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教案汇总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
2009-2010第一学期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2009.8.29
章节名称
1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的概念、性质和分类,了解通信系统的构成及编码理论在其中的作用,了解信息论的起源、发展及研究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
教学难点:香农信息论的三大定理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3自信息量,直观定义信息量为收到某消息获得的信息量=不确定性减少的量=收到此消息前关于某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收到此消息后关于某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讲解10分钟
4联合自信息量,讲解10分钟
5条件自信息量,讲解10分钟
6互信息量,讲解10分钟
7互信息的性质,即对称性和可正可负,讲解25分钟
8条件互信息,讲解10分钟
4信息的分类,(1)从性质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2)按观察的过程分: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3)按信息的地位分:客观信息、主观信息。(4)按作用分: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干扰信息。讲解10分钟
5模拟通信系统,该系统传递的是模拟信号,它在任意时刻的取值是任意的,是时间的连续函数。讲解10分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理论和编码理论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信源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等;掌握常用的信源编码方法,包括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哈夫曼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和预测编码等;掌握常用的信道编码,包括线性码、循环码等,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6数字通信系统,该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它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且出现的时间也是离散的。讲解5分钟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信息的概念与度量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源的随机性,信息的不确定性。
讲解信息的度量方法,如香农熵、相对熵等。
1.2 信道模型与容量介绍信道的概念,信道的传输特性,信道的噪声模型。
讲解信道的容量及其计算方法,如单符号信道、多符号信道等。
第二章:信源编码与压缩2.1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源编码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如冗余度、平均冗余度等。
2.2 压缩算法与性能评价介绍无损压缩算法,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
讲解有损压缩算法,如JPEG、MP3等。
分析各种压缩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如压缩比、重建误差等。
第三章:信道编码与错误控制3.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介绍信道编码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如纠错码、检错码等。
3.2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介绍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如卷积码、汉明码、奇偶校验等。
分析各种信道编码技术的性能,如误码率、编码效率等。
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4.1 数字基带信号与基带传输介绍数字基带信号的概念,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讲解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方法,如无编码调制、编码调制等。
4.2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分析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传输速率等。
讲解基带传输系统的优化方法,如滤波器设计、信号调制等。
第五章:信号检测与接收5.1 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介绍信号检测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如最大后验概率准则、贝叶斯准则等。
5.2 信号接收与性能分析分析信号接收的方法,如同步接收、异步接收等。
讲解信号接收性能的评价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第六章:卷积编码与Viterbi算法6.1 卷积编码的基本原理介绍卷积编码的定义、结构及其多项式。
讲解卷积编码的编码过程,包括初始状态、状态转移和输出计算。
6.2 Viterbi算法及其应用介绍Viterbi算法的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和性能。
讲解Viterbi算法在卷积编码解码中的应用,包括路径度量和状态估计。
2024版信息论与编码教案
应用:算术编码在图像、视频和音频压 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JPEG 2000、 H.264等标准中采用了算术编码技术。 与霍夫曼编码相比,算术编码具有更高 的压缩比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06
多媒体信息压缩编码
多媒体信息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压缩编码的必要性
多媒体数据量大,存储和传输成本高,需通过压缩编码降低数据 量。
典型编码方法
03
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编码方法,如香农编码、哈夫曼编码、算
术编码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信息论与编 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编码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编 码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探索新的编码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码分类
包括无损编码和有损编码,前者 可以完全恢复原始信息,后者则 会损失部分信息以换取更高的压 缩比。
霍夫曼编码的原理与应用
• 原理: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可变长度编码方法,根据信源符 号出现的概率来构造最优编码。它利用概率大的符号用较 短的码字表示,概率小的符号用较长的码字表示,从而实 现平均码长最短。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
信息系统
由信源、信道、信宿等组成的传输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信息论
研究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检索等过程中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
信息的度量与性质
信息的度量
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对信息进行量化,如香农 信息熵、互信息等。
信息的性质
包括普遍性、客观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可压缩性等。
