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精品PPT课件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 (三)入世后的挑战
• 1 .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 易受到世界经济 ﹑金融风波的 冲击。
• 2 .我国的许多民族工业和农业将受到无情冲击。 • 3 .某些服务业受到冲击。 • 4 .对我国国际收支及币值产生不利影响。 • 5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而造成经济损失和有关争
端的增加。
7
– (三)在投资贸易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 作关系 – (四)积极参与多边区域经济的贸易合作
1
• 三 ﹑中国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新里程碑
– 中国于2001年12月11 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 一 )WTO简介
• 1 .世界贸易组织号称当代的“经济联合国 ”, 它成 立于1995年1月1 日 ,其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 总协定(GATT) 。
3
• 4 .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六大职能: • ( 1) 管理诸项多边协议。 • ( 2)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 ( 3) 处理贸易争端。 • (4) 监督各成员方贸易政策。
• ( 5)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 ( 6) 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4
•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 ( 1)最惠国待遇原则。 • ( 2) 非歧视待遇原则。 • ( 3) 国民待遇原则。 • (4) 互惠原则。 • ( 5) 透明度原则。 • ( 6) 关税减让原则。
• 二 ﹑地区经济一体化
– ( 一 )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
• 目前 , 发展最快 ﹑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的地区经济一 体化集团有三个:“ 欧洲联盟 ” ﹑“北美自由贸易 区 ” ﹑“亚太经合组织 ”。
– ( 二) 地区经济一体化作用
第四节 市场经济全球化带给我 国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020沪教版高三地理第三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封面 目录 专题1 地球概况 专题3 月球与天文潮汐 专题4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专题6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专题8 非地带性 第三篇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专题11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篇 旅游资源 专题14 旅游资源开发 专题15 资源开发与利用 专题17 产业结构调整 第六篇 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20 全球资源问题 第七篇 地图与现代信息技术 专题23 遥感(RS)
封面
2020沪教版高三地理第三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生态文明建设经典PPT-(16)
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4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目录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四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 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
第一部分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
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存在状态。
生态 文明
加
1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快
2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建 3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立
健
4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
5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
1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 战”、“征服自然”等 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2
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 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 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 式转变
3
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 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 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最新沪教版高三地理第三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65页 0067页 0069页 0071页 0130页 0189页 0191页 0193页 0195页 0197页 0199页 0201页 0203页 0205页
封面 目录 专题1 地球概况 专题3 月球与天文潮汐 专题4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专题6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专题8 非地带性 第三篇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专题11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篇 旅游资源 专题14 旅游资源开发 专题15 资源开发与利用 专题17 产业结构调整 第六篇 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20 全球资源问题 第七篇 地图与现代信息技术 专题23 遥三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件(51张)
1、 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①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回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 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
②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 物失去了栖息地;
③该地区介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 想怎样的转变?
