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科学,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思维、记忆与学习等心理过程,而行为心理学则研究人类行为的起源、发展与表现。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分支领域的相关内容,并对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概念进行比较。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推理和解决问题等。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实验、观察和计算模型等。

实验方法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被试者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测量,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

同时,观察方法也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人类行为并进行记录与分析。

此外,计算模型的发展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带入了数学与计算科学的领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来研究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认知过程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类似,通过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阶段实现。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人类思维被看作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输入外界刺激,经由认知系统的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行为。

在实验研究中,信息处理的模型被用于解释和预测被试者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

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起源、发展和表现。

该领域探讨的主题包括情绪、人格、社会行为等,研究方法涉及实验、观察和问卷调查等。

实验方法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验任务的设置和观察,来揭示人类行为的心理背后机制。

与此同时,观察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心理学的实践中,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人类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的行为来分析和理解其心理过程。

另外,问卷调查是行为心理学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被试者关于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自我报告,从而探索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行为心理学强调外部观察,更侧重于对行为的描写和解释。

而在行为心理学中,学派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发展。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 定义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思维、学习、记忆、感知和决策等认知过
程的学科,旨在揭示大脑如何从外界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
决策。

它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2. 研究内容
(1)学习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探究人类如何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将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研究注意力、编码、存储和刻意练习等诸多因素对学习和记忆过程的
影响。

(2)语言和思维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成为探究人类思维的一个
关键问题。

认知心理学研究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3)视觉和感知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视觉和感知过程,旨在揭示大脑如何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视觉信息,并且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视觉刺激。

(4)决策和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研究大脑如何进行决策和问题解决,探究人类如何选择行动并做出最优决策的原理。

3. 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广告宣传效果的评估、教育方案的制定等。

同时,认知心理学还在不断地为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认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1. 认知心理学简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认知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探究了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处理和应用信息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

2.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1 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可以比作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从感觉器官获得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括注意、记忆和推理等步骤,最终形成认知的输出。

2.2 模型心理学理论模型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人类思维中的模型构建和模式识别过程。

在这种理论中,人类的思维被认为是基于内部的模型和模式进行的。

通过比对和匹配模型和模式,人们能够理解和解决问题。

2.3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发展过程的理论。

它关注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由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抽象思维。

2.4 网络理论网络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它认为人类的思维是基于网络结构进行的。

这种网络由许多概念和知识元素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关联和连接进行交互。

网络理论帮助解释了人类思维中的联想、记忆和概念形成等过程。

2.5 心理计量理论心理计量理论主要研究人类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它关注如何准确地衡量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

心理计量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帮助研究者评估和量化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3. 总结认知心理学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

信息处理理论、模型心理学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网络理论和心理计量理论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理论。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机制。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涉及人类的感知、记忆、思考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这门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
究人类思维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觉、注意、记忆、研究、语言、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它试图了解人脑如何接收、处理和解释信息,以及思维对行为的影响。

一些认知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包括:注意和集中;记忆和遗忘;
知觉和认知;语言和沟通;情绪和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

通过实验研究和观察,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外界的事物,如何记忆和提取信息,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思考,以及如何解决
问题。

它还关注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在许多领域和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
在教育领域,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在心理健康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认知障碍和认知失调。

在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领域,它可以提供关于人类与技术交互的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运作方式,揭示了人脑的奥秘,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学习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言语、认知发展等。

它也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智能结构与成人有着质的差别。

智力发展是心理结构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而且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试验和发现进行的主动的、建构性的适应过程。

该理论从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为认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因工程学: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目的是根据人类认知和操作等方面的特点来设计仪器设备中的合理、高效的人际界面。

信息加工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新思潮,认为人类认知是处于不同状态的认知单元联结组成的网络的功能。

神经生理学方法:CT技术、MRI(磁共振成像)和FMRI(功能性磁共振)技术、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技术CT:计算机个X线相结合的闹成像技术。

根据不同的身体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征,以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的方式显示身体不同的组织。

第二章注意:注意选择和放大刺激特征,从而完成认知活动的导向和认知资源的分派功能。

注意是以刺激的一部分特征得到加强而进入意识,另一部分特征被漠视而完成它的使命。

选择性注意: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选择,选择性注意就是这一基本功能的体现。

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注意理论。

他认为,注意就是一个过滤器或是一个闸门,在信息负荷超过认知加工容量的情况下阻断一部分信息,放行另一部分信息进入加工系统。

分听任务:在分听任务中被试通过耳机接收声音刺激,左右耳朵传来的声音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并且要求被试仅注意追随耳听到的声音,对于非追随耳听到的声音不要注意。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知:研究人类感知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知方式,以及感知信息的选择和分类等问题。

