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基础 第二章 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导论》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导论》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题二2-1图2-1所示为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档,表头内阻R p =650Ω,满量程电流为50μA 。

欲把它的量程扩大到1/10/100mA ,试计算分流电阻R 1、 R 2 、R 3。

答:Ω=3421.01R Ω=0789.32R Ω=7895.303R解: pd dp R R R II +=分流比 dp dpd pR R R R R I I n +=+==1p d R n R 11-=各档分流比1.2005.01= ; 2. 20005.010= ; 3. 200005.0100= ∴〔1〕 d p R R n R R R ∑=Ω==-=-=++2105.34650191650120111321 ()2132105.34R R R +-Ω=〔2〕 ()3321005025126.026633.36501200111R R R n R R p+=+-='-=+ ()33213005025126.094417.30005025126.026633.32105.34R R R R R R d -=--=+-=∑Ω==78945.30005025126.194417.303R〔3〕42105.378945.302105.34321=-=-=+∑R R R R d()()2323211050025.0340565.065078945.30199911999111R R R R R R n R P p-⨯+=++=++=''-= ()2321050025.0340565.042105.3R R ⨯⨯+-=-图2-1 习题2-1题图图2-1 习题2-1题图Ω==-=078945.300050025.10805.300050025.1340565.042105.32RΩ=-=3421.0078945.342105.31R验: 05.02105.6842105.3416502105.342105.34==⨯+=p I05.02105.6842105.34106502105.3442105.3==⨯+=p I05.02105.6842105.341006502105.34342105.0==⨯+=p I2-2把上题所用表头做成电压表,量程为1/10/100V ,内阻指标为20K Ω/V ,试求分压电阻R 1 、R 2 、R 3。

低压电工作业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低压电工作业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二一、判断题1电压的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是电位升高的方向。

2.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3.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基尔夫第一定律是节点电流定律,是用来证明电路上各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

5.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不一定相等。

6.欧姆定律指出,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当导体温度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与其电阻成正比。

7.当导体温度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其电阻成反比。

8.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的分电压之和。

9.电流和磁场密不可分,磁场总是伴随着电流而存在,而电流水远被磁场所包围。

10.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11.磁力线是一种闭合曲线。

12.在磁路中,当磁阻大小不变时,磁通与磁动势成反比。

13.若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则该磁场为均匀磁场。

二、填空题14.我国正弦交流电的频率为Hz。

1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是阻值越大两端电压越。

16.水、铜、空气中,属于顺磁性材料的是。

17.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的变化,这一定律称为。

三、单选题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规定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是磁力线的方向B.交流发电机是应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的C.交流电每交变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作周期TD.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角频率的关系互为倒数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称的三相电源是由振幅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的正弦电源连接组成的供电系统B.视在功率就是无功功率加上有功功率C.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为星形接法时,其相电压等于三相电源的线电压D.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右手定则是判定直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所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C.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极管都具有电流放大功能D二极管只要工作在反向击穿区,一定会被击穿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潘双来第二版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完整版)

潘双来第二版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完整版)

3-2. 155V. 3-3. 190mA. 3-4. 1.8 倍. 3-5. 左供 52W, 右供 78W. 3-6. 1 ; 1A; 0.75A. 3-7. 3A; 1.33mA; 1.5mA; 2/3A; 2A. 3-8. 20V, –75.38V. 3-9. –1A; 2A; 1A. 3-10. 5V, 20 ; –2V, 4 . 3-12. 4.6 . 3-13. 2V; 0.5A. 3-14. 10V, 5k . 3-15. 3-16.22.5V 3-17. 4/3 , 75W; 4/3 , 4.69W. 3-18. 3 , 529/12W.; 1 , 2.25W. 3-19 3-20. 50 . 3-21. 0.2A. 3-22. 1A. 3-23. 1.6V. 3-24. 4A; 3-25. 23.6V; 5A,10V. 3-26. 3-27 4V 3-28. ※ 第四章 o o o 4-1. 141.1V, 100V, 50Hz, 0.02s,0 , –120 ; 120 . o o o 4-2. 7.07/0 A, 1/–45 A, 18.75/–40.9 A. 4-3. U m 3 , 7.75mA . o o o 4-4. 10/53.13 A, 10/126.87 A, 10/–126.87 A, o 10/–53.13 A;各瞬时表达式略。 4-5. 67.08V, 30V, 25V; 12V, 0, 12V, 0; 0, 0, 12V. 4-6. 7.07A; 10A, 50A. 4-7. 173.2 . 4-8. 4 , 1.5H. 4-9.11V 4-10. 5 , 0.1F. o o 4-11. 5A; 20/–53.13 , 0.05/53.13 S. 4-12 4-13. 5 , 0.0577F; 3 , 29.33H; 3 ,0.125F; 0 ,0.02F 4-14.-Z 4-15. 4-16. 10A, 141V.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2章 习题解答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2章 习题解答

