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开题报告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名称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产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属情绪障碍引发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为10%-15%。

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易激惹等。

采取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积极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于孕妇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现实的实际的作用。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本文的研究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的水平,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他并不属于精神病,只是属于抑郁症的一种,这种患者的症状一般是:有很长时间的情绪不高涨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和其他的人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办法去和他正常的去交流,所以患者经常的会感到生活很没有兴趣,没有好的心情,经常性的为了一点小的事情会和别人发脾气,所得这种病的人也能知道自己在情绪上是不好的,但是再发脾气的时候总是认为是别人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原因,的这种病的人是生过孩子的人占有率是很高的,大约占有率在百分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心理方面的护理对于产妇是非常的重要的,同时也为孩子以后的照顾是是非常的重要的,可以为产妇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对于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三、关键词及定义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目前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状况如何?倘若说三项护理中技术护理基本到位的话,生活护理相比就有差距了。

心理护理更是不可相提并论,尚处在起步阶段。

护理工作不完全是护士的事情,尤其是心理护理,很多方面体现在整个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流。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黄淮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一个新课题。

现将其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to point to in puerperal depression, is a kind of non psychotic depression syndrome, usually occurs for just a few days or weeks after childbirth, not on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some still can endanger the baby, family and society. How to provide the best care for the patient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modern nursing. Now the mental state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 nee reports as follows.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 on Psychological care.、八、一1、前言 (4)2、产后抑郁症病因 (4)3、临床表现 (8)4、护理 (9)5、小结及结束语 (11)6、参考文献 (12)、尸■、■前言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

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

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

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学校:函授站:专业:护理姓名: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护士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相应的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状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抑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

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和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

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和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做,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目录1.诱发因素………………………………………………………………1.1 生理因素……………………………………………………………….1.2 心理因素………………………………………………………………...1.3 社会因素…………………………………………………………………2.临床表现………………………………………………………………….2.1 核心症状…………………………………………………………………..2.1.1情绪低落……………………………………………………………………2.1.2兴趣缺乏……………………………………………………………………2.1.3乐趣丧失……………………………………………………………………..2.2.心理症状群…………………………………………………………………….2.2.1焦虑………………………………………………………………………2.2.2自卑观念明显………………………………………………………………..2.2.3认知症状………………………………………………………………….2.2.4多疑敏感……………………………………………………………………2.2.5自杀观念和行为…………………………………………………………….2.3 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2.3.2食欲紊乱………………………………………………………………..2.3.3精力下降………………………………………………………………2.3.4昼重夜轻……………………………………………………………..3. 护理………………………………………………………………3.1 一般护理…………………………………………………………….3.1.1睡眠护理……………………………………………………………3.1.2饮食护理…………………………………………………………….3.1.3安全护理……………………………………………………………..3.2心理护理……………………………………………………………….3.2.1倾听…………………………………………………………………..3.2.2倾诉………………………………………………………………………3.2.3家庭干预……………………………………………………………..4.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期,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推荐文章抑郁症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热度: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心脏病患者可以吃什么食物热度:早泻患者的治疗方法热度: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 护理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

为了对产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01~2008?02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650例(其中剖宫产250例,正常产400例),年龄20~39岁。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3分,高于53分记为有抑郁症;Zung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0分,高于50分记为有焦虑证。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2.1 不同生育方式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650例产后患者,抑郁410例,发生率63.08%;焦虑350例,发生率36.92%;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

生育方式不同,抑郁焦虑发生率也不相同。

剖宫产患者产后出现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产患者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4.132,P<0.05)。

见表1。

表1 生育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2.2 不同文化程度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0.12,P<0.05)。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2)推荐文章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的论文热度: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论文热度: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2000字热度: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热度:护理心理学大学生结课论文1500字热度: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篇二《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护理干预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3-01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出现抑郁障碍,表现与抑郁症相同,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担心多虑、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时患者会失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

有数据显示,产妇在分娩后的第一周内,有10%-15%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1]。

护理干预是目前产科防治产后抑郁症最常用的护理方法。

本文主要对产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其中行剖宫产60例,行自然分娩60例;年龄在20-41岁,20-30岁62例,30-35岁35例,35-41岁23例。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姓名:_____张雪姣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狄树亭(副教授)日期:_______________【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

