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PAM全自动加药装置浓度配比和PACPAM全自动加药装置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万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P AC是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
PAM是国内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150万-900万,商品浓度一般为8%。
PAC的作用是通过它或者它的水解产物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卷带网捕以及吸附桥连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完成的,将能被氧化剂氧化造成COD的颗粒物质沉淀下来过滤掉,从而降低了COD,颗粒物质的沉淀,毫无疑问的降低了ss,所谓BOD是指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它反应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如果说这些有机物被沉淀去除的话BOD就会降低。而PAM是高分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由此产生的巨大表面吸附作用。降低水中的各项指标的原理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水处理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不一定利用絮凝和混凝剂都能降低水中的各项指标,如果水中的有机物质全部溶解,不成为胶体,也没有以颗粒状形式存在的情况下,投加絮凝剂和混凝剂作用甚微。
PAM为聚丙烯酰胺,PAM的现在主要有3种,阴离子,阳离子,阴阳离子它们根据离子种类不同,要求的溶液环境也不同,阴离子在偏碱性的条件下效果会好一点,阴
阳离子在配性条件下会好一点另外根据离子种类不同,用途和效果也不一样,阴离子主要是助凝的。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性质:白色粉末或半透明珠粒和薄片。密度1.30g/cm3(23℃)。玻璃化温度153℃。软化温度210℃。溶于水,水溶液为均匀清澈的液体。水溶液黏度随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升高,并与聚合物的浓度变化呈对数增减。除乙酸、丙烯酸、氯乙酸、乙二醇、甘油、熔融尿素和甲酰胺少数极性溶剂外,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由丙烯酰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或分散相聚合的方法制取。具有絮凝、增稠、减阻、黏结、稳定胶体、成膜和阻垢等多种功能。广泛地用于造纸、采矿、洗煤、冶金、石油开采等工业部门,是水处理的重要化学品。能与多种试剂反应,使其导入其他基团,而成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等,控制不同分子量、离子型和取代度,在造纸工业可分别用作干增强剂、表面施胶剂、助留剂、助滤剂、分散剂、絮凝剂、湿强剂等多种化学助剂,是造纸工业中一种多功能添加剂。
Polyacrylamide简称PAM,学名聚丙烯酰胺,亦称三号凝聚剂,是线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 300-1800万之间,外观为白色粉末状或无色粘稠胶体状,无臭、中性、溶于水,温度超过120℃时易分解。
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均聚或共聚所得聚合物的统称,是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主要应用于石油开采、水处理、纺织、造纸、选矿、医药、农业等行业中,有"百业助剂"之称。
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
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 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原理简介:
1)絮凝作用原理:PAM用于絮凝时,与被絮凝物种类表面性质,特别是动电位,粘度,浊度及悬浮液的PH值有关,颗粒表面的动电位,是颗粒阻聚的原因加入表面电荷相反的PAM,能速动电位降低而凝聚。
2)吸附架桥:PAM分子链固定在不同的颗粒表面上,各颗粒之间形成聚合物的桥,使颗粒形成聚集体而沉降。
3)表面吸附:PAM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颗粒的各种吸附。
4)网捕作用:PAM分子链与分散相通过各种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将分散相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从而起网捕作用。
PAM与PAC加药装置构成加药装置的主要设备是:溶药罐、储药罐、加药搅拌器、加药泵与计量等设备。
具体规格型号(略)。
PAC配制方法及用量
配制时无特殊要求,配制溶液的重量比浓度一般为10-20%,应用时的投加量一般在200-300PPM左右(每升水中加入200-300mg的PAC)。
其加药泵流量计中的设定值计算,参见下面计算PAM加药量的方法。
PAM配制方法及用量
配制方法PAM的使用形态为0.1-0.2%水溶液,用自来水配制,配置时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将PAM均匀、分散的落在不断搅拌的水中,并且要确保入水时都是分散的单独颗粒,不形成团,不然,一旦形成大的颗粒团便很难继续溶解了,形成了水包药的大颗粒团。
配制时要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配成的溶液容易水解,应在当天用完。
配制方法详见操作规程。
加入量污水或污泥中加入PAM后要有效混合,混合的时间一般在10-30秒,一般不超过2分钟。
