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46. 2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1 00年月第 l 2卷第 3期
JN r hn ol dcl n esy 0 0M y1 ( ) o hC i C a Meia U i r t2 1 a ,2 3 t a v i
而不是无端干扰 它。道德 是为 了人 而存在 有 以一元性的教育 目标为前提 , 关心教育对象 的需要 , 根据教育 人 良好生活之功能 ,
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 的丰富 的人格教 育素材 , 断对学生 不
进 行 熏 陶 和激 励 , 他 们 以史 为鉴 , 使 升华 思想 。如 能 充 分 发 挥优
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 根据 自己的教学实 践 , 合历史新 课 结 程改革 的要求 , 就如何加强 中学历史教学及 探求如何 更好地 运 用历史实施素质教育 , 提出几点思考 。
的 精髓 。
[ ] D re . o l dct n M] N wY r Fe p s 16 . 1 u i M r uao [ . e o km aE i k:r r s 9 15 e e, 2
民 出版 社 ,05 3 20 .
扬谦敬礼让 , 防矜 的做 人态度 ; 导言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致 , 克骄 倡 强调诚 信 的 参 考 文献
[ 中图分类号] G6 2 0 [ . 4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0 — 6 3 2 1 )3— 2 0 0 8 63 (0 0 0 46— 2
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表 明 , 历史新课程 以其全 新的教学 理 验之 中, 从这个 意义上讲 ,历史是 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的学 “ 念, 不断地提高教师 的认识 水平 , 助学生开 阔视野 , 帮 使学生 学 问 ”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 : 历史 教学是素质教育 中不能 缺少 、 不 习历史知识的同时 , 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 了解 以培养他们 的优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识 来 考 察 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从 而 培 养 正 确 的 社 会 认 识 ,培 养 对 历 史 知 识 的 应 用 能 力 。 即所 谓 “ 往 知 来 ” 、 鉴
文化素质 首先表 现在对 历史知识 的掌握 上 ,所 以要加
强 素质教 育 ,就必 须丰 富学 生的历史 知识 。历史知识 在某 种程 度上是一 个人 文化素质 的窗 口 ,是 综合 实力 的标 志之


笔者在历 史教 学中是通 过以下方 式让学 生掌握历 史知 1 学 生科 学 地 、有 结 构 地 、分 层 次 地 掌 握 历 史 概 . 让
识 的。
念 。例 如 ,在 讲 “ 士族 制度 ”的兴衰这 一概念 时 ,要求 学 生抓 住 四点 :① 魏晋 时 期 ,在 地 主阶 级 中形 成 “ 族 制 士
路。
确 的概念 。 2使 学生 掌握学 习历 史知识 的方 法和 技能 。俗话 说 : . “ 人 以鱼 ,不如授 人 以渔 ”。意 即掌握方法 和技能 比掌 授
握 知 识 本 身 更 重 要 ,怎 样 学 比学 什 么 更 重 要 。 掌 握 学 习 历
史 知 识 的 方 法 和 技 能 ,在 历 史 教 学 大 纲 中统 称 为 “ 能 力 ”。如果 不掌握方法 和技能 ,只记 一些七零八 碎 的一大 堆历史 知识 ,不能算是 有丰 富历 史文 化素养 ,把 历史知识
实施 素 质 教 育 是 家 庭 、学 校 、社 会 的共 同 任 务 ,而 学 校是 主渠 道。学校 进行素质 教育主要 通过各 科教学进行 。 识 的 方 法 和 技 能 呢 ? 在 高 三 历 史 教 学 中 ,笔 者 常 用 “ 想 联
教学法 ” ,使学生 掌握方法 、技能 。具体地说 有 :整体 联 想 、纵 横联 想 、中外 联想 、古今 联 想等 。比如 “ 中外 联 想 ” ,即以时 间为轴线把 中外历史现 象及其 内在联系展 现 在 历史发 展的屏幕 上 ,通过 对 比分析 ,求 同找 异 ,强化 记 忆 ,加深认识 。如 复习 “ 国资产 阶级 革命 ”时 ,指导学 英 生联 想 同一 时期 的中国史 。如1 4 年英 国爆 发资产 阶级革 60 命 ,揭开 了世 界近代 史 的序 幕 ,当时 中国处在 明朝统治后 期 ,李 白成 起 义 进 入 河 南 ,提 出 “ 田免 粮 ” 口号 ; 均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 育
教 科 育 学
2 1 # 第4 - 期 0o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 中的素质教育
李卫群 (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 中学 520 ) 100
x 4平 同志高 瞻远 瞩 地指 出,推 动 中 国社会 经 济发 展 的 因素 g, 很 多 ,既有 资 金 问题 ,也 有 资源 问题 ,还 有 技 术 问题 ,但 其决 定 性 因素 是人 的 问题 。我 国基础 教 育 因长 期片 面 “ 求升 学 率 ”而 追 导致 的 “ 试 教育 ”模 式 严重 影 响 了人 的全 面 发展 ,时 代 的需 要 应 和发 展 要求 。所 以 ,教育 必须 由应 试 教 育 向素质 教 育转 变 ,新 课 程 历史 课 堂教 学无 疑 应适 应这 一 转变 。那 么 , 如何 在新 课 程历 史 课堂 中落 实素 质 教育 呢 ? 在教 学 过程 中注重 “ ”字 的培养 能 所 谓 “ ”是 指 对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 是 素 质 教 育 区 别 于 应 能 试教 育 的标 志之 一 。 素质 教育 要求 我 们培 养 出来 的 学生 要具 有 较 强 的学 习能 力 、适应 能力 、创 造能 力 等 ,而不 是许 多 “ 秀 毕业 优 生 ” 出现 “ 分低 能 ”现 象或 踏入 社 会 的 “ 高 书呆 子 ” 。因此 , 在