有专家分析大约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0%~90%。

轻者可以自动恢复,严重的可持续1到2年。

由于产妇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因此及时发现产妇抑郁症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心理状态【引言】:查资料得医院妇产78例,调查有62例妇女患有产后抑郁,其中22到29岁的有53例,30到35岁的有9例,排除智力障碍、脑部受伤、神经精神疾病,无内分泌系统或者其他为产后情绪低落、兴趣索然、反映迟钝、生活被动、自我评价过低、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4例表现出了自卑,内疚或者是讨厌婴儿,与此同时还伴有轻度的幻想,强迫,恐惧等症状,一例为重度产后抑郁症,除了上述中度的症状以外还表现出了严重的精神方面的症状。

她们经过心理分析后并且给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后得到了显著地效果。

【正文】:1心理状态分析1.1焦虑和烦躁焦虑的发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产物,而是主客观多方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作用的结果。

分娩的时候,孕妇通常会对产房的环境感到陌生,不自在;如果亲属不在身边的话,有的还会产生恐惧感;加之频繁的宫缩很容易是孕妇紧张,从而加重不安的心理,并且会直接影响产后的情绪。

分娩后,由于生产过程的顺利程度,个人的耐受力以及婴儿的健康状况和性别的不同,也将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

如轻松兴奋和情绪低落等等。

对个别有并发症的产妇,医护人员应该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这些也将会增加产妇不安的心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黄晓銮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黄晓銮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护理学班级护理学业余本科2012级(3)班学生姓名黄晓銮学号****************指导教师梁肖渐2014年9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黄晓銮2014年7 月14 日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 postpartum depression, also called postpartum depression, children of women in the production because of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symptoms, nervous, doubt, guilt, fear, very few serious will be desperate, away from home, hurt the child or Dutch act thoughts and actions. Incidence of 5% - 25% delivery women. Nursing on maternal, infant comprehensive care, to avoid adverse maternal mental stimulation, for mothers create a safe, comfortable family environment.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state; psychological nursing目录一、论文前言 (1)1 临床表现 (1)1. 1 主要症状 (1)1.1.1 情绪低落 (1)1.1.2 兴趣缺乏 (1)1.1.3乐趣丧失 (1)1.2 心理症状 (2)1.2.1 焦虑 (2)1.2.2 自卑观念明显 (2)1.2.3 认知症状 (2)1.2.4多疑敏感 (3)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3)1.3躯体症状 (3)1.3.1 睡眠紊乱 (3)1.3.2 食欲紊乱 (3)1.3.3 精力下降 (3)1.3.4 昼重夜轻 (3)2 护理 (4)2.1一般护理 (4)2.1.1 睡眠护理 (4)2.1.2 饮食护理 (4)2.1.3 安全护理 (4)2.2 心理护理 (5)2.2.1倾听和倾诉 (5)2.2.3干预与预防 (5)3小结 (6)4结束语 (6)二、参考文献 (7)致谢 (7)前言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产妇和家庭幸福。

本文从社会心理因素、心理护理策略、社会支持、性别差异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和家庭环境对产后抑郁有着重要影响,而心理护理策略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状。

性别差异也会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发展。

在提出了预防与干预措施,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产后抑郁进行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为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因素、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性别差异、家庭环境、预防、干预措施、未来研究、总结、展望1. 引言1.1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女性出现的情绪低落、焦虑、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到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婴儿的成长发育。

产后抑郁不仅仅是一种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对产后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在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生育压力、职业压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都对产后抑郁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生育压力是指女性在产后面临的身体变化、育儿压力等,职业压力则是指产后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

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则可以帮助产后女性调适情绪,减轻抑郁情绪。

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心理疏导、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等。

这些护理策略可以帮助产后女性调整情绪,缓解抑郁症状。

产后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对于帮助产后女性走出抑郁阴影,重建健康心理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干预产后抑郁,为产后女性的健康和幸福提供保障。

2. 正文2.1 影响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的一种抑郁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对婴儿的成长和母亲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产后抑郁症临床常见表现为疲乏、易怒、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致使产妇的母亲角色缺如,这不仅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发育,还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后抑郁症应予以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对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其中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产后休息不好、经济条件差、不良妊娠结局等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很大,要从各方面来疏导产妇的情绪。