第2章 线性直流电路2.1. 求图示电路的a b 端口的等效电阻。

图 题 2.1解:根据电桥平衡有eq (2060)||(2060)40R =++=Ω2.2.图中各电阻均为6Ω,求电路的a b 端口的等效电阻。

abab图 题 2.2解:根据电桥平衡,去掉电桥电阻有eq [(66)||(66)6]||64R =+++=Ω2.3求图示电路的电压1U 及电流2I 。

20k Ω1U +-图 题2.220k Ω(b)+_U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13)k //5k k k 1359R +⨯=+ΩΩ=Ω=Ω++由分流公式得:220mA 2mA 20k RI R =⨯=+Ω电压220k 40V U I =Ω⨯=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13==30V 1+3U U ⨯2.4 图示电路中要求21/0.05U U =,等效电阻eq 40k R =Ω。

求1R 和2R 的值。

2U +-1U 图 题2.3_1R U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2325k 5k R R R ⨯Ω=+Ω(1)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32113130.05(2) 40k (3)eqR U U R R R R R ⎧==⎪+⎨⎪=+=Ω⎩由方程(2)、(3)解得138k R =Ω 32k R =Ω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R =Ω 2.5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

图 题 2.5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1820mA 8mA (128)I Ω=⨯=+Ω2620mA 12mA (46)I Ω=⨯=+Ω由节点①的KCL 得128mA 12mA 4mA I I I =-=-=- 2.6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

图 题2.5120Ω(a)(b)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中1(140100)240R =+Ω=Ω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211210A 6A R I R R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321201A 360120I I =⨯=+由KVL 得,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 2.7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x R 。

电路理论课后答案,带步骤

电路理论课后答案,带步骤
题图3-4
解:(1)该电路有三个网孔。设网孔电流分别为 、 ,
参考方向如图3-4所示。并设受控源两端电压为U。
(2)列写网孔方程:
辅助方程为:
联立求解得:
U= V
所以: mW
3-5电路如题图3-5所示,试用网孔分析法求电流 和电压 。
题图3-5题图3-5(b)
解:(1)将原图中20A电流源与2 电阻并联部分等效为40V电压源与2 电阻串联,如图3-5(b)所示。
(2)列写节点方程:
整理得:
求解得: V
V
所以: V
3-7电路如题图3-7所示,①试用节点分析法列写电路的节点方程;②该电路能否用网孔分析法分析?为什么?
题图3-7题图3-7(b)
①解:
(1)将原图中的 电压源与 串联部分等效为 电流源与 并联。
且 。如图3-7(b)所示。
(2)该电路有5个节点,以节点5为参考点,节点电压分别设为: 、 、 ,
Ua=10-3I=4V
Ub=2I=4V
Uab=Ua–Ub=0V
题图1-2
1-3试计算题图1-3所示电路中I、Us、R和电源Us产生的功率。
解:做节点标识,A、B、C:
I1=6+12=18A
I2=I1-15=3A
I2+I3=12+5 I3=14A
I=15- I3=1A
US=3I1+12I2=90V
题图1-3
2-15题图2-15所示电路,试问当电阻R等于何值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等于多少?
题图2-15图2-15(b)
解:先将a,b与R断开,则
得:
所以:共戴维南等效电路为图(a)所示
所以:当 时,获得最大功率

电工基础答案第二章

电工基础答案第二章

习 题 22.1 电路如图2.1所示,1k ΩR =,测得D 5V U =,试问二极管VD 是否良好(设外电路无虚焊)?解:内部PN 结或电极已开路,D 已损坏。

2.2 电路如图2.2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D(on)U 约为0.7V ,试分别估算开关断开和闭合时输出电压o U 的数值。

图2.1 习题2.1电路图 图2.2 习题2.2电路图解: S 断开:断开VD ,D 5V U =。

所以VD 导通,o 50.7 4.3V U =-=S 闭合:断开VD ,)V (1125D-=⨯+-=RR RU ,所以VD 截止,o 6V U = 2.3 分析判断图2.3所示各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ab U ,设图中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

