥有者或邻近的人,或两
者都觉得困惑。 民族性研究,可以说是传统人类学向当代人类学迈进的标志之一。
■男女两性性格和气质上的差异有其一定的生
人文学 文化核心名词解释
人文学文化核心名词解释人文学这一名称是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
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
人文学科的主干可以现成地用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来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
较广义的“人文学科”则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
文化核心名词解释:一种文化中含有的一组基本特征。
也出现在同一形态的其他文化之中,其组成成份与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关系最为密切。
资料扩展1、文化熏染名词解释:个人在一生中为获得文化教养而学习的过程。
这一术语是美国人类学家M.J.赫斯科维茨首先使用的。
他认为这一过程开始于婴儿期,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种种行为模式并在成年时期保持下去。
到成年期后,文化熏染过程表现为对于新的行为方式的有意识的接受或抵制。
他认为,婴儿期的文化熏染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巩固的机制,而成年人的文化熏染则对文化发展变迁很重要。
2、艺术文化名词解释:艺术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这一概念由苏联当代美学家M.C.卡冈提出。
它被认为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层次,是艺术学系统和文化大系统之间的中介系统。
通过这一中介,艺术和文化得以相互勾通,相互联系;艺术作用于文化,文化决定艺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由其状况来决定。
3、术文化学方法名词解释:考察和研究艺术与文化之间发展关系的一种美学方法。
它着重考察艺术怎样在与文化的关联中,在其现实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并生存和发展。
各门艺术在它们所直接归属的、被称为社会艺术文化的文化领域中相互发生作用。
4、文化累积性名词解释:文化成长的一种过程。
某一文化因新的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发现、发明、引进,从而导致原文化的文化元素和特质总量的增加。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2018.10尔雅《⼼理、⾏为与⽂化》答案尔雅《⼼理、⾏为与⽂化》答案第⼀章⼼理、⾏为与⽂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D、⽼⼦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种新的视⾓观察世界,看待世界3.【多选题】《⼼理、⾏为与⽂化》的课程特点是( )。
A、从⽂化和⼼理两个⽅⾯研究⼈的⾏为B、⽐较⽂化的视野4.【判断题】《⼼理、⾏为与⽂化》这门课是⼀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章⼼理⽂化学:源流、原则与⽅法第⼀节⼼理⽂化学的发展脉络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类学家?×1.【单选题】⼼理⽂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个阶段是( )。
B、⽂化与⼈格学派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理⽂化学进⼊到“⼼理⼈类学”阶段。
D、《⼼理⼈类学》3.【多选题】哥伦⽐亚讲座派的代表⼈物有( )。
A、林顿C、卡迪那D、克拉克洪4.【判断题】⽂化与⼈格学派是⼈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化性格。
( )√5.【判断题】《菊花与⼑》是⼀位⽇本作家描写⽇本⼈的⽂化性格的作品。
( )×第⼆节⼼理⽂化学视⾓与⽂化的定义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化定义的( )。
D、⼼智层⾯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类学分⽀的有( )。
A、功能学派B、传播学派C、⼼理学派D、X学派3.【多选题】社会⼈类学分⽀⼼理学派⼤致分为( )。
B、⽂化⼼理C、跨⽂化D、⼼理⼈类4.【多选题】⼈类学分为( )。
A、民族志B、社会⼈类学C、形体⼈类学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化的定义和泰勒对⽂化的定义中⽂化的内容是⼏乎相同的。
×第三节⽂化与⽂明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
人类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人类学要义一、人类学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
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
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二、文化最初的culture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中世纪晚期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心智或艺术成就;18世纪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
Culture的原初概念在亚洲传播译介以日本为早,他们选择汉字“文化”对应西文中culture的同义语,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汉语“文化”这一术语带有人类学启蒙、觉悟和日后濡化的精神意义和教化方式的意义。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最核心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起来。
泰勒对文化整体性的看法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斯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要和次生需要。
”格尔兹“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其考察象征符号的目的是寻求该符号是如何模塑社会行动者看待、感觉和思考这个世界的,以及探索其意义并加以阐释。
后现代主义又将文化转换为一个“建构性”的过程,文化的展示是形成文化的核心行为之一,也是被称作“文化的环程”的关键点,如果意义是因互动而成,那么我们的文化便具有“被分享的意义”,于是在文化的展示中,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都处在同一个“文化的环程”之中,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及权力因素促进了文化交流。
许多重要的人类学阶段性理论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观察的理论和方法。