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极大的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对社会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孕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

通常发生在产后1~3d左右,轻者表现为精神郁闷,少言,食欲减退,重者焦虑自卑,甚至产生自杀想法。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对孕产妇来说,从妊娠到分娩是一个非常剧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

他们在经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及抚育婴儿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婴儿、家庭婚姻和社会。

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年龄19~42岁。

初产妇24例,经产妇12例。

其中生女孩8例,生育畸形儿4例,死胎史2例经济不佳2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20例。

2 产后抑郁症的诱因2.1 生理因素孕妇从妊娠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脑细胞的活动而诱发抑郁。

产妇本人健康状况对产后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目的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分析病因,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心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结果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

结论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目录前言1 临床表现1. 1 核心症状1.1.1 情绪低落1.1.2 兴趣缺乏1.1.3乐趣丧失1.2 心理症状群1.2.1 焦虑1.2.2 自卑观念明显1.2.3 认知症状1.2.4多疑敏感1.2.5自杀观念和行为1.3躯体症状群1.3.1 睡眠紊乱1.3.2 食欲紊乱1.3.3 精力下降1.3.4 昼重夜轻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1.4.1生物方面的病因1.4.2遗传1.4.3心理因素1.4.4 身体因素1.4.5 社会因素1.4.6 家庭因素 2 护理2.1一般护理2.1.1 睡眠护理2.1.2 饮食护理2.1.3 安全护理 v2.2 心理护理2.2.1倾听2.2.2 倾诉2.2.3家庭干预3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前言]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

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学校:函授站:专业:护理姓名: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护士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相应的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状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抑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

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和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

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和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做,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目录1.诱发因素………………………………………………………………1.1 生理因素……………………………………………………………….1.2 心理因素………………………………………………………………...1.3 社会因素…………………………………………………………………2.临床表现………………………………………………………………….2.1 核心症状…………………………………………………………………..2.1.1情绪低落……………………………………………………………………2.1.2兴趣缺乏……………………………………………………………………2.1.3乐趣丧失……………………………………………………………………..2.2.心理症状群…………………………………………………………………….2.2.1焦虑………………………………………………………………………2.2.2自卑观念明显………………………………………………………………..2.2.3认知症状………………………………………………………………….2.2.4多疑敏感……………………………………………………………………2.2.5自杀观念和行为…………………………………………………………….2.3 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2.3.2食欲紊乱………………………………………………………………..2.3.3精力下降………………………………………………………………2.3.4昼重夜轻……………………………………………………………..3. 护理………………………………………………………………3.1 一般护理…………………………………………………………….3.1.1睡眠护理……………………………………………………………3.1.2饮食护理…………………………………………………………….3.1.3安全护理……………………………………………………………..3.2心理护理……………………………………………………………….3.2.1倾听…………………………………………………………………..3.2.2倾诉………………………………………………………………………3.2.3家庭干预……………………………………………………………..4.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期,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产后抑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产后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研究,对于预防和化解产后抑郁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社会支持产后抑郁常常和社会支持不足有关。

产妇在接受母亲新角色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支持,就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如果家庭成员对产妇的产后抑郁问题缺乏理解和支持,产妇会感到孤立和无助,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2. 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环境,加剧了产妇的压力,容易引发产后抑郁。

特别是对于工作型妈妈来说,需要面对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产后抑郁的风险更高。

社会对产妇角色的期望也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如果自己无法满足这些期望,就会产生自我否定和情绪低落的心理压力。

3. 身心变化产后身心的变化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妇在生理上需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如产后恢复、哺乳等;心理上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责任,加上荷尔蒙的变化等因素,这些变化都会给产妇带来身心的不适和压力,从而增加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4.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产妇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传统观念对产妇的压迫和束缚,就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生率。

一些地区对于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仍存在不公,会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二、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加强社会支持针对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需要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组织等,都可以提供产妇在产后恢复和适应新角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在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

