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探略
( 西合浦 师范 学校 中文 系 , 广 广西 合浦 5 60 ) 3 10
[ 摘要 ] 当代 审 美文化研 究是 文化研 究 中最活跃 、 最具有 影响 力 、 最值 得 关 注的 方 面 。在 全球 化 背景 和 语境 下 , 实用主 义和技 术 主 义为哲 学基础 的 中 国3代 审美文 化正从 崇高 、 以 _ 3 悲剧 、 意 向物 质 生 活充 实、 诗 与精
性文学 、 消费文学 、 大众传播媒介 、 影视文化 、 音乐 电 热情 。正是 在这 种世 俗 化 、 活化 、 性 化 趋 势 的驱 生 感
视、 广告 文化 、 文化 消 费等 。文 化 研究 使 文 学 从高 雅 动下 , 国当代 审美 文 化 以 实 用 主 义 和技 术 主 义 为 中
神 生活相 对平稳 的状 态发 展 , 其世 俗化倾 向越 来越 明显 。 由于 3代 审 美 文化 正 处 于经 济 冲 动 与文 化 冲动 相 _
互对 立 、 科技含 量 和人 文含 量 相互抗衡 的 矛盾 中, 用 美学对 其进 行批判 成 为 当代 美 学必要 的课 题 。 运 [ 键词 ] 中国 3代 审美文 化 关 3 _ 探 略 [ 图分 类号 ] G12 [ 中 2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 10 —6 1(0 60 —0 7 —0 0 4 97 20 )9 1 6 3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9期 ( 总第 1 5 ) 3期
广 西社会 科学
GUA ( XIS j 0 I AL CI S E CES
0. 2 0 9. 0 6
( u l ie , O.3 ) C mua v审 美 文化 探 略
地位 , 是众 多 学 者 关 注 的话 题 。本 文试 图 对 中 国 用 主义重 行 动 胜 于 思 考 , 反对 那 种 无 用 之 思 和空 这 它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
在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中,较为集中体现在关于审美文化的定义方面。
在国内的研究中,最早对审美文化进行定义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朗。
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一文的研究中指出,审美文化是文化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来说,审美文化是人类文明特有的产物,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观念和行为的总和,审美文化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由此可以看出,叶朗对于审美文化的定义,是对社会文化大体系的深入和引申。
周宪在其著作《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一文的研究中指出,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当下的消费文化背景中,是一种依托消费文化的审美形态。
姚文放《浅谈当代舞蹈的审美表现》中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定义做了明确的界定,他的观点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是当代商品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一种以都市大众为对象,以大众媒体为传播载体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商业色彩特征。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学者关于审美文化定义观点的总结可以看出,对于审美文化的定义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归结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总结而言,审美文化是当地商品社会的产物,隶属于社会文化的大范围内,审美文化涵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存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审美文化不仅影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且也对当下的舞蹈作品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基金项 目:0 8 2 0 年度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戈 研究项 目( 8 WX 0 ) 0 0D J9
・
58 ・
人生 、 市井红尘 , 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局 限于学 院空 间, 孤高 自赏的境遇 , 使美学研究得 以更好地走 向现
实人生, 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 。 在中国,0 2 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人们的审美观念和 审美实践曾发生过重大变化 ,审美 ”逐渐从纯粹超 “ 然、 高高在上的“ 象牙塔” 一步步走 向生活 、 日用 , 与商
报出版社,00年版 ) 20 和陈炎教授主编的《 当代 中国审
化研究蓬勃发展 , 占尽风光 。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
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 , 将
审美与文化、 理论与应用、 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审 美文化研究 已然成为 当代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
热点问题 , 处处呈现出新 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对审美
De . 0 9 c2 0
当代 审美文化研究 的 回顾 与反思
李 肖霞, 志钧 何
( 鲁东大学 文学院, 山东 烟 台 242 ) 605
摘 要 :0 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的我 国审美文化研究 既有别 于抽象 的美学玄思 , 0 也有别 于具体 的物质 文化实践, 实质 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 化的一种选 择。它切 合 了新的 时代语境 , 极大地冲 击 了 统的美学理念 , 传 改变 了 统美学 传
人们对 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
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 的过程 。2 世纪 8 0 0 年代以来 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 由于切合 了新的时代
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难怪乎赫伯特 ・ 斯宾塞
“审美概念”与审美随附性:分析美学对审美特性的研究
“审美概念”与审美随附性:分析美学对审美特性的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审美概念的界定 (4)3. 审美随附性的提出 (5)二、审美概念的内涵与发展 (6)1. 审美的定义 (8)2. 审美特性及其分类 (9)3. 审美概念的历史演变 (10)4. 当代审美观念的多元趋势 (11)三、审美随附性的理论基础 (12)1. 审美活动的认识论基础 (14)2. 审美价值的存在方式 (15)3. 审美随附性与审美活动的互动关系 (16)四、审美特性与审美价值 (18)1. 审美特性的构成要素 (19)2. 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 (20)3. 审美价值与审美标准的关联 (21)五、审美随附性在审美活动中的应用 (22)1. 审美体验中的审美随附性 (24)2. 审美创作中的审美随附性 (25)3. 审美接受中的审美随附性 (26)六、审美随附性的批判与反思 (28)1. 对审美随附性理论的批判 (29)2. 审美随附性研究的局限性 (3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0)七、结论 (31)1. 审美概念与审美随附性的总结 (33)2. 对美学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34)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5)一、内容概括本文深入探讨了“审美概念”与审美随附性的核心议题,旨在全面解析美学对审美特性的深入研究。