压缩编码的可能性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实验目的1. 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方法;2. 掌握信息的熵、冗余度和信道容量等基本概念。
1.2 实验原理1. 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消息、信源等;2. 信息的度量:平均信息量、熵、冗余度等;3. 信道容量和编码定理。
1.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1.4 实验步骤1. 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方法;2. 分析实际例子,演示信息的熵、冗余度和信道容量的计算过程;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1.5 思考与讨论1. 信息量与消息长度的关系;2. 信道容量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第二章:数字基带编码2.1 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基带编码的基本原理;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
2.2 实验原理1. 数字基带编码的定义和分类;2. 常用数字基带编码方法:NRZ、RZ、曼彻斯特编码等;3. 数字基带编码的性能评估:误码率、带宽利用率等。
2.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2.4 实验步骤1. 讲解数字基带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演示常用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效果;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实验。
2.5 思考与讨论1. 数字基带编码的优缺点;2. 如何在实际通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基带编码方法。
第三章: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3.1 实验目的1. 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信道编码的仿真。
3.2 实验原理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作用;2. 常用信道编码方法:卷积编码、汉明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等;3. 误码控制原理:检错、纠错等。
3.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3.4 实验步骤1. 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演示常用信道编码的仿真效果;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信道编码的仿真实验。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技术选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等。
实现与测试
通过编程实现所选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并进行测试和性能分 析。
04
现代编码技术实验
Turbo码编译码原理及性能评估
Turbo码基本原理
介绍Turbo码的结构、编码原理、迭代译码原理等基本概念。
编译码算法实现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实验目标 • 信息论基础实验 • 编码技术基础实验 • 现代编码技术实验 •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实验目标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是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主 要研究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根据概率分布生成模拟信源序列;
03
离散信源及其数学模型
3. 计算信源熵、平均符号长度等参数;
4. 分析实验结果,理解信源熵的物理 意义。
信道容量与编码定理验证
实验目的
理解信道容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验证香农编码定理的正确性。
实验内容
设计并实现一个信道模拟器,通过输入不同的信道参数和编码方案,计算并输出信道容量、误码率等关键参数。
数据存储系统中纠删码技术应用
纠删码基本原理
阐述纠删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数据存储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常用纠删码技术
介绍常用的纠删码技术,如Reed-Solomon码、LDPC码等,并分 析其性能特点。
纠删码技术应用实践
通过实验,将纠删码技术应用于数据存储系统中,评估其对系统可 靠性、数据恢复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
信息论和编码教案
2.3连续信源熵上一章我们讨论的为离散信源,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类信源称为连续信源,这种信源的时间和取值都是连续的,例如语音信号,电视信号都是连续信号。
▲时间离散状态连续的信源熵可以用连续信源熵表示,相当于一个连续随机变量。
而时间连续的信源,为一个随机过程,只要信号频谱有限,则可以根据采样定理,将其变为时间离散信源。
▲信息论中只讨论单变量连续信源,即时间离散状态连续的连续信源。
1连续信源的熵1-1连续信源熵的定义▲连续信源的状态概率用概率密度来表示。
如果连续随机变量X ,取值为实数域R ,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x),则如果取值为有限实数域[a,b],则这是X 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连续信源的数学模型X: R(或[a,b])P(X): p(x)▲ 连续信源熵的表达式 利用离散信源熵的概念来定义连续信源熵,首先看一个再[a,b]取间的连续随机变量,如图:x首先把X 的取值区间[a,b]分割为n 个小区间,小区间宽度为:△ =(b-a)/n根据概率分布为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区间面积的关系,X 取值为xi 的概率为:Pi=p(xi).△p x dx R()=⎰1p x dx ab()=⎰1F x P X x p x dxx (){}()111=≤=-∞⎰p x dx R()=⎰1按离散信源熵的定义:可得离散信源Xn 的熵:当△趋于0,n 趋于无穷时,离散随机变量Xn 将接近于连续随机变量X ,这时可以得到连续信源的熵为:其中:连续信源的熵定义为:▲连续信源熵为一个相对熵,其值为绝对熵减去一个无穷大量。
▲连续信源有无穷多个状态,因此根据SHANNON 熵的定义必然为无穷大。
▲连续信源的熵不等于一个消息状态具有的平均信息量。
其熵是有限的,而信息量是无限的。
▲连续信源熵不具有非负性,可以为负值。
尽管连续信源的绝对熵为一个无穷大量,但信息论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传输问题,连续信道的输入输出都是连续变量,当分析其交互信息量时是求两个熵的差,当采用相同的量化过程时,两个无穷大量将被抵消,不影响分析。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信息的概念与度量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的含义学习信息熵的计算方法,掌握信息熵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2 信源与信道模型学习信源的数学模型,理解信源的随机性和统计特性学习信道的数学模型,了解信道的传输特性第二章:信源编码2.1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源编码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常用信源编码技术学习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常用信源编码技术掌握编码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三章:信道编码3.