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风格
试论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
试论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摘要:本文从艺术学的角度对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和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希望能够使广大声乐爱好者对莫扎特的音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演唱技术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启示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歌剧创作;艺术特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幼儿时期他就显示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少年时期在父亲的带领下游历欧洲各国,这个神童式的少年得到各国贵族的喜爱,因此他也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
他一生共创作了22部歌剧、49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数百部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欧洲音乐史上罕见的天才作曲家。
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18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一、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艺术歌曲(Lieder)是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逐渐兴盛起来的。
艺术歌曲就狭义来说,是指富有特色的19世纪独唱声乐作品;就广义而言则泛指作曲家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独唱歌曲⑴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多样,在演唱他的艺术歌曲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每个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比如说在唱《亲切的平静》的时候要体现高贵古典的气质,从容优雅。
在演唱《紫罗兰》的时候则要注重趣味性,根据它的心理变化来改变歌唱时的语气⑵莫扎特的艺术歌曲的音程和声音强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莫扎特的音乐当中有很多是向上的,往高音区走的音,但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应该有意识地“收住”一些,这样的控制和处理听起来会很优雅,符合莫扎特音乐风格的要求,让人觉得歌者很懂莫扎特,没有在作品风格上“胡作非为”⑶莫扎特有很多作品是由弱起开始的,这需要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有很好的配合,要注意要速度的把握⑷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很注重音乐材料的对比,什么时候要抒情什么时候要有力度什么时候作品旋律上要有变化他都做的恰到好处,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流出来的是一气呵成的。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
《亲切的平静》是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之一,作品中通过悠扬柔美的旋律、诗意般的唱词,刻画出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们对安定平静的向往。
演唱技巧方面,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歌曲的情感需求。
歌曲旋律温柔悠扬,整首歌以平和、柔美为主题。
唱者的表现应在平和舒缓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声音的节奏与音高,传达与伴奏的和谐感,并准确表现出歌曲中渐进的情感浪潮,以达到观众情感的共鸣。
第二,发声技巧应当自然得体。
由于歌曲以柔和舒缓的节奏为主,唱者可以通过自然呼吸,缓慢地将声音推出。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分地拉长音节或者高低调节幅度太大,以免破坏了歌曲所需要表达的平和感。
同时,要注意发声时要保持喉咙的适当松弛,不要过度使用力量因而疲劳,伤害喉部。
第三,表现歌曲中的音乐美感。
作为艺术歌曲,这首作品中有着很高的音乐品质。
唱者需要掌握音乐的相互呼应,调整好与乐器的协作关系,从而在音乐美感上表现出对歌曲的深刻理解。
同时,还应当注重人声的色彩和风格上的协调,将自己独特的美感带入到歌曲中。
第四,注意歌词的表达。
《亲切的平静》的歌词贴近自然,表现对安定和平的向往,因而唱者必须掌握好词语的韵律,将情感更为精细地表达出来,让听众通过歌词的抒发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
同时,还应当注意歌词的清晰度和发音准确性,以让唱词更加生动有力。
总而言之,演唱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需要掌握好情感变化,把握音乐美感,注重歌词表达和唱法技巧的运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当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唱者的用心与独特魅力时,才能真正达到艺术歌曲的高度。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技术处理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技术处理摘要:莫扎特的作品风格多样、特色鲜明、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在某些抒情表现的处理上显得细致入微。
他创作的一些经典歌曲在艺术歌曲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完美结合,赋予艺术歌曲超凡脱俗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该文通过对莫扎特声乐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其演唱风格及技术处理上的技巧。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技术处理莫扎特艺术歌曲讲求规范、准确、音准、节奏要一丝不苟,不可过于随意。
不能像演唱浪漫派作曲家的一些作品那样,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采取滑进式。
另外,莫扎特的风格决定了演唱者应该有控制、有节制,无论从音量上还是感情的抒发上,要具备含蓄、典雅的特点,但同时又是十分自然而非做作的。
这样的演唱让人听起来似乎不是用歌喉在唱,而是在用心向人们表达着自己最美好的情感。
一、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所谓风格,也就是艺术个性,是一个艺术家在艺术造诣上成熟的标志。
不同的作曲家风格必然不同,受到时代、环境、教育以及民族等因素的影响。
莫扎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有的充满戏剧性,曲调优美;有的积极乐观,朗朗上口;有的充满幽默,欢快活泼。
(一) 语言、体裁的丰富性莫扎特创作的歌曲中主要采用意大利语和德语、法语这三种语言。
这种在语言方面的丰富性是与莫扎特所处的时代和地理位置、种族有关的。
这些语言由于发音的不同决定了歌曲演唱的风格与表达的不同。
但从他最被称道的几首艺术歌曲来看,它们均是用德文来演唱的,而且也具备了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含蕴优雅、多变而不失自然,歌词搭配恰当,堪称早期德国艺术歌曲的典范。