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审美特性是美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它涉及到审美的感知、判断、体验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性,文章首先对“审美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审美概念作为美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它涵盖了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评价等多个层面。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审美随附性的重要性,审美随附性指的是审美特性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动态性。
这种随附性使得审美活动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求。
在分析了审美概念和审美随附性的基础上,文章对美学对审美特性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独辟蹊径的文学美——读《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有感
的基本原则 , 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可见一斑。
论著明显 的特点在于 以美学理论作框架 , 高屋 建瓴 ; 以具体的文本研究作材料 , 丰富翔实; 美学理 论和文本研究互相充实、 互相支撑 , 严丝合缝 , 使论 著总体上表现 出逻辑 严谨 、 周密的特点, 同时又兼 具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 这一点在当今学术界具 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 论著 占有材料充分翔实 , 是作者从事了 1 0年 的当代广西历史丛书编辑工作和开展多年的广西 文学研 究 的 双重 “ 史 ” 究 的积 累 , 示 了作 者 文 研 显 广阔的文学视野和扎实的史学积累 , 文本研究不仅 有广度 , 同时还具备一定传 , 而是对每位作家有着 自己的思考 和分析 , 如在林 白和映川 的“ 女性拷 问 ” 一节 中阐 述 了两人 不 同 的女性 视 角 , 白对 弱 势女 性 的审美 林 关 注和 映川 “ 救 男 人 ” 审美 角 度 , 比较 中让 拯 的 在 我们对广西女性写作及其审美批判 的姿态有 了全
面 的认识 。
并从 中自然 延伸 出具 有普及 性和一般性 的“ 朴素 美、 和谐 美 ” 的美 学 概念 。
审美 文 化 视域 中的文 学 研究 , 我们 领 略 了超 带 然 物外 的审 美境 界 , 对 物 欲横 流 的 时代 , 我 们 面 让
作者 的理 论 和视 域 呈 现 开 放 的 格 局 。 当代 广 西文 学 的审美 文 化 研 究 立 足 于 民族 , 根 于 地 域 , 植 但并 不局 限于 民族 和 地 域 ; 民族 文 学 到 市 井 文 从
审美与艺术鉴赏学后感500字
审美与艺术鉴赏学后感500字
在学习了审美与艺术鉴赏之后,我对美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体验,它受到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也认识到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技巧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艺术鉴赏方面,我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去欣赏艺术作品。
例如,通过观察作品的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来理解艺术家的表达意图。
我也学会了将艺术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此外,通过对艺术史和不同文化的了解,我认识到艺术是多元而丰富的,它反映了不同社会和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这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对待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尊重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审美与艺术鉴赏让我学会了用更加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和创造力。
我相信,这种
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将会持续影响我的生活,使我更加热爱和关注艺术。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报告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报告一、绪论本次美术审美课程的学习总结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审美课堂上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美术审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和反思。
二、理论学习在课堂上,我学习了许多关于美术审美的基本理论。
审美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仅关乎艺术作品本身,更关乎个体的情感和思想体验。
通过学习不同的审美理论,我了解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我发现,在审美过程中,观众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是相互作用的。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三、艺术鉴赏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艺术作品,并详细解读了它们的创作背景、技巧和意义。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学会了细细观察和品味作品,注意色彩、线条、形状和构图等视觉元素的运用。
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尝试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感知、思考和反思的过程,而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持久的观察。
四、实践成果课程中,我通过多次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绘画课上,我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比如水彩、油画和素描等。
通过自己的实际创作,我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实践中,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尝试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
这些创作经验让我更加理解艺术家的辛勤努力和作品背后的意义。
五、反思与展望通过这门美术审美课程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艺术不仅是表达美的方式,更是审美、思考和情感的载体。
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唤起共鸣和思考。
我也认识到,美术审美并不仅止于欣赏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思考、品味和表达的方式。
以后,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美术审美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当代审美文化视野里的“媚”范畴研究——评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
2 1 年 7月 00
J l 0 0 uy 2 1
当代 审荚 文 化 视 野 受 的 “ ’ 畴 研 究 媚 ’ 范
角 度 的 辩 证 审视 。