策划春节晚会 的总导演金越大年初一在新浪网聊天室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 节 晚会 节 目没有 体现 生 肖图案 并不 是 失误 。他 做 出 的解释 是 : 中 国是一 个 多 民族 的 国家 ,很 多 民族 习俗 有 禁忌 , 因为 穆斯 林 等 兄 弟 民族 在 亥年 会 忌讳 。所 以,春 晚节 目没有 体 现 生 肖图案 。近 年 来 ,在 党 中央 的 大力 支 持和 扶持 下 , 民族 团结 进 步事 业取 得 了 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 辉 煌 成就 ,各 民族 平 等 、 团结 、互 助 、和 谐 的社 会主 义 民族 关 系 素质 教育 的重 点课题 之 一 。 不 断巩 固, 民族 区域 自治制 度更 加 完善 。这样 设 问有 助 于培 养 学 1 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教 师教 课 的根 本 目的不 是教 学 生 生 的创 造 思维 ,使他 们深 入掌握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 度 的基 本 内容 , . 会学 ,而 是 教 学生 怎样 学 ,教 是为 了不教 。如 果 说教 师通 过 教 学 同时又 对他 们进 行 了 民族 团结 的教育 。 从材 料 中引 出观 点 ,可 以称 为 “ 之 以鱼 ”的话 ,那 么教 师 通过 授 第 三 ,有 新 鲜 感 。心 理 学研 究表 明 , 思维 过程 是从 问题 开 教学 教会 学 生 自己去 发现 问题 ,用 观 点分 析材 料 ,就 达 到 了 “ 授 始 的 , 问题 的起 点是 疑 。学 生解 疑 的迫 切 感愈 强 , 思维 也就 愈 活 之 以渔 ” 的境 界 。这 就 需要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引 导学 生会 用 自己 跃 ,他们 的积 极 性 、 自觉性 也 就愈 高 。而 解疑 的迫切 感取 决 于 疑 熟悉 的身 边事 例 论述 检验 课 本上 的 观 点 ,引导 学 生会 扩展 知 识 , 的新鲜 感 。教 师 可 以抓住 学 生 的这 一心 理特 征 ,利 用 语 言、 实物 以充 实课 本 内容 。 比如 ,讲 到 《 新航 路 的 开辟 》一 课 时 ,可 结合 等进 行 提 问和 启发 式 讲解 ,吸 引学 生积 极 参与 思考 。如在 中 国近 中 当前 焦点 问题 —— “ 丁湾 、索 马 里海 域海 盗 日益 猖 獗事 件 ” , 代 史 教学 中 ,可 设计 “ 国近代 落 后 的原 因 ” 的辩 论 会 , 甲方 的 亚 中国海 军 是在 郑 和下 西洋 以来第 一 次使 用 军事 力量 赴 海外 维护 国 观 点是 “ 政 府 的腐 败无 能 是 中 国近 代 落 后 的主要 原 因 ”, 乙方 清 家 战 略利 益 ,是 我军 首次 组 织海 上作 战 力量 赴海 外 履行 国际人 道 的观 点是 “ 国主 义 的侵 略 是造 成 中 国近代 落 后 的主要 原 因 ” 。 帝 主 义义 务 ,也 是 我 国海军 首 次在 远海 保 护 重要 运输 线 安全 。结合 这种 讨 论 有新 鲜感 ,具有 竞 争机 制 ,适 合 学生 的特 点 ,使 学 生 能 这 一事 件 ,在 教 学过 程 中 ,应 该 把 书本 上 的历 史理 论 知识 和重 大 畅所 欲 言 、各 抒 己见 ,充 分发 展 了他们 的创 造性 思 维 。 现 实 问题 相结 合 ,用 理论 来 分析 事 实 ,用 事实 来证 明理论 ,这 样 二 、在教 学 方法 上体 现一 个 “ ”宇 活 既激 发 了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又培 养 了他 们 分析 综合 问题 的能 力 。 “ 鸭式 ”、 “ 填 满堂 灌 式 ”的 教学 方 法 ,对 学生 产 生不 了吸 教 师可 以结合 当 前 国际 问题 要求 学 生通 过读 报 纸 、看 图片 、看 新 引 力 ,同 时学 生 生理 、心 理会 受 到压 抑 , 也就 更谈 不 上各 种 能力 闻, 了解 这一 事件 的 由来 、发 展 及事 件 中涉 及 到 的历 史渊 源 、政 的培 养 了 。那 么 ,在 教学 方法 上 怎样 体 现 “ ”字 呢 ?主 要应 从 活 治分 歧 和经 济 利 益冲 突 ,结合 教 材 中 的理论 让 学生 分析 ,他们 不 以下 三个 方面 把 握 : 难 归纳 出 : 中国派 海 军到 索 马里 海域 护航 一 事件 ,反 映 了中 国是 1教 师 的教 要活 . 负 责任 的大 国,是 维 护世 界和 平 重要 力量 的体现 。通 过 对 这个 热 教 师 应 根 据 不 同的 课 型 、 不 同的 教 学 内容 、不 同的 教 学 对 点 问题 的分 析 ,学 生 既看 到 了 问题 的实质 ,也加 深 了对 教材 中新 象 ,采 用或 设计 不 同 的教 学方 法 。如 讲 《 外 开放 格局 的 形成 》 对 航路 开辟 的相 应 内容 的理 解 ,激 发他 们把 那 时扬 国威 的激情 转 化 这一 课 时 ,我采 用 了多种 教学 手段 ,先 让学 生 听一 首他 们 非常 熟 为 强 国力量 ,把 强 国之 情 化为 实 际行 动 ,使他 们 为 中 国航海 时 代 悉 的歌 曲—— 《 天 的故 事》 ,这 使 学 生 的精神 为 之一 振 ,我 趁 春 再次 来临 好好 学 习。 机 把 部分 歌 词与 对 外开 放 格局 等知 识 点 结合起 来 。这一 方 式在 历 2培养 学生 的思考 能力 。