图2.3 习题2.3电路图解:(a )断开VD ,U D =5+5=10V>0,VD 导通 ,ab 5V U =-;(b )断开VD ,D 2151V 23U =-⨯=-+ ,VD 截止 ab 252V 23U =⨯=+; (c )断开VD 1 VD 2,D1D212V,5127V U U ==-+=,所以VD 1优先导通, U D2= −5V ,VD 2截止,U ab =0V ;(d) )断开VD 1 VD 2,D1D212V,12517V U U ==+=所以 VD 2优先导通,D15V U =- VD 1截止,ab 5V U =-2.4 一个无标记的二极管,分别用a 和b 表示其两只引脚,利用模拟万用表测量其电阻。

当红表笔接a ,黑表笔接b 时,测得电阻值为500Ω。

当红表笔接b ,黑表笔接a 时,测得电阻值为100k Ω。

问哪一端是二极管阳极?解:b 端是阳极2.5 二极管电路如图2.4(a)所示,设输入电压i ()u t 波形如图2.4(b)所示,在05ms t <<的时间间隔内,试绘出输出电压o ()u t 的波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图2.4 习题2.5电路图解:i ()2t u t =,断开VD ,D 6i u u =-,当D 0u >时,VD 导通,即3s t >,60.2630.20.2i o u u t -=⨯+=++当D 0u <时,VD 截止,即3s t <,6V o u =()o u tt/ms2.6 在图2.5所示的电路中,设二极管为理想的,已知i 30sin (V)u t ω=,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电工第二章习题答案

电工第二章习题答案
S1
I1
a
I2
I3
1
R2
d
c
R3
U S2
b 图 2.1 支路电流法
返 返回 回 上 上页 页 下 下页 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步骤 (1) 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 根据KCL对n个节点列写n-1节点电流方程; (3) 选定网孔绕行方向,对l-(n-1)个网孔列写 KVL方程; (4) 联立方程求解各支路电流。
R1
a
I 2'
IS
US
U
R2
US
R2
US I2 R1 R2
返 返回 回 上 上页 页 下 下页 页
b
(a) 完整电路
b
(b)电压源单独作用
图 2.3 叠加原理示意图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I1
R1
(2)Is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
a
I2
I 1'
R1
a
I 2'
I 1"
R1
a
" I2
US
U
R I1 R2 IS R 1 R 2
1
a
1
U 例2.7电路如图 2.10所示,用戴维 南定理求电压U。 b (1)求开路电压U图 。 解: OC 2.9 戴维南定理求解例 2.4
S
R2
U OC
R2
R0
R0
U OC
I
R3
(1)开路电压
3
S
U 15 S U R 10 7 . 5 V OC 2 R R 10 10 1 2
b 2.8 图 2.8图 例 2.4 图

电路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路第二章习题解答
=>
电路等效为
=>
=>
7.求图题2-7所示电路中的u1、u2和i。
图题2-7
解:原电路等效为
列回路方程
回到原电路:根据节点定律:
8.求图题2-8所示电路中的u1。
图题2-8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利用电源变换求图题2-9所示电路中的i。
图题2-9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
=>
10.利用电源变换求图题2-10所示电路中的u1。
原电路可等效为
4.图题2-4所示电路中,已知15Ω电阻吸收的功率是15W,求R。
图题2-4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根据分流公式
5.求图题2-5所示电路的i1和i2。
图题2-5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化简为:
6.化简图题2-6所示各二端电路。
(a)(b)
(c)(d)
图题2-6
解: 电路等效为
=>
电路等效为
=>
电路等效为
原电路等效为
图题2-10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
得:
11.求图题2-1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o。
图题2-11
解:原电路可等效为
=>
=>
列回路方程:
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
(a)电路中的uo;
(b)300V电压源产生的功率;
(c)10A电流源产生的功率。
图题2-12
解: 原电路等效为
=>
列回路方程:

回到原电路:40 电阻上电流为 方向向左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二章

答案 2.13 解:选网孔为独立回路,如图所示
4
Im2 2 1 5 5V I m3 3 10V
I
I m1
所列方程如下: (1 2 3) I m1 2 I m 2 3 I m3 10V 2 I m1 (2 4) I m 2 5V 3I m1 (3 5) I m3 5V 联立解得 I m1 2.326A , I m2 1.61A , I m3 1.71A 。 利用回路电流求得支路电流 I I m1 I m2 0.717A 答案 2.14 解:选如图所示独立回路,其中受控电流源只包含在 l 3 回路中,其回路电流
(0.5 1) I x (0.5 1) I 1 2 I 5V (1 0.5) I x (0.5 1 2 1) I 3 2 I 0
I
76V 4Ω
0.5 I
0.6I