[ 图分 类号】26 中 I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8—2 3 ( 0 0 0 0 2 0 10 6 8 2 1 )4— 0 7— 3
学林 出版社 新 近 推 出 了蒋 继 华 先 生 ( 江苏 盐 城 工学 院副教授) 的学术专著《 : 媚 感性生命 的欲望表 达》 。该书巧妙地切人中国古典美学 的范畴体系 , ④ 以“ ” 媚 范畴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察 “ ” 考 媚 的发 展 、 变 演 过程 , 析 “ ” 分 媚 的主 要 特 性 、 成 原 因 以及 理 论 意 形 义 。作 者 以独 到 的学 术 眼力 捕 捉 到 “ ” 美 学 意 媚 的
《 : 媚 感性 生命 的欲望 表达 》 当代 审 美 文 化 背 景 下 在 审视 了“ ” 媚 范畴 的 当下状 态 , 分析 了 当下 “ ” 畴 媚 范 的矛 盾 纠结及 其 意 义 , 用 理 性 的 眼 光 揭 示 其 可 能 并 的“ 然 ” “ 本 与 应然 ” 的发展趋 向 。可见 ,媚 : 性 生 《 感 命 的欲望 表达 》 作为 感 性 审美 学 意 义上 的“ ” 对 媚 情
与逻 辑层 面 上 探 究 了 “ ” 畴 的演 化 轨 迹 ; 后 , 媚 范 最
纯 自然 、 客观 的“ 史 ” 纯粹 抽 象思 辨 的 “ 历 与 逻辑 ” 是 不 存在 的。这 一点 我 们 从 克 罗 齐 的“ 切 历 史 都是 一
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摘要:近年来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其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其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其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其五,视觉文化与文学演变研究。
视觉文化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即缺乏对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探讨,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同时要进一步解决视觉文化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述评;不足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讨论文化转向问题,于是视觉文化概念被广泛讨论。
这种起初作为艺术史家研究绘画的理论,最终影响和波及到了整个人文学科。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视觉文化理论被介绍到国内。
①最初的视觉文化研究多侧重于对媒体教学的探讨,把视觉文化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理论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性。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视觉文化伴随着文化研究的兴盛而进一步得到发展。
自1988年以来,国内发表以视觉文化为题目的论文149篇。
②学术界多次组织介绍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成果。
2002年,由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第3辑)专题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视觉文化研究成果。
《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等专业学术刊物组织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讨论。
同时,国外视觉文化研究的著作也不断被翻译出版,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马尔科姆·巴纳德的《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等,吴琼还编译出版了视觉文化系列丛书《视觉文化的奇观》和《凝视的快感》。
2004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历史、实践、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
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从古代希腊的美学思想,到现代的前卫艺术,每个时代的美学理论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不同追求与认识。
而当今,美学理论正在逐渐走向文化转向,旨在揭示不同文化中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
一、文化批判意识的兴起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人们对于美的定义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也表现为对各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和批判。
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发扬,这种批判性思维也是文化转向的核心所在。
举例来说,著名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就在其所著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揭示了帝国主义者如何通过文化输出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进而推广其意识形态。
而批判文化输出的意识,在当今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深远的影响。
二、跨文化的艺术交流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更迭与交融成为了常态。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舞台,文化交流的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也是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之一。
例如,当代日本美术以其独特的美学标准和风格,在世界艺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这一进程中,跨文化的融合和艺术交流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无论是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还是在传统日本美术的传承中,文化的跨越和交流都在推动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
三、多元文化的美学审美范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从各种文化中获得美学启示,成为了当代美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特征。
由于不同文化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范式不同,因此这种多元文化的美学审美范式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例如,中国传统文艺中“以形传神”的审美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而西方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则代表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审美趋势。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审美范式,这种多元化的审美范式也带来了对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不同认知和理解。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概说孙波摘要:何为“审美文化”?何为“当代审美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都有其理论的和现实的依据,都对“审美文化”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并有了完整统一的共识。