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理解信道编码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2 常用信道编码技术学习卷积编码、汉明编码等常用信道编码技术掌握编码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四章:误码控制与编码技术4.1 误码产生的原因与类型了解通信系统中误码的产生原因和类型学习误码的检测与纠正方法4.2 错误控制编码技术学习自动重传请求(ARQ)、前向纠错(FEC)等错误控制编码技术掌握编码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五章:信息加密与安全5.1 信息加密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加密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信息加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2 常用加密技术学习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常用加密技术掌握加密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六章:数据压缩技术6.1 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压缩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2 常用数据压缩技术学习霍夫曼编码、LZ77、LZ78等常用数据压缩技术掌握压缩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七章:数字信号传输7.1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字信号传输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 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学习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等数字信号传输技术掌握传输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八章:调制与解调技术8.1 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理解调制与解调的目的和意义学习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2 常用调制与解调技术学习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常用调制技术掌握调制与解调算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九章:无线通信与编码技术9.1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解无线通信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2 无线通信编码技术学习扩频技术、多址技术等无线通信编码技术掌握编码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10.2 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探索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信息的概念与度量信息熵的计算方法是理解信息论的核心,需要重点掌握。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版教学设计 (2)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版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本质、量化信息的方法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编码与解码技术。
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科学思维视野。
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参考资料第二章信息的产生、表示和处理•信息的产生与传播•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量的概念和度量第三章熵、信息源以及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压缩•熵的定义和计算•信息源和信源模型•布劳德算法、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第四章总结无记忆信源的信息压缩•Fano-编码•信息源整体编码•高斯信源和均匀信源的信息率第五章离散有记忆信源的信息压缩•有记忆信源的熵与马尔可夫模型•上下文相关编码和自适应编码第六章通信系统与信道容量•简单通信系统模型•信道的概念与性质•香农极限与信道容量第七章传输信道上的编码•误差控制编码•矩阵和循环码•卷积码和码间干扰第八章内容完备的编码原理•信息多路传输和信道编码•带宽可接受信道的编码原理•分布式压缩与广播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每周教师讲授一定的叙述知识,随后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问题思路和解决方案。
每学期安排至少4次专题讲座,由特邀嘉宾或学生进行分组报告,向全班分享课程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案例。
另外,本课程将结合MATLAB等相关软件,进行实验教学。
让学生通过编写相关程序,亲手实践信息编码算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评价方式本课程评价方式主要以作业、考试和实验三项为主。
其中,每周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每学期安排两次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每学期安排至少3个实验项目,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结语信息论与编码是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深度挖掘信息论与编码的理论研究,加强学生对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信息论和编码课程设计
信息论和编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量、熵、信道等;2. 掌握常见编码方法(如: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特点;3.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中误码的产生原因及其纠正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简单通信系统;2. 能够运用编码方法对信息进行压缩和还原;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通信过程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激发学生对信息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论和编码的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信息论基本概念:信息量、熵、信道容量、互信息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息论基础2. 编码方法:- 哈夫曼编码:原理、构造方法及应用;- 算术编码:原理、算法流程及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 编码方法3. 误码纠正:- 误码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简单误码纠正码:奇偶校验、海明码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误码纠正4. 信息论与编码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1周:信息论基本概念;2. 第2-3周:编码方法(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3. 第4周:误码纠正;4. 第5周:应用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与课程目标紧密关联,涵盖信息论和编码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以上教学安排,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论和编码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信息论和编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