PAM的具体使用量与污水或污泥中的胶体、悬浮物的浓度、性质及处理设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处理污水时的用量一般在3-10PPM之内,既每吨水加入3-10克,处理污泥时的用量要多一些,其最佳用量都要通过大量实验取得。
根据最佳用量浓度(PPM1欲投加聚丙烯酰胺浓度)和进水流量(t/h)及所配置好的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PPM2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浓度),可求出加药泵流量计上的显示数值(LPM)。
即:进水流量(t/h)/60×PPM1欲投加聚丙烯酰胺浓度 /PPM2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浓度。
如,进水量=100 t/h, 最佳用量PPM1=10ppm,配制浓度为2‰(3Kg药溶解在1.5t 水中)则:加药流量指示应该调在100/60*10/2=8.3LPM刻度上。
注意:ppm是百万分之一;加药泵流量计数值的单位中:右面的,LPM为升/分钟;左面的,GPM为加仑/分钟(不用)。
PAC+PAM组合的优缺点
大家对该组合的优点已经讨论了不少,在某些工业废水处理中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混凝作用,但是我想说的是该组合的缺点,供大家参考:
(1)在处理某些废水时,由于PAC本身固有的矾花小、沉淀慢等不足,使得该药剂必须配合PAM这种副环境效应(二次污染)很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学品(还有PAC本身在水中和污泥中残留铝的二次污染)。这使得这种结合从环境效应方面来说,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是永久的发展方向。
(2)“PAC+PAM组合”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了较好的混凝效果,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由此而产生的污泥的含水率?可能许多厂家根本就不进行污泥脱水,而是偷偷的将污泥又排了。这种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在污泥浓缩罐中很难将含水率降为97%左右,这给后续的污泥脱水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根本无法脱水(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广东省东莞漳村260万吨/日运河水处理中的“PAC+PAM组合”)。(3)“PAC+PAM组合”这种药剂的大量使用,将使PAM(降解产物丙烯酰胺)这种具有强致癌性的物质在环境中不断增加,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大量使用这种组合药剂,那么大家是否想到了“在我们净化工业废水的同时,却又使在环境中致癌物快速增加”这一问题?在当今强化环保意识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这样做安全吗?
(4)更有甚者是,我们国家东北地区的某些自来水厂也将“PAC+PAM组合”拿来使用。在提高饮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的今天,这样做合适吗?
其实,除“PAC+PAM组合”外,还有不少解决问题的途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搞水处理的同志,对混凝技术和实践的认识尚待提高。虽然说“混凝”在给排水处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们现有的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中,却很少讲“混凝”(对于混凝技术等研究方向除外),在具体的水处理工作中又对混凝认识不深。这就导致我们中的一些人把“PAC+PAM组合”看作了梦幻组合(但愿不要做梦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事情是,在加药方式上、在混凝反应池的设计上,在混凝工艺与混凝技术上、在新药剂研究开发上、在新药组合上,我们应该去真正的做些什么?
PAM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其聚合度可达到20000到90000,相应分子量可达到150万到2300万,它的混凝效果在于对胶体表面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胶粒之间形成桥联。但它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在于单体丙烯酰胺,故产品中的单体残留量应该有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得超过0.2%。对于具体的投加量,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液体絮凝剂,比如PAC的浓度,用质量比5%、10%来表示的。一般的液体药剂,投加量在5%-20%范围。
自来水原水处理中“PAC+PAM组合”的利与弊
谈到自来水原水的混凝处理中的“PAC+PAM组合”,29楼的仁兄也简单提了一下。从饮用水的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在自来水处理中无论如何是不应当用“PAC+PAM组合”的,即使是在所谓的“特殊”情况下。因为现代混凝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在不采用“PAC+PAM组合”的情况下,而使自来水原水处理的更好。至于少数自来水厂为什么在“特殊”情况下去采用“PAC+PAM组合”而不顾饮用水的安全性和人体的健康权,那可能要问问那些决策者们了。我们不能因为PAM用量“极少”,或“基本”不对饮水安全造成危害,而采用它。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吧:“苏丹红-I号”这种东西具有致癌性,商家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不顾人体的安全和健康而在一些食品添加剂中进行“少量”的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