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 观点,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生产力发展, 可能论 人类改造自然
的能力增强
注重 把地理学重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 人的主 心从自然转移 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观能动 到人这个积极
性 因素上来
人地关 系理论
产生前提
适应论 和生态
论
对人地关系的 认识继续深化
核心思想
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 境产生长期适应或用生态 学观点分析人地关系
产生结果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集—狩猎社会:崇拜和敬畏(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时期
表1.采集—狩猎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
采 人口数量 集 ︱ 生产力水平 狩 猎 对环境的影响 社 会 人地关系
人口数量少
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 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有限
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 染
使人类陷入严重 的资源、环境危 机
可持续的经济发 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 力和自然资源的 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所 造成的环境压力 和资源耗竭
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
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
2020沪教版高三地理第三册全册完整课件
封面
2020沪教版高三地理第三册全册完 整课件
2020沪教版95页 0186页 0277页 0279页 0370页 0461页 0463页 0554页 0645页 0736页 0827页 0918页 0920页 0922页 0924页
封面 目录 专题1 地球概况 专题3 月球与天文潮汐 专题4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专题6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专题8 非地带性 第三篇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专题11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篇 旅游资源 专题14 旅游资源开发 专题15 资源开发与利用 专题17 产业结构调整 第六篇 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20 全球资源问题 第七篇 地图与现代信息技术 专题23 遥感(RS)
第三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
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 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 题; 3.不重名利,如果他申请专 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 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 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 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 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19
第二节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 二、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 三、世界林、牧、副、渔业生产与分布
20
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
1.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方式 2.世界耕地的分布情况 3.世界耕地面积的增长情况
21
二、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
1.世界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 2.世界粮食生产分布状况
袁隆平
25
世界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
全球谷物产量总的来看呈上升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粮食生产一 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1995年的产量未能达 到1990年的水平。 世界粮食产量并未随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 而同步增长,从而使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由 1985年的381公斤下降到1995年的333公斤, 并使世界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价格接连上涨。 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达到22.52亿吨。
消费规模锐减
人口的急剧锐减,必然导致消费规模锐减,而消费规模锐减, 势必加剧企业竞争,恶化企业生存环境,使得企业不敢做长 远打算
14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世界人口的分布
从纬度和地势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 球中纬度地带
从各地区来看,世界上有4大人口稠密区,即南 亚次大陆、亚洲东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对决定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条件之一的世 界各国(地区)的自然禀赋情况以及确立可持 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进行总体分析 和阐述。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件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一,与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各个生产者和消费 者的规模必须很小,即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二,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 无差别的;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 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 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 第五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第六节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
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 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 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 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
在宏观方面,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了经济增 长和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将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费用和效益纳入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
在微观方面,研究发现,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 就是它在研究厂商的经济行为时,不考虑其外部不经济问题,从而 使厂商产品的价格与其真实的边际社会成本偏离甚远,并因此导致 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使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下降都呈加速之势。
对环境作出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和传统的任务,在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经济学必须对其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 调整,以体现公平和持久性的内涵。关于贴现率的选择,就超 出了单纯的技术操作范围,它包含了许多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 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技术侧面的环境经济问题也表现为理 论问题。
5、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
2、适应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国家环境管理责任与权利的 边界确定
环境保护概论(PPT33张)
综合防治
(3)规划管理阶(20世纪80年代以
后)
