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divide;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times;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
0divide;a(ane;0)=0
7、0divide;0得不到固定的商;5divide;0得不到商.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希望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四则运算要做的笔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四则运算要做的笔记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5.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6.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7.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8.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9.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1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1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1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1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1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1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1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 —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计算、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整理与展开、数的应用等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加法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的运算。
例如:1 + 2 = 3,表示将1和2相加得到3。
2. 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零元素:a + 0 = a(4)加法逆元素:a + (-a) = 03. 加法的应用加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拥有10个苹果,小红给他2个,那么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二、减法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的运算。
例如:3 - 1 = 2,表示将3减去1得到2。
2. 减法的性质(1)减法不存在交换律:a - b ≠ b - a(2)减法不存在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减数减去被减数等于差:a - b = c,则 c + b = a3. 减法的应用减法可以用于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红现在有8本书,她卖掉了3本,还剩下多少本?三、乘法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计算两个数的积的运算。
例如:2 × 3 = 6,表示将2和3相乘得到6。
2. 乘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乘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 乘法的应用乘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数的积,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5元,他一共要花多少钱买篮球?四、除法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数学四年级下《四则运算的顺序和简便算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四年级下《四则运算的顺序和简便算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四则运算的顺序
1.定义: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指在进行加、减、乘、除多种运算时,先进行乘除运
算,后进行加减运算的规则。
2.规则:先乘除后加减,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计算。
二、简便算法
1.定义:简便算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使计算变得简单、
快速的方法。
2.常用方法:
•提取公因数:将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转化法: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便于计算。
三、实际应用
1.购物计算:在购物时,使用四则运算的顺序和简便算法计算找零、打折等。
2.时间计算:在计算时间差、工作速率等问题时,运用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
3.空间距离:在地理、地图等空间问题中,运用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计算距离、
速度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运算顺序: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一定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以免出
现错误。
2.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在计算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简便算法,简化计算过程。
3.注意实际应用:学习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要注重理论与
实际的结合。
四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7 - 10,先算25+7 = 32,再算32 - 10 = 22;12×3÷4,先算12×3 = 36,再算36÷4 = 9。
2.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例如:[12+(8 - 5)]×3,先算小括号里的8 - 5 = 3,再算中括号里的12+3 = 15,最后算15×3 = 45。
3. 有关0的运算。
-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如5+0 = 5。
-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如8 - 0 = 8。
-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如5 - 5 = 0。
-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如3×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如0÷5 = 0。
二、观察物体(二)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正方形;而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面看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2.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例如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从正面看都是圆形。
三、运算定律。
1.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例如3+5 = 5+3 = 8。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a+(b + c)。
例如(2+3)+5 = 2+(3 + 5)=1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0+(a)=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0)×a=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6、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1. 加减乘除的运算性质和定律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顺序,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加其中的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
减法交换律:交换减数和被减数的顺序,差的符号要改变。
减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减,先减其中的两个数,再减第三个数,差不变。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顺序,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其中的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几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与其中每个数的积的和。
除法交换律:除法不能交换。
除法结合律:除法不能结合。
2. 带括号的算式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有几个算式,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3. 估算估算的目的是: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把小数保留一位或两位小数,末尾的数字不足的添0,超过5的就进1。
化整为零:把复杂的算式化成简单的算式。
近似数:用相近的整数或小数代替原来的数。
4. 应用题解应用题的步骤: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画图:根据题意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列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计算:根据算式进行计算。
验算: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5. 口算和笔算口算:在不借助计算工具的情况下进行计算。
笔算:借助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6. 速算速算:利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7. 检验方法验算: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反算:用已知的答案,倒推计算过程,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估算:用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8. 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性质和定律。
加强口算和笔算的练习。
学习速算方法。
经常进行检验。
四年级四则运算律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公式一、交换律①加法:A+B+C=A+C+B例子:9+6+1=9+1+6②减法:A-B-C=A-C-B例子:15-9-5=15-5-9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④除法:A÷B÷C=A÷C÷B例子:6÷2÷3=6÷3÷2二、结合律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三、分配率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A×B+A×C=A×(B+C)例子:5×17+5×3=5×(17+3)A×(B-C)=A×B-A×C例子:5×(8-6)=5×8-5×6A×B-A×C=A×(B-C)例子: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四、去括号①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9+(2+1)=9+2+1A+(B-C)=A+B-C例子:9+(2-1)=9+2-1②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B-C)=A-B+C例子:9-(5-1)=9-5+1A-(B+C)=A-B-C例子:9-(1+8)=9-1-8③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例子:3×(2×6)=3×2×6A×(B÷C)=A×B÷C例子:3×(6÷2)=3×6÷2④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12÷(2×6)=12÷2÷6A÷(B÷C)=A÷B×C例子:12÷(6÷2)=12÷6×2。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加法: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包括进位运算和不进位运算。
2. 减法: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减法运算,包括退位运算和不退位运算。
3. 乘法:掌握一个位数和两个位数相乘的运算,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
