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列举题 ,材料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举题:(练习一)

列举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的主要史实。

①任湖广总督期间严厉禁烟。

②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

③作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缉拿烟犯、整顿海防、招募水勇。

④勒令外商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

⑤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

⑥虎门销烟。

⑦鸦片战争开始后,积极抵抗外国侵略。

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三个著名的私人企业。

①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②19世纪80年代初,商人黄佐卿在上海创办公和永丝厂。

③买办商人徐润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

列举最早产生中国无产阶级的三类企业。

①19世纪40、50年代,在外国资本家经营的船坞和工厂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

②从60年代起,在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③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这三类企业的工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工业无产阶级。

列举题:(练习二)

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重大革命斗争的时间、性质和影响。

㈠太平天国革命(1851~1864年)

⑴性质: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⑵影响:①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战斗。

㈡义和团运动:(1900年)

⑴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⑵影响:①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②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㈢辛亥革命:(1911年)

⑴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影响:①推翻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民主权利。政治、思想上获得很大解放。

③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④中国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

简析:列举题中此题较大,影响主要写出这三次重大革命斗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列举中国近代史中,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五大侵略战争后,强迫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和名称。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6月签订了中英、中法、中美《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11月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中法战争后,1885年6月签订了《中法新约》。

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9月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列举题:(综合练习一)

列举辛亥革命失败后,至“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所进行的六次斗争。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孙中山、黄兴领导“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从事反袁斗争

1915年,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1917年,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

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列举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和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第一阶段:19世纪60-70年代,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第二阶段:10世纪70-90年代,军用、民用工业并举。

列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期中)

列举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和签约后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8月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9月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列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主要的意义。

㈠太平天国革命(1851~1864年)

⑴性质: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⑵意义: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㈡义和团运动:(1900年)

⑴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⑵意义: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㈢辛亥革命:(1911年)

⑴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意义:推翻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列举题:(练习四)

列举1922~1927年帝国主义或北洋军阀镇压革命运动制造的四个惨案。

①1922年的“沙田惨案”;

②1923年的“二七”惨案;

③1925年的“五卅”惨案;

④1925年的“沙基惨案”。

列举1929~19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主要革命根据地及其领导人。

①毛泽东、朱德领导建立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大和最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②徐向前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③方志敏等建立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④贺龙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

⑤彭德怀、毛泽东、朱德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

⑥黄公略建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⑦邓小平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列举题:(练习五)

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的四次事变。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

③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

列举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在政治上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三三”制原则,实行精兵简政。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坚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以此调动抗日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

②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③在经济上解放区军民掀起大生产运动。

④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⑤军事上采取了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政策。

列举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三大”、“七大”的中心任务。

①党的“一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③党的“三大”讨论并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④党的“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列举题:(综合练习二)

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四次重要学生运动名称和发生的年代。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45年底----一二一运动

1946年12月30日----抗暴运动或一二三○运动

1947年5月20日----五二○运动

列出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材料分析题(本题14分)(期中)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然后回答后面所提的5个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⑴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则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政府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⑵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去抵抗外国侵略的进步思想。

⑶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派的观点?怎样看待这一派的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

“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制度为手段,根本上还是维护旧的封建制度,这仍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⑷材料三较之材料一和材料二,其内容的进步性体现在哪儿?

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材料三则提出了能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⑸材料三的内容中存在着什么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在于产生了否定一切古代文化的片面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