教案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信息、熵、信源、信道、编码等。
2.熵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条件熵、联合熵、互信息等。
3.信源编码:无失真编码、有失真编码、哈夫曼编码等。
4.信道编码:分组码、卷积码、汉明码等。
5.编码技术的应用:数字通信、数据压缩、密码学等。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论与编码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编码技术的具体应用。
1.引入:介绍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技术的基本方法,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论与编码的应用,如数字通信、数据压缩等。
4.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编码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总结:回顾本课程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正确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分析的深度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质量。
1.教材:选用一本适合初学者的教材,如《信息论与编码》。
2.参考文献:提供一些参考文献,如《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等。
3.在线资源:提供一些在线资源,如教学视频、学术论文等。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在讲解过程中,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设计-2024鲜版
离散信源
发出消息是离散的、可数的信源,如文字、数字等。
编码方法
包括等长编码和变长编码,变长编码如哈夫曼编码等可以实现更高 的压缩比。
离散信源与编码方法的关系
针对离散信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法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 率。
10
03
线性分组码原理及应用
2024/3/27
11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
循环码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 码字具有循环移位特性。循环码的生 成多项式与校验多项式是构造循环码 的关键。
循环码性能分析
循环码具有良好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 性能,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领域。 此外,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算法相对 成熟,易于实现高速并行处理。
14
04
卷积码原理及应用
2024/3/27
15
课程重点回顾
信息论基本概念
信息熵、互信息、信道容量等核心概念的定 义与计算。
编码理论与方法
线性分组码、卷积码、LDPC码等编码方法 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信道模型与性能分析
加性白噪声信道、二进制对称信道等信道模 型的特性与性能评估。
2024/3/27
误码控制与差错检测
CRC校验、ARQ协议等误码控制技术的实现 与应用。
Polar码应用
作为5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具有低复杂度和优异的性能表现。 同时,Polar码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3/27
22
06
实验设计与实现
2024/3/27
23
线性分组码编程实现
2024/3/27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
介绍线性分组码的定义、性质、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等基本概念。
信息论和编码教案
实验步骤
02
05
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观察 误码率性能。
设计线性分组码编码器,实现信息序列到 码字的映射。
03
06
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线性分组码的性能差异。
实验二:卷积码编码与解码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卷积码编码和
解码实验,掌握卷积码的基本
原理和性能特点。
01
实验步骤
案例分析:差错控制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分析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差错控制 编码方法及其性能特点。
讨论差错控制编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 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信息论和编码教案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信息论基础 • 线性分组码 • 卷积码 •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 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论与编码应
用 • 实验与案例分析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信息论与编码概述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息量、信息熵等
编码的基本原理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加密编码等
信息熵
信息熵是描述信源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对于离散信源,信息熵 等于所有可能事件的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信息熵越大,表示信源 的不确定性越大。
信道容量与编码定理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量,它是信道的一个固有属性。信道 容量的计算与信道的输入分布和信道转移概率有关。
编码定理
编码定理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指出对于任意给定的信道和信源,只要 编码长度足够长,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使得信息传输的错误概率任意小。
03
Viterbi译码算法具有较低的译 码复杂度和较高的译码性能, 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信息论基本概念,如信息量、信道容量等。
2. 掌握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如Hamming 编码、卷积编码等。
3. 学会使用仿真工具进行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实验。
二、实验原理1. 信息论基本概念:信息量、信道容量、误码率等。
2. 编码技术原理:Hamming 编码、卷积编码、解码算法等。
3. 仿真工具的使用:调用相关函数,设置参数,观察实验结果。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信息量计算与信道容量分析利用仿真工具随机比特序列,计算信息量。
改变信道参数,分析信道容量变化。
2. 实验二:Hamming 编码与解码编写Hamming 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
分析误码率与编码位数的关系。
3. 实验三:卷积编码与解码编写卷积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
分析误码率与卷积编码器参数的关系。
4. 实验四:不同编码方案性能比较分别使用Hamming 编码和卷积编码对相同长度比特序列进行编码。