从追溯“美学”学科的渊源开始,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各个层面(古、今,中、西乃至全世界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行为的等)呈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因子的社会感性文化。
”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应用理性的思维,从整个文化大背境中,从它的实际使。
“当代审美文化”则应具有特殊的时代内涵,而当代性则是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美学; 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当代性美学作为传统与经典的表征,在当代无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受制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倾向的无节制泛滥,人们的审美观受审美现实的引导发生了无法逆转的变化。
“美学”(德文Asthetik,英文Aesthetics)一词是1750年首次由德国哲学家鲍姆伽通提出,并看作一门独立学科。
这门学科是用以命名一门研究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新学科,和过去只研究理性认识的哲学学科有了区别。
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学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门新学科”。
[1] 鲍姆伽通的《美学》发表在1750年,足见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一门新学科,是比较晚近的事。
但这并不等于说,“美学”的历史只是从鲍姆伽通时代才开始的,“美学”一词使用的范围也绝不限于1750年以后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
正如朱光潜所说“人类自从有了历史,就有了文艺;有了文艺,也就有了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孙波(1981-),女,贵州省安顺市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初鲍姆伽通就给它命名为“埃斯特惕克”(Aesthetic)。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李世武摘要: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时期。
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固然应当批判古典时期的艺术进化论和现代时期受西方现代美学束缚的误区,同时应当继承古典 人类学家确立的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及跨文化比较的意识,避免走向地方主义的琐碎化叙 事;应当继承现代时期的田野民族志方法,以艺术民族志为建构理论的基石。
此外,注重书面 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研究的互动,注重文化翻译的准确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保持对话,警惕和 批判西方美学理论的话语殖民和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也是当代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建设 内容。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跨文化比较;艺术民族志中图分类号:J O -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84〇X(2〇18) 03 -00123 -〇7作者简介:李世武,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云南昆明650022d o i :10. 14003/j . cn k i . m zysyj . 2018. 03. 14艺术人类学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 能确认其为科学意义上的艺术人类学。
首先,艺术人类学必须在艺术民族志的基础上建构 理论;其次,艺术人类学建构的理论必须与 艺术考古学、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社会 学等牵涉艺术研究的学科所建构的理论有所 区别。
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艺术人类学是 一门舶来学科。
对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进 行回顾与反思,其目的在于推动艺术人类学 研究的中国化建设。
一、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研究方法回顾在19世纪的欧洲学术界,艺术科学由作 为记述角度的艺术史和作为解释角度的艺术 哲学组成,艺术批评被认为带有强烈的主观 意识,缺乏客观性而排斥在艺术科学之外。
尽管19世纪的人类学家已经将艺术纳人文化 研究的范畴,但那时的人类学家被建构文化收稿日期:2018 -04 -10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
①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 # 19页。
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
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
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存在着明显的多元性和变化,其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知识性、历史性、审美性、理性性和欣赏性。
首先,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有着显而易见的知识性特征。
当代中国人通过多种形式来探索审美,以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比如:通过网络进行文化研究,研究更多的古代美术艺术,深入了解国际流行文化等等。
另外,当代中国人也注重学习西方现代艺术,比如:海洛克斯和梵高的作品,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摄影、影视艺术等。
这些审美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其次,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同时具有历史性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一直是世界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一环。
在这里,当代中国人喜欢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美的追求,比如:古典诗词、书画、民间艺术等等,这都是中国人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当代中国人也非常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认为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经典,更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价值。
此外,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体现着审美性特征。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当代中国人在审美观念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审美品位、审美素养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比如:当代中国人对艺术的消费量也在逐渐增加,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审美体验;当代中国人也更注重审美体验本身而不是任何物质利益,他们更喜欢一种更加朴实自然的审美方式,以及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审美形式。