I
76V 4Ω (b-2)
(b-1)
I
76V 5Ω 0.5I
0.1I 5Ω 4Ω
(d)
(b-3)
对等效化简后的电路,由 KVL 得 76V 0.5I (4 5) I I 76V / 9.5 8A 答案 2.9 解: (a) 此电路为平衡电桥,桥 30Ω电阻上的电流均为零,将其断开或短接不影响 等效电阻,分别如图(a-1)和(a-2)所示。
R3 I3 R4 I 4 U S R2 I 2 R3 I3 R5 I5 rI 4
(b)对独立节点列 KCL 方程 节点①: I1 I 2 I3 I S 节点②: I 2 I3 I 4 0 对网孔列 KVL 方程,电流源所在支路的电流是已知的,可少列一个网孔的 KVL 方程。 网孔 m1: R1I1 R2 I 2 R4 I 4 U S

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二章参考答案

选择题1.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之间( )等效变换关系。

(a) 没有 (b) 有 (c) 在一定条件下有 (d )不一定没有分析:实际电流源和实际电压源,即电流源并电阻和电压源串电阻之间可以等效变换,理想电源间不能。

答案:(a )2.在图2-58所示电路中,已知:U S1 = U S2 = 6V ,Ω===221R R R ,则电阻R 上的端电压R U 为( )。

(a) 2 V (b) 0 V (c) −2 V (d )3VU R分析: U S1和U S2单独作用时,在R 上产生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叠加原理可知,同时作用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V 。

答案:(b )3.把图2-59 a 所示的电路用图2-59 b 所示的等效电压源替代,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

(a) U S = 18 V ,R = 6 Ω (b) U S = 18 V ,R = 3Ω (c) U S = −18V ,R = 6 Ω (d )U S = −18V ,R = 3 Ω分析:先将图a )中并联的电阻等效,得到与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阻为3Ω;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成实际电压源时,等效电阻不变Ω=3R ,电压源电压V 18V )36(S −=×−=U (注意电压源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源电流的方向一致)。

答案:(d ) 4.把图2-60a 所示的电路用图2-60b 所示的等效电流源替代,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

(a) I S =-2 A ,R = 6 Ω(b) I S = -2A ,R = 3 Ω (d )I S = 2A ,R =3 Ω图2-58 选择题2图图2-59 选择题3图 a b a ) ab U b ) a bI a b分析:图a )开路电压V 6ab =U ,等效电阻Ω=3ab R ,所以图a )等效为电压为6V ,内阻为3Ω的电压源;利用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可知对应的电流源电流A R U I 2ababS −=−=,等效电阻Ω==3ab R R 。

电路理论习题答案 第二章

电路理论习题答案 第二章

习题22.1选择题(1)C (2)D (3)A (4)C (5)B (6)C2.2简答题(1)因为P 1=100W I s2=-4A所以U s2=50VI 1=10A I r2=5AI A =2-(10-4+5)=-9A(2)11101020111136152020R =+=+=++ 所以i=6020=3 i 1+i 2=330 i 1=15i 2i 2=2i 1i 1=1 i 2 =2i 1’=i 2’i 1’=(60-30)/20=1.5i 1+I=i 1’所以I=0.5A(3) ①有三个电容组成一个网络时有SCU(s)+SCU 1(s)=SC ’U(s)得 C ’=3/2C依次 可得如图所示输入端电容Ci=(n+1)/2(n 为电容所组成的网孔数) ②同理可得 Ri =2/(n+1) (n 为电阻所组成的网孔数)(4) L=L 11+L 22+2 M =16H(5) 设放大器副端电压为U 3 电流为i 2 正端为i 1 从R 1,R 2端流出得电流为i 则有图可得U 3=0, i 1=i 2=001212+=fU U U i R R R =- 所以01212ff R R U U U R R =--R f /R 1=4 R f /R 2=7由此得R 1=2.5K Ω,R 2=10/7(K Ω)(6)设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线圈电压为U1,输出端线圈电压为U2 有n 1/u 1= n 2/u 2得 u 1=(n 1/n 2)×u 2=3u 2n 1i 1+n 2i 2=0得 i 1=-(1/3)i 2Ri =U/i 1=4i 1+U 1=4+(3U 2)/(-1/3 i 2)=4-9×(-23/3)=73 K Ω2.3(1)LTI ,双向、单调、有源电阻(2)非线性、时变、单调、有源电阻(3)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容(4)非线性、时不变、单向、流控、有源电感(5)非线性、时不变、有向、有源电感、单调(6)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阻(7)非线性、时不变、压控、单向、无源电(电流)(8)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容(9)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有源电阻(10)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流控、有源电阻(11)非线性、时不变、荷控、有源电容(12)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有源电阻2.4①2121U ()U ()1 ()()2t t L di t di t dt dt=== ∴元件1 为电感 ②又2L C 1(0)(0)(0)25(0)252C W W W CU =+=+= 故Uc(0)=0,i 1(0)=i 1(t)t =0= -10A.设元件2 为电阻,则(0)(0) 1.5(0)C L U U R i --==Ω ③元件3 为电容,2111()(0)()(1010)0t t C C t U t U i d e e C Cττ--==-+⎰ 由KVL 又可得:Uc(t)=-U L (t)-U R (t)= -10e-t+10e-2t比较两式系数得C=1F .2.52.6(a )P R =34 (w),P v =32 (w),P 1= -2(w ),消耗功率来源于电流源。

科学出版社电路理论第二章习题答案.