比较两种编码方案的误码率和信息传输效率。
5. 实验五: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应用。
了解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图像传输等领域的应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信息量计算与信道容量分析随机比特序列,计算信息量。
设置信道参数,观察信道容量变化。
2. 实验二:Hamming 编码与解码编写Hamming 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
改变编码位数,分析误码率变化。
3. 实验三:卷积编码与解码编写卷积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
改变卷积编码器参数,分析误码率变化。
4. 实验四:不同编码方案性能比较使用Hamming 编码和卷积编码对相同长度比特序列进行编码。
比较两种编码方案的误码率和信息传输效率。
5. 实验五: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应用案例。
了解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图像传输等领域的应用。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设计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设计前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越来越强调信息的传递与处理。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领域的学生而言,学习信息论与编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信息论与编码的教学设计,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理论基础和编码原理,包括: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量化方法; - 噪声与信息、信道容量等概念; - 常用编码方式及其应用。
课程内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 信息论基础:信息的定义、信息熵、互信息、条件熵、熵的性质等。
- 信源编码:霍夫曼编码、香农-Fano编码、算术编码等。
- 信道编码:封锁编码、Turbo编码等。
- 码型连续波调制:ASK、FSK、PSK、QAM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信息论与编码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黑板、实例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举一反三,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课件演示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PPT等课件进行图像演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课件演示应该具有清晰、简单、明了、具体的特点,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像。
实验教学信息论与编码教学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让学生亲自进行编码实验,体验和掌握实际操作。
实验内容可以包括课程讲授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设计一些课外拓展的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课外拓展信息论与编码教学也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参观通信设备等现代通信技术,甚至可以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
这些课外拓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信息论与编码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标准,主要包括: - 学生考试成绩:这是最基本的教学评价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信息编码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验要求(1)熟悉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基本理论;(2)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3)遵守实验纪律,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内容(1)信息熵的计算;(2)信源编码;(3)信道编码;(4)误码率分析;(5)编码技术的应用。
2. 实验步骤(1)实验讲解: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设备;(2)信源熵的计算:根据给定的信源符号概率计算信源熵;(3)信源编码:采用香农编码和哈夫曼编码对信源进行编码;(4)信道编码:选择一种信道编码方案(如卷积编码或汉明编码),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5)误码率分析:通过模拟传输过程,分析不同编码方案下的误码率性能;(6)编码技术的应用:探讨编码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1. 信息熵的计算信息熵是衡量信源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采用香农熵公式计算。
2. 信源编码香农编码和哈夫曼编码是无损压缩编码方法,通过为符号分配唯一的编码,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冗余信息。
3. 信道编码卷积编码和汉明编码是有损压缩编码方法,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提高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4. 误码率分析通过模拟传输过程,比较不同编码方案下的误码率性能。
5. 编码技术的应用探讨编码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数字通信、无线通信等。
四、实验器材与软件1. 实验器材(1)计算机;(2)实验箱;(3)调试器;(4)示波器。
2. 实验软件(1)编程语言软件(如C/C++、Python等);(2)仿真软件(如MATLAB、Multisim等)。
五、实验结果与评价1. 实验结果(1)完成信源熵的计算;(2)得到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代码;(3)通过模拟传输过程,得到不同编码方案下的误码率性能;(4)分析编码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论与编码授课教案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差错控 制编码,使接收端能够自动检查并纠正传输中的差错。
信道编码定理
香农第二定理指出,只要信息传输速率小于信道容量,就 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得当码长n充分大时,信息的传输差 错概率可以任意小。
信道编码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编码效率、纠错能力和译码复杂性等。
编码方法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法主要包括系统编码和非系统编码。系统编码生成的码字中信息位保持不变,而 非系统编码则允许信息位和校验位混合。
性能分析
线性分组码的性能主要通过误码率、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估。误码率反映了传输过程中 错误的概率,纠错能力表示了码字在出现错误时的自我修复能力,而编码效率则体现了编码方案的有 效性和实用性。
介绍Polar码的基本原理,包括信道极化现象、Polar 码的构造和编码译码算法等。
Polar码性能
分析Polar码的性能特点,如可达速率、误码率和计 算复杂度等。
Polar码应用
讨论Polar码在5G通信、物联网和可见光通信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编码定理与编码方法
常见线性分组码类型
1 2
汉明码
汉明码是一种具有一位纠错能力的线性分组码, 通过增加冗余位来检测并纠正单比特错误。
循环码