三、田野工作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首要方法和途径,田野工作强调对地方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1、学会当地的语言;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居住时间;3、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马前锋 1 孔克勤2(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摘 要 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文化影响人格的系统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本文通过国内外这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说明人格特点的文化因素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结构 社会化 国民性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其中文化因素又独特地制约了人格的发展。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1],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
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综述在西方心理学中,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关系的研究又被称为心理人类学(Psycholo gical A nthropolo gy),是文化人类学中一门较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关于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产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纵观全过程,可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把 社会 和 文化 当作一个整体或体系来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不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问题,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作历史的重建,而不注意文化演变的心理历程。
这种情况到30年代之后逐渐发生改变。
人类学家在一个民族中作深入而长久的田野调查时发现,单纯搜集不同社会的具体文化事实,不注意人的行为,对社会文化的研究便过于空泛而不能涉及其全貌。
因为心理分析学家因临床需要对个体发育理论感兴趣。
他们所创立的个人学习与教养方式理论对人类学家很有启发。
所以人类学家转向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当时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民族心理学(Ethno -Psychology),也开始对人类文化感兴趣。
自1900年至1920年间,冯特出版了他的巨著!民族心理学∀多卷本。
在这部10卷的著作中,冯特广泛搜集了原始共同体的经验材料,综合分析了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等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并将人类文化按人类的心理特质分为:原始人类、图腾时代、英雄崇拜、人性发展4个发展阶段,开创了用群体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的先例。
另外,在弗洛伊德出版的!释梦∀中,试图超越神经学和精神病学本身的范围,介入解释文化现象###神话学和文学的领域。
弗洛伊德试图从 被排斥的冲动 理论来说明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失言、错字、错话、忘记名字等。
1913年,弗洛伊德发表!图腾与禁忌∀一书,以心理学方法解释 关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问题 ,实际上已涉及了人类学的范围。
1.2 创立阶段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米德(M argaret M ead)等人最早将心理分析学的观念引进人类学领域。
萨丕尔从人类的象征性行为(Sy mbolic behavior )、无意识行为(unconscious behavior )进入人类学与心理学综合研究的领域[2]。
1921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社会行为的无意识模式∀,!文化人类学和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中人格概念的提出∀等文章,并且在1930年初于耶鲁大学组织了 文化与人格讨论会 。
在30年代对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仍很模糊,米德通过到萨毛(Samo a)调查,她与那里的少女们一起生活,从最深的一层去了解她们在成熟期的生活。
她认为,少年期的冲突并不是普遍的生物性,而是由若干特殊的教养方式所造成。
少年期烦恼是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物性[3]。
米德又继续通过调查(在新几内亚调查了三个距离不远,但文化差别很大的民族)发现,三个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两性的气质与行为也各有不同[4]。
在米德看来,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米德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
继萨丕尔和米德之后,林顿(Ralph L inton)、杜宝娅(Cora DuBo i s)、卡丁纳(Abram Karchiner)等人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推上更有系统的科学性综合研究轨道。
1936年林顿提出 地位和角色 (Status and Role)概念,指出社会是靠社会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动的[5]。
文化除了社会整体的共同特征外,由于个体或小群体之间所掌握的知识或技术的差别又形成局部的特殊性。
所以,林顿主张从个体考察文化,并把个体与文化一起研究;认为文化是从各个个体中获得自己的形态的,没有心理学家的工作,人类学家永远不可能超出对文化过程的了解。
1937年,林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
当时,精神病学家卡丁纳和杜宝娅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共同举办文化和人格问题研究讨论会。
在讨论会中,林顿、杜宝娅和其他人类学家提供他们在原始社会中所找到的有关儿童养育、成人行为和其他文化通讯作者:马前锋,男。
E mail:mqfeng888@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号:06JZD0039)的资助。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6):1517-15201517特质的资料,由卡丁纳作心理分析,最后一起讨论和总结。