科学出版社电路理论第二章习题答案.



u2

4u1
1
i2 4 i1
对节点a列KCL方程 i i1 i f
i
i1
u1 u2 4
i
i1


3 4
u1
if u1 u2 4
对C点KCL方程
iC
: if


u2
8
i2

iC

u1 u2 4
i2
u2 8
2. 19、试求图2-80所示理想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电阻。
对C点列KCL方程: i i1 i2 (2)
列回路l2的KVL方程: 2i 2 i1 4i2 0 (3)
联解(2),(3) i 3i1 代入(1)
4i 2 i u 3

Ri

u i

14 3
2. 9、试将图2-71所示两个受控源分别用等值电阻元件取代。如果
Rf
1 10
R2 7 R 2 7 Rf 7 K
(6)试求图2-66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阻。
4kΩ
a
3:1 c 5kΩ
Ri
8kΩ
4kΩ
b
解: n 3
d
由c,d两端向右看过去的等效电阻为:
Rcd

5K 8K // 4K

8 3
K 5K

23 3
K
Ri 4K n2 Rcd
u2
if
对n1节点:
if
u1 u2 R
i1 i f
ie i f

i1
ie

i1

电路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分析潘双来

电路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分析潘双来

答案 1-3求电路中未知的u 、i 、R 或p 的值。

解:(a) i = -0.5A ;(b) u = -6V ; (c) u = -15V t e -; (d) i = 1.75cos2t A ; (e) R =3Ω; (f ) p = 1.8 2cos 2t W .1-13 图示电路中的电源对外部是提供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其功率为多少?解:(a) 供12W ; (b) 吸40W ;(c) 吸2W ;(d) 2V 供26W ;5A 吸10W (总共向外供16W )。

1-15 求图示各电路中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和它发出的功率。

解:(a) i = 0.5A,p 发 = 1W(b) i = 2A, p 发 = 4W ;(c) i = - 1A, p 发= - 2W ; (d) i = 1A, p发= 2W.1-18 (1) 求图(a)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 求图(b)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3) 试问(1)、(2)中的受控源可否用电阻或独立源来替代,若能,所替代元件的值为多少?并说明如何联接。

解:W 72 ,V 242 )1(1==p U (发出);(a)5Ω4Ω7cos2t V +- R-6t 15+12e V+ -(d) (e) ( f )-6t p =?i2A 3Ω u 5 3Ωe -t Au -(b) (c)(a) (b)(c)(d)(b)(c)(d)(a)(b)(a)W 15 ,A 36 )2(2==p I (吸收);(3) 图(a)中的VCVS 可用下正上负的24V 电压源替代; 图(b)中的CCCS 可用3A ↓的电流源或(5/3)Ω的电阻替代。

1-19 试用虚断路和虚短路的概念求图示两电路中的 i 1 、i 2 及u 0 的表达式。

解:(a) i 1 = 0,u 0 = U S ,i 2 = U S /L (b) i 1 = i 2 = U S /R 1 ,u 0 = - R f U S /R 1 .1-22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u ab ,设端口a 、b 均为开路。

电工学课后答案-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习题及答案

电工学课后答案-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2) 求稳态值 由于电路稳定后,C 相当于开路。因此,首先求得 由于电路稳定后, 相当于开路。因此,
iC (∞) = 0 A
然后, 然后,进一步求得
R2 2 i1(∞) = IS = ( ×1.5) A = 0.5 A R1 + R2 4+ 2 i2(∞) = IS − i1(∞) − iC (∞) = (1.5 − 0.5 − 0) A = 1 A uC (∞) = R1i1(∞) = (4×0.5) V = 2 V
uL(0) = −R2iL(0) = −12V
R1
2
i1
10 V
+ uC