他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是谱写出优秀歌曲的前提。
莫扎特艺术歌曲体裁丰富,有的是18 世纪意大利风格的,如《亲切的平静》;有的类似于歌剧咏叹调风格,如《鲁意丝烧毁情书》、《在孤寂的村里》等;有的更像是民歌,如《小纺纱女》;有的是像孩童般的活泼与纯真,如《渴望春天》、《在初春》和《儿童游戏》等;有的歌曲具有宗教般的肃穆与和平采用了颂歌的体裁,如《欢乐颂》;有的又充满了人生的惜别、哀叹、眷恋、幽默的情景,如《离别之歌》、《鸟儿喜欢换地方》、《老太婆》等。
莫扎特作品的风格特点
莫扎特作品的风格特点作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的作品风格特点是令人惊叹的。
他的音乐既感性又理性,既注重技巧又充满情感。
本文将探讨莫扎特作品的几个风格特点。
1. 浓郁的旋律性莫扎特的音乐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他独特浓郁的旋律性。
他的音乐充满了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旋律变化。
无论是他的歌剧、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还是其他形式的音乐,都能够让人们轻松地记住其中的旋律。
莫扎特的旋律性不仅体现在单独的音乐作品上,也体现在他的不同音乐作品之间。
他的交响乐、歌剧和室内乐同样以其独特的旋律性而著名。
莫扎特的旋律性是他音乐作品的基石,成为了他作品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2. 吉他和弦的使用莫扎特善于使用吉他和弦,以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
在他的音乐中,吉他和弦常常以独特的方式使用,包括将其作为单独的“降调”或“平调”,或者将其作为歌曲旋律的一部分加以使用。
莫扎特的吉他和弦是他音乐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如此多人喜欢和欣赏他的音乐的原因之一。
3. 快速脚步的节奏莫扎特的音乐中经常使用快速脚步的节奏,并在这些快速的旋律中加入了多样的音符组合。
在他的协奏曲和交响曲中,快速脚步的节奏往往被用来表达活泼、轻快的情感,同时也能够让听众感到欢乐和满足。
莫扎特的快速脚步节奏让他的音乐作品更具活力和魅力。
4. 变奏曲莫扎特的音乐中常常使用变奏曲,以带给听众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变奏曲中,莫扎特将主题音乐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变化,包括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
他巧妙地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创造出富有创意和变幻莫测的音乐作品。
5. 协奏曲莫扎特的协奏曲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莫扎特运用了多种复杂的音乐技巧和节奏元素,如装饰音、拍子感、模仿和对话等,以创建富有动感和华丽的音乐效果。
他的协奏曲常常由独奏乐器和乐队组成,以展现出乐器的优美声音和独奏者的技巧。
6. 歌剧莫扎特的歌剧作品是他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他的歌剧以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人物描写著称,同时还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意义。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是奥地利古典音乐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
他是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传世千秋,深受后世音乐人和听众的喜爱和推崇。
而他的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演唱与风格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部作品进行演唱与风格的研究与分析。
《我去向何方》(An Chloë,K. 524)是莫扎特在1787年创作的一首音乐会咏叹调,它采用了歌曲形式,以独唱加器乐伴奏的形式表达,演唱者由五声部或独唱者担任。
这首音乐会咏叹调的歌词是由莫扎特的好友作词,并迅速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一。
它的歌词充满了深情的对话与思考,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莫扎特作品中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在演唱方面,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要求演唱者具备极高的音乐技术水平和表现力。
演唱者需要对意大利式歌唱技法有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运用各种声音装饰和情感表达,在演唱中将旋律、情感与歌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演唱者需要具备广阔的音域和对音乐的准确理解,能够完美地诠释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演唱者还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丰富的表现经验,能够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化的演绎方式。
而在钢琴伴奏方面,伴奏者需要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旋律,与演唱者默契配合,形成和谐的音乐表现。
从音乐风格上来看,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融汇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髓,充满了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音乐构思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莫扎特在这首音乐中运用了典型的意大利歌曲形式,并注重了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丰富。
整首音乐由慢板与快板交替进行,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层次和情感变化,旋律翩翩起舞,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展现了莫扎特音乐中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音乐中的和声运用也十分丰富,通过不同的音乐层次和变化,加强了音乐的艺术表现,使整首音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1. 引言1.1 介绍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是一首深受歌剧演唱者和声乐爱好者喜爱的经典作品。
这首歌曲被广泛认为是展现歌手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作品之一。
《亲切的平静》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深沉细腻,需要演唱者具备优秀的技巧和感情表达能力来完美诠释这首作品。
莫扎特以其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而闻名,而《亲切的平静》正是他对人类情感的一次深刻描绘。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动情而温暖,歌词表达了对爱与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演唱者需要通过对歌曲背景的深入了解和对歌词的准确理解,来诠释这首歌曲。
在演唱技巧中,对于《亲切的平静》来说,要注重节奏与音准的掌握,表现出歌曲的流畅和准确。
还需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情的展现来传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深情。