4. 除法:掌握一个位数除以一个位数的运算,对于整数的除法,要求掌握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5. 括号运算:掌握在四则运算中加减乘除运算与括号的结合运算,特别是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法和乘法。
6. 倍数与约数: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
7. 分数与小数: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小数,以及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8. 整数的运算:掌握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法则,它包括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
1.加法加法是两个数进行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运算。
在加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律:(1)加数、被加数和和:加数和被加数合在一起得到的数叫做和;(2)顺序不影响结果: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加数的顺序无关;(3)加零不变:任何一个数加0的结果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
2.减法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在减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律:(1)被减数、减数和差: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的数叫做差;(2)减零不变:任何一个数减去0的结果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3)减法的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减数和被减数顺序的改变,结果也会改变。
3.乘法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在乘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律:(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相同因数的加法;(2)因数和积:参与乘法运算的数叫做因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3)因数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因数的顺序无关;(4)与1的乘积等于自己:任何一个数与1相乘的积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5)乘0得0:任何一个数乘以0的积都等于0。
4.除法除法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到商的运算。
在除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律:(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商和余数;(2)整除的概念:如果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是整数,则称这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3)整除的性质: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则它同时也能被另一个数的倍数整除;(4)除以1等于自己:任何一个数除以1的商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5)除以0没有意义:任何数除以0的运算是没有意义的。
二、运算定律1.加法的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无论加数和被加数的顺序如何,加法的结果不变。
2.加法的结合律加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无论运算顺序如何,结果不变。
3.减法的反运算减数与被减数的差与原来的被减数相加等于减数,即a-b=a+(-b)。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b=b+a,即加法运算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结合律:(a+b)+c=a+(b+c),即加法运算中,不管加数的顺序如何分组,结果都不变。
3.零元素性质:a+0=a,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为这个数本身。
4.加法的逆元:对于任意数a,都存在一个数-b,使得a+(-b)=0,即存在一个数与a相加等于0,这个数就是a的负数。
二、减法的性质:1.减法的定义:a-b是指b加上一个数等于a,即a=b+c。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减法的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不等于b-a,(a-b)-c不等于a-(b-c)。
3.减数、被减数和差:a-b=a是减数,b是被减数,a-b的结果是差。
三、乘法的性质:1.交换律:a×b=b×a,即乘法运算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结合律:(a×b)×c=a×(b×c),即乘法运算中,不管因数的顺序如何分组,积都不变。
3.单位元素性质:a×1=a,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为这个数本身。
4.乘法的零元素性质:a×0=0,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为0。
5.乘法的逆元:对于任意非零数a,都存在一个数1/a,使得a×(1/a)=1,即存在一个数与a相乘等于1,这个数就是a的倒数。
四、除法的性质:1.除法的定义:a÷b是指b乘上一个数等于a,即a=b×c。
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2.除法的性质: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不等于b÷a,(a÷b)÷c不等于a÷(b÷c)。
3.除数、被除数和商:a÷b=a是被除数,b是除数,a÷b的结果是商。
五、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1.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即乘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乘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梳理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0 = 0 ; 0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a = 0⑥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一网打尽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一、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整数的加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加,并根据相加结果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2. 整数的减法:将减数取相反数,然后再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
3. 整数的乘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乘,并根据原来两个数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4. 整数的除法:将被除数和除数的绝对值相除,并根据原来两个数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小数的加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并将整数部分相加后加上小数部分的和。
2. 小数的减法:将减数的小数部分减去被减数的小数部分,并将整数部分相减后减去小数部分的差。
3. 小数的乘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并将整数部分相乘后加上小数部分的积。
4. 小数的除法:将被除数的小数部分除以除数的小数部分,并将整数部分除以除数后加上小数部分的商。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三、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将整数和小数分别转化为分数,再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运算结果可以是真分数、带分数或小数。
四、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指在一个算式中包含有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等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运算的先后顺序进行,即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然后进行乘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1. 遇到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需要先计算括号里的运算,并将结果带入到其他运算中。
2. 遇到连续的乘法或除法运算,需要先计算乘法或除法,再计算后面的加法或减法。
3. 遇到含有多个运算符的混合运算,可以根据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优先计算乘法和除法。
六、问题解答的步骤1.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提取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分析需要进行的运算。
3. 按照运算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4. 仔细核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没有错误。
5. 将计算结果用文字清晰地回答问题。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0做除数没有意义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二、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三、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 +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a-b-c=a-b+c或 a-b-c=a-c-b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 ×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 ×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a÷b÷c=a÷b×c或a÷b÷c=a÷c÷b5、有关简算的拓展:牢记:25×4=100;125×8=1000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125×88 +-易错的情况:+ 38×99+99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9、名数的改写:1吨30千克+800克=吨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大数的改写;先改写,再求近似数;注意:带上单位;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3、三角形的特性:①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分类:①按角大小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②按边长短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③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7、图形的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③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七、图形的运动二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9、古今中外,许多着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2、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4、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组数据不同的地方;5、复式条形统计图可分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必须要有图例;单位长度需统一;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假设法:①假如都是兔②假如都是鸡③古人“抬脚法”:解答思路: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3、公式: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 兔的只数;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 鸡的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是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或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