传统 的 “ 试教育 ” 中一个 严重 问题 史 教学 中合 理 地巧 用 、妙 用 , 能使课 堂 教 学艺 术更 加 多彩 。 它语 . 应 是 “ 我讲你 听 ”,片面夸大 教师 的主导作 用,窒 息 了学 生的思维 。 言精 干 ,有 画 龙点 睛 、 回味无 穷之 作 用 , 能让 学生 在愉 快 、欢 笑 素质教 育应 如司马迁所 说 : “ 善教者 因其势 而利 导之 。”教师要 致 中接 受着 历 史 的熏 陶 ,淡 化紧 张 、疲 劳 ,而 且还 活 跃 了课 堂 ,拓 力于 引导学 生经过 思考 ,发 挥 自己的主动 性和积 极性 ,把 所学 的知 宽 了学生 的视 野 ,丰 富了 知识 。 识转化 为 自己的 “ 富 ”。思考 即思维 ,是智力 活动 的核 心 ,这 就 财 2学 生 的学法 要活 . 在 教 学 中 ,教师 应 要求 学 生带 着 问题 看 书 ,在 看书 中养成 勤 要求教 师在清 楚历史知 识结构 的前提 下 ,提 高教学 效率 ,安排更 多 时间让 学生 多思考 ,去发现 、探讨和 解决 问题 。古 希腊哲 学家亚 里 动 脑 、动 口的 习惯 , 同时还 要 要求 学 生在 掌 握 知识 时先 理解 后 记 士多德 认为 :人 的思维 自惊奇 和疑 问开始 。因此 ,课 堂教 学 中教师 忆 , 防止 死记 硬 背 。教师 指 导 学生在 学 习 中思 考 ,最基 本 的是 要 要善于 置疑设 问,才 能有效地 引导学 生积极 思考 。那 么教师 该如何 让 学生掌 握正确 的思维 方法 ,即让他们 本着 实事求 是 的态 度 ,根 据 置疑设 问?如何培 养学 生的思考 能力 呢? 客 观事实 作 出结 论,而 不是无 根据地 胡思乱想 。古 人云 : “ 学而 不 第 一 , 围绕 阅读 环 节 设 问 。 学生 在 阅读 过 程 中所 发 现 的疑 思则 罔 ”一方 面 ,在 课堂 上 要求 学 生 的思 维一 定 要跟 上 教师 的 难 问题 ,教 师一 定 要重 视 ,这 是教 学 双边 活动 的客观 要 求 。如 讲 思维 ,边 听边 思考 ,绝 不 能三 , z意 ;另 一方 面 , 思考 要 贯 穿整 t . S 《 片 战 争 》一 课 时 ,学 生 在 阅读 过 程 中提 出疑 问: ( )为什 个 学 习过 程 ,通 过 思考 , 弄清 知识 的确切 含 义 ,找 出知 识 的 内在 鸦 1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历史知识以及综合性素养 等方面。其中,历史价值观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价值判断和认 识;时空观念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时空特点和关系的认识;历 史知识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综合性素养则包括学 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评估标准
评估学生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考试评价
通过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试,了解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掌握程度和 运用能力。同时,观察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分析其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等 核心素养的体现。
2、学生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表现,分析其是否主动 参与教学过程、是否具备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等。
1、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这包括正确的书写规 范、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以及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广泛 阅读,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汇,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养。
2、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
师德是衡量一个教师素养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关爱学生、 为人师表等高尚品质。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乐观 开朗、自信自律、宽容大度等方面的特质,以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3、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评估教师教 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是否得当等。同时,还要评估教师是否学生 的个性差异、是否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等。
结论