细节处理也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能忽视歌曲中每一个音符和每一个情感转折点的细微变化。
演唱技巧对于表现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重要性不可言而喻。
通过学习和实践,演唱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这首经典之作,从而更好地传递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鼓励大家在学习和演唱这首美妙曲目时,不断提升技巧,以达到更加完美的表现效果。
【结束】1.2 演唱技巧的重要性演唱技巧在演唱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演唱技巧,歌曲才能被完美地表达出来,观众才能被深深地打动。
演唱技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演唱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曲目背景。
通过对曲目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深入理解,歌手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从而更好地演绎出作曲家的用心。
演唱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注重歌词表达。
歌曲的歌词是表达情感的媒介,只有通过恰当的演唱技巧,才能更生动地表达出歌词中蕴含的情感,让听众更容易被感染。
而后,演唱技巧还可以帮助歌手掌握节奏与音准。
正确的节奏感和准确的音高是演唱的基础,只有通过技巧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做到稳定地掌握这两个要素。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莫扎特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莫扎特的音乐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而且还包含了很深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他的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作品,本文将对其演唱和风格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该作品的演唱风格,是需要注意到它的情感表达。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歌颂爱情的伟大,并传达出一个旅者将要告别自己所爱之人的悲伤情感。
在演唱时,歌者需要将这种悲伤、眷恋等情感融入其中,将其表达出来。
同时,还需要注意到莫扎特音乐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即高度的情感表达和暴露性。
因此,歌者在演唱时需要通过歌声和表情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使听众也能够感同身受。
其次,对于该作品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从曲式、旋律、和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该作品采用了ABA的三段式曲式。
第一部分是A段,采用了纯音乐的方式,由小提琴和古钢琴交替演奏。
这部分的旋律简洁、自然,极具美感。
第二部分是B段,由歌者演唱,歌声的表达充满了悲伤的情感。
这一部分采用了复音,强化了歌声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是A段重复(A`),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加入了合唱团的演唱,彰显了音乐的庄严和宏大。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莫扎特常常在旋律上塑造出人物情感的特点。
在这首曲子中,主角此行告别所爱之人,情感忧郁悲伤,因此旋律上使用了较多的下行,强调出悲伤和眷恋。
而在最后一小节的部分,则过渡为一种欢乐、轻快的气氛,象征着主角在告别之后找到了新的希望和前途。
综上所述,通过对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和音乐风格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莫扎特音乐的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
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演唱者的情感,莫扎特都达到了音乐艺术的巅峰,创造出这样一首永恒的经典。
亲切的平静歌曲简介
亲切的平静歌曲简介
《亲切的平静》是一首由莫扎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编号为K152。
这首歌曲创作于1771年,歌词用意大利文写成,是一首具有十八世纪意大利音乐风格的歌曲。
这首歌曲表现了人们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旋律婉转优美,音乐线条流畅,风格高贵典雅,钢琴伴奏柔和、灵巧,很好地衬托了旋律。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该围绕“恰当地表现句子间或者段落间的结构层次”这一目的而进行。
起音要准确,气息控制要得当,速度要稳,要唱的优雅而从容,全然是一副古典气派。
此外,《亲切的平静》也是许多著名歌唱家音乐会演唱艺术歌曲的保留曲目之一。
歌曲《音阶歌》
歌曲中融入的音阶元素,有助于普及音乐知识, 提高公众对音乐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03 社会影响力
歌曲《音阶歌》在国内外广为传唱,具有广泛的 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价值。
05
歌曲演唱技巧与演绎风格
演唱技巧的应用与表现
音准控制
歌曲涉及多个音域,对音准控制 的要求较高。演唱时需要精确控 制音高,特别是在快速音阶切换
歌曲节奏明快,以轻快的旋律和跳跃的音符为主,营造出欢快、活泼的氛围。
04
歌曲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艺术价值与评价
曲式结构
采用独特的曲式结构 ,将音阶的上行与下 行融入歌曲中,增加 了歌曲的律动感和旋 律的层次感。
旋律创新
旋律简洁、流畅,易 于记忆,同时融入了 现代音乐元素,使歌 曲具有时代感和现代 性。
流行音乐史上的定位
歌曲《音阶歌》在流行音乐史上可能占有重要地位。它可能被视为某个时期、某个流派或某个风格的代表作品, 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歌曲《音阶歌》可能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它可能成为其他音乐人借鉴和创新的灵感来源 ,也可能成为某种音乐风格的模板或范本。
THANKS
感谢观看
歌曲《音阶歌》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歌曲概述 • 歌曲曲式分析 • 歌词内容解析 • 歌曲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 歌曲演唱技巧与演绎风格 • 相关文化现象与作品比较
01
歌曲概述
歌曲名称与作者
01 歌曲名称:《音阶歌》
02 作者:莫扎特
歌曲类型与风格
类型:儿歌 风格:古典音乐、儿歌
歌曲的创作背景与目的
歌曲主题与风格的对比
莫扎特艺术歌曲赏析
莫扎特艺术歌曲赏析口陕西教育学院刘凯摘要: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是人类艺术宝库里的瑰宝。
其声乐作品以能够较好地体现欧洲科学发声体系的要求已成为声乐演唱者磨练技术、提升自身声乐演唱艺术水准的“试金石”。
要想完美地再现其艺术歌曲的音乐形象.演唱者必须对歌曲的风格及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莫扎特的艺术歌曲风格各异、体裁多样、旋律和声独特。