2. 学习与记忆:研究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等问题;同时也研究遗忘和记忆干扰等问题。

3. 思维:研究人类思维的过程,包括推理、判断、决策等问题,以及思维的错误和偏见等问题。

4. 语言:研究人类语言的认知过程,包括语言的理解、生成和使用等问题,以及语言障碍的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5. 知觉与行为:研究人类知觉与行为的关系,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控制机制、行为的动机和目标等问题。

6. 认知发展:研究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认知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等问题。

7.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和神经机制,包括使用神经成像技术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网络和脑区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为认知障碍的治疗和预防、设计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 1 -。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 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

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

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Newell和Simon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感受器接收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

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人和输出。

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

加工器包含3个因素:(1)一组基本信息过程,如制作和销毁符号,制作新的符号结构和复制、改变已有的符号结构,以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志外部刺激并依据符号结构作出反应,以及贮存符号结构,进行辨别、比较等;(2)短时记忆,它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人和输出的符号结构;(3)解说器,它将基本信息过程和短时记忆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系列。

对基本信息过程系列的规则的说明即构成程序,它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的机制。

这也是解说器名称的由来。

信息加工系统的上述功能也可概括为输人、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照Newell和Simon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这样,以符号操纵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就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这种系统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法。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较慢的加工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一)反应时实验: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就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得一种分支.它主要研究人得高级心理过程,主要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等。

现代得认知心理学得主流观点就就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认知氛围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就是已给对输入得信息进行某些操作得过程单元,而反应则就是由这个阶段得操作产生得.认知心理得主要观点有“将人脑瞧作类似计算机得信息加工"以及“强调人脑中已有得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得行为与当前得认知活动有决定性得作用"。

通过这些观点,衍生出了一些适合认知心理学得主流研究方法—-“反应时研究法”与“计算机模拟与类比”。

我认为核心得五个概念分别就是:记忆,语言,问题,推理,决策。

记忆多模型系统分三种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就是又因视觉与听觉得不同分为图像记忆与声象记忆。

如果我们注意这些记忆,我们对这些记忆得印象就会加深,感觉记忆会变为短时记忆。

这种注意不一定就是刻意得,可以使您控制加工,也可以就是由于多次见到而自动加工.短时记忆需要某种程度上得激活长时储存得相关信息,短时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变为长时记忆。

相关观点与理论:英国心理学家Alan Baddeley得工作记忆理论:我们得即时记忆就是包括很多组成部分得一个系统,在我们完成其她认知任务得时候,这个系统可以短暂地保持与操纵相关得信息,Craik与Lockhart对深度加工提高回忆成绩得原因得分析与她们得加工水平理论:记忆痕迹得持久性就是加工水平得直接函数.一个刺激如果较长时间得呈现在个体面前,就可能得到较高水平得加工.相关实验有:乔治米勒得神奇数字“7”,Atkinson与Shiffrin得模型,.记忆多模型系统得概念可以让我们记忆知识得时候更加清晰得认识到如何科学合理得使用记忆方法,而不就是笨拙得“傻背"。

这种理论在外语教学得时候作用极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得以有趣得方式理解外语单词得含义,加深她们对外语学习得印象。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什么是认知(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

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登记2、模式识别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5、注意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一)信息加工取向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一部分:引言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记忆、语言、感知、注意力、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试图理解这些过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实验法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和记录被试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断出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教育、医疗、工业、军事等。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医疗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二部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几个方面。

1.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认知三个阶段。

感觉是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的过程,认知是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它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情景记忆三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个体在短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长期记忆是指个体在长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情景记忆是指个体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记忆。

4.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它包括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几个方面。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决策制定是指个体在多个选择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5. 语言:语言是指个体通过符号系统(如文字、语音等)进行交流的过程。

它包括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和语言习得三个阶段。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理解和学习的科学。

它涉及许多方面,比如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并开发出改善人类认知能力的方法。

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更有创造性的思考者和更明智的决策者。

以下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些主要议题:1. 知觉知觉指人类感知外界世界的过程。