循环码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码字具有循 环移位特性,使得编码和解码过程得以简化。
3
里德-所罗门码
里德-所罗门码是一种具有强大纠错能力的线性 分组码,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领域。
编码方法与性能分析
卷积码
04 卷积编码器、Viterbi译码算法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背景介绍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应用领域,强调其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性。
1.2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论的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编码的实际操作能力。
1.3 实验要求学生需预习相关理论课程,了解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信息论基本概念与计算2.1 信息量计算利用公式计算信息的熵、条件熵、联合熵等,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2.2 信道编码介绍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如Hamming 码、奇偶校验码等,通过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编码的原理及应用。
2.3 误码率计算介绍误码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评估编码技术的性能。
第三章:数字基带传输3.1 数字基带信号介绍数字基带信号的分类、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基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3.2 基带传输系统分析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了解系统中的主要噪声及影响因素。
3.3 基带传输仿真利用软件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进行仿真,使学生了解实际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波形及误码情况。
第四章:信号检测与解码4.1 信号检测原理介绍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如最大后验概率检测、最小距离检测等。
4.2 解码方法介绍解码的基本方法,如硬判决解码、软判决解码等,使学生了解不同解码方法的优缺点。
4.3 解码仿真利用软件对信号进行解码,分析不同解码方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实验总结与分析5.1 实验报告5.2 课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章:实验一:信息熵的计算6.1 实验目的理解信息熵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信息熵。
6.2 实验原理介绍信息熵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6.3 实验步骤1. 设置一组数据。
2. 计算信息熵。
3. 分析结果。
6.4 实验注意事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12953_精品课课件信息论与编码(全套讲义)
2024/1/28
10
03
信道编码
2024/1/28
11
信道编码概述
0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监督码元,
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约束)。
02
信道编码的目的
对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检错和纠错,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024/1/28
编码的基本原则
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经 济性。
8
编码的分类与原理
2024/1/28
分类
根据编码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加密 编码等。
原理
不同的编码方式采用不同的编码原理和算法,如信源编码 中的哈夫曼编码、信道编码中的卷积码和LDPC码等。
编码与调制的关系
编码是数字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与调制技术密切相关 。编码后的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 输的信号。
2024/1/28
信宿
接收并处理信息的实体或系统, 如人、计算机等。
译码器
将信道中传输的信号还原成原始 信息。
6
02
编码理论
2024/1/28
7
编码的基本概念
编码定义
将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 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024/1/28
编码的目的
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增强信息 抗干扰能力,实现信息的可靠 传输。
共同应对挑战
在信息传输和存储领域,信息论 和编码技术将共同应对诸如信道 噪声、数据压缩等挑战。
创新应用领域
通过信息论与编码的交叉融合, 将产生更多创新性的应用,如无 损压缩、加密通信等。
2024/1/28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汇总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案授课教师:***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授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32学时使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论与纠错编码》张丽华第 1 次课教案教学组织一、自我介绍:略二、课程介绍:1、任务和地位:信息论是由Shannon奠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产生于有效而可靠的通信问题中,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编码技术是信息论的重要分支的基础。
它在通信和计算机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项通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信息论方法,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以信号和信道的知识为基础,讲述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伪随机码的基本知识。
2、知识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平均信息量—熵的概念,了解信息论的基本知识和信道容量的计算。
2)掌握信源编码的意义,了解提高信息传输“有效性”的方法,掌握平均码长的计算和最佳信源编码的概念,通过仙农定理导出霍夫曼编码规则。
3)掌握信道编码的意义,了解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方法,掌握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线性分组码的检错能力,介绍卷积码基本概念。
4)掌握伪随机码的基本概念,m序列码的产生及应用。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