本文从歌曲的风格入手.对歌曲的内涵和歌曲的演唱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风格:演唱欧洲古典音乐奠基人、天才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创作题材。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艺术歌曲只是他信手拈来的即兴作品.但以独具的抒情性在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一些作品完全达到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水准和高度。
【l】莫扎特的声乐作品以其能够较好地体现欧洲科学发声体系的要求已成为声乐演唱者磨练技术、提升自身声乐演唱艺术水准的“试金石”。
正因如此,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艺术歌曲被声乐教师作为教学作品而广泛使用。
正如“贝尔康多”即“美声唱法”嫡系继承者麦奴.加西亚所说:莫扎特是“贝尔康多”学派最好、最理想的代表人物。
要懂得“贝尔康多”作品的唱法,必须要彻底地研究莫扎特的作品,无论在技巧上还是理论上。
莫扎特都给了我们完美的例证。
【2】莫扎特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在数量上虽然不及舒伯特,但歌曲风格各异,体裁多样、旋律和声独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歌剧咏叹调风格奠扎特一生最喜欢歌剧,他11岁开始歌剧创作。
一生共写了22部歌剧作品。
因此他的几首艺术歌曲受其影响写成了咏叹调的风格,例如《鸟儿喜欢换地方》(O i s eaux s i t ous Les ans)(K V307),曲讲述小鸟每年飞向远方,追求阳光,是为了寻找爱的欢娱。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类似宣叙调.伴奏中有很多优雅的倚音来模仿鸟叫。
又如《我走进树林》(D a ns u n boi s sol i t ai re)(1(V308),颇具戏剧性,叙述一个在森林中散步的少年。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作为欧州音乐发展史中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其内容涉及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重奏、宗教体裁等多个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经典。
下面我主要从艺术演唱风格、对语言、对气息的运用和控制以及对乐句和读词的处理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莫扎特艺术歌曲。
莫扎特在整个创作生涯中,最为值得称赞的是在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但是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莫扎特对艺术风格的把握享誉世界,歌曲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在演唱莫扎特风格的歌曲时,我们应对其曲风进行深刻的了解。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曾写到:“莫扎特自己丝毫没有看重他这些歌曲的价值,它们是副产品,是从他放着歌剧和器乐作品的桌上落下的碎屑而已”。
所以我们尽可能对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把握好,而不是单纯掌握整体性特征。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的比喻非常贴切,然而这个比喻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就无足轻重,从其艺术价值来看,它们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预示了后世以舒伯特为代表的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和繁荣。
莫扎特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莫扎特写的内容涉及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重奏、宗教体裁等多个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经典。
莫扎特音乐的特点是对称、均衡。
可莫扎特未见得肯就范,从18岁写的歌剧《假园丁》第一幕中桑德里娜哭诉的七个小节的乐句,到他最后一首器乐曲那环环相扣的交迭句法,一生创作中不对称之美屡见不鲜。
而且对于众多声乐学习者来说,演唱这些小巧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仅有助于训练其演唱技巧、了解莫扎特独特的音乐风格,更能为他们以后演唱和驾驭莫扎特其他声乐作品(歌剧、音乐会咏叹调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莫扎特的曲风形式多样,所以更要要求演唱者深刻了解作品要诠释的内容及意义、了解莫扎特的创作背景和细致性分析音与律动的实际走向。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与风格研究1. 引言1.1 介绍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背景与重要性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是一首由莫扎特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被认为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和情感深沉的作品之一。
这首咏叹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华丽的音乐表达而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莫扎特创作这首咏叹调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他已经展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独特天赋和创作才华。
而《我去向何方》这首咏叹调则是在他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创作的,体现了他对生命、爱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这首咏叹调在当时的音乐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认为是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其音乐风格优美动人,充满浓厚的情感色彩和音乐表现力,展现了莫扎特作为音乐天才的独特魅力和技艺。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在后世也被视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为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艺术遗产。
2. 正文2.1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特点分析该曲目的演唱要求较高,需要歌手具备出色的唱功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中情感起伏剧烈,需要歌手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其中的悲伤、欢乐和对未来的期许。
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变化和音域的扩展来表达曲中的情感。
歌曲中有许多高难度的音段,需要歌手具备出色的音域和音准控制能力。
演唱《我去向何方》还需要歌手能够准确把握曲调的节奏和动态变化。
曲目中有许多快速的音符和突然的动态变化,要求歌手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和动态掌控能力。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演唱特点体现在歌手需要具备出色的唱功、情感表达能力,准确的音准控制和节奏感,以及对动态变化的敏感把握能力。
演唱者需通过深入理解曲目的内涵,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表现力,将这首经典作品演绎得娓娓动听,感动人心。