此外,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体现出理性性的特征。
当代中国人在审美观念上更注重理性方面的内涵,他们倾向于理性的审美,崇尚理性的审美形式,如:判断艺术的美丑是否合理,通过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来衡量审美的可接受度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重要表现。
此外,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也有着明显的欣赏性特征。
比如:当代中国人在审美观念上也更加重视整体的审美感受,更加欣赏艺术作品本身给他们带来的感受,而不只拘泥于艺术作品本身的技术精湛程度,他们更倾向于一种自然而又完美的审美感受。
当代美学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当代美学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需要对当代美学的定义进行简单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当代社会中,美学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理论,而涉及到更广泛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议题。
其次,当代美学强调个体的审美体验和主体性,注重审美实践和个人感受。
最后,当代美学还与现代技术和媒介密切相关,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
因此,当代美学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范畴,成为一个更加综合和多元的学科领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逻辑框架,以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当代美学的概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当代美学的起源和背景,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框架,引导读者进入全文。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当代美学的起源和背景,阐述当代美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呈现当代美学的定义和内涵,展示当代美学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当代美学的定义,对当代美学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思考,并展望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概括和归纳,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指引读者对当代美学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交叉呼应和内在关联,将构成一篇完整而有序的文章,为读者呈现当代美学的多维面貌,引发读者对当代美学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美学的定义,分析其起源、特点、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当代美学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深入思考美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最终,通过对当代美学的研究和展望,希望能够为美学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家提供一些启发,促进美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三个学术维度
“ 审美 文化 ” 这 一概 念 最 早 产生 于 西 方 , 在 德 国 美写 的《 美 育 书简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O 6 一 l 5
基 金 项 目: 教 育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项 目“ 中华 审美 文化传 统 与有 中国特 色 的当代 审美 文化 建设 问题研 究” 阶 段 性 成 果
( 1 0 J J D7 5 0 0 0 4)
点 挂一漏 万 的学 术巡 览 。 从总体 上说 , 这种 启动 于上世纪 9 O年 代 的审美
文化 研究大 致表 现 为三 个 学 术维 度 , 一 是 对 审 美 文
化概 念本身 的学 理性 探 讨 维度 ; 二 是 对 当代 审美 文
较 为复 杂 了。西方 学者谈 “ 审美 文化 ” 有 一个 共 同特 点, 即强 调 的重 点虽 有不 同 , 却始 终未 曾抛却 席勒式
定 名为 “ 审美 文化 ” , 成 为较 早 使 用 “ 审 美 文化 ” 概念 的另外 一人 ; 而阿 多诺 、 克 拉考 尔 、 洛 文塔尔 、 布尔迪 厄、 伊格 尔顿 等现 当代西方 马 克思 主义美学 家 , 在 其
论 著 中也对“ 审美 文化 ” 多有 涉 及 , 只 不 过 语 义 变 得
也有不少时它也要考察流行的观点思想学说包括对于美学者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强调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有着学自身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不只是否定驳斥和谴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等消费特征从而责而且也是忠告引导和提高最终达到这样的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的即使得社会文化和理论学说这两个方面都产生性主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审美教育应致力于积极的变革
当代文艺美学对于当代审美文化影响论文
试析当代文艺美学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巴人到以群,再到蔡仪,都认为文学和科学的对象是同一的,不同在于:文学以形象来说话,科学则以逻辑来说话——“文学的根本特征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这几乎成了不容置疑的“定律”。
在这“定律”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始终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本文针对当代文艺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代文艺美学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文艺美学当代建构意义影响近年来,在美学研究中,文艺美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美学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
文艺美学可以说是通过中国学者倡导起来的,因为有“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这样的说法。
文艺美学也是看作是美学学科中的其中一种,它能够将美学和逻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也可以实现对这两者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转化,从而充分地体现出美学的时代性。
与文化研究相比较,文艺美学在美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具有建设性的,而且还能够站在理论的角度上完美地解释当代审美现实。
因此,文艺美学在当前的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它的功能不仅可以对当代的文化和审美现实进行解释,将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发展趋势揭示出来,而且,在当代社会的审美文化中也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使其达到更高的境界。
一、文艺美学和一般美学之间的关系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艺美学是属于一般美学学科中的一部分。