3、能力要求:本课程重点是通过讲解信息论与编码技术使学生掌握提高信道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4、考试成绩计算方法:平时成绩 30%(主要包括作业和出勤)期终考试 70%5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①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②研究生考试课程6 进度安排 4学分32理论学时16周2学时/周7 学习方法与注意事项1、学习、目的、方法2、课程框架(理清)3、听课与笔记4、实用方法与公式5、预习与复习(书、笔记)6、作业(多练习)8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信息论与纠错编码张丽华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书:[1] 王新梅等编著,《纠错码-原理与方法》(修订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案授课教师:***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授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32学时使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论与纠错编码》张丽华第 1 次课教案教学组织一、自我介绍:略二、课程介绍:1、任务和地位:信息论是由Shannon奠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产生于有效而可靠的通信问题中,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编码技术是信息论的重要分支的基础。
它在通信和计算机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项通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信息论方法,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以信号和信道的知识为基础,讲述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伪随机码的基本知识。
2、知识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平均信息量—熵的概念,了解信息论的基本知识和信道容量的计算。
2)掌握信源编码的意义,了解提高信息传输“有效性”的方法,掌握平均码长的计算和最佳信源编码的概念,通过仙农定理导出霍夫曼编码规则。
3)掌握信道编码的意义,了解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方法,掌握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线性分组码的检错能力,介绍卷积码基本概念。
4)掌握伪随机码的基本概念,m序列码的产生及应用。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
3、能力要求:本课程重点是通过讲解信息论与编码技术使学生掌握提高信道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4、考试成绩计算方法:平时成绩 30%(主要包括作业和出勤)期终考试 70%5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①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②研究生考试课程6 进度安排 4学分32理论学时16周2学时/周7 学习方法与注意事项1、学习、目的、方法2、课程框架(理清)3、听课与笔记4、实用方法与公式5、预习与复习(书、笔记)6、作业(多练习)8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信息论与纠错编码张丽华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书:[1] 王新梅等编著,《纠错码-原理与方法》(修订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 张宗橙编著,《纠错编码原理和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3] [日]江藤良纯等主编,《纠错编码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年。
[4] [美]S.林著,陈太一译,《纠错编码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1976年。
[5] 姜丹编著,《信息论与编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主要内容(1)信息及信息的度量(2)离散信源及信源熵,离散信道及信道容量(3)信源编码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4)平均失真测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率失真编码定理(5)线性分组码(6)循环码和卷积码三授课.一、讲授内容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信息的概念1.2数字通信系统1.3 信源及其数学模型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初步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了解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信息论与编码的主要研究成果,激发学习信息论与编码的兴趣与热情。
要求学生掌握信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及信源的描述,掌握离散无记忆信源、离散有记忆信源与马尔可夫信源的特点与描述方法。
三、教学重点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信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
信源的分类,离散信源与连续信源,无记忆信源与有记忆信源,马尔可夫信源。
四、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论及编码技术,有记忆信源,马尔可夫信源。
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主讲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信息论与编码的主要研究成果。
课程导入5分钟;本课程的学习目的、要求及方法介绍20分钟;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信息论与编码的主要研究成果讲授55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5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
六、实施步骤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并辅以板书详解,具体如下:课程引入:主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考核方式及教材与参考书。
新课讲解: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信息的概念1.2数字通信系统1.3 信源及其数学模型小结:本次课主要对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信息论与编码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讲解,给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有初步印象。
对无记忆信源、有记忆信源、马尔可夫信源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其中重难点进行总结概括。
七、课外学习辅导安排及作业布置1、信息、信号、消息的定义是什么?三者的关系如何?2、寻找阅读和信息论与编码发展的有关资料。
3、通信系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八、其他无第 3 次课教案一、讲授内容第2章信息的度量2.1 自信息量和互信息量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自信息量、离散信源熵、互信息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了解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方式,熟悉并掌握熵的一些基本性质。
三、教学重点自信息量、离散信源熵、互信息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方式、熵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离散信源熵、互信息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熵的性质。