1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1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程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适应新课改需要,中学历史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教师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本文将在此浅谈。

关键词:教材问题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正文:一、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些教材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中学历史教学论后,我十分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最近上网时,看到中学历史教师论坛上,许多中学历史老师对新课改的教材提出了以下问题:“历史必修教材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描述来去匆匆,变成一锅生硬的米饭,根本没有感觉到新的味道”,“一个学年要完成三本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模块式教学,高起点,人为地抬高学生认知水平,结果学生时序混乱,学习难度增加”“内容重复、语言啰嗦“……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也日益广泛,面对这些困惑,我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编排复杂化,学思脱离。

每节课都有课前提示、知识链接、学习思考、资料卡片、自我测评等等。

即使有的学生将教材内容烂记于心,对于教材编出的一些问题也讲不出“子丑寅卯”。

(二)教材专业性、学术性过强。

如宋明理学、心学、气学等。

有些概念即使教师自身也把握不定。

该怎么教学生呢?虽然有些内容作为阅读内容,但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吗?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一门学科,而不是语言吝啬、干瘪枯黄的一具僵尸。

如果学生一看到教材只是看看图片,面对一堆文字却无动于衷的话,那么要使历史成为传承文明、造就创新人才的希望无非是一个空想。

(三)教材专题化编排,内容广度大,超越学生实际。

义务教育阶段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历史是开卷考试,可以说学生基础差,在通史或通史知识结构尚未真正形成的前提下,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捉襟见肘,一个专题的教学往往是几个史实的罗列,而对这些史实的联系除了专题还是专题,缺乏对它们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的讲述。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对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素质教育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促进人身心结构的健全,智慧才能的开发,人格完善的一种教育。

本文分析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改革;策略;教师;学生素质教育是指“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说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这是历史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

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与素质教育指向是一致的,应该把素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1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素质是人的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型人才,可以修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历史教育在构建人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德育功能,具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育功能,具有培养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纵横联系的特殊功能。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在基础教育,特别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为教育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注入了一份活力。