R2
S iC
C
3
IS
+ uL −
iL
L
5A
稳态值: 稳态值:
iC (∞) = 0A uL (∞) = 0V US R1 i L (∞ ) = IS = 4A + R1 + R2 R1 + R2 i1 (∞) = i L (∞) − IS = −1A uC (∞) = R2i L (∞) = 12V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2.2.3在图所示电路中, 在图所示电路中, 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 + 中无储能, 态,C 中无储能,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uL和电流 U S i1 、 iC 、iL 的初始值和稳态 − 值。 初始值: 【解】初始值: uC (0) = uC (0−) = 0V US R1 iL(0) = iL(0−) = IS = 4A + R1 + R2 R1 + R2 US i1(0) = = 5A R1 iC (0) = i1(0) − iL(0) + IS = 6A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3页
10Ω上的电压为 I×10=2.3×10=23(V) 因此 Us=23+Uab=23+21=44(V)
a 10Ω I Us 10Ω b 题图 2-4 习题 2-4 电路图 题图 2-5 I2 I3 I1 20Ω b -100V 习题 2-5 电路图 15Ω c +300V I1 R2 RL + 150V R1 20mA a 5mA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1页
习题二
2-1 求题图 2-1(a)中得 Uab 以及题图 2-1(b)中得 Uab 及 Ubc。 解: (1)图(a) :
U 12 1 = = ( mA) 12k + 24k 36k 3 U 12 1 I2 = = = (mA) 36k + 36k 72k 6 U ab = U ac + U cb = I1 × 24k − I 2 × 36k I1 =
第2页
15Ω中流过的电流为
9 = 0.6(A ) 15 所以总电流为 I=I1+I2=0.6+0.3=0.9(A) 90Ω上的电压降为 0.9×90=81(V) 总电压为 U=81+9=90(V) 2-3 电路如题图 2-3 所示,若 10Ω两端得电压为 24V,求 R=? 解:已知 10Ω两端的电压为 24V,故 10Ω中的电流为 I1 =
a a + 6Ω 6Ω 6Ω U 6Ω 6Ω 6Ω 25A 6Ω c 题图 2-8 (b) 习题 2-8 电路图 (c) 6Ω 50A 6Ω 150V + 6Ω 150V + 6Ω c 150V + I + 150V 6Ω + a 300V 12Ω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PDF精品)

哈工大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PDF精品)

答案2.1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

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23A 2A 23I R Ω⨯==Ω+解得75R =Ω(b) 由分压公式得:3V 2V 23R U R ⨯==Ω+解得47R =Ω答案2.2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1U +-20k Ω(b)+_U图中等效电阻(13)520(13)k //5k k k 1359R +⨯=+ΩΩ=Ω=Ω++由分流公式得:220mA 2mA 20k RI R =⨯=+Ω电压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13==30V 1+3U U ⨯答案2.3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2325k 5k R R R ⨯Ω=+Ω(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32113130.05(2) 40k (3)eqR U UR R R R R ⎧==⎪+⎨⎪=+=Ω⎩由方程(2)、(3)解得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210k 3R =Ω答案2.4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1820mA 8mA (128)I Ω=⨯=+Ω2620mA 12mA (46)I Ω=⨯=+Ω由节点①的KCL 得128mA 12mA 4mA I I I =-=-=-答案2.5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120Ω(a)图中1(140100)240R =+Ω=Ω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211210A 6A R I R R =⨯=+及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321201A 360120I I =⨯=+由KVL 得,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答案2.6xRx(a-1)图2.6解:(a )设R 和r 为1级,则图题2.6(a)为2级再加x R 。

电路理论基础_第2章_作业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_第2章_作业答案

(i)×
u1 4V 解得: u2 7 V
u1 - 10 4 - 10 u u2 7V, i 3A 2 2
2-24
(b)
12 1 1 ( )u1 3i 2 4 4 i u1 12 4
u1 8V 解得: i 1A
(1 4)ua 4ub uc 9 1
2-26 开关的开启和闭合不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 试求RL。 1A
(1)
+
3Ω ( 2 ) 4.5V 6Ω
1Ω ( 3 ) a
u1 4.5V
-
4V +
RL
S
1 1 1 b (1 )u2 u1 u3 0 3 6 3 1 4 u2 1V (1 )u3 u2 1 RL RL
u1 un1 un 2 10.8 7.2 18V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i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i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的网孔电流
I 1 15A I 2 5A I 3 5 A U 20V
PU发 10 5 50W PI发 70 15 1050W
2-24 解:(a)
1 1 1 10 (1 )u1 u2 2 3 3 2 1 u (1 1 )u 8 1 2 3 3
2-15: (b) 将有伴电流源等效变换为有伴电压源
i1 i2 i3 0 n=2,b=3 KVL : 20i1 20i3 20 20 0 20i2 2i3 100 20 i1 2A i2 4A u 20i1 20 20V i 2 A p发 u i 20W 3 KCL :