著名美学家、文艺美学的创始人周来祥教授是这样说的:“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整个美学学科辩证发展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
美学主要研究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它主要包括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和艺术等具体内容,它以美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以美与审美相统一的典型形态的艺术作为逻辑终点。
而文艺美学则以美学的逻辑终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
艺术在美学中是作为美和审美的理想形态,作为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来研究的,其目的是为了把美和审美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充分更鲜明地展示起来。
它只是审美对象之一,美学除了研究艺术,还研究自然美、社会美。
理论体系·审美体验·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思考
、
学 批 评被 置 换 为政 治批 评 。客 观 地 说 ,在 新 中 国成 立之 前 , 何 ,直 接 影 响 到其 他 文 学 类 课程 的学 习效 果 。 但在 现 实 中 , 我 们 不 无 遗憾 地 看 到 , 《 学理 论 》 的教 学 一 直 处 于 “ 大 在民族救亡的政治语境中,这种形态的文学批评有着一定的 文 老 难 ”的状况。不少学生反映: 《 文学理论 》是中文系最难学 历 史 合理 性 。但是 ,在 建 国 以后 , 由于 片 面 地强 调 “ 以阶 级 斗 争 为纲 ” ,文 学批 评 的 泛政 治 化走 向 了极 端 ,极 大地 阻碍 的课程 ,艰深枯燥 ,很难引起 兴趣 。我们认为,造 成这种状
[] 2 吴晓邦主编 . 当代中国舞蹈[ ] 当代中国出版社,2 0 . M. 0 6 [] 3 王克芬 隆荫培 张世龄著. 二十世纪的中国舞蹈 []青 岛 M.
出版 社 ,2 0 . 0 4
传 ,对红土地文艺有初步的印象 ,不断发现 、搜集报刊 、网 络资料;其次,在 自习课时间,由语文组老师带领所教班级 同学带上笔记、相机等参观 闽西历史博物馆 ,记录或拍 下令
未来 。正如马克思说过 的: “ 革命者 新f唤革命的亡灵, {
是 为 了新 的战 斗 任 务 。 ”我 们 发扬 过 的革 命 传 统 ,是 为 了 三 、战地黄花分外香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 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 重 塑 红 土 地 的 人 文 精 神 。 坚 持 文 艺 百花 之 一 簇 的 红 土 地 文 用 , 学 习是 学 习 者 在教 师 指 导 下凭 借 自己原有 的认 识 结 构对 来 自客 体 的信 息 进 行选 择 、加 工 、重 组 ,用现 有 的认 识 结 构 式 ,不 仅 有利 于 学 生 完 成认 知 方 面 的 自我 建 构 ,而 且 有 利 于 学 生在 情 意 方面 的 自我 建 构 。 在 向学 生 传授 红 土 地 文 艺知 识 的过 程 中 ,我 们 运 用 了 调
当代红色文艺审美价值研究:回顾与透视
第43卷 第3期2023年08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43 No.3Aug.2023当代红色文艺既与中国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密切相关,体现着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奋斗牺牲的精神力量,也见证了时代变迁和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程。
红色文艺是艺术与政治的结合,意识形态化的审美诉求是其内核。
红色文艺也是艺术与人民群众结合的结果,体现着时代精神、民族文化、日常人生追求和大众的审美趣味。
[1]所谓价值,一般是指主客体相互作用时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审美价值则是在审美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所具有的精神愉悦的意义。
斯托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一书中指出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审美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这—最高审美价值的重要方式。
[2]因此,下文将聚焦红色审美价值,将从审美表达、审美特征、审美范畴、审美教育等方面入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红色文艺的审美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红色文艺多有研究。
而对红色文艺的审美问题的研究则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进入新世纪后,应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和价值观引领的需要,红色文艺的审美价值、审美教育功能日益得到重视,红色审美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色文艺审美研究日趋繁荣,这不仅表现在研究对象的种类、数目迅猛增长,不再局限于传统门类,多种类型、表现形式的红色文艺缤纷灿烂,既促进了红色精神的多样化表达,使红色审美多姿多彩,也显示了本土艺术审美创新弘扬的自觉。
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红色审美研究的视野日益开阔,研究对象日趋丰富多元,从对各种类型红色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到对红色审美精神的多样化表达方式的论述,不一而足。
在创新了红色文艺审美表现技艺和手法的透视,红色文艺审美在题材领域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与物质基础。
在此之前,传统美学多指向高雅艺术,把审美与生活截然对立开来,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拨。
伴随国内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理论被更多地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
在对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语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国内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和两派观点,探讨该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及其接受。
第一阶段集中于阐述理论的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语境等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学者多元视角下的研究趋势,探讨对当下消费社会和审美畸形问题的深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综述一、绪论“日常审美化”提出之前,审美活动大多以高雅艺术为对象,关注美的本质。
传统的美学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忽视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艺术当做美学的对象,确立美学的鲍姆嘉通认为美是艺术的理论,他们都主张拉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与之相对,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主张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结合。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尼采到先锋派,从布尔迪厄到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正式形成的飞跃,表现出审美与生活的辩证统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