同时更是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次发展提高的机遇,一次严峻的挑战。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作为教师,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新课改推行的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怎么办?一、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第一,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首先,教师就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条,没有了这一点,我们的历史教学就无从谈起,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就是要求教师“一专多能”,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其他学科有所涉及。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的单一思想,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层层堡垒之中,不知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靠个人力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思想已不能适应新课改之下的教学需要。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有较强的综合知识。

第二,历史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情感价值观。

这一因素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或课外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能否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教师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影响,高尚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也是历史学科独有的功能。

第三,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化。

几千年来,教师的角色一直被人们定位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而新课改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唯一主体角色,教师应进行角色转变,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新的历史课程设置体现了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那么,仅靠教已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已不适应教学的需要,在新课改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最新资料推荐------------------------------------------------------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1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送走了上一届高三,也结束了旧教材的教学,接触到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人民版历史教材。

虽然以前对素质教育和新教材也有所了解,但这次作为教师真正的亲密接触后,感触颇多。

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为基层教师的我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

相对应试教育讲,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柳斌《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全个性心理结构,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其个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二、对传统教学方法和观念要批判地继承 2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了很多消极影响,虽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并非一无是处,在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1 / 6的过程中,有些方面仍可以批判的借鉴,如:1、历史教学中不能因为提倡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反之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很多学校搞周周考、月月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这是没有必要的,在考试方面减少考试次数,保证考试质量。

3、放弃题海战术,提倡精练、高效地练习,强调对每一节知识的过手训练。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标的改革,教师应当先改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师生。

改变教师的古板的教学模式,以新的理念,结合实际,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改变教师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通过自学和求学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知识。

如果一个老师谦逊、博学且又善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就愿意学习,与教师的互动频率就会增加。

另外,教师要将自己造就成值得推崇的模范,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自己的性格去培养学生的性格。

因为品质优秀、素质良好的教师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师的待遇不断的改善,“教师”这一职业,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无形中,教师队伍中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如果教师自身不追求进步,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无法跟上时代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无法提高,那么就将自己把自己淘汰了,在教师队伍中,将很难找到立足之地,所以,教师自身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追求进步。

学习、吸收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样,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机会继续在教育战线上工作。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才能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首先,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兴趣,激发自信。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任,教师的期望越高,学生希望成功、作出成就的需要就越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就越强。

构成一种平衡和谐,交流互动,沟通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要有平等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意识,不能固守自己的权威,而要善于倾听学生,多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头脑,教师要善于宽容,理解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NO.2 4 P59一P60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徐 亦斌
摘要: 新课 改下的教 学实践表 明, 历史新课程以其全新的教 学理念 , 不断地提 高教师的认识水平 , 帮助 学 生开阔视野 , 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 同时, 使 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 以培养他们的优 秀品格 、 开拓进取 的精 神 、 史责任 感和 创新 能 力。 历 关键 词 : 素质教 育 第 2 4期
(0 9年 ) 20
第 5 — 0页 96
中 学 课 程 辅 导 ・ 学 研 究 教
S c n r c oo ri uum ac i e o da y S h lCu rc l Co hng・ ac i g Re e r h Te h n s a c
V l3 (0 9 o . 2 0 )

历史 教 学在 素质 教 育 中 的地 位和 作 用
历 史 学 科 的教 学 , 为 人 文 学 科 教 育 , 以认 识 和 作 是 叙 述 历 史为 特 征 的教 育 , 以培 养 学生 正 确 的 历 史 认识 是 和社会 认 识 为 目的 的教 育 。 1 历 史学 科 就 其 性 质来 讲 是 对 过 去 发 生 事 情 的 了 . 解 和认 识 历 史 基 础 知识 不 仅包 括 具 体 的历 史 史 实 , 且 也包 而 括 历史 唯物 主 义 的基 本 观 点 , 同时 还包 括 丰 富 的思 想 政 治 教育 内容 。这 些 都具 有 借 鉴 的作 用 和 教 化 的 功能 , 从 而 具有 社 会 意义 和现 实 意义 。 2 历史 教 育有 鲜 明 的价值 观念 . 对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 括 地 说 包 括 两 类 : 类 是 指 概 ~ 学 生运 用历 史唯 物 主义 的观 点解 决 、 析 问题 的能 力 ; 分 另 类是 指 那 些 普遍 性 的 能力 , 观察 能 力 、 读 能力 、 如 阅 记 忆 能力 、 维 能力 等。 思 3 学 习 历史 是 提高 人 生质 量 的一 个 重 要方 面 . 我 们 在 平 时 阅 读 书 籍 、 看 影 视作 品 、 览 名 胜 古 观 游