2.2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乐器运用与编曲风格探讨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温暖的乐曲,它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的演唱技巧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跨越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以及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
他的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Abendempfindung an Laura),作于1787年,被誉为莫扎特艺术歌曲中的杰作之一。
《亲切的平静》是一首以钢琴伴奏为主,表达了对深夜静谧时光的思念与感慨的歌曲。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歌者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演唱技巧来刻画出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
下面将从音准、音色、情感表达等方面,谈谈演唱《亲切的平静》的技巧。
音准是演唱这首歌曲的基础。
莫扎特的音乐十分讲究精准的音准,尤其是在艺术歌曲中更是如此。
在演唱《亲切的平静》时,歌者要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尤其要注意音符之间的转换和连接,避免出现音准不准确的情况。
这不仅需要歌者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反复练习,磨练自己的音准感。
音色是演唱艺术歌曲时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亲切的平静》这首歌曲的音色要求较为细腻,要求歌者能够在不同的音高和音符上运用恰当的音色,刻画出曲子所需要的情感。
在一些感伤的音符上要用较柔和的音色,而在高亢激昂的音符上则要用更为明亮、有力的音色。
这需要歌者有较为丰富的音色变化能力,通过不断地尝试和练习,找到最适合曲子情感表达的音色。
情感表达也是演唱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一环。
《亲切的平静》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是深夜时的思念和感慨,要求歌者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抒情的语气来表现出曲子所蕴含的情感。
在演唱时,要注重每个音符的情感表达,让听众在倾听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曲子所表达的思念和感慨。
这需要歌者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情感。
钢琴伴奏也是影响歌曲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演唱《亲切的平静》时,歌者要和钢琴伴奏良好地配合,确保声乐和伴奏的和谐统一。
尤其在一些转调和转位的情况下,歌者还要做好及时的调整,确保声音与伴奏的配合完美。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摘要】莫扎特留给后世很多音乐文化经典,而艺术歌曲数量虽然很少,可是这些歌曲的风格多样,且旋律优美,具有独特的音乐形象及音乐语汇,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些歌曲风格特征,然后对钢琴伴奏具体的演奏处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风格特征;钢琴伴奏中图分类号:J61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082-02一、风格特征(一)诗歌和音乐实现了良好的结合。
莫扎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数量比较少,一共只有33首,但是其中的艺术内涵是很丰富的,有的歌曲充满了幽默,有的则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大多数的艺术歌曲都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它通过自己的直觉与灵感将诗人作品上升至新高度。
比如,《紫罗兰》就是诗歌和音乐结合的著名作品,歌曲的风格比较含蓄,歌词和音乐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搭配,它在德国艺术歌曲史占据着重要位置。
(二)风格不是固定的。
莫扎特创作的各种艺术歌曲风格不是固定的,具有多样化特点。
比如,《亲切的平静》就具有意大利风格,选择意大利语进行演唱,表达了创作者内心的平静与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且音乐线条比较流畅。
另外,《初春》、《游戏》、《渴望春天》都是儿歌风格,具有明朗欢快的特点,《渴望春天》还是现在各国进行童声合唱的一个重要曲目。
(三)运用了不同的语言。
莫扎特创作的这些艺术歌曲,演唱语言是不同的,主要采用了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
因为莫扎特生活的地理位置还有所属种族和时代等,决定了其运用语言的多样。
意大利是美声的发源地,因此,欧洲很多国家都利用这种风格进行创作,而奥地利在地理位置上和意大利是接壤的,因此,也容易受其风俗影响。
另外,莫扎特在早前曾赴意大利进行学习与交流,因此,他对意大利音乐形式及音乐风格都比较了解,加上奥地利人和德国人都属于日耳曼民族,所以,他在对德语诗歌谱曲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创作的德语歌曲都体现了德国的民族精神及民间文化。
莫扎特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
莫扎特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莫扎特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被誉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
在他丰富多样的创作中,也有一些优美动人的艺术歌曲。
本文将对莫扎特的三首艺术歌曲进行演唱分析:《一片美好星空下》("Ein trautes Leben"),《爱的审判》("Das Veilchen")和《沉默的晚钟》("Das Lied der Trennung")。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片美好星空下》这首艺术歌曲。
这首歌展现了莫扎特丰富的旋律和多变的情感。
以一种轻快而愉悦的调子开始,歌曲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随后,莫扎特通过音乐的变化,表达了爱情的坚定和坚持。
高音部的装饰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使这首歌更加优雅动人。
演唱者需要通过准确的发音和流畅的唱法,传达出歌曲中所包含的积极情感和坚定信念。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爱的审判》这首艺术歌曲。
这首歌以一个小紫花为主要角色,通过讲述它如何被采摘和它心中感受的变化,来表现爱情的起伏和转变。
莫扎特通过简单明了的旋律和温柔的音乐语言,表达了这个小花的喜怒哀乐,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通过精准的发音和情感的把握,将这个小紫花的心路历程传递给听众,让他们共情和感同身受。
最后我们来分析《沉默的晚钟》这首艺术歌曲。
这首歌描述了分别时的痛苦和思念。
开篇的伴奏以及歌曲中反复出现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氛围,这与歌曲的主题非常吻合。