我们如何感知和辨别不同的味道、声音、声音和视觉信息?研究人员通过了解人类的感知过程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普遍到所有人的感知法则,比如光学错觉。

这些发现对于设计和广告行业非常重要。

2. 记忆记忆是将过去的信息存储到大脑中的能力。

研究人员研究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之间的差异,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的质量和表现。

这些发现对于学习和教育非常有价值。

3. 语言人类语言是我们的主要工具之一,研究人员致力于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

他们研究语言学习、语言处理和理解,以及语言障碍,比如阅读障碍和语言障碍。

这些研究对于人类语言的本质和认知科学的探索非常重要。

4. 注意注意力是人类的一项关键认知能力,对于协调和控制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流程非常重要。

注意力的研究涉及我们如何能够分别注意多个刺激,以及如何控制我们的关注和避免分散注意力。

这项研究在教育和医学领域非常重要,比如治疗注意力不足障碍。

5. 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这些问题涉及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认知技能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决策。

我们如何抉择、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和评估哪个决策更符合我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研究对于行为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非常重要,以及在减少错误和不完全决策中的应用。

总之,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广泛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许多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如何思考、注意和理解世界的更深刻理解。

认知心理学(详解)

认知心理学(详解)

第三节 什么是认知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 (Neisser,U.,1967)认为 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认知是指 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 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 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Reed,S.K.,1982)认为: (Reed,S.K.,1982)认为 李德(Reed,S.K.,1982)认为:“认知通常被简 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 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技 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 能,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言 问题解决、决策等” 语、问题解决、决策等”。
第六节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西蒙 乔治· 乔治·米勒 奈瑟 纽厄尔
1.西蒙(Hebert 1.西蒙(Hebert Alexander 西蒙 Simon,1916-2001) Simon,191620世纪美国科学家 世纪美国科学家, 20世纪美国科学家,认知 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开创者 之一, 之一,世界上第一位获诺 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 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 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与行为主 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 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强 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 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 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 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反对它只关注个人成 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关于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名词解释:1.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获取、处理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和过程。

它涉及到注意、记忆、思考、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是如何感知世界,如何理解和生成知识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3. 感知:感知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知模式。

4. 记忆:记忆是指将信息存储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恢复的过程。

记忆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5. 模型:模型是对认知和心理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理论框架。

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的机制,并提供预测和实践的指导。

6. 感知-认知理论:感知-认知理论探讨了人类如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它强调人类在感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观性。

7.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指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编码、存储、检索和加工分析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注意、感知、记忆、思考等不同的认知活动。

8. 注意力:注意力是狭窄或集中的心理过程,它使我们能够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注意力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通过分析和思考来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

它涉及到思维、推理、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认知策略。

10. 贝尔曼方程:贝尔曼方程是一种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方程。

它在认知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于探索决策和学习过程。

11. 网络模型:网络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将人类思维过程描述为各种认知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

网络模型用于解释知觉、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

12.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人们在面临信息冲突和矛盾时会感到心理不舒服,并通过调整认知来减轻不适感。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一章绪论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一章绪论

三、认知心理学的沿革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主要背景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外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主要背景1
心理学(Psychology)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基本单元与过程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认知过程的目的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可考验的假设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部分与整体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认知如何发展 个体差异的研究:认知加工存在个体差异
John Watson (1878-1958)
5、伊凡•巴弗洛夫 (Ivan Pavlov, 1849-1936)
伊凡•巴弗洛夫(Ivan Pavlov, 1849-1936) 俄国心理学家,对狗进行了系统的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因消化道研究荣获诺贝尔奖
6、赫尔曼•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4、约翰•华生 (John Watson, 1878-1958)
美国行为主义创立者,在说服美国和其他国家心理 学家集中力量研究条件反射原理上非常具有影响力 主要观点: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 刺激-反应(S--R) 评价: 意义和贡献:强调客观行为表现,主张客 观研究方法 局限:人与动物等同起来,是有机的机器; 不研究心理的内部过程与结构,否定研究 意识的重要性。
个体心理现象
心理的动态-稳态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性 自我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知:认识(认知)过程 情:情绪活动 意:意志活动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它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它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它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的感知、记忆、推理、判断、决策等心理过程,并试图理解这些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影响因素。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思维、知觉、记忆、语言、注意力等。

其中,思维是指个体的思考过程,涉及到推理、决策、判断等多个方面;知觉是指人们感知世界的能力;记忆是指通过体验积累的个体的信息储存和提取的能力;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重要工具;注意力是集中精神处理某一信息的过程。