通过对产妇的情绪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她们理解和面对产后的身心变化,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化解产后抑郁的问题。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抑郁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分娩且并发产后抑郁症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产后抑郁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与对比组在研究前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下降较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患者研究结束后进行护理中意度调查,发觉观察组患者护理中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中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护理;心理健康论文类型:理论研究目录1绪论 (1)1.1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1.3关键词及定义 (2)1.4文献回忆 (2)2研究设计 (3)2.1研究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一般资料 (3)2.3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研究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护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评价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女性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产后抑郁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从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出发,探讨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一、社会心理因素分析1. 社会支持不足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的不足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

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得传统的亲朋好友间的支持网络也逐渐减弱。

这种社会支持的不足使得产后女性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无助,加重了她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易发生产后抑郁。

2. 社会压力过大在现代社会,女性承担着家庭、工作、孩子教育等多重责任,社会压力大,使得产后女性易出现情绪失调。

在家庭中,由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女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这使得她们在产后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3. 社会认知观念落后在一些传统观念比较守旧的地区,对于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在这些地区,产后女性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冷嘲热讽和排斥,从而导致她们痛苦的心理状态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帮助。

二、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提高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对产后女性的关爱和支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后女性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可以组织一些产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产后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 减轻社会压力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支持体系,减轻产后女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倡导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让家庭责任更为均衡,减轻产后女性的家庭和育儿压力。

3. 提升社会认知观念加强对产后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产后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关爱,使她们能够在社会环境中更好地融入和生存。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引言1.1 产后抑郁的定义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产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疲倦、失眠、食欲改变等症状。

这种抑郁状态可能会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亲子关系,严重时甚至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影响。

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产程中的心理压力、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社会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社会支持的程度、亲子关系的稳定性、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等都可能对产后抑郁产生影响。

了解产后抑郁的定义和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通过心理护理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家庭的和谐发展。

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引言: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生育后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症状。

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而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后抑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产后抑郁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得到家人、朋友和社区的支持对产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产妇感到孤立和无助,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母婴关系对产后抑郁也有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母婴关系可以促进产妇对母性的接受和喜爱,有助于减轻产后抑郁的症状。

相反,母婴关系紧张或不良会加重产后抑郁的程度。

职业因素和家庭环境也会对产后抑郁产生影响。

工作压力、职业歧视、家庭纷争等问题都可能加剧产后抑郁的症状。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产妇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积极的母婴关系,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析这些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职工医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姓名:赵阳学号:专业:护理年级:10 级完成日期:2011 年12 月28 日指导教师:司婉君教学部:甘肃庆阳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1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心理护理 1.临床表现1.1 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1.1.1 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

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 兴趣缺乏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
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1.1.3 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1.2 心理症状群1.2.1 焦虑1 焦虑与抑郁伴发出现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

2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2.2 自卑观念明显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3 认知症状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1.2.4 多疑敏感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

1.2.5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

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

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

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31.3 躯体症状群1.3.1 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

早醒后,病人
即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1.3.2 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1.3.3 精力下降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 昼重夜轻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

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

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
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

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

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

4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 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2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2.1.3 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

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

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2.2 心理护理2.2.1 倾听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
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

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2.2.2 倾诉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

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

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3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2.2.3 家庭干预 4 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

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

在这同时,产妇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的家庭的重要性,与丈夫一起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

指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
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3 小结产后抑郁的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长,可持续数周。

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或数周。

心理护理对缓解症状、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

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性心理治疗如支持、鼓励、保证、解释、倾听等。

结束语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

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

为了保障产母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1 吴文清,祈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2 邵小玲,董晓琪.200 例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76(9):586—5883 张翠红,陈佐明.住院抑郁患者团体治疗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83—1844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杂志,200723(7):48—50附页西安职工医学院学生论文评审表层次:大专专业:护理年级:10 级时间2011-12-28 姓名赵阳性别女学号站名甘肃庆阳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评内容标准评价要素(权重值)评价结果价情况论文选题X10.10 文献材料X20.10 论文成果与
新见解X30.30 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X40.20 科研能力与研究手段X50.20 写作能力、文风与规范化要求X60.10得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审教师签字年月日说明实得分计算X1A 或BCDX2A 或X3A 或BCDX4A 或BCDX5A 或BCDX6A 或BCD 其中:A100 B80;C60;D40 85 分以上为优秀75 分以上为良好60 分以上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