电路基础 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路基础  第二章习题解答
所以
PiS PuS1 Pus2 P P1 P2
2-8
解:将图中 10,8,2 三电阻构成的 形联结变换为Y形联结,
如图2-8,由 — Y 公式,得
R1
8 2 10 8
2
0.8
R2
10 2 10 8
2
1
R3
8 10 10 8
2
4
总电阻 R (10 R3) //(5 R2 ) R1 5
对图中回路列KVL方程,有
整理,得 又
uS 2
3u3 2u3
uS 10u3
uo 3u3
所以 uo 0.3
uS
2-16
解:a、b端右边的电阻电路是一平衡电桥,故可拿去c、d间
连接的电阻,然后利用电阻的串并联对电路进行简化并进行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得图a所示电路,再进行简化得图b所示
电路,得电路的KVL方程
Rx’ 3 9 27
再由电阻的串并联可计算出 Req 7
图2-5b
2-7
解:(1)可以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等效后的电路图为解2-7
图(a)所示。
所以
iS1
u S1 R1
24 24 10 3
2 mA
iS 2
uS2 R2
6 6 10 3
1mA
进一步简化电路可得解2-7图(b)
图2-7(a)
图2-7(b)
2-4(a) 解:图中将短路线缩为点后,可知R4被短路 , R1、R2 和R3 为并 联,所以
Rab [R1//R2//R3] R5 [1//1// 2] 4 4.4
2-4(d)
解:Rab (R1 R2)//(R1 R2 ) // R1 (11) //(11) //1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发 =10×5 = 50W U P发 = 70×15 =1050W I
2-24 解:(a)
1 1 1 10 1 (1+ 2 + 3)u − 3 u2 = 2 − 1 u +(1+ 1)u = 8 2 3 1 3
(i)×
u1 = 4V 解得: 解得: u2 = 7 V
(1)
+
3 4.5V
(2)
6
1
(3) a
4V +
R L
u1 = 4.5V
-
S
1 1 1 b (1+ + )u2 − u −u3 = 0 1 3 6 3 1 4 u2 =1V (1 + ) u3 − u2 = 1 − ⇒ RL RL
u3 = 0
L R = 2Ω
2-29 解:可用节点法求解

9A
800Ω
(3)若误将内阻为 若误将内阻为0.5 ,量程为 的电流表看成是电压表 量程为2A的电流表看成是电压表 若误将内阻为 去测量输出电压,如图(c)所示 将发生什么后果? 所示, 去测量输出电压,如图 所示,将发生什么后果
a
b
i
c
0.5Ω
i1
1 R = 400// 0.5 = = 0.499Ω cb 2.005 R =100+0.499 =100.499V ab

b
+ 4V

b
2-9 解: a 5V
+
b
a
+
8V -
b
2-9 解: (d)
2Ω
1A
1V
2Ω
1A
5Ω
2Ω
1V
5Ω
2Ω 1A
2Ω
2V 2Ω
1A
5Ω
2Ω
4Ω
1A 4
1A
a
5Ω
2Ω
4Ω
5Ω
4Ω 2Ω
3A 4
1A 4
b
5Ω
a
0.5A
3V
6Ω
5Ω
b
6Ω
2-11 解:(a)
11
4V
5 .5 A
2Ω
4Ω
2Ω
(i) 2个Y→△ 个
c
118 Rab = ≈ 1.269 Ω 93
c
8Ω
a
2 .5 Ω
5Ω
b
4Ω
5Ω
4Ω
2Ω
2-4 有一滑线电阻器作分压器使用 见图 有一滑线电阻器作分压器使用[见图 见图(a)], , 其电阻R为 额定电流为1.8 A。 其电阻 为500 ,额定电流为 。 若已知外加电压u= 若已知外加电压 =500V,R1=100 。 , 输出电压u 求:(1)输出电压 2; 输出电压
+ + 3i − a 6Ω u 4Ω 1 −