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进步公民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才能,开展个性为目的根底教育。

相对应试教育讲,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程度、更高质量的教育”〔柳斌《根底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公布的新编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强调了历史学科“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亲密的关系”,高中历史教育“对进展社会精神文明建立,进步人民素质;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建立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的和任务与素质教育指向是一致的,应该把素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说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形式,已完全不合适社会开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开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老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

从理论上说,那么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进步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那么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考虑、亲自理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开展学生的自我调控才能,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才能。

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根底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开展,把被动承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施行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优秀品格、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历史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史学素有“垂鉴育人”的社会功能。

历史教学的全部作用和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优秀品格,同时学会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及探求如何更好地运用历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意见:1、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1.1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诉观点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素质最基础、最集中的体现。

历史教学以其独特的内容构成了培养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广阔空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在向学生传授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的同时,阐明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给学生以启迪。

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2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其个性品质全面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程度、学习情况,贯彻启发性原则,让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大胆发言、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更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不是死记硬背,历史课不是人云亦云。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思想上不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史地生等是副科,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包括诸多家长、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极不重视,甚至存在一部分人认为学习历史毫无用处,历史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不能带来社会价值,忽视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2、教学资源的欠缺。

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当前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引起了学习方式的革命,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教辅资料的陈旧和缺乏;学校图书阅览室历史资料有限;整天安排满满的上课、自习、大量的作业等等。

3、教学观念的更新不够。

新课改已经进行几年了,大多数教师基本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偏差,多数教师采取“穿新鞋走老路”的心态来应付新课程:探究课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具体表现就是在学期中间单独抽出一两节课,有教师拟订一个题目,交由学生进行所谓的“讨论”,根本没有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渗透在平时的每节课上;活动课也是有名无实,教师“放羊”,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电脑室自己活动,没有把学生的活动引入更深层次。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着重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我把一些探索介绍如下:1、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深化。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直接主宰着人们的行为,观念不改变,新课程是无法实施下去的。

为确保历史教学新理念的落实,要具备以下几要素:(1)教学观念的前瞻性;(2)教学目标的可行性;(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4)教学过程的民主性;(5)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止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可以进行身体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实际是将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育,它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思想、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融合,使之完善人格、开发潜能、发挥特长,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认为历史教学不但关系到发展历史学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

历史教学与学生素质有直接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
思想素质教育是包含道德素质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的地位,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其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历史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担负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任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用教材
内容的高尚思想道德之美去感染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是调节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根本。

同时把传统的民族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塑造学生良好道德人格、完善历史课中的素质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课本出现的一些人物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

教育学生应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前途理想。

增强学生为前途理想而奋斗的意识,激励学生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文化素质教育最好的方法: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强心,探索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和人物、历史事件。

如清朝后期统治者妄自尊大,认为是天朝大国,顽固地坚持对外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因此在西方国家飞速发展的时候,中国仍在封建的圈子里慢慢地爬行,最终泱泱大国却被人家小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中华民族饱受踩躏的屈辱史。

让学生明白国家搞闭关自守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年青一代只有努力学习和牢固掌握好文化知识,懂得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发展多作贡献,使我国屹立于东方;让学生正确地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信心。

三、身体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
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本钱。

如鸦片战争时,有部分人因为吸食了大量鸦片,既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丧失了自己的意志,又破坏了生产力。

我把禁烟和今人的禁毒联系起来,详细分析吸毒的害处,告诫青少年不能受骗上当,自觉远离毒品。

说明禁毒对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作用。

又以中国体育代表团为国争光的事例,教育学生明白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质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养成从小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心理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
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结构为目的,使其能胸怀远大理想,抵制生活和学习中不良的诱惑,培养战胜学习和生活
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大胆地正视自我,树立雄心迎接新的
挑战。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认识到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是适应当前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使学生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的显著特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让他们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

对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显得格外重要。

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克服重重困难,领导全民族夺取
抗战胜利的心理准备。

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认识到抗击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是一场正义的、持久的战争,只有不畏困难、不畏牺牲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最终赢得这场战争胜利。

教师就针对学生在遇到困难、有了挫折就停滞不前、自暴自弃的现象进行教育。

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引出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平衡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心理观点,培养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素质教育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过硬的心
理素质,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历史教学,我们应积极探索,完善自我,寓素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官窑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