莫扎特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悲伤的旋律,将分别带来的痛苦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对情感进行准确而细腻的表达,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歌曲中所传递的痛苦和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通过对莫扎特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演唱者在演唱这些歌曲时,需要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并通过准确的发音、流畅的唱法以及情感的传递,将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深刻情感传递给观众。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风格
重 庆 三 峡 学 院 掌 报
No4.o 0 . 2 l
第 2 6卷 ( 2 17期 )
J U N LO H N Q NGT R EG R E N V R IY O R A F O G I H E O G SU I E ST C
V 1 6No 1上落下的碎屑而 已” 。比喻非常贴切 , 然而这个 比喻并不意味着这些作 品就无足轻重,从其艺术价值 来看,它们在德 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 的重要地位 ,预示了后世 以舒伯特为代表 的德奥 艺术 歌 曲的发展和繁荣。这些短小精悍 的作品有着独特鲜 明的音乐形象、简明质朴的音乐语汇 ,新颖敏捷 的乐 思,细腻多变 的创作手法,词曲间处处闪烁着莫扎特音乐特有的精致 、典雅和乐观 明亮的光辉。而且对于
众 多声乐学习者来说 ,演唱这些小巧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仅有助于训练其演唱技巧、 了解莫扎特独特 的音乐 风格,更 能为他们以后演唱和驾驭莫扎特其他声乐作品 ( 歌剧、音乐会咏叹调等 )打下 良好的基础 。
多样 化的音乐创作风格
莫扎特 的艺术歌 曲数量虽说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十六首,可里面却融合 了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有 明亮 轻快的意大利歌 曲式 的、有充满戏剧性 的歌剧咏叹调式的、有清新质朴 的民谣风 的、有愉悦活泼充满童趣 的儿歌风的,还有充满浪漫色调的诗意气质的。这些迷人 的小品无不彰显出莫扎特天才 的艺术气质 。 ( )意大利歌 曲风格的 一 ( iet L a ) 亲切 的平静 )是一首用意大利文写成 的充满洛可可风格的精致、典雅 的小歌。 Rdn aC l )( e ma 歌词一共只有 四句,内容是赞美 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的爱 。莫扎特将它多次反复 ,以多样 的旋律写成 了一个 结构严谨的三段式,充满 了均衡 的美感 。在 小广板 ( ag e o L rht )的速度下 ,旋律显得流畅而优美 ,情感 自 t 然而真挚,使人感到和谐、光 明和生活的美好。这首充满古典气派、优雅而从容的歌曲深受女歌者们的喜 爱,经常在音乐会上选用它。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作者:张嫚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年第07期摘要: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的天才音乐家,在其众多创作中,艺术歌曲数量虽少,但艺术魅力却流芳百世。
本文试图总结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些特点,以便让更多的声乐学习者能够全面准确的把握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65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沃尔夫冈•阿乌德乌斯•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生平是天才的历史中一个最令人迷惑不解的范例。
他大概是唯一一个四处漫游却丝毫无损于他的趣味和独创性的“神童”。
莫扎特综合了那个时代所有民族的音乐珍宝,他是高雅美感和透明和谐的楷模与象征,是上帝派到人间散播欢乐的音乐天使。
在他浩瀚的创作海洋中,艺术歌曲数量虽少,但其创作特色和艺术内涵却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
莫扎特自幼开始创作,一生共创作了622部作品。
在其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莫扎特的声乐作品是不可忽视的。
本人也演唱了一些作品,所以仅就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想进行一些探讨,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莫扎特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屈辱,挫折和挣扎,但创作的音乐总是以一种平和和乐观,阳光般的感觉呈现给我们。
我们要准确把握其创作风格。
如:《黄昏的回忆》和《致克罗埃》两首作品,他们创作于1787年6月24日。
其实在创作这两首曲子的两个半月前,莫扎特获悉父亲生病的消息,再加上经济上的极度窘迫,但各种不幸并没有影响到莫扎特的创作。
《黄昏的回忆》歌词由六节构成,莫扎特以应词的形式谱曲,歌唱声部呈现出平稳甜美的旋律,伴奏声部始终弹奏波浪似的分散和弦音型,而《致克罗埃》是一首抒情欢快的情歌,俏皮的表现了多情温柔的小伙子对心爱姑娘的喜爱。
在这两首作品中莫扎特将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融入创作之中,留给世人以明朗、清新、阳光、流畅的乐章,乐观主题背后却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浅析莫扎特歌剧的艺术风格
浅析莫扎特歌剧的艺术风格摘要:莫扎特是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国际舞台久演不衰,同时也是声乐学习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材。
本文从多方面总结莫扎特歌剧的艺术风格,以期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艺术风格莫扎特(1756—1791年)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他非常钟情于歌剧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猎到当时所有的歌剧体裁,并有所创新。
他最著名的歌剧有《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
这些经典的作品都产生在维也纳时期(1781—1791年),我们要研究他的歌剧的艺术风格,就必须从这些作品中挖掘。
◆莫扎特歌剧的戏剧性莫扎特歌剧的戏剧性主要从重唱、咏叹调和合唱中体现。
重唱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是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加强歌剧的戏剧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扎特所作重唱有二重唱、三重唱、甚至有七重唱,它们在歌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例,作曲家共安排了9处重唱,占总曲目量的32%。
由此可见,莫扎特已经将重唱作为表现歌剧戏剧性的重要手段。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有许多戏剧性极强的咏叹调,这些音乐个性鲜明,在支撑戏剧性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歌剧《魔笛》中,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在这神圣的庙堂里》,以男低音所特有的浑厚、宽广的音色、慢板的速度和沉稳的音调所呈现的内在力度,唱出了庄严肃穆的主题,显示出光明和神圣不可战胜的力量。
夜后的咏叹调《复仇的痛苦》,高难度炫技式的花腔音调,highf上的跌宕起伏,快速的流动音阶,突破了歌词所描写的单纯的恐怖感,充分丰富了咏叹调的情感内涵,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冲突和张力莫扎特歌剧的终场音乐多以辉煌壮丽的合唱结束全剧,这也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例如歌剧《魔笛》,以终曲合唱来烘托出大团圆的结局。
◆莫扎特歌剧的民族性莫扎特歌剧富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的谣唱曲的主旋律实际上就是德国民歌《违法的猎人》的起句。