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主讲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课程导入5分钟;自信息量概念及其求解方法介绍10分钟;离散信源熵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讲授15分钟,互信息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讲授25分钟,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方式讲授10分钟,熵的性质讲授15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5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
六、实施步骤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并辅以板书详解,具体如下:课程引入:对上次课的重点进行复习,简单介绍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信息可否度量?信息量如何来量测?小结:本次课主要对自信息量、离散信源熵、互信息、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与熵的性质进行讲解,最好对其中涉及到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概括。
七、课外学习辅导安排及作业布置教材P41 2-3第 4 次课教案一、讲授内容第2章信息的度量2.2 离散集的平均自信息量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离散序列信源熵的概念与求解方法,掌握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与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的概念、特点与求解方法。
三、教学重点离散序列信源熵的概念与求解方法、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与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的概念、特点与求解方法。
四、教学难点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的概念、特点与求解方法。
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主讲离散序列信源熵。
课程导入5分钟;离散序列信源熵的概念与求解方法介绍20分钟;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的基本概念、特点与求解方法讲授25分钟,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的概念、特点与求解方法讲授30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5分钟,本次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
六、实施步骤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并辅以板书详解,具体如下:课程引入:对上次课的重点进行复习,简单介绍本次课的基本内容,问题的提出:a.如何描述离散无记忆序列信源的序列熵?b。
如何描述离散有记忆序列信源(平稳序列和齐次遍历马氏信源)的序列熵?小结本次课主要对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进行详细讲解,最好对其中涉及到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概括。
七、课外学习辅导安排及作业布置教材P41 2-4八、其他无第 5 次课教案一、讲授内容第2章信息的度量2.3 离散集的平均互信息量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的求解方法,了解波形信源熵的求解方法已经最大熵定理。
三、教学重点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的基本概念、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的求解方法、波形信源熵的求解方法已经最大熵定理。
四、教学难点波形信源熵的求解方法已经最大熵定理。
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主讲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
课程导入5分钟;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概念及求解方法介绍25分钟;波形信源熵的概念及求解方法讲授25分钟,最大熵定理的讲解25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5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
六、实施步骤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并辅以板书详解,具体如下:课程引入:对上次课的重点进行复习,简单介绍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小结:本次课主要对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波形信源熵、最大熵定理进行讲解,最后对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七、课外学习辅导安排及作业布置教材P43 2-20八、其他无第 2 次课教案一、讲授内容第1章信息论基础1.4 信道及其数学模型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信道的基本概念,了解信道的分类,掌握信道参数与信道容量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三、教学重点信道的基本概念、信道的分类、信道参数与信道容量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四、教学难点信道参数与信道容量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信道的基本概念。
课程导入5分钟;信道的基本概念阐述10分钟;信道的分类讲授15分钟;信道参数的概念讲解20分钟;信道容量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讲授30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5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
六、实施步骤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并辅以板书详解,具体如下:课程引入:本章主要讨论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信道的信息量最大,即所谓的信道容量问题。
本章概念和定理也较多,较为抽象,课堂教学时考虑多讲述一些例题,着重阐明定理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对较为繁琐的推倒过程做了部分省略。
小结:本次课首先介绍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并对3.1小节进行详细讲解,总结其中的重难点。
七、课外学习辅导安排及作业布置教材P68 3-1八、其他无第9 次课教案一、讲授内容第4章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4.1信道容量的定义4.2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计算4.3组合信道的容量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的基本概念,无干扰离散信道、对称DMC信道、准对称DMC信道与一般DMC信道的信道容量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三、教学重点无干扰离散信道、对称DMC信道、准对称DMC信道与一般DMC信道的信道容量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四、教学难点对称DMC信道、准对称DMC信道与一般DMC信道的新的容量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五、本讲计划学时及时间分配计划2个学时,主讲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的基本概念。
课程导入5分钟;无干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阐述15分钟;对称DMC信道的信道容量讲授25分钟;准对称DMC信道的信道容量讲解25分钟;一般DMC信道的信道容量定义及其求解方法讲授15分钟;课堂练习及课后习题讲解10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