•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这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又迈 上了新的征途:探求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的协调方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和平、发展与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
和不可分割的”。至此,环境保护工作已从单 纯治理污染扩展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个更 广阔的范围,“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 保护工作的主题。
硝基芳香酚
硝基芳香化合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有毒 性,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哺乳动物体内易被 转化为致癌性更强的亚硝基和羟氨基化合物。 因此,国际上将所有硝基芳香化合物都定为3 级(其中3级表示危害性/毒性最大的级别)
室内空气环境的关注
室内环境污染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室内的活动产生的,包括 呼吸、吸烟、烹调使用家用电器等;二是建筑材料、 装修材料和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和放射性污染物 向室内不同程度释放。
(3)低剂量常暴露污染物的污染机理 (4)污染物的形态与其产生的生物 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5)污染界面动力学。新世纪环境 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 。
目前和将来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对水循环变化规律,污水资源化,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的 进行深入保护概论
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
2009.8
Contents
1
概
述
2 环境保护的发展 3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4
热点与前景
一 概述 环境保护 1.1 环境保护的意义 •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CAB”登 记的化学物质已经达到600多万种 • 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废弃物向环境当中 • 对生物体的严重伤害。
可持续发展 PPT
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选择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有什么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长远大计
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①废纸碎玻璃的回收 ②用淘过米的
水浇花③用“中水”洗车 ④用浇菜
C 的水冲马桶.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5.根据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底起,我国关闭 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各类小型煤矿2.58万座, 压缩非法和不合理煤炭产量2.5亿吨左右。这 一举措( )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 使人口增
实
基本国策
长与社会
施
生产力的
可 持 续
发展相适 应,使经 济建设与 资源环境
段
发
坚持节约
相协调,
面 临 的 问 题
展 战 略
环境问题
资源保护 环境基本
国策
实现良性 循环
1290
堂上练习:单选
1.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是
①人口基数大 ②自然资源总量大、
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 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 件。(意义)
张村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山清水秀,但由于交通不发达,
年老村民
学 生 情 中年村长 景 表 演 年轻大学生
外人不了解张村,村里人也不富裕。恰在这时,一个实 力雄厚的外商看中了张村,想在这里投资建造一个大型 造纸厂。村民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赞成,也有的反对。 (1)假如你是本村的一位年老的村民,你的看法如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章节总结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分为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自然造成的环境破坏这两大类。
•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人类出现直至工业革命为止,是早期环境问题阶段;–从工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为止,是近现代环境问题阶段;–从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引起第二次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至今,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世界八大公害•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5〕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6〕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污染问题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基础上。
•工业产品的原料构成主要是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
•环境污染还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有直接关系。
•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
现代环境保护的源起•《寂静的春天》从污染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所面临的污染生态问题。
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当代世界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两个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1992年6月1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迎来了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与发展 PPT课件
• 注:上述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分配的平等问题,故若社会在增
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则其发展的程度要大打
折扣。
10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于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
11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 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 战略: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 加以收获,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 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例如一定 区域内的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就是指鱼类 捕捞量适当低于该指定区域内的鱼类年自然 繁殖量。
6
•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WEC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G.H.Brundland)任主席。成员有在科学、 教育、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22位代表, 其中14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马世 骏教授。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 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 )提交给联合国大 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保护环境的行动
1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
•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 持续发展理念就已初显,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主张,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 孟子也曾在《孟子见梁惠王五章句上》有这样一句 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都清晰地体现了古代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古 人从社会实践中已经悟出了关于自然资源需要休养 生息方能永续利用的道理。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篇一」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