简述莫扎特歌剧创作艺术-精品文档资料
简述莫扎特歌剧创作艺术古典派一词,含义为“最优秀的”、“经典的”、“古典主义的”、“传统的”、“合乎规格”、“整齐匀称”、“被公认的”。
“古典”一词指接受曲式与结构方面的某些基本传统概念作为表达乐思的自然框架的音乐,它实际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著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因此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他们的创作特征是: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音乐反映普通人的思想和残酷的现实生活;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表现民主思想,进步的伦理观念,鲜明的政治立场;描绘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性;主调音乐占主导地位,音乐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作品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音乐遵循沉着、稳重的美学观点。
他们的音乐涉及了声乐和器乐的所有领域,规范并完善了许多音乐体裁,在世界音乐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对以后的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
?一、生平?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Mozaes Wolfang Amadeus,1756-1791年),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担任宫廷副乐长。
莫扎特自幼有极高的音乐天赋,5岁创作了10多首钢琴曲,8岁创作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就创作了第一部歌剧,35岁英年早逝。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优秀作品达600多首,涉及所有音乐领域,特别在歌剧创作方面有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二、创造?莫扎特6岁在德国的慕尼黑和维也纳举行钢琴音乐会,12岁创作了歌剧《伪装的傻子》和《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随后因创作正歌剧《米特里达特》而在米兰名声大震,被罗马教皇赐以“金赐马刺”称号。
1771年为费迪南大公爵的婚礼演出歌剧《阿斯卡尼曲在阿尔尼》,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甚至引起意大利舆论界惊呼“上帝让莫扎特降生,是为了压倒所有被公认的大师”。
接着他创作并上演了《露齐奥?西拉》、《假园丁》和《牧人王》等,这六部歌剧都在他十九岁以前创作的,受意大利那波里乐派的影响较深,属于不太成熟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风格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作为欧州音乐发展史中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其内容涉及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重奏、宗教体裁等多个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经典。
艺术歌曲在莫扎特众多的音乐作品中可以说是最弱的一环,与其在歌剧和器乐作品创作上的辉煌成就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三十六首艺术歌曲就像是莫扎特休闲时信手拈来的即兴之作。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①(A.Einstein,1880—1952)曾写到:“莫扎特自己丝毫没有看重他这些歌曲的价值,它们是副产品,是从他放着歌剧和器乐作品的桌上落下的碎屑而已”。
比喻非常贴切,然而这个比喻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就无足轻重,从其艺术价值来看,它们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预示了后世以舒伯特为代表的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和繁荣。
这些短小精悍的作品有着独特鲜明的音乐形象、简明质朴的音乐语汇,新颖敏捷的乐思,细腻多变的创作手法,词曲间处处闪烁着莫扎特音乐特有的精致、典雅和乐观明亮的光辉。
而且对于众多声乐学习者来说,演唱这些小巧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仅有助于训练其演唱技巧、了解莫扎特独特的音乐风格,更能为他们以后演唱和驾驭莫扎特其他声乐作品(歌剧、音乐会咏叹调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多样化的音乐创作风格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数量虽说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十六首,可里面却融合了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有明亮轻快的意大利歌曲式的、有充满戏剧性的歌剧咏叹调式的、有清新质朴的民谣风的、有愉悦活泼充满童趣的儿歌风的,还有充满浪漫色调的诗意气质的。
这些迷人的小品无不彰显出莫扎特天才的艺术气质。
(一)意大利歌曲风格的《Ridente La Calma》(亲切的平静)是一首用意大利文写成的充满洛可可风格的精致、典雅的小歌。
歌词一共只有四句,内容是赞美内心的平静和幸福的爱。
莫扎特将它多次反复,以多样的旋律写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三段式,充满了均衡的美感。
在小广板(Larghetto)的速度下,旋律显得流畅而优美,情感自然而真挚,使人感到和谐、光明和生活的美好。
这首充满古典气派、优雅而从容的歌曲深受女歌者们的喜爱,经常在音乐会上选用它。
(二)歌剧咏叹调风格的这一类典型的代表作品有两首用法文写的歌曲《Oiseaux si tous ies ans》(见异思迁的鸟)和《Dans un bois solitaire》(我走进树林),它们是莫扎特22岁时的作品,是他在Manheim逗留的时候为一位年轻的歌唱家奥古斯塔而作的,风格颇有当时流行的巴黎咏叹调风味。
第一首歌曲为通谱歌,旋律和织体都非常简单,好似宣叙调一般,钢琴伴奏采用了大量的倚音,音乐显得生动优雅且活泼。
第二首充满了较强的戏剧性对比,速度变化尤其丰富,此歌被莫扎特写得像一首充满悲剧气氛的咏叹调。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那首著名的《Als luise die Briefe ihres ungetreuen Liebhabers verbrante》(当露易泽焚烧她的负心情人的情书时),这首歌的歌名很长,是莫扎特歌曲中最为特别的一首。
歌词取自Gabriele Von Baumberg的诗作《Erzeugt von heiβer phantasie》(来自炽热的幻想),由莫扎特1787年创作于维也纳,短短二十个小节的曲子却展示了无比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气氛,表现了一位名叫露易泽的女孩子把她不忠实的爱人的来信付之一炬。
歌声时而是痛苦的宣泄,时而是优美的咏叹。
钢琴伴奏被写得极富变化,音乐多变,强而有力,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情绪的变幻起伏。
我们从激荡的音乐中几乎可以看见火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和那些逐渐化为灰烬的情书。
此曲充分展示了莫扎特过人的抒情及戏剧才能,短短的一首歌就像是作曲家本人不幸人生悲剧的缩影一样。