受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征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消解,日常生活与审美不再对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高雅艺术不得不走向大众,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审美活动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费瑟斯通199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纵观以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即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阐释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本土话语;其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优劣问题,学者从消费文化、科技革命等角度探讨该现象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文艺学边界的冲击及影响展开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对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由于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使美学研究贴近了现实人生和市井大众,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新走向,所以近20年来,国内的审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占尽风光。
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将审美与文化、理论与应用、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
审美文化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对审美文化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也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审美文化:渊源与内涵“审美文化”一词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这一术语中洋溢着他的审美救世的启蒙情怀和精英主义的审美追求。
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对高级文化的崇奉、主张依靠文化拯救陷于边沁—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的理念与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
难怪乎赫伯特·斯宾塞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也称为“审美文化”,在《教育论》中,赫伯特·斯宾塞把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关乎闲暇、易于增进人生乐趣的艺术门类都归于审美文化。
[1]20世纪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舶入神州大地,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成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显学”。
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到陈炎教授等人的多卷本中国历代审美文化史述《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和陈炎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范周生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一横一纵,国内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审美文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阐析和梳理。
足见审美文化这一说法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
世纪之交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关注社会第25卷第6期Vol.25No.6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年12月Dec.2009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李肖霞,何志钧(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收稿日期:2009-10-03基金项目:200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DWXJ09)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思,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实质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化的一种选择。
它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
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复杂多样,既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的转型有关,也深受现代科技文化和新兴媒体文化的影响。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视野偏窄、观念迂腐老化的缺陷。
因此,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应该强化人性关怀意识,重视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重视跨学科研究,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后现代性征。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回顾;反思中图分类号:G122;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09)06-0058-04作者简介:李肖霞(1986-),女,山东莱州人,鲁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从事审美文化、文艺美学研究。
何志钧(1971-),男,河北张家口人,文学博士,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烟台市文艺研究与批评重点人员,从事审美文化、文艺美学等的研究。
58··人生、市井红尘,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局限于学院空间,孤高自赏的境遇,使美学研究得以更好地走向现实人生,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曾发生过重大变化,“审美”逐渐从纯粹超然、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一步步走向生活、日用,与商品为伍,与红尘相伴。
审美向文化领域的渗透与文化向审美的靠拢、提升使当代审美与文化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随着审美文化研究在当代的深入,关注文化的诗意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渐成风尚,审美文化的提出其实是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要素,人们的审美观念因应社会生活世俗化潮流进行相应调整的必然结果。
叶朗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里从审美介入社会、审美物化、审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了界说,指出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人创造出来的,又通过一代一代的“社会遗传”而继承下去。