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主要使用实验和调查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是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测量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调查方法则是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对个体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加以分析。

3.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人机交互、设计、教育、卫生和医疗等。

其中,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认知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如何设计更加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界面和操作;设计则是指如何设计更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产品;教育中的应用则是指如何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卫生和医疗中则是指如何通过认知改善方法来辅助治疗。

4.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逐渐显现。

首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提升提供基础。

其次,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在人类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并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分支。

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等。

现代的认知心理学的主流观点就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认知氛围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已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操作的过程单元,而反应则是由这个阶段的操作产生的。

认知心理的主要观点有“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以及“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这些观点,衍生出了一些适合认知心理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反应时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和类比”。

我认为核心的五个概念分别是:记忆,语言,问题,推理,决策。

记忆多模型系统分三种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又因视觉和听觉的不同分为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如果我们注意这些记忆,我们对这些记忆的印象就会加深,感觉记忆会变为短时记忆。

这种注意不一定是刻意的,可以使你控制加工,也可以是由于多次见到而自动加工。

短时记忆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激活长时储存的相关信息,短时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变为长时记忆。

相关观点和理论:英国心理学家Alan Baddeley 的工作记忆理论:我们的即时记忆是包括很多组成部分的一个系统,在我们完成其他认知任务的时候,这个系统可以短暂地保持和操纵相关的信息,Craik和Lockhart对深度加工提高回忆成绩的原因的分析和他们的加工水平理论: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水平的直接函数。

一个刺激如果较长时间的呈现在个体面前,就可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相关实验有:乔治米勒的神奇数字“7”,Atkinson和Shiffrin的模型,。

记忆多模型系统的概念可以让我们记忆知识的时候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记忆方法,而不是笨拙的“傻背”。

这种理论在外语教学的时候作用极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以有趣的方式理解外语单词的含义,加深他们对外语学习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题型:1.名词解释与辨析(10*3分)2.解答题(理论的主要观点)(2道:15分+10分)3.论述题(理论,理论之间的比较、评价)(2道:25分+20分)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我们没有意识到但确实存在着的过去经验或记忆。

外显记忆:我们头脑里保留着许多记忆,有些是我们意识得到的,有些则意识不到,其中意识到的记忆。

区别:①学习加工的水平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②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对内隐记忆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外显记忆则几乎没有影响;③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

内隐记忆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会消失,而外显记忆在相同时间中可以保存;2.词干补笔: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

例如 jui__填成 juice。

3.残词补全: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义的单字。

例如a__a__in 填成assassin。

4.启动效应: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

5.两种记忆说以及区别两种记忆说是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又称永久记忆,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几分之一秒的)记忆。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①编码:感觉记忆纯感觉记忆,具有形象性;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为辅;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为主,视觉为辅。

②保存:感觉记忆容量较大,保存时间短;短时记忆容量一般为7±2组块,需复述才能保存;长时记忆理论上说容量是永久的和无限的。

6.编码:对信息的初始加工,即将信息的形式进行转换,使其符合记忆系统的内部表征形式,即为将信息引入记忆系统的过程。

7.注意瞬脱:指在很短时间内(约500 ms)序列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的现象。

8.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9.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它是以心理表象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奇异的现象。

10.双耳分听实验:在实验时,给被试两只耳朵都输入声音信息。

被试戴上一副耳机,每一耳机输入一条声音消息。

实验者要求被试只注意听其中一只耳朵得到的消息,并且要把从这只耳朵中听到的消息用嘴复述出来。

11.认知地图:指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

12.心理扫描:指构成一个视觉表象并加以审视,如同利用内部的眼睛来扫描,以此来确定其中的客体或其空间特性。

13.自上而下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一般知识经验,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

自下而上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14.自动加工:一种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一旦形成难以改变。

15.控制加工: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受人有意识的控制,其容量有限,可灵活的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16.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凡是以人或动物的认知或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者,都统称为认知心理学;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专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它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

17.错觉性结合:指在注意分散或过载时不同客体的特征彼此发生交换的现象。

18.整体优先性:指当要求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

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

19.Stroop效应: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义相冲突而被试的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速度要慢。

20.实验性分离: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

实验分离的逻辑:分离逻辑是内隐记忆实验逻辑的重点;其核心在于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可测量的指标。

由此思路发展出两类测验: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21.系列位置曲线: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以及渐近线。