(三)充满诗意风格的提到此类风格,人们一定会想起那首由莫扎特在1785年6月8日创作的《紫罗兰》,这首充满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被认为是那个时代诗与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众多音乐学者都认为此歌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算是莫扎特一生只写了这一首歌,也足以让他在艺术歌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在这首歌曲中钢琴伴奏首次脱离歌唱旋律,扮演了一个独立的角色,娓娓地叙述着他自己的心声。
歌词取自于1773年歌德为歌唱剧目《爱尔文和爱尔米蕾》创作的诗作,全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向人们表达了一种谦仰而纯真的爱情。
莫扎特没有采用传统的分节歌形式,而是逐段将它写成一首含蓄优雅的通谱歌,深情地道出了紫罗兰的美好向往和不幸遭遇。
音乐如泣如诉,形象逼真,为当时刚刚兴起的艺术歌曲体裁树立了典范,并为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后来人开拓出了德奥艺术歌曲的灿烂前程。
(四)充满童趣风格的莫扎特在其临终的那年(1791年)创作了三首优美、充满童趣的儿歌《渴望春天》、《初春》和《游戏》,有人说这些歌很可能是他为自己的孩子们所作的。
三首歌曲均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结构短小精致,旋律和节奏都非常简单质朴,但音乐语言却非常生动,优美动听,充满了天真浪漫的童趣。
歌曲明亮欢快的情绪很难使人想象到这时的莫扎特正处于贫病交加、生活异常悲惨的境地。
莫扎特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亡的味道,但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
的确,他的这些纯净、明朗、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为人们展示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五)充满风趣幽默风格的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有《Warnung》(警告)和《Die Alte》(老妇人)。
《Warnung》创作于1785年,这原本是莫扎特为男低音写的由交响乐伴奏的咏叹调,也很可能是某一出未完成的喜歌剧的插曲。
歌曲中用糖果比喻少女,告诫父亲们要时刻当心自己的女儿,要像藏糖果那样地把女孩管起来,颇具诙谐幽默的意味,似乎是在影射当时社会风尚的败坏。
旋律基本以同音反复的音型为主,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自然朴实,平易流畅,表现了作曲家幽默风趣的一面。
《Die Alte》被莫扎特写得特别有意思,内容描写的是一位老妇人对年轻人的品头论足,他在表情术语一栏特地标明了“带有少量的鼻音”,对歌者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要求。
此曲充分显示出了作曲家细致的观察能力,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声乐旋律采用一字一音和局部的颤音处理,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老妇人说话的特征,音乐形象异常鲜明。
德国女高音歌唱家斯瓦茨科普夫深谙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其演唱录音完美地诠释了该作品,非常值得一听。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对经常演唱的莫扎特艺术歌曲的一个大致的归类。
他的艺术歌曲还有其它多种风格,如宗教气质的《欢乐颂》,表现人生惜别的《离别之歌》等。
这些歌曲自被创作以来就深受歌唱者们的喜爱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二、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莫扎特是德奥声乐风格的基础,正如bel canto是意大利声乐风格的基础一样,他受到意大利古典时期均衡平稳、清晰适度的声乐风格的影响,其声乐风格和bel canto是相通的。
著名声乐教育家赵梅伯在其著作《唱歌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话:“莫扎特懂得一切bel canto学派的优点,且能深知个中奥妙,并运用得恰到好处。
他能把歌者的技巧尽量表现出来。
作为bel canto学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无疑是最好的,最理想的人物了。
”[1]莫扎特的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作品在形式和情感上失去对称、平衡,失去分寸感和美感,这充分彰显了歌者的品味和对音乐的敏感度。
为了准确演绎莫扎特的声乐作品,现将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归纳如下:(一)必须注意其和声的变化在莫扎特的声乐作品中和声的变化影响到了其演唱风格的诸多方面,如旋律线的行径就与终止式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关系,当属和弦在重拍、主和弦在弱拍的阴性终止式情况下,演唱者往往需要有一点渐弱的、柔和的收势,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其乐句的处理上,当乐句结尾出现相同音高的两个音时,实际演唱中前一个音要高后一个音一度,从而符合渐弱、柔和的收势的要求(这在莫扎特作品中常出现,因之也是演唱时的风格特征之一)。
在属和弦在弱拍,主和弦在重拍的阳性终止式情况下,旋律往往采用明朗、干脆的强收。
总之,演唱中的情绪、音量、音色、语气等的变化均与和声密切相关。
(二)演唱者必须按照原谱精确把握作品的速度和力度在莫扎特的艺术歌曲里,速度几乎左右了歌曲的效果和气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莫扎特的很多歌曲并没有明确的速度指示,通常只有表情提示,如Warnung(《警告》)的表情是schezhaft(诙谐的),DerZauberer (《魔术师》)的表情是tief erregt(非常激动),因此速度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歌曲情绪的需要,否则会把歌曲唱得面目全非,歌唱的技术和难度也会随之改变,歌者在演唱时要充分考虑其自身声音的轻重、伴奏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从而准确决定其速度。
演唱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力度应该稳定在中等、均衡的水平,避免力度的夸张对比,特别是演唱上行乐句时,不能用那种夸张的、大的渐强,而是含蓄温和,唱得平稳而有节制;歌者音域的运用也应留有余地,不能出现力不能及,失控的高声喊叫。
(三)演唱者应充分注意其吐字演唱莫扎特艺术歌曲时吐字一定要清晰、准确、柔和,不能有大力度的硬起音,力度和弹性应适中,在唱高音时无论音有多高,起音时都应该是温和的、干净的,不会过于强烈,这体现了莫扎特歌者的品味和技巧。
演唱时不能有“hh”的送气声,也不应在各声区间随意变换母音,应保证母音辅音的准确到位。
说到吐字必然涉及到语言的问题,莫扎特艺术歌曲采用了三种语言,有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语言的特点,德语内敛而富有节奏感,意大利语明亮开放充满热情,法语充满诗意且韵味十足,所以把握好歌曲的语言特征对歌曲风格的准确诠释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演唱者音色的要求莫扎特的声乐作品风格多样,适合演唱的嗓音音色也相对丰富,但总的来说莫扎特的音色应清晰、纯净、单纯,不能像演唱意大利或法国歌剧时那样有太多混合音色。
莫扎特的声音也不追求富有穿透性的戏剧效果,它总是很饱满圆润,明亮或稍微有点浓郁,不要过于明亮纤细或是过于暗淡。
高低声区间的音质音色要高度统一,同样柔和抒情(有的作品则需要运用多种音色来表现歌曲的情景,如歌曲《老妇人》)。
还有特别要注意的是音色的运用与调性也有很大的关联,通常大调的音色要明朗或是欢快,小调的音色要较为暗淡或是忧郁,这需要歌者仔细体味。
20世纪初的轻抒情女高音伊丽莎白•舒曼就是一位优秀的莫扎特歌者,她的音色明亮清晰、极富分寸感、充满优雅均衡的韵味,可谓完美的莫扎特式的音质音色。
(五)完美的“legato”(连音)莫扎特式的“legato”意味着音的真正连贯,演唱时要求歌者必须从一个音清楚地接到第二个音,准确清晰,圆润流畅,不滥作rubato处理,不能添加滑音和随意的延长时值,老一辈莫扎特歌唱家经常添加滑音,但今天人们更倾向于更清晰干净的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