[2]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等先生通过全面分析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而对审美文化作出了界定:审美文化“是人类发展到现时代所出现的一种高级形式,或曰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把艺术与审美诸原则(超越性、愉悦性以及创造与欣赏相统一等)渗透到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偏枯乃至异化了的人性得以复归”[3]。
林同华先生结合美学与文化学定义审美文化,指出美学文化学的整体性结构由“审美文化哲学、审美艺术哲学、审美行为哲学、审美科技哲学四大部分组成”[4]。
而周宪先生《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所说的“审美文化”则主要指当代中国在消费文化背景中的审美形态。
姚文放先生在其著作中对审美文化的界说与周宪类似,同时更为具体细致:“‘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
”[5]3不管其对审美文化如何界定,从学者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管当代审美文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文化绝不等同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媒介文化,而是这类文化中具有审美意蕴的部分。
当代审美文化深受当代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媒介文化的影响,但仍与之不同,它始终秉持着愉悦性原则和精神性诉求。
可以说,审美文化的灵魂在于它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思,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而是介于道器之间,关注文化的审美化、诗意化与审美的文化化、物质化。
实质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化生活的一种选择。
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与呈现的特点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复杂多样,对此国内学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探究。
概而言之,不外以下几点: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面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审视?如何批判地进行阐释?显然,传统的美学范式、美学话语、美学观念因为过于执着于审美的非世俗性、非功利性、非商品性,过多古典文化理论的视野局限和观念局限已无力应对,显得捉襟见肘。
审美文化研究正是作为一种对此类文化转型的积极回应方式,作为美学研究自我调整的一种积极努力应运而生的。
其次,是科技力量的影响,在现代科技水平影响下,影像娱乐产业迅速兴起,文化走向视觉化与图像化,新兴媒体文化甚嚣尘上,影视、广告、互联网、大众畅销读物取代文学成为文化新宠。
这使得美学研究面临新的对象与任务,联通审美与媒体文化、技术文化的审美文化研究日益显示出自己的理论优越性。
再次,文化产业的兴起使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生产消费与传播成为文化扩大影响、实现文化的价值效应和商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如大量的怀旧经典、红色经典改编剧、奇观影视、玄幻文学已经成为媒体产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的传播、文化的创意、审美风尚的策划等都成为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
而审美文化研究在这一结合中表现出一种应用研究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使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人生价值、社会责任感重新凸显。
这样,以强烈的实用性、参与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性为特征的审美文化研究就为知识分子进行社会文化批判、促进社会审美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视角与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当代审美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析。
这些研究成果也显示出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发展的新特点。
其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陈炎先生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对中国历代审美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审美文化现象的考察与对历代审美文化产生的背景、基于的理念、发展的前景结合起来进行论析。
《中国审美59··文化史》穷尽了上自上古,下至清季历代的审美文化状况,建构了一个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一书则以15章篇幅洋洋50万言从服饰、建筑、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诸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不同侧面和不同景观。
姚文放先生的《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则以上、下两编对当代审美文化的背景、当代审美文化所包含的各种特质和属性作了考察,反思了当代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各种基础、根据和条件,在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当代构成和中西比较上对之进行定位,进而分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并对其文化特征作出明细界说。
其他众多审美文化著作也均从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出发进行解说与探讨,内容翔实,具有可操作性。
其二,众多学者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对审美文化与传统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广告文化、都市文化、青年文化、审美教育、文化工业等的关联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析。
朱立元、陈炎、仪平策等先生都非常重视研究中国自身的审美文化问题,认为中国古代也存在着一种审美文化,要自觉搜索和梳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学理脉络,对中国本土审美文化理论资源进行批判继承;主张“当代审美文化的崛兴……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之间保持着某种深刻的历史性关联”[6],应当将“道不远人”这一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文化建设结合。
应当积极借鉴儒家依靠“中庸之道”的原则来平衡人与自然、理智与情感之间辩证关系的审美文化理念,认为儒家的审美观念以“仁学”为核心,确立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并设计出一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贵人贱物”、“爱有差等”的生态价值体系。
形成了一种以“善”统“美”的伦理本位立场,并通过“君子比德”的方式赋予自然界的审美对象以社会价值,通过“微言大义”的方式赋予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情感以伦理价值。
[7]李衍柱教授借鉴加拿大传媒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强调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媒介革命使人们的审美和文化生活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但它也加剧了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的矛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