根据两种记忆说有两种预测:①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会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②若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

相应的实验:(1)Murdock对预测①的实验:给成人呈现字词,时间有1s和2s两种。

实验结果:增加刺激呈现时间有利于长时记忆,而不影响短时记忆。

(2)Glanzer等人对预测②的实验:采用自由回忆法,包括即时回忆和迟缓回忆实验结果:延缓回忆损害了刺激系列结尾部分即短时记忆,对长时记忆没有影响。

关于系列位置曲线的两个实验都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

22.部分报告法:给被试呈现视觉材料,然后随机呈现提示音,要求被试回忆声音所提示那一行的材料。

整体报告法:给被试呈现视觉材料,然后要求回忆所看到的内容。

两者都是用来研究感觉记忆的。

实验证据:①Sperling整体报告法实验:给被试随机选出九个英文字母,排成一个等距离的方阵,呈现时间为50ms。

然后,要求被试凭其感觉记忆,立即报告其所瞥见的所有字母。

实验目的:研究视觉上的感觉记忆的容量。

实验结果:被试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

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够确定感觉记忆的容量是4-5个呢?;是否有可能有些信息是在回忆或报告期间丢失的?在开始回忆或报告之前,即真正在感觉记忆时限内,是否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②Sperling部分报告法实验:告知被试会看到9个字母,但分成三排,同时呈现。

给字母卡片中的每行字母配以不同声音信号,并且事先将配对情况告诉被试。

在卡片呈现后,若出现高音,就报告与之配对的那行字母,其他同理。

实验目的:研究听觉上的感觉记忆的容量实验结果: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地报告出任何一行的3个字母,回忆率约达100%。

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多于9个?③Sperling利用部分报告法、延缓回忆的方式进行的实验:4行字母、每行4个;系统地改变刺激卡片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距离;让被试听到信号后报出脊柱的字母。

实验目的:研究感觉记忆的时间特性。

实验结果: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在0.5s内,约为300ms。

存在的问题:①声音线索——声音信号辨别的复杂性;②存在输出干扰,先提取的信息对后面信息的提取有干扰作用。

总的实验结果:部分报告法的回忆率高出部分报告法约1倍。

同时,感觉记忆是存在的并且有一定的容量,不过其信息保存的时间极其短暂结果解释:在全部报告法实验中,被试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确实要多于报告出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后来在被试报告其他字母时迅速遗忘了,而部分报告法则会专注于所记住的东西,所以部分报告法的回忆率高于整体报告法的。

23.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其他信息则不能通过。

主要观点:第一,注意类似于过滤器,它的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讯通道超载;第二,选择性装置使人能从几个有物理差别的同时性信息中知觉一个信息;第三,滤波器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同时也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实验证据:双耳听音实验:a.E.C.Cherry的实验:让被试耳朵同时分别听两个分离的实验材料,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

刺激结束时,要被试报告刚才所听到的内容实验结果: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但对非追随耳的项目,除了一些物理特征能觉察外,其他不能报告。

b.D.E.Broadbent的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一定的刺激,呈现速度为每秒钟两个数字,要求被试回忆并说出所输入的是哪些数字。

被试有两种再现方式:一种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呈现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另一种是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再现。

实验结果: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第二种方式为20%。

(解释: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2)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主要观点:①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②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义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它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对它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义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是根据语义特征来选择信息的。

③信息的选择不仅依赖于感觉特征,而且依赖于语义特征。

实验证据:Treisman的实验:同时向被试者两只耳朵分别输入不同的消息,要求被试“追随”其中一只耳朵。

在被追随耳中,输入的信息在开始时是有意义的,但是到了某个地方输入的信息变成了一些随意排列的词;与此相应,另一只追随耳则相反的安排。

实验结果:被试者违抗对他的要求。

他们不是报告出尾随耳中的消息,而是报告出了有意义的消息。

前两者理论的比较:不同之处:衰减模型将过滤器模型的“全或无”工作方式改为衰减,从而由单通道模型改成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共同点:第一,这两个模型的根本点是相同的,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通过过滤器调节;第二,过滤器的位置在这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之间;第三,过滤器的作用基本相同,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水平的。

(3)反应选择模型: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反应。

实验证据:Hardwick的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左耳或右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

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做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该理论与前两个理论之间的比较: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一个认为在觉察和识别之间(知觉选择),一个认为在识别和反应之间(反应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