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
6.2 共筑生命家园(金牌课件2)-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A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 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 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A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A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青少年 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公民) 。 篇: ③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
(具体行动:P87低碳微行动)
课E堂a小rt结h
Hour 人与自
然和谐
共生
6.2
共
筑
生
命 坚持绿 家 色发展
园
道路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如E何ar走th绿色发展道路?P85-87D1-D4 Hour
D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D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 坚持绿色惠民
D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 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
D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 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环E节ar四th:共建美丽中国——聚焦临海绿洲“塞罕坝” Hour
结合视频,说一说在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的路上, 国家、企业、社会、公民个人如何作为?
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社会、企业、公民(青少年)如何做?
国家篇 :
①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 行为。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 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中死神——酸雨
被 酸 雨 灼 烧 后 的 树 枝
有关报告指出,在酸雨严重 污染的德国,每年直接死于 酸雨污染的儿童、少年和老 人近4000人左右,英国有 5000人左右,美国约25000 人左右
乌鲁木齐
兰州
石 北京 家 庄
太 原
济南
重庆
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就占了7个
(资料来源:1999年WHO公布的对54个国家272个城市1998年大气污染的评价结果)
250
218
200
150
100 92 82
50
103 96
67 42
77 47 54 56
25
0
北京 天津 太原 长春 哈尔滨 杭州 福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南宁
1948年 11月26日~12月1日
1952年 12月5日~9日
1952年12月
地点 马斯河谷 (比利时) 曼彻斯特(英) 多诺拉
(美)
伦敦(英)
伦敦(英)
洛杉矶 (美)
简况(污染程度)
烟尘和SO2,层,一周内死 亡率剧增
烟尘和SO2,9天内呼吸道 病人剧增
烟尘和SO2,大雾,看不见 人和物
烟尘(2.8mg·m-3)和 SO2(0.75ml·m-3),一周 内支气管炎死亡人数增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 为150~160万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占世界流失 总量(600亿吨)的1/12。相当于毁坏耕地100万亩。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 面积占总面积的80%~90%。含沙量最高的是黄河,黄 河输沙量每年16亿吨,泥沙中养分(氮、磷、钾)价值 几十亿元随之付诸东流。
黄土高原
东北、西北、 华北
土壤盐渍化 不合理灌溉
有灌有排, 西北、华北 施酸性肥料, 种植耐碱植物
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的大量 减少农药、化肥的 使用;工业和城市 使用量 的废水、固体废弃 物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
历史上一些重大大气污染事件
时间 1930年 12月1日~5日 1931年 1948年 10月27日~31日
水体污染的原因
工业废水 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
AB C
1、世界可用耕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和趋势,并分析原因? 2、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变化曲线,大约在上世纪 _5_0___ 年代开始明显上升, 两曲线之间呈 正 (正、负)相关。 3、A、B、C三条曲线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相交点意味着:_世__界_耕__地__开__垦__完_毕_ , 相交点逐渐后延的原因是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满足人类需要的耕地面积会不
多
烟尘(4.46mg·m-3)和 SO2(3.8mg·m-3),逆温
层,无风,大雾
O3、NOx、醛类、SO2、 CO,汽车尾气经阳光作 用形成光化学烟雾
伤亡人数 6千多人得病, 60多人死亡 死亡592人 近6千人发病, 死亡20人
死亡700~800人
死亡近4000人
75%居民患眼病, 死亡约400人
心
水
污 染
触
目
惊 的
心
水
污 染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500立方米,仅为世 界人均占有1/4,据调查表明,90年代初, 全国缺水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 水的城市有100多个。我国80%以上的污水 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1/3以 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 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 用水标准.
断减少,所以相交点才逐步后延
世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1)人口的日益增长,造成非农业用地急剧增加。如工矿 交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住房面积的增加,加剧了农业 用地的矛盾;
(2)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不合理垦植引起的 水土流失、土地沙 漠化、土地次生盐 碱化及土壤污染等, 而其中水土流失尤 为严重,乃当今世 界面临的又一个严 重危机。据估计, 世界耕地的表土流 失量约为230亿吨/ 年。
自然原因: 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 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2)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③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④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调节因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造成的不均衡性。 ⑤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
触
目
惊 的
患者超过500人, 死亡10人
1962年 12月5日~10日
伦敦(英)
SO2(4.1mg·m-3)和烟尘 (2.8mg·m-3)
死亡750人
1970年 7月18日
东京(日)
光化学烟雾,加上SO2, 无风
受害者近万人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有一只秃鹰突然在洛杉矾死 掉。这只秃鹰名叫“轰炸机”,乌褐色的两翼展开足有 2米长。当时正准备用这只秃鹰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表 演。兽医们解剖了这只秃鹰的尸体后宣布,它患了烟雾 诱发的肺尘病、血液中毒和血管破裂。各家报纸竞相报 道,是臭名远扬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奥运会开幕式 上的“演员”。“洛杉矶烟雾”是一种光化学烟雾,最 早出现在汽车城洛杉矶。
水土流失 造成土壤 流失,土 地肥力降 低,耕地 减少
沙漠的治理
新疆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
土壤盐渍化
导 致 食 物 品 质 不 断 下 降 , 危 害 人 体 健 康
土地退化
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
滥垦滥伐, 植被破坏严重
土地荒漠化 滥垦滥牧, 植被破坏严重
防治措施
植树造林
退耕还草、林 合理放牧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时间
地点
简况(污染程度)
伤亡人数
1956年 1月3日~6日
伦敦(英)
烟尘(3.25mg·m-3)和 SO2(1.6mg·m-3)
死亡约1000人
1957年 12月2日~5日
伦敦(英)
烟尘(2.4mg·m-3)和 SO2(1.8mg·m-3)
死亡400多人
1961年
四日市(日)
SO2和烟雾,哮喘病人增 多
第六篇 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短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 的原因。 全球水危机(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人为原因:
①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 ②水体污染; ③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