1939年卡丁纳编成了!个体及其社会∀(T he I ndividual and His society)一书,林顿、卡丁纳、杜宝娅和丁∃威斯特(James West)于1945年合著了!社会的心理疆界∀(Psycholo gical F rontiers of Society),系统地提出了 基本人格结构(Basic personality structure)理论。
基本人格结构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因共同的早期养育和训练而具有的共同人格结构。
按照卡丁纳等人的理论,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由于那个社会的 初级制度如生产方式、家庭婚姻、儿童养育等所形成,而基本人格结构又投射形成该民族的 二次级制度(如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等等)。
基本人格结构的概念仍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所以林顿、杜宝娅等继续加以充实,根据自己的 地位与 角色概念,提出 角色人格结构(Status P erso nality Structure)概念,以补充基本人格结构。
在林顿看来,虽然每一民族都有基本人格特性,但是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各有其应扮演的角色,由于角色的不同,人格构成也有差异。
林顿的 角色人格结构概念的提出,为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人格差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杜宝娅在与卡丁纳等人共同提出 基本人格结构理论后,她第一个把这一理论带到田野去求证。
1938年在阿罗(Alor)岛调查中,她不仅使用了传统的人类学调查方法,而且采用心理学的投射测验。
在阿罗人的研究之后,杜宝娅提出了 众趋人格结构(Modal Perso nality structure)的概念,用以代替 基本人格结构[6]。
因为在她看来,在实际行为中,社会成员与基本人格结构的一致程度,只能以统计学的众数(mode)来表示。
也就是说,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描写的某一民族的特殊性格,在实质上只是一种众趋的范式。
众趋人格结构这一概念日后为大部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学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为 民族性或 国民性(nat ional character)的概念。
1.3 发展阶段社会化(socializat ion)反应了个人与文化的传递关系,它利用责罚与奖励,利用内化的父母偶像、升华的欲望,使社会的成员都纳入文化所期望的模式中。
正是由于个体从幼年学习同样的东西,参与同样的文化体系,所以具有同样的人格结构,下一代人学习上一代的传统,而成为他们的复制品。
在这种情形下,社会文化形态可以说与人格的构成是有机地联系着的。
所以,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某一文化模式的人格特征与卡丁纳的 基本人格结构和杜宝娅的 众趋人格结构都有相近性。
在解决 儿童教养方式或社会化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底达到多大程度,同样的社会文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结构是否真的没有差异?等问题时,较后期的一些心理人类学家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Cross cultural compar i son method)、比较人类学家在不同地区搜集的民族志资料进行研究。
1953年,怀亭(John w hiting)和柴尔德(Irv ing Child)合著!儿童教养与人格∀。
在这本书里,作者根据默多克(G.P. M urdoct)等人所建立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里有关儿童教养的民族志材料,选出65个不同的文化,加上他们自己选出的当代10个民族志报告,利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验证一些假设,寻求文化与人格的关系,以及文化透过人格的媒介而整合的过程。
这个研究对文化如何透过人格而整合的过程作了探讨,它不是对某个社会的深入了解,而是要验证所有社会的人类行为的一般假设,虽然它是以心理分析理论为假设的主要来源,但以一般行为理论去作假设论证。
这个研究揭开了心理人类学泛文化比较研究的序幕。
怀亭和柴尔德在1954-1956年间,派出了6个田野工作队,分别到肯尼亚、印度、琉球、菲律宾、墨西哥及美国本土去收集第一手资料。
这6个田野工作队都使用标准化问卷,研究相同的变项,所观察的行为与情况也都相同。
这种设计是使不同文化的材料能够加以比较。
这就是著名的 6文化研究计划(the six cultures project)。
6文化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1963年,怀亭把田野工作队的6份报告合编成!6种文化:儿童养育的研究∀一书[7]。
书中作者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文化、性别、年龄三种因素对儿童的社会行为都有影响,而在控制年龄与性别两个因素之后,文化仍有显著的影响。
怀亭等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特别注重研究设计,以保证研究过程的可试验性与客观性。
不仅检验了本尼迪克特、米德及林顿、杜宝娅等人在一个单独的民族或社会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而且为文化与人格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
这一时期的学者突破了基本人格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论,否定了早期学者的同样的社会文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是一致的假定。
1961年,A∃华莱士(Anthony Wallale)出版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虽然同意社会训练其成员变为 公民的手段,但认为社会化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世代之间的复制,使个人全部沿袭上一代的传统,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极为复杂,而且个体的差异非常大。
个人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的不同,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且有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的差异,这些背景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行为可以表现得相当一致,但其心理却千差万别,因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动机之间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