ia
17.4A
2Ω
un1 = 3 ia 1 1 1 1 − 6 u n 1 + ( 6 + 4 + 2 ) u n 2 = 17 . 4 − 9 u 1 = −10.8V n u2 n ⇒u 2 = 7.2V 补 :a = − 充 i n 2 i = −3.6A a
u 500 i= = = 4.98A> IR额 =1.8A R 100.499 ab
u = R ⋅ i = 4.98×500 = 2.48V cb cb
u i1 = cb = 4.96A > I量程 = 2A 0.5
造 滑 变 器 电表 坏 ∴会 成 线 阻 及 流 损 。
2-9 解: (a)
a
a
3.5i1 −2i2 −0.5i3 = 0 −2i1 + 2i2 + u =10 −0.5i1 +1.5i3 −u = 0 i3 −i2 =1
i1 = 23 6 = 3.83A i2 = 31 6 = 5.17A ⇒ i3 = 37 6 = 6.17A u = 22 3 = 7.33A
3A
10Ω
i 10Ω
4V
2.5A
4V
1Ω
4Ω
10Ω
i 10Ω
1Ω 4Ω
2.5V
10Ω
i 10Ω
1.5V u
+ +
i
1.5 u= = 0.75V 2 0.75 i =− = −0.075A 10
2-11 (b)
i
+ 2V
-
i = -2/(2+2) -0.5 2/(2+2)= 0.5A
2-12 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解:(a) + u i i1
2-17
个网孔列方程( ),得 解:对2个网孔列方程(其中 ix=i2),得: 个网孔列方程 其中:
12i1 −2i2 = 6−8i2 −2i1 +6i2 = 8i2 −4
i1 = −1A 解得: 解得: i2 = 3A
∴ i x = i2 = 3 A
2-18★ 用回路分析法求电流源的端电压 u。 ★ 。
∴ u 1 = u n 1 − u n 2 = − 10 . 8 − 7 . 2 = − 18 V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i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1)。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 练习: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i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1)。 (提示:设控制量等于1)。
2
i2
1
i3
2i1
2
设 制 i1 =1A ⇒ u = 2i1 = 2V 控 量
i2 + 2i3 = u = 2V i2 = −2 / 3 ⇒ 2i1 + i 2 = i 3 i3 = 4 / 3
1 ⇒ R = u = 2 = 6Ω ∴i = i1 + i2 = A i i 1 3 3
u1 - 10 4 - 10 ∴ u = u2 = 7 V, i = == 3A 2 2
2-24 (b)
12 1 1 1 (2 + 4)u = 4 + 3i 1 i = − u −12 4
u1 = 8V 解得: 解得: i = 1A
∴ u = u1 = 8 V
2-25★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 a、ub、uc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u (图中 代表西门子 。 图中S代表西门子 图中 代表西门子)。 注意:列节点 的节点 注意:列节点a的节点 电压方程时, 电压方程时,与9A的 的 电流源串联的9S的电导 电流源串联的9 的电导 是多余元件,要去掉! 是多余元件,要去掉!

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的网孔电流
∴R = 0 i
2-12
R = 2.1 Ω i
多 元 余 件
i3
2-15 解:(a) n=2,b=3 ,
i1 = i2 + i3 K L: V 3i1 + i2 = 9 2i3 + 2.5i1 −i2 = 0 K L: C
i1 = 2 A ⇒ i2 = 3 A i = − 1A 3
R − R1 解:(1 u2 = ) ⋅ u = 400 V R
(2)用内阻为 用内阻为800 的电压表去测量输出电压, 的电压表去测量输出电压, 用内阻为 问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大? 问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大
a c
b
800 2 cb ( R = 400// 800 = ) Ω 3 R 4000 cb u = ⋅ u= = 363.6V cb R +R 11 1 cb
(b)
+ uS −
i
i1
i2
2i1 = 6i2 +2×4i
i = i1 +i2
7 ⇒i1 = i 4
7 ⇒uS = 4i + 2i1 = 4i + 2× i = 7.5i 4 uS ∴R = = 7.5Ω i i
2-12
i
i2
i1
3 i1 = 2 i 20i2 =10i1 +10(4i + i1) ⇒ i = i1 + i2 i = − 1 i 2 2 1 ∴u =10i +20i2 =10i +20×(− i) = 0 2
2-15: (b) 将有伴电流源等效变换为有伴电压源
i1 + i2 + i3 = 0 n=2,b=3 , KVL : − 20 i1 + 20 i 3 + 20 − 20 = 0 20 i 2 − 2i 3 = 100 + 20 i1 = −2A ∴ i2 = 4A ∴u = 20i1 + 20 = −20V i = −2A p发 = u⋅ i = −20W 3 K L: C
2-22 求电路中各独立源发出的功率。 求电路中各独立源发出的功率。 15A
1
I1 + U 2 -
+
3
+ 10V -
I2
I3
U 4
I1 =15A 3I2 − I1 −2I3 =10 U I3 = − 4 U = 2(I2 − I3 )
I1 =15A I2 = 5A ⇒ I3 = −5A U = 20V
R a
b
R
a
b R b
R ∴ Rab = = 0.125 R 8
(h) 打开时: (1)S打开时: ) 打开时 a
c
d
1Ω
1Ω
闭合时: (2)S闭合时: ) 闭合时 a
c
2Ω
b
d
2Ω
1Ω
c
